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华发现母亲读后感(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3 18:5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东华发现母亲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东华发现母亲读后感》。

第一篇:王东华发现母亲读后感

王东华发现母亲读后感

《发现母亲》是作者王东华殚精竭虑数十年所写的母亲教育专着,它不止从一般意义上论述母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而且从文化学等多方面多角度地揭示了现代社会演进过程中,母亲角色的悄然变易,社会观念对母性的支配以及教育制度对母性的重望。

书中的许多教育观点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例如,书中指也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一年决非普通意义上的一年,孩子的一年等于十年。

“好习惯、好生活”已现代教师的教学理念,书中对孩子的习育问题同样引起了我极大的共鸣,其中对一个人“潜教育”的论述更应引起一个教育者的深思:教可以教出神童,却教不出天才;教可以教出才子,却教不出大师;教可以教出士兵却教不出将帅,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只重教与学,却不能很好地与家庭教育的习和育相结合,实为一大遗憾。

《发现母亲》是王东华教育事业的开篇,而他所作的《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系列丛书,就是他的理论的实践展开。

阅读中不止一次地感受到:每一个母亲都应该阅读这本书,这是孩子对你的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阅读这本书,这是民族对你的要求,把它放在床头,不是为了天天的阅读,而是为了一种时时的提醒。

推动世界的手,是推动摇篮的手!

第二篇:发现母亲 读后感

读《发现母亲》有感

《发现母亲》是教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王东华用十年的时间写出的一部关于母亲与教育的书籍。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母亲”,“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这两句话贯穿了全书的中心,是作者最有价值的发现。

这是一部能够引人共鸣共思共感共叹的书,阅读之后让人的心久难平静回味无穷的书,因为教育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与国家的强盛兴衰密不可分。的确是一部天下人都应该共读之的书。而不仅仅是母亲。

全书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阐述了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起的举足轻重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母亲的教育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在书中作者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旁征博引用许许多多的活生生的事例佐证了母亲的伟大和母教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阅读的过程就如同是在浏览一座关于女性关于教育的博物馆,作者像一名讲解员,深入细致的讲解女性作为母亲在教育方面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所起到的作用。以及现代女性应该怎样肩负起对孩子教育的责任,同时也分析了现代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作者经过认真考查发现在唐宋时期女性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甚至高于现代。比如唐宋八大家中,几手每个人都有一位识书达礼的母亲,他们的成名与母亲从小的教育不无关系,欧阳修之母更被称为千古名母,欧母画获的故事流传至今。

作为新中国的女性应该是极其幸运的,现在的女性普遍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母亲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的程度却并不是普遍的。许多女性在社会所承担的诸多角色中恰恰忽视了母亲的角色,接受过教育的母亲只是为了自身能在社会上和男性一拚高低,并不是为了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如此重要,它关系着国家的兴衰,作为社会中的男性应该尊重女性创造条件让女性的功能回归,让女性都成为出色的母亲,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母亲不论事业多么辉煌都不应放弃母亲的责任,许多成功女性以孩子的不成才为代价而倍受人尊敬,其实这正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居里夫人的成功无人能比但依然把女儿培养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

有那位女性能让她的工作更忙,以至于不能照顾孩子。如果因为工作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是最错误的选择,你的工作可以由更多的人去做,但孩子因此被毁掉的一生却是永远没有人能弥补的,对于母亲工作孩子应该兼顾,如果不行,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孩子。即然生下孩子就要为孩子负责,也是为国家负责,把一个合格的人送进社会是比自己工作更重要的事。

做一个好母亲并不只是生下孩子给孩子喂饱这么简单,母亲不能只是用手把孩子捧起,更要用心把孩子捧起来。母亲喂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奶水更应该用自己的精神素养喂养孩子幼小的心灵。因此母亲要有足够的自我认识,知道自己肩负的是怎样重要的便命。

