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二章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练习题
第十二章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正方体的各面分别写着数字1、2、3、4、5、6,掷一下正方体,使得“2”朝上的可能性是()。
2、口袋里有一个白球,一个红球和一个黑球,任意摸一个,有()种可能结果,分别是()
3、口袋里有2个黄球和一个红球,任意摸一个是黄球的概率是()
二、名词解释
4、平均数
5、中位数
6、众数
三、简答题
7、在小学进行统计与概率知识教学有什么意义?
8、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四、实践题
10、估计你们班所有同学一个月内丢弃多少个塑料袋,通过实际调查验证你的估计。
11、联系小学数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改善统计与概率的教学。
第二篇:新理念下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
新理念下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必须注重儿童的日常经验,必须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在儿童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的活动中去体验,去认识,去建构。因此,不能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单纯当作统计量的计算、统计图表的制作以及概念识记等活动来组织。
一、统计知识的教学
按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儿童学习统计知识,从数学活动看,主要应经历如下一些学习:对数据的统计活动有初步的体验;解读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在活动中获得对一些简单的统计量(如平均数、众数、中数等)的意义理解;等等。
(一)注重儿童的生活经验
内容的组织与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儿童已有的日常经验与他们的现实生活,使儿童在现实的和经验的活动中去获得初步的体验。
例如,分类、排列和比较是统计的基础活动,但对初期接触数学学习的儿童来说,他们参与这类活动的对象不宜是些抽象的数据,而是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实物。因此,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较多地考虑选择什么样的合适的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儿童投入到分类、排列和比较等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去?一些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向儿童呈现一堆杂乱的物品,让他们去尝试进行分类,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物品按一定的规则标准进行排列,并逐渐理解了按不同的规则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为今后对数据整理与分析的学习打下基础。
又如,儿童对统计全过程的理解可能是有困难的,因为他们习惯的是面对已经给定的甚至是已经被处理过的一些数据进行思考和判断。因此,可以根据儿童的日常经验和兴趣,去设计并呈现一些特定情境下的现实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多次尝试去不断体验。一些比较好的方式是设计诸如“班级要组织„六一‟联欢会,买些什么样的水果更好呢?”等情境,开始时,儿童们可能会依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判断,但是,多次的交流后就会体验到这样是不行的,因为联欢会是大家一起参加的活动。于是,他们就会尝试着先调查每一个人的口味和喜好。可是,面对一大堆杂乱的数据怎么办呢?这时已经构建的分类与排列思想就会提供帮助,他们可能就会将调查得来的那些数据(甚至可能是代表具体实物的图片)贴在教室的黑板上,于是就构成了一幅象形统计图。接下来,学生们可能就会进一步讨论,喜欢哪一种水果的同学多些?同学们比较喜欢的集中在哪几种水果?喜欢哪一种(和几种)水果的同学最少?于是,不仅帮助学生对“购买水果”的行为选择提供了帮助,而且对统计与统计量的意义也提供了理解上的帮助。
再如,在统计量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平均数”,如何来组织这个内容帮助儿童理解它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些比较好的方式是,向学生呈现诸如“小明身高是1.4米,他根本还会游泳。那么,他到一个平均水深1.2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小强所在的班级平均身高是1.5米,而小明所在的班级平均身高是1.4米。能不能判断小强和小明谁更高些?”。等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多次辨识来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二)强化数学活动
课程所组织的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使他们在经历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因此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不要将一些统计知识简单地当作对那些表示概念的词汇的识记,或者将它简单地当作一种程序性的技能来反复操练,而要尽可能地用一些活动来组织,以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例如,统计图表的制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能问题,而是有制作过程中体验和理解统计图表意义的问题。即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堆砌的过程,而是一个对数据理解的过程。当向学生呈现“调查一下自己出生时到六个月后,每个月体重变化的情况”这样一个问题时,对儿童来说,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获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问题。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这些数据列成一张统计表(表9-2)
表9-2
出生六个月的婴儿体重统计表 年龄0(出(月)生)体重3(kg)
然而,这些数据被这样罗列后,只是反映一事实,却还不能反映出某种具有规律性的趋势。于是,学生可能就会去进一步尝试将这些数据用条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可是,这样的图虽然直观地反映了在不同月份的体重的不同,但还是不能反映某种变化的规律性趋势。因而,学生可能就会再进行尝试,将这些数据用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就这样,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自己体重的变化情况被用更合适的方式呈现了出来(折线统计图)。因为折线统计图能够明显反映出从出生到1月,以及从5月到6月,是两个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段。
(三)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
儿童对统计知识的学习,重点并不是能记住几个概念,能计算几个习题,能制作几个统计图表,关键是要能学会一些初步的和简单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能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因为,一些普通的数学规则(知识)和特殊情境之间是有区别的,通常在特殊的情境中往往并不明确显示那些数学的规则性的成分。所以,在现实情境中发展儿童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儿童可以在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增进理解;运用数学知识发现和解决一系列现实生活问题;处理由课程其他领域或其他学科提出的问题;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等。
例如,小明和小东进行投篮筐比赛,他们约定比赛六次,每次都是投掷10次,投进一次记1分,没有投进记0分。由于种种原因,小东比小明少投了一次。他们投掷的结果如下(表9-3)。你将如何比较他们投篮的成绩?能不能解释一下你的依据?
