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残奥会新闻稿
身体可以残缺,精神却不可!谁是英雄?依然认为残奥运动员完全可以担得起这个称号!北京时间9月19日,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在本届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共听到了239次“胜利的声音”,其中107次由28颗小钢球“奏响”。这是何等辉煌的成绩,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些身残志坚,勇于拼搏的残奥运动员点赞!在马拉松比赛的现场,残奥运动员迈着沉重又充满力量的步伐向终点冲刺,他们的呼吸声像是在演奏那动人心魄的“命运交响曲”,他们,用这种无声的方式,向不幸的命运做着斗争!他们用这种挑战的姿态,向世人宣誓他们的不屈与顽强!他们用他们的意志与风采,打动了我们!面对他们,再没有人会心生同情,在依然心中,他们早已成为英雄,让我们敬仰,为之震撼的英雄!
更高,更快,更强!这是奥运的口号,这些残奥运动员们,有的人可能无法用声音喊出,但他们早已用努力与激情更好地诠释了奥运的定义。
也许,在我们观众看来,他们的比赛只是一瞬间,几十秒,但在这背后,藏着他们多少年辛苦的汗水,多少次因伤痛,因残疾带来的不便与泪水,这是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的。他们曾一次次地受伤,但又会在某个昏暗的晚上,独自默默舔舐身体的伤痛与心中的悲痛;他们曾一次次跌倒,但却从未服输,抹干眼泪又从新站起。他们百折不挠,他们从不轻易言弃,他们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英雄!
“残奥会给了一个梦让我去追,这样的‘追梦人生’挺美妙的。”残奥会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SM9级比赛后,游泳小将徐佳玲如是说。
不久前刚满14岁的徐佳玲,是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5岁时,徐佳玲因车祸不幸失去左臂,年轻的生命还未绽放就注定比普通人艰难。为了让徐佳玲长大后有个好的出路,父母左思右想后把她送去学游泳,这也成了徐佳玲另一段美丽人生的开始。
从6岁开始踏进游泳馆训练,徐佳玲在水里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经过几年的训练,具有一定天赋的徐佳玲开始在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
2015年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徐佳玲独得3金3铜,同时打破200米混合泳、400米自由泳两项全国残疾人纪录,成为残运会上夺得个人金牌和打破全国纪录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伴随自己的成长,徐佳玲的目标也越来越高——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里约残奥会,作为“菜鸟”的徐佳玲要参加6个项目比赛,在第一个比赛日她就夺得一枚铜牌。接着,她一步步调整自己,终于在蝶泳和接力项目上连取一金一银。
没错,不幸不代表不行。也许残奥运动员们在训练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便,会付出比普通运动员更多的汗水与泪水,但是,正如徐佳玲所说,残奥会给了残奥运动员们一个追逐梦想的平台,在这里,他们可以拥有普通人那样的机会,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天赋,他们可以成为“天才”,他们在这里,就是英雄!
“莫名涌上的热泪盈眶的感觉。”马拉松运动员严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听见路边观众的加油声,我感动,从言语中感到陪跑者为我“清障”,又感动,有时候,情绪甚至来得没有缘由。”他想了很久,“可能是我为自己感动吧”。
这些运动员们满怀着感动,感恩的心情,代表祖国去到里约参加残奥会。他们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也是感恩。感恩祖国,感谢机会,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对他们来说,也弥足珍贵。获得奖牌后,他们总是腼腆地笑着,那么谦虚,又是如此灿烂夺目。感谢残奥会,感谢这些带给我们感动的运动员们,所以,依然在这里,想还给这些残奥运动员们一个头条,想对他们说:你们真棒,你们就是英雄!
第二篇:残奥会田径比赛
残奥会田径比赛
田径运动包括走、跑、跳跃、投掷四个类型的项目,而不同类型的项目对运动员的技能和体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走、跑项目以竞速为目的,比赛距离相等所耗时间少者为胜;跳跃、投掷项目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高度和远度。对于观众而言,残疾人田径运动员残缺的身体、顽强的意志、卓越的运动能力展示了人类生命的潜能,折射出人类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从而吸引了人们观看田径比赛,喜欢田径运动。
自1960年首届残奥会开始设置田径比赛以来,如何保证运动员在平等的条件下参赛,如何使竞赛项目更适合运动员身体障碍的局限,是组织者们始终追求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医学功能分级和竞赛规则的逐步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被称为“运动之母” 的田径项目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776年的第1届古代奥运会上就举办了田径比赛,当时跑道的长度是192.27米,是现代200米项目的前身。田径是现代奥运会最大的一个比赛项目。20世纪中叶,现代体育运动在欧洲具有极高的社会认知度,正是这种社会基础孕育了残疾人体育运动项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战争造成了受伤人数的急剧增加,如何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伤员们减轻伤痛带来的困扰,摆脱消极心理状态等问题,引起政府及专业人员的热切关注。
1944年,格特曼博士(Dr.Ludwig Guttmann)应英国政府的要求在斯托克·曼德维尔医院成立脊髓损伤中心,同时他积极倡导将“运动”做为康复治疗的辅助手段引入仅用轮椅的病人康复治疗计划。备受伤员们所喜欢的游戏活动,逐步演变为竞赛活动。据记载,第一次的轮椅田径比赛于1950年在斯托克·曼德维尔医院的脊髓损伤中心举行。
田径运动项目第一次出现在1960年的罗马残奥会上,当时只有轮椅运动员参加。到1976年加拿大多伦多残奥会上,截肢、全盲以及眼损伤的运动员首次参加了残奥会的田径项目比赛。1980年的荷兰残奥会,脑瘫运动员也被允许参加田径项目 比赛。至今,残疾人田径运动已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同时,也是残奥会运动员参赛类别最多、级别设置最多的项目。
随着运动假肢、竞速轮椅以及其他运动辅助设施的出现与性能的改进,推进了残疾人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残疾人运动员与健全人同场竞技提供了可能。从1987年开始,在国际田联举办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残疾人的某些运动项目作为表演项目出现。伦敦国际马拉松赛专门设置轮椅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也曾经将轮椅组列入比赛。
中国选手在残奥会田径项目中一直都有较好的表现。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田径比赛中,中国选手李端获得了T11级男子跳远和三级跳远项目的冠军;郭伟夺得了F36-38级男子跳远、F35级男子标枪、铅球三个项目的金牌;徐红艳在F13级女子铁饼项目中摘得桂冠;郑宝珠获得了女子F42-46级铁饼和F42-44级铅球的冠军。
残奥会田径比赛项目设有男、女各18个比赛项目。
每一个项目中,根据运动员残疾级别不同分别设置若干组别,例如:男子100米的比赛,包括盲人组T11、T12、T13三个级别;脑瘫组T36、T37、T38三个级别;截肢组设T44、T46二个级别;轮椅组设T52、T53、T54三个级别,共11个级别。
径赛项目(男、女)
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4X100米接力、4X400米接力、马拉松、田赛项目(男、女)
