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鉴别盗版书的方法
鉴别盗版书的方法
以前的盗版书普遍质量低劣,很容易看出,但如今,正版书质量下滑明显,而盗版书质量提高不少,仅从印刷、纸张、装订上看,现在还真难分辨,有些盗版书甚至做得比正版强得多!通过我读书经验,总结了以下鉴别盗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提供更多的鉴别方法。
1、首先我把盗版书分为了“粗劣盗版”和“精致盗版”两类,所谓粗劣盗版,这种书一般是地下小作坊的作品,完全为迎合大众读书口味,内容集中在武侠小说、畅销小说、文学作品集等,比如厚厚的全一册《金庸作品合集》《余秋雨散文全集》等等,这种粗劣盗版很容易看出,不在讨论范围。而精致盗版,是完全仿照正规出版社的正版书制作的,封面、装帧、印刷、纸张等与正版几乎无异,这种书我称之为“高仿版”,集中在学术类、古玩鉴赏类、医药类、摄影类、书画类等书籍中,是重点要鉴别的。由于高仿版的纸张已经完全赶上甚至超过正版,因此现在从纸张上鉴别已经没有太大价值。
2、看装帧:高仿版的书现在已经完全可以做到亚光覆膜、UV起鼓印刷、烫金烫银等复杂的封面工艺,但一般以平装本居多,精装本的盗版几率相对小(注意是相对小,但近来有增加的趋势)。
3、看彩印封面和扉页:正版书的彩印封面上,照片一般是四色彩印的,而文字是单色胶印的,要另出片子,因此文字清晰,无网点;而盗版一般是把正版的封面再次照相翻印,所以整个封面都是一张片子四
色彩印,文字也会有印刷网点,尤其细小的文字看得更明显。扉页同此。
4、看社名:正版书封面、书脊、扉页、版权页上的出版社社名往往是名人题字的手写体,而盗版书为了简化,经常改为近似的印刷体。如“商务印书馆”的手写体改为了舒同体。这个需要鉴别者对各出版社名字相当熟悉。
5、看定价:高仿版的书为了显示自己的低价优势,在各方面都高仿正版的情况下,往往只有定价不仿,故意抬高定价,如果购买者了解正版的定价,仅从这个就可以鉴别出。
6、看插图:正版书的插图(特指黑白插图)印刷精致,边缘清晰,而仿版是翻印这些插图,会造成模糊含混,即使一些线图也能看出网点(像报纸上的照片)。不过这个要注意,有些出版社近年新印的老版书,多是影印的原来的铅板书,而没有重新排版,造成模糊,比如上海古籍的“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就很严重。还有科学出版社最新印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完全是翻印老版,插图和文字网点都很严重,质量非常低劣。而新排印的正版书一般是不会的。
7、看错字:这是最后最麻烦的,也是盗版书最致命的软肋。一般来讲,盗版书的校对不精,大量错别字出现,这就需要花点时间仔细阅读个一页两页,盗版书的错字在一两页上就会现形。虽然现在正版的错字也在增加,但比盗版还是少得多。
第二篇:鉴别产品质量方法
产品质量好,是做好净水机的根本
净水机是一个使用频律很高的产品,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一日三餐都要使用,一旦出了故障就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甚至会因漏水事故带来财产的损失,所以对任何购买净水机的家庭都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保障有很高的要求,同时对质量和服务问题也会反映很强烈,因此净水机的代理商在选择净水机企业时首先要将产品的质量作为第一考核标准。目前中国净水机企业90%以上的都是小企业,企业规模小,检测设备少,生产工艺不完整,技术力量非常薄弱,企业管理不规范,工人素质低,这样的企业时根本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这样的产品一旦安装到消费者家中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出现问题,小问题可能花大量时间去上门维修,大问题可能会带来损失,比如电脑版,电机问题需要更换,即使你的服务再好也会给消费者留下产品不好的印象,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果漏水淹了消费者的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怎样鉴别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有所保障呢?
