第一篇:档案信息化建设
论档案信息化建设
摘要:档案信息化是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目前,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软件系统及其应用相对薄弱,工作基础较差;数据保护存在风险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和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化建设。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重点
Abstract: The file information is the way that must be taken which makes great strides forward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file work, must strengthen the fil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At present, exists in the fil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lacks the unification standard and the standard;The records management personnel knowledge structure “the aging”, the ideological recognition does not arrive, takes the degree to be insufficient;Software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relatively weak, the work foundation is worse;
Question and so on data protection existence risk.Therefore must strengthen the records management personnel's qual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file information standard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 The fil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the questionthe key
档案是指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因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深深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后,档案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对传承人类文明,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具有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快档案工作融入信息社会的步伐,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总格局中,大力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己是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和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是档案工作实现历史与未来有机链接的战略之举。
一、档案信息化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什么是档案信息化?杨公之主编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论》一书定义为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换句话说就是:档案信息化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现代管理学为理念,以服务于全社会为宗旨而开展的一项涉及多学科知识交叉应用的新型工作模式,其核心和目标是发展档案业务,提高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挖掘档案的社会价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造福于后代。
档案信息化建设则是这样一个过程: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程度的变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也要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档案管理理论所面临的创新与发展要求也会表现出一定差异[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量是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广泛运用;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和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框架为阶段性目标;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原则、理论与方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延长档案信息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二、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档案信息化一般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
目前,许多部门在建设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发展先进通信设备和购置高档计算机系统,忽视档案信息资源标准规范化建设,结果是有路无车,投入巨额资金建成的档案信息系统无法转化为经济和科学发展的催化剂。
具体表现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性,软件在通用性、实用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计算机及其有关设备型号各异,设备档次参差不齐,没有形成统一的硬件环境:档案信息规范化统一的分类编码标准不完善、不统一;并且由于缺乏技术组织上的支持和系统管理、网络技术的支撑,缺乏统一明确的管理性、业务性和技术性标准;这些都制约着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2、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老的档案管理人员对纸质档案的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已熟门 熟路,但不懂电子文件形成、信息的存储、传输、检索、利用等技术;而年轻的档案管理人员仅仅懂得电子计算机技术或数据通信技术,对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原则和管理环节却懂得不多,这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目前各单位档案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仅仅是普通的微机操作员,他们既没有经过专业学习,也没有通过系统培训,只是凭借着几年的微机操作经验来管理系统网络,出现问题有时只能坐等专业技术人员前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整个档案事业的创新发展。
还有些管理人员传统思想严重,对档案信息化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把档案信息化建设摆到应有的高度,认为档案信息化离自己还比较远,认为档案信息化是技术部门的事情,不需要业务人员参与其过程等等。
3、软件系统及其应用相对薄弱,工作基础较差。
许多档案馆虽然购置了硬件设备,但其软件应用水平和利用效率不高,大多以单机和简单的网上操作为主,局限于实现简单的查询和利用,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另外,也没有考虑买到的新的信息化软件与原有软件之间能否兼容以及是否影响到以后的升级,4、数据保护存在风险
目前,我国数据安全的保障主要依靠技术上的不断升级,设置复杂的密码和防火墙,但是单纯从技术角度只能被动地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而不能长远、全面地规范、保障数据安全。另外,从数据库系统本身的防范能力来讲,在快速变化的信息环境下,改进数据库保护方案不可能与时俱进,技术的改进不能完全防止计算机犯罪的发生,这也是风险所在。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最关键的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随着大量高新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广泛应用,必须建立一支分工合理、结构科学、素质过硬、保障有力的档案管理队伍。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2]
业务素质问题关系到档案工作数字化建设成败关键。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计算机网络建设、办公自动化和文档一体化管理,简言之,就是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运用于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可谓一项档案技术工程。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管理知识,还要掌握一些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操作技能。具体而言,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做到:
①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注重自我完善,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