铅球、铁饼、标枪、掷棒、跳高、跳远、三级跳远、五项全能
残奥会田径项目比赛必须在标准的田径场地上进行。马拉松比赛在公路上进行。由于运动员的残疾类别和级别的差异,竞赛时提供运动员使用的器材规格及辅助装备均有特殊的规定:
1.掷棒比赛中使用的球棒,长度为39厘米,直径10.7厘米,总重量为397克。
2.在不同残疾程度组别的投掷项目中,使用比赛器械的重量也相应随之调整。如:盲人组男子铁饼使用2000克铁饼比赛,而轮椅组男子铁饼使用1000克铁饼比赛。
3.“竞速轮椅”是径赛中轮椅竞速项目运动员使用的特殊装备,椅子主体的高度不超过50厘米,大轮直径最大不得超过70厘米、小轮直径最大不得超过50厘米,不允许有任何用于驱动轮椅的机械装置或杠杆,只能靠运动员驱动轮子或转动摇把前进。比赛中轮椅竞速运动员还需佩戴安全头盔、专用手套、风镜等。
4.“投掷凳”主要为田赛51~58级别轮椅组投掷项目的运动员使用。包括坐垫在内,最大高度不得超过75厘米,允许带有金属或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的扶手。对于使用投掷凳参赛的运动员,没有必要使用抵趾板。负责比赛的主裁判员的首要任务是对投掷凳的安全性作出判定。
5.所有投掷项目的比赛都将在直径为2.135米~2.50米的圆圈及限定的扇形器械落地区内进行。
6.跳远比赛场地:11级和12级运动员起跳区为1.00米x1.22米的长方形,铺平白灰,以便留下运动员起跳脚印。为了安全,特别强调落地区最小宽度为3.50米、助跑道轴心线与落地区两侧的最小距离为 1.75米。
7.三级跳远的起跳板距离:F11级为9米,F12级、F13级为11米。
8.所有田赛项目和1500米以上(含1500米)距离的径赛项目在正式比赛时,F11级的运动员必须佩戴得到技术代表认可的不透明眼镜或合适的替代品。
残奥会田径竞赛规则,依据国际田径联合会规则(IAAF),国际残奥会田径规则(IPC),截肢(ISOD)、轮椅(ISMWSF)、脑瘫(CP-ISRA)和盲人(IBSA)比赛特殊规则进行。上述规则中包括对医学功能分级、竞赛使用轮椅以及其他辅助装备及比赛的技术等方面的规定。由于参赛运动员残疾类别多,各项目设置的组别也多,因此其竞赛组织更为复杂,对于竞赛中的技术方面规定更具特殊性。
径赛项目(T)
1.T11级别视力障碍运动员,须佩戴不透明眼镜或其他替代品参加比赛。
2.T11、T12级别视力障碍运动员由引导员陪伴进入比赛区域,并在其帮助下完成比赛。每位运动员占用2条跑道,引导员必须穿着由组委会提供的颜色统一的背心,以便清楚地与运动员区分开来。
3.引导的方法由运动员选择。他/她可以选择使用绳链引导,也可以接受引导员的语言引导。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和引导员被看作是一个集体。当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引导员必须在其后面。不论使用哪种引导方法,运动员和引导员之间的距离始终不能超过0.5米。400米以及更长距离的比赛,允许使用2名引导员。
4.T11级别视力障碍运动员,比赛中允许有声音信号,但不允许对现有设施做视觉上的修改,如:油漆、粉笔、粉末、锥体、旗帜等。在运用声音辅助的项目比赛时(例如:跳远),要求观众完全安静。而T12、T13级别视力障碍运动员,则允许对现有设施做视觉上的修改;T12级也可用声音信号。
5.在接力比赛中,轮椅运动员交接方式必须是触及下一个运动员身体的任何一部分;而站立组的运动员使用接力棒。
6.轮椅竞速比赛中,一旦超越运动员轮椅的前轮出现在被超越的运动员视野之内,被超越者不准妨碍或阻挡超越运动员。
7.轮椅运动员要确保不在比赛场地和热身场地排尿,否则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8.800米以上轮椅竞速项目中,运动员应该能够手工转动前轮的左右转向。
9.除了T42、T43、T44级运动员在径赛项目中必须穿戴假肢外,其他项目,可选择性穿戴假肢。
10.T11和T12级别运动员参加公路赛跑项目时(马拉松),最多可使用4名引导员,但更换地点须在10公里、20公里、30公里处。运动员和他们的引导员在饮料站可得到服务。
田赛项目(F)
1.F11级别运动员须佩戴不透明眼镜或其他替代品参加比赛。F11、F12级别运动员,在比赛中允许引导员言语帮助,明确投掷方位,但不能干扰裁判员的工作。
2.不同性别和级别的运动员在投掷比赛中使用不同重量的器械。
3.F32~F34级别脑瘫和F51~
F58级别脊髓损伤运动员,坐在适合个人残疾特点的投掷凳上完成比赛。规则允许使用固定装置将投掷凳稳固在投掷圈内。用于支撑投掷凳的任何部分,不能超出投掷圈或接触投掷圈外的场地。
4.F32~
34、F51~F56级别采用坐姿比赛的运动员在投掷过程中臀部始终应与垫子或座位保持接触,直到投掷器械出手。
5.比赛必须使用批准的固定装置,若在投掷时固定装置折断,只要运动员是按规则进行的,则不算失败,须给与重新试掷的机会;若运动员因此而失去平衡造成犯规,也不算失败,须给与重新试掷的机会。
6.F52和F53级运动员参加投掷比赛,非投掷臂可以使用皮带或戴手套并固定在投掷凳上。
7.跳高比赛。F11级运动员在开始跑近起跳线之前,可以触摸杆以确定方向,若这样做时移动了杆,不应算作试跳。F12级运动员经批准可在杆上放一视觉帮助物,也可以通过陪同或引导员确定方向,以不影响裁判工作为宜。
8.所有运动员应服从“IPC田径运动员部分”中有关兴奋剂的规则。
残奥会田径项目运动员的分级标准分别由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轮椅运动委员会(ISMWSF)、国际残疾人体育运动联合会(ISOD)、国际脑瘫人体育运动娱乐协会(CP-ISRA)、国际盲人体育运动协会(IBSA)医学委员会来制定。对运动员参赛最低标准的限制主要从双上肢和下肢肌力丧失的程度、关节活动范围以及其他方面运动功能障碍等因素考虑,这个标准适用于脊髓损伤、脑瘫、截肢和其他肢体残疾的运动员。每一残疾类别的运动员因其功能障碍程度的差异又分为不同的级别,在表述中的符号F代表田赛,T代表径赛,数字代表类别和级别,具体如下:
1.视力障碍运动员
视力障碍运动员无论参加田赛还是径赛均分为3个级别。11级的运动员双眼无感光,全盲;12级运动员的视力为从能识别手的形状到0.03和/或视野小于5°;13级运动员的视力从0.03以上到0.1和/或视野大于5°小于20°。分级别测试的运动员的眼睛应为最佳已校正的视力。
2.脑瘫运动员
脑瘫运动员在田赛和径赛项目中均分为8个级别,分别为31~38级。其中31~34级别为残疾程度相对较重的运动员,在比赛时需要使用轮椅;35~38级别的运动员在比赛时不需要使用轮椅。
3.脊髓损伤运动员按照残疾程度从重到轻,田赛分为F51~58级,径赛为T51~54级。
4.截肢运动员
截肢运动员无论是参加田赛还是径赛,均分为9个级别,分别参加轮椅和非轮椅组比赛。
5.其他肢体残疾运动员,在标准中表示符号为LAF和LAT,参加田赛的运动员共分6个级别,其中LAF1、LAF2、LAF3、LAF4级的一些运动员可以参加轮椅组比赛;径赛分4个级别,其中LAT1、LAT2级别为轮椅组。
另外,参加径赛项目和田赛中跳跃项目,以及投掷项目中非投掷上肢残疾的运动员,如果仅腕关节僵硬或腕关节及手功能障碍,不符合最低参赛标准。
全讯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残奥会事迹分析
一个“残奥教练”和五个“特奥弟子”
大洋新闻 时间: 2007-10-10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孙嘉晖
5名来自广州的举重选手向记者展示他们在特奥会上争得的奖牌。本专题摄影 特派记者 孙嘉晖 本报上海数码传真
全永昌
■ 特派记者 孙嘉晖
本报上海10月9日电
他,一位48岁的广州籍教练员,曾代表中国队参加了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在那届残奥会上与银牌失之交臂,成了他的终身遗憾。
他们,中国特奥会代表团中仅有的5名广州籍运动员,带着奥运梦想来到上海特奥会的赛场上。
他是师傅,他们是徒弟。
这就是曾参加过残奥会、现在是特奥会教练员的全永昌,和他的5名特奥会运动员弟子的感人故事。
成绩篇
“五虎将”大获丰收
10月2日,2007年上海特奥会隆重开幕,5名广州籍特奥会选手齐齐出现在开幕式现场,从来没有见过的恢宏阵势、从来没有见过的绚烂烟花,让孩子们兴奋得不得了。
10月3日,孩子们一早就来到举重训练房开始赛前的最后备战。广州市副市长陈国的突然到访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广州市政府的领导亲自来上海看望我们,没想到对我们这么重视。”全永昌告诉记者,自学成才成为一位特奥会教练员的他非常激动。
举重比赛5日开始,4天的比赛过后,广州“五虎将”人人都有斩获,共将4金、13银和2铜揽入怀中。这让孩子们成了最快乐的人,不少志愿者还找上门来和获得2金1银1铜的冯伟达合影留念,乖巧的阿达成了大家的最爱。“奖牌多得我都拿不动了。”年龄最大的梁峰向记者展示他的奖牌,他在男子60公斤级的比赛中将1金3银收入囊中。
