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体育学院--最后的武士观后感
《最后的武士》观后感
5114125孙磊
看完《最后的武士》,得知背景产于1877年明治维新时代,那是一个**的时代,日本天皇急于向西方现代国家学习,想改变本国经济落后的状况,西方的先进枪炮无疑要替代原始的武士道冷兵器作战,于是就引发了一场武士与枪炮之间的矛盾。
历史的的前进车轮是朝着现代化科技发展,最后无疑是冷兵器失败了,但是,武士道精神却一直延续着,这就是日本人的聪明所在,他们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相结合,甚至拿其他民族的文化融合成自己民族的文化。影片中,那个女的忍着自己丈夫被杀之痛,把仇人养在家里,着需要多大的宽容与忍耐,同时,也反应了他们民族把战死沙场看做是很荣耀的事情,也很尊重敌人。武士已死,但是道这种文化却一直还保留着,如二战时候日本的神风突击队,即使飞机快要炸了,也要落到美国人的军舰的爆炸,以及效忠天皇切腹自杀,再到现代的相扑,剑道,柔道,茶道,和服等等,日本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精华部分永远的得到保留,这一点,是我非常值得尊敬的地方。
想想我天朝地大物博,应有尽有,近60年来发展的突飞猛进,但是,发展的同时,本民族的精髓却丢失的一干二净,孔子的儒家文化现在只能在嘴头上说说而已,人们都在金钱、利益、权利全面露出狰狞的面孔,从小月月事件到老人摔倒讹钱演变成摔倒没人扶,再演
变到校长开房事件,这是仲么了,我天朝5000年的文化根基演变成这个模样。
希特勒曾经说过:要毁掉一个国家,先毁掉他的文化,要毁掉文化,就先毁掉他的民族,要毁掉他的民族,就要先毁掉他的学校,要毁掉他的学校,就要先毁掉他的语言。
因此,中国这一点做得非常好,中国现在大力在全球贫穷国家建立孔子学院,教他们学习汉语以及武术,大力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我认为,此乃一石二鸟,又能得到那些国家的支持,又得到联合国的认可。
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待挖掘,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复兴之路,我很喜欢。现在不少中小学校以开展武术课,以及学习《弟子规》等传统礼数。
日本人选择了一条保留传统但学习西方经济科技的道路,打出了自己的民族更具有特色,而我们的国家在新民族主义时期,率先打到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一味的求知效仿西方国家,后来又引进了马克思,很好,新中国成立了,文化大革命也来了,5000年的文化根基只能依靠现存的古籍来摸索。
因此,《最后的武士》希望更多地对中国人起到反省借鉴的作用。
5114125
孙磊
第二篇:七武士观后感
paradox of the hero in eastern culture 1.introduction the stunning debut of different leading roles directed by the script to squeeze into action in the film for different performing time fragments does open an unprecedented vision for almost all the audience before the climax reached eventually put our guests at the edge of their seats.however theentry sequence variation for the actors in different eastern films raises a question mark that why the heroes under similar eastern cultural backgroundcollectively spring up or proactively flash into the standalone screen in a powerful and overwhelming style? 2.motivation and energy-film characteristics variations and japan culture background 4.analysis for the difference in hero performances 5.conclusion references: 1.steven prince.1999.the cinema of akira kurosaw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5-12 2.steven prince.1999.the cinema of akira kurosaw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7-12 3.liu, james j.y.1967.the chinese knight errant.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p3-10 4.liu, james j.y.1967.the chinese knight errant.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p4-10篇二:异质群体的战略优势及招聘----《七武士》影评
异质群体的战略优势及招聘----《七武士》影评
《人力资源管理》课上我们看了电影《七武士》,对这门课有了一次更深刻的认识,其实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今天我就从这部电影来分析一下。
差别创造团队价值
