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残疾人保障法》社区实施情况汇报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18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社区残疾人现状和工作情况,现就近三年来关于《残疾人保障法》在我社区贯彻实施情况做汇报如下:
残疾人工作在我社区一直受到社区党工办的高度重视,始终把这项工作视作社区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它当作检验工作的一个尺度。
为了维护社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保障社区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参与社会、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社区按照上级的要求,组织构建了社区专门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机构,配备了专职的管理和服务人员。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社区残疾人工作和服务于广大残疾人朋友。多年来,我社区的残疾人干职人员每年都多次系统地学习上级下发的各种关于残疾人的文件,领会精神,组织人力坚决落实贯彻。而且依托上级为我们创造的各种机遇,多次外出参观学习。参观,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实施,展开、深入,注入了一定的推动力。
在上级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社区残疾人工作者的努力下,特别是在国家各种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近年来,我社区残疾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各上级相关部门和广大残疾人及亲友的认同。
XX年社区组织人力在全国第二次残疾人调查展开之前,就对辖区内的务类残疾人展开了入户调查,并根据调查得来的第一手材料,建立了各种情况档案二十几种。添写了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康复情况需求表、康复服务服务表。通过具体的工作,对社区的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情况,基本上做到了了如指掌。
XX年年,为了巩固社区残疾人工作取得成果,扩大对残疾人的服务力度。社区多次组织残疾人开会,研讨工作思路,端正工作态度。在取得的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扩大工作领域,拓展服务项目。这一年,我社区多次组织残疾人开展了思想先进、形式多样化的残疾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陶冶了广大残疾人的思想情操,增添了大家的生活信心,增强了他们参与社区竞争能力。并锻炼了一些残疾人的劳动技能,还为一些残疾人争取了就业机会。在康复方面,更是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社区为挥协调工作职能,为本社区残疾人争取了轮椅、拐杖、收音机等器具服务。还为一部分白内障患者、缺肢残疾人进行了医疗,对于一些特殊的残疾人,我们也做到了不放弃,不抛弃,与社区保安部门,对他们实施了控管,保证了社会的和谐。
2010年,随着新的《残疾人保障法》的颁布和实施,更为我们指明了残疾人工作的前进方向,我们倍受欢欣鼓舞。增加了我们的工作信心。按照新的保障法的要求,理顺了新的工作理念。过去的工作继续巩固,新的工作加深扩展,把工作做到有个性化迎接更新的挑战。
在今年的具体工作中,我社区加强了与各社区的横向联合,组织参与了我市今年几次大型残疾人活动。如:首届城区残疾人户外轮椅健身活动,向四川灾区捐款,建立残疾人人才库等。通过这些工作,不但使广大残疾人身受基益,还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也参与到这个工作中来。
通过以这些活生生的具体事实,验证了一个不可磨灭的事实。那就是中国残疾人保障法,在我站前社区,确确实实得到了贯彻与实施,我们为残疾人而高兴、为社区残疾人工作取得成绩而自豪。但我们决无丝毫的骄傲。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在保障法的指引下,把我社区残协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里程碑!