一看该企业有没有完善的产品检测系统
基本上所有的净水企业都不能做到产品配件100%自配,很多配件都是外购的,外购的配件合不合格,适配性如何是需要检测的,没有严格的检测,就根本无法保障配件的品质,配件品质的不稳定,直接影响整机质量的稳定性。产品组装好进入包装前还要做整机质量的检测,只有系统的检测才能有合格的产品。
二看该企业的生产现状的管理
每个岗位的操作工面前有没有作业规范,员工有没有执行这些规范,很多企业连最基本的作业说明书都没有,每个员工都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工作,这样的作业方式是无法保障产品质量的,一个管理规范的企业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
三看产品工艺
一个品质好的产品和一个品质差的产品主要还是差在工艺上,而在产品工艺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方面。从产品的外观到产品的构造再到产品部件连接部位,都要用心察看,往往出问题都是出在某一细节上,善于识别产品品质的人一看产品工艺就知道产品品质如何了!
我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净水机研发和制造的企业,有专业的产品研发、设计、流程管理、品质管理的团队和丰富的制造经验。公司使用的产品配件都选用国内最好的配置并经过严格的检测,产品生产严格按照国际管理体系把控,产品品质得到国际的认证。
我公司始终把制造高品质的产品和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作为企业的使命。
第三篇:谈谈读理论书的方法
谈谈读理论书的方法
狗剩儿他爹2012-05-13 22:21:52 虽然孟子说“人之患再好为人师”,元好问则诗云:“鸳鸯绣出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但我还是想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读理论书的方法。
说到读理论书,其目的无非有三:其一,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或曰理解力;其二,则是为了兴趣,例如获得一种对世界、社会、人生、自然等方面的觉解;其三,则是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即写论文乃至最终取得学位、完成项目等。其中第三类为最需要方法的。
说 到读书的方法,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恐怕是联想到某种无往而不利的利器,犹如一把手术刀,有了它就可以如庖丁一样,解开整个理论世界这头大牛;或者把它想象为 某种探索世界的必然方式,例如自然科学所普遍采用的观察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等。但是,对于人文学科的理论书籍来说,这 些方法统统如隔靴挠痒,不能解决读者的问题。
一般来说,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划分方式:例如可分为精读、略读、跳读等等;或者又可分为比较 法、渐次法、一心一意法等等。例如,钱穆先生做学问所采用的普遍方法就是“精读法”,他说“十本书读一遍,不如一本书读十遍。”此话绝非虚言,但又不完全 是这样。例如,如果我们要围绕某本经典著作或专著写论文、做研究时,则适合此种方法。但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获取大概的信息,做较浅层的理解,则不适合这种精 读法。而秦牧的读书方法则属于另一种变异的精读法:先是“鲸吞”,即大体看一遍全书,然后再“牛嚼”,即像牛的“反刍”一样,仔细研究品味细节。对于很多 不需要仔细探究的书,鲸吞即可,牛嚼则需要太多时间,不符合实际所需。
曾国藩的方法则是所谓的“一心一意法”,他在写给弟弟的《曾国藩家 书》中曾说“一书未读毕不读他书”;他还对弟弟说道:“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 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在他的脑子里,读圣贤书就得这么读。而梁实秋则 同样采用此种“一心一意法”,他说:桌上永远只放一本书!当然,这种读书方法,最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人。但并不适合所有阶段。例如在写文章的阶段则不适合此种方式。例如,李商隐写作时则采用“多检阅书史,鳞次堆积左右”,这种方法,叫獭祭。水獭抓鱼,摆成一排,好像祭祀一般,叫 “獭祭鱼”,典出于此。李商隐的读书法,其实也是目前绝大多数作家和学者所采用的读书法。
