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北京残奥会思想汇报:残奥会的意义

时间:2019-05-13 18:4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年9月北京残奥会思想汇报:残奥会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年9月北京残奥会思想汇报:残奥会的意义》。

第一篇:2008年9月北京残奥会思想汇报:残奥会的意义

尊敬的暨大党支部:

残奥会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通过举办残奥会,让我们的社会形成普遍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风气,让残疾人与健全人能够平等生活在一起,2008年9月北京残奥会思想汇报:残奥会的意义。北京残奥会在筹备过程中,对整个城市的运行、行走、信息等方面的无障碍设施设备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建设与完善,这无疑为残疾人创造了良好的无障碍硬环境。为,残疾人与健全人本来同属一个世界

与2008年夏季北京奥运会一样,残奥会也有着众多的比赛项目、激烈的比赛场面和代表光荣与梦想的金牌,思想汇报《2008年9月北京残奥会思想汇报:残奥会的意义》。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说,残疾人运动是唤醒人类良知的运动。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也说过,观看奥运会的比赛会撩拨人的神经,而观看残奥会的比赛则更多的是震撼人的心灵。还有一星期,残奥会将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希望北京残奥会真正开启这样一个舞台——残疾人与健全人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平等权利,共享社会文明成果。因观看残奥会,是让我们去仰视那绝境之中的生命传奇和感动,它让我们所有的观众都接受一次来自心灵深处的教育!

残奥会的选手当然要夺取金牌,但是对我们全人类来说,残奥会的意义不再是金牌的争夺,它已经超越了金牌的争夺。可以说,残奥会的意义已经超越了金牌的争夺。因为所有的残奥会选手都已经获得了他们心中更加沉甸更加光耀的生命金牌。

此致

敬礼

第二篇:北京残奥会知识(范文)

北京残奥会知识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中国残联理事长----汤小泉

引言

2008年在北京将举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13届残疾人奥运会,这对我们国家来讲是13亿人民的百年企盼,是历史性的重大机遇。对于展示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的良好形象,宣传我们国家灿烂的民族文化都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同时对于构建我们国家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对于促进残疾人事业也带来了一个极大的历史性的机遇。北京奥组委根据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两个奥运同样筹办,同样精彩,在这一指示下奥组委紧锣密鼓的加强残奥会的筹备工作,残奥会工作已经全面升温,并且有序的推进。我在这里首先代表北京奥组委、代表中国残联向所有关心残奥会、参与残奥会,关心残疾人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和我们所有的大学生志愿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根据“好运北京”培训工作小组安排,今天要求我在这里向同志们、同学们讲的题目是“残疾人、残疾人体育和残奥会”,我想借此机会,跟同学们一起走进残疾人,走进残疾体育,走进残奥会。我讲的这个内容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残疾人,在没有讲这部分之前,我请大家观看一个短片,题目是《阿狗的故事》。

(视频)

这个短片对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有很多同学在身边没有见过这样的残疾人,而这个残疾人就是我们一个非常普通的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他的生活和学习,“阿狗”学名叫“罗文狗”,他是广东省一个农村的贫困家庭出生的残疾孩子,他现在已经初中毕业回到了家乡,最近他们的残联正在想方设法给他配备一台电脑,让他学习电脑帮助他寻找一个谋生的本领。这就是《阿狗的故事》。

第一章 残疾人

第一节 残疾人定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的提出来,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 人权益,这是党中央对残疾人事业高度重视,也是要求全国人民都要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都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什么是残疾人?1990年我们国家国务院经过人大批准,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1991年5月15日正式实施,在《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的概括了什么是残疾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这意思的关键词一个是功能障碍,一个是他部分或者全部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活动,这是两个关键词,残疾人比方说心理问题,主要指精神病,精神病患者都有心理问题;比方说白内障或者盲人,盲人还有听力残疾的人都有生理问题,故安装假肢的人或者缺肢者都有肢体残缺问题,所以这就构成他们在参与正常社会生活中都有障碍,有的人部分丧失,有的人是全部丧失,这是1990年所下的定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残疾人的认识,辅助残疾人的方式的改变,现在对残疾人的定义也有所改变,就是国际上ICF给残疾人下的定义,也就是去年2006年12月13日联合国第61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国际残疾人权利公约》,在残疾人权利公约中给残疾人下的定义是:残疾人包括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损伤的人,这些损伤与各种障碍相互作用,可能阻碍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参与社会。注意这里有一个“可能阻碍”,这就是动态对残疾人下的定义。也就是残疾人如果得到各种充分的补偿,特别是社会给他的各种补偿,再加上他自强自立,努力的参与社会的生活,提高自己文化知识和参与能力,他可能就能够完全的和正常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的强者,这是ICF国际上给残疾人下的定义,也就是残疾人在他的人生旅程中,如果社会和他本人双重作用的结果,他会成为一个超乎健全人的社会强者,这是对残疾人下的动态定义,1990年所下的定义还是静态的。

我们国家对残疾人的分类主要分为六类,主要指的是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根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抽样调查结果统计数字表示,我们国家残疾人一共有多少呢?有8296万,8296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我们全国每16个人里就有一个残疾人,13亿人口中每16个人就有一个残疾人,每五个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残疾人和残疾人亲属涉及的全国人口达到2.6亿,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是一个众多人的群体,是一个值得社会充分关注的群体。在这六类残疾人中视力残疾达到1233万人,听力残疾2004万人,言语残疾127万人,肢体残疾2412万人,智力残疾554万人,精神残疾614万人,多重残疾1352万人,这次抽样调查,就是去年四月进行的第二次抽样调查,跟全国第一次抽样调查相比,残疾结构上有了变化。比如说智力残疾,第一次抽样调查5164万残疾人中智力残疾有1200万,而这次只有554万,再加上多重残疾中有一小部分是智力残疾,也不超过1000万人。智力残疾人为什么会下降?就因为我们搞了残疾预防,搞了食盐加碘,食盐加碘以后预防了智力残疾的发生,肢体残疾人原来在第一次抽样调查中是877万,现在达到了2412万,为什么会急剧的增长?就是因为随着我们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人们吃肉多了,脂肪的东西多了,所以造成了脑中风、脑溢血也多了,所以肢体残疾大幅度增加,这是我介绍的我们国家残疾人的一个总的什么是残疾人,残疾人总的人数和它的总的分类。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有多少残疾人呢?全球有6.5亿残疾人,也就是我们国家的8296万残疾人占全球残疾人比重的12.7%,由此可见无论在全球范围,还是在我们国家,残疾人都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是一个特性突出特别困难的群体。

第一节 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残疾人呢?

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残疾人观应该说是人们对于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念,如何看待残疾人,如何解决残疾人问题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的标志之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残疾人观。比如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无论是渔业还是游牧、农耕,繁重的体力劳动构成生产力的主体,体壮者被推崇,体弱者被鄙视,迷信思想甚至将残疾人视为不祥的征兆,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残疾人是家庭社会的负担的残疾人观。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提出了“天赋人权”的观念,每个人都有人权的保证,都是平等的,但是开始的时候,这种人道主义思想并没有惠及到人类所有成员,对性别、种族和残疾人的歧视仍然严重的存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开始得到承认和尊重,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残疾人主要的被视为同情和照顾对象,也就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我们国家对残疾人以救助为主,人们对残疾人同情为主,平等参与社会的问题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重视程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道主义思想开始在实践中被大家认同和重视,人们对于残疾人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撰写了发扬民族精神,和良好社会风尚,积极推进残疾人事业等文章,江泽民同志代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世界和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实践,全面深刻阐述了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下面分五个层次来向同学们、同志们阐述什么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第一层就是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这句话是核心,也就是我们怎么样看待残疾人,只有真正理解了这句话,才能对残 疾人的感情会发生质的变化,这句话是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上来关照残疾人的问题,残疾人的残疾虽然发生在他们的身上,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为他是为全人类发展付出的代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为残疾人是为全人类的发展付出的代价。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交通事故造成的残疾,就没有完整的交通法规;没有工商造成的残疾,就没有安全管理条例的诞生;没有小儿麻痹症造成的残疾,就没有预防“小儿麻痹症糖丸”,就没有至今小儿麻痹症已经基本在我们国家消失了;没有白内障造成的失明,就没有白内障复明手术,就不能每年使我们50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没有出生缺陷,就没有优生优育。正是一部分人首先承担了残疾带来的痛苦,才能促进现代人类社会在医学、遗传学、劳动保障、交通管理等方面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这是我说的第一个现代文明残疾人观,就你们每个人你是健全,你要考虑到我今天能够在社会上这样健康活泼的生存成长,是因为很多人为我今天有这样的补偿条件,有这样的环境条件,有这样的医疗条件来付出了代价,他们的残疾使得我今天有这样的幸福生活,因此我对他们同情,我要尊重他们,我要感谢他们,他们的付出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这是第一个残疾人观,大家需要充分认识的,特别是我们大学生,在座的可能大学生居多。