小树苗只有扎根土地才能长大,树苗是孩子,土地是母亲,小树苗能长多大多高取决于土地是否有是够的营养,沙漠里长不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个缺乏智慧心灵贫乏的母亲是不能教育出一个聪明而具丰富精神素养的孩子的。今天的母亲在现在这样好的条件下如果还不能为孩子的成长负起责任那就是不能原谅的错误。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也是必不可少的,父亲是房子,父亲是大树,为母亲和孩子撑起一片天,给母亲和孩子一个温馨可靠的家,让教育得以在家庭中顺利进行下去。虽然历史上有许多的名人都是由寡母一手教育长大,但没有父爱毕竟是人生的遗憾,如果有父亲的扶持他们也许会有更出色的成就。父爱母爱是不相同的,父亲的教育和母亲的教育也是不同的,父亲是孩子走向外面世界的桥梁和依靠,他的教育让孩子认识社会溶入社会,父亲以他的人生经历和不屈的奋斗精神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走进陌生的社会。从《傅雷家书》中可以看到,当傅聪长大成人走向社会之后,遇到的许多人生问题都得到了父亲很好的帮助,傅聪的成功与父亲有直接关系。父亲和母亲的良好合作能让孩子得到更完善的教育。愿天下的父母都能成为合格的父母,教育出合格的人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三篇:《发现母亲》读后感

做个合格的家长

——《发现母亲》读后感

有的人看见这个题目会问:“做个合格的家长?难道我做得不够合格吗?我让孩子吃饱穿暖,还让孩子早日接受教育,参加了好多培训班,不让他输在‘起跑线’上,我这个家长不合格吗?”我想说,合格不合格,你将《发现母亲》看一遍就知道了。读完了《发现母亲》后,你就会觉得抚育孩子不仅仅是吃好穿好,多参加几个培训班就行了。它包括对孩子进行习育、教育和化育。如果能做到这三者的融合,你就不但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还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家长。没准因为你的出色的抚育,你还可能培养出天才来。

《发现母亲》的封面顶部,就有那么一行信心十足的话: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这是大话吗?非也。你去书中走个来回,就能感觉到,这句话的力量底气十足,这句话的内涵无比丰富。这句话的背后,是作者王东华先生历时十年,从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角度揭示了母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后,对为人父母者最好的祝福。

读罢此书之后,有一类“成功”人物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轰然崩塌了。这一类人就是为了事业,而不顾孩子的人。作者说:“在过往的历史里,成功的人往往不是好父亲、好母亲,我们有许多名人教子的故事,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几个被教育出来的有作为的孩子,相反,败家子却层出不穷。”这是多么发人深省呀。我们不顾孩子的教育、成长,而只热衷于自己所谓的“事业”,而在自以为是的“成功”之后,却为社会“贡献”了一个又一个的“累赘”,难道这样的价值观我们还能弘扬下去吗?王东华更是在书中以“成功:用孩子抵押来的勋章”为专题,提醒人们“我们是孩子的生命之舵,孩子是我们的生命之锚”,提醒人们“如果连关系自己身前身后的子女都不去关注,又何谈去建功立业呢”。

然而,王东华经过考察后发现,有很多的“成功人士”即使有教育好孩子之心,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子女教育好,当然这也是绝大部分“平凡”父母面临的问题。比如历史上俯拾皆是的“英雄无继”现象,还有现实中仍在上演的“富不过三代”便是明证。有人以“因果”来解释,有人以“风水”来阐释,而作者对同时又大量在历史上存在的“人才世家”现象进行了剖析,发现不管是“富不过三代”也好,“人才世家”也好,起着最关键作用的仍然是家庭教育是否成功。

不过,这里提到的“家庭教育”远非现在我们常常提到的狭隘的“早期智力教育”范围了。为了真正揭示“家庭教育”的成功规律,作者系统研究了胎儿的发育、幼儿的成长,研究了人生的发展、人才的培育,研究了人才成长中的长子现象、行序现象、幼子现象、独子现象、寡母现象等,从而发现了父母在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大责任。比如,王东华在比较了“教师”与“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大小之后,提出了“一个瞽母胜过一打特级教师”的观点;他在比较了“家庭”与“学校”在孩子成长、成才中的作用大小后,提出了“家庭是最早最好也是最高的学府”的观点。而在分析了“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让妈妈成为母亲,成为教育家”等一系列观点后,他更是提出了“母亲是孩子的大老师”这一重要观点,而不是人们常常说得“第一任老师”。

