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复习资料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利用”复习资料
中国文献信息资源及其检索工具体系
大体了解中国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2-3页;
类型:图书、期刊、报纸、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政府出版物、档案文献等。
按加工情况分,可有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按载体形式分,可有书写文献、印刷文献、缩微文献、音像文献、机读文献等;按内容的学科范围分,则有社科文献、科技文献等。
把握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概念,3页;
工具书的概念:工具书是一种汇集、编著或译述的材料,按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解疑释难时查考之用的图书。4页;
其与普通图书的区别:内容的概述性、编制的查考性、条目排列的易检性;
理解数值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文献型数据库等基本概念:6页;
检索工具的三大特点:电子版检索工具的五大优势:
三大特点:从内容上看,检索工具强调比较全面系统地汇集、记录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材料;从编排上看,检索工具强调必须按照特定的方法对内容加以组织编排;从编纂目的上看,检索工具强调主要是供人们有目的地检索查考,而不是系统阅读。简单地概括,检索工具在内容上具有完整性,在编排上具有易检性,在目的功用上具有查考性。P6
五大优势: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检索工具和文献信息资源本身二位一体,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零距离;强化了对文献信息资源内涵和内在联系的深度揭示;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内容更新周期短、速度快。P7 使用检索工具的基本技术方法
掌握重点概念:印刷版工具的主要排检方法
A.检索词:10页。包括字段词和任意词:11页。结合实例理解扩大检索次遴选范围的方法:循环衍生法(定义衍生法、语素衍生法、语境衍生法):13页。
B.二次检索:13页
C.布尔逻辑检索(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以及具体的应用)、截词检索(前截断、后截断)、嵌入检索(符号“?”和“!”)、位置检索(在检索系统中的应用)。14页。
D.自然语句检索21页、相关检索22页;搜索引擎结果输出限定方法23页;
相关度:相关度是指检索结果与输入的检索语词在内容上关联的疏密程度,由计算机根据词语主题关联分析技术自动处理完成。24页;
文献信息资源利用中的学术规范
文献信息资源利用学术规范及其基本原则是什么? 九项基本原则
答:所谓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一般地讲,它涉及学术研究的全过程,学术活动的各方面。基本原则:(1)所有的专门性研究,都应该依据已有的文献对相同或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状况作出概略性的说明介绍;(2)对已有文献任何形式的引用,都必须注明出处;(3)原则上不采用间接引用方式;(4)引用以必要、适当为限;(5)引用不得改变或歪曲被引内容的原貌、原义;(6)引用原则上使用原始文献;(7)引用原则上使用最新版本;(8)引用标注应完整、准确地显示被引作品的相关信息;
(9)引用网络资源注意其“动态性”。P24~30
把握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引证标注方法(3种情况:注释、引文出处、参考文献)31页;
对于中国三大规范,要了解各自基本规定、特点和局限,会具体使用,能够对别人的使用加以评价。
了解相关概念:、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熟悉常用标识)、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第2章 辞书资源与汉语字词的查考
中国辞书的演进源流
了解基本概念:字典、词典、语文性字典词典、学科词典、专名词典、辞书、字书、韵书、训诂书等;
较为完整的中国辞书体系形成的标志:
基础性、权威性汉语语文辞书已经形成系列,汉外对照的双语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实用语种,学科性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主要学科,辞书的品种、类型多样化,辞书的功能。效用特定化,辞书的社会认知程度明显提高。P46
了解中国辞书发展演变的概略线索:古代形态的字书向近代形态的字词典转化的标志、以字带词分条释义的编纂方法、较为完整的中国辞书体系基本形成的标志、中国辞书发展的新趋势——电子词典、网络词典。
中国辞书的结构体例与编纂传统
特别是以字带词(统领字、被统领字)、分条释义、书证和例证、三段标注法、反切等概念。
中国特色的编纂传统是什么?