和运用技能,使自己能熟练使用各种现代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输工具,为更快、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
②能捕捉档案信息。当今信息时代,社会将更多地从信息服务的功能上去要求和评价档案部门。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不仅要熟练、快速地获取本馆所藏的档案信息提供给利用者,而且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和优势,熟悉网上的档案信息资源,引导利用者获得更多的档案信息。
③能鉴定有效的档案信息。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把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档案利用者,这是利用者评价档案部门信息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网络环境下,信息份量重大,内容也十分芜杂,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比以往更强的鉴定评估能力,对档案信息进行判断、鉴选、分析,从中筛选出对特定利用者有用的部分,为利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④能加工、提炼档案信息。信息社会,档案利用者更需要“精要”信息,提供“原件”已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提高对档案信息的加工、提炼能力。许多档案信息具有多重价值,从不同角度进行加工,剔除其中的无用成分,重新组合,将产生出新的档案信息产品。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渗透增值能力,达到高效利用的目的。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
①坚定的政治信念。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法律、方针、政策,严守机密,树立政治意识和政治信念。
②热情的工作态度。档案工作具有服务性强的特点,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爱业、敬业、奉献的精神和不为名、不为利的价值观.在服务态度上,力争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力争把档案的潜在价值转化成有用性、可用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③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档案工作不仅是一项政治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烦琐的工作,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这种工作作风,要求我们整理档案的区分全宗、分类立卷、编目、鉴定、确定保管期限、汇编、注释档集内容、利用档案的咨询等各个环节都要准确无误。
④较强的事业心。档案的收集工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耐得住寂寞,愿为档案事业奉献精力与时间,不为一时的困难所吓倒,为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钻研业务。
(二)、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主要包括管理性标准规范、业务性标准规范和技术性标准规范。[3]标准规范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交通法规”,档案信息化法律法规和各种标准的支持,需要国家档案行政部门制定一整套统、规范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只能建立在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必须要有相关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
实行档案馆室规范化管理可以增强档案工作者和领导干部档案法律意识;也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
①档案信息著录的规范化
档案著录包括著录原则、方法、项目、格式、文字、来源、详简级次、主要规则和标识符号等。档案著录是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的第一步,通过著录将文件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记录下来,形成数据条目,再将数据条目录入计算机,组成档案信息数据库。著录必须统一规范,否则就会在出现同一事物或同一人物具有不同的名称,而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人物却具有同一名称等一系列问题时,造成同一检索点的条目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影响档案机读目录数据的检索和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已有《档案著录规则》《电子文件著录规则》等一些标准,这是我国档案信息化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文件,我们的著录标引工作应以此为标准。
②档案信息存储的规范化
目录档案信息多以硬盘为存储方式,随着数量的增加,为了安全起见,就要考虑卸载方式保存档案的信息,要研究统一的存储载体,如果以光盘为主,那么就要对光盘作为档案信息的保存载体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操作规范。
③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开发技术的规范化
档案信息管理是对传统档案实体信息及档案的管理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辅助管理。作为一个规范化的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必须具备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保管、鉴定、检索、开发利用及档案统计等基本业务管理能力。它不是简单的模拟手工作业,而是根据档案管理中各个环节的业务工作流程,结合计算机硬件特性来实现一个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简捷的合理化工作模式。因而我们应该更新原有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将原系统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平滑转入新的信息平台并投入使用,使其为档案资源数据库高度共享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注释:
[1] 崔丽君:《档案信息化建设刍议》,《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6期。
[2] 雷亚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改进》,《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4月第13卷第7期
[3] 周风云、赵焕中、姜桂娥:《浅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山东档案》,2004年第2期
第二篇: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
【关键词】信息化
[摘要]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需要我们从各方面予以重视,从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设、目录数据库建设以及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各方面予以加强。本文仅就如何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方面谈些粗浅的看法,以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 信息化;目录数据库;电子档案;档案管理
档案是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事业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永恒的事业。档案工作深深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是档案工作实现历史与未来有机链接的战略之举。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我们必须切实从各方面加大力度,予以重视。
第一,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盘棋,要统筹规划,科学分析,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档案信息化的各项工作做好。要搞好工作布局,经济条件具备的地区档案信息化可以先行一步,带动其他地区发展。要搞好工作规范,确保档案信息化的各项工作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有序推进,确保数字档案资源格式统一、数据规范、长期可读、便于共享。
第二,要通过档案信息化整合,带动各项档案基础业务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科学系统工程,涉及到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档案信息化的顺利开展必须有良好的业务工作基础,需要配备现代化的设备和相关人才,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各级档案部门要以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为抓手,整合、带动各项基础业务工作的发展,使档案事业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要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益和质量。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工作量非常大,一定要严把质量关,保证利用档案信息的查全、查准,力求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同时要增强档案安全意识,对于信息化条件下涉密档案的开发利用,一定要把安全防范措施放在首位,对于那些密级较高的档案,原则上不进行数字化,可采取其他保护和复制措施。
作为领导及档案人员应该如何改进档案管理工作?