因为“这部著作完全是作者考察了中外上千年教育史、女性史及文化史,并对之进行了批判性分析研究写成的,完全是作者独立思考之结晶”。所以,书中的所有论断都显得那么新颖又具有震撼力。如:“人脑是分两次诞生的”、“第二次诞生更重要”、“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婴孩的一年等于十年”等,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到了抓住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又比如:“母子感通:摇篮里建立起来的感应频道”、“恋母情结:母亲是孩子的纯金恋人”、“慈容精神: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等,让人们认识到了在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时,母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王东华的《发现母亲》开始,中国的“母亲教育学”也正式开始了。建立一门新学说是不容易的,需要大量的资料作支撑。于是,“方仲永真的神吗?”、“傅雷为什么反对傅敏学音乐?”、“鲁迅怎样做父亲,做对了吗?”、“教皇的养子为何比亲子成名的概率要小?”、“全世界智商最高的金雄熔失败了吗?”等古今中外一系列涉及人才成长、家庭教育成败的正反面事例都成为了他的研究对象。建立一门新的学说是不简单的,需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力。于是,本来是学工科出身的作者,为了这本著作、这个学说的问世,真就坐了十年冷板凳。而且在成名后,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停下他研究的脚步。

是什么在支撑着他?是社会的赞美、优厚的报酬吗?我觉得的都不是,因为如果仅仅为了这一些,他完全可以从事自己的“老本行”。我觉得他有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在他的书中处处洋溢着。我们可以随便摘出来一段体会体会:“我们不能成就伟业,那并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过错。但是,如果我们不去做一个能理解伟大体验的人,则是我们的过错;而如果体验了理解了这份伟大而不能传达给孩子,从而让孩子点起自己那燃烧的对真理、伟大追求的火炬,那则是一种太遗憾和太不应该的过错了!”

他的使命感不仅是为了中国的繁荣与进步,更是为了世界的美丽与发展。所以作者在书的结尾发出了“让天才成批出现”的呐喊。他说:“当这种呼喊最终化为人类的一种信念时,那么一个天才竟长的新时代必将到来,到那时,我们将怀着极欣喜的心情注目于这个远远超过文艺复兴时代的全人类长盛不衰的全面复兴与增长,注目于这个在大地上建立起的人类最美好的群星灿烂的极乐园!”这是一种多么高远的境界呀,我们所有为人父母或将为人父母者还能冷眼旁观吗?不,再也不能了。我们应该行动起来。那么,就让我们从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开始吧。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那手就长在我们身上!

第四篇:《发现母亲》读后感

《发现母亲》读后感

孩子最初认识的世界,学会的东西都是在家庭这个课堂由父母教会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在父母的扶持下走出第一步,孩子在父母的期盼中学会说第一个字。作者说一生之计在于童,婴儿的一年等于十年。人的智慧就来自于大脑,早期的教育的确是极其重要的。父母这个老师要当的合格才能为孩子的人生开好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遗憾的是有许多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孩子还小”这样的声音在今天依然不绝于耳。在《发现母亲》的书中作者从生理的角度阐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出生时胎儿平均脑重是350克仅为成人的25%,仅仅6个月后,它就己达到成人的50%。在两岁半时达到75%,五岁时达到90%布到这时人的大脑主要部分己经发育成熟。”

所有的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总是喜欢动手触摸和抓取身边的东西,他们睁大眼睛四处张望,仔细倾听着声音的来源。那是孩子正在学习,父母的责任就是引导孩子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由于孩子小时候对母亲的依赖,所以教育与母亲更有直接的关系。最早孩子的学习以模仿为主,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母亲成为孩子的主要观察模仿对象。孩子时刻都在学习中,教育也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孩子和母亲在一起时,母亲的举手投是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母亲说话和气孩子会学,母亲粗暴孩子也会学。所以面对孩子时母亲要重新检视自己,时刻提醒自己那些是该做的那些是不该做的,要知道有一双纯净的眼晴在看着你。同样是带孩