答:以字带词:汉语语文字典、词典对词条的编排组织,一般采用“以字带词”的方式——先列出单子词条,然后带出一系列包含了该单字的词语词条。分条释义:一个义项作为一条,分别列举,逐一解释。一般是本义居前,然后引申义、假借义依次排列; 书证和例证:语文字典、词典对单位字词每一个义项的解释,一般都要求举例,以证明该字词确有该意义。引自书面文献的例证,一般称为“书证”;引自当代口头通行语的例证,直接称为“例证”或“例句”; 因声求义:汉字的现代读音和古代读音的标注,古代读音标注采用三段标注法、反切等; 总之,从编排体例上看,中国的字典、词典在古代字书阶段就已形成了先注音、后释义,以及字义有序排列、释义列举书证等规范,并且在义项排列、引用书证等方面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发展到现代字典、词典阶段,编纂体例上的最大变化是形成了“以字带词,分条释义”的表现形式,中国字书编纂的优良传统在这一形式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掌握有关电子词典的深度开发以及网络词典的特点。
代表性中国辞书
了解课本本节中介绍的几种辞书在中国辞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价值,及其最突出特点。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 掌握电子版词典(以《汉语大词典》、《康熙字典》为例)的基本使用方法及其主要特点和优势;理解与电子版词典有关的特殊概念:关联字、字信息、正笔顺、逆笔顺。
《辞海》和《辞源》的特点 答:
《辞海》的主要特点:在选收词语上,以解决一般人在学习、工作中质疑问难的需要为主,并兼顾各学科的固有体系;在释文内容上,以介绍基本的知识为主,并注意材料与观点的统一。P57 《辞源》的主要特点:在收词上,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在释义上,结合书证,重在溯源。“溯源”是《辞源》的本质特点。通过对文献证据(尽可能是出自“始见书”的证据)的梳理分析追溯词语意义发展演变的源流,义项排列反映字词本义、引申义、通假义的发展递变,书证排列严格以出现先后为序,标注统领字的古代读音,这些都是《辞源》“溯源”特点的鲜明体现。P58
第3章 古籍资源与基本古籍的查考
中国古籍资源
对古籍资源本身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解经史子集等概念
图书分类法的演进
十三经、二十六史
基本古籍的全文检索系统
十三经、《十三经索引》,文句索引
重点掌握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和“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的基本概况和基本检索方法(全文检索),二十六史的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书志索引、综合索引能够灵活应用,特别注意汉字关联功能的开启与关闭。
了解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正史等概念,了解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的概念,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和四库全书总目的关系等。
《四部丛刊》的基本情况
古籍流传与古籍版本
中国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划时代意义的古籍目录(《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古籍版本,善本的界定;善本的判断标准“三性九条”、《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善本书提要》基本情况 古籍版本:是指一部古书经过多次传写或刊印所形成的不同的书本形态。
古籍丛书与类书
丛书定义、《中国丛书综录》的基本情况、了解类书的定义及其特点、代表性的类书。
类书的作用:
答:要点:(1)系统收集参考资料;(2)查考词语和典故出处;(3)校勘考证古籍,辑录古籍佚文;P123~124 P105(要展开论述)
“以韵统字、以字隶事”的含义:
以韵统字,说的是类书的整体架构不是一个分类系统,而是一个按古韵目的既定成规统摄同韵单字的韵目系统;以字隶事,说的是类书汇聚的具体资料,不是隶属于分类系统的类目之下,而是隶属于韵目系统中由韵脚字构成的词语之下。P1
21第4章近代以来的图书资源与查考
书目检索工具
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148页;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150页;“词临近”150页。了解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国家书目的内容、特点、功用。
电子图书系统
明确电子图书与电子图书系统的概念,掌握电子图书系统的特点。155页;
电子图书:电子图书是指利用计算机阅读平台或手持阅读设备阅读的数字化图书。
掌握教材上介绍的4大代表性中文电子图书系统的特点、优势、区别。
答: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超星数字图书馆:目标将所有有价值的图书数字化,不仅仅提供获得作者直接授权的电子新书;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以提供1999年以后出版的数字化中文新书为主要特色;中国数字图书馆:主要依托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行数字转化。
掌握电子图书系统的使用方法,注意三大步骤。159页;
掌握中文电子图书系统的检索功能,注意目次检索162页与全文检索163页。
了解电子图书系统专用阅读器的功能164页;
现代百科全书
了解百科全书的概念169页、分类172页;了解百科全书发展的三个阶段169页;
我国百科全书检索工具体系基本形成的标志:
答:以综合性百科全书为主体,以专业性和地方性百科全书为两翼的百科全书体系初具规模,代表国家水平的综合性百科全书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连续修订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百科全书的品种、类型、载体形式已经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基本可以满足不同的利用需求。P17
2重点、深入掌握百科全书的特点(概述知识条目化173页、条目编排词典化174页)
百科全书的特点:
要点:简单地概括:概述知识条目化,条目编排词典化 概述知识条目化,包含:(1)百科全书的内容是对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性概述。(2)概述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条目。百科全书的条目一般由条头、释文和参考书目构成。(3)条目应该是独立的概念或完整的知识主题(4)条目必须具有检索意义。条目编排词典化:(1)条目按标题的字母顺序排列(2)有完备的参见系统(3)有完备的检索系统 P173~175(要展开)
理解掌握百科全书与百科词典、类书的区别175页;了解三种代表性百科全书各自的主要特点176页-180页
第5章 报刊资源与论文资料的查考
数字化报刊资源及其检索系统
掌握5大代表性数字化报刊资源检索系统的内容、特点、功能及使用方法,注意彼此间的比较。181-204