第二篇:云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汇报材料
云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落实情况材料
云县残疾人联合会(2015年9月)
现将我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我县有各类残疾人26445人,占统计时点全县人口的6.183﹪。其中:听力残疾5474人、视力残疾4998人、言语残疾873人、肢体残疾6664人、精神残疾1983人、智力残疾1005人、多重残疾5448人。生活在农村残疾人24858人,占94﹪;贫困残疾人16978人,占残疾人总数的64.2﹪。十二五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以建立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为重点,不断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能力,努力增强残疾人生存技能,努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康复、扶贫、教育、文体全面发展,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
二、我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情况 我县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纳入全县十二五普法规划,抓住残疾人重大节日开展普法工作,认真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云南省残疾人保障条例》。为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我县的实施,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县级相关部门还出台了促进残疾事业、保障残疾人民生的配套政策。县委、县人民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云县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云县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规划》,县委组织部县残联印发了《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实施办法》,县教育局县残联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实施全纳教育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工作的意见》,县教育部门真正承担起了推进残疾儿童全纳教育的责任,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试点学校的建设标准及要求。县卫生局县残联印发了《关于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残疾人健康与康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乡村卫生机构承担全县残疾人健康与康复工作,为精神病人提供免费服药服务,明确凡参加城乡医疗保险的公民均可享受县乡村医疗部门提供的康复服务,对农村精神病、脑中风后遗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脑血管意外、癫痫等高致残疾病实行特殊慢性病门诊补偿,取消农村残疾人住院起付线,将精神病心理治疗纳入医疗报销范围,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残疾人,民政给予补助60元。县民政局将贫困残疾人列入重点五保、低保对象;县社会保障工信部门将残疾人创业纳入重点帮扶对象;县扶贫办将残疾人作为全县“十二五”期间的重点精准扶贫对象,在扶贫项目上给予优先覆盖,县住建部门在保障房分配上优先保障残疾人;县妇幼保健部门专门制定了残疾预防和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规划;县司法局成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办公室;县妇联共青团将残疾妇女儿童、残疾青年工作纳入部门的工作规划之中,共青团等部门开展了“阳光助残行动”专项活动。三、十二五以来我县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情况
(一)残疾人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我县以“基础组织建设年”为主题,进一步加强了残疾人组织建设。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主任、县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健全了县、乡镇两级残疾人联合会,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在乡镇机构改革大力精减人员的情况下,全县12乡镇残联配齐了工作人员。建立了县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加强了村级残疾人组织建设,在全县194个行政村(社区)成立了村级残疾人协会,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县的残疾人工作网络。注重做好残疾人的维权工作,五年以来为344名残疾人提供了法律援助。
(二)残疾人康复工作力度加大。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把康复服务作为残疾人工作的主题,成立了县残疾人康复中心,通过建立康复机构实施康复治疗、免费配发残疾用品等形式,积极为残疾人康复提供服务。五年来,共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936例,减免手术费464.64万元,为42名下肢残疾者免费安装了假肢,向1000名残疾人免费提供了轮椅,并依托县特教学校建立了县智力残疾儿童培训中心、脑瘫儿童培训中心,配备了180万元的康复、感通培训器材,积极开展智力、脑瘫残儿机构康复工作。通过与CBM、嘉道理等组织合作,实施残疾人社区康复,实现残疾人工作重心下移,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全县为8234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为农村精神病患者服用基本抗精神病药物提供全额保障工作,惠及了全县精神病人,该经验在全市推广。
(三)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县政府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把残疾少年儿童教育纳入了义务教育体系,通过加大教育执法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制和督导评估制度,较好地保障了残疾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于2012年9月,投资1450万元,新建县特殊教育学校并投入使用。广泛开展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学生助学活动,五年为225名学生提供助学金37万元。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坚持残疾人劳动就业集中与分散安排相结合,在大力推行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积极支持残疾人提高劳动技能,实现个体创业。先后依托县职高、宏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免费对1380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了家电维修、畜禽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使75%以上的参训人员学到了一技之长。通过开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共在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安置174名残疾人就业,四年共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21万元。