“孩子们表现很好,应该说是超水平发挥。”全永昌乐得合不拢嘴。为了今天的成绩,孩子们经过了三四年的训练,还在河北正定进行了3个月的艰苦特训。
除了成绩,让大家欢呼雀跃的还有,他们还将参加10月11日晚举行的闭幕式,在此期间,教练可以带着他们在上海好好玩一玩。
教练篇
身残志坚 热血柔情
自学成才的国家队教头
先天小儿麻痹让全永昌行动颇为不便,也基本丧失了干力气活的能力。但他偏偏爱上了“力量训练”,那一年他已经20岁。
“当时我每个月花3元钱到惠福路的健身房练力量。”全永昌告诉记者,“就是因为看到别人胳膊粗壮,觉得很好看。”从此,全永昌走上了力量训练这条路,从普通健身到练举重,再到练健美,一晃就是二十多个春秋。1992年让全永昌终生难忘,他作为中国代表团唯一的一名举重选手参加了巴塞罗那残奥会,由于最后一举被判犯规,他与银牌擦肩而过。“当时我的胳膊练得已经变形了,手臂不能自如伸展。”全永昌遗憾地说。
之后,全永昌又多次在远南运动会、全国残运会、全国锦标赛等大型赛事中夺冠,并4次创造超世界纪录的成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几乎称霸52公斤级的比赛。而在1994年的远南运动会上,他与同样是举重选手的爱人相识、相爱,并最终走到一起。
关于比赛
★“孩子们汗没有白流、血泡没有白打、努力没有白费。”
特奥会竞争的残酷超出了全永昌的想象。“规则很复杂,每次加重量都要经过精心计算。”全永昌说。想起今年7月至10月在河北正定进行的特训,看看现在取得的成绩,全永昌仍感到揪心:“孩子们汗没有白流、血泡没有白打、努力没有白费。”
据介绍,在3个月的特训期间,全永昌带领的5名选手平均成绩提升了25%~30%,更重要的是经过他的调教,孩子们的心理更加稳定,能够充满勇气地走向赛场,和世界各地的选手进行较量。
★“训练器材都是他自己买的。”
一位教练无意中向记者透露:“他们的训练器材都是全永昌自己买的。”原来,为了带队员训练,全永昌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购买训练器材,供孩子们训练。而在长达数年的训练过程中,他都是义务劳动。
★“拉起来一把,我就买汽水给他们喝,如果让老婆知道了可不得了。”
与全永昌同处一室的国家队教练私下里告诉记者。全永昌的家里一贫如洗,但他为了奖励孩子们训练,经常瞒着老婆给弟子买汽水喝。“如果让老婆知道了可不得了。”全永昌说。
关于弟子
★“不要怕吃亏,不要计较那么多,太计较了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事情,也是国家队很多教练所不理解的。“我们一个月都有两三千块钱,他什么也没有。”一位教练抱不平地说。
“不要怕吃亏,不要计较那么多,太计较了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这是全永昌给出的答案,也是他钟爱举重运动的真实写照。
★“我们残疾人比他们还好一点,他们想都不会想,好可怜。”
自从执教智障孩子们从事举重训练,一晃几年过去了,全永昌对这个特殊群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残疾人比他们还好一点,可以想一想,他们想都不会想,好可怜。”全永昌动情地告诉记者。被外界认为“自身难保”的全永昌就是这样,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带着智障少年走上特奥之路。
★“平时他们都当我是朋友,会搂着我,很开心,大家互相开心。”
智障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很容易被忽略在社会的角落,也很少有人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但全永昌走进去了,而且还跟孩子们打成一片。“训练时严肃一点,平时他们都当我是朋友,会搂着我,很开心,大家互相开心。”全永昌如是说。这也是他带领的弟子能够取得好成绩的一大“法宝”,因为他用自己的心感动并开启了孩子们的心。
关于家庭
★“我一个人垮了,这个家就垮了。”
“孩子要上学,老婆重残,而且还有精神病。”全永昌不无伤感地说,“我一个人垮了,这个家就垮了。”
为了支撑起这个家,他前几年每天都开两三个小时的三轮车,挣钱贴补家用。但遇到老婆犯病,动辄要花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他一直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作为特困家庭,全永昌一直租住在一间政府津贴的小房中,他希望分到一处特困房,拥有一个自己的家,听说这个心愿马上要变成现实了。
★“我们在一起是一辈子的事情,不管怎样,我都要照顾好她。”
在河北正定特训期间,老婆的精神病又犯了,但为了备战特奥会,全永昌一直没有回家照料老婆,这让他感到十分内疚。
“我们在一起是一辈子的事情,不管怎样,我都要照顾好她。”全永昌说。
★“我儿子每次考试都是前两名。”
如今,全永昌的儿子已经读小学五年级了,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前两名。说起儿子,全永昌一脸的幸福,他希望儿子好好读书,以后能有出息。
两个愿望
★“希望孩子们能找到一份工作。”
特奥运动员拿了金牌,以后的岁月该如何度过?全永昌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像阿峰已经22岁了,从培智学校毕业几年了也找不到工作。”
梁峰和冯伟达是同班同学,2003年毕业至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其实,经过培智学校的教育培养,他们有了很大的进步,生活完全可以自立,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希望政府给孩子们安排一份工作。”这成了全永昌最大的心愿。
据悉,参加本届特奥会的上海籍运动员王守栋4年前已经迈出了就业的第一步,他目前在一家咖啡厅工作,同事对他的评价都不错,他已经逐渐融入主流社会,并有了自己的女朋友。
★“希望有一个自己的训练房。”
在为弟子着想的同时,全永昌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规划”。他目前一方面带特奥运动员训练,还指导广东省残疾人举重选手。“希望有一个自己的训练房。”这就是全永昌的第二个心愿。
继续自己钟爱的举重事业,能够养活一家三口是他坚持不懈的理想。
人物档案
身残志不残奥赛夺铜牌
虞奇敏,1978年出生。8岁那年,他不慎被机器轧断左腿,截肢12.5厘米,成了一名残疾儿童。为了防止腿萎缩,第二年的暑假,喜好体育运动的父亲虞鑫森把他交给普陀区少体校游泳教练郑志富,希望通过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虞奇敏在训练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游泳素质,肢体的残疾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每天他都从沈家门第一小学步行到游泳池去训练。一路上,截肢部位的新肉被假肢磨出鲜血,再经一个多小时的池水浸泡,伤口像针扎般地疼,但他从不吭声。有一段时间,少体校游泳队改为蹼泳队,因为只有一个游泳池,虞奇敏只能同蹼泳队队员同池训练。由于游泳速度快慢不一,虞奇敏屡屡被蹼泳队员的蹼板击伤、划破皮肤,常常弄得浑身都是伤。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功夫不负苦心人。训练的第二年,在舟山举办的全省残疾人游泳比赛中,年仅10岁的虞奇敏击败众多成年人,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此后,在省残疾人运动会上,他屡屡获奖。1997年,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50米、100米自由泳第一名,此后又四次获得这两个项目的第一名。2002年,在韩国釜山举行的远东及南太平洋运动会上,他一举夺得4×100米自由泳金牌,50米、100米自由泳银牌,200米混合泳铜牌。2004年,他作为我市首位入选残奥会的运动员,在第12届雅典残奥会S34级4×100米接力自由泳比赛中获得铜牌。
人物回访
想为培养舟山竞技体育苗子出力
拨通虞奇敏的电话,这位雅典残奥会S34级4×10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铜牌得主正在杭州进行艰苦的训练,为代表我省参加今年5月举行的全国残运会备战。他说他去年10月份就来到杭州参加集训了,一晃4个月过去,成绩和状态都还算不错。虞奇敏说,参加完残奥会后在家里休息停训了很长时间,如今能恢复成这样,自己觉得蛮不错了。
能为残疾人服务,他觉得特别有意义