一般在读文学或相类似专业的圈子中,老师带领学 生读书时都非常注重量的积累,而且强调速度,否则读书量太少或读得太慢的人根本无法生存。他们在养成这样一种读书习惯和方法之后,往往也以此种方式对待理 论书籍。结果往往导致囫囵吐枣,或者自以为是,常常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卖弄理论书籍中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不仅耽误自己,也为害人间。而读哲学或相关专业的 方式则恰恰与之相反,老师往往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读书,一本书往往读几个学期乃至几年。例如武大邓晓芒的《纯批》读书班则读了10年左右才读完。我所受的 教育主要是后一种。很多经典例如《存在与时间》、《纯批》、《哲学研究》、《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从逻辑的观点看》等等都从来没有读完过,有的甚至只 读了一两章。再比如美国的一些康德专家在讲《纯批》的时候,一上来就同时比较各种版本的翻译,提出很多具体而细节的修订意见,而不首先把康德的全部思想(至少三大批判的明义)向学生梳理一遍,结果导致学生失去对康德的兴趣。当然这也是学术体制僵化——具体来说则是分工过于明细导致连单一学科内的通识教育 都普遍匮乏——的表现,它让学者们不再注重整体,而只注重所谓“小学”的功夫。比起上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害处同样很大,受这种训练出来的学生只知片断和 细节的精确含义,却很难看到这个作者思想的whole picture,以及这本书想表达的核心义理,更让学生无法看到这本书在学术史、文化史上的意义。
因 此,我主张要根据自己具体的需要和能力以及所处的阶段而采取相应的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读书之前,首先问自己读它作甚,想要收获什么,然后再读。当然这 都是属于功利的做法。不功利的读书,似乎则不需要什么方法。但是话说回来,根本就没有不功利的阅读,只有暂时看不到用处的读书,长远地看即使随便翻阅也仍 然会有益处,所谓开卷有益嘛。读书的目的最终还不是为了获得一种精神的愉悦以及能力的提升吗?所以不管是出于兴趣,还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都需要以一种 整全、高远的眼光来看待阅读活动。这种眼光就是要立志。要把成为一个精神高尚、人格健全、知识结构合理的人看作是一种终身阅读的目标。
为 什么大学培养人才的方式是让他们写论文(设计)呢?因为以写促读,才能真正读出水平、读出成果来。大学既要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较高文化水平的人,更要培养 学生具体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的能力。做论文的过程正是训练这种能力的过程。回味我整个受教育的生涯,功利的阅读和无功利的阅读之比大概是一 半一半,前者不断督促我要出成果,后者则悠闲地培养我成为一个有闲阶层,两种读书方式缺一不可。
在我看来,在根基不深之时,大多数情况下 应采取精读法和一心一意法。等到已经有所积累,例如开始要写作时,则应采用多种阅读方法结合的思路:既要精读主要文献(我一个好哥们把《逻辑哲学论》的几 个版本都读了几十遍乃至书都读没了,可想而知),又要同时参考各类相关文献以及二手、三手文献,所谓触类旁通,互相发明都是必须的读书方法。当然,除此之 外,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采用“精华提炼法”,例如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说明:为什么很多受过多年教育的人不会读书?对 这种方法的一个具体补充则是采用“写卡片法”或“写笔记法”。这种方法的口号叫做“不动笔墨不看书”。比方我每阅读一本书,都会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并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当然,我有时也比较懒,这个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再比如钱钟书先生,他家 里的墙上到处都贴满他所做的笔记纸条,抽屉里则是各种卡片。他“照相术”般的“记忆力”(实乃虚传)其实正是靠这种方法给塑造出来的。而李敖的方法则是按 照领域、作者、年代、话题等各种方式搜集资料,然后通过复印材料、剪报纸等方式将它们全部放进一个特殊的地方(抽屉)以便日后使用。大学者们都是通过大量 地占有材料,精细地划分材料来为写作做准备的。
再比如,吴思先生则通过树状目录式读书法来阅读。首先他主张要带着问题读,要读出想法,然 后做笔记,写那么一章,哪怕就是几句话。然后用WORD的功能,比如说一百条,一百条分类,最后用一大个文本管理,大目录、子目录,三层目录、四层目录,形成一个读书笔记。这样一来,你的好想法、读书产生的一些东西都整理成结构了。读得越多,这个结构就越复杂,就好像树一样,一棵大树长起来就分叉了。什么 时候你有新想法,这个叶芽又冒出来一个新知识。你有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且它是有生命的,像一棵树成长,只要你给它提供养分,它就不断的生长。最后发现原来 的知识体系装不住了,需要有一个新的东西装进来。最后形成一个大的革命,你会随着这个革命方式发生思维方式、思维结构的转变。
