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高考必备】全国重点名校2014高考语文试题精选分类(第一期)5.语句的合理衔接
【2015高考必备】全国重点名校2014高考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第一期)打包下载
【2015高考必备】
全国重点名校2014高考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第一期)
5.语句的合理衔接
1.(2014·福建政和一中、周宁一中第四次联考)将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以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______________。
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答案】:【B】
2.(2014·黑龙江模拟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袭家大院坐落在庄北首的东西大街上,进大门左转,是一座砖雕和垂花木雕形成的角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当年东家颇有心计,因榆木梁含有“余粮”之意。
①昂首看,房顶檩上嵌着做工精细的方形木片,梁为榆木,粗壮结实
②门前,厦檐下浮雕龙凤栩栩如生,窗棂上刻鸟描梅活灵活现,精工巧艺令现代人感叹 ③由此迈进第一重四合院
④观看东西,各有两根立柱顶梁夹间
⑤东、西、南房错落有致,五层台阶衬托起五间高大明亮的北屋
⑥推门进屋,迎面是两根木立柱组成的屏风,据说,屏风上面悬挂的是治家格言与袭家祖训
A.⑤⑥④③①②B.③⑤②⑥④①
C.⑤④②⑥③①D.③④⑤②⑥①
【答案】:B。这段文字的叙述由进入“四合院”写起,从“高大明亮的北屋”写到“门前”,然后“推门进屋”,接着“观看东西”,最后“昂首看”。移步换景是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要认真把握。
3.(2014·江西宜春上高二中第5次月考)晚唐诗人郑谷,因“尝赋鹧鸪,警绝”(《唐才子传》)被誉为“郑鹧鸪”。下面是他的《鹧鸪》诗句,被打乱了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暖戏烟芜锦翼齐 ②苦竹丛深日向西 ③品流应得近山鸡
④相呼相应湘江阔⑤佳人才唱翠眉低⑥雨昏青草湖边过
⑦花落黄陵庙里啼⑧游子乍闻征袖湿
A.①②⑥③⑧⑦④⑤B.①③⑥⑦⑧⑤④②
C.②③④①⑥⑦⑧⑤D.⑥⑦③⑤①④⑧②
【答案】:B(第一步,定韵脚。①“齐”、③“鸡”、⑦“啼”、⑤“低”、②“啼”,且首句入韵。第二步,找对仗的两联。从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看出⑥⑦、⑧⑤。第三步,定首、尾联。内容上看写景开始,寓情于景结束。第四步,定颔、颈联。先承接上句写景,再写人。所以是①③⑥⑦⑧⑤④②。)
4.(2014·湖南邵阳第1次联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①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
②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浪潮
③在你耳边轰响着不息的呼喊
④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
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③②④①D.④①③②
【答案】:B(④句中的“金箔”扣上文的“金黄”和“黄金”,②句照应“阳光的力量”,③句照应“真实的存在”。)
5.(2014·山东济宁期末)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4分,只填序号)①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后,白昼与夜晚的差异变得模糊。
②于是,人们愈发怀念那些由日用星辰掌控时间的美好年代。
③他们根据日月运行的天文周期,创造了“年、月、日”的概念。
④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仰望星空,祈求窥探时间流逝的秘密。
⑤工业化的生产线,更让每一天都变成日程表上同质化的数字,高效而索然无味。
⑥各类活动便次第进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既简单又自然。
【答案】:④③⑥①⑤②
6.(2014·黑龙江模拟冲刺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长期以来,徽州因地势原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民生维艰。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生活在这种艰苦环境中的徽州人深知养家创业之艰辛,养成了节衣缩食勤俭持家的良好风范,且大家将这种风范写进族规家训
②以当地丰富的粘土、石灰、黟县青石、水杉为主要材料建筑的徽派民居构思精巧、造型别
致、结实美观
③缘于此,徽州少有富丽堂皇的豪宅华堂是不难理解的④加上色彩斑驳的青石门(窗)罩和清秀简练的水墨画点缀其间,愈显得古朴典雅,韵味无穷,清淡朴素之风展现无遗
⑤在坚固实用、美观大方的基础上寻求朴素自然清雅简淡的美感
⑥远远望去,清一色的黑瓦白墙,对比鲜明
A.①⑤③②⑥④
C.③②①⑤⑥④B.①⑥④③⑤② D.③④⑥②①⑤
【答案】:A 本题考查说明性文段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特别注意一些指代性的词语,比如第①句“这种艰苦环境”中的“这种”,第③句“缘于此”中的“此”等。
7.(2014·福建“四地六校”第3次联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萨莫兽是一类古代的长颈鹿,因首先发现于希腊的萨莫斯岛上而得
名。。,究萨莫兽个体和性别差异很好的材料。
①萨莫兽的颈部还没有特别伸长,后肢仍然长于前肢
②所以在适应摄取高树树叶的方向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③现生的长颈鹿头上只有一对很小的不脱落的附以皮毛的小角
④和政的萨莫兽有保存十分完整的头骨