表9-3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
(分)
(分)
(分)
(分)
(分)
(分)小明 小东 4 6 5 4 5 5
如果按总分算,当然小明成绩要好些,因为他投中的总数是29次,而小东却只是25次。但是,显然这样比较不合理,因为小东少投掷了一次。如果按平均每次投中率来算,两个平均成绩,一个是5分,一个是4.8分,几乎相等。但是,从比赛的角度看,小明成绩的离散程度很大,而小东的成绩主要都分布在5分左右,按这样的趋势算,如果小东第六次也投了,很有可能就会比小明的成绩高些。同样的,如果比赛不是投掷6次,而是投掷10次,那么,小东的成绩可能就会更好些。
又如,学生应当了解收集与分析信息的价值,懂得如何去收集信息,如何去解读这些信息,是这部分内容学习的一项任务。因此,可以设计一些实地调查的任务,譬如调查每天上午7:30到8:00这30分钟内,经过学校门口的机动车辆的情况。学生就需要分析,为什么要选择早上的这段时间去调查?将这些机动车辆如何进行分类更能说明问题?要调查多少天才比较合理?得到的数据应如何来整理?从这些调查获得的数据中,可以获得什么样的解释?等等。概率知识的教学
按《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儿童学习概率知识,从数学活动看,主要应经历如下一些学习:对不确定现象有初步的体验;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并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在活动中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等。在这些学习内容的教学组织中,一般的看,有如下一些策略可以重点予以关注。
(一)活动的体验性
儿童对现实世界的不确定现象是通过大量符合日常生活经验的和有趣的活动来获得体验的。在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前,经验已经支持了学生对一些诸如“肯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汇的理解与运用,一个比较好的教学组织策略就是,设计一些有趣的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活动去进一步体验这些不确定事件的存在以及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例如,组织一些让学生去尝试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活动,诸如“下周一本地气温下降”、“小明外语朗诵成绩全班第一”、“从装满红球的袋子里摸出的都是红颜色的球”、“天阴沉沉的,马上要下雨了”、“小明有自己的父母”等来让学生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需要指出的是,在组织这类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儿童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在里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像对“水加热到100摄氏度时就会沸腾”的判断,对一个低年级的儿童来说,可能就缺乏经验与知识的支持。
又如,让儿童去反复抛掷一个三面写有数字4,其他三面分别写有数字1、2、3的正方体骰子,他可能就会体验到,每一次抛掷骰子后,正面朝上的数字是不确定的,但是,正面朝上的数字是4的可能性要大些。
再如,让学生通过收集一些“民谚故事”,来了解为什么有“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马上要来到”这样的民谚,知道通过多次反复的观察,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结果,则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可以预测的。例如,前面所说的小明和小东投篮比赛的事件便是如此。还可以设计一些“调查一下两支球队以往多次比赛胜负的情况,预测下一次比赛谁可能会获胜”的活动,来增加学生的体验。
(二)游戏的引导性
大量的实践表明,利用游戏来引导儿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等可能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很多时候,儿童是在游戏中体验与建构数学知识的。因为游戏不仅能激发儿童的思维,还能促进儿童策略性知识的形成。