伽达默尔指 出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haften)——也即人文学科——的方法根本不可能如自然科学一般。所谓科学的方法是无法达到理解的真理的。科学方法所提供的确实性,并不足以保证真理。他最后说道:“凡是方法工具不能做到的,必然并且能够通过提问和研究的的学科来做到。”此种观点深得吾心。因 此,我以为,读理论书最好的方法就是带着问题去读、去追问、去探求答案。
除了前面所说的方法,我想再谈谈具体地如何能造成理解的方法。就 我自己来说,我一开始读很厚的理论书时往往如同阅读天书。我们读不懂是因为我们的“视域”与书籍的“视域”完全没有交合的可能性,离得太远,说白了就是我 们水平太差。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造成的,第一是主要的概念不熟悉,不能理解;第二则是我们自身的阅历、体验、自我认知还不够深广。我现在看黑格尔就比之前 容易了很多。首先,虽然我没怎么看过他的书,但我培养了一定程度的哲学素养,一些概念比较熟悉了,而概念之间是存在网络联系的,因此对黑格尔的一些陌生概 念也多少有过一种非对象化的接触(即点头之交 nodding acquaintance)。其次,我的年龄也逐渐变大,社会经验、人生资历增加了许多,这意味着我明白了很多事理,而理论从来都不远离日常的事理、常识 和情理,因此理解起来就有了基础。
那么,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按照我的经验,理解的过程是从生疏到熟练地使用概念(也就是那个词汇)的过 程。我们查字典往往就有这种经验:生僻的字词可以用我们所熟悉、已明白的字眼来解释。那么熟悉的字词又是怎么就被理解的呢?那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我们生活 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和它们生活在一起、大量地使用它们而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它们的用法,从而理解它们。理解的基础是一种自然反应,通过将语词与对象的指物对 应、对象与对象之间的自然联系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落实在实际生活中而实现(指物教学、模仿引起的条件反射为基础,在此之上培养起的能动地运用概 念并使其符合规则的能力则是上层建筑)。就像维特根斯坦指出,我们不信基督宗教的人往往很难理解所谓的道成肉身或三位一体什么的,这时候通过阅读理论书并 不能达到理解。最好的方式是和基督教徒一起生活,一起参加教会仪式,一起唱颂歌,逐渐地通过生活地改变来达到理解。我们不明白理论书中的道理,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我们并未曾像那些学者过那样的生活。
因此,对于我们暂时读不懂理论书,我们不应着急,而应该首先看点简单地解读性作品,然后放一放,让时间沉淀沉淀,过一段日子再来读,或许就会有理解的基础了。当然,也可以一遍又一遍的去读,这种做法不太适合意志薄弱的人或非常依赖兴趣的人,但它的确也很有效。
第四篇:谈谈方法
《谈谈方法》读后感
姓名:王怡
班级:09级思政四班
学号:*** 笛卡儿,是一位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都听人说《谈谈方法》全称《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是他的“处女作”,全书分为六部分:
一、对哥们学问的看法;
二、作者寻求该方法的几条原则;
三、从该方法中引导出的几项行为准则;
四、作者用来证明神的存在,人的灵魂存在的理由;
五、作者研究过的一系列物理问题;
六、作者认为一定要做哪些事情才能使自然研究更进一步,以及促使其撰写此书的理由。《谈谈方法》被公认为近代哲学的宣言书,树起了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大旗。
这篇文章主要就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提到的一些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主要涉及“我思故我在”、笛卡尔上帝的概念,附带讨论一下基于笛卡尔的方法论,对灵魂、对他人思想的一些看法。一:关于“我思故我在”
同怀疑论的观点相比较起来,“我思故我在”这句话中体现的笛卡尔的聪明绝对是超出前者百倍。同怀疑论一样笛卡尔也去尝试怀疑一切,但他却特别指出,自己并不能怀疑“自己在怀疑”这个事实,这也成为了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命题“我思故我在”的条件。
人的认识可靠吗?为什么不是一个强大意志的大骗局?如果你没出过国,会不会根本没有美国韩国。这些只是被虚构的存在,是我
们的政府正在欺骗我们。就算是你出过国,也会不会没有火星水星,只是政府联合起来一种以所谓“发射探测器”为名的骗钱的手段。当然我们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信不会有这种事发生。那么一下这种情况呢?你其实是在出生时候就死了,科学家救了你的脑子(只有脑子)他们把你的脑子放在装了营养物质的容器里,保持它的鲜活,然后拿来做实验,红色的导线是传导视觉信号,蓝色的传导听觉信号,白色味觉,黄色触觉……,你没发觉到只是因为你从小便是如此,你的人生其实只是一场试验。那么你真的能相信你的感觉吗?