⑤其角的形态变化大,通常有一对很大的角,而在其前方还常有另一对小角
⑥颈部非常长,前肢长于后肢,以高树树叶为食
A.③⑥①②④⑤B.①②③⑥④⑤C.③⑤①②④⑥D.①⑤③②④⑥
【答案】:A(考查句子连贯得体,句子要说明两种动物和一种动物化石的特点,六句话分别配对为③⑥、①②、④⑤,尾句说“是研究萨莫兽个体和性别差异很好的材料”,说的是化石,故最后两空应填④⑤;前四空是“现生的长颈鹿”与“萨莫兽”的对比,段首句说到长颈鹿,故说长颈鹿的③⑥两句紧承段首句,说萨莫兽的①②两句放中间。)
8.(2014·新疆乌鲁木齐第2次诊断性测验)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或称之为“贬官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
①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②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其名誉。③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④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⑤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
A.①③②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①⑤③④D.②①③④⑤
【答案】:A(解析:本段文字主要陈述“贬官文化”,①句承“贬官”,应放在开头,③句承①句中“只好与山水亲热”,说“文品”,②句说“人品”,⑤句“人品和文品双全”是对③、②句的总结,④句与“地因人传”相呼应,应放在最后。)
9.(2014·甘肃张掖第3次诊断)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从中世纪开始,器乐统治了西方将近四百年,致使整个近现代都成了器乐的天
下。,。,千百年被分隔在世界各个局部地域的歌唱,开始得以在整个世界中流传,并有可能光荣地进入音乐的史册。
①随着黑人布鲁斯的兴起,歌曲重新回到了音乐的主流地位
②而器乐的发展开始呈现缓慢和僵化的局面
③而歌曲只占据非常可怜的仆人地位
④而由于这个歌唱世纪的推动
⑤它的发展是迅速的、惊人的、幅员广大的、波澜壮阔的⑥因此我们或可以把二十世纪称为歌唱的世纪
A.①⑤②⑥③④B.③①②⑥⑤④C.①②⑥⑤④③D.③①⑤②⑥④
【答案】:D(整个材料是在说歌曲的发展过程,器乐时代歌曲的地位很低,所以③紧承前面,然后说歌曲的迅猛发展①⑤②⑥,最后④是歌曲时代的形成。)
10.(2014·山西四校联考试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铁路客车动车组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车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①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监控
②能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
③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动车组即可自动减速或停车
④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断
⑤无需人为干预
A.②①⑤④③B.②④①③⑤C.⑤④③②①D.⑤④①③②
【答案】:B.11.(2014·山东德州11月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读朱自清的散文。。
①以及由于执著人生而产生的“沉痛隐忧”
②他不论是抒情,是叙事,是写景,或是说理
③处处可见其诚挚、美好之襟怀,严谨、认真之作风
④颇有一些“温、柔、敦、厚”之风
⑤都使人感到是那么实在、平易、纯正、透彻
⑥而没有丝毫的虚、浮、躁、厉之气
A.⑤⑥③①②④B.③①②⑤④⑥C.③①②⑤⑥④D.④⑥⑤②③①
【答案】:C(②⑤句是无条件复句“不论……都……”,⑥句承⑤句从反面说其风格,且煞尾字是仄声,④句再从正面收束,小结全文,用词较⑥句概括度更高,且煞尾是平声,这样,“没有……之气,颇有……之风”也符合对举句的音韵美。)
12.(2014·江苏南京第1次联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内心里拥有善,。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
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
②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③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
④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⑤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
⑥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
A.④①③②⑥⑤B.③②①⑥⑤④C.③①②⑤④⑥D.④③②①⑤⑥
【答案】:C(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③句应接在首句后,根据逻辑关系,“同情”与“雪中送炭”形成递进关系,所以①②应接在③后,⑤与“循环”相应,④⑥句是递进关系,应排在句未)
13.(2014·浙江杭州名校摸底)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混营化是指传媒集团化兼有序列化、一体化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现代传媒集团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
①大型传媒集团由于其庞大的集团规模,不可能采用单一的运营模式
②为了节省资源,谋求更大的经营效率,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序列化和一体化的混营
方
式
③项目既横向发展,也纵向发展
④尤其是资产遍布全球的媒介集团,旗下的集团和公司数不胜数,每个都需采用合适自