(四)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巩固。全县1318名城镇残疾人参加了医疗保险,8521名农村残疾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有3578名残疾人按规定享受到农村低保,6471名农村残疾人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新型养老保险,732名城镇残疾人享受到城镇低保,694名城镇残疾人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新型养老保险,全县694户五保户及38名在敬老院托养的残疾人也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实施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工程,兑现残疾人专用轮椅车燃油补贴。认真做好每年残疾人春节慰问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残疾人家庭,困残疾人及其亲属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五)扶贫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实施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2012年开始,我县在4个乡镇9个村委会和4个社区开创了13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示范点,并向全县推广。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逐步开展贫困残疾人的结对帮扶工作。二是加强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加大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力度,目前已创建了13个乡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安排配套资金38.8万元。安置110名残疾人在基地就业,辐射带动周边残疾人2118 人发展生产。五年以来,大力实施了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投入财政资金52万元,圆满完成了新建住房63户、修缮197户的任务目标。三是组织对全县残疾人贫困户进行了普查,录入全国贫困残疾人系统管理7410人。为实施好残疾人精准扶贫提供了身份识别基础数据。
三、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存在的可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全县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执法环境有待优化。有的部门和单位对发展残疾人事业认识不到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部分残疾人对残疾人保障法了解不多,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残疾人康复工作还有较大差距。最近几年,康复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受服务人员编制不足等多种因素制约,这项工作的社会覆盖面仍然偏小,与全县残疾人的康复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康复机构建设比较滞后,设施不完备、康复器械不足等问题。县人民医院还没有建立专门康复科室;精神病治疗及康复只能依靠县外医疗机构。康复指导人员对残疾人康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不全面,业务不熟练,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特殊教育工作比较薄弱。在全县残疾人群体中,聋哑儿、智障儿近1000人。全县只有15名专职特殊教育教师,无法满足特殊教育的需要。目前,全县仅有一所公办特殊教育学校,且只招收智障儿童;对于尚有一定恢复能力的听力言语残疾儿童、智障儿童的早期干预,政府没有专门教育机构。同时,在特殊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教学设施落后、课程设置不科学、职业技能教育难以开展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殊教育的质量,以致不能有效地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使残疾人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
(四)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比较落后。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工作力度不大。如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设计中,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较低,仅在城区部分主要人行道上铺设了盲道和坡道,有的还很不规范,标准较低,设计验收不按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法规要求征求残联意见;各类主要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到位,为残疾人服务的功能比较弱。残疾人无障碍信息交流工作还处于空白状态。
(五)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难度大。企业逃避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现象普遍。
(六)村级残疾人工作队伍不稳定,影响残疾人工作的开展。
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优化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社会环境。第二,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管工作。将行政事业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由财政部门代征;由地方税务部门按照税费同步原则,与征收税收同步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摸清单位用工底子,严格执行国务院和上级制定的征缴标准,加大收缴力度,做到应收尽收。第三,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第四,加大投入,保证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的需要。要坚持将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针对当前残疾人康复、特殊教育等方面存在的设施落后、经费紧张的突出问题,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保证工作需要。第五,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基本条件。要严格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将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新建城镇道路、建筑物等,必须建设规范的无障碍设施,并与建设项目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对缺少无障碍设施的,要按照标准加快改造,为残疾人出行提供便捷条件。第六,加强领导,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分管领导一年一换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加强残联干部的培养使用,改变一个岗位到退休一潭死水的状况。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加强残联组织建设,按照残疾人数量的一定比例,适当增加公务员、事业、政府购买岗位数量。
第三篇:残疾人保障法
《残疾人保障法》对于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作了如下规定: 第十八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免收学费,并根据实际情况减免杂费。
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残疾学生就学。
第十九条
残疾人教育,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和需要按照下列要求实施:
(一)在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强身心补偿和职业技术教育;
(二)依据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
(三)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入学和在校年龄,可以有适度弹性。
第二十条
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第二十一条
国家举办残疾人教育机构,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损资助学。
第二十二条
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