需要注意的检索方法:类聚检索185页、检索词字段(或称索引词字典)187页、同义词扩展、检索词的优先处理、关联检索、检索结果排序
掌握检索式的形成和理解:能把问题变成数据库系统可以执行的检索式;面对检索界面显示的检索式,能理解其含义,明白检索的结果是什么,知道如何进行检索。
报刊引文检索系统
引文索引:引文索引是一种通过文献的引证关系检索相关文献的索引。
208页,理解有关引文检索的一些基本概念:被引率、自引率209页、总被引次数、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用半衰期、出版时滞211页、来源文献检索213页、被引文献检索251页。
掌握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12页、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17页的内容、特点、功用
第6章 时事信息资源与事实、数据法规的查考
网站资源及其检索利用
网站资源检索的策略与方法:
答:
1、要从整体上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站容纳的信息资源的不同特点;2需要了解网站中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结构和方法;3充分利用网站提供的检索功能。(适当展开论述)P232-239
网站资源检索的策略与方法如下:
第一步:分析检索主题,从而决定从何处开始进行检索。
分析检索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检索主题中是否含有专有词汇或短语?不含有专有词汇,只有那些容易导致检索结果不符合检索要求的较普通的、泛指的词汇和短语。检索主题涉及的主题范围较宽泛。检索主题是关于某一较宽主题范围的某一方面。使用的检索词有同义词、近义词,或是有词形变化。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网络检索工具。
根据不同的检索需求,选择使用搜索引擎、主题指南或者专题数据库,有时可能还要请专家帮忙,解决检索问题。如果以上都不可能实现,检索专家告之的最后一招就是凭运气搜索,其实这里所谓的凭运气就是边检索边学习边摸索,谁在一开始都不可能是检索能手,只有不断操作实践,才能真正领悟检索的奥秘。
第三步:边检索边学习。
不要认为在检索之前你就知道你要查找的所有东西,最应该做的工作是看一看上一次的搜索结果,是否还需要对已构造好的检索词或检索式进行必要的修改。
第四步:学会放弃那些没有效果的检索策略。
搜索引擎、主题指南可灵活换着使用,也可以使用与检索主题相关的专题指南,或者使用数据库。
第五步:回过头去试一试前面的检索策略。
经过多轮检索策略的修改和应用,也许在前面使用的检索策略比较有效,那么再回过头去试一试前面的检索策略。总之,该网站的特点是学术性强,适合于学生及专业人士浏览。它是众多著名大学所开辟的介绍检索知识的站点中最为出色的一个网站。
年鉴资源及其检索利用
年鉴:是一种全面记述事业的年度发展,系统汇集年度重要时事文献信息,逐年编辑、连续出版的资料工具书。特点;240页 年鉴的栏目与条目243页;年鉴条目的要求;年鉴条目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243页
了解电子版年鉴的主要优势251页和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的特点257页
法律资源及其检索利用
了解法律资源分布情况261页;了解法律数据库的检索特点265页。目录、索引、文摘属于(B)A.A.一次文献B.B.二次文献C.C.三次文献正确
2.(B)是中国古代字书发展史上第一部明确以“字典”命名的字书。
A.A.《辞源》B.B.《康熙字典》C.C.《说文解字》D.D.《汉语大字典》
3.下列哪个不是构成查考清代乾隆年间以前中国古籍的具有“划分阶段”意义的三道重要关卡。(D)
A.A.《汉书•艺文志》B.B.《隋书•经籍志》C.C.《四库全书总目》D.D.《古今图书集成》
4.查考1911~1949年间国内出版图书的总结性书目的工具书是(C)
A.A.《中国国家书目》B.B.《中国古籍善本书目》C.C.《民国时期总书目》
5.下列逻辑运算次序最优先的是(C)
A.A.逻辑“与”B.B.逻辑“非”C.C.放入符号“()”(半角)中D.D.逻辑“或”
6.年鉴的条目必须是(A)
A.A.事实主题或资料主题B.B.语词主题C.C.知识主题D.D.概念主题
7.在年鉴标题制作的技术方法上,一般遵循(A)原则
A.A.中心词前置B.B.中心词后置C.C.中心词倒置
第二篇:《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作业
手写
课程:《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作业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1.简述文献检索的主要步骤。(15分)
2.简述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之间的关系。(15分)
3.按功能可将工具书分为哪几类(至少写出十类)?并各举一个例子说明。(15分)
4.常用的文献信息检索方法有哪些?(15分)
5.我校图书馆订购了哪些数据库资源?至少列举7个。(15分)
6.在图书馆OPAC(馆藏纸本目录检索)中,分别从各个书库检索出至少2种以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书籍,(包括图书和过刊),写明图书、过刊的外在特征(ISBN/ISSN,书名/刊名责任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和内部特征(分类号及索书号)等。(25分)
第三篇: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实验报告
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实验报告
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姓名:孙晓伟学号:2010309200406
一、利用馆藏书目数据库查出本馆不同学科图书四种,外馆图书两种。
要求:
1、记录:数据库名称、检索途径、检索词
2、检索结果记录:书名、作者、出版项、藏书地点、索取号。
二、在互联网上查出5条关于本校最新重大新闻
要求:
1、不用本校网站
2、写出所查网站的 网址及检索表达式
3、记录新闻标题、新闻来源、主要内容。
三、数据库检索
在相关数据库中检索如下文章
1、爱滋病的产生机理及预防
2、H1N1及其控制策略
3、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4、我国经济发展研究
5、股票市场及金融监管
6、大学生素质教育
7、人的自我发展设计
8、网络信息资源评价
要求:
(1)写出数据库名称、检索途径、检索策略、检索表达式
结果记录:论文标题、作者、论文来源(所载刊物名称、年、卷、期、页码)
(2)写出中英文文摘
四、写一篇与自己学科相关的论文提纲
1、自己命题
2、检索相关参考文献8篇(中文6篇;外文2篇)
要求:
(1)写出数据库名称、检索途径、检索策略、检索表达式
(2)结果记录:论文标题、作者、论文来源(所载刊物名称、年、卷、期、页码)(3)写出中英文文摘
3、按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步骤要求撰写提纲
第四篇:一次作业——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中 国 酒 店 业 未 来 发 展 趋 势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指导老师:
1、研究背景