身发展的运营模式
⑤把相关的行业和资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灵活经营
⑥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在大型传媒集团的塑就当中
A.③⑥①④②⑤B.③②①④⑤⑥C.⑥①④②③⑤D.⑥②①④⑤③
【答案】:A.(③紧承第一句是为整个语段的总说,结合第一处横线标点符号为句号可以确定首空为③,排除C、D两项;②和⑤是具体如何去经营,联系紧密连在一起,因此排除B项,答案选A。)
14.(2014·广东肇庆零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讲词的欣赏,不能不提到“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
① 他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
② 他认为,词有境界为佳,否则为不佳。③ 究其实际,仍然是中华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传神”的要求。
④ “境界”一词,虽非王国维所创,但专用它来讲词学的,自以他为代表。
⑤ 这乍看像“炼字”之说,细析时,“闹”字写春花怒放时的景色。⑥ 后来他又以“意境”一词与之互用。
A、③④①⑤②⑥B、④②⑥①⑤③C、④③①⑤②⑥D、②⑥①⑤④③
【答案】:B.15.(2013·河北石家庄11月测验)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据史料介绍,唐武宗跟前的名相李德裕,著有《柳次旧闻》、《会昌一品集》等,但对他的一句颇富哲理的名言“正人如松柏,持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依附他物不能起”却早有所闻。
A.他不仅有文才,而且政声很好,我迄今未曾涉猎他的这些书
B.他不仅政声很好,而且有文才,我迄今未曾涉猎他的这些书
C.他不仅政声好,而且有文才,对于他的这些书我迄今未曾涉猎
D.他不仅有文才,而且政声很好,对于他的这些书我迄今未曾涉猎
【答案】:C(前句中“文才”与后句中“他的这些书”衔接;后句“我”与后文叙述对象保持一致。)
16.(2013·河北唐山期中考前训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凉风拂面,我们从正门走大道,沿盘山公路缓步前行,约摸一个钟头,便到了云麓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周古木参天,风景宜人,有三五游客在树下歇息,此时最宜泡一壶清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云麓宫出发,十分钟即到禹王碑。
①联内隐“云麓道宫”四字②宫门题写“对云绝顶犹为麓,救道安人即是宫”一联
③使人进入宁静悠远的忘我境界④冲淡市井的喧嚣繁华
⑤此宫属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⑥宫内有吕洞宾浮雕石像
A.①⑥④⑤②③B.②①③⑤⑥④C.⑤②④③①⑥D.⑤②①⑥④③
【答案】:D(前四句由宫门写到宫内,后两句有承接关系。)
17.(2013·吉林11月阶段验收)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古人常说一句话,那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商纣王时期,古人就已开始烧铅作粉,用于妇女美容化妆了。
①这种搽粉的习惯至少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②据墨子记载,粉是大禹时期就发现的③曹植在《洛神赋》中有: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④这里的“容”,就是化妆、美容的意思
⑤《博物志》记:纣烧铅作粉
⑥这里的“铅华”,是古代妇女搽在脸上用于增白的一种粉
A.④③⑥①②⑤B.④⑥③②①⑤
C.⑤①④③⑥②D.⑤④①③⑥②
【答案】:A.④接在所给语句后面要比⑤更贴切,故排除C、D两项。⑥中“这里的‘铅华’”照应③中的“铅华”,故③在⑥前,排除B项。
第二篇: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扩展语句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扩展语句
天津卷
24.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5分)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窗台,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⑴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字内。(3分)
⑵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2分)
参考答案:
24.⑴符合情境,展开想象,语言优美。⑵比喻恰当,后两个分句构成对比,尾字押韵。(5分)
四川卷
20.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6分)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0.(6分)
示例一:
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练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炼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着。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三:
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1·
广东卷
23.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照要求续写。要求:①点明主题;②语意连贯;③不少于50个字(含标
点符号)。(6分)
磨盘围绕着磨心不停地转动着,一圈,又一圈……
终于有一天,磨盘忍耐不住了,冲着磨心大发脾气:“我受够了!我这么大个儿,凭什么要以你为中心,一天到晚围着你团团转?别在这里碍事,没有你,我会做得更好!”