所以,知识不可信,感觉不可信,逻辑不可信,抽丝剥茧般地剔除之后,最终剩下这样一个结论。就是我除了“自己正在思考”这件事没有任何事情是能够确切认识到的是任何人包括我自己不能否认的。而思考,却正是我存在的证据。只有存在,才能思考,这便是这个论断的内在逻辑。
关于这个观点的解释,中国早期的翻译者们好像害怕人们没能理解这句话,所以就极力的解释。甚至有这样一种倾向,认为中国人对存在的理解,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容易把存在理解成为“占有某时空”。的确,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有些难度。拉丁语系中的系动词,在中华语系中并不存在。但中国人的存在观点倾向于“占有空间”的存在,这一点上我不能认同,我们可以看看老子的有的概念,是与“无”相对的“有”。这个“有”难道不比西方人更倾向于“施加影响”、“表现特性特点”的存在更具有普遍意义吗?而且,在中国对外开放这么长时间后,中
西方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融合。甚至现在来讲,存在这个词甚至已经有了借代用法名词的意味,听人说道:“像雅典娜之于星矢一般的存在,像夜礼服假面之于美少女战士的存在”云云,这种说法在大学生中已经不是很晦涩的语言了。所以说,存在的外延正在不断增加。当然还是要向中国早期的翻译者们致敬,也正是他们的这种一丝不苟,才使得西方的思想如此真实、没有扭曲地被中国人理解。二:关于上帝
关于上帝,也即是神。在笛卡尔的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我认为笛卡尔的神存在的论断,却不像“我思故我在”那样坚实。这一点,其本身也是违反笛卡尔方法论的。在这一点上,笛卡尔甚至不如怀疑主义思考得那般深刻。
神的属性即是完满。笛卡尔说,我们能认识到的比自己更加的完满都来自于神。甚至,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以此就可以了解神所具有的完满。我觉得在笛卡尔证明神存在的论证中,有些地方并不严密。诚然,我们的确能看到自己的不完满,但这并不一定是需要通过跟神这个完满的存在相比较而得出的。而可能只需要另外一种方法——归纳演绎的方法。就像乙比甲活得久,丙又比乙活得久,很容易就猜想有人能比丙活得更久,进而推想,另外一个人比前面所有人都活得久。这样长生不死的概念,也就很容易得到。而长生不死不是人所具有的完满,但这种完满(如前所述)是人自己推得的。所以就是凭借相类似的方法,人们获得了比自己更加完满的概念。这就说明,笛卡尔引入上帝的概念是有违自己方法论的。可能有人反驳说就算是归纳和演绎的能力也是从上帝那儿学习的,那么我问,当我们目前还没有确信上帝存在,只知道自己在思考的情况下,如果去假设人连着一点的归纳和演绎的能力都没有,与假设上帝不存在的观点相比,哪个更荒唐,哪个更符合我们认识的常理?当然是人有着归纳和演绎的能力更是人信服、更加“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或者,换句话说,我现在提出的这种论点是与笛卡尔论证互斥的一种可能,我不能通过笛卡尔的逻辑来论证这种新观点的错误,笛卡尔如何通过自己的逻辑论证自身的正确? 所以,在我看来,笛卡尔学术中关于上帝的概念,并非必须的。既然上帝这个概念的是非必须的,那么根据笛卡尔自己的第一规则,这个观点也是不能轻率认同的。
另外,笛卡尔的上帝也不是也个无穷的神。他显然是有界限的,最明显的界限就是他不能包含不完满。甚至不能理解不完满。这种包含的的不完备性正也正是这个神的不完满,当然,也可能使由于这个神的不屑,那么不屑是不是一种不完备呢?此外,笛卡尔的神,是一个不具有意志的神,笛卡尔曾经提到,从神那里得到的都是完满。神没有给出不完满,只可能是不愿或是不能,若是不能,很显然不具有自我意志的。如果说是不愿给出不完备,只能说笛卡尔的神是按照某一其自身也无法决定的规则行事的,也是不具有自我意志的。所以笛卡尔的神,是一个被降级了的神。甚至可以这样说,笛卡尔的神是一块白色的大理石,它若存在,它的存在的目的只是让人们认识到自己长得不够白。
值得一提的是,笛卡尔将“完满”交付于神,这一点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将“前世记忆”交付给那个永恒的世界。只是对象变了,内容变了。其实,还是一个样子的逻辑。三:关于灵魂