第二层是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关系到实现公民权利和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问题。这个观点同样很重要,就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残疾人存在。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他们是人类的组成部分,虽然他们的身体有种种缺陷,但绝不是异类和另类,就如年龄、性别和种族一样,是人的多样性、差异性的一种表现,健全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会致残,残疾人可能会因为康复成为健全人。比如我举一个例子咱们建设部的一个主要领导,他原来脑中风造成了偏瘫,但是经过艰苦的康复训练,现在仍然在建设部的重要岗位上,主持重要的工作。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阶级剥削压迫,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根本的保障,依照《宪法》残疾人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保障法》又对残疾人的权利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我们在判断残疾人能力时,不应该着眼于他不能干什么,而应该着眼于他能干什么,所以我们看到一个残疾人跟他谈话时,要问他能干什么,这是对他的尊重,这是你对他的正确的认识。如果你一看到他残疾,你首先想到的是他没有下肢了,他就不正常了,很多事不能交给他,你就对他采取了另样的眼光来看他,你就不会平等的对待他,你就不会发觉他的潜能,你就不会注意到他的长处。比如为什么在很多美术工厂,聋哑人做活最好,因为他听不见声音,他不受任何干扰,他所做出的工艺产品是最美的最好的,就是这个道理。司马迁《报任安书》 中有一句话叫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左丘和孙子都是残疾人,但是他们能创造人类进程中感动很多健全人的,载入中国史册的宝贵遗产,他们是我们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得到世人传颂的。2003年我们国家召开了第三次残疾人自强模范表彰大会,中国残联有一位同志写过这样一段话,“华罗庚跛足,为数学之泰斗,史铁生截瘫,登文学之殿堂,李志军盲目,病榻树军人之典范,邰丽华失聪,舞台塑大慈之观音,王树明驾轮椅,开技术革新之路,李长玉辟荒山,栽生命常青之林,古往今来正气一贯,四海之内君子辈出。”其中列举的都是为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残疾人,有科学家华罗庚,像这个王树明是近现代残疾人中的自强模范,他是全国5.1劳动奖章获得者,是长春的是电信系统的标兵和楷模,他坐着轮椅为我们国家发明了多项信息产业的技术,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邰丽华大家知道千手观音的领舞人物。这里有科学家、文学家。像史铁生是我们中国文联主席团的成员,是个非常著名的文学家,是我们中国残疾人文学联谊会的主席,他著的书令人振奋,鼓励人们自强,他在对人生的感悟,对人的一生应该怎么样去渡过,应该怎么处理各种问题,有很多很深的哲理,能够叫人振奋,能够促人成长,所以史铁生的著作是非常感人的。大家还知道贝多芬,在他失聪以后谱写的第九交响曲合唱,那是音乐史中的壮举,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坐着轮椅进入白宫,连任三届美国总统,领导美国人民战胜了经济危机,进行了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这是美国历史上仅有的连任三届的美国总统,他是坐着轮椅的美国总统,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残疾人。还有著名的科学家霍金,他们都是残疾人。中外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残疾人有能力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进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这是第二个现代文明残疾人观,就是残疾人不应该只是受到同情,还需要受到尊重,他们中的很多人仍然能够成为社会的强者,是社会生产力的推进者,是我们社会的财富。

第三层是由于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使残疾人处于某种不利的地位,残疾人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需要消除外界障碍,给予特别辅助。造成残疾人问题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不是残疾本身,而是外界障碍,《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指出的残疾人定义就说明了残疾人,他们的这些损伤与各种障碍相互作用,可能阻碍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的参与社会,也就是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障碍有可能消除。怎么样消除?一个是靠他自身的努力,一个是靠社会给他补偿条件,任何人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都离不开社会的补偿条件,健全人登高需要台阶,如果没有台阶,觉得会很吃力,台阶对健全人来讲可能是司空见惯,可是古代没有台阶,只有社会发展了才有台阶,大家都知道对于残疾人来讲,坐轮椅的残疾人有台阶就没法行动,他需要有一条坡道,这就是社会对这个特殊群体需 要创造的补偿条件。残联的常务理事长吕世明在3月30日到美国参加《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开放日的活动,并发表了演讲。吕世明是坐着轮椅的残疾人,他到了美国坐了电动轮椅,坐了多次公共汽车,下了地铁,上了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到了联合国,还上了餐馆,所有的这一切他就凭着坐着电动轮椅畅通无阻,到哪里都是非常的顺畅。比如他坐公共汽车,他到了公共汽车站在那等待的时候,所有的美国健全人看到他都主动的让开,让他排在等车队伍的最前面,公共汽车停到他前面,车门正对着他,司机走下来到他跟前把车门的踏板放下,并协助他将轮椅固定在车内的安全位置,这时候其他的人才陆续上车,所以他在美国感到走到哪都非常顺畅,这是发达国家无障碍环境为残疾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补偿条件,让他们能够自由的走向社会、走向健全人中间。在我们国家还不能完全做到,所以还需要社会给他们这种补偿条件,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这种补偿条件会越来越多,我们中国的残疾人将来也会得到社会更充分的补偿,能够走出家门,充分融入社会跟健全人一样共享我们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比如没有字幕的影视节目,听力障碍者就难以观看。常规印刷的文字盲人就无法阅读,这些都不具备提供给盲人特殊的补偿条件,因此国家和社会有责任采取更多的措施,减少和消除这些障碍,使残疾人在无障碍的环境中,充分的享受社会服务,从事生产劳动,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己的权利。

第四层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有赖于社会的帮助,也取决于自身的奋斗,残疾人要有求生存图发展的志气,要履行应尽的义务。我们平时都说“自助者人恒助之”,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补偿条件的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和成就,越来越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奋斗。如果没有残疾人这个主体自身的努力奋斗,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前面讲的这段《阿狗的故事》,社会关心他,校长支持他上学了,老师给他做了一个课桌,但是如果“阿狗”没有去学习的愿望,他每天不是来回折腾去上学,任何给他创造的补偿条件在他身上都没有任何作用。这个例子就说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对残疾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残疾人的奋斗精神。我们把残疾人的模范命名为自强模范,我们四年表彰一次就是特别强调残疾人的自强精神,《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盲人运动员的故事,主人公名字叫平亚丽,是北京人,她是中国在国际奥运会上第一个获得金牌的残疾人运动员。平亚丽是个盲人,1984年她在美国参加残奥会的时候,得到了金牌。当她领奖的时候,她向观众鞠躬,鞠躬以后因为她看不见,看不见国旗升起,她能听见国歌奏响,当时她心里就想我能够看到多好啊,但是她在心里头在想象着国旗是在因她而升起,她感到无限的光荣和自豪。回国以后她已是残奥会冠军了,可能人们会认为她的人生会很平顺,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因为结婚以后她的孩子也是个盲人,所以丈夫和她离 婚,又加上企业不景气,她下岗了,没有生活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她不得不去领取救济,当她领取救济金的时候,她非常激动,给街道的干部深深的鞠躬,她的孩子拉着她的手说,“妈妈我不希望你是这样的鞠躬,妈妈我不喜欢你这样的鞠躬”,她心里头感觉很不是滋味。平亚丽当时就想到我在美国向整个会场的运动员鞠躬,是因为国旗因我而升起,我为国家争得荣誉,今天我鞠躬是因为我要求政府给我救济,所以这时候她受到了深刻的震撼,她回去后就决定要自强不息,她认真的学习盲人按摩技术,经过刻苦的努力,她考取了盲人按摩师,并办起了盲人按摩诊所。她在北京办了三个按摩诊所,她的生活已经很好。这个例子就说明残疾人曾经成功过,但是并不证明他一生就平顺,他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水平,增加自己的技能,自强不息,他的人生才能越来越美好。