子上公园的母亲,由于母亲的教育意识的差别孩子的收获就会不同。有的母亲在公园游玩的过程中会教孩子认识各种花草树木,告诉孩子这是月季花那是喇叭花,这是扬树那是柳树。而另一种母亲就只管让孩子去玩,自己实际只起了一个看护的作用。其实教育孩子并不难办到,不需要固定的模式,过马路时告诉孩子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孩子会养成守秩序的习惯。孩子玩过玩具告诉母亲告诉孩子自己把玩具收好,孩子会养成整洁的习惯。饭前便后教育孩子冼手,孩子会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坐公交车教育让座给老人,孩子会养成尊敬老人的习惯。你不必是具备高学历的母亲,告诉孩子你所知道的,你所能做的就足够了,重要的是坚持自己也做到。你要教孩子的不仅仅是这是什么树,更不是非要讲清楚这棵树是属什么科有什么习性,除非你是植物学家,最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是在引导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孩子就会学会去学习。许多父母抱怨孩子贪玩不爱学习,其实孩子不是现在才这样的,小时候就是这样,只是那时还没有上学,没有引起父母的注意罢了。孩子的许多习惯都是从父母那里来的,如果父母有不良习惯孩子就会有,而并非孩子天生如此。作者把孩子的幼儿期称之为敏感期,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习惯会成为孩子一生的习惯。

许多的孩子喜欢看大街上的标语喜欢模仿电视中的广告,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在玩,其实那就是孩子在认真学习,此时必母要及时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不失时机的教孩子认字读书。由其是阅读,孩子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甚至决定着孩子以后的学习。如果你不知道该怎样去教育孩子,那就每天花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日久天长必会有收获,孩子自然会从书中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幼小的孩子总是离不开母亲,一会不见了妈妈就合哇哇大哭起来,由于劳累母亲总是不胜其烦,其实这是孩子最听话最可爱的时候,这段时光极其短暂和宝贵。这时候孩子会反复的听一个重复的故事而不厌烦,而大人往往会在反复的阅读中厌烦起来,就想法躲避孩子的要求。孩子会向大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忙或无法回答大人就会漫不经心的拒绝。也许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就是这样被第一任老师扼杀在了萌芽中。

孩子从一生下来就成为一个家庭中的一员,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成员间相互友爱关系和睦,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学会爱别人。如果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紧张,孩子就会感受到不安恐惧的气氛,容易对别人产生敌意,缺乏信任。所以做为孩子的父母教孩子学会爱的最好方式就是你们之间的互爱,就是对老人的孝敬。你们的行动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就是最有效的身教。

作者在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另外一点,身教胜于言教,比身教更重要的是一个家庭的家风。我们每个人从不同的家庭中走出来,无不带着各自家庭的印记。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一个民族有传承的文化,一个家庭也有家庭所祟尚的价值观,在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便打上了一个家庭的印记。有时从孩子的举止上就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祟尚的生活理念。有一次吃饭时,其中一人带了两个七八岁大的男孩,饭菜刚一上桌,其中一个孩子就拿起筷子把爱吃的东

西夹到自己碗里,并对另一个孩子说,快吃,不吃白不吃。这样的孩子生长于什么样的家庭从此可见一斑。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只有价值观,人生追求相同的人才能同处一个屋檐下。家风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立家之本,也是家庭成员最看重的家格。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做为孩子的父母有责任给孩子营造一个适合孩子身体和心灵都健康发展的家庭氛围。作者在书中提出,在面对孩子时我们要重新做人。还写道“母亲面对孩子不是面对一个可以随便行动的泥俑,而是面对一个神灵。”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在人生之初给孩子的是能什么样的教育至关重要,绝不是教孩子机械的背几首诗,认几个字那么简单。

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位教育者曾说,如果你的孩子上高中时和别人有差别,那是因为在小时候这个差别就已经存在了。所以不要浪费掉孩子的宝贵时光,认真对待孩子的童年,母亲要给予孩子最完善的教育,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面对孩子父母你要成为孩子眼中怎样的老师,你要给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课堂。

第五篇:发现母亲读后感 (模版)