曾任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杰克.韦尔奇说过“有些人认为区别对待的做法会严重影响到团队精神,但在我看来这是不可能的。员工的个性不同,你可以通过区别对待每一个不同特质的员工而建立一只强有力的团队。瞧瞧棒球队??每个人的特长都不同,在比赛里都有自己的一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同等对待。我深刻地体会到,比赛就是如何有效地配置最好的运动员。谁能够最合理地配置运动员,谁就会成功。这一点对于商业来说没有任何不同。成功的团队来自于不同人员,区别对待,即保留最好的,剔除最弱的,而且总是力争提高标准。” 其实这就是说团队里需要差别,团队的每个成员要有自己的个性,管理者需要对这些不同个性的人进行差别管理,通过精心设计和相应的培训使每一个成员的个性特长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并发挥出来。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团队,才是一个有价值的团队。
影片中以勘兵卫为领导的团队就是一个存在差别的有价值的团队。一方面,差别体现在这七个人身上不同的武士精神。勘兵卫正直,为了解救被窃贼劫持的人质,他甘愿削发扮装和尚,且顺利完成计划。勘兵卫诚实,农民们邀请他时,他并没有端架子,而是实话实说地讲了自己“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真实生活,并不奇货可居谈价钱。勘兵卫真诚,看到农民请他吃白米饭自己吃稗子饭便深受感动,而答应为农民服务。勘兵卫精明,在挑选武士时花样百出,得到了货真价实的武士。勘兵卫善战,在农民的村庄指挥若定,战术多变,最终大破人多势众的山贼。勘兵卫睿智,在击败山贼取得大胜之时,他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清醒地说出了农民才是大地真正的主人的箴言。五郎兵卫代表了智慧,他的预见能力极强,无论是被勘兵卫试探还是与山贼作战,五郎兵卫的智慧都得到体现。七郎次代表了友谊和忠诚,他是勘兵卫的老战友和老朋友,基于此七郎次在多年的分离之后一经见面便接受了勘兵卫的邀请。对正义事业的选择体现了七郎次身上真正的武士精神,而对友谊的忠诚更显示了作为武士的道德准则。藏代表了武功,作为武士,拥有高强的武艺是安身立命之本,武士即使在武功上比不得宫本武藏,也必须追寻剑道的真谛。平八代表了乐观,别的武士失意后会选择各种各样的道路,平八却心甘情愿地与普通百姓一样,靠砍柴为生。胜四郎是未来的象征,《七武士》中的胜四郎是个乳臭未干的家伙,他在第一次击杀山贼时还会瑟瑟发抖,他的优点在于能够明辨是非,选择真正的武士去学习和追随。菊千代是武士世界中的狂阿弥,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富于正义感和向上精神,却不具备德操和武
功。但是菊千代也有体现价值的另一面:敲响梆子惊出村民使众武士摆脱尴尬处境,奋不顾身救援农民,深入敌后缴获火铳,高树战旗鼓舞士气,舍生忘死御敌拼杀,菊千代的行为完全象一个武士,甚至比真正的武士还要出色。另一方面,有价值体现在首先他们的团队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团队,有卓越的领导者,有各具才能的队员;再则他们完成的他们的战斗目标,保卫了农民,完成了他们当初成立的使命。
招聘 招聘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挑选出企业所需要的、恰当的、职位空缺填补者。招聘的重点应从满足职位空缺的人员需求,逐步转向为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从多样化的背景中,吸引和甄选那些能够帮助企业达成当期以及长期战略意图的具有高素质的人。
影片中农民们采用的以诚求才的招聘方法。利吉、万造等四名农民去请武士来保护村子,在城里,他们碰到了形形色色的武士,也遭到了许多白眼。甚至在去请武士时对方不是因为觉得受到了侮辱而打他们,就是嫌报酬太低而不愿意去,招聘过程受到了严重的障碍。但是,正在农民们几乎绝望的时候,他们偶然间目睹了一个中年武士救小孩的事情,他们觉得这个武士很不错,于是决定再试试。这个武士叫勘兵卫,他听完农民的请求后,犹豫了下还是拒绝了,当他知道农民为了请武士而自己只吃稗子时,终于还是答应了,其实是那些农民的真诚打动了勘兵卫,以诚求才是招聘的方法之一,而且往往能提高招聘的成功率。
招聘首先要制定计划,如招聘人数,录用标准,招聘对象等。勘兵卫作为后来的招聘者,首先就指定了人员招聘的计划。他对农民说至少需要七名武士。于是他开始为农民寻找武士。他和崇拜他想拜他为师的青年武士胜四郎一起寻找武士。不久他们就找到了一个叫五郎兵卫的,此人因为欣赏勘兵卫而答应加入。之后勘兵卫又碰到了昔日曾是自己部下的七郎次,如今七郎次也已经成为一个小贩,他也答应相助。而五郎兵卫也找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武士叫平八。勘兵卫与胜四郎在街头看到了两个武士在比武,结果是其中一个叫久藏的武士胜了,而且此人的剑术高超。勘兵卫请他加入,起初久藏拒绝了,可是后来他看到农民的情况还是答应了。这样武士已经有六人了,勘兵卫算了算时间,决定第二天就启程。而此时一个之前被勘兵卫质疑过武士身份的浪人被泼皮拉了来,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圆满结束了招聘。篇三:观后感 徐清志
《智取威虎山》观后感
徐清志
徐克素以奇幻与武侠名满影视圈,当年的黄飞鸿系列至今记忆犹新,也在成长的道路上带给我很多英雄梦。如今徐老怪又翻拍了一部经典的样板戏,很多人会问,家喻户晓的样板戏有什么可翻拍的?感觉无论怎么看徐克这次都是费力不讨好。充满期待在单位观看了电影,当我看完全片才猛然发现,徐克找到了方法。徐克版《智取威虎山》的最大优点不在于颠覆和创新,而在于在不抛弃样板戏原有戏剧元素的同时为其注入了好莱坞叙事模式的内核。有点儿老瓶装新酒的意思,如果说样板戏原有的故事形式来源于情节剧,那么新版的《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内核则完全是好莱坞式的。夹皮沟一战,土匪滚滚而来,老乡们躲在房间里惊恐万分,战士们以少敌多却没有丝毫恐惧,这一段特别像早期西部片的设置,很容易就勾起观众们的澎湃情绪。30人对300人,一个村庄和一群百姓,有点儿黑泽明《七武士》的味道。