第五层是现代文明残疾人观对残疾人的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的解放不仅要消除奴役、压迫和剥削,还要消除歧视、偏见和传统观念导致的不平等现象,最终实现人类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要实现人类的全面的自由发展,不但涉及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的变革,也要求社会思想文化的全面进步,残疾人的解放对残疾人而言是消除障碍,全面发展,实现平等参与共享,但是对健全人而言,就是要消除愚昧、偏见和歧视的思想文化观念,实现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对于社会而言是追求和谐关爱,实现进步平等,因此残疾人解放应该说和民族的解放、妇女的解放一样,是人类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的解放不仅是残疾人自身的解放,也包含了社会解放的意义,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残疾人解放提供条件、创造条件,以人类解放为己任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要求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为目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应该为残疾人解放做出不懈的努力。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反映了社会对残疾人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这里介绍这些观念,从近处来讲是对大家了解残疾人、理解残疾人问题,认识举办北京残奥会的意义,是有重要的作用;从远处来讲,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残疾人与社会的关系,推动和谐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是有重要作用的。

第三节 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应该说从1949年解放到现在,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之初到1966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残疾人分得了土地和农具,城市残疾人组织起来生产自救,逐步发展起各种福利工厂,无依无靠、生活无着落的残疾人和伤 残军人得到了收养安置,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得到救助。有一段佳话大家知道前些天毛泽东的儿子毛岸青去世了,毛岸英和毛岸青是毛泽东的两个儿子,毛岸英是朝鲜战场上去世的,他的两个儿子娶的两个女孩儿刘思齐和邵华的关系是姐妹,她们两个人的母亲叫张文秋,解放初的时候毛泽东把张文秋安排在盲人出版社,张文秋当时思想不通,说怎么把我安排在盲人出版社,她不愿意从事这个工作,当时毛主席是怎么做这个工作的呢?毛主席说盲人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你既然是为被压迫的人谋解放才出来参加革命的,为什么不去解放这些最苦的人呢?这是我们至今看到的中国第一代领导人针对残疾人问题的语录,是非常珍贵的。1951年周恩来总理在签署一个关于改革协定的决定中,也包括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聋哑、盲目等特种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人和成年人实行教育,这就是当时的第一阶段的时候,国家领导人对残疾人事业的一个关注,但当时第一阶段的残疾人事业还谈不上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主要是救助为主。

第二阶段是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十年浩劫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连人权都没有保证,人道主义思想严重破坏,这时候极左的思潮泛滥,因此残疾人事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应该说残疾人事业是停滞阶段。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开始,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外国友人的时候,明确的表示中国需要改进对残疾人的服务,以后进入80年代,我们中国残疾人事业迎来了崭新的春天。当时被海外媒体誉为中国人道主义拓荒者的邓朴方同志从海外归来,邓朴方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脊髓严重损伤,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送到加拿大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以后在胸腔注了铁的钉子支起来,他就在加拿大体会到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当时加拿大的教授要求他长期在加拿大进行康复训练,但是还有很多中国残疾人没有得到康复的训练,而且现代康复医学在中国还没有开展起来,所以他就坚决的要求回到我们祖国来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回来以后他四处奔走,李鹏总理签署建设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建设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以后推进了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当时借助了日本的资金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残疾人不仅需要解决康复问题,还有教育、就业、扶贫等等的问题,他意识到光有钱不行,在成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之后,他意识到需要成立一个各类残疾人的组织,于是在1988年成立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集中的研究残疾人的各类问题,帮助推进残疾人的问题的解决,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所以到1988年的时候,全国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就成立起来了,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残疾人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为时间的关系,它的发展我分五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建立了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这个体系 大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希望大家进一步深刻领会。

2)建立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法,对于残疾人事业来讲,我们有一个重要法就是《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是从全面来讲维护残疾人权益,是全国人大通过的一个推进残疾人事业的根本法律文本,在《残疾人保障法》之下,我们在2004年制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通过了《残疾人就业条例》,我们现在正在着手制订《残疾人的康复条例》,这是从中国残联来讲要力图建立残疾人的各类各种业务领域的法律体系。在中央建立各个条例以后,各省市自治区也都相应建立了一些规定,围绕中央的一些法律条文建立地方法规,地方法规在推动地方的残疾事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家各个部委在制订相关的法律时候,大概涉及到有34个国家部委制订法律中都涉及了残疾人的法律规定,因此可以说残疾人的法律体系正在逐步的形成,并且会进一步的完善。

3)我们建立的从中央到基层的残疾人的组织体系,中国残联是1988成立的,成立了残联以后我们又成立了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主任现在是回良玉副总理,有36个部委参加,由国务院来协调残疾人的事务,每年召开一至两次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表明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面有执行机构,就是中国残疾人执行理事会,中国残联的执行理事会,执行理事会下设11个部厅,来推进残疾人十大业务的发展,在31个省市都有省级的残疾人联合会,现在我们残联组织体系已经下到省、地、市、乡镇,从中央到地方一共有八万名残疾人专职工作者,就是拿国家工资的残疾专职工作者。在社区和乡村我们还有40万名活跃在村里头的残疾人协会中的,从事残疾人工作的残疾人,我们在基层聘请的残疾人从事残疾人工作有40万人,所以应该说我们已经形成了残疾人工作的完整工作体系。

4)建立了完整的残疾人的工作的业务体系,1988年成立残联以后,在邓朴方主席的领导下,在党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残联工作全面推进,我们十大业务体系简单的介绍。

康复工作。康复实际上是残疾人终身的需求,因为康复是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补偿他的功能、提高他的生存质量、增强他的社会参与能力的一个基础和重要途径。自从引进了康复工作的理念以后,我们最早在康复研究中心做的是肢体的康复,三瘫一截。后来从中国残联来讲是搞三项康复,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康复、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康复,三康复现在已经发展到八康复,有智力残疾康复,盲人行踪导向康复,精神病康复等等,这八项康复开展以后已经使1200万残疾人得到了康复工作训练,现在全国的康复需求量在残 疾人中达到60%,也就是我们1200万远远满足不了残联康复的需求,如何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都能够得到康复,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就要求康复进社区、康复进家庭,广泛的开展社区康复,社区康复是现代我们开展康复非常重要的一个重大举措。现在我们社区康复需要与卫生部门充分接轨,利用卫生的医疗保障体系来开展社区康复。现在我们还借助“爱眼日”、“爱耳日”来推进康复工作,现在我们为了实现更多的人得到康复训练的目标,我们提出了在2003年第三次全国康复工作会议上,提出2015年人人享有康复的目标,现在我们正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例:在2003年的时候,我到了宁夏,在宁夏我参加白内障手术的总结会。在宁夏上桥乡有一个叫马文源的残疾人,他们一家七口有六个残疾人,马文源本人是精神病人,他的老婆和三个孩子都是白内障,马文源从前是村里有名的富裕户,他家庭条件非常好。但是随着老伴儿和三个孩子相继失明,沉重的负担、巨大的压力使马文源得了精神分裂症,从此家里贫困如洗,为了治病把房子卖了,把家里的店也卖了,全家人靠一个11岁的小儿子辍学打零工来维持生活,2002年11月我们的国家医疗队到了这个地方,马文源一家他的三个孩子和老伴儿都做了白内障手术,当摘除纱布以后他的老伴儿和三个孩子彼此之间认出了相互的相貌,激动万分、热泪盈眶,全家人排在一起高呼“共产党万岁”,“国际红十字会万岁”,“政府万岁”,当时在场的人无不感动得留下眼泪。例:云南省有一个叫戴嘉芬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从小由于疾病造成了双小腿截肢,无法站立,父母为她治病花掉了几乎全家所有的积蓄,再也没有能力为她安装假肢,李嘉诚的项目帮助她安装了假肢,她终于站起来了,不仅可以站起来而且还可以像以前一样走路,还能跟同伴玩耍,还骑上了自行车,稚气的脸上充满了童年的欢乐笑容。

教育工作。教育工作应该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残疾人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在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教育,现在全国有1662所特教学校,再有就是普通学校中的特教班进行教育,现在全国的特教班有2700多个,第三个途径是随着普通小学,随着正常孩子随班就读,这三类教育,这是义务教育阶段。到了中等教育有三条途径,一条是义务教育之后,他们的残疾人就在高中阶段进行学习,这样的高中特教学校有66所,很少。还有一种是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特殊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有158个,这是非常薄弱的,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最后极少数的残疾人进入高等学校的学府,现在好了,以前残疾人进大学是相当困难的事情,现在随着人们对残疾人权益的保障,分数达到的残疾人一般都可以上大学,每年我们大概要送5千名残疾孩子上大学,但是有些盲人和聋人需要到特殊的学院进行教育,全国有11所。