磨心无法再呆下去了,只好走开。
磨盘心想,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它铆足劲地转,但转不了几圈,就一骨碌滚到地上去了。这时候,磨心平静地对磨盘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3.(示例)①你别生气,听我解释。虽然我是中心,你围着我转,但并不代表我比你重要。其实,这是我们各自的职责所在,我们只有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共同完成我们的工作。
②磨盘老兄,你听我说。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自由,但自由这东西不是绝对的。追求自由固然是好事,但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希望你能知道,我不是你追求自由的障碍,而是与你同甘共苦的好兄弟(点明主题4分;语意连贯2分。)
·2·
第三篇:2010高考语文试题分类
语文答案
1、C2、A3.【答案】B【解析】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D、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D
4.B(“生息”,生活生存,生长繁衍,多指人口;“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即便”,表假设和让步;“如果”只表假设。“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渐发展变化。“或”,表示在连接的几个成分中选择一个,结果带有某种不确定性;“到”,直到,表示达到的较为确定的时间。)
5【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A、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入“做到了”;B、不合逻辑,“商家、企业”改为“企业、商家”;C、主客颠倒,“对我们”后加入“来说”。
【高考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易错提醒】B、D项的容易难于判断,注意并列词语看搭配、看顺序。
【备考提示】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6、D详细答案见《优化设计》
7、B8D9 B10D11 C12D(详细答案见《优化设计》41页)
15、详细答案见《优化设计》38页
16.答:林逋的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皮日休的诗“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林、皮二诗皆做到了神似,表现了所咏之物的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而石曼卿的《红梅》“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因此苏轼赞扬林、皮二诗而批评石诗,认为他们在“写物之功”上有高下之分。
评分标准: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的《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1个要点1分)。第二问3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答出①或②中的1个即得2分,答出③得1分。(3分)
17.参考答案:为本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做铺垫。
【评析】这是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提问的内容在文首,其对后文叙事的作用往往是:开篇点题、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等。本文陈述的中心不是“弟弟与音乐关系”,而是“弟弟与父亲关系”,可见写“弟弟迷恋音乐”是为下文“父亲对弟弟渐渐释然”作铺垫。
18.参考答案:①“拍拍”表现父亲对弟弟的信任、安慰和鼓励。②“喝令”以强硬的方式表现出父亲对弟弟疼爱的心理。③“挺直”既表现了父亲要帮助弟弟面对磨难的坚强决心,又表现出父亲为能帮助弟弟而感到满足。
【评析】①“拍拍”这个动词本身含义就有表示对人“安慰或鼓励”的作用,再结合语境“把退
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说明父亲对弟弟的信任和鼓励。②“喝令”本身是个贬义色彩的词语,表示“大声地命令”,但在这段话的语境中,并没有贬义的色彩,而是属于“贬词褒用”,表示父亲以强硬的方式表达对弟弟关爱。③“挺直脊背”的“挺直”是一种心理的外在表现,为自己能帮助弟弟的行为表示认可。
19.参考答案:①弟弟终于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或“弟弟知道了父亲对他的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②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设计的;
③父亲拿出积蓄为弟弟买了出租车;
④弟弟发现了父亲的软弱;
⑤父亲知道了弟弟的执着、坚韧。
【评析】弟弟与父亲的“对立冲突”主观原因可以从第一、二两段中寻找,文段中直接议论的句子明显地说明了答案。主观原因是: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弟弟的主观原因是“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怼的”。
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化解”主观原因是:弟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弟弟与父亲的“理解信任”主观原因是:弟弟“第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父亲“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质有坚韧自持的力量”。
20.参考答案:①运用比喻,以有形写无形(答“具体可感、生动形象”也可);②独立成段,过渡自然简洁;③叙事者“我”通过评说,表达感受、看法。
【评析】写法上四个画线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再把画线句子与原文比较,发现四个句子都运用文学色彩很浓的词语来描写抒情。比喻的作用不言而喻,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运用文学色彩浓厚的词语来描写抒情,增添了文章(散文)文化色彩。除了上述的作用外,这几个句子都独立成段,又在文章的篇中,在结构上,具有过渡的作用。
对参考答案第三小点的质疑:整篇文章都是通过叙事者“我”的叙述评说,表达感受、看法,所以这一点不能作为四个画线句子特有的共性特点。
21.示例:①成长就是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关心、体谅父母。②成长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过程。
【评析】题干很明确提出,写出“两点”感悟。考生就要考虑这“两点”应从哪两个角度概括,先应从弟弟自身的角度,再从弟弟的成长与父亲关系的角度。
这个看似是个开放性题目,写出“你的”两点成长感悟,其实并没有开放,“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的提示,就是要求考生从文中概括。
22、作文【提示】
从提供的材料中,可以看到两类形象:一类以麻雀、公鸡、鹌鹑等为代表,象征着那些目光短浅、比“低”不比“高”的人;另一类以雄鹰、云雀为代表,象征那些目光远大、志存高远的人。两者境界截然不同,这是由他们人生定位的差异决定的。
本题常规立意:批评“低矮”的人生高度,倡导“高远”的人生高度。
创新立意:适合自己的“高度”就是最佳“高度”。
【相关素材】人生的最佳目标
2008年5月20日,捷克登山界传来两个消息:马克在无后援的情况下,成功登上海拔8167米的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峰;莫里在珠峰8300米处坠崖身亡。
马克与莫里是好朋友,都是登山爱好者。莫里的愿望是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认为,作为登山运动员,没征服珠峰就不算最好的运动员。马克则认为,征服珠峰对登山运动员来说,虽然是美好的愿望,但他的素养与经验暂时还不够。正是因为这个分歧,他们分道扬镳。
8年间,马克先后征服了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和南美第一高峰海拔6893米的盐泉峰,成为第一个征服这些山峰的捷克人。在这期间,他被国际登山者协会吸收为常务理事,同时被任命为国家登山队的副教练。莫里则一直申请攀登珠峰的签证与批文。攀登珠峰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四、五、六三个月,由于申请的人数较多,尼泊尔对申请者的要求比较严。8年来,莫里共获得三次签证与批文。第一次,他攀登到7600米处折回,没有实现登顶的愿望;第二次,攀登到8500米处;2008年5月,他第三次征服珠峰,这一次他遇难了!