样板戏有啥特点,答曰:高大全、三突出再加上它是戏(京剧)。这三样徐克一个也没丢,而是完完整整的借鉴到了新版《智取威虎山》当中。杨子荣亦正亦邪、白茹是天使完美无瑕、203是战神无往不利,百战百胜。和样板戏里一样,主要英雄人物在镜头里光辉伟岸,反面人物则扭曲着脸孔,歪七扭八的被摆在昏暗的光影之中。杨子荣深入威虎山一场戏,虽然名义上是土匪入伙,但笔挺的站姿掩饰不住那一身的正气,和土匪窝子的逼仄阴暗形成强烈对比。这种对于好人和坏人的处理方法几乎和“样板戏”如出一辙。样板戏就是要求人物尽可能的脸谱化,一出场就能看得出是好人还是坏人,性格全部写在脸上。于是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里,白茹永远都是红脸蛋儿、杨子荣始终都是烟熏妆,八大金刚造型鬼魅、梁家辉扮演的座山雕干脆带起了“面具”。戏剧式的妆容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会让人觉得很搞笑,尤其是当白茹和杨子荣出场的时候,直到杨子荣和土匪们对飙黑话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这原来是徐克故意为之,这既是对样板戏的借鉴同时也可以看做是致敬吧。
指挥官、狙击手、肌肉男、小分队、孤单英雄、以多敌少,这些词加在一块儿既可以描述史泰龙的《敢死队》,也可以概括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从没有哪一部电影把解放军战士的战斗力拍的如此生猛和现代,三十人打三百人,第一场与土匪的遭遇战特别像是某支现代特种部队在执行清除任务,地点被从香港或是纽约搬到了林海雪原,他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不费吹灰之力
就把敌人消灭了个干净。同样,最后在203的带领下,杨子荣与战友里应外合,剿灭了座山雕匪窝,那是有多么的神通和威武。快速剪辑加子弹时间,让影片中的战斗场面十分好看。
电影结束,心中泛起层层涟漪,真心觉得这部电影相当出彩,电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感受到他们的艰辛与奉献,英雄和困境、以少胜多的战役、追击和奇袭、牺牲的伙伴、最后一分钟营救,一次又一次勾起观众对可敬可爱的战士们的崇拜之情,我们能够在今时今日坐在舒适的影城观看电影,可以享受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保家卫国甘愿牺牲奉献的他们带给我们的,我们应心怀感恩,不断磨砺,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篇四:资料3最后的武士 观后感
《最后的武士》观后感
生命科学学院 学号1327217 芮晟弢
摘要:《最后的武士》是由美国和日本合拍的一部集动作、剧情、冒险、战争多种元素的电影,本论文介绍了该部电影的剧情、时代背景和相关影评,以及我的个人感想,阐述和讨论了日本武士道及其武士道精神,以及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中的发展兴衰。
关键词:武士道 改革 历史
本论:
最早接触到这部电影,还是在cctv6的电影频道中,因为对日本的武士道不甚了解,所以对这部电影渐渐感兴趣了,在康老师的课上再次看到这部电影时,不禁对片中所表达的主题——武士道精神有所感触,虽然武士道在现在已经没落了,但是武士道精神却一直被日本人所推崇,而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加以学习和利用的,于是想到写下这篇关于《最后的武士》的论文,阐述一下我的个人见解。观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些与电影相关的资料,在加以综合整理之后,写下了这篇论文。
一、《最后的武士》剧情简介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可战士的心却无法安宁,在随即 而来的大规模西进运动中,刚刚从内战硝烟中幸存下来的白人士兵,又被带到了击杀印第安人的第一线。上尉纳沙艾尔格兰在战争中见证了过多的鲜血与暴力,以至于迷失了自己的灵魂;特别是看到上级军官——上校本杰明巴格利屠杀印第安人时,他更感到作为战士的荣誉感消失殆尽。在义勇与牺牲精神被新时代的功利与自私主义代替时,沉浸在往日光荣梦想中的艾尔格兰只能整日借酒浇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推荐给来自大洋对岸的新成立的明治政府代表,去给日本训练第一支现代化军队。消沉的艾尔格兰觉得这个工作不错,至少他还可能像个真正的战士一样死在战场上。艾尔格兰所训练的军队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妄图阻挡现代化进程的顽固武士集团。在一场浓雾中的激战后,不仅天皇的现代化军队被击败,连教官艾尔格兰本人也被武士们俘虏。尽管在搏斗中他杀死了围攻他的一名武士,但并没有得到料想中的速死。相反,武士集团首领胜元生擒了他,并派自己的妹妹多丽子照顾他;而多丽子的丈夫,正是被艾尔格兰杀死的武士??。身处武士及其家属聚居的村落里,艾尔格兰竟然发现自己居然不由自主地爱上了武士文化,从武士道的精神与肉体修炼中,他似乎又找到了一个战士应有的荣誉感。同时,在多丽子的悉心照料下,似乎有某种微妙的感情在他们之间产生。然而,历史的车轮是不可逆转的,明治政府自然不会放弃现代化进程,武士与天皇军队之间终有一战。天皇听信近臣的建议,举兵攻打乌吉奥的军队,纳森决定帮助乌吉奥,两人一起战斗,使他的最
后一刻像一位真正的武士那样死去。纳森将乌吉奥的佩剑还给天皇,让他记住为了国家的武士们和武士道。随后纳森离开了那里回到了那座武士村过着平凡快乐的生活。