回顾过去的20年,中国酒店业的发展经历了80年代的茫然无措,到90年代开始的突然启动,再到今天的生机盎然,历经了30年的风雨兼程,生命力愈加旺盛。中国的酒店业是最早向外资开放的行业之一,早在1982年就出现了第一家合资酒店“北京建国酒店”,在此后的30年中,中国酒店业伴随着国际酒店业的发展和渗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当前形势下,研究酒店业未来发展趋势,对于认清形势,展望未来可谓十分重要。
2、检索步骤
检索关键词:
海南
Hainan
酒店业
Industry in the hotel
发展趋势
Development trend
检索数据库:
百度搜索引擎
中国期刊数据库
中国学术文献出版总库 OA图书馆 ARL
3、检索式及检索结果
中文数据库(1)百度搜索引擎
检索式:
采用百度的高级检索,由于百度只有关键词这一字段,所以选择的检索式为:关键词=中国 酒店业 发展趋势,并且是包含以上全部关键词。
搜索网页语言是全部语言
查询关键词位于:仅网页的标题中
检索结果:在“高级搜索”中检索,找到相关结果920个,选择其中2篇: 【1】
题名:赵焕焱:中国酒店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作者:赵焕焱 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 关键词:酒店 餐饮 机票 景区 新闻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9日
摘要:中国酒店业发展的若干趋势
1、跨国酒店品牌继续发展
2、城市综合体、农村经济转型促进酒店建设
3、中国元素和特色成为酒店业关注点
4、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潮流进入酒店业
5、低碳化得到重视
6、睡眠质量作为基本要求成为酒店新课题
7、体验经济理论引导酒店文化特色建设
8、酒店联盟模式异军突起
9、中档酒店崛起
10、房地产信托基金和私募基金进入酒店投资 收藏处所:info.hotel.hc360.com/2011/12/290916416953...2011-12-29
【2】
题名:中国酒店业的发展趋势
来源:土豆网博客
康新乐的日志 时间:2010-9-28 摘要:在未来的酒店业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如下现象与趋势
1、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工资水平全球化进程,人才竞争势必成为酒店业的生存竞争的焦点之焦点。
2、民营酒店在未来是个趋势。
3、酒店营销的竞争将会出现在酒店提供产品的多样性与有效性。
4、酒店文化越来越受到客人追捧,成为塑造酒店优势品牌的重要部分。
5、由于竞争不断加大,劳动力市场活跃,加快了酒店业员工流动速度。
6、随着本世纪IT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更新 行业信息化、网络化成为新的趋势
(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式 关键词:中国 酒店业 发展趋势
检索结果为零 篇名:中国酒店业未来发展趋势
检索结果为零
(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篇名:中国酒店业未来发展趋势
找到3条结果
【1】篇名:中国酒店业发展趋势刍议——以酒店设计为例
【文献名】企业家天地
2007-07-1
5【作者】 吴亦婷; 赵小媛; 唐文闻;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2005级硕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1; 2005级硕士研究生湖南;
【摘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即将召开,为我国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新时期探讨我国酒店设计发展的趋势具有特殊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酒店设计现状的分析,归纳出我国酒店设计发展新趋势:主题酒店和休闲度假酒店将成为主流,绿色生态型酒店也将赢得消费者青睐,而民族性、文化性是酒店设计永恒不变的主题。【关键词】 旅游; 酒店设计; 趋势
【2】浅析中国酒店业发展趋势
【文献名】新闻天地
2010-10-28
【作者】 王含西;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摘要】 酒店业是我国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贸、旅游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酒店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本文从我国酒店业现阶段特点入手,对中国酒店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尝试对集团化发展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 酒店业; 发展趋势; 中国; 集团化; 策略
【3】中国酒店业发展趋势探讨Trends of hote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文献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06-10
【作者】 文吉;
【Author】 WEN Ji(Tourism Colleg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China)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 中国酒店业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和发展已粗具规模 ,并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但在经营和管理模式上仍存在诸多问题。中国酒店业在未来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
【Abstract】 After a development of more than two decades, Chinese hotel industry has had a certain scale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On the other hand, there still exists many problems as for as hote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re concerned.What Chinese hotel industry will have to face in the future are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关键词】 中国; 酒店业; 发展; 趋势;
【Key words】 China; hotel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外文搜索引擎
(4)OA图书馆检索
查询条件:中国酒店业未来发展趋势 找到5条搜索结果 文件格式:pdf文件
【1】中国饭店业投资发展的趋势分析