根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及许多档案专家的建议和多年档案工作的实践经验,我们应该遵循:“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改进思路,从各方面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
第一,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大致包括档案馆库房建设,档案馆馆藏建设,检索工具建设,规章制度建设,专兼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及档案服务利用工作等等.继续推进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提高档案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
第二,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要建设数字化档案馆,首先要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档案馆中存储的档案包括纸制档案,照片底片档案,录音,视频档案等各种载体的档案和现行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即进行数字化档案馆馆藏的建设。
第三,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提高档案检索利用服务质量。各部门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时,要尽量做到同时移交机读目录。
第四,积极推进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有条件的档案馆应通过接收电子档案,对各种类型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等方法,积极建设相关的全文数字库和多媒体,尽快实现档案全文信息查询,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第五,加强电子档案归档管理。档案部门要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本单位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工作的监督、指导,保证各单位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研究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制定电子档案管理办法。最后实现档案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采集实时化,信息服务网络化。
档案工作要在未来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竞争能力。而对此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档案工作者的素养,尤其是信息素养。而素养的提高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能力的锤炼之中。
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这是信息时代必须放在首要位置的一种能力,档案人员要注重自我完善,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运用技能,使自己能熟练使用各种现代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输工具,为更快、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
档案信息的获取能力。长期以来,档案部门主要依靠归档制度来保证档案试实体的收集,并且始终未能摆脱“重藏轻用”的局面。而信息时代,社会将更多地从信息服务的功能上去要求和评价档案部门。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不仅要熟练、快速地获取本馆所藏的档案信息提供给利用者,而且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和优势,熟悉网上的档案信息资源,引导利用者获得更多的档案信息。
档案信息的鉴定、评估能力。把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档案利用者是档案工作着的一项基本职责,也是利用者评价档案部门信息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网络环境下,信息量十分巨大,内容十分庞杂,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比以往更强的鉴定评估能力,对档案信息进行判断、鉴选、综合分析,从中捕捉到与特定利用者密切相关的部分,为利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档案信息的加工、提炼能力。信息社会,利用者需求的是“精要”信息,提供“原件”已远远无法满足利用者各类复杂的需求。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提高对档案信息的加工、提炼能力。许多档案信息具有多重价值,从不同角度进行加工,剔除其中的无用成分,重新组合,将产生出新的档案信息产品。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渗透增值能力,达到高效利用的目的。
总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做好档案工作是无止境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是一个循序渐进和不断探索的过程。档案人员只有不断提高素质,不断探索新路,才能够使档案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沈运青.提高档案意识发展档案事业[J].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2期.[2]段春梅.浅谈档案工作服务创新[J].北京档案,2004,5.
第三篇:浅谈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
同程教育()-专注于个性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今同程,为明天!