残疾人就业。我们从三种途径来安排残疾人就业,一种是集中就业,集中就业的主要方 式是福利企业工作,现在全国的福利企业有6万个,安排集中就业的残疾人60万人,按照《就业条例》要求集中就业的残疾人,我们希望国家税务总局与民政部要改善集中就业残疾人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能够更多的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原来只有聋人、肢残人、盲人在福利企业中就业享受优惠,智障的享受不了,现在国家规定智障人也可以享受,福利企业接受残疾人的比例原来从35%下降到25%,也降低了门槛享受优惠政策。再有一种就是按比例就业,按比例就业要求企事业单位包括国家机关一定要按总人数的1.5%安排残疾人就业,如果你达不到1.5%就要交纳就业保障金,就业保障金用来给残疾人进行培训,帮助残疾人个体就业。残疾人的按比例就业,还有很多企业不能接受,觉得这是给他们增加负担,这都是对残疾人的不了解、不尊重。现在法国这个国家1/10残疾人,法国很发达,它的标准要比我们宽得多,法国按比例就业是6%,我国才1.5%,因此企业应该从关爱残疾人的角度、重视残疾人人权,给他们一个平等参与的机会,安排他们就业。再有就是个体就业,个体就业比如主要是残联政府给他们安排一个小的摊位,个体就业我们给一定的补助,帮助买养老保险。现在我们城镇残疾人就业的达到463万,在农村通过贷款帮助残疾人参加种植业、养殖业和家庭手工业,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安排了1800多万残疾人参加了这些生产劳动。

社会保障。我们国家正在全国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是严重滞后的,应该说我们现在全国有594万残疾人享受低保,但是这个比例是很低的,总体上占残疾人享受最低保障和社会保障的比例,在城市仅占到13.28%,在农村仅占到5.1%,而且社会保障有些地区做的比较好,像北京的残疾人在享受最低保障的同时,还根据残疾人残疾的情况给10%—50%的提高保障标准。

残疾人扶贫工作。扶贫工作我们现在开展的主要是康复性贷款,每年8个亿为残疾人提供,他们能够通过不定贷款,买一些劳动生产工具、生产资料来进行自救,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生产劳动。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危房改造,帮助一百万残疾人住上房。我们还建立若干个扶贫基地,来帮助残疾人在扶贫基地中集体的从事生产劳动,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残疾人的文化生活。现在我们已经在各地县级和地级市建立了残疾人文化活动场所,建立了一千多个,基层文化生活也很活跃,大家知道残疾人艺术团在春节晚会上做出了精彩的表演,他们最近就频繁的出访世界各国,已经在几十个国家演出,体现了我们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的水平,震撼了世界,我们国际影响力在逐步的扩大,配合国家外交大局,我们积极的推动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制订进程,获得了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高度评价。邓朴方主席为了制订《残疾人权利公约》,三次拜访安南,还拜访了众多国家元首,强调推行《残疾人权利公约》的重要性,同时我们的中国残联还获得了联合国具有特别资商定位的 组织称号,我们还跟国际上一些慈善组织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比如说跟国际红十字会,国际红十字会赞助我们三千万美元开展了为450多万白内障患者进行视觉恢复活动,我们还根据李嘉诚的支持,开展了长江新里程的项目。

5)残疾人的素质普遍提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应该说我们现在残疾人的素质经过20多年来,有了很大提高,现在我们从县级以上有3千多名残疾人残联工作者及残疾人亲属,成为县以上人大的代表、政协委员,他们为国家政治文明建设做出贡献,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也进一步改善。现在中央的一些部门教育、劳动保障、司法等部门,都非常重视残疾人工作,给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也在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我们充分的利用全国助残日、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各种形式,深入开展助残活动,现在国家已经建立了助残志愿者联络站有十万多个,登记在册的志愿者近300万人,受助的残疾人316万人。为残疾人创造的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也在加强,十五期间建设部、民航总局、教育部、交通部、铁道部、中国残联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文件,推进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同志亲自关注2008年残奥会残疾人登长城的问题,专门要在长城脚下召开现场会,研究办法和措施。残疾人事业虽然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他们的各项的服务保障与健全人的差距,还在不断的拉大,这种趋势还日益明显。我想举一个简单的数据:2005年全国人均收入是11000多元,包括残疾人收入,在城市里残疾人的人均收入是4800多元,是健全人的1/3,农村健全人的人均收入是4080元,而残疾人的人均收入是2200元,就说明我们农村残疾人的收入是健全人的1/2,这就说明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还远远赶不上健全人的生活,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家还要关注残疾人事业,政府还需要对残疾人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特别补助,否则残疾人就会拖全国小康建设的后腿,造成全国不和谐的状态,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8296万残疾人参与,和谐社会就无法真正实现。

第二章 残疾人体育

(视频)

第一节 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概况

看完这个片子大家对残疾人体育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在国际上实际上残疾人体育运动会分成三个:一个是残奥会,一个是特奥会,一个是聋奥会。残奥会指的主要是肢体残疾人,包括小儿麻痹瘫痪,脊髓损伤以后的截瘫及盲人的运动会,2008年残奥会也 12 就是这个奥运会。特奥会是智障人士的运动会,就是智商在70以下的残疾人运动会。还有一个是聋奥会。

1.残奥会的起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大量的伤兵,这些伤兵怎么办?他们不能成为社会的负担,他们不能在家待着,有一个医生叫路德曼,在英国就提出来要把这些伤残人组织起来搞体育比赛,他就在英国组织了一次轮椅比赛,当时参加这个比赛的残疾人有14名,这个比赛以后他就命名这种比赛叫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这个运动会四年以后就成立了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的联合会,并举办了首届国际残疾人奥运会,这就是国际残奥会的前身。到了60年在罗马举行的第17届夏季奥运会的时候,60年是在罗马举行的1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当时运动会结束两周以后,来自23个国家的400名运动员参加了在罗马的第9届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这届运动会就被国际奥委会认为是第一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后成为一种惯例,每四年残奥会就要举办一次,到1988年汉城第8届残奥会后,形成了每届奥运会和残奥会在同一个城市举办的惯例。雅典奥运会的时候,就是希腊雅典举行的奥运会之后举行了残奥会,136个国家和地区的3800多名运动员参加。

应该说在残疾人奥运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8年—1989年,应该说是残疾奥林匹克运动的治疗时期,这个治疗时期是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治疗和康复服务为特征的。第二个时期是竞技体育时期,这个时期是1989年—2003年,这个时期主要是想强调体育运动能够为残疾人自我实现提供一种方式,能够挖掘残疾人的潜能,因为残疾人通过参加体育运动,能够挖掘潜能,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是第二个竞技体育时期。第三个叫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是2003年到现在,这个时期强调的不只是残疾人自身的,强调的是什么呢?社会要为残疾人提供基本运动的机会,我们社会健全人社会要懂得关心残疾人,把残疾人的运动看成是激励全球发展的手段,把残疾人运动融入全球化来,融入全球的体育运动,这个是站在一个世界角度来看的,站在全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残疾人体育运动。所以说残奥会是路德曼医生发明的,斯托克曼德维尔医院起源的,第一届是在罗马开始的,第一届残奥会是和第十七届奥运会一起举行的。

2.特奥会是在美国发起的,美国有个前总统叫肯尼迪,他的妹妹是智障人,肯尼迪家族非常关注这个妹妹,看到自己的妹妹走不出家门,被人们所歧视,肯尼迪的另一个妹妹叫尤妮丝·肯尼迪就发明了一个特奥运动,让他的妹妹参与体育锻炼,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他妹妹就活跃起来,身体健康起来,也愿意跟人家交往,这样就走出了家门参与特奥运动,同时通过他的妹妹带动更多的人参加特奥运动,这样特奥运动在美国就开展起来,在美国搞了11届特奥会,美国本土对特奥运动员特别关注,对智障人各种保障措施非常到位。到11届 的时候就在爱尔兰举行,当时在爱尔兰举行的时候,有7000多名运动员参与,到12届美国就建议在中国,因为当时中国智障人是1200万,认为中国这么大的群体的智障人,更需要开特奥会,让他们融合社会,让他们走出家门,让智障人得到解放,这样的话我们国家经过国务院批准就同意承办12届特殊奥运会,地点在上海。今年10月2日就在上海举行第12届夏季特奥会,各国的很多国家政要都要参与,我们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最近还要向国务院常务会来专门汇报筹备情况。现在我们国家特奥运动员已经从5万发展到53万,到“十一五”期间我们每年要以10%的速度增长,也就是“十一五”末的时候,我们国家特奥运动员要发展到100万。通过特奥运动确实能够让智障人心理得到调试,人活跃、坚强起来,能跟健全人融入。

3.聋奥会进行了20届,国际聋奥组织是成立于1924年。第一届的聋人奥运会是1924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到现在20届了,1955年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可,这是世界上残疾人体育的情况。