说到上帝,就不得不说一说灵魂。笛卡尔所谓的灵魂,其实就是一个盛放理性、良知的意识容器。笛卡尔也没有在这些概念上在没有划分出界限来。他说,“理智本性和形体本性”是将分立的,又是相互依赖的(而神不需要这种依赖)。据我所知,这种二元论此后给他带来了很多问题。在我看来,换一种说法来理解笛卡尔的神论,他认为,创造和保存一件东西,难度是差不多的,并不比创造一件东西更容易。
不说创造,他只论保存。他认为,他自己无力“保存”自己,但他自己确实存在,而没人保存,他就不可能存在。所以,在不说他自己保存自己的情况下,就只能是别人在保存他了,所以,那个保存他的“别人”,就是—神。四:关于他人
对于一个疑心所有不确定认识的笛卡尔,“他人”显然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人是否有意识呢?作为笛卡尔自身,可以通过“我思故我在”来推得,那么从笛卡尔的角度来看,所有其他的人是否具有理性这个问题实在是有待考察。所有关于他人感知的信息,都不可能传送到笛卡尔的意识中。根据第一条原则,“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 的东西,我绝不能把它当成真的接受。”显然他人的感觉、他人的理性,笛卡尔不能感知到,那么对于笛卡尔,他人是否具有理性这个问题,将永远是个疑问。这也造成了笛卡尔认为一条狗没有理性,甚至连知觉都没有。那么如果拿 拉 梅特里《人是机器》,或是达尔文《物种起源》两种论点来比较的话。笛卡尔的论点也就显得难以让人信服了。
恩格斯对笛卡尔作出了如下的评价:“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积分与积分也就立即变成了必须。”我想,这是对笛卡尔最公正的评价了。虽然,笛卡尔是一个企图在唯心论和唯物论中起平衡作用的“二元论”者,尽管他努力的论证上帝是存在的。但,他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不仅仅是我们在数学中大量运用的解析几何方法,而且还有他所提供的“方法论”——我们学习的“法宝”。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这一句话在笛卡尔身上是在明白不过的验证了一遍。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就应该学习笛卡尔的这种方法。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描述道,“笛卡尔是一个懦弱胆小的人,他不希望惹麻烦”、“他一直阿谀教士,尤其奉承耶稣会员”,而且这些还只是比较温和的说法罢了。但是《谈谈方法》中译本的译者王太庆则在序中写道,“一般认为他胆怯的证据,其实只足以说明宗教顽固势力的淫威还大”、“笛卡尔心里明白,他要爆破的是一个关键性枢纽,怎么会不影响他人、不影响社会呢?”。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用自己的行动开创了一个时代。《谈谈方法》是他的排头兵,虽然写得很谨慎,但我们已经能够从中嗅出他心中的那团热情,那种希望摆脱经院哲学的强烈愿望。是笛卡尔带我们走出了中世纪,来到了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让我们得以氤氲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
风月无千古,情怀自浅深,亘古不变的是已经尘封的历史,悬而未决的是今人的评判与论述。我想笛卡尔是不会忌讳别人评价他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而最清楚他的人就是他自己,别人的评论对于他都是别人理性思考的结果。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笛卡尔,不管是赞美他,或是批评他,请都保持着一份对历史,对古人的尊重和敬畏,静下心来,微笑着阅读这位哲人,这位才华横溢的哲人。清风起处,他衣袂飘飘,卷过岁月的沧桑。
第五篇:古人鉴别人才之方法
古人鉴别人才之方法