例如,设计一个“摸豆”游戏:预先在布袋中放入有色小豆(如三红七蓝),让两组儿童来做这种摸豆的游戏。每组在地上划一条长10米的线,等分成10格,上面分别标上1到10。每组分别让一个儿童站在5上面。规则是两个组的参赛学生依次去摸一粒豆,并猜豆子的颜色,猜对的,所在组的那个儿童就朝数字大的方向走一格,猜错的,所在组的那个儿童就朝数字小的方向走一格,看哪一组先到10。此外,让每一个组将每一次摸的颜色记录下来,到游戏结束后,再让各组猜袋子里各色豆子的数目,猜对的再得奖。这是概率和数据相结合的游戏,它贯穿课改的精神,让儿童体验和了解“可能事件”、“必然事件”、“机遇”等观念。
(三)方案的尝试设计
所谓方案设计,实际上就是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的一种策略。儿童可以通过这种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的活动,进一步体验知识的内在涵义,并进一步体验知识对现实生活的价值。
例如,小明和小光玩跳棋游戏,他们决定用掷骰子的方法来确定谁先走。规则是,两人各掷骰子一次,哪一个骰子朝上面的数字大,谁就先走。小光的骰子上面有1、6、8各点,每点两个面。而小明的骰子上面有3、5、7各点,也是每点两个面。你认为他们用这样的骰子来决定谁先走合理吗?如果你认为不合理,可以做怎样的改进? 又如,运动鞋厂在元旦的时候想进行一次产品促销活动,他们设想,每一位顾客在购鞋时,每购得一双鞋,都可以参加一次摸彩。又考虑到产品的成本以及销售的利润,因此,希望顾客在每10次的摸彩中,最多只能有3个人中奖。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方案(包括摸彩的用具和方法,如:相同质地但颜色不同的小纸卡;每种不同用具的个数;不同的转盘等)。
典型课例介绍—— “统计”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我们先来听个故事好吗?
生:好!
(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声和计算机演示,教师讲起了孩子们最爱听的故事——小猫钓鱼。)
师:这一天是星期日。瞧!太阳公公早早地就起床了!快看!池塘边来了三位小客人,他们是谁呀?
生:是小花猫、小白猫知小黑猫
师:对!原来他们要比赛钓鱼。预备——开始!滴答、滴答、……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不知不觉中比赛就要结束了。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比赛结果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先来猜一猜三只小猫各钓了几条鱼,好吗?
生:好!
师:谁先来猜?
生:小花猫钓了1条鱼,小白猫钓了8条鱼,小黑猫钓了4条鱼。
生:小白猫钓了10条鱼,小花猫钓了6条鱼,小黑猫钓了5条鱼。
生:小黑猫钓了2条鱼,小白猫钓了5条鱼,小花猫没有钓到鱼。
师:为什么小花猫没有钓到鱼?
生:因为小花猫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三心二意地,所以一条鱼也没有钓到!
师:那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师.你说得很对!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为了记住三只小猫各钓了几条鱼,我们该怎么办? 生:要认真看!生:要坐好!不乱说话!生:要把结果记在脑子里!师:那万一忘记了,怎么办? 生:把结果写在纸上!
师:对!为了记住三只小猫各钓了几条鱼,我们要认真记录,记录的过程就叫“统计”。
(板书课题并领读:统计)
师:下面就请每一位小朋友准备笔和纸!好了吗?
生:好了!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统计!
(计算机逐次演示三只小猫钓鱼的条数)
师:谁来说说三只小猫各钓了几条鱼?
生:我知道小白猫钓了5条鱼,小黑猫钓了4条鱼,小花猫钓了2条鱼。
师:对吗?
生:对!
师:大家统计得非常准确!接下来,请大家用一块积木表示一条鱼在桌面上搭一搭,谁钓了几条鱼就在谁的上面搭几块积木!比一比看谁搭的又好又快!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并说明自己是怎么搭的,然后进行集体订正。)
师:刚才,我们用一块积木表示一条鱼,那老师想用一个方格表示一条鱼,行吗?