浅谈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
摘要: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加强城建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向网络化发展。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已开放城建档案资源,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在城建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了采集、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的工作。具体的可以理解为档案信息实现“三化”:一是档案信息数字化;二是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一体化;三是档案信息网络化。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可改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实现城建档案信息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二是可为科学研究和知识普及提供智能化服务。档案信息化,可一次投入,多次产出,远程服务,资源共享;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的时效性。
三是可避免出现“时空黑洞”。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将日趋普及。档案人员要管好档案,就是提前介入电子文件和管理工作中,以管理档案的形式管理电子文件等有用信息,使信息发挥最大的效益。
2、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实意义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可以给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带来更多资料详见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电话:400-617-0860
显而意见的效果和收益。
一是档案管理不再费时费力。档案管理人员手工收集、整编、管理、提供单位利用,工作量大,效率很低,费时费力。实行信息化后,档案管理达到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数据只需一次录入可以多次利用,即可在档案管理内部进行数据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数据录入后,可以方便地打印出相关的收发文单据、汇总表,打印出档案的背脊、封面、案卷目录、文件目录、备考表等。档案库中的信息需要统计,并形成报表,由计算机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人员的效率。
二是检索查询方便。传统的检索方式,档案管理人员从一本一本的目录中找出所需的档案来,然后根据记录到库房中查找,费时、费力。档案管理信息化后,可以实现即时查询,管理人员从模糊查询、组合查询、分类查询中选取最佳的查询方式,在档案库中检索出需要的档案信息。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三是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实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后,部门管理员工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四是有效的提供服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技人员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查阅档案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存储器,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其核心是计算机网络。只有建设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的整体效益。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连接的距离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三种类型。
2、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现有馆藏档案(包括纸质档案、缩微胶片的景像、录音档案和录像档案等)的数字化;二是收集和接收各种形式的电子文件,然后集成到统一的档案数据库中。
3、标准规范建设。
这是档案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的保障。管理规范包括数字档案相关要领定义、移交、整理、存储、安全性保证、原始性保证、检索途径、利用方式等;业务规范包括数字档案的术语标准、资源描述、数字档案的文件格式、元数据、对象数据格式标准等;技术规范包括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软件系统工作平台技术标准、存储压缩格式等。
4、应用系统建设。
这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的技术保障。我们将依靠有关的技术力量,选用先进、适用和可靠的编码、数据库来加强档案管理系统。
5、人才队伍建设。
这是档案信息化的成功之本。要始终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第一位,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档案人员要边学边实践,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正确处理好“路、车、货、交通规则和驾驶员”的关系。“路”,是计算机网络,“车”是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货”是档案数据库,“交通规则”是标准规范,“驾驶员”是现代信息技术人员。有路无车不行;有了路和车,没有货不行;路修得再好,车再先进,没有优秀的驾驶员,仍是行不通的。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并坚持把档案数据库作为核心要素来抓。
21世纪是信息产业主导世纪,逐步实现城建档案信息化成为城建档案事业发展的主流,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才能实现档案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建立信息产业的档案事业体系,并为建立信息化数字城市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探讨
何细乃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武汉430080)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指出了本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主要内容。针对本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从信息管理过渡到知识管理的发展建议。关键词: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 知识管理
Study on Enterprise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He Xi-nai
(WISDR steelmaking department,Wuhan 430080)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goal and main content of enterprise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oints out in particular the goal, principle andmain content of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WISDRI.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WISDRI, this paper makes a suggestion to develop fro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knowledge management.Key words: Archives management;archives informatization;knowledge management