普通小学、初级中等学校,必须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普通高级中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高等院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拒绝招收的,当事人或者其亲属、监护人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有关部门应当责令该学校招收。
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
第二十三条
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班、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家庭,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
初级中等以下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殊教育斑,对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高级中等以上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的教育班和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实施高级中等以上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第二十四条
政府有关部门、残疾人所在单位和社会应当对残疾人开展扫除文盲、职业掊训和其他成人教育,鼓励残疾人自学成才。
第二十五条
国家有计划地举办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在普通师范院校附设特殊教育班(部),培养、培训特殊教育师资。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或者讲授有关内容,使普通教师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
特殊教育教师和手语翻译,享受特殊教育津贴。
第二十六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扶持盲文、手语的研究和应用,特殊教育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特殊教育教学用具及其他辅助用品的研制、生产和供应。
第四篇: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宗旨与依据]
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定义〃类别〃标准]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条[权利保护]
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
第四条[特别扶助]
国家采取辅助方法和扶持措施,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减轻或者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
第五条[特别保障]
国家和社会对伤残军人、因公致残人员以及其他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致残的人员实行特别保障,给予优待和抚恤。
第六条[政府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规划,加强领导,综合协调,采取措施,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事业的工作。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密切联系残疾人,听取残疾人的意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残疾人工作。
第七条[社会责任]
全社会应当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
/ 8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城乡基层组织,应当做好所属范围内的残疾人工作。
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应当履行光荣职责,努力为残疾人服务。
第八条[残疾人联合会职责]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代表残疾人的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团结教育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
残疾人联合会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开展残疾人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发展残疾人事业。
第九条[扶养人、监护人、亲属责任]
残疾人的法定扶养人必须对残疾人履行扶养义务。
残疾人的监护人必须履行监护职责,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残疾人的亲属、监护人应当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增强自立能力。
禁止虐待和遗弃残疾人。
第十条[残疾人义务]
残疾人必须遵守法律,履行应尽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残疾人应当发扬乐观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第十一条[残疾预防]
国家有计划地开展残疾人预防工作,加强对残疾预防工作的领导,宣传、普及优生优育和预防残疾的知识,针对遗传、疾病、药物中毒、事故、灾害、环境污染和其他致残因素,制定 法律、法规,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采取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第十二条[奖励]
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残疾人,对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服务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 康 复
第十三条[职责]
国家和社会采取康复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十四条[指导原则]
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以康复机构为骨干, 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并开展康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第十五条[组织实施]
政府和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在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必要的专门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科学研究、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网、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
/ 8
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亲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分阶段确定康复重点项目,制定计划,组织力量实施。
第十六条[人员培养]
医学院校和其他有关院校应当有计划地开设康复课程、设置康复专业,培养各类康复专业人才。
国家和社会采取多种形式对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向残疾人、残疾人亲属、有关工作人员和志愿工作者普及康复知识,传授康复方法。
第十七条[器具]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康复器械、生活自助具、特殊用品和其他辅助器具的研制、生产、供应、维修服务
第三章 教 育
第十八条[职责]
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免收学费,并根据实际情况减免杂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残疾学生就学。
第十九条[依特性施教]
残疾人教育,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和需要,按照下列要求实施:
(一)在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强身心补偿和职业技术教育;
(二)依据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
(三)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入学和在校年龄,可以有适度弹性。
第二十条[发展方针]