作者:周 娟(宁波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2009 年9 月 第22 卷 第5 期 摘要:文章从投资的角度深入分析中国饭店业未来的四大发展趋势。
一是全球化趋势,表现为国外饭店集团对中国市场投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以及本土饭店跨国投资发展的条件日趋成熟;二是市场化趋势,全球化冲击下中国饭店市场的投资理念、投资方式和投资区域的市场化特征将越来越显著;三是多元化趋势,未来中国饭店业的投资主体、投资领域、投资品牌都将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四是集团化趋势,未来中国饭店业的信息化投资大潮必将催生一批超级饭店集团。关键词:中国饭店业;投资;趋势
【2】Chinese Hotel General Managers’ Perspectives on Energy Saving Practices Yidan Zhu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Purdue University and Howard Adler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Purdue University
ABSTACT
The increasing rise in energy prices is a major reason that hotels have begun energy conservation programs.They are viewed as a means of reducing energy costs.This study focuses on issues related to energy saving practices in Chinese hot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tel general managers.This research will examine the importance of energy-saving practice for hotels in China.Through the use of survey data,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methods which Chinese hotels adopt to conserve energy.Since the Chinese hotel industry is a relatively new and fast growing industry, most of the hotels are non-branded or non-chain.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researchers and Chinese hotels’ general managers a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present issues and practices relate to energy-saving practices in the lodging industry in China.Keyword: Chinese hotel managers, hotel energy saving, green practices in hotels
(5)ARL 搜索条件:China's hotel industry future trends 结果搜到20条,仔细看看,可能是没看懂,感觉都没用。
四、谈谈检索体会。
对我来说,我不再受“不懂的,百度一下”影响,百度等搜索引擎已不再是我搜集资料的唯一途径,因为更为广泛的资源向我敞开了大门。
不同的检索工具一般会产生不同的检索效果,这对于比较全面的搜集自己所需的资料非常有帮助。
由于英语水平有限,对于外文检索我还感觉很吃力,有时即便是检索出来了,也看不太懂。
当你通过一种检索工具不能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时,请不要灰心,众多的工具总能找到你的所爱,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不能再一棵树上吊死,要在附近几棵树上都试试。
五、学习心得
前段时间学习了网络信息检索的课程,课程学习结束后,我对信息检索加深了了解,现简要概述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如下:一般来说,书本检索工具具有查阅方便的特点,但是有的时候会受出版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反映最新的资料。期刊式检索工具能很好的反映出最新的资料,可是又会受到篇幅的限制,也不能非常全面的反映资料的历史内容。查找学科方面的专题资料,首选的是专业性检索工具,因为它反映的是本学科领域内的文献,专指性强,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要注意配合使用综合性检索工具。综合性检索工具能反映各个学科的内容,开拓知识面和视野。
通过对信息检索的学习,不仅让我真正懂得了信息检索的深刻涵义,更了解到怎样选择正确的检索词来构成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在实际检索过程中,仅需一个检索词就能满足检索要求的情况并不很多。通常我们需要使用多个检索词构成检索策略,以满足由多概念组配而成的较为复杂课题的要求。对于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关键词的选择,即检索词和检索策略的选择。检索词选的精确,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检索速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结果的质量,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数据或文献资料。
学习完了信息检索的课程后,我对掌握的知识的来源有了很深地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能够很方便的通过信息检索查找到我想要的资料。我认为信息检索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习的一门课程。
六、对本门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我有个提议,虽然几乎没可能实施,就是取消在教室上理论课,改为只在机房上课。平时之所以有很多同学不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感觉理论课太无聊。在我看来,在机房上课上课效果会比较好,您可以讲着让同学们操作着,这可以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快乐因素,同时也会对他们的动手能力有很大加强,毕竟实践和理论是有一定差距的。
另外,我建议老师,您可以在上课之前和同学们聊一聊学习、生活、当前流行的东西或者正在发生的时事。毕竟,接下来上课的内容很枯燥。再者,一个优秀的老师肯定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一个关心学生、和学生谈得来的老师,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最后,非常非常感谢老师,教会了我那么多,我想这些会让我终身受用的!祝愿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合家欢乐!