前言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信息的重要来源,档案信息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内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成为许多企业,也包括我们公司档案管理人员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
1.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误区
在很多人眼里,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化建设往往被误读。
1.1 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理解为纯粹的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
许多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也不深。最典型的错误理解,是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等同于档案计算机管理,即将实物档案的管理模式(卡片检索、实物管理)转换成建设计算机检索系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简单地认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实物档案管理模式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1.2 将档案信息化与档案数字化混为一谈
传统的实物档案无论是在保管还是在提供利用上,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局限性。档案数字化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网上浏览的问题,二是解决多人同时利用同一份档案的冲突。相对于社会公共档案部门以及机关档案来说,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内在驱动力比较强。因此,很多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进行得比较早,主要工作是将档案实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变成存贮在计算机上可传输、方便提供利用的电子矢量文件。
但是正因为这一点,很多人、很多企业就将档案信息化简单地理解为档案数字化工作。把档案信息化
建设局限在原有实物档案数字化以及新接收的档案对应的电子文件收集上。思想认识还处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从档案实物管理及档案信息管理,到电子档案管理及档案知识管理的转变。
2.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根据近几年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形势来看,档案管理已经摆脱了实物手工管理(以卡片检索管理为典型代表)。绝大多数的企业,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档案管理系统及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实现了档案计算机管理。很多信息化工作进行得比较早的企业,通过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实现了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服务网络化,有很多单位甚至实现了接收、传递、存储和利用的一体化。
在接下来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上,很多企业感觉到比较迷茫,方向不明确。个人觉得,要根据企业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以及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大方向,来确定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各企业可根据本企业整体信息化以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确定本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目标,按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
2.1 短期目标
以档案实物数字化为主要内容,辅助计算机编目为手段,实现档案文件的网上浏览、提供利用。
2.2 中长期目标
在短期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流程再造,采用电子签名、权限管理等技术手段,结合公文办公系统、设计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的一体化,实现档案信息管理。
2.3 远期目标
在中长期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自动收集档案知识信息,超越传统档案管理的概念,将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结合起来,实现档案信息知识管理。
具体到本公司,目前基本实现短期目标的大部分内容,如档案数字化正在进行,档案检索编目已经通过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经过授权可以实现档案文件的网上浏览与提供利用。因此本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应该是以上述中长期目标为主。
3.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3.1 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中心的原则
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制度建设、流程管理、信息资源准备,特别是各种系统和软件的开发,要围绕提供利用来设计、来开展。如果不以方便利用为原则,系统运行最流畅,界面做得最好看,信息资源保管得最完善,都会回到传统档案管理重保管、轻利用的老路上去,这样也违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初衷。
当然这里说的以开发利用为中心的原则,并不是不讲安全。作为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始终是重中之重。只要通过信息资源及人员权限的分级,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3.2 效益最大化原则
企业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是看到了档案信息利用中的潜在效益。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特别在建设的侧重点、信息资源的准备、提供利用方面,哪些系统先上、哪些问题要先解决,甚至包括不同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先后,都应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比如系统建设上,是文书档案先上还是科技档案先上。再比如,科技档案扫描项目的选择上,就应该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项目或实物档案提供利用比较频繁的项目。
3.3 标准、编码先行的原则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一部分,包括职能域的划分、主题数据库的确立、统一编码的协调,都需要在公司统一IT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系统、设计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设计管理平台、档案信息化平台,都需要统筹规划,确认工作流程,划分各自的职能域和主题数据库。
3.4 阶段性建设,逐步实施的原则。
要实现科技档案信息化的目标,即使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但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实现,制度改
革、流程再造,系统论证、运行、评价,信息资源准备,都需要分阶段,逐步实施。