第二节 我国残疾人体育

我们国家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的很快、很好、很让人振奋。

我们在雅典残奥会获得了63枚金牌,在亚特兰大残奥会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是名列第9,在澳大利亚残奥会上我们获得了第6名,在雅典残奥会上,当时我们内部定的只要保6争5就可以了,当时临上飞机的时候,我们负责残联体育的领导人说:“理事长你要有思想准备,也许我们能够达到第一名。”没想到一到雅典残奥会上,我们运动员那自强不息的精神超人意料的爆发出来,人人都在拿金牌不可收拾,拿的63块金牌比第二三名的总和还要多。2008年残奥会的形势不容乐观,因为国际上这次震动,雅典的震动可能震撼了英国和美国,包括澳大利亚、荷兰、乌克兰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视残疾人体育运动。我们的残疾人体育运动一定不能出现兴奋剂问题,一定不能出现不文明的行为,一定要给世界文明树立我们中国残疾人风范和人格的魅力,这是我们要做的。至于金牌我们拿第二也无关紧要,不要给运动员太大的压力,只要我们国家办好了世界残疾奥林匹克运动的盛会,这就足以了。

第三节 怎样看待残疾人体育运动

怎样看待残疾人体育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就最初看到残疾人从事体育运动的人,有的人会说让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去从事大剂量的竞技运动是不是太残忍了?看着这些运动员去运动,让人心里感到特别难受,比如说残疾人的身体本来就有缺陷,应该是被帮扶和救助的 对象,难道他们要像健全人一样争金夺银吗?你们是不是不道德。这种想法不仅在一些老百姓中有,在一些领导干部中也有。

经过接触了大量残疾运动员,我们的想法应该转变,如果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考虑,他们为什么要拼命的争取好的成绩为国争光?有一位残疾人工作者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他说:“当我在游泳池边,看到残疾女运动员脱去外衣,露出她的残肢断臂的时候,我深深的被震撼了,人都是爱美的,年轻姑娘就更爱美,谁也不愿意将自己的残缺示人,但是在游泳池间,我们这些残疾运动员特别是女运动员,为了通过参与体育竞技证明自己的能力,她们就一定得克服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残疾的心理障碍,以相当的勇气在公众面前显示自己的力量,去争取胜利。作为观众,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仅仅是他们残缺的躯体吗?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蕴藏在他们残缺的躯体中克服障碍、勇往直前的信念和冲破局限、奔向胜利的壮举,这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有一个故事讲罗斯福总统到军舰上和士兵一起参加国家的升旗仪式,当国歌奏响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在轮椅上撑直了身体,撑直了双臂,克服了因为小儿麻痹后遗症带来的双腿残疾,尽量的站了起来,随行人员劝他不要站,罗斯福说:“我要告诉士兵们,他们的总统在国旗面前是站着的。”其实我们中国的残疾运动员也想告诉观众、告诉同志们:“我们虽然残疾,但也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参与竞技,并让祖国为我感到骄傲,让国旗因我而升起,让国歌因我奏响。”

其实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对残疾人是重要的康复训练,大家知道残疾体育运动起源于康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士兵为什么通过体育活动很多人得到康复,得以回归社会,所以体育运动对他们来讲,他们是应该参与,他们参与以后,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对他们的能力提高,是有极大的好处的,他们不仅为国家争光,也为自己的人生展示了一个前景。

例:电视剧《花开有声》,一个母亲收养了三个不属于她亲生的残疾孩子,其中有一个没有双臂的残疾人叫南非,他就是用自己残缺的身体在雅典残奥会上拿了四块金牌,他没有手就是用头来冲击,他要比有手臂的残疾人吃亏一大段,他无数次用头去撞击而导致过敏、撞伤,现在他结婚了有了孩子有了工作,人生开始了新的旅程。

例:无臂“蛙王”宫保人的故事。宫保人是辽宁人,小时候也因为高压电击失去双臂,但是他练就了一身游泳的好功夫,获得了包括残奥会在内的多项世界冠军,被誉为“无臂蛙王”。有一次他在家乡的水池边看到一个女青年不幸落水,在这种情况下他毫不犹豫的跳入水中,迅速的游到女青年身边,大喊着:“你抱住我的双肩”,后来把这位女青年救出来了。

残疾运动员特别是我国的残疾运动员,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往往表现出特别能吃苦的精 神。举一个盲人运动员的例子,刚才大家看到的李端原来是军人,他是青年篮球队的运动员,他两次入选国家青年篮球队,但有一次他洗脸的时候,无意间搬动了一个消火栓,消火栓爆炸了,炸瞎了他的双眼,失明以后他曾经想过自杀,后来他想到自己是一个军人,军人的本分要求他自强,要求他仍然要作对人民有益的事情,经过了解他知道可以参加残疾人体育运动,最后他就参加了跳远比赛,跳远需要数点和踩板,但是他眼睛看不到,数点经常是踩到了沙中间上,无数次的练习,他拿到了雅典残奥会的冠军。如何看待残疾人体育呢?必须得站在现代文明残疾人观的角度来看待残疾人体育,如果站在现代文明残疾人观的角度来看待残疾人体育,就能理解了,就不会产生那些对残疾人“残忍”的想法。

第三章 北京残奥会

(视频)

第一节 北京残奥会的基本情况

2008年第13届残奥会是在8月8日到24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结束之后的12天,9月6日到9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13届残奥会一共有15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名运动员来参加,有2500多名教练、裁判员,此外还有4000名文学、摄影、广播电视记者,根据主办城市与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合作的协议,第一次由一个组委会举办的奥运会,因此北京奥组委提出要举办两个高水平、有特色、同样精彩的奥运会,这是我们国家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2004年3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11月温家宝总理分别会见有关的外宾,提出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北京残奥会比赛项目有20个大项,北京残奥会的比赛场馆一共用18个,18个项目用16个场馆,青岛的是用的帆船比赛,香港用的是马术比赛,各项准备工作基本上都有了比较好的推进。

残奥会的口号理念,大家都知道和奥运会享有同一个口号,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就符合了残疾人与健全人在同属一个世界,共求美好梦想的主题。同一个世界实际上也说明世界是一个大家庭,残疾人是这个家庭中的成员,他们渴望与健全人同享人类文明,共同建设美好的世界的责任;同一个梦想就是说我们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也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他们以自己的身体、心智和精神来创造生命的辉煌,实现崇高的理想,这是口号。理念是“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超越的理念核心是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和残疾人超越生理障碍的信心,融合的体现残疾人,16 体现了奥林匹克的团结、和平、和谐的价值观,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共享就是让残疾人与健全人在奥林匹克和社会生活中享有平等权利,在五环旗帜的感召下,共享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欢乐、友谊、梦想和成功,共享社会主义成果,这是“超越、融合、共享”理念的含义。会徽大家都知道天地人,天地人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图形部分,图形部分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构成的“之”字形,有生生不息到达之意;第二部分是“Beijing 2008 Paralympics Games”字样;第三部分是国际残疾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的标志。会徽的图形部分体现了在使用的色彩中红色喻意太阳、深蓝色喻意蓝天,绿色喻意大地,会徽以色彩选择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中国红体现了人文奥运,深蓝色代表高科技,体现科技奥运,绿色代表环保,体现了绿色奥运。残奥会的会徽天地人以汉字作为会徽图案,奥运会的会徽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会徽图案,中国字和中国印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两种在思想艺术风格上相映成辉。第四个吉祥物,吉祥物是“福牛乐乐”,大家知道牛是非常纯朴的、乐观的、勤奋的,牛和人类是很亲近的,牛的形象在国际上也比较受喜爱,所以这个“福牛”比较受欢迎,也体现了我们国家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与平安祥和之意,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这是残奥会的会徽、理念、口号、项目、运动场馆基本的情况。

第二节 怎样参与北京残奥会

首先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参与北京残奥会。

一是要从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出发看待这个残疾人盛会,它不是一般的体育赛事,这次赛事应该是体现了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典范;二是秉承人文奥运的理念,参与残疾人体育盛会,通过举办北京残奥会弘扬人道主义,彰显人文精神,这是每个残疾人的责任,每个北京人的机遇,每个中国人的信誉;三是为了实现北京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要求,需要大家认识到精彩的奥运会需要你我的力量,精彩的奥运会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同样的精彩将给世界双重的惊喜;四是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共建北京残奥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每个人的良好愿望,通过办好北京残奥会将鲜明的体现中华民族对于弱势群体的姿态,显示出公平、正义、诚信与充满活力的特征,这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四点态度。