2005年3月份,虞奇敏进入普陀区残联工作。虞奇敏说,做日常性的工作和做运动员大不一样。这两年,他主要是负责为残疾人登记制作残疾证。前段时间,区残联为残疾人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他帮着摸底、登记、联系、组织;当全区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集中收治时,他又开始为他们联系、奔波,并为治愈出院的患者分发药品,提供服务……在为残疾人做的点点滴滴的事中,他了解到很多作为运动员时看不见的状况。以前做运动员,只要有坚强的意志,能吃得了训练这份苦就行了,别的事一般都有教练处理。而如今,他说,有些低保的残疾人真是可怜,他们清贫而又艰辛,生存状态很差。相比于他们,自己算是很幸运的。能为残疾人服务,他觉得特别有意义。
能否参加北京残奥会,现在还不好说
虽然已经参加了工作,但这两年虞奇敏还不时要代表我省参加一些比赛。说到比赛,虞奇敏的情绪有些低落,他说自己已经30岁了,体质、体能都开始下降,不得不承认,运动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了。尽管自己现在训练得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想要恢复以往的状态还是很难。虞奇敏说,他不会退缩的,虽然没去想挑战以前的自己,但一定要努力战胜现在的自己。说到能否参加2008残奥会,他认为现在还真的不好说,他觉得偶然性太大了,自己的状态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但还有很多外在的因素。比如,这一两年是有很多老运动员退役,但也有很多年轻的运动员冒出来,自己有没有跟他们一争长短的能力,说不好。能不能参赛,只能看那时候自己的状态了。
要出好成绩,一定要有长期系统的训练
虞奇敏是一名颇有成绩的残疾人运动员,当被问到有没有想过在舟山培养残疾人运动员苗子时,他的情绪明显高起来。他说他很想做这件事,可是培养运动员要场地、要经费,舟山这方面条件比较弱。虞奇敏说,舟山在重大比赛中拿过好成绩的残疾人运动员就只有自己一个,而且自己的出现也是很偶然的,原本也没有想过要当运动员,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而是抱着强身健体的思想在玩耍中无意练出来的。后来停停练练,状态也很难保持。好的体育苗子,有潜力的选手,必须要在有经验的教练指导下,得到长期的、系统的训练,才能保持好成绩。残疾人体育事业要发展,一定得有基础。他很希望自己能够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出力。
社会影响
在勇于拼搏中闪光
取得雅典残奥会铜牌归来后,虞奇敏一下子成了舟山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舟山第一位在残奥会上夺得奖牌的运动员,为家乡争得了荣誉。2004年10月8日,普陀区残联举行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的骄子;10月25日下午,普陀区沈家门街道党委书记余本年等特地上门看望他,送上奖金1万元人民币,并勉励他刻苦训练,争取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能有更好表现;2004年11月,虞奇敏荣登我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名单;同月还被共青团浙江省委授予 “浙江青年五四奖章”;同年12月,虞奇敏又喜获市政府授予的“舟山市参加第12届残奥会突出贡献运动员”荣誉称号。
虞奇敏的事迹在我市残联系统激起了强烈反响。残联广泛动员,号召残疾人学习他的精神。同样,虞奇敏也成为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代表,成为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市残联党支部的党员们表示,虞奇敏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既让广大党员学有榜样,也增强了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奋力拼搏、取得优异成绩的决心。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更应学习虞奇敏身上坚忍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的精神,以更加出色的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市残联工作人员张燕红说,很多残疾人在生活的困难面前会选择放弃,选择等待别人帮助,而虞奇敏选择的则是自我奋斗。虞奇敏的事迹,要让更多的残疾人知道,要让更多的残疾儿童知道。
纳塔莉·杜托伊特 英文名:Natalie Du Toit 身高:175cm 体重:72kg 出生日期:1984年1月29日 出生地:开普敦(南非)参赛项目:女子10公里游泳马拉松。2000年,16岁的纳塔莉已经被看作南非泳坛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女子200米混合泳和400米混合泳上,她实力不俗。不过悉尼奥运会选拔赛,她以微弱劣势落选。不过南非人并不担心,四年后的雅典,所有人都相信那里才是纳塔莉真正的舞台。人们的预料不错,2004年,纳塔莉的确在雅典大放异彩,只不过她的五枚金牌都是在残奥会上获得的。这一切源于2001年的一场车祸。纳塔莉结束晨练后,骑着自己的助力车前往学校。一辆汽车斜刺里杀出,伴随而来的是一阵凄厉的惨叫。当纳塔莉再度醒来时,她的左腿已经不见了。在医院的最初几天,噩梦时常与她相伴。这曾让她万念俱灰,看着前来医院探视自己的队员,她会故意拉开被单,用自己的截肢吓唬队员。不过等这种情绪稍稍平复之后,纳塔莉开始怀念泳池。四个月后,纳塔莉恢复了训练。不过她的主攻项目有了改变,开始向800米自由泳倾斜。一年后,她代表澳大利亚参加英联邦运动会,并且闯进了800米自由泳的决赛。一波三折的奥运梦 雅典奥运会前,纳塔莉未能获得资格,奥运梦想再次搁浅。不过,在雅典残奥会的泳池里,她成了明星。夺得50米、100米、400米自由泳、10米蝶泳、200米个人混合泳的金牌,另外还有一枚银牌。不过,她并不满足仅在残奥会的赛场上展现自己的竞争力。2006年国际奥委会将男女10公里公开水域游泳设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纳塔莉重燃奥运希望。与健康人相比,她在短距离上没有优势,不过耐力强让她有机会在马拉松游泳中一试身手。今年5月3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纳塔莉以2小时2分7.8秒的成绩夺得马拉松游泳世锦赛第四。终于,纳塔莉成为历史上首位参加奥运会的截肢运动员。“当我六岁开始游泳时,奥运会就是我的梦想,经过如此多的挫折,我终于实现了梦想。但我不觉得自己与常人有什么差别,因为我们的梦想是一样的。”获得奥运会资格后,纳塔莉喜极而泣。8月8日,鸟巢,纳塔莉作为旗手走在南非队伍的最前列。她一袭白衣,不时面露微笑,穿着假肢的她看起来与常人没有任何差异。忘记自己只有一条腿 比赛开始前,纳塔莉躺在甲板上,等待着志愿者帮她把假肢带过来。不时伸一下她那只健全的腿,间或与教练聊一下天。在全部24名参赛选手中,她第16个返回终点,比冠军慢了1分22秒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之间的身体接触比较正常。为了不掉队,纳塔莉一直跟在大部队中。而选手在水中,并不会刻意去留意谁是纳塔莉,后者在与其他选手的身体接触中没少吃亏。纳塔莉认为这多少影响了自己的发挥,“另外困扰我的是浮标,水中有一些浮标,我碰上之后就失去了节奏,花不少力气才能从浮标里游出来。” 纳塔莉对于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我对结果有些失望,我本应该游得更快一些,16名这个成绩也还不赖,不过我渴望能以前五名的身份完成比赛。”能够实现奥运梦想,纳塔莉还是感到些许满足。“当我遭遇车祸后,好多人都说我不可能有机会参加奥运会,现在我做到了,觉得自己很幸运。当我浸在水中,我可以忘记自己只有一条腿,完全无拘无束,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四年后的伦敦,我还会回来。”结束了奥运会的征程后,纳塔莉不会像其他运动员那样着急回国,因为残奥会还在等着她。一臂之力拼奥运 纳塔莉并非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残疾人,也不是北京奥运会上唯一的一个残疾运动员。在乒乓球项目中,波兰的帕尔蒂卡也是残疾人,她没有右手。她早已经正式亮相,在团体赛中代表波兰出战,六场比赛赢了两场。帕尔蒂卡出生于1989年,11岁时已经参加过悉尼残奥会。四年前,她在雅典残奥会上赢得一金一银。2007年欧洲青年锦标赛中,她击败多位身体健全的选手,夺得两枚银牌和一枚铜牌。今年,她曾战胜过新加坡名将李佳薇。
波兰帕蒂卡成同时参加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乒坛第一人,虽然她失败了,但她获得了比胜利者更多的掌声.北京奥运会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中,南非运动员纳塔莉·杜托伊特用了2小时49秒9艰难地游到了终点,比获得冠军的俄罗斯选手伊利琴科晚了差不多50秒,在25名选手中排名第16。这并不是一个出色的成绩,但是人们仍毫不吝惜地将掌声献给这位南非女孩,因为和其他运动员相比,她有些特别,她没有左小腿。