生:行!
师:那好!请看:像这样用来记录统计数据的图就叫“统计图”。
(计算机出示“小猫钓鱼条数统计图”)
师:图上有一条直线(闪动),直线上面是“小猫钓鱼的条数”(闪动)。请注意:这里表示鱼的条数的小方格要同样大小!
(随教师讲解,表示每只小猫钓鱼条数的小方格横向、纵向逐次闪动。)
师:请仔细观察这张漂亮的统计图。谁能说说从这张统计图中,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小白猫钓的鱼最多,小花猫钓的鱼最少。
生:我知道小白猫比小花猫和小黑猫一起钓的鱼少一条。
生:我知道小黑猫给小花猫1条鱼,它俩钓的鱼就同样多了。
生:我能把三只小猫钓鱼的条数按顺序排列:就是5条、4条、2条。
生:我也能把三只小猫钓鱼的条数按顺序排列:就是2条、4条、5条。我是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
评析: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注重结合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注重关注孩子们的兴趣态度与合作交流;关注孩子们的数学情感与情绪体验,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情绪;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搜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了最简单的统计图,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整节课上孩子们学得相当主动、积极、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在这样充满活动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发现的喜悦和探索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第三篇:新课标《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学习体会
新课标《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学习体会
学习了《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我对数学统计与概率有了更新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实际生活已经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离不开统计,统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也将统计与概率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
对于这个领域的学习,重要的绝不仅仅是画统计图、求平均数等技能的学习,而是要让孩子“亲近”数据,加强对孩子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课标强调学生要更新学习观念,学习有用的数学,教师也要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我觉得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对学生日后的社会实践生活是非常有用的,新课标就非常重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当中有这样的描述:“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说明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新课标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观念”改名为“数据分析观念”,体现了新课标对这一模块的重视。更体现了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性。总之,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联系实际,体会统计思想给我们带来的方便,通过调查实际生活的问题,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转化为数学知识,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非常有用。特别是对于当下的信息社会,“数据分析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篇: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必须注重儿童的日常经验,必须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在儿童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的活动中去体验,去认识,去建构。因此,不能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单纯当作统计量的计算、统计图表的制作以及概念识记等活动来组织。
一、统计知识的教学
按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儿童学习统计知识,从数学活动看,主要应经历如下一些学习:对数据的统计活动有初步的体验;解读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在活动中获得对一些简单的统计量(如平均数、众数、中数等)的意义理解;等等。
(一)注重儿童的生活经验
内容的组织与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儿童已有的日常经验与他们的现实生活,使儿童在现实的和经验的活动中去获得初步的体验。例如,分类、排列和比较是统计的基础活动,但对初期接触数学学习的儿童来说,他们参与这类活动的对象不宜是些抽象的数据,而是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实物。因此,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较多地考虑选择什么样的合适的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儿童投入到分类、排列和比较等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去?一些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向儿童呈现一堆杂乱的物品,让他们去尝试进行分类,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物品按一定的规则标准进行排列,并逐渐理解了按不同的规则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为今后对数据整理与分析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如,在统计量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平均数”,如何来组织这个内容帮助儿童理解它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些比较好的方式是,向学生呈现诸如“小明身高是1.4米,他根本还会游泳。那么,他到一个平均水深1.2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小强所在的班级平均身高是1.5米,而小明所在的班级平均身高是1.4米。能不能判断小强和小明谁更高些?”。等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多次辨识来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二)强化数学活动