二、《最后的武士》时代背景 影片故事发生的年代是1876至1877年之间,当时正值日本国内没落武士阶层风起云涌的暴动时期。武士曾是日本封建历史上的特权阶级,到了江户末期(德川幕府时期),武士阶层开始产生分化,下层武士的生活急剧恶化,许多不得以而私底下从事农业和小商业,2002年山田洋次的《黄昏清兵卫》就是那个时期下级武士很好的写照。不堪重负的农民不断暴动,加上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打开日本国门以后,更让人看清了德川幕府的严重危机,这才有以下层武士为主体的倒幕运动。然而,倒幕成功后的明治维新,在最开始并未给予维新主力的下层武士们多少好处。相反,“士农工商、贱民”的封建世袭身份制的废除,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四民平等的同时,也取消了武士阶层曾经享有的特权。此后几年,“征兵令”和“禁止复仇令”的颁布,进一步剥夺了武士存在的必要,本来就没有什么生活来源同时也不太会自力更生的武士们对此大为不满。到了1876年3月,明治政府颁布了“废刀令”,禁止民众带刀出户,等于是彻底禁止了武士的权利,终结了武士的身份,也终于引发出一系列的武士**。当然,这些内乱最后都被成功镇压。
三、《最后的武士》电影赏析
丰满美丽的极致:
当武士们马蹄飞扬进入宁静清幽的小村落,镜头里呈现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古意盎然;胜元站在古庙旁边,庙宇里的樱花树飘落下粉红宛如云霞的花瓣;狭窄的日式馆屋里面,武士和刺客的挥刀具有流畅同时紧迫的情景感;浩大全景式的平原战队,有宽广的视野和宏伟的气度。影片里面的很多镜头,看得出都是精雕细琢的结果,即使把他们独立出来,也不能破坏这些镜头完美的画面感。同时影片的配乐非常优秀,时而清雅秀丽,时而金鼓齐鸣,在很多段落,具有东方韵味的日本乐音从银幕的深处传过来。特别是纳沙·艾尔格兰(汤姆·克鲁斯饰)在影片的中段由于被叛乱的武士俘虏,居住在属于胜元儿子的村庄,这一段镜头追求一种悠然清淡的风格,而那似有若无的日式叮咚的音乐声,在多丽子(加藤小雪饰)婉约转身的时候,在纳沙渐渐平和的心境里面,不经意间响起,使得影片的画面和声音的情绪如此和谐的交融在一起,东方音乐所具有的苍然辽远的意境也让多丽子唇边羞涩的微笑更加地秀丽。试图复述的历史:
但是在明治维新的早期,复杂的社会情态,颠覆性的阶层结构,剧变的经济模式,当对于传统的坚守与斩断和以上错综复杂的关系纠结在一起,应该会有矛盾非常集中的事件和人物出现。这里我想到了《勇敢的心》,虽然我对于这段真实历史没有过多的了解,但至少从影片的最开头,就明显的从残忍专制带有极端侮辱性的“初夜权”情节,感受到此后一步步激化的矛盾,华莱士的形象也在冲突风暴的中心有了最为鲜明的体现。《最后的武士》却对于明治社会的矛盾速写,采取了简化的方式。从电影开头到影片的末尾,我始终没有弄明白武士群体武装暴动的原因,影片给我们的解释是胜元的话语和举动:他告诉纳沙自己起兵造反是为了效忠明治天皇,使天皇不至于受到身边维新激进势力的绝对控制;他在国会不肯让步的行为,也表现出他作为武士的忠义之血。对于《最后的武士》,我们不能要求出现黑泽明《七武士》中对于武士价值的人文思考,但是这种最大限度利用某种虚无的精神去解构历史的出发点,脱离了人物生活时代的现实基础,如此浅薄的武士观,造就了不折不扣的商业大片的视点,而不能引发观众深层次的共鸣。另外影片选择了外国人纳沙的视角来完成对于武士精神的观察、理解和传承,也是一个颇有看点的立意,因为这中间纳沙个人经历反映出来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会是矛盾的一个方面。纳沙在宁静的乡村中,通过与胜元和其他武士的朝夕相处,使他对于武士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东西方在观念上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篇五:日本武士的悲剧性命运
日本武士的悲剧性命运
提起日本武士,不免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武士道、剖腹自杀等。一直以来,我对日本武士都没有什么好感,可是看了《七武士》之后,对他们倒是有了几分钦佩与同情。《七武士》是由黑泽明导演的一部反映日本武士阶层的特殊生存状态与必然消亡的历史趋势的影片,整部影片的总体情感基调是悲凉的,尽管其间不乏搞笑情节,可也掩饰不了日本武士悲剧性的命运。《七武士》讲述的是一个长遭强盗洗劫的、偏僻的小村庄的村民,在村长的的指引下雇佣七名浪人武士来保卫村庄的故事。勘兵卫率领全村村民做了种种防御,为了对抗强盗,七武士舍身奋战。虽然他们摧毁了强盗的一次次攻击,但七武士也损失惨重,小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和平,却在山丘上多了一座座的新坟。勘兵卫是七武士中最富远见与谋略的人,他的出场就很漂亮,给人印象深刻。救孩子的段落,勘兵卫拿着馒头走向歹徒,在消除了歹徒的戒心时冲进屋内。镜头并没有展现他如何英勇神武、战胜敌人,而是把镜头给了在外面焦急等待的人们,几声打斗的音响过后,强盗从屋内奔出、倒地。勘兵卫抱着孩子走了出来,脸上带者微笑,平易而无傲气。整个过程简明、利索、干净。在后来的防御和战斗中,他表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谋略才能。他有一个动作挺惹人注意,那就是微笑着摸摸光头,不知道导演是否有意让人想起智慧的一休,借此暗示他的智慧非凡呢。以前我并不怎么喜欢日本人,可是对于勘兵 卫确是有些钦佩与欣赏的,也许不能以国界来定义英雄吧。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总说“失败了”难免令人遗憾。
久藏也是我钦佩的一名武士,他剑术卓绝、沉稳、内敛,也很出色。他的出场也很精彩,战斗一开始,便从气势上赢了对方——镇静自若。所谓的“静若处子,动若狡兔”,大抵如此吧。再有他夺枪的那一场也很出色。他孤身一人,夜入敌营,在拂晓的晨雾中、在众人焦虑的等待中现身,只说了两句话“杀了两个,我需要睡一会儿”那份胆识、那份沉稳、那份谦逊,不仅令胜四郎佩服的五体投地,也令所有的观众折服——真有大将风度。可这位真正的武士终究未能逃脱死的命运,令人不胜唏嘘。相信记住菊千代的人会比较多。他出身于农民阶层,渴望成为真正的武士。影片中,他是一个搞笑的角色,起到了调和矛盾,活跃气氛的作用。他挺像《花木兰》中的那个木须——夸张、诙谐而又不乏真诚,是观众喜欢的一个角色。影片最后,他也中枪身亡。最后一丝希望也随着他的死埋葬了。以上三个人是影片中最出色的人物,另外四位武士分别是年轻的胜四郎,机智的五郎兵卫,乐天派平八和稳重的七郎次。七武士为了保护村庄,浴血奋战,却没有得到农民的热情招待,最后或死或走,无限凄凉,尽在不言中,其原因何在?