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第二十一条[办学渠道]
国家举办残疾人教育机构,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捐资助学。
第二十二条[普通教育方式]
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
普通小学、初级中等学校,必须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普通高级中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高等院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拒绝招收的,当事人或者其亲属、监护人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有关部门应当责令该学校招收。
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
/ 8
第二十三条[特殊教育方式]
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班、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残疾儿 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家庭,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
初级中等以下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殊教育班,对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高级中等以上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殊教育班和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实施高级中等以上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第二十四条[成人教育]
政府有关部门、残疾人所在单位和社会应当对残疾人开展扫除文盲、职业培训和其他成人教育,鼓励残疾人自学成才。
第二十五条[师资]
国家有计划地举办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专业,在普通师范院校附设特殊教育班(部),培养、培训特殊教育师资。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或者讲授有关内容,使普通教师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
特殊教育教师和手语翻译,享受特殊教育津贴。
第二十六条[辅助手段]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扶持盲文、手语的研究和应用,特殊教育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特殊教育教学用具及其他辅助用品的研制、生产和供应。
第四章 劳动就业
第二十七条[职责]
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第二十八条[指导方针]
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
第二十九条[集中安排]
国家和社会举办残疾人福利企业、工疗机构、按摩医疗机构和其他福利企业事业组织,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
第三十条[分散安排]
国家推动各单位吸收残疾人就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做好组织、指导工作。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具体比例。
第三十一条[自谋职业]
政府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自愿组织起来从业或者个体开业。
第三十二条[农村劳动]
/ 8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应当组织和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其他形式的生产劳动。
第三十三条[优惠与扶持]
国家对残疾人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城乡残疾人个体劳动者,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
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确定适合残疾人生产的产品,优先安排残疾人福利企业生产,并逐步确定某些产品由残疾人福利企业专产。
政府有关部门下达职工招用、聘用指标时,应当确定一定数额用于残疾人。
对于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并在场地、信贷等方面给予照顾。
对于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
第三十四条[保护]
国家保护残疾人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在职工的招用、聘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
对于国家分配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残疾毕业生,有关单位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接收;拒绝接收的,当事人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有关部门应当责令该单位接收。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应其特点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第三十五条[职工培训]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对残疾职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和技术水平。
第五章 文化生活
第三十六条[职责]
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三十七条[指导原则]
残疾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应当面向基层,融于社会公共文化生活,适应各类残疾人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使残疾人广泛参与。
第三十八条[措施]
国家和社会采取下列措施,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图书等形式,反映残疾人生活,为残疾人服务;
(二)组织和扶持盲文读物、盲人有声读物、聋人读物、弱智人读物的编写和出版,开办电视手语节目,在部分影视作品中增加字幕、解说;
(三)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举办特殊艺术演出和特殊体
/ 8
育运动会,参加重大国际性比赛和交流;
(四)文化、体育、娱乐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顾。有计划地兴办残疾人活动场所。
第三十九条[鼓励创造]
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进行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技术和其他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劳动
第六章 福 利
第四十条[职责]
国家和社会采取扶助、救济和其他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
第四十一条[救济与供养]
国家和社会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多种渠道给予救济、补助。
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救济。
第四十二条[保险]
残疾人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残疾人家庭,应当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
第四十三条[福利安养机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举办福利院和其他安置收养机构,按照规定安置收养残疾人,并逐步改善其生活。
第四十四条[特别照顾]
公共服务机构应当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
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给予方便和照顾;其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准予免费携带。