基本上每天睡前都会看《发现母亲》,我个人的习惯是看完整本后再写读后感,但为了响应我们超有责任感和爱心的组长-叶正则妈妈的号召,今天开始实时写上我的感受,说实话,开始看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看的心态,既然大家推荐这本书,也许有它的好处,不妨看看,发现母亲读后感。但一看让自己很吃惊,原来母亲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有些以前我只知道不好,但不知道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影响,特别是留守儿童的问题,我觉得真如作者所说,现在中国农村目前的状况非常让人担心,以后会造成很多的悲剧,也会有更多悲惨的父母,因为今天父母没有陪伴孩子的成长,等父母老去,孩子也不会想要陪伴在父母身边。我不赞成有的家长朋友认为的作者文采不好或是如何,但我从书中读出了作者发自肺腑的这种呼唤,正是因为作者有切身的体会,所以还如此了解,也正是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才会这么拼出力量来做这件事。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很多,也让我很可惜没有把握好孩子在前6年的美好时光,错过了孩子更好的成长机会,因为那时我没有看到这本书,没有意识到还有更多可以开发孩子潜力的方式和方法,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很多的行为都将在影响着孩子,虽然错过了那6年,我想从现在开始,我不会再错过孩子以后的成长了。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都强了,我周围有这种留守儿童我都会劝说,我自己妹妹的孩子也是留守儿童,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我觉得不管如何,孩子的成长大过一切,经多次劝说有这个决定了,希望让在明年初孩子能来深圳跟他的爸爸妈妈一起生活。

今天正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幸福家长学校”讲座,也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思想有了改变,借此机会同大家作个分享:

1、孩子没有学好是父母(老师)没有教对。

2、一个人会成功,不在于他知识的多寡,而在于他的领袖魅力,毅力与纪律。

3、我们的孩子生存的世界肯定跟我们不同。

4、让孩子会学习、爱学习、能学习。

5、表扬孩子不要表扬结果,而是表扬过程,表扬品格。

6、成功者有关联的主要是课外活动的佼佼者、体育、棋牌、音乐、艺术等。

7、不要让大人的眼光影响孩子的世界!

潇逸学英语总是记了忘,别的课程都很好,而且记性也很好,每天英语花的时间最多,有时实在恼火,就让他学会为止,延长了他的时间,听了今天的讲座,我明白了,要分析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找到影响的主要原因,再去改变,经过分析,他是想学好英语的,也是爱学习的一个孩子,语文课可以看得出孩子的记忆力也是很棒,为什么英语就这么困难呢,只有一个那就是兴趣问题,因为语文让他认识很多的字,可以自己去了解故事中的内容,但英语大都是听录音跟着读,没有什么特别能激发孩子兴趣的地方,所以我决定应该先激发孩子的兴趣为先,看看能不能用以前无意识的教他识字的办法来学英语,从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学会用英语来表达,这样来慢慢增加词汇量,也让孩子有了跟实际生活联系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应该是更有效果,孩子有了兴趣以后也会就不会再觉得每天的英语作业花费时间太长了,读后感《发现母亲读后感》。所以听完讲座一回来,我就跟逸说以后再不逼他学英语了,也不延长他学习英语的时间了,应该要让他先有兴趣,有了兴趣,学习自然不难。以后的社会是创意为先的社会,所以开发孩子的右脑非常重要,棋牌及艺术类最有利于开发孩子的右脑,因为逸有在学习钢琴,所以不想让他周末很辛苦,前阵子逸很想去学但没让他报名的围棋今天下午立即报名上课了,还给他报了“小主持人”班,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有更多的自信,更好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以后我会更加支持孩子的兴趣,只要他自己不觉得累。因为正是这些我们看似跟学习无关的艺术类课程却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本次讲座沈美珍老师极力推荐的书,给大家参考:

1.父母效能培训手册

2.发展心理学

3.六A的力量

4.儿童爱的五种语言

5.为孩子立界限

6.生命杂志

导论读后感:

1、天才不是遗传的,否则为什么会有狼孩;也不是勤奋所致,否则那些落后的农区该是天才满地;而是早期受到良好教育的缘故,是这种教育让先天遗传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是这种教育让后天勤奋更加有效。早期经验对于人的成长来说真正是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一生。因为很多媒体报道都在说孩子不要过早的开发,应该让孩子自然的成长,有个快乐的童年,所以这些年我们都没有给过他更多的教育,他的识字还是我们在不经心间促成的,看到这才知道,其实我们错过了这么好的黄金时间,以为让孩子顺其自然,自由发展才是最好的,其实我们这种教育是是天然,而非自然,希望现在开始不晚。