第二个以怎样的行动参与北京残奥会,行动上面有两方面,一个是直接参与,一个是间接参与。首先说一下北京残奥会需要两个环境的改善,一个是硬环境、一个是软环境,硬环境就是无障碍设施的改善,软环境就是我们应该全体市民、全体志愿者、全体奥运会的工作人员、全体大学生怎么样对待参与残奥会的残疾人,怎样以热情、尊重、友好、关怀的姿态 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恰切的扶助,鼎力的支持,这是两个环境需要在办好残奥会中营造的。参与残奥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一种是间接。直接参与比如在座的各位都可能成为志愿者,直接为残奥会服务,另一种参与是北京人乃至中国人对残奥会提供间接的服务,要求关注理解残奥会的传播,营造支持残奥会的社会氛围。作为直接参与残奥会的志愿者,有一个主要的提示,一是让残疾运动员感受到尊重、关爱、温暖与接纳,特别注意消除任何歧视和偏见,同时要注意把握好分寸,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接纳,因此你要把握好分寸。二是要注意针对不同的残疾运动员提供适合的个性化服务。对于在参与过程中如何做到尊重,如何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作为观众去赛场加油鼓劲,本身就是一种参与,你可以在与残疾运动员偶遇的时候,提供给他需要的帮助,甚至在路上遇到残疾运动员,要以友好的微笑面对,这都是应该做到的,但我们更要注意的是要营造整个社会尊重、关爱、接纳残疾人的氛围,创造无障碍环境。现在北京的无障碍环境不尽如人意,北京的无障碍环境不系统、不衔接,残疾人出行会遇到很多困难,身边没有辅助人员,所以很多残疾人出不了门。在国外的路上可以看到很多残疾人,但是到北京看到残疾人的数量很少。北京还是无障碍环境做得比较好的,在全国来讲很多城市更差,所以我们所有的人就要注意到维护无障碍环境,比如说经常看到盲道被挤占,坡道被挡住,这就需要提高公众创造维护无障碍环境的自觉性,营造社会环境,每个人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对身边残疾人的关心和辅助,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哪怕是一点点支持,也是对残奥会的支持。残奥会是运动会,而我们要为残疾人做的远远不止一个运动会,要通过迎接残奥会、办好残奥会,把我们对残疾人的关爱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帮助残疾人要注意态度和技巧。首先要注意以平等、尊重、热情的态度对待残疾人,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自尊心,往往他们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未必需要你的帮助,比如有的残疾人走路过程中有困难,你主动去扶他,他会拒绝你,因为他觉得他自己能走,他不愿意接受帮助,所以你在帮助他的时候,要征得他的同意,他同意接纳你再帮助他,不同意你千万别强行帮助。对于不同类型的残疾人,要注意帮助的技巧,比如对待盲人,要时刻记住盲人他看不到周围的环境,而是要通过听和触摸来了解周围的环境,所以每到一个新的环境,你不是带着盲人走路,而是要给他介绍环境,告诉他这有台阶,告诉他这有个扶手,告诉他要注意什么问题,讲明方位,这样残疾人他会自己去做,在引导盲人的时候,他们的盲杖一定要他们自己拿,他们通过盲杖感受周围的环境。引导时不要抓他的手,而要让他用手来扶着你的肘,不要去拉人家走,走的时候不要太快,遇到台阶或者障碍的时候,转弯的时候要用语言来提醒他们,告诉他们转弯了,他们自己就会配合你转弯。肢体残疾人有时是乘坐轮椅,要征得同意才能够帮助推行,坐轮椅的时候要注意平稳速度,更不能急行急转,上下坡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有必要的时候下坡可以倒行,抬轮椅要注意抓好适当的部位,有些部位是不能抬的。对于余一侧下肢的残疾人,一般扶助者要注意走在残肢的一侧,以防摔倒。对于拄双拐的残疾人,最好不要去直接搀扶,当着盲人的面不要出现损害盲人自尊的话,以免刺激盲人的自尊心。在语言上要注意,应该要讲语言文明。对肢体残疾人不要盯着他肢体残疾的部位看,以免他认为是对他的不尊重。在观看比赛时,要注意赛场的要求,可以欢呼鼓掌的场面,当然不能立即热情,但是有些比赛是不需要热情的,热情是体现在脸上。比如盲人门球这个项目,盲人看不见他就凭着听觉来听球里的铃铛动,球跑哪铃铛响到哪,他就能把脚踢到哪,所以运动员通过听力来判断方向,观众一定要保持安静,肢体残疾人的网球等项目,有些赛场需要保持安静,包括把手机调整到静音状态。

为了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办好一届精彩的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精神,我们希望在北京奥组委的统一领导下,社会各界能更多的了解残奥、关注残奥、支持残奥,借助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契机,大家更加关注支持残疾人的事业,关心帮助身边的残疾人伙伴,让更多的残疾人和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共同奔赴我们国家美好幸福的明天,让我们共同拥抱2008年,在2008年为自己也为人生谱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三篇:北京残奥会观后感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京残奥会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1

作为贯穿闭幕式全篇的核心创意,“鸟巢”场地中间直径55米的“留声机”令人印象深刻。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个主视觉形象作为核心创意?来看总导演张艺谋的解读。

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留声机”要成为我们闭幕式的一个亮点,就有点像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冬残奥闭幕式通过一个道具来完成这个亮点。

折柳寄情是通过整体的表演的一个氛围,和讲解来传递的一个感情,留声机现在就成了一个道具要发挥这个作用。它其实是个意念,是个理念,不一定专门指胶片时代,黑胶时代,它只是人类作为留存记忆的一个东西,要勾连这个共同的共情,所以这个留声机一放,我觉得这个还是很能带动大家的一个感觉。

沈晨介绍,闭幕式将在50分钟左右完成,共有12个仪式环节,其中以《爱的感召》为题的表演环节,将由超过60%的残疾人作为表演的主体,以“手语”的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连,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斑斓的色彩。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依旧会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沈晨透露,冬残奥闭幕式更会让雪花的光亮投射到人们的心中。“一朵雪花”贯穿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四个仪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2

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宣布,杨洪琼将担任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云南籍运动员杨洪琼,89年9月出生,曾为轮椅篮球运动员,20xx年进入国家残奥越野滑雪队。本届冬残奥会上,她包揽了残奥越野滑雪女子坐姿组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3个项目金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

今夜,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鸟巢举行。联大特殊教育学院36名学生承担了节目《爱的感召》、《生生不息》以及演员返场谢幕三个重要任务。在圆满完成开幕式演出基础上,同学们以最崇高的抱负完成家国使命,站在国家最高演艺舞台上,再次以顶尖的技艺,饱满的状态,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此次光荣任务!

36人中,有25名视力残疾学生、1名听力残疾学生及10名健全学生。同学们在完成冬残奥会的开幕式第二天就进入到闭幕式的紧张排练中。从排练到演出,日日夜夜,只为竭尽全力在世界舞台上展青年大学生风采。

作为《生生不息》节目的C位演员,王得江已经封闭训练定音鼓60余天,一次又一次的推翻,一次又一次的复盘,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我,终于向全世界展示了最好的自己!

从冬残奥会的开幕式到闭幕式,联大学子们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责任与担当,擦亮了中国的青年名片,他们不负使命不负青春,为他们点赞!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3

今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央,一张闪耀着光辉的唱片“奏”出美妙的音乐。这是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闭幕式的现场。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残健共融的表演者们将“唱针”缓缓推动至地面,这张唱片在舞台呈现出的“留声机”上旋转启动。

音乐环绕在“鸟巢”上空。这一环节的音乐改编自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于19世纪的曲目《乘着歌声的翅膀》,它描绘了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美妙夜晚。徜徉在4位竖琴演奏者演绎的旋律中,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会徽烙印在“留声机”中央,闭幕式在金色光辉中开启了拥抱世界的欢聚。

音乐继续飘荡,随着激光的刻印,“留声机”边缘逐渐勾勒出冬残奥会六大项的运动形象轮廓,掀开了回顾本届冬残奥会高光时刻的帷幕。9天赛程期间的精彩瞬间,随着“留声机”的旋转而激情浮现。残疾人运动员穿越冰雪,在9天时间里拼搏奋斗、挑战自我的瞬间再次感动观众。当精彩瞬间在欢呼与喝彩中定格,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迸发出璀璨的荣光。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导演沈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表达的是残疾人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行为,由此来完成温暖和感人的瞬间。他介绍,本次闭幕式的创意策划从20xx年就已经开始。

据悉,本次参演群体中,约30%为残疾人,70%为健全人,再一次诠释了残健融合的理念,将向世界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4

今年的两届奥运会可谓是我们国家的盛事,赛场上体育健儿们的精彩表现,时刻感染着亿万人民为他们而欢呼,特别是残奥会上的残疾运动员们的表现更让我为他们而激动,虽然他们缺少着身体的某一部分,但他们身残志不残的顽强的`拼搏精神令我在心灵的最深处涌起一股股激情与力量!