第五篇:中国文献信息资源与检索利用
第一章 概说
重点一:九大类型工具书 字典词典 类书政书 书目索引文摘 年鉴手册 百科全书 图录表谱 名录 丛集会要
重点二:工具书的排检方式(四角号码)重点三:选择纸板,电子工具书的原则 重点四:电子版工具书优势 重点五:电子版工具书的检索功能: 1 检索词:字段词和任意词
字段词:以数值型数据库,事实性数据库和书目数据库出现的电子版检索工具,检索词是字段词,因为这类数据库史记上是关系数据库,数据库中存贮的大量记录是通过字段来描述和解释其内容特征和形态特征,如题名字段,著者字段,主题字段,摘要字段,时间字段,语种字段等。
任意词:以全文数据库出现的电子版检索工具,检索词可以使源文献中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任意词”——自然语言系统中任意的字词,短语,短句。这是因为全文数据库的数据源是全文的,数据技术采用了类似于印刷版工具书中语词索引的方法,对源文献中所有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词进行了标引,并利用字符串检索,逻辑检索,截词检索,位置检索等现代检索技术对标引词进行了处理,因此标引的对象是全文。
“循环衍生法”可以对检索词进行遴选:1 定义衍生法 2 语素衍生法 3 语境衍生法 2 二次检索
二次检索又称再次检索,是在已有的检索结果中的进一步检索。利用这种功能,可以有效地淘汰冗杂检索结果,使检索效率最大化。3 高级检索
高级检索也称复杂检索。现有的中文电子版检索工具一般都设有高级检索功能。较多地使用的检索技术是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和位置检索,体现出的检索特点是组配检索,模糊检索和限定检索。1)布尔逻辑检索
从理论上说,它是利用布尔逻辑原理,利用概念组配的方法形成表达式,进行文献信息的选择性检索。具体说,他利用布尔逻辑检索符(逻辑“与and”,逻辑“或or”,逻辑“非not”)连接检索词,形成逻辑表达式,计算机按照表达式的
指令进行逻辑运算,见所处数据库中与表达式要求相符的文献信息。
3个布尔逻辑运算符的含义是:
逻辑“与”and符号表示为“*”。以逻辑“与”连接的检索词是“同时包含”关系
逻辑“或”or符号表示为“+”。以逻辑“或”连接的检索词是“分别包含”关系
逻辑“非”not符号表示为“-”。以逻辑“非”连接的检索词是“排除其他:关系
布尔逻辑检索的突出特点是可以进行不同检索条件的组配检索,从而有效地扩展或缩小检索范围,优化检索结果。这种检索技术比较符合人们建立在思维习惯基础上的文献信息现实需求,因此它在计算机检索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是体现计算机检索优势重要方面之一。不过,也应该明确,布尔逻辑检索实际上是建立在概念组配基础上的,而概念与文献信息的内容往往有距离,同时,概念之间不仅有区别,也往往有联系,所以布尔逻辑检索中的“与”“或”“非”界定,有时也与文献信息的实际状况有距离。2)截词检索
截词检索是利用检索词的词干或不完整词形进行检索的方法。在现有的中文电子版检索工具中,截词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A 任意截断 在词的任意位置截断。其中“前截断”的检索结果是“后方一致”,“后截断”的检索结果是“前方一致”,“前后截断”的检索结果是“任意一致”
B 嵌入截断 在检索词中嵌入截断符号。符号所代表的汉字的数量是规定的,但表达的意义是随意的。
截词检索的最大有点是使模糊检索成为可能。当对检索对象的了解不是很确切的时候,它能帮助我们有效地集中相关文献信息。同时它还可以减少检索词的输入量,简化检索步骤,扩大检索范围,从而提高查全率。C 位置检索
位置检索主要运用于全文数据库。它是一种对多个检索词在源文献中相对文职进行限定性查找的方式。
位置检索的有点是为查找相关概念在局部环境中的同现情况提供方便,而相关概念的同现,往往意味着文献信息内容的相关,所以,位置检索同样是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第二章 辞书资源与汉语字词的查考 重点一:辞书的基本了解 辞书是字典和词典的统称
字典是主要用来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工具书;词典是主要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重点二:中国古代代表性的字书
中国最早的字典是周宣王是的史官曾编撰的《史籀篇》
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用于教授学童识字的字书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以训释词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被称为中国最早的词典
西汉杨雄编撰的《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方言词典性质的汉语比较方言词汇集。
东汉中期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书,代表了当时字书编撰的最高水平。首创的按照部首归并集中汉字的字书编撰方法对中国字典,词典编撰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国时期,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韵书——李登编撰的《声类》 明代《字汇》和《正字通》为古代字书编撰法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康熙字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明确以“字典”命名的字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总结时期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字书。
重点三:中国辞书的结构体例与编撰传统 ★ 字典,词典的书证和例证
引自书面文献的例证,一般称为“书证”;影子当代口头通行证的例证,直接称为“例证”或者“例句”
首先,大型历史性语文字典词典的举证,不采用例证,只采用书证。描写性字典,词典可以采用例证
其次,引用书证必须详注出处。出处一般包括作者,书名,篇目或卷次
第三,统一义项引用多条书证,以时代先后排列顺序。第四,书证引自“始见书”。★ 字典中的注音方式
大型历史性语文字典,词典的注音,不仅标注汉字的现代读音,还标注古代读音。古代读音有上古音和中古音之分。上古音指以《诗经》音为代表的先秦两汉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中古音是指以《切韵》为代表的隋唐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
标注古音的项目,较为齐全的包括反切,声调,韵部,声纽;也有的简化标注反切和韵部。
反切是中国古代给汉字注音的一种方法。它用两个汉字拼合另外一个汉字的读音。拼合的原理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拼合时,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把它们拼合起来,便是反切字的读音。
声调也称字调,是整个音节额音高。古代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
韵部是古代韵书中对同韵汉字的归并。凡同韵的汉字归并为