20岁的江福英个子不高,全身包裹在运动服里,显得有些空空荡荡,太阳帽的帽檐压得很低。与湖北选手合影时,她站在最边上。她不怎么说话,回答问题时总是三言两语,眼神有点冷,但很犀利,仿佛有团小火苗。20岁的心底似乎压着很多东西。这是9月5日在残奥村见到江福英时的印象。不过很快发现,江福英说话,原来都是用的行动。她眼中的小火苗,竟能让看似弱小的身躯里爆发出那么大的能量。出生后,她被放在福利院门口。首项200米混合泳就创下自己最好成绩,获得第四名,昨天又在100米仰泳中勇摘自己的第一块残奥会奖牌,你能否想像,20年前,她刚一出生,便因为双臂先天残缺而被父母悄悄放在了福利院的门前。江福英是在荆州(原江陵)福利院长大的,她的名字暗含着“给江陵福利院带来福音的婴儿”之意。叔叔阿姨们为她填补着父母之爱。她刚学会走路,阿姨们就帮她每天压腿,以增加腿部的力量和柔韧性。因为对于近乎没有双臂的人来说,将来对腿的依赖不言而喻。经过艰难锻炼,她的脚最终可以代替手的大部分工作。到了上学的年纪,福利院又把江福英送进了学校,与其他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
2007-05-29 19:03带伤上阵的故事不仅发生在健全人赛事中,在昨天的残运会赛场上,同样有这样的感人故事发生。年仅16岁的女孩,拖着受伤的双腿,夺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她就是佛山姑娘曹远航。
前天下午,昆明星耀体育运动城田径场跑道上,女子T(脑瘫)37级100米跑决赛马上进行,发令枪响过,运动员一齐冲上跑道直奔终点。可此时发生了叫人揪心的一幕,广东选手曹远航在出发几步即失足重重摔倒,双膝随即鲜血淋漓,左膝大块皮肤掉落。正当在场边的教练和观众都以为这小姑娘这下前功尽弃之时,冷不丁看到曹远航摇晃着瘦弱的身躯从地上爬起死命往前冲,一直追到终点,与最前面选手足足缩短了20多米距离,以19秒72的成绩获得这个项目的第四名。
昨天下午,女子T(脑瘫)37级200米跑决赛上,人们原以为曹远航不会出现在跑道上了。当裁判员带着参加女子T(脑瘫)37级200米跑决赛的运动员来到起点时,人们却惊异地发现曹远航站在起跑线上,只是双膝被严严实实地包扎起来。枪声响过,运动员你追我赶,曹远航拖着疼痛的双膝第二个冲过终点,为广东代表团赢取了一枚宝贵的银牌。
在昨天的田径赛场上,李康勇以6.83米的成绩为广东代表团夺得男子F46级跳远的冠军。而已经两破世界纪录的李汉华,昨日又一次以4分09秒93的成绩超男子S2级20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这一成绩比原纪录快了近40秒。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在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出现了一张并不年轻的面容,其眼神透出坚定与温柔。她就是已经33岁的德国老将奥克萨娜·亚历山德罗芙娜·许索维蒂纳。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曾以26岁高龄复出参赛,此次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获得女子跳马银牌,现场观众对她表达了敬佩之情。许索维蒂纳的大儿子阿廖沙2002年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许索维蒂纳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她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许索维蒂纳说。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名。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母爱胜于天”,中国这句老话很适合许索维蒂纳,目前,儿子的病情已经好转,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因此许索维蒂纳终于松了口气,她表示:“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
2004年,举重选手努尔詹·塔伊兰以总210.0公斤的总成绩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举重金牌,成为首名赢得奥运金牌的土耳其女运动员。她说:“这是土耳其妇女在奥运比赛中的第一个巨大胜利。我决心将这一胜利献给土耳其民族。”四年后的北京,她抓举开把的重量是84公斤,可惜三次试举均告失利,最终比赛无成绩。失利后,塔伊兰在下场前特意吻了一下杠铃,令人动容。她虽然失败了,但她对举重项目的热爱却在这一吻中完全倾注了,这是不舍,是留恋,是遗憾。
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参赛资格,他们的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皮划艇上,其他国家的选手都穿着合适的队服,而伊拉克的选手则穿着已经起球的旧T恤,但他们仍然在顽强的比赛。而由于资金匮乏,参加短跑比赛的伊拉克女选手达娜·侯赛因也只能穿着一双有些破损的“二手”跑鞋参加比赛。她的一句话曾让世界潸然泪下,她躲过了两次 枪 击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此前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脱口而出:“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中国网友得知这一消息无不为之动容,在开幕式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全场中国观众给予了不亚于东道主代表团的礼遇,报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们离开时,中国网友特意将自己准备的球鞋、衣服、福娃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伊拉克代表团,伊拉克队员收礼物收到手软。伊拉克队的教练非常感动地说:“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在中国感受到了温暖。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到巴格达,让我们来回报你们。”
马修·埃蒙斯把头深埋在妻子怀里,没有人看到这一刻他是否落泪。从雅典到北京,这一 枪 原本能击碎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一枪原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和四年前一样,卡捷琳娜坐在看台上给捷克电视台当解说嘉宾;马特站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2号靶位上;4.4的数字出现在显示屏上,冰冻了卡捷琳娜的脸,她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
在男子10000米项目中,埃塞俄比亚选手内尼萨-贝克勒打破奥运会记录,以27分01秒17夺冠。但是从雅典奥运会冠军到北京奥运会冠军,贝克勒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伤痛。2005年,贝克勒在他未婚妻、年方18岁的阿莱姆陪同下进行训练,但她在开始跑步时突然倒地,贝克勒试图向别人求救,但只能把她带回镇里,她在途中停止了呼吸。贝克勒异常悲痛,想要退役,但是在2005年夏他又重新振作参加了世锦赛,并且赢得了冠军。他说:“我不能放弃,跑步是上天赐与我的礼物,是我的天赋所在,也是我的工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也许你做不到,但是我可以。我自己能够掌控好。”
8月20日,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南非的独腿女侠纳塔莉-杜托伊特没能获得奖牌,也没能跻身前十名,但是所有人都对她表示钦佩。在比赛中,一共有25名运动员参加,除了一名智利选手没能完成比赛之外,纳塔莉在24名运动员中以落后冠军、俄罗斯选手拉里莎-伊利琴科1分22秒2的成绩排名第16,领先第24名12分8秒2之多,让很多健全的运动员以及现场观众惊叹不已。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她在下水之前将假肢去掉,几乎用一条右腿游完10公里。