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盲人读物邮件免费寄递。
县级和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减免农村残疾人的义务工、公益事业费和其他社会负担。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增加对残疾人的其他照顾和扶助。
第七章 环 境
第四十五条[职责]
国家和社会逐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第四十六条[无障碍设施]
国家和社会逐步实行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采取无障碍措施。
第四十七条[理解与互助]
国家和社会促进残疾人与其他公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宣传残疾人事业和扶助残疾人的事迹,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倡导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
第四十八条[助残日]
/ 8
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申诉与起诉]
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条[行政责任]
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损害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一条[民事责任]
侵害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
利用残疾人的残疾,侵犯其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从重处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残疾人,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处罚。
虐待残疾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处罚;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残疾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或者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残疾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奸淫因智力残疾或者精神残疾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残疾人的,以强奸论,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条例与地方法规]
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本法制定有关条例,报国务院批准施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
第五十四条[生效时间]
本法自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
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美
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数学,如果正确看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无上的美。”的确,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充分领略到数学美的魅力,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异的美的世界。数学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美具有简洁性
数学理论的迷人之处就在于能用最简洁的方式揭示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规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美在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 例如:公式S=Vt揭示了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内在规律,简洁、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又能领悟它所揭示的深刻内涵,C=2πR
S=πR7 / 8
把几何图形和数量之间的深刻联系,用公式来表示,体现了数学美的简洁性。
二、数学美具有趣味性
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益智游戏—七巧板,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出的图案生动有趣,在许多国家广为流传,还有幻方游戏、推二十四点游戏等等,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三、数学美具有和谐性
自古希腊以来,黄金分割备受人们关注,它被视为最美丽和谐的几何比例。雅典的帕德嫰神庙因为采用了黄金分割的原理设计而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建筑之一;在拍照时常把主要景物摄在接近于画面的黄金分割处,会显得更加协调悦目;主持人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处,视觉和音响效果最好。黄金分割及其有关应用已经成为数学中和谐美的典范。
四、数学美具有感官性
感官性的美是指事物的美直接作用到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美好的感觉,是具体的,能够被人的感官直接把握的。例如中学数学几何中的垂线给人以稳定感和均衡感;直线给人以平静安宁感;斜线具有明显的运动感和不稳定感;曲线则因改变了直线的呆板、单调而又变化均匀被人们喜爱,反映给人的是柔和、轻盈、流畅、优雅的感觉;三角形给人的稳定感和四边形给人的不稳定感。
五、数学美具有对称性
数学的对称美分为两种,一种是体现在数(式)的结构上的对称性美,例如加法的交换律a+b=b+a 乘法的交换律ab=ba,a与b的位置具有对称关系,但又是可以变化,整个式子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另一种是图形的对称性美,图形的对称是指组成图形的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整体之间的一种统一和谐关系。例如,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这些图形匀称美观,在日常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许多建筑师和美术工作者采用这个原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六、数学美具有创造性
数学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数字(0—9),但是通过一些数学符号的作用,则创造了能够表达世界几乎所有的数量关系,例如由于小数点和分数线的作用,使数的范围由自然数扩展到有理数,引入“√”后,数的范围又由有理数扩展到无理数。数的不断创新,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解决了实践活动中存在的许多数量问题,推动了边缘学科的发展,这种创造性是非常伟大而又现实的。千姿百态的几何图形,如许多国家的国旗,公司的标志,布料的花纹是由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通过平移、旋转、拼凑、延伸等方法得到的。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说过“能够做出数学发现的,是具有感觉数学中的秩序、和谐、对称、整齐和神秘美等能力的人,而且只限于这种人。”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仅能感受到数学美,还要成为发现数学美、认识数学美、研究数学美的人。
/ 8
第五篇:关于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有关情况的汇报)专题
阳谷县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有关情况的
汇 报
县人大各位领导:
首先,让我代表县残联执行理事会及全县残疾人向县人大的各位领导表示深深的谢意,感谢在座的各位对残疾人事业及残疾人的关心和支持。下面,就我县一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以下简称〈残疾人保障法〉)的贯彻实施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残疾人基本概况