莫里死了,死在他那个美好的愿望里,许多人认为他是个英雄。可是,因为有马克的存在,大家又认为,他的死有些令人遗憾。
感悟:人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而莫里选择了前者。
第四篇:高考试题分类成语病句衔接(含答案)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成语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答案】D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掌握成语的数量和对成语准确理解的能力,考查考生分析语境并据此确定成语的使用正确与否的能力。本题选用了常见常用的成语,提供的语言环境比较通俗浅显,为答题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依据。
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出自《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如:这个商人~,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
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自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如:但~,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分。(◎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一回)C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出自《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如:谢山《鲒埼亭集》本欲仿此,然谢山殁后,其遗稿为杭世骏借去,~,后之编刻者,多未能如原恉也。含贬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望文生义。D项,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奔走:奔跑。呼号:叫喊。出自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南镇祷雨文》卷二十五:“守土官帅其吏民奔走呼号,维是祈祷告请,亦无不至矣,而犹雨泽未应,旱烈益张。”如:勇敢的国民,一经览到二十一条件,群以为亡国惨兆,就在目前,于是~,力图挽救。连动式;作谓语;指引起人们的注意。符合题意,使用恰当。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案:B(A、如数家珍:数:点数。家珍:家藏的珍宝。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D、茹毛饮血,茹:吃。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B.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C.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D.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答案】A
【考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解析】方寸之地:形容很小的地方。用在此处不合句意,句意强调的是“地域狭窄,物产匮乏”,并非“小”。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B.2011年8月,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成都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聆听了他的报告,会后我有幸向他垂询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
C.一项对大学毕业生发展状况的调查表明,无论他们在校成绩多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将面临各种挑战,需要用勤奋、智慧与坚韧去应对。
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3.【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语的能力。A项如期而至垂询D项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1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方法点拨】A项,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形容对象错了。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褒贬不当。D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形容对象错了。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病句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答案】C 【分析】本题贴近社会生活实际,选材广泛,既联系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联系了社会时事,又有山东的地域色彩。并且句子中的语病设计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的六种类型,涉及了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等语病,意在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和准确表达的言语意识。
A、不合逻辑,属否定失当。“切忌不要”,“忌”本身就含有“不要”的意思。将“忌”改为“记”或将“切忌不要”后的“不要”删去。B、句式杂糅。将句尾“的发生”去掉或将“解决”改为“避免”“防止”等意义的词语。D、表意不明。“公开谈及”和“极不负责任的”主语是“在野
党”还是“财务大臣”表意不明确,存在歧义。所以答案应为C选项。
8.下列名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规划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区域型特大中心城市为目标,打造以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
B.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路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C.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D.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17.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的能力。
2、【答案】C 【解析】A“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B“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句式杂糅。D“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成分残缺。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A项“不但„„还„„”联结的内容无关联性且这组关联词一般表递进关系,而本例中还后面的内容与“他在英语国家工作”无直接关系。
B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应为“酝酿、出台、执行”。不合逻辑。D项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与就业压力无关联。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C.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D.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研究发现茶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预警在前排查在前、排险在前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的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虽然大家都中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答案:C(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B、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D、搭配不当,“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300多人只能睡在阴湿的地上,没有铺的就找来谷草,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绝大多数人挤在一起和衣而睡。