在残奥会结束后,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才是生活的真正强者。从组织者和志愿者热情的服务中,让我又感觉到在当今社会残疾人正在被浓浓地关爱所包围,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使他们成为赛场中最为闪亮的人物。从48年前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打开成功之门后,数以万计的残疾运动员用惊人的毅力与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富有挑战性的赛场上以摄人心魄的勇气,书写着一篇篇动人的华章。他们用行动来向世界证明,我能行!在赛场上我看到,他们是快乐的使者,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的都带着微笑,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生理缺失而烦恼,也没有因为行动的不方便而气馁,在这点上是值得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的人所学习的,也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所学习的榜样。有些运动员虽然双目失明了,但他们灿烂的笑容并没有因为双眼失去光明而暗淡;有些运动员虽然只能依靠着轮椅,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阻止了他们对奔跑的渴望;有些运动员虽然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们心中的翅膀依然引领着他们在赛场上飞翔!

每当观看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演绎时,我的内心都会感到激情澎湃。因为我看到了,看到了残疾人的坚强!在我们的身边,依然有很多残疾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关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一个小小地帮助,或者一句真诚的问候,都会在共同前进和谐道路上洒满温暖地阳光!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5

13日,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上,现场观众和嘉宾都收到了一本精致美观的手册。北京印刷学院教授夏小奇带领团队设计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手册,首次添加盲文的设计,彰显出北京冬残奥会的温暖。

翻开手册,页面上不规则排列的“小蓝点”格外引人注意。“这是以盲文为设计灵感来源的流程序号。”夏小奇说,冬残奥会上,视力障碍运动员占有一定比例,所以团队在闭幕式手册中首次加入了盲文的设计。“由于印刷时间、制作工艺等原因,手册最终未能呈现出盲文的击凸效果。”尽管留有遗憾,但团队依旧希望通过盲文的设计向观众传达对视障者的关注、关爱和关怀,体现暖意。

“我们延续了冬日暖阳的设计主题,用胭脂粉与冰雪蓝两种色彩营造温暖氛围。”夏小奇说,冰雪蓝呈现冰雪运动的空灵与清澈,胭脂粉象征温柔、希望、包容与乐观。此外,云水蓝、丹紫红、宝石蓝、柠檬黄等明亮色彩作为辅色加入,让暖意更加浓郁、饱满和明媚。“这也代表了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残疾群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拥有不息的生命力,也怀揣着对更美好生活、更包容世界的不懈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美学的融合,用“简约而不简单”的表现形式,成为手册的亮点。在各代表团旗帜入场与向志愿者致谢环节的页面中,放射性的线条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绽放的花。“观众可能看不出花朵的品种,这正是我们想达到的效果。”夏小奇解释,花朵的图形既是残奥运动员奋勇拼搏的身姿,也是志愿者默守岗位的身影。在爱的感召环节的页面设计中,橄榄枝的枝蔓顽强地向前伸展,寓意爱与和平。夏小奇说,希望手册能够永恒记录这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6

经过九天的激烈比赛,今晚冬残奥会落下帷幕了。意味着这一届的冬奥会彻底结束了。可爱的冰墩墩雪容融也要下班了。

值得关注的是,有个宁夏姑娘参与了今晚冬残奥会闭幕式演出。她叫马奕菲,视力障碍,今年16岁,家住金凤区,是宁夏特殊教育学校高二学生,从5岁起就开始接触音乐,从小在音乐方面展现出良好天赋,5岁学习钢琴、9岁学习小提琴,12岁学习作曲,获奖无数。能在全国脱颖而出,被选中参与闭幕式重要演出,是多么幸运,也说明这个女孩不一般。

视力有障碍,小提琴、钢琴样样都会,能站到冬残奥会闭幕式的舞台,真的了不起!我四肢健全,什么乐器都不会,想想都惭愧。这个女孩,跟我的学生是同龄人,我的学生也有很多学音乐的,明天上课一定要给学生讲讲这个女孩的故事,跟这个女孩比起来,你们是何等的幸福,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练琴呢?

人是需要有榜样的,有了榜样的激励,会变得更有动力。尤其是身边的榜样,我们会不自觉地向榜样看齐,从而转化成实际行动,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活成别人的榜样。昨天在公园门口,看到两个小男孩吃芒果,一边拿嘴撕扯着芒果皮,一边往地上吐皮,实在看不下去了,我拿出一张纸巾递给小男孩:“给你张纸,不要往地上吐了,把地上的也捡起来”,小男孩刚开始还有点不愿意,说“我们渴了呀”,见我递纸巾,有点不好意思了,乖乖地捡起了地上的果皮。我说:“你们老师天天教育你们不能乱扔东西,以后出门带包纸巾”,小男孩连忙说“谢谢阿姨”,希望两个小男孩从此以后再不乱扔垃圾。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7

随着聋人小女孩用手语对圣火的深情倾诉,熊熊燃烧的北京残奥会圣火缓缓熄灭,残奥会闭幕了。我看了残奥会运动员夺冠背后的故事,有很多感触。

记得9月9日,南师大学生姚娟在标枪比赛中以40.51米的成绩夺得了冠军。这是江苏残奥军团获得的首枚金牌。为了夺得这枚金牌,姚娟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她的手肘曾经“撕裂性骨折”,现在做投标枪动作时,还是很痛。但是,她一直咬牙坚持誓死一拼,终于夺得了这枚金牌。她这种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学习啊!

还是9月9日,女子100米T11级颁奖仪式上,青岛盲人吴苗春出人意料地将自己的金牌挂在了领跑员的脖子上。她深情地说:“领跑员对我们盲人运动员来说特别重要,我的金牌里面有我的一半,也有他的一半。”多么感人的话呀!我们都知道,吴苗春辉煌的背后,有多上不为人知的艰辛。苦难让她坚强,更让她懂得感恩。她知道她成功的背后有多少人为她付出。而我们长在甜水里的一代人呢,是否知道我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父母、同学的教育、关心和帮助?懂得珍惜,学会感恩,也是我们的必修课啊!

残奥会虽然结束了。但是,残疾人运动员身残志坚、团结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留给我们的启示却是珍贵的,永远的!

我们要学习他们顽强拼搏,奋勇向上的精神!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8

伴随着唱片的转动,唱片上逐渐显现出运动的人物造型。随后,一个个赛场瞬间呈现了出来。北京冬残奥会的精彩,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难忘的瞬间组成,北京冬残奥会的记忆,就是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构成。

在赛场,所有人都是胜利者!“我们延续了冬日暖阳的设计主题,用胭脂粉与冰雪蓝两种色彩营造温暖氛围。”冰雪蓝呈现冰雪运动的空灵与清澈,胭脂粉象征温柔、希望、包容与乐观。此外,云水蓝、丹紫红、宝石蓝、柠檬黄等明亮色彩作为辅色加入,让暖意更加浓郁、饱满和明媚。

“这也代表了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残疾群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拥有不息的生命力,也怀揣着对更美好生活、

更包容世界的不懈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美学的融合,用“简约而不简单”的表现形式,成为手册的亮点。在各代表团旗帜入场与向志愿者致谢环节的页面中,放射性的线条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绽放的花。“观众可能看不出花朵的品种,这正是我们想达到的效果。”夏小奇解释,花朵的图形既是残奥运动员奋勇拼搏的身姿,也是志愿者默守岗位的身影。

在爱的感召环节的页面设计中,橄榄枝的枝蔓顽强地向前伸展,寓意爱和和平。中国式的浪漫带给世界以震惊,随着冬奥的圆满结束,北京冬奥产生的影响将持续扩大,愿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温暖时刻,留存为永恒的记忆。到了和雪容融说再见的时候了,你是否会不舍?是否会留恋?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9

围绕闭幕式“在微暖中永恒”的主题,本次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视频总监王之纲,联合国内多家顶尖视觉设计团队、多所高校优秀师生团队,在开幕式“同心圆”视觉形象的基础之上,加入特殊的舞美装置,从而重新塑造了一个“留声机”的视觉形象,运用先进的视听科技及注重情感表达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温暖感”“记忆感”“包容感”的统一,实现了“让温暖成为永恒”的主题。