武士阶层作为日本社会独有的阶层,有着他们独特的生存特点。他们大都以行侠仗仪,锄强扶弱为己任,尽管他们有的归依豪门,有的流浪四方,但武士的存在都是以消灭敌人为目标的,片中的武士们
消灭了强盗,却失去了工作,被农民解雇了,吃饭又成了问题。所以勘兵卫说自己打了一辈子“败仗”,而这场仗要继续打下去,直到把自己打倒、消灭,武士的命运就是死亡。乐天的平八戏剧性的死在他所要保护的村民刀下,热衷于武士之道的久藏、五郎兵卫、菊千代都死了,黑泽明正是借勘兵卫之口说出了武士阶层的宿命。黑泽明通过这部电影,揭示了日本武士阶层的特殊生存状态与必然消亡的历史趋势。武士自从出生就开始了自我毁灭的命运,他们不仅随时面临死亡,还要承受一步步向死而生的无奈与苦痛。
第三篇:《最后的武士》与日本银行的诞生
电影《最后的武士》中,从战争中退下来的美国老兵纳森(汤姆·克鲁斯扮演)受雇于日本政府,参与了政府军与武士之间的战争,最后在战斗中重新找到了作为战士应有的忠诚、勇气与荣誉。影片中精彩的打斗场面,令众多影迷大呼过瘾,阿汤哥的帅气演出,也吸引了无数粉丝的眼球。不过各位又是否了解,作为影片背景的西南战争,如何间接导致了日本近代的币制改革乃至日本银行的诞生呢?
《最后的武士》剧照
明治维新后,在推翻幕府封建统治中起主导作用的武士阶层,却在随后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中被剥夺了政治与经济上的特权。随着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的出台,武士失去了政治权利;废刀令和征兵制的实施,取消了武士的军事特权;金禄公债制度的实行,用赎买的方式剥夺了武士的经济来源。最后,心怀不满的武士们于1877年在日本西南的鹿儿岛县发动了反对维新政府的大规模武装叛乱,是为日本最后的内战——西南战争。
叛乱武士的领导者西乡隆盛,生于下级武士家庭,曾在推翻幕府的倒幕维新运动中立下卓著的功勋,被誉为“维新三杰”之一。1873年,西乡隆盛由于在“征韩论”之争中与其他人政见不合而辞职返乡。在武士与明治政府的冲突愈演愈烈之时,被武士们推为领袖的西乡隆盛毅然“但以此身付众人”,决心与武士们共进退。最终,武士们的叛乱被明治政府平定,西乡隆盛兵败自杀,但其在死后仍然深受日本民众的尊敬和爱戴。
西乡隆盛
西南战争历时八个月,双方伤亡惨重,政府耗资巨大。明治政府平叛共花费了各项相关费用近4200万日元,要知道,1877年日本政府全年的财政收入预算规模也不过5100万日元。为了筹集军费,日本政府不得不大量发行纸币填补财政赤字,数额高达2700万日元。加上此前发行的各类政府纸币,截至1878年12月,日本政府发行的不兑换纸币总额达到了11980万日元。此外,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还有为了暂时应付财政支出而发行的可兑换政府纸币和大量由国立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另一方面,日本当时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导致正币(即金银币等商品货币)外流,纸币进一步贬值,国内物价飞涨。因西南战争爆发而被激化的通货膨胀加剧了日本政府的财政困难,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日本发行的政府纸币——太政金札
日本发行的政府纸币——壹圆纸币
1881年10月,松方正义出任大藏卿(相当于财政部长)。他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滥发纸币,应当采取紧缩性的政策来整顿当时的财政与货币状况。
松方正义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回收市场上流通的过量纸币。一方面,松方正义通过加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其大力推进出售经营不善的官营企业,减少财政支出。用现代经济学的语言来解释,就是政府采取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由此,政府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挤出700万日元,用于回收纸币、购买正币。此外,松方正义还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增加金银储备,以实行平抑通货膨胀的目标。从1881年到1885年,市场上流通的各类纸币总额减少3480万日元,而官方储备的硬通货则增长了五倍多。在此期间,纸币的价值开始回升。1日元银币兑换1日元纸币的比价在1881年4月时达到最高点1:1.795,到1886年时银币与纸币之间已经几乎不存在差价,纸币的信用得以恢复,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持续五年的贸易逆差也开始转为顺差。
一圆银币
松方正义在整理纸币的同时,也在着手建立日本近代的货币制度和信用体系,健全财政与金融体系,以求彻底遏制通货膨胀。1882年3月1日,松方正义提出创立中央银行的建议。1882年6月27日,日本政府(此时日本国会尚未成立)颁布《日本银行条例》,决定设立中央银行。1884年5月,政府又公布了《兑换银行券条例》,规定日本银行垄断银行券发行权,从根本上结束了银行券分散发行的混乱局面。此外,日本银行还负责代理政府各项收支,同时对各银行进行监督以及中介融通(之所以强调对各银行的监督和中介融通作用,是为了对应“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这三大职能)。日本银行的设立成为了日本确立近代银行体制的重要标志。
日本银行券——贰百圆