4.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004年,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六项核心内容: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应用系统建设、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不同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起步有早有晚,信息化程度有高有低,信息化建设内容与侧重点也不一样。根据中冶南方(原为武汉院)10多年来档案信息化工作发展进程来看,自1995年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开始,走过了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检索数据库的建立、电子文件的收集等过程,对于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标准规范、人才队伍、信息安全保障,都有一定的认识与经验积累。
对于当前的中冶南方来说,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多地是需要从档案管理信息化过渡到档案知识管理,具体就是侧重点应该从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过渡到档案信息管理-档案知识管理。除了开发档案文件中蕴含的显性信息知识,更应该开发档案信息中潜在的隐性知识信息。
4.1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4.1.1 实物档案的数字化
本公司在长期的经济建设中积累下来了大量的档案,包括科技档案、文书档案、人事档案、专利档案等,这些档案在公司生产经营工作中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可按效益最大化原则,对相应的档案进行优先排序,效益最大的优先数字化。
1)科技档案
中冶南方的科技档案主要是图纸档案,主要利用价值在于它的参考价值,从这个利用目的出发,对于那些参考价值大、重复利用率高的图纸档案,进行优先数字化处理。
因此优先顺序可参考为:典型项目图纸-设备类图纸-借阅利用率高的图纸-其它科技档案。利用5-8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历史遗留档案的扫描工作。
2)专利档案
专利档案目前还不是很多,建议可优先实现,与公司专利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实现专利档案的全部数字化。
3)文书档案
文书档案数字化优先顺序参考为:典型项目全部合同-商务合同-获奖证书文件-其它文书档案
4)人事档案
人事档案数字化优先顺序可参考时间年代及利用率来具体确定:近年的人事档案-个人相关证件-其它
5)其它档案
4.1.2 电子文件的收集
目前公司的科技档案电子文件收集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上达到了电子文件100%的收集率。对于设计外委、设计分包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正在研究中。
4.1.3 电子档案的收集
电子档案的收集与归档,是档案管理的高级阶段。
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正在进行设计文件无纸化流转的流程设计,相应配置的系统建设正在进行。通过电子签名,系统授权,IT标准化检查,档案合规性检查等技术手段,实现电子档案的网络无纸化流转、收集、归档、打印、发出。
对于OA系统的开发与归档,也应该研究公文自动归档,实现发文归档的一体化。
4.1.4 档案知识库的建立与利用
传统档案管理只关注最终实物档案,档案信息化初级阶段重视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不仅要关注档案本身所包含的信息,还应该探究这些档案信息的来源、产生性质、产生过程,档案信息之间的联系,甚至还应该关注信息的生产者、时间、地点。
不仅要重视档案本身反映的信息知识,还应该就档案信息所包含的关于档案产生组织、档案作者的隐性知识进行收集、归纳、提取。通过分析、研究、积累以及系统的自我学习,形成一个完善的档案知识库。
1)技术专题汇编
在内容上要打破传统汇编只重罗列案卷号的形式,对每项技术的发展历史、不同类型、不同特点都应该有评述,在本企业不同项目中应用的历史,包括不同项目中的应用评价,历史查询、参考、复用率最高的本项技术档案,最近应用本技术的本公司的工程项目等等方面的信息,都应该涵盖。比如关于炼钢工程中应用的钢水罐的技术专题汇编,就可以概述钢水罐的发展史、最新钢水罐技术,本企业在各项工程中应用的钢水罐种类、技术参数、应用评价,历史上本企业查询、参考、复用最多的钢水罐的档案,本企业最近最新设计的钢水罐的有关情况等等。
2)隐性知识的管理
通过知识管理,对蕴含在档案信息中的管理知识信息进行提取。通过系统对每份文件本身信息的自动提取(电子档案流转实现后),可记录图纸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人工时(图纸量)、修改信息、参与人、设计人、修改人、参加专业等,可形成项目信息知识库,为工程项目管理、设计管理提供服务。
3)通过利用反馈机制形成档案知识库
相对于传统的档案信息提供利用,可考虑进行主动服务。针对各专业设计人提交的档案利用需求,由档案人员通过定题服务,形成电子档案袋(一种包含多种档案信息链接或电子文件的文件包)。
通过设计人员的利用效果反馈,完善并保存积累电子档案袋。利用这种方式,就可通过设计人员亲身体会形成档案知识利用知识库。可以将设计人利用知识本身的过程和成果积累下来,形成庞大的知识利用库,方便后来者的使用。
4)通过档案信息导航地图建立档案知识库的利用新模式
建立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方式,如链接、信息的加入等等,将档案信息、项目管理信息、设计信息、人员信息有机的联系起来。通过档案信息导航,让利用人员从一个入口进入,就可以遍历整个档案知识库,增加学习的效果。
4.2 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
通过了解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我们对于应用系统的建设有了方向,明确了应用系统开发的侧重点。系统开发过程中,除了一般档案信息系统应具备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功能外,具体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4.2.1 重视过程管理与来源管理
档案信息化建设除了关于资源的数字化和利用信息化外,更主要地是要进行流程再造。通过流程的优化,将档案收集、整理提前到档案信息形成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档案结果信息的收集(纸质或电子档案),更要重视档案产生过程信息、档案来源信息的收集。基于这些原因,系统开发应该做到:
1)文书档案信息管理与办公自动化结合起来
2)图纸档案信息管理与项目管理系统、设计管理系统结合起来
3)专利档案信息管理与专利数据库结合起来
4)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与人力资源系统结合起来
4.2.2信息安全保障建设
信息安全始终是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一家自主经营的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企业的生命线,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公司得以在市场上领先的关键所在。
档案信息化系统应该兼顾到开放与限制,利用与保密之间的关系。
1)通过技术类别、保密级别、特殊项目、档案类型等多种方式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级。
2)通过部门、专业、人员、项目等多种角色对人员进行分级。
通过档案信息的分级以及人员的分级,实现对档案信息、档案知识的利用。
5.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应该类似中国哲学中所说的大象无形。将档案管理嵌入到公司业务流程中去,在流程过程中进行档案信息收集,进行知识管理。
1)从传统的实体管理-信息管理过渡到知识管理
2)从传统的结果管理过渡到流程管理、全过程管理。
3)从传统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人事档案管理,发展到参与全公司业务范围的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齐虹:《知识管理及其对档案管理的启示》,《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张海燕:《企业档案的知识化管理》,《机电兵般档案》2007年第1期
第五篇:论档案信息化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档案信息化建设
作者:周丽
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8期