北京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1/32决赛在击剑馆进行,加拿大选手栾菊杰13比9战胜突尼斯选手伊娜·布贝克里,取得她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首场胜利。赛后,栾菊杰在场上高举起“祖国好”的布幅,向现场观众表达心迹。50岁的栾菊杰是北京奥运会参加击剑比赛的所有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更为特殊的是,栾菊杰是中国首枚奥运会击剑金牌获得者,1984年获得了洛杉矶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冠军。在她之后,中国击剑24年再没有人登上最高领奖台。退役20年后,已到半百之龄的栾菊杰复出了,虽然没能像24年前的洛杉矶一样所向披靡,半百老将复出挥剑征战奥运精神足以让世人敬佩,虽然24年后的体力已不足以支撑她在奥运赛场上披荆斩棘,然而,就像她说的,“能在北京参加奥运会是我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我今后不会再有什么遗憾”。
百年奥运第一人,17日在水立方中诞生。美国“飞鱼”菲尔普斯在男子四乘一百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上,完美地完成了他的“八金之旅”,其中更在比赛中勇破七项世界纪录和一项奥运会纪录。同时,他还创下了从第一个项目游到最后一个项目的纪录。“唯一”的菲尔普斯,三十六年后刷新了奥运会个人最高纪录,同时也书写了北京奥运会上最动人的传奇。现年二十三岁的他极可能三度出征,挑战伦敦奥运会,下一个目标也许是超越拉提尼娜保持的奥运十八面奖牌纪录。无论将来的奥运征程如何,“神童”已经在北京的“水立方”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一路走来所经历训练艰辛此时看来都是值得的,在他举起第八金的那一刻,世界为之感动、欢呼。
第四篇:残奥会活动总结
南田小学“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
扫墓”活动
了大建年排
发
辅
缅青设段如,导
4月5日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祭扫烈士墓的日子,为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学校大队部将举行“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活动。带领五全体少先队员,前往牛庄烈士墓陵园祭扫烈士墓。具体事项安下:
一、参加扫墓人员:五年级全体少先队员。
二、集合时间:2008年4月4日上午7:10集中,7:20出10:00回校。
三、集合地点:学校操场。
四、带队老师:五年级班科任老师、德育处人员、少先队大队员。
五、参加扫墓学生要求:
1、听从带队老师的指挥,不擅自行动,注意安全。
2、扫墓期间,严肃认真,不嘻戏,追逐。
五、扫墓程序:
1、在烈士陵园门口集中,步行至烈士陵墓前。
2、敬献花圈。
3、默哀。
4、听老同志介绍先烈事迹。
5、参观革命烈士纪念墓地。
五、活动准备:
1、购花圈一个。
2、数码相机。
3、校旗一面、大队旗一面、中队旗三面。
知荣辱 树新风 建设和谐校园
南田小学开展“八荣八耻”主题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即“八荣八耻”)。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纲领和重要内容。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对全体师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青少年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不断满足人们全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打牢良好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无数的先进人物和英雄模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新时代精神也为传统美德注入了新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少数干部和群众中时有表现;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是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确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潜移默化地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知行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一个学习领会的过程,又是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加强学习教育,深刻理解“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道德实践,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从而真正达到知行统一。
1、召开全体教师会,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理解其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印发“八荣八耻”材料至各年级、各班、各处室,使全校师生了解“八荣八耻”内容。各班要将材料张贴上墙。
2、各年段要发动班级召开学习“八荣八耻”主题班会,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使“八荣八耻”的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口,使学生能熟记具体内容,学校将于本周内抽查学生记诵情况。
3、在校园媒体上宣传。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和雏鹰宣传栏,积极展开宣传,让“八荣八耻”为校园最强音,在每一位师生心中扎根。
4、落实好“四个一”(每间教室张贴一张宣传画;每个班级举办一次专题班队会;每个班级编唱一首童谣;每个班级出版一期主题班刊)和“五个进”(进班级、进课堂、进教材、进活动、进网络)活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教育有的放矢,增强实效。
5、彰显我校德育特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手抄报是我校广大学生喜闻乐见和乐于创作的艺术形式。各班要在熟悉“八荣八耻”教育内容后,精心组织、认真指导,选送学生参加手抄报比赛,让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生中形成、提高。
6、全体教职工要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认真学习“八荣、八耻”内容,并写出心得体会,分别交至所属年段、处室负责人,学校还将进行评比、记入教师目标管理职业道德考核。
三、保障实施,确保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实践活动顺利推进。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兴起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热潮。学校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监督检查全体师生的学习情况。领导干部要学在前面,用在前面,做学习的表率和模范。
2、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和表彰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师生,感动社会。
3、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针对学生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积极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