松方正义的财政改革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混乱的货币制度,确立了现代的中央银行制度,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西乡隆盛领导的西南战争虽然加重了日本政府的财政危机,却也间接促进了日本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这比甲午战争的爆发早了12年,比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早了15年,使得日本成为亚洲最早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
第四篇:南京南京观后感
两个中国人逃生后的反应是上述幼稚的延续,陆川的意图表现得更加明显。但这个比角川的自杀更加离谱,角川之死的设置至少还符合影片逻辑,而两个中国人的笑和嬉戏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符合:试问如果有人刚刚从连绵数月的死亡威胁中脱身,而且前途未卜,他能彻底放松吗?南京大屠杀的很多幸存者直到今天仍然有强烈的心理阴影,何况当时刚刚脱身,怎么可能会有如此轻松愉悦的状态?这段被诟病是纯粹活该。
结尾单从技术论,拍得尚可,远景中角川同乡孤零零地竖在那,构图很好,也算是影片中难得的静谧。但是,在压抑了两个多小时候,即便你想“希望”一下,忽然来一段风格上反差如此之大的收场,即便是再热爱和谐本性善良的观众,也难以转过弯来啊。
之所以点这个结尾,就是想说陆川在谋划剧本时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何在绝望中展现希望。完全的绝望是不可取的,倒不是因为那些关于艺术的目的应该怎样怎样的文艺理论,是这部电影涉及的历史如果以这种方式表现,很难被接受,不仅如此,在艺术创建上,除了一味哭诉,也难有什么发展。而且,这毕竟是商业制作,要面对市场的,和这段敏感历史如此纠结的时候,选择完全绝望,几乎是绝路。
其实,这本身就是个难题。观影时,我常有这种感觉:这段不能这么写,这么拍是不对的,但真要想想看应该怎么拍,我发现我也很难给出什么答案。面对这个难题时,陆川给出的答案,以结尾为代表,就不太好。其他各处呢?很多地方,都有类似问题:比如那段“中国不会亡”,比如唐先生有些做作地说“我太太怀孕了”。陆川太想表达那种希望了,结果陷入了俗套中。其实角川之死还是可以找到原型的——《罪与罚》中的斯维德利盖洛夫,但就是这么久远的角色也远比角川要丰满复杂得多。这就像一个困局一样,陆川太想表达希望,甚至牺牲了角色和一些合理性,但最后却谁都没法讨好。其实,在零星的角落表现一下就够了,小豆子对刘烨笑了两次,既有着战友间的默契,又带着些无奈和坦然(特别是第二次),这个细节虽然笑,但是够分量的,遗憾的是陆川让他笑了四次„„
二、是冲突还是纪录?分裂的南京。
前面有文提到过,《南京!南京!》的剧本是失败的,因为其过于散乱的情节,几乎都无法形成构架,最终成了一堆历史的“景片”。
这话对了一半。根据陆川的访谈,看《南京!南京!》的创作过程,陆川自己提到过,他原来写好一个剧本,后来拍的时候,根据拍摄情绪不断修改,删了、加了很多戏,到最后已经面目全非。以这种方式做电影,除非你是掌控力极强的导演或制片人(赛尔兹尼克这种),或者本身就期待影片以散文化或者碎片化方式出现(王家卫的电影,以及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否则陷入杂乱的状态是很难避免的。作为导演的陆川,掌控力显然还不够。剧本跟着情绪走,情绪跟着拍摄走,到最后,剧本的整一性就会丧失。但根据陆川提到的原来那个商业味更重的剧本来看,在影片中仍然能看见一些影子,但戏剧冲突往往只是出现在单个场景里,而且还时常戏剧性相对不足或者失当,等到整个来看时,就显得乱了。所以看这部电影时,常常会觉得穿越,时而明显感觉到戏味,时而又觉得戏味不足像战场纪录片——没有谁能够有这么好的适应性能够随时在两种风格中转换自如的,作为导演的陆川自己也不能,所
以在需要纪录性的时候,他却总不合时宜地大特写(前1/3)。
这种分裂还表现在他对角色塑造的问题上。陆川自己谈过这部电影和《拉贝日记》的区别,后者按照其标榜和宣传片来看,基本是传统情节剧,陆川刻意要让《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划清界限,按照他的说法,应该是更倾向于全景式纪录的。如果是《拉贝日记》给拉贝很多仰角和大特写,我不会奇怪,因为本身就是要塑造英雄,塑造一个star,给他聚焦是应该的。但《南京!南京!》既然是要追求一种更朴实和平视的角度,那么即便为票房考虑使用一些明星演员,最好也让他们在镜头前“消失”(参考《黑鹰降落》)。但很遗憾,即使是拍得还不错的战斗段落,陆川也没少给刘烨大特写——他的脸被抹了再多的灰,观众也不会认同者是名普通的国军军人,而会因为明星的突出而瞬间出戏。而后给刘烨设计的那段带头赴死,就更有问题了——如果你要让刘烨成为英雄,那么这个桥段设计得不够英雄;如果你要让刘烨是牺牲者之一,又干嘛非让他突出一下?至于唐先生的角色设置,可以看成一条保持尚可的戏剧冲突线,但他最后的死仍然让人感到莫名。或许为了追求一种对前面所犯罪过的救赎感和政治正确,唐先生必须去死,但至少得有个明确的理由,难道陆川是想用唐先生的死来证明日军暴行的完全无理性?与其说这段看起来是日军的无理性,不如说是陆川编剧时的无厘头。