摘要:档案信息化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档案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可以给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及公司带来显而易现的效果和收益。档案管理如果实行信息化后,档案管理更多的是体现在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94-01
档案信息化建设日益成为档案界的热门话题。多年来,档案界同仁较多集中于档案信息化具体技术、方法等微观层面的探索,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研究同样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在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档案信息化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更加需要依托政策导向、加强统筹组织、明确工作走向,以求有序、健康、快速发展,由此,宏观研究和指导尤显迫切。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实意义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可以给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带来显而意见的效果和收益。一是档案管理不再费时费力。档案管理人员手工收集、整编、管理、提供单位利用,工作量大,效率很低,费时费力。实行信息化后,档案管理达到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数据只需一次录入可以多次利用,即可在档案管理内部进行数据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数据录入后,可以方便地打印出相关的收发文单据、汇总表,打印出档案的背脊、封面、案卷目录、文件目录、备考表等。档案库中的信息需要统计,并形成报表,由计算机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人员的效率。
二是检索查询方便。传统的检索方式,档案管理人员从一本一本的目录中找出所需的档案来,然后根据记录到库房中查找,费时、费力。档案管理信息化后,可以实现即时查询,管理人员从模糊查询、组合查询、分类查询中选取最佳的查询方式,在档案库中检索出需要的档案信息。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三是档案查借工作可控。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后,查借阅采用计算机管理,操作方便,可以自动产生催还记录,对过期不还的借阅者进行有效的催还。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大力加强定标工作
从现状看,制约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是标准不健全、完备,工作缺乏有效依据。加快制定出台标准,形成配套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已十分紧迫。一是基本条件层面,即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方面的软、硬件设施的配置及建设的技术标准,旨在科学创建档案信息化运行必需的平台条件;二是信息资源建设层面,主要针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形成、保护和利用,满足档案信息生成、传递、勾链、保存、共享等功能需求,如电子文件格式、信息存储格式、数据交换格式等标准等;
(二)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
提高认识,引进和培养信息化建设人才,要拓宽知识领域,在提高信息化水平方面多进行一些培训工作,改变现有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从目前高校档案人员学历上看,硕士毕业的人员比例偏少,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要改变这种状况,比较简捷的办法就是调入硕士毕业生,改变队伍素质结构,以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对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同志,要进行业务培训,培养懂得计算机知识与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促进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不断加强档案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档案队伍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增强档案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为档案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努力造就一批既懂档案管理又懂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各地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的档案著录、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知识,以及有关标准规范列入业务学习计划,普及信息化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提高总体信息化应用水平。补充具有计算机、信息化等学历背景的技术人员,逐步改变现有业务人员队伍专业结构,满足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三)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信息化整体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各级领导要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重视和支持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大领导力度,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各级档案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保证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要配备需要的技术人员,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费渠道。
2.加强城建档案扫描设备、计算机软硬件、网络网站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计算机管理软件辅助完成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保管和检索利用。积极创建各类专题信息数据库和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对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特别是使用率较高及珍贵档案有序进行数字化处理。开展建设电子档案接收。推进档案信息化,以电子档案接收为突破口。加强对电子档案制作、接收、保存的指导和监督,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以及长期可
读。在此基础上,加强电子档案和重要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的研究,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异地备份工作。
3.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上网信息的审查与管理,防止失密、泄密的发生。各级档案部门要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制度,非公开的档案信息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公开,上网的档案目录和全文信息必须经过严格鉴定。
参考文献:
[1] 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J].2009(5).[2] 孙兆伟.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两点宏观思考[J].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