我县共有残疾人约3.78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4.97%,涉及到全县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其中,城镇残疾人口数为0.9267万人,约占残疾人总数的22.4%,农村残疾人口数为2.8533万人,约占全县残疾人总数的77.6%。其中,肢体残疾人数量约为12300人,听力残疾人数量约为7400人,言语残疾人数量约为1200人,视力残疾人数量约为2100人,智力残疾人数量约为3500人,精神残疾人数量约为3200人,多重残疾人数量约为4500人。近年来,我县通过结对帮扶、培训就业、政策保障、创业引导等多种途径和举措,不断提高残疾人生存质量,改善生存环境,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教育、就业、康复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二、《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
(一)扎实开展《残疾人保障法》宣传工作。我们对宣传残疾人保障法非常重视,将其列入了‚五.五‛普法宣传计划并认真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每年的助残日、聋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节日,采取电视讲话、宣传栏、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以及残联网站等形式,开展了残疾人保障法的集中宣传活动。为了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县残联在认真做好残疾人来信、来访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县司法局,利用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这个平台,为残疾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在今年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们开展了由分管副理事长带队共计五人参加的法律咨询宣传队,在谷山路进行咨询和宣传,同时发放宣传单,解答残疾人提出的问题,活动期间共发放残疾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资料400多份,解答残疾人法律咨询200人次,为今后残疾人用法律效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打下坚实基础。
(二)残疾人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我们坚持组织健全与效能提升相结合,大力推进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全县18个乡镇、办事处充实调整了残联理事长,配齐了残疾人专职干事,847个村(社区)普遍建立健全了残疾人协会。全县上下形成了以县残联为主导、乡镇残联为骨干、村级(社区)残协为依托的残疾人组织网络,实现了‚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的基层残疾人组织。
(三)加大就业工作力度,促使残疾人就业政策落实。为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就业工作环境和状况,我们加大了残疾人就业工 作力度,认真落实集中和分散安臵残疾人就业政策,从而提高了残疾人就业率,解决残疾人家庭的实际困难。
1、县残联严格执行国家分散按比例安臵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保障残疾人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就业权利。对于不能按比例安臵残疾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县残联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010年共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6万元,有效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的开展。
2、进一步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一方面做好残疾人就业失业统计工作,对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都要登记在案;另一方面残联充分利用自身力量,多方联系我县及我县以外的企业,通过沟通协调为残疾人广开就业门路。通过这些措施尽最大限度使拥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都能得到充分就业。
3、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作用。我们以县职业中专为依托,加大了培训资金投入力度,2011年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拿出25万元,用于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扩大职业技能培训的范围和覆盖面,为更多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结合残疾人自身实际需要,以及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以实用技术为主,文化课程为辅。使他们尽快掌握一技之长,为今后就业、创业奠定基础。截止到9月份,共培训残疾学员50名,有效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
4、加大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县残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我县部分优秀残疾人创办养殖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县残联在做好张秋孟楼养殖基地的基础上,今年把闫楼镇残疾人赵乐法的‚阳谷洪发养殖基地‛作为我县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首先帮助该基地协调镇政府做好地块的选址、租赁及资金扶持,以及鸭苗的供应与销售,在做好养殖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安臵6名残疾人就业。目前该基地建鸭棚四个,资金投入52万元,已实现利润20万元,发挥了养殖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为今后残疾人干事创业,发家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典型经验。
5、做好残疾人就业宣传工作,为残疾人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以及网络等媒介广泛宣传我县残疾人事业。二是在县电台开办了‚关爱残疾、关注民生‛残疾人专题栏目,积极宣传残疾人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三是宣传报道我县优秀残疾人创业的典型和事迹,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就业。
(四)残疾人社会保障得到落实。为保障贫困残疾人的最低生活水平,县残联积极落实国家的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配合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到去年12月底,已为符合条件的1066名低保重度残疾人,发放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补贴,累计发放资金223200元。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认真搞好残疾人生活补贴的筛查、审批上报工作,把符合条件的434名低保重度残疾人,纳入 2012年救助范围。到2012年我县将有1500名低保重度残疾人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今年8月,县残联认真落实好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优惠政策,积极配合县人社局,将我县55-60周岁重度残疾人463名纳入全省享受国家养老金范围,每人每月发放55元养老金。(比正常人提前五年享受每月55元的国家养老金)
(五)残疾人的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生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国家因此出台了许多相关的优惠政策,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享受到了越来越多实惠,使残疾人能和正常人一样共同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化成果。为了进一步落实好这些政策,县残联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向上级争取,不断加大救助投入力度。2011年以来共投入资金30万,为全县3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了危房改造;投入资金近12万,为120多名患者免费实施了白内障摘除手术;投入2.68万元,为全县134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主发放燃油补贴费;投入4.5万元为100名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和2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实施三个月的免费住院治疗。