一类,称为一个韵部。每一个韵部都用一个汉字来代表,这个代表字称为韵目。
声纽是声母的别名,简称“声”,“纽”,又称“音纽”。古人认为一个字的读音,声母处于关键,枢纽的地位,故名。声母的代表字称为字母。声母有时也称为声类。重点四 代表性中国辞书 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辞典 辞源 汉语大字典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第三章 古籍资源与基本古籍的查考 重点一:正史查找线索
重点二:基本古籍资源
“十三经”:中国古代集中代表儒家思想的十三部经典著作
“二十六史”: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纪传体史书,古代历史著作的典型代表
《诸子集成》汇集诸子著作的大型丛书 古籍丛书,类书,证书,方志 重点三:查找古籍的代表性目录
汉书·艺文志 是汉书中记载当时国家图书典藏情况的专门篇章。它是根据刘向父子《七略》编成的
隋书·经籍志 是《隋书》中记载当时国家图书典藏情况的专门篇章。《经籍志》部分由著名学者魏徵编撰,在唐太宗贞观三年至十年(公元629年——636年)成书。
四库全书总目 是清代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的连带产品,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以前我国重要的古籍,特别是元代以前的书籍更完备。领衔者是乾隆皇帝的六子永王容,实际主持编撰工作的是纪昀。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1931-1945年间以日本人主持的“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设立的“北平人文科学研究所”名义编撰的,提要稿全部由中国学者编写,内容上包括了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续”和“补”。续,是续编清代乾隆年间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新出的图书;补,是补充乾隆年间以前《四库全书总目》失收或虽然收录但篡改删削严重,版本不佳者。
贩书偶记 部主要收录清代著作的目录兼收少量明代小说和辛亥革命至抗战前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著作。孙殿起编,原则:
1、凡见于《四库全书总目》者概不收录,录
者必卷数不同的;
2、非单刻本不录,间有在丛书者,必系初刻的单行本或抽印本
贩书偶记续录 雷梦水著,1980年出版,共收录6000余种清代图书,是《贩书偶记》是补充
古籍整理图书目录 录1949年10月-1991年12月国内出版的文、史、哲、书画艺术、医农、科技等方面的古籍图书,还包括一部分翻译成汉文的少数民族古籍。重点四:电子版古籍查找(基本古籍检索系统,四库全书)★基本古籍检索系统 “十三经”
我们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开发的“汉籍电子文献翰典全文检索系统”加载的“十三经”,是有代表性的网络版“十三经”全文检索系统之一 “二十五史”
“二十五史”是《新元史》和“二十四史”的合称 南开大学组合数学研究中心和天津永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是具有代表性的“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它所指的“二十五史”是指“二十四史”加《清史稿》。两个功能:1 全文阅读 2 全文检索 我们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开发的“汉籍电子文献翰典全文检索系统”加载的“二十五史” 《四库全书》
上海人民出版社和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联合推出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四库全书》电子版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
上海人民出版社和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联合推出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该电子版分为“原文及标题检索版”(简称“标题版”)和“原文及全文检索版”(简称“全文版”)两种版本。全文版的主体是《四库全书》全文文本数据库和原文图像数据。它所具有的功能主要是:
1)基本检索 包括全文检索,分类检索,书名检索,著者检索四种方式。其中,分类检索按照《四库全书》的分类体系逐级递进,递进层次为:部→类→属→书→卷(或篇目)→原文;书名检索和著者检索均支持模糊检索,即命中对象是包含了检索词的任意一致;全文检索以原文或者注释中的任意字词,字符串作为检索词。
2)高级检索 这是两个检索条件的逻辑组配检索,逻辑关系包括“与”,“或”,“非”。不论是全文检索还是高级检索,检索词的输入都设计了“辅助输入”功能和“汉字关联”功能。
3)全文文本与全文图像的切换。古籍的“保真”和“整理”存在着矛盾。保真拒绝整理,整理难以保真。但保真的古籍
和整理的古籍各有适用的对象。因此,理想的状态应是“保真原则”和“整理原则”相结合。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它采用了扫描技术输入原文,通过OCR技术自动进行原文图像的编码字符转换,从而使它既保留了完全保真的图像数据,又形成了可以实现检索的文本数据。两个文本可以进行切换,以便于比勘对照。
提供原文图像,满足了古籍研究中版本鉴定,文物鉴赏,书史研究,文字校勘,原件对照等特殊需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文本版与图像版的结合,凸显了数字化古籍可以兼顾“文物存贮”和“资料应用”两种功能的优势,时古籍整理“保真”和“整理”相结合的原则在电子版阶段真正变成了现实。4)辅助工具和研究支持功能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加载了一些对研究工作 具有支持功能的辅助工具。包括:资料管理员,单字字义查询,写字板,古今纪年换算,干支/公元年换算,八卦·六十四卦表,实时标点断句,实时字义查考,实时添加笔记。
重点五:古籍丛书的查找《中国丛书综录》。1)结构
上海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59-1962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一版。共分三册。
第一册 《总目》,分“汇编”、“类编”两部分。“汇编”分杂篡、辑佚、郡邑、氏族、独撰五类,主要是四部各类兼容的丛书,具有综合性质。“类编”收经、史、子、集四类。书后有
1、“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表”,反映了国内41所图书馆收藏古籍丛书的情况,2、“丛书书名索引”
3、字头笔画检字。本册可按类及丛书名两种途径检索某部丛书包含哪些古籍及其收藏情况
第二册是“子目”,即以丛书所汇集的单种古籍为著录对象的子目分类目录。
第三册是“索引”,即第二册“子目”的索引,包括“子目书名索引”和“子目著者索引”两部分。2)使用方法