三国时期魏国人刘劭,有一本《鉴人资源》,说人有八种才干:“聪能听序,谓之名物之才;思能造端,谓之构架之才;明能见机,谓之达识之才;辞能辩意,谓之赡给之才;捷能摄失,谓之权捷之才;守能待攻,谓之持论之才;攻能夺守,谓之推彻之才;夺能易予,谓之贸说之才。”
翻译成现代语言,这八种才干分别为:聪明而能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思考而能够在旧基础上更新,创新;智慧而能了解事物变化的原因;善于沟通而能说服别人;反应敏捷而能避免失误;坚于防守而能抵御对手;主动出击而能获得胜利;能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批驳对手而赢得胜利。
鉴别人才其实与选择木材有异曲同工之妙。伐木工人在砍树前,总是先从外型上打量,看树木是否笔直挺拔,再考察质地,是缜密结实呢,还是疏泡松脆,然后再敲敲打打听一听,鉴别其品种质地,用这一系列方法来判断树木能否当大用。鉴别人才也是如此,第一步是目测,见一见面,有一个初步印象后,再进一步考察其品德和才能.老板招员工,岳父看女婿都是从这一步开始的.还从未听说连某人的模样都不知道,就鉴别其品行了。选才、招生中目测这一关,实际上就是从人的外貌形象上来考察人才.这种方法不一定准确,也没有科学依据,但使用频率却很高。
中国古代学者不仅认识到人才鉴识的意义,也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人才鉴识的方法。《庄子·列御寇》曾借孔子之口提出了九种鉴别人才的方法:
“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测,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1、派一个人到远处工作,就可以了解他是否忠实;
2、让一个人在身边做事,就可以观察他是否恭敬;
3、在复杂的情况下,派一个人去处理事情,就可以知道他的能力大小;
4、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让一个人回答,就可以了解他的智力高低;
5、在紧迫的情况下与一个人相约,就可以考验他是否守信用;
6、放手让一个人去管理钱财,就可以看出他是否贪心;
7、告诉一个人有危急情况,就可以观察他是否有气节;
8、让一个人喝得酩酊大醉,就可以看出他是否遵守规矩;
9、让一个人在男女混杂处居留,就可以观察他是否好色
识人心法,各有巧妙,所谓识才不只是看看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这么简单。而要从小的方面推断大的方面,从今天的行为推断以后的行为,得出用人策略。
周亚夫是汉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忠心耿耿。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块大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准备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就向内侍官员要了双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赏你这么大块肉吃,你还不满足吗?还向内侍要筷子,很讲究啊!”周亚夫闻言,急忙跪下谢罪。汉景帝说:“既然丞相不习惯不用筷子吃肉,也就算了,宴席到此结束。”于是,周亚夫只能告退,但心理很郁闷。这一切汉景帝都看在眼里,叹息到:“周亚夫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如何能忍受少主年轻气盛呢”。汉景帝通过吃肉这件小事,试探出周亚夫不适合做太子的辅政大臣。汉景帝认为,周亚夫应把赏他的肉,用手拿着吃下去,才是一个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周亚夫要筷子是非分的做法。汉景帝依此推断,周亚夫如果辅佐太子,肯定会生出些非分的要求,趁早放弃了他做太子辅政大臣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