课程所组织的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使他们在经历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因此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不要将一些统计知识简单地当作对那些表示概念的词汇的识记,或者将它简单地当作一种程序性的技能来反复操练,而要尽可能地用一些活动来组织,以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例如,统计图表的制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能问题,而是有制作过程中体验和理解统计图表意义的问题。即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堆砌的过程,而是一个对数据理解的过程。当向学生呈现“调查一下自己出生时到六个月后,每个月体重变化的情况”这样一个问题时,对儿童来说,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获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问题。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这些数据列成一张统计表。然而,这些数据被这样罗列后,只是反映一事实,却还不能反映出某种具有规律性的趋势。于是,学生可能就会去进一步尝试将这些数据用条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可是,这样的图虽然直观地反映了在不同月份的体重的不同,但还是不能反映某种变化的规律性趋势。因而,学生可能就会再进行尝试,将这些数据用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就这样,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自己体重的变化情况被用更合适的方式呈现了出来(折线统计图)。因为折线统计图能够明显反映出从出生到1月,以及从5月到6月,是两个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段。
(三)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
儿童对统计知识的学习,重点并不是能记住几个概念,能计算几个习题,能制作几个统计图表,关键是要能学会一些初步的和简单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能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因为,一些普通的数学规则(知识)和特殊情境之间是有区别的,通常在特殊的情境中往往并不明确显示那些数学的规则性的成分。所以,在现实情境中发展儿童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儿童可以在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增进理解;运用数学知识发现和解决一系列现实生活问题;处理由课程其他领域或其他学科提出的问题;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等。如,学生应当了解收集与分析信息的价值,懂得如何去收集信息,如何去解读这些信息,是这部分内容学习的一项任务。因此,可以设计一些实地调查的任务,譬如调查每天上午7:30到8:00这30分钟内,经过学校门口的机动车辆的情况。学生就需要分析,为什么要选择早上的这段时间去调查?将这些机动车辆如何进行分类更能说明问题?要调查多少天才比较合理?得到的数据应如何来整理?从这些调查获得的数据中,可以获得什么样的解释?等等。
二、概率知识的教学
按《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儿童学习概率知识,从数学活动看,主要应经历如下一些学习:对不确定现象有初步的体验;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并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在活动中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等。
(一)活动的体验性
儿童对现实世界的不确定现象是通过大量符合日常生活经验的和有趣的活动来获得体验的。在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前,经验已经支持了学生对一些诸如“肯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汇的理解与运用,一个比较好的教学组织策略就是,设计一些有趣的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活动去进一步体验这些不确定事件的存在以及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例如,组织一些让学生去尝试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活动,诸如“下周一本地气温下降”、“小明外语朗诵成绩全班第一”、“从装满红球的袋子里摸出的都是红颜色的球”、“天阴沉沉的,马上要下雨了”、“小明有自己的父母”等来让学生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需要指出的是,在组织这类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儿童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在里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像对“水加热到100摄氏度时就会沸腾”的判断,对一个低年级的儿童来说,可能就缺乏经验与知识的支持。
(二)游戏的引导性
大量的实践表明,利用游戏来引导儿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等可能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很多时候,儿童是在游戏中体验与建构数学知识的。因为游戏不仅能激发儿童的思维,还能促进儿童策略性知识的形成。
(三)方案的尝试设计
所谓方案设计,实际上就是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的一种策略。儿童可以通过这种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的活动,进一步体验知识的内在涵义,并进一步体验知识对现实生活的价值。例如,小明和小光玩跳棋游戏,他们决定用掷骰子的方法来确定谁先走。规则是,两人各掷骰子一次,哪一个骰子朝上面的数字大,谁就先走。小光的骰子上面有1、6、8各点,每点两个面。而小明的骰子上面有3、5、7各点,也是每点两个面。你认为他们用这样的骰子来决定谁先走合理吗?如果你认为不合理,可以做怎样的改进?