说到这里,又想起陆川在访谈中曾提到的日军屠杀实际上并非个人暴行的叠加,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实际上是军队指令的。顺便回应一句前两天讨论看待南京大屠杀和屠犹问题,那天一时忽视掉了,证明这种组织化的屠杀并不只是动机理性与否问题,如果是个人暴行,那只是军人自身的事情,说不好听,就像党卫军对美军俘虏的屠杀放大一些,如果是来自上层的组织,这就上升到了国家犯罪,性质完全不一样,不仅是屠犹,还有纳粹同样臭名昭著的枪毙政委、饿死乌克兰等政策。那段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好,但在电影中,很遗憾,他试图表现,但也在这冲突和纪录的游移中草草了事。能看到的,只有似有组织的机枪扫射和占领军头目关于征集慰安妇的提及。不错,从拍摄上而言,屠杀场景,陆川在四、五个场景间平剪,然后再来一个大摇臂,把屠杀残忍程度的震撼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是从对问题的追溯来看,陆川对屠杀的表现,仍然停留在我前面提到过的两部影片水平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这点仍然是一点进步都没有。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三、堵门、祭典——两处神来之笔
1、开场的堵挹江门很好。比之日军很难给观众心理代入感的攻城,挹江门场景很能镇得住人,作为定场戏非常好。从静到动,转换得非常快,冲击力极强,同时也给毫无心理预期的观众一个突袭——所有拍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没有一部有这种气魄。
更重要的是这个段落是过去谈及时常常语焉不详的,第一次被如此直接地表现出来,非常好,只是有一点——真实发生的,比电影上呈现的这段,要残酷很多。
2、整部影片,祭典部分可能是争议最大的。
不仅因为它可以看做是对日军气焰的一种宣传,而且还在结构上突兀了一下,很多人看不
明白。
但我觉得,这是影片拍得最好的一个场景,因为这是他最放得开手脚的一个场景,没有考虑太多的票房与现实顾虑,也没有像之前绝望之余仍然想处处留点面包屑做希望(实际扔下去的是馒头),他拍得很纯粹,很干净,镜头剪切得非常流畅,做足了功夫。
他为什么要插进这一段呢?
我的理解是。首先,他要刺激观众。陆川拍摄此片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告诉人们——我们当年那个对手有多么强大,尽管最后我们赢了,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如果说本国首都被人烧杀抢掠仍然不够耻辱的话,陆川选择了这种招魂般的庆典。这已经不是肉体上的冲突了,而是在精神上的压迫。日本人为什么能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这是陆川想回答的问题。而这段就是他想给出的答案: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没什么比这种看起来回归蛮荒状态的祭奠更能表现这种可怕的意志。
但是,在这意志可怕之余,它也会反噬。这个是我想到的,是我根据影像推演的,那就是祭典段落将近结束处角川带有绝望和茫然的吼声。这种意志力其实是非人的,它在摧毁对手的同时,也会让己方的个体消失,出现的只有这一个怪物。丧失个性的民族,必将在盲目中走向毁灭。
然而,陆川选择这种方式,是很冒险的,特别是我感觉他参考了《意志的胜利》的拍摄法,对那些写着部队番号的招魂幡和强壮鼓手的大仰角,极其规整的构图,配上紧张的鼓点,使这段影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倒不担心他因为这个被骂汉奸——那些言论虽然无知,但也没什么害处——我担心的是这段影像与《意志的胜利》相仿的蛊惑力,意志薄弱者可能会吃不消,就像传说中当年北影教授不愿意在课堂上完整播放《意志的胜利》一样。不过世上只有一个三岛由纪夫,而且还死了,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四、《南京!南京!》与历史
这个问题是逃不开的。
前面在谈角川的角色问题时,我已经谈过了,那基本就是我的观点:看得出来,影片确实是建立在相对严格的考证基础上的,没有太明显和太过分的史实错误,但陆川的问题不在于不忠实历史,而是在艺术真实可允许范围内的故作幼稚。当整部影片都是在以接近史实或者号称接近史实的名义下进行时,如果非要捣鼓出类似于角川这种日军战争前期出现几率微乎其微的角色,对戏剧化情节帮助不大(因为太俗套了),而且还会伤害影片的因“史”之名。
关于拉贝的问题,别看陆川在访谈中言辞似乎挑衅味道很足,从影片来看,其实并没有对拉贝进行怎样的丑化,影片中的拉贝,已经做到了他在那种环境下可以做到的一切,只是影片没有将他作为叙事中心罢了。
关于市中心的孙中山像,确实1942年新街口才竖立起孙中山像,如果严格按照史实,这
里就穿越了。但这就是艺术创造的自由了,我看过一张照片,是几个日军士兵羞辱一尊孙中山铜像(可能是中山陵的,具体记不清楚了),这说明类似事情是存在的,稍微转移下时地,并且给国都的沦亡带上些象征性意味,没什么不好。素以考证为长的李敖,写作《北京法源寺》时,不也为了艺术的考虑,把住法华寺的袁世凯穿越到了法源寺?同样理由,可以解释城中那场不曾有过的祭典。这些都不算大问题。
我觉得大问题不是史实上的,是对历史的把握。我们为什么要回顾这段历史?是要去了解其成因,关注其过程,并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比如动机。《南京!南京!》既然已经基本放弃了整一的情节,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得更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被屠杀?仅仅因为敌人的强大?强大了,打败我们了,我们就理应被屠杀?因为敌人兽性,所以我们被屠杀?那么既然创造了角川这么个有良知的角色,以及将日军日常生活表现得这么“正常”,那么这些“正常”人类,为什么会做出非人类的事情?如果说电影表现哲学议题有难度,那么为什么当教堂中发现了甚至多过日军巡逻队的中国士兵时,所有人都选择了举枪?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人却大部分乖乖被杀?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激动,说要拍抵抗之城,但从影片来看,零星的抵抗归抵抗,屠城归屠城,二者是割裂的。其实挹江门一场如果后面接好了,完全可以解释上面这些,但散乱化的表现,让这些问题很难留下满意的答案。偷懒的人可能只是想着“日军是屠夫、国军太懦弱、百姓太麻木”就收场了。勤快的可能还会留个解释文,但如果要靠解释才能说清楚事情,还要电影干吗?