2、虽然神童不一定都能成为天才,但天才却似乎无一例外都是神童。既然天才都是从神童开始的,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神童尤其是那些大神童最终最不能成为天才呢?作者这里让我明白了:其一,神童都是基础智商上的神童,他们无非常偏重爱好方面的特殊智商,这样他们在进入专业领域便无多少优势可言,从而不能成为天才。其二,天才是经过层层淘汰后的结果,非常不易获得。天才之于神童,犹如果实之于花朵,并非所有的神童都能成为天才,正如并非所有的花朵都能结出果实一样。所有的果实都曾是花,所有的天才都曾是神童!让我明白了原来有的神童没有成为天才是这样的原因,并不能怪孩子不应该是神童,不应该怪孩子属过早开发。

3、智力教育是“教”给孩子的,但品德教育是“教” 不给孩子的,而只能是“做”给孩子的。“诚恳待人”不是你让孩子认识这个词就能完成的,它是通过你的一言一行用“做”的方法“教”给孩子的,它反映的不是你对这个词的解释的结果,而是你为人的“做”的结果。这也就是为什么父母要言传身教的缘故,家长和老师以及全社会每一个人都自觉地提高自己品德水平,品德教育才会有大的进步。

4.在孩子成长上,母亲的作用要在90%以上。母亲是土地、是先天、是内因,而父亲则只能在此基础上再同母亲及其他因素一起构成后天,构成外因!只要母亲稍有闪失,对孩子的损害与打击都将是毁灭性的!以前没意识到自己对孩子这么大的影响作用,以为母亲和父亲的影响是同样的,看到这让自己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对自己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5、妇女解放让女性都走上社会从而摒弃母职的做法并不可取,今天的有些姑娘不把做母亲当成自己的基本使命,而有时甚至不想当母亲对这种姑娘来说(由于她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终日忙忙碌碌),教育孩子的事,她已力不从心了。解放运动的消极后果之一是,母亲的作用在现代妇女的眼中急剧下降,那些对自己的生理使命持反对态度,竭尽全力要和男人并驾齐驱的女子,未必会感到自己一度有过真正的幸福。这确实是现代社会的事实,大家都认为父母都不用学习,生来就会做父母,如果都像这种想法甚至不想做父母,民族的未来将堪忧。其实应当在中学时代就给未来的父亲和母亲以教育学的知识。

下载王东华发现母亲读后感(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东华发现母亲读后感(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现母亲》读后感

    《发现母亲》读后感 《发现母亲》是教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王东华用十年的时间写出的一部教育女性如何成为优秀母亲的书。是一本值得中国每个家庭必备之书。书中多处呼吁,教......

    发现母亲读后感

    和孩子一起成长 ---读《发现母亲》有感 非常感谢机关二小的领导和老师们,给我们设置了妈妈课堂,还给我们推荐《发现母亲》这本书,这书是教育学家王东华教授,用十年时间写出的一......

    《《发现母亲》》读后感

    读后感“江山是银,母亲是金。”母亲不光是生育孩子的生身之源,更是人格和品质塑造的第一任老师。一本由教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王东华写的《发现母亲》深深地打动了我,引起了我......

    发现母亲读后感

    《发现母亲》读后感 一直以来,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每天我总喜欢在睡前读读书,看看报。任教后学校发了一本由教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王东华写出的一部关于......

    发现母亲读后感

    发现母亲这一口号是如此振聋发聩,又是如此动人心弦,发现母亲读后感。我一次又一次地想起过世的母亲。她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她给我的教育却超过了所有的老师。她一生贫苦,一生......

    发现母亲读后感

    《发现母亲》读后感并不是偶然才得知这本书的,很多人都向我推荐它。众望所归之下,我还是拜读了王东华的《发现母亲》。在书店封面上处,我看到了一行信心十足的话“你可以不是天......

    发现母亲读后感

    发现母亲读后感 原以为这是一本早期教育方面的书,我从图书馆借来,想从中发现一些更适合我儿子的教育方法。但我错了,这是一本让我意外但惊喜的书,里面的观念是我闻所未闻的,但却......

    发现母亲读后感

    原以为这是一本早期教育方面的书,我从图书馆借来,想从中发现一些更适合我儿子的教育方法。但我错了,这是一本让我意外但惊喜的书,里面的观念是我闻所未闻的,但却又如此让我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