4、密切结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5、坚持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特别是家长的力量,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四、主要活动安排:
1、广泛发动、学习宣传胡锦涛的“八荣八耻”讲话内容。
2、全校教职员工撰写“八荣八耻”学习心得体会。
3、“八荣八耻”为主题的优秀主题队会暨演讲、征文活动评选活动。
4、召开“知荣辱、树新风”家校交流会。
5、举行以“知荣明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手抄报创作比赛。
6、“八荣八耻”主题教育总结。
南田小学开展北京2008残奥会
系列教育活动
9月6日,第13届残奥会将在北京举行。全国各地中小学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残奥会主题教育,让我们也借机走近这一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领地:
5月18日是第十八次法定“全国助残日”,本次助残活动的主题是:牵手残疾人,走进残奥会。为了在师生中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营造文明进步的校园环境,我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助残周主题活动:首先在校园里悬挂了助残的横幅,宣传口号,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然后,周一利用升旗仪式向全校学生进行了宣传动员,让师生们了解助残的意义及本次助残周活动的安排。5月22日学生在操场倾听由杨锁朝老师讲的“残奥会”的历程;并组织学校的学生参加了“我为奥运加油”绘画大赛,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也出色的完成了一幅幅作品。5月23日各班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一次残奥会知识班队会”,5月26日利用升旗仪式介绍残奥会的运动项目,及我国残奥运动会1996年、2000年、2004年三届跳高冠军侯斌,“了解一个残奥会运动项目”,“学习一名残奥会运动员事迹”,随后,又组织学生一同参加了学校校园艺术节的扎染活动,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们也扎出扎出别具一格的作品。周四又组织部分学生浏览残奥网,了解了残奥会的一些礼仪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又制作了一些残奥知识小书签。5月29日,我们组织队员来到北区虢园向居民们分发了残奥知识小书签,弘扬了扶弱助残的新风尚。三——六年级撰写心得体会一篇,“撰写一篇残奥会心得体会”,“举行一次残奥会宣传教育日”,利用板报宣传张海迪的故事,观看电影《千手观音》、《我的梦》。
因为残奥会的契机,也因为残奥会,让更多健全的儿童少年感受到了残疾人体育的魅力,领略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全体同学们认识到现在的学习生活条件来之不易,“残奥会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竞技体育的精神实质。”国际残奥委员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残疾人超越缺陷,通过意志、技能、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同时陶冶了学生情操,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推动平等参与,这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精彩演绎,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南田小学开展北京2008残奥会
系列教育活动
城关镇南田学校
2008年
第五篇:冬残奥会观后感
冬残奥会观后感
冬残奥会观后感1
昨晚,北京冬残奥会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相聚在双奥之城,突破极限,超越自我。用真诚与微笑为世界送去了温暖、团结和信心。这段美好的“双奥记忆”,我们会永远记得。
13日下午,随着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男子回转坐姿项目落下帷幕,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全部结束。历经9个比赛日的拼搏,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取得18金20银23铜共61枚奖牌的成绩,历史上首次位列冬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一,实现历史性跨越。
冬残奥会观后感2
在7日下午以9:4战胜韩国队后,卫冕冠军中国轮椅冰壶队迎来两连胜,前4场比赛2胜2负。北京时间7日晚,一日双赛的中国轮椅冰壶队还将对阵瑞士队,8日将迎战美国队。
中国残奥冰球队6日晚以5:2战胜捷克队,同样获得两连胜。在经过7日的休整后,中国残奥冰球队8日将迎战B组最后一个对手意大利队。
中国残奥冰球队虽于20xx年才成立,但进步神速,20xx年首次参加世锦赛就获得C组冠军进入B组,20xx年又在世锦赛B组以五战全胜的战绩夺冠,跻身A组,本届冬奥会将力争奖牌。
因原本于8日进行的高山滑雪6场全能决赛提前至7日进行,8日的北京冬残奥会仅将在冬季两项赛场决出男女中距离-站姿、坐姿、视障的6枚金牌。
冬残奥会观后感3
3月4日晚,备受关注的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精彩亮相,全世界的目光将聚焦这里。
据悉,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参演人员中30%为残疾人。约80分钟的开幕式上,将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此外,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也将在开幕式上闪亮登场,带领大家欢迎远道而来的残疾人运动员。
北京冬残奥会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共设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等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中国派出了由96名运动员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参赛,他们将参加全部6个大项和73个小项的角逐,参赛项目覆盖率达93%。
目前,北京冬残奥会的场馆设施、服务保障、媒体转播、景观标识等转换已完成,运动员适应性训练全面展开,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
冬残奥会观后感4
20xx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对我来说,很难表达出来我的感受,因为实在是太完美了,超过我所有的想象。
从开幕式一开始我就很感动。我激动地一边流泪,一边拍视频、拍照,边观看演出。虽然在现场感觉很冷,但我们的心里是开心的、温暖的,这个美好的而难忘的时段永远会留在我的心里。
我会永远记得20xx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各种各样的美好表演,每一个精心设计的细节,最好的科技的使用,还有就是中国对世界的热烈欢迎。在我心里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是最好,我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向前,一起向未来!
冬残奥会观后感5
北京冬残奥会今晚在鸟巢落下了帷幕,很有幸自己能够观看这一场闭幕式。
特别喜欢鸟巢之中绚烂美丽、变幻多彩的科技化呈现,关于留声机的想象,关于精彩瞬间暂停定格,关于时间的表象、齿轮以及二十四节气这样震撼人心的表现形式,我再一次被冬残奥会闭幕式所折服!
在冬残奥会的比赛中,我记住了许多运动员拼搏奋斗的瞬间,钦佩于他们追求超越自我的不懈精神。在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的发言中,我首次知道了全球残疾人士竟占据世界人口的15%。最初听见这个数字的我是极为震惊的,原来这个世界上竟有这么多的残障人员,在那一瞬间,我好像明白了冬残奥会存在的伟大意义,让他们在追逐体育之光时发出光,为千千万万的残疾人士燃烧希望,为这个本就纷繁的世界添筑更多生命的活力!