五、关于陆川
女朋友看完《南京!南京!》,留下一句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怎么说呢,我很不喜欢陆川的为人,对他的导演水准也持保留意见,但我赞同她的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当初看到过报道,说冯小刚是中国电影圈里最会哭穷的导演,他的投资都是哭诉拉来的。如果只是开玩笑的话,我觉得陆川上这个榜也挺合适的。他很能说,也很会说,而且很爱来事。每次接受采访,他都不忘记哭诉下血泪史,包括当初写《黑洞》剧本被剥削之类的。听得多了,也就习惯了。此番《南京!南京!》的运作,他虽然没有傻到像高群书那样玩道德绑架,但仍然四处放噱头,比如挑衅《拉贝日记》,而事实上,这电影除了题材,几乎也没跟拉贝冲什么。后来他又豪言票房过一亿四,他就跟韩三平裸奔。这放在他自己也倾情对待的电影上,多少是让人有些反感的。我虽然可以理解他的行为——这不是小成本,8000万的投资,是要用票房说话的——但对他的行为,多少有些不屑,觉得这个人太无所不用其极。
但陆川值得尊敬的地方在于,他不是只在炒作上如此,在对待电影上,他也是如此。拍《可可西里》时 的玩命,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南京!南京!》。他也没有因为票房的顾虑而彻底放弃在影片中的一些尝试,在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中国影坛,他的每一步虽然迈得锣鼓喧天,但也确实有这个资格。
他的问题在于,一个好导演,或者说一个合格的导演,不应该是每次都靠题材和拍摄内容才能赢得喝彩的。《可可西里》如是,《南京!南京!》亦如是。拼命固然可贵,但水平不上
去,总有一天会被遗忘的。
六、尾声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我还算是评论得比较客气吧。纠结得狠了,心里非常乱,一股脑就涌出来了。其实,心里纠结的,还是那段历史,无论这电影有多少缺点,不能不承认,影像带来的直接冲击,比印在纸上的统计数据要强烈得多。从这个角度讲,《南京!南京!》已经成功了。
第五篇:南京观后感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观看电影《南京南京》之后,我的心情与影片色彩(为更真实地再现历史,仅使用黑白二色)一般,非常的压抑,不得不感叹陆川导演能够运用如此的色彩与音乐等艺术的表现手法为我们真实地重现了历史,但更加使人触目惊心的是历史如此之惨烈与不堪回首,让人无法接受,更加痛彻心扉。
影片将我们带回1937年的南京,三天,仅仅三天日本法西期的铁蹄与炮火冲破并占领了已不堪一击的国民党统治下的南京政府,昔日繁华的南京城顿时满目疮夷,横尸遍野,城中仅剩下妇孺与伤兵,但仅仅是这些人也没能逃过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淫掠。这些黑白胶片让我们为那些死伤的同胞泪流满面,让我们为那些侵略者的暴行悲愤不已,我们的心灵无法承受那影片不能够再现而确又真实存在过的更多、更残忍地暴行,但同时又让我们非常感动的是有那么多的同胞在当时的恶劣环境之下,为了他人的生命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一个中国人的尊严,为了不做亡国奴而舍弃自己年轻的生命,与这些重于泰山的死相比,软弱的国民党政府让人痛心,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让人恨之入骨。
重温历史那段血泪与苦难,面对着一幅幅血淋淋的照片,那耻辱的1937年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那粘着鲜血的刺刀,那万人坑里冤死的灵魂,那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恶行,也将永远凝集在我的记忆中。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
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我们这样生于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青年一代,通过观看这部影片,强烈的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情绪,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也许我们不用像革命先辈那样为了自己的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也许我们不是身边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我们可以做的是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人,珍惜自己的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通过平凡小事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客户服务二部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