第五篇: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专题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专题说课稿
调兵山市第一小学
张纯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深入其境方知教材别有洞天,品尝其味才知教材魅力无限。深入解读课标,明晰知识结构,就会在教学实践中找到切入点、结合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实现课堂的高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专题。下面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一,说课标,说《统计与概率》专题的总体目标和第一学段目标及第一学段课程内容;二,说教材,说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三,说建议,说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
1、总体目标: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2、第一学段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新课标将“掌握”变成了“了解”,降低了要求。而且把“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这一目标放在了第二学段。)数学思考:
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原课标中要求学生能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类比,此处降低了要求。)问题解决: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3、第一学段课程内容: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原课标中要求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新课标此处不做要求)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原课标中要求学生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新课标中此处不做要求,而且新课标中把可能性的知识放在了第二学段。)新课程标准根据“统计与概率”部分第一、二学段内容和要求的变化,对“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顺序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具体内容进行了修订。
① 第一学段调整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只分别在一下、二下、三下安排统计的教学。
就现行一年级数学教材来说,将一年级上册“分类”单元的教学内容移到一年级下册,将分类与统计结合编排为“分类与整理”,体现分类与统计的关系。
将一年级下册“统计”单元的内容后移。
二、说教材
(1)编排特点(所教年级)
1.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统计学生体重的变化和视力情况、统计学生参加什么课外小组、过往车辆,调查同学们喜欢吃什么蔬菜等。
2.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使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动物卡片、什么玩具、喜欢吃什么主食、喜欢什么体育比赛等,了解到大家的爱好、特长是什么,知道一些生活常识等等,使大家体验到统计确实是很有用的。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册统计教学内容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合理的预测,初步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如例2及后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2、3、4题,让学生根统计结果据预测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什么车?根据五年级比二年级近视的人多,根据一周每天电视机销售情况和学生需要增添什么图书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初步体会统计对决策的意义。(2).编排体例:
课例的设置包括主干系统和辅助系统,主干系统包括课例和例题,例题基本上是由主题图、导入框和情景问题组成。辅助系统内容丰富,包括:做一做、练习题。
(三)、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统计知识部分:包括分类、统计表、统计量和统计图 分类出现在一年级上册
统计表是出现在一下的单式统计表和出现在二下的复式统计表。统计表数据呈现暗示学生可以根据表填图,反过来也可以根据统计图来填表。统计量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出现在三年级下册,《中位数》出现在五年级上册,《众数》出现在五年级下册。统计图的知识贯穿在小学各个年级。一年级上册:象形统计图。
一年级下册: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二年级上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二年级下册: 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
三年级下册: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四年级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六年级下册《分析、判断、预测》
概率方面:
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概率的起始部分,只停留在质的体验上,为后继可能性的大小、等可能性打基础。
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从三年级上册的定性向定量过渡,培养概率思维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事物。
综上所述统计与概率知识反映出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的设计特点是非常清晰与明显的,“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要求是相互渗透,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第一学段内容是第二学段内容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学段内容是第一学段内容的螺旋上升和自然发展。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更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从而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成为现实。
三、说建议
(一)说教学建议
(1)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的填写可让学生自主探索后合作交流,最后全班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明确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和区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注意让学生体会统计对决策的意义和作用。
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可让学生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多发表想法,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没有条件进行现场统计的学校,可通过放录像或做游戏的形式进行统计,统计时注意用画正字记录,便于用1格表示5个单位。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完成统计图,如果统计中出现不是整5的数据,可在条形图上方把数据标明,条形图位置要基本准确。(4)注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市场经济意识,体会统计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二)、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1.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结合生活情境考察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如:能否运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能否将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描述,能否确定自己的方案。
2、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
科学界已指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而情商可以经过后天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评价,这样会促进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课堂中要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等进行评价。在评价语言上,注意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评价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3、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价过程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做到客观、公正地挖掘每一个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正确评价每一个孩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我们一小每班都建立了QQ群,老师和学生也建立了博客,采取网上交流的方式进行评价也是非常可行的。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处处皆数学,身边处处是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入数学课堂,学习数学知识。
(1)开发利用文本资源。教科书、教师用书、教与学的辅助用书、教学挂图都是文本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文本资源。
(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我们第一小学班班有电脑,有多媒体设备,我们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它们,制作内容丰富、情景生动、有实用价值的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3)开发利用社会、家庭方面的资源
如学生学习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到生活中找哪些地方用到了统计图表,在家里调查水费、电费等,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
(4)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交流,随机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教师要及时捕捉,准确辨别,有效调控,使这些生成性资源变成教育资源。学生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回避,要把这些错误信息看做是孩子们思维的火花,通过错误资源,判断孩子出现的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学生的作品,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课堂实录等都是生成性资源。
数学是一棵参天大树,它的根深深地扎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只有不断地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才能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以上是我对《统计与概率》专题第一学段的解读,有不足之处请专家、评委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