B.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和流失。
C.图书馆、影剧院、篮球场、老年活动室,这些城里有的文化娱乐设施,在很多村子里都有,对村民免费开放。
D.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14.【考点】考查辨析病句 【解析】A句式杂糅,“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把“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外”和“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被子外”两种说法糅在了一个句子中。B语序不当,把“如果”调至“一个省的文化系统”之前。D搭配不当,把“责任感是沉甸甸的”改为“沉甸甸的责任感”。【答案】C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近年来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纷纷购买、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希望以这种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
C.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D.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文艺汇演,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才多艺创造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歌舞表现了民族团结和热情奔放。
4.【解析】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国际许多有眼光的大商人C项,植被覆盖率十分严重,令人担忧但是D项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俱积极意义。
B.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C.天津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日前开幕,主办方推出的新颖、独特的系列活动,受到市民和四方游客的热捧。
D.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
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
4.【解析】本题重在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A项。B项语义重复,“”与“”重复,所以将“费用”去掉。D项,应改为“”。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1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方法点拨】A项重复赘余,“造成、遭到”,将“遭到”删去。B项搭配不当,“取得的成绩”与“得到了回报”不搭配。D项语序不当,“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改为“严峻的形势给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带”。【答案】【C】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衔接题
15.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时是()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__。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引力波是听不到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1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满庭鸟迹印苍苔。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第五篇:高考之语句衔接
语句衔接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语言环境
2、掌握各种对应原则
教学内容: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 教
时:6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语句衔接的原则要求
第二课时:语句衔接题解题指导
第三~六课时:学生练习,教师讲析,师生探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高考说明》明确要求:语言表达连贯、得体。所谓|“连贯”是指在一
个语段中上下语句从逻辑、语义、形式等各方面要连接贯通,转承顺当。所谓“得体”是指语言表达在语气、语体风格、语词运用等不同方面都要与说话背景相吻合。但这毕竟是一个宽泛的解说,如何把它落实在具体的语言表达实践中呢?结合历年高考试题,我们来探询一下具体的解决途径。
(二)解题方法总说:
用作衔接的语句,不论是冠于句首,嵌于句中,还是缀于句末,它都不是“天外来客”,而是整个长句或句群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对应关系。解语句衔接题,关键是要抓住对应关系,抓住能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语境中的关键词与选项中的关键词。抓住了这个关系,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
(三)师生互动,探讨八个原则 一.主语一致原则
统一的话题是保持语言连贯性的首要条件。一般说来,同一主旨的话题,陈述对象是明确集中的,围绕同一陈述对象所展开的话题,前后衔接紧凑,思维顺势而下。如果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性因素遭到破坏,语句就不连贯。(当然,顶真手法运用的情况又另当别论)例一.与上下文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997年)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例二.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3分)(92年)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例三.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0年春季)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______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二.双面对应原则
例四:给下列语句选择一个恰当的尾句。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____。
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C.为了使学生有唯一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三、意境协调原则
遇到写景抒情性的描写文字,不管它写的什么景抒的什么情,也不管是
先写景后抒情,或先抒情后写景,或景就是情,情就是景,都应考虑情景的相融性。因为一句语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不可能与它所依赖的语境相违背,在特点、在风格、在情调上都要循导着所设定的方向演绎。
例五:为下文的括号初选择最贴切的句子,将序号填入。(90年上海)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岩面与草丛都从湿润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地响了。
A、厚厚的云在我们顶上罩着
B、层层的云在我们顶上浮着 C、薄薄的云在我们顶上压着
D、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
例六:选出衔接恰当的一项()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____,使作陪衬。A.叫长着几丛蓬蓬勃勃的柔嫩细长的小草 B.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C.叫长着几株色彩缤纷的花型和异的秋菊 D.叫长着几棵枯叶低垂萧瑟苍黄的衰草
例七:选出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
从窑洞里出来,我们一行来到后山坡的枣树底下。,坟头上几茎枯草在寒风中飘摇,墓边枣树在夜风中悲泣。
A.皓月清风,白云轻绕
B.冷月清风,白云孤坟 C.烘云托月,白云孤坟
D.繁星冷月,树影婆娑
四.逻辑.事理关系的对应原则
事物的发展变化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遵循一定的逻辑,探询它们的演绎程序,就能使我们正确地建立起语句衔接关系。