重点六:中国古代代表性类书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编 成书于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是现存最早的类书
初学记 唐·徐坚等编。该书转为皇子临文作诗时查考事类典故、词藻对语而编,故名。
太平御览 宋·李昉等编,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4年)初名《太平编类》。综合性类书中,最具代表性。事物纪原 宋代出现的一部专门用来考订事物起源和流变的小型类书
永乐大典 明代编撰的,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开始编撰,主持其事者有解缙,胡广,胡俨,杨士奇等
三才图会 明代颇具特色的类书。该书由王土斤,王思义父子编撰。图文并茂“图谱之学”
古今图书集成 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在陈梦龙主持下开始编撰,五年后初稿完成,初名为《汇编》是现存中国古代累书中规模最大,汇集资料最丰富的一部。古今图书集成索引 林仲湘编
佩文韵府 清·张廷玉等编,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成书
骈字类编 清·张廷玉等编
第四章近代以来的图书资源与查考 重点一:古代图书装订形式 重点二:书目检索工具 1)图书馆联机书目检索系统
多字段或多条件组配检索,模糊检索,检索范围或条件的限定,再次检索等功能,在联机书目检索系统中都可以实现 国家图书馆的“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简单检索,多字段检索,多库检索,高级检索。2)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证系统
简称CALIS,是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的子项目之一,目标是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系统,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重点二:总结性书目
民时期总书目由北京图书馆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1997年陆续出版。它以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的馆藏为基础编撰,收录了1911年至1949年9月间中国出版的中文图书124000余种,基本反映了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全貌。(国家图书馆开发民国时期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
中国国家书目由北京图书馆《中国国家书目》编委会主编,《中国国家书目》编辑组编辑。该书目不但收录我国大陆出版的文献,而且还收录台湾、香港、澳门出版的文献和中国与其它国家共同出版的文献。其具体收录的文献类型和范围包括图书、连续出版物、地图、技术标准、博士论文、书刊索引、少数民族语言文献、盲文文献等。因此,它是目前我国收录文献最全的书目,是图书馆必备的一种采选文献的参考工具。(中国国家书名数据库)重点三:电子图书系统 1)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
所容纳的资源,采用与出版社合作的方式,提供获得著作者直接授权的电子新书 2)超新数字图书馆
国内开发较早,目前拥有电子图书资源数量最多的数字图书馆系统。优势:在资源的规模上。依托国内大中型图书馆提供纸质图书进行数字化加工制作,同时征集作者授权。不仅容纳了电子图书,还有一个规模较大的论文资源数据库。
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 电子新书涉及的学科范围比较广泛,但在内容上,目前以人文科学图书为多。
中国数字图书馆 首先依托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行数字转化,内容覆盖齐全,覆盖经济,文学,计算机技术,历史,医药卫生等22个门类。据称已拥有20万册电子图书,是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中文电子图书系统之一。其次,是基于国家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经过整合,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专题资源库,如,WTO专题,法律法规,百年敦煌等。主要检索功能:
1)分类检索 分类浏览,选择系统中包含的电子图书 2)字段词检索 以基本书目信息作为字段词进行检索,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等
3)高级检索 目前中文电子图书系统中的高级检索,都是多个书目字段的逻辑组配检索,有的还可以附加出版时间的限制
4)目次检索 指在系统中检索图书时,给定检索词
后,命中对象不仅仅在书名层次而且深入到目次层次
5)全文检索 中文电子图书检索系统在书目检索层面上真正具有全文检索功能的不多,具有代表性的是书生之家
重点四: 中国大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特点
简单地概括就是概述知识条目化,条目编排词典化。条目化:
百科全书的内容是对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性概述
概述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条目。(条目应是独立的概念或者完整的知识主题;条目必须具有检索意义)编排词典化:
条目按标题的子目顺序排列 有完备的参见系统 有完备的检索系统
第五章 报刊资源与论文资料的查考 代表性检索系统特点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CGRS全文检索数据库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PACC)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第六章 时事信息资源与事实、数据、法规的查考 重点一:时事资源信息的检索途径
手册,年鉴,统计集,资料汇编,法律汇编 政府网站,统计网站,经济网站 重点二 国内比较有影响的经济网站 国务院发展研究院(国研网)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中宏网)中国经济信息网(中经网)数据中华
重点三 叙述我国年鉴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特点
整体构成容纳了多种类型的工具书要素,内容体系多元互补,集知识,信息,数据,资料于一身 逐年编辑,连续出版
以栏目作为容纳内容的基本单元,以条目作为表现 内容的主要手段 使用角度分类:
政府年鉴,行业年鉴,学科年鉴,统计年鉴,百科全书年
鉴
重点四 当代法律资源的分布情况
大众传播媒介,年鉴、手册等专门工具书,法规汇编,网络检索系统,光盘数据库 重点五 主要法律网络检索系统
中国法律检索系统、中国法律法规信息系统、中国法律资源网·法律数据库检索、国信中国法律网、中华法规网、人民网·法律在线、法律图书馆·新法规在线、CGRS全文检索系统·法律资源数据库、中国资讯行·中国法律法规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