冬残奥会观后感6
北京冬奥会向世界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北京冬残奥会同样始终践行。“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庄严承诺。
从悬悬而望期待着,到热血沸腾喝彩着。赛场上汗水肆意挥洒,运动健儿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我。眼眶总浸润着晶莹泪滴,残奥曲谱被一遍又一遍地昂扬奏响。
百转千回,瞬息万变。在属于追梦者的时代,勇者是永恒的主角。
冬残奥会导演沈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对于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定位是“温暖感人”。“所以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与冬奥会不太一样,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的是唯美的环境、中国的文化概念等等,但是我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表达的,是残疾人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行为,由此来完成温暖和感人的瞬间。”
导演还透露,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将用一个特殊的装置配合主视觉形象,将过去9天赛事的感人瞬间,以及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伟大时刻,永远保留下来。
冬残奥会观后感7
通过观看冬残奥会闭幕式,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的富强和伟大。
在整个闭幕式中,我感受到了中国求同存异的博爱襟怀和开放包容的'气度。看到在冬残奥会会场上的奥运健儿们勇于拼搏、为国争光,我深刻感受到了这种富有张力的奥运精神。这些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有突出的表现,他们用坚持和努力谱写了一曲拼搏向上的乐章。
在冬残奥会上也涌现出无数为国奉献的志愿者的身影,其中还有很多是北师大校友,我深深为他们感到荣耀和自豪。北京冬奥会中所有的志愿者如同一片片微小的雪花,飘过冰天雪地,融入春花烂漫的世界!感谢祖国!感谢展现生命力量的运动员!感谢所有无私的志愿者!
冬残奥会观后感8
在浪漫的基调和唯美的氛围里,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于今晚落下帷幕。
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在总导演张艺谋的带领下,【锋尚文化】携手歌华文化作为创意承制方,在鸟巢为北京双奥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中国与世界的这场“冰雪之约”画下句点。
为突出呈现闭幕式“在温暖中永恒”的核心主题,主创团队在鸟巢主场地设计直径55米左右的“留声机”主题形象作为空间主视觉,以此延续温暖,诉说感动。
正如总导演张艺谋在闭幕式开始前接受媒体访问时所说:“这个圆形符号就是作为一个非常醒目的一个道具,它要成为我们闭幕式的一个亮点,就有点像折柳寄情的感觉,但是这次是通过一个道具来完成这个亮点。”留声机的视觉设计也将冬残奥闭幕无数的温暖瞬间和伟大时刻,都永远地留存在珍贵的奥林匹克记忆中。
冬残奥会观后感9
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闭幕式13日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鸟巢现巨大留声机,希望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的温暖时刻,留存为永恒的记忆!伴随着唱片的转动,唱片上逐渐显现出运动的人物造型,随后,一个个赛场瞬间呈现了出来,雪容融又又又又上场了!融宝,感谢你给我们的所有温暖和快乐!
冬残奥会闭幕式现场全景,震撼又令人感动,《爱的感召》这是一个由听障演员表演的节目,200多名演员用手语进行表演,演员们用手语讲述亲情、友情、爱情,讲述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鼓励、等候、交流,鸟巢上空现,北京20xx”“BEIJING”焰火造型,璀璨的光芒见证难忘的冬残奥记忆。
冬残奥会观后感10
无与伦比的冬残奥会正式落下帷幕,冬残奥会中看到运动员“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精神与信念,他们在生活中对抗命运,汇聚能量,在赛场上精彩绽放,散发光芒,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有幸见证盛大的北京奥运会,更有幸参与到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中,北京正式成为“双奥之城”,向世界传达着团结、友谊、共融的理念,这种自豪值得铭记一生。作为一名普通志愿者,我们的工作又不那么普通,每一张笑脸、每一次招手都是真诚地服务与自豪的展现,正是一朵朵“燃烧的雪花”让“双奥之城”变得亲切,保障冬奥盛会圆满落幕。再见,北京2022冬奥会;再见,北京2022从残奥会;再见,冰墩墩雪容融。冬奥落幕,青春不散场,作为“新鸟巢一代”,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及志愿者精神,与祖国、与时代一起向未来。
冬残奥会观后感11
为期十天的冬残奥会即将结束,北京迎来又一次体育盛宴的结束。
留声机转动——雪容融带着温暖走上舞台,春意走进千家万户里;雪花迎着寒风落下,开在初春的阳光下。志愿者和各国运动员们度过人生中的温柔时光,台前是运动员矫健的身影,幕后是志愿者默默贡献的力量。这十日,是运动员肆意追逐梦想的十日,是你我激动澎湃的十日,是北京展现中国形象的十日,更是奥林匹克精神生动再现的十日。中国向世界提供了简约、精彩的冬残奥会。各国运动员们在此结下友谊,人与人之间默默流动着温情。
留声机停止——火炬熄灭,目光即将聚焦欧洲。残奥会运动员们的身姿一帧帧闪过眼前,飞跃过跳台,丝毫看不出和常人有所差异。这背后是百倍的艰辛和努力。感谢运动员们,让我们明白,生而为人,自当拼搏。第十三届冬残奥会拉下帷幕,诸多美好的独家记忆刻进人们的脑海,慢慢回味,历久弥香。
我们继续一起向未来!
冬残奥会观后感12
随着本次冬残奥会的顺利闭幕,我的冬奥志愿者之行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冬奥、冬残奥盛会,让冰雪运动的激情迸发在中国大地之上,让奥林匹克的拼搏精神在国人心中久久激荡,而我们的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也在闭幕式那一刻,显得熠熠生辉。亲身参与其中,我明白了在全球疫情的严峻形势之下,实现疫情防控与多国协作是多么的艰难不易,我更理解了何谓国家命运与个人的密不可分。尽管冬残奥会已经结束,冰雪运动却早已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希望疫情能够快些结束,也希望在未来,冰雪运动能在我国继续得到快速地发展。
冬残奥会观后感13
从冬奥到冬残奥,从开幕到闭幕,今天是我们闭环的第50天。
50天,我见证了中国男冰奥运零的突破,见证了中国残奥冰球队突破历史夺取奥运铜牌,见证了奥运之火的点燃和残奥之火的熄灭,耳边萦绕着的是中国队加油的声声呐喊,目中注视着的是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在这场实践大课中,我对于祖国、对于人民、对于奥林匹克,都有了更加清晰、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时代精神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书写青春论文。
冬残奥会观后感14
3月3日上午,在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张家口市民广场火炬接力现场,最后一棒火炬手是来自南京市栖霞区的闫硕,最终完成了此点位的火炬接力。
对于曾在里约残奥会夺得乒乓球男子TT7级单打铜牌、东京残奥会上夺得乒乓球男子TT7级单打金牌和团体TT6-7级金牌的闫硕来说,对北京冬残奥会和冰雪运动有着别样的感情,“通过这次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我希望大众更加关注、支持残疾人运动员。我这次来张家口,印象特别好,张家口市民热情好客,我想我以后还会再来这里,看看这里的冰雪,争取也体验一下冰雪运动。”闫硕笑着说。
闫硕也表示:“残障人士运动员参加竞技拼搏,体现了克服身体障碍、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希望所有运动员能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冬残奥会观后感15
闭幕式表演开始,当数百位手语表演者高举手掌,“留声机”上呈现出“爱”的字样造型。每颗星星点点的萤火之光,在夜晚虽不耀眼;但当它们汇聚到一起,却被赋予了能够点亮世界的力量!
在由定音鼓构成的“表盘”形象上,60名残健共融的表演者用行为模拟着“指针”每圈60个时间刻度的行进轨迹。从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到世界通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都随着时间的轨迹应运而生。
雪花火炬台缓缓降下,在盲人演员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时光流淌,记忆永存,微火不微,永恒绵长!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落下帷幕,在这个春天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冬残奥运动员在这个地方为全世界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拼搏记忆。温暖,是人生中的难忘记忆;永恒,是全人类的美好愿景。在温暖中永恒,在拼搏中一起向未来,致敬每一位冬残奥运动员!这段美好的“双奥记忆”我们会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