今年助残日主题: 改善残疾人民生,保障残疾人权益。我们以本次助残日为契机,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为残疾人送温暖献爱心。深入县特殊教育学校、县职业中专、城镇贫困残疾职工和农村贫困残疾人家中,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入学、就业、就医、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今年助残日期间,县残联开展了‚爱心助我行‛轮 椅捐赠活动,积极争取4万元资金,免费为100名残疾人发放轮椅辆;同时开展了‚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活动,投入资金1.5万元,为1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免费为80户聋人家庭安装了闪光门铃;在县特殊教育学校举行‚共享阳光爱在‘瞬’间•手机助残‛捐赠仪式,为全县180名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每人免费捐赠价值600元的手机和手机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大走访、大慰问,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广大残疾人心中,在社会上影响很大,进一步弘扬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推动了全县扶残助残、关心、关爱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三、存在的问题
我们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的不足。
(一)残疾人事业经费。残疾人事业经费是保障残疾人事业正常发展,保证残联工作正常运转,保证残疾人保障法得到贯彻落实的基础。由于我县残疾人事业经费始终未列入财政预算,影响了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保障法的贯彻落实。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由于没有残疾人事业经费,很多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到不到落实,致使残疾人教育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扶贫救助、康复等方面工作难以开展,这与加快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不相适应,与广大残疾人要求改善生产、生活状况的迫切愿望不相适应。
(二)执法环境有待优化。残疾人保障法是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本法律,但不少干部群众对这部法律了解不够,对残疾人、残疾人事业的认识仍然只是传统的同情和怜悯,不能做到自觉依法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社会上歧视残疾人、损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部门和单位对发展残疾人事业认识不到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过程中不积极,不主动,拖欠现象比较严重;部分残疾人对残疾人保障法了解不多,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残疾人康复工作还有较大差距。最近几年,康复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这项工作的社会覆盖面仍然偏小,与全县残疾人的康复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四)在教育就业培训方面,工作覆盖面太低,与广大残疾人迫切愿望还有一定的距离。搞好培训是保证残疾人正常就业,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正常参与社会生活的保障,也是保障其生存权利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们为使更多的残疾人就业,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使他们尽早掌握一技之长;另一方面通过多方企业联系为我县残疾人广开就业门路,近年来,虽然培训残疾学员400余名,但是这与我县残疾人的庞大数量以及他们的需要,还远远不够。
(五)特殊教育工作比较薄弱。在全县残疾人群中,聋哑儿、智障儿近2000人。目前,全县仅有一处政府设臵的特殊教育学校,在特殊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教学设施落后、课程设臵不科学、职业技能教育难以开展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殊教育的质量,以致不能有效地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使残疾人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
(六)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比较落后。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工作力度不大。如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较低,仅在城区部分主要人行街道上铺设了盲道和坡道,有的还很不规范,标准较低;各类主要公共场合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到位,为残疾人服务的功能比较弱。残疾人无障碍信息交流还处于空白状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利用每年的“全国助残日”活动,扎实做好《残疾人保障法》贯彻落实工作。按照每年助残日活动主题,为残疾人解决一至二个问题。加强与社会相关部门以及县残工委成员单位工作联系,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来协调处理残疾人的重大问题。主动争取县人大常委会的支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执法大检查,就残疾人教育、劳动、卫生、民政、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涉及残疾人工作的问题作为执法检查重点,使我县贯彻《残疾人保障法》工作既突出重点,又深入扎实。
(二)树立科学的工作理念,促进我县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千方百计增加残疾人收入,把发展残疾人经济、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作为残疾人工作的重点,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收入的差距,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呼吁社会各界在人、财、物等方面对残疾人事业给予必要的倾斜,在社会保障、医疗统筹、扶贫解困等工作中为残疾人创造一个宽松环境,使残疾人与健全人一道共同迈向小康社会。
(三)发展残疾人文体事业,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基层残疾人文化生活,按基层残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要求,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
人大督政,政府行政,归根到底都是为人民谋政。我们将会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对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落实,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以推动和促进我县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阳谷,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强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再次感谢县人大常委会对阳谷县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