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例八:.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1996年)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这是按照人物的一般活动程序进行语言组织。结合原题中的上下句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建立起④③①的组织顺序。关键是②这一表达心理态度的动作该处于什么位置。遵从一般逻辑,它应该是人物具体活动之前的心理前奏,而“扔下背包”就是投入战斗的开始,所以它应在③之前,最终答案选择C。
例九: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1998年)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先看四个选项中的前两个分句。从一般行为程序看,首先是领会上级批示,然后有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之行为实施,答案就限定在A 和B两项了。再看选中后两个分句,从基本事件逻辑看,环保工作没人管是因。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是果,先因后果,所选答案必须是C项。这是逻辑推演法。
例十:依次填入下而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1春季)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问了,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五.结构一致原则
一组在统一话题下的句子,对多事物或一种事物的多方面进行叙述时,它们名自的内部语法结构往往有组合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在备选句中,如果有结构上与前后句结构相同的句子也就往往是能够保持连贯的句子。
例十一: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1998)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长子,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①句选填的是两个结构不同的短语:a是偏正短语,b是主谓短语。①句应选b,它能与前后分句的结构一致,使语言更连贯。②句中b项归类更合理,即将“草原、森林”归为一类,将“溪流、湖泊”归为一类。a项显然分类混乱。例十二: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本例中,(1)句须选择②,除了“俯瞰”后作一停顿,以更恰当地领起后文全部内容这一因素之外,“槐榆丹枫”四音节词语与其后的“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四音节词语相衔接,形成比较整齐的效果也是一个重要因素。(2)句须选择④,除了与原文“群山环抱”相衔接,以更好地体现“远眺”的视线逐渐推远这一因素外,以“绕rao”结句,与原文“近看”句中以“茂mao”结句,形成比较整齐的音韵效果,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最终答案D。六.顶真原则:上句结尾作下句开头(有时是前句的宾语作后句的主语)
语言表达要实现文意转换,往往借助某种词语或语句在形式上的关联,巧妙嫁引,形成自然过渡,而不致于变换仓促。
例十三: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1995年)
① 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② 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本例中,选择②是因为它上句以“技术活”结束,下句“这些(技术)活”开头,借助语词的顶真就实现了内容的自然承转。又譬如“山上有座庙,庙里有棵树,树上两只鸟,鸟儿叫喳喳”也是类似组织方式。
七.综合运用多种对应原则
以上种种分析都是从一个独立的角度来考虑,有时在一个语段中,要建立起正确的衔接关系,还需要我们把几种原则综合运用起来。
例十四: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1999年)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_____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D.①④⑥
先看上承的①②两句,在这两句只能选择②,因为作者回忆是彼时彼地的事,就不能用句中的“这儿”来指代,这是语义背景所决定的。再看下接的⑤⑥两句,这两句中只能选择⑥。因为⑥中“江面上”居于主体地位,与后文同样居于主体地位的“江岸后面”形成同类并列,合于语言表达讲究语义对举、形式对称的要求。那么③④句又如何选择,从而帮助实现上下文意的转换呢?这两句叙述方式差别不大,主要看③句以“江边”置于句末,这与⑥句中居于首位的“江面”能形成语词上的顶真式联接,从而使语意嫁接、导引,实现自然过渡,所以选择③句。最终选择项是A。这就是综合分析。
例十五: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0年)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 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从原题的首句来看,作者肯定了某种“少读”行为,而否定了某种“多读”行为,从某种褒贬态度来看,.①②句中要选择②,③④中要选择③;这是语义背景所决定的。而 ⑤句只能选择 ⑤,因为原文评论的对象是“读书”,而⑥评论的对象是“读书人”,只有 ⑤与原文表达的中心对象一致;这又是中心一致原则决定的。八.与题干顺序一致原则
例十六:请选出与上下文联系最紧密的一句。
……四叔一知道,就皱一皱眉,道:“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卫老婆子忽而带了一个30多岁的女人进来了,说那是祥林嫂的婆婆。
A.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她诚然是逃出来的。B.这推想不多久就证实了:她诚然是逃出来的。C.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D.她诚然是逃出来的,这推想不多久就证实了。
四、课堂练习与讲析: 练习题
1.人才和奴才难以兼得,爱人才的得不到奴才。A、爱奴才的得不到人才
B、奴才不可能又是人才
C、人才不可能又是奴才
D、不可能爱人才又爱奴才
2.还是那只白鹭,守着一方寒塘,①,想是②,故而徘徊不已,把一双钢翅③。A.①不忍离去,也不肯离去②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B.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②见过复兴,也见过劫难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C.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②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③张了又合,合了又张。D.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②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3.外国有位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对口语表达得出这么一个公式:传递信息的总效应=词语(7%)+语调(38%)+面部表情(55%)。这个公式实在过于夸张,但却也说出一个真谛:___。
A.口语表达的手段,绝大部分是表情和语调 B.口语表达时,运用词语肯定不重要
C.口语表达离不开语调、表情等辅助手段 D.口语表达主要依赖语调和表情 4.:选出与例句衔接恰当的一项。
她,已经年过50,对于演员年龄是大了些,可是____。A.只要听她唱,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 B.只要听她唱,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 C.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 D.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组是()各组级领导干部要___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A.增强公仆意识,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群众路线,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思想,B.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公仆意识,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思想,C.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公仆意识,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思想,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D.增强公仆意识,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思想,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6.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阳谷县示:为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伤害人命。现今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行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已、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__。各宜如悉。政和年月日。A.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 B.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恐被伤害性命,不许过冈 C.单身客人于其余时分,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 D.单身客人于其余时分,恐被伤害性命,不许过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语句衔接题解题指导学生做练习,教师引导总结方法:
填入下面各题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分别是(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以说明。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短处和长处)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包含了”短处“)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长处)
D.对任何的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偏重在感情)
〖 B 〗 解题思路:分析关键词
2.而且是发现最早或说最原始的思维形式。皮亚杰的工作说明,儿童正是最先出现顿悟思维,此后才依次出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A.思维不仅是人类基本思维形式,B.因为顿悟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C.顿悟思维不仅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D.人类的顿悟思维能力是直接从其祖先 那里继承下来的,(没有关联词,也不是递进关系)
〖 C 〗 解题思路:抓住关联词
3.(1)今天科学技术事业的繁荣固然离不开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一定经济社会关系的产物。(2)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它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为基础的。(3)没有坚实的经济力量和高度的文化教育水平,就不会有科学技术的繁荣。(4)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以巨大的力量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5)离开科学技术的推动,经济社会就会萎缩,社会发展就会缓慢。(6)在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我们看到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努力与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辩证关系。
B.我们看到了科学技术工作者创造性劳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C.我们看到了科学技术事业的繁荣与文化教育水平的辩证关系。
D.我们看到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力量、文化教育水平的辩证关系。
〖 D 〗
解题思路:筛选关键句
4.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A.但他父亲终于带走了他(陈述对象不一致)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陈述对象不一致)
C.但他终于随着他父亲走了(”随“与被动状态不相符)
D.但[他]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省略了陈述对象”他“)
〖 D 〗
解题思路:把握对象
5.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默誓:心不死、,和平期、,杀人者终必覆灭。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民异常悲痛
志不绝
民主有望 C.人民异常悲痛
意志坚
民主自由 D.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 B 〗
解题思路:剖析句子结构
6.对于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的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______
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上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 B 〗
解题思路:注意照应
7.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
A.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存在。反问
+否定词)B.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难道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不存在,反问)C.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莫非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吧?(揣测,不肯定)D.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依然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设问,看不
出是否存在)解题思路:揣摩语气
8、甲
经多日侦察,我公安人员获取了确凿证据后。(书面语)A.一下子就把犯案的逮住了(口语)B.一举将凶犯逮捕归案(书面语)C.一下子就抓住了犯案的(口语)D.一下子就逮住了犯案的(口语)
〖 B 〗 解题思路:比较色彩(语体色彩)
8、乙
解放后,小城中别的教师都只能称”老师“,没人称”先生“,这是赵先生作为教育界元老的唯一特权。(褒义)
A.只有他能称什么”先生“,并且能称一个什么”老先生“之类(贬义)
B.但他却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先生“,甚至还离不开一个”老“字等等(褒贬不清)
C.唯独他不但能称”先生“,且还要冠以”老“字(褒义)
D.然而他,人们却常常称他一下”老先生"的称呼(重复)
〖 C 〗
解题思路:比较色彩(感情色彩)9.
崖壁下有好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雄奇
壮丽)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
削。(阴冷衰败荒凉)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雄奇)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
岸的峭壁上。
〖 B 〗
解题思路:体味语境
10.(统领句)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散文诗般的著作《徐霞客游记》;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作《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来换换脑筋。
(材料分析)〖 B 〗
A.说起科学来,还应当想到它的一门嫡亲 ── 文学。(与科学家和他们的文学成就搭不上边)
B.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较高的文学造诣。C.文学作品不但有文学价值,还有宝贵的科学价值。(强调文学的价值,不能统率下文)D.科学上的许多问题往往借助想象丰富的文学来解决,那些流芳千古的科学家,都著有具备科学性的不朽篇章。(强调文学的作用,与下文不符)解题思路:借助段内结构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十个例子的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解答语句衔接类试题的十种基本思路: 1.分析关键词
2.抓住关联词 3.筛选关键句
4.把握对象 5.剖析句子结构
6.注意照应
7.揣摩语气
8.比较色彩(语体、感情)
9.体味语境
10.借助段内结构
四、课后练习完成强化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