开场,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残健共融的表演者们将“唱针”缓缓推动至地面,一张闪耀着光辉的唱片开始在“留声机”上旋转启动。在4位竖琴演奏者演绎的旋律中,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会徽烙印在“留声机”中央,本场闭幕式在金色光辉中开启了拥抱世界的欢聚。

随着激光的刻印,“留声机”边缘逐渐勾勒出冬残奥会六大项的运动形象轮廓,掀开了回顾本届冬残奥会高光时刻的帷幕。9天赛程期间的精彩瞬间,随着“留声机”的旋转而激情浮现。当精彩瞬间在欢呼与喝彩中定格,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迸发出璀璨的荣光。

在代表团旗帜入场环节,镀满金色光辉的唱片在“留声机”上旋转,变幻为璀璨星河中的蓝色地球。所有人欢聚在双奥的鸟巢,欢聚在全人类共享的美好家园。

通过充满“记忆感”的回顾、与彰显“包容感”的呈现,达到与“留声机” 播放、存储、留念的特质一脉相承的艺术效果。旨在让全体参赛运动员的 记忆,能够在“一起向未来”的过程中生生不息。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10

北京时间2022年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取得18金20银23铜,总计59枚奖牌的成绩,在金牌榜和奖牌榜均排在榜首,实现历史突破。

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以一台留声机的概念贯穿全场。

开场后,伴随着唱片旋转,上面逐渐显现出六个大项的运动员造型,造型变得立体,向着唱片中心旋转,转换为十天里赛事瞬间的回顾。

留声机再次启动,音乐声响起,在《欢乐颂》的伴奏下,唱片变成地球图案,代表团旗帜入场。

闭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为杨洪琼,她在本届冬残奥会越野滑雪项目获得女子长距离-坐姿、女子短距离-坐姿、女子中距离-坐姿三个项目的金牌。

在《爱的感召》节目中,由视障演唱者、听障手语表演者等组成的演出团队一同演绎《You Raise Me Up》。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向残奥运动员致辞:“你们不是历史的旁观者,你们是历史的创造者。面对逆境,你们展现了多样性的力量。”

主火炬熄灭之前,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配合场上表演,借以表现奔流不息的“时间”前进和更迭的形象,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

播放有本届赛事精彩瞬间的光盘影像一一向场地中央汇聚,构成一个钟表盘。在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伴随着童声合唱,北京冬残奥会正式闭幕。

第四篇:2008年残奥会思想汇报

尊敬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组织:

小时候,也许我也曾经像那些顽童一样,尾随一个盲人,一个驼背,一个聋哑人,在他们的背后指指戳戳,嘲笑,起哄,甚至朝他们身上扔石子。如果我那样做过,现在我忏悔,请求他们的原谅。

即使我不曾那样做过,现在我仍要忏悔。因为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竟然以为残疾人和我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在他们面前,我常常怀有一种愚蠢的优越感,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

现在,我当然知道,无论是先天的残疾,还是后天的残疾,这厄运没有落到我的头上,只是侥幸罢了。遗传,胚胎期的小小意外;人生任何年龄都可能突发的病变;车祸,地震,不可预测的飞来横祸,无人能保证自己一定不被选中。

我继续问自己:现在我不瞎不聋,肢体完整,就证明我不是残疾了吗?我双眼深度近视,摘了眼镜寸步难行;在运动场上,我跑不快,跳不高,看着那些矫健的身姿,心中只能羡慕。在这些时候,我岂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吗?

事实上,生命与肉体显然不是一回事,生命的质量肯定不能用肉体的状况来评判。肉体只是一个躯壳,是生命的载体,它的确是脆弱的,很容易破损。但是,寄寓在这个躯壳之中,又超越于这个躯壳,我们更有一个不易破损的内在生命,这个内在生命的通俗名称叫做精神或者灵魂。

残疾人为何要撑着拐杖赛跑,坐着轮椅打球?是为了证明他们残缺的躯体仍有力量和技能吗?是为了争到名次和荣誉吗?从现象看,是;从本质看,不是。

其实,与健全人的奥运会比,残奥会更加鲜明地表达了体育的精神意义。人们观看残奥会,不会像观看奥运会那样重视比赛的输赢。人们看重的是什么?残奥会究竟证明了什么?

我的回答是:证明了残疾人仍然拥有完整的内在生命,在生命本质的意义上,残疾人并不残疾。

残奥会证明了人的内在生命的伟大。

此致

敬礼

2008年9月17日

第五篇:残奥会精神思想汇报

或许我们对他们的漠视来自于不了解甚至不理解,而通过那些生活小细节才可知、可感的关于残疾的意义,健康人很难明白,残奥会精神思想汇报。残奥会,为残疾人提供舞台,展示自己,告诉他人——我能行!它让残疾人收获自信,收获荣誉,收获成就;它让他们卸去平常生活的不如意,通过体育收获快乐,收获成功!

让残奥会诠释生命的倔强说到北京奥运,相信无人不知,中国一举夺得51金21银28铜的骄人成绩,在奥运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笔。可是,如果问问大家,残奥会什么时候开幕?中国派出多少选手?相信就没有那么多人知道了。或许残奥会的赛事不如奥运会精彩,或许残奥会没有明星云集,但是,残奥会并不能因此而被我们忽略。

奥运的真谛在于它的有容乃大,残疾人同样可以并且应当享受到奥运带来的快乐。“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命运的残酷并没有使残奥选手们低头,相反,经过刻苦的训练,他们将同样在世界赛场上展现骄人的风采。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进行体育运动并非难事,可对于残奥选手来说,却绝对是一个极限的挑战,思想汇报《残奥会精神思想汇报》。请看看残缺的身体在水中是怎样奋力向前,请看看坐在轮椅之上如何进行球赛,请看看赛场上的选手们如何保持平衡全力拼搏,他们正在展现人类最亮丽的风景,最执着的毅力,最倔强的生命。

奥运会的热潮正逐渐消退,人们从奥运的激情回归到日常的生活中。比起奥运会,很少人有同样高的热情去关注这场十足感人的残奥会。人们都乐意去记住奥运会上那一个个光环四射的冠军,甚至挖掘这些奥运明星背后鲜为人知的刻苦经历。而残奥选手们呢?他们需要比明星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才能登上奥运的舞台,他们又有多少人问津?

北京奥运是人文的奥运,人性的关怀让五环焕发出爱的光辉。我们为奥运欢呼,同样要为残奥喝彩;我们为奥运冠军鼓掌,同样要为残奥选手骄傲。奥运缺少残奥是不完整的奥运,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奥运。

当奥运日益被市场化,唯独残奥仍保持着一种率性的纯真,这种纯真来自于体育精神,更来自于生命真谛。残奥选手固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身体缺陷,但在斗志与拼搏精神上却丝毫不比奥运选手逊色。

同一片蓝天下有着同样的梦想,让我们用同样响亮的声音高呼:“中国残奥会代表团,加油!全世界残奥选手们,加油!”

让生命的坚忍不拔和倔强在残奥会中得到最完美的诠释吧!

残奥会告诉我们残缺不是耻辱,它让残疾朋友们获得了同健康人一样的权利,举办运动会的权利,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获得尊重与荣誉的权利,获得掌声的权利,坦然享受阳光的权利……

下载2008年9月北京残奥会思想汇报:残奥会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年9月北京残奥会思想汇报:残奥会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08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后的思想汇报

    08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后的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转眼间,我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已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实现了百年的梦想,成功举办了XX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1 今晚(3月13日),冬残奥会在“双奥之城”北京完美落幕。北京冬残奥会开赛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捷报频传。最终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8金20......

    残奥会的思想汇报 5篇范文

     残奥会开幕,人们发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之说,并非虚辞,甚至可以加上一句:残奥盛会,更多感激,残奥会的思想汇报。 在开幕式上,残疾人演员反复提到一个词“感谢”。他们唱着舞着,......

    残奥会观后感[精选合集]

    残奥会观后感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残奥会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

    残奥会田径比赛

    残奥会田径比赛 田径运动包括走、跑、跳跃、投掷四个类型的项目,而不同类型的项目对运动员的技能和体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走、跑项目以竞速为目的,比赛距离相等所耗时间少者......

    残奥会新闻稿

    身体可以残缺,精神却不可!谁是英雄?依然认为残奥运动员完全可以担得起这个称号! 北京时间9月19日,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

    2008-22J《北京2008年残奥会》纪念邮票

    2008-22J《北京2008年残奥会》纪念邮票 全套枚数 2枚 全套面值 2.40元 小型张规格发行日期 2008年9月6日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小全张规格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 设 计......

    北京残奥会2022观后感[推荐阅读]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感悟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北京残奥会2022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北京残奥会2022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