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植保

时间:2019-05-13 18:0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绿色植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绿色植保》。

第一篇:浅谈绿色植保

浅谈绿色植保

摘要:本文分析了推进绿色植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如何开展好绿色植保工作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基础研究、严格市场监管、开展宣传培训、实行专业防治等建议。

关键词:绿色植保,重要性,必要性,建议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气候的变化,农产品的广泛交流以及滥用农药造成的病虫抗药性及杀害天敌等因素,近年来,农业外来有害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危害程度越来越重。目前,化学防治仍是广大农民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滥用农药、违禁用药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植保”新理念应运而生。2006年3月31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植保植检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新理念。其中把“绿色植保”定义为:就是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界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这一定义的核心就是强调植保措施要与自然界和谐友好。推进绿色植保的重要性

1.1 绿色植保是现代农业安全的有力保障

现代农业安全主要包括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农产品农药超标、人畜中毒事件、生态环境污染事件,使绿色植保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大米买了不放心,大棚里的反季节蔬菜不敢吃,市场上安全的食品越来越少了”,这是一位从事植保工作几十年的老专家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植保科技创新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出的感叹。近年来,网络上流行的一则顺口溜“素菜有毒素、荤菜有激素、饮料有色素、吃什么没有数”,也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绿色植保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大力倡导生态防治(种植业结构调整、虫源基地生态改造、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激素防治等),尽

量避免化学农药的使用,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1.2 绿色植保是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环节

生态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产物,有利于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利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是参与国内外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十分重要意义。绿色植保是如何降低农药使用量,严格控制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的关键环节,从根本上减轻农药等化学投入品对作物、环境和人类的污染,从而为生产绿色农产品,营造绿色家园创造有利条件。如以色列、加拿大等国植保,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植保,在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看不到任何化学农药的使用,靠的就是农业防治、遗传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设施保护,如对土传性病害及地下害虫靠的就是深翻伏晒这一农业防治,防效极佳。

1.3 绿色植保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植保的目的就是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空等绿色防控措施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将有害生物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阈值允许水平之内,并生产出无公害“绿色产品”。它降低了农业有害生物防控的成本,降低了农业环境污染,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效地保障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绿色植保的必要性

2.1 化学农药用量居高不下

当前化学农药用量一直居高不下。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是农业有害生物呈加重发生趋势。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气候条件变化,农业有害生物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化学农药是控制病虫草危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化学农药用量一直持续较高。二是病虫抗药性增强。由于化学农药单

一、长期使用,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强,为了达到防效,农民常常加大农药剂量和使用次数。三是生物农药推而不广。目前,虽然研发并推广了不少生物农药,但由于其作用效果慢、杀虫效果稳定性不高、药价较高等原因,其推广面积一直难以提升。四是农民“贪便宜”思想较重。由于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的化学农药售价较高,大部分农民

贪图便宜,购买价格较低而杀虫持效期短效果较差的化学农药,这些农药与高效农药相比使用剂量大,且由于防效较差,要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就得增加防治次数和药量。

2.2 农产品农药残留屡有超标

高毒高残留农药及混配剂残留期长,施用后不易分解,大量积累在林果、蔬菜、农作物和土壤、水分、空气中,造成环境危害、极易引起人畜急慢性中毒。近年来,由于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违规使用,国内频繁出现农产品农药超标现象,如2009年据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蔬菜农药残留抽查结果表明,农药检出率达36.7%,农药残留超标率23.3%,还检出了国家明令禁止或限用的农药甲胺磷,对硫磷、毒死蜱、氧化乐果、敌敌畏等;2010年先后出现了海南毒豇豆、广西毒白菜、青岛毒韭菜事件。禁用农药屡禁不止,农药残留屡有超标的原因有:一是部分农民的环保、安全意识较差,施药时片面追求治虫效果滥用农药;二是农村一些农资销售部门仍在存放或购进这类农药,国家虽然明令禁止,但他们为了牟利,依然继续向农民出售;三是个别厂家利欲熏心,仍然在暗中非法生产高毒高残留农药。

2.3 生态环境污染依然突出

近年来,随着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植保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虽有所缓解,但问题和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环境、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化学农药不仅直接污染水、大气等,而且常常在粮食、水果、蔬菜中超量残留;农药包装废弃物农民随手抛弃,随处可见,既直接污染环境外,又带来农村面源污染,许多地方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农药包装袋随风到处飘散。二是大量天敌被杀伤,间接加大化学农药用量。化学农药的持久使用,不计其数的有益生物也在其间被消灭了,自然界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被破坏,常常造成害虫猖獗危害,间接加大了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三是病虫害抗药性与用药量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农户发现某一种农药使用效果好,就长期单一使用,不分环境条件和年际的变化,即使发现该药对病虫防治效果下降,也不更换品种,而是采用加大用药量的办法。造成病虫害抗药性越来越强,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农药剂量越用越大的恶性循环。推进绿色植保的几点建议

3.1 强化组织领导,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引导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气候条件变化,农业有害生物为害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呈逐年加重趋势,对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将农业重大病虫害和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上升为政府行为,纳入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范畴,同时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要继续加大对高效植保机械的补贴,加快高效植保机械的普及;要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的建设,确保做到示范引导作用。同时要加强农村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确保病虫防治信息传递到位率和时效性。

3.2 加强基础研究,集成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绿色植保是一个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各科研院校、植保部门、农药、植保机械生产厂家、企业应加大科研技术力量、资金投入,认真开展农业作物病虫害控制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大力研发与环境相容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及其配套技术;加强高效植保器械的研究试验示范和物理、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要掌握不同作物上各种重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开展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集成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示范推广应用。

3.3 严格市场监管,规范农药经营销售秩序

针对当前农药市场秩序混乱,违禁农药兜售时有发生的现象,各地农业部门应加强与工商等部门的密切联系与配合,积极开展农药市场监管、规范农药经营、使用行为。一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高毒农药禁用工作。加大高毒禁用农药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销售使用高毒农药的违法行为,着力做好高毒农药禁用工作的宣传力度、全面查处高毒禁用农药、积极开展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的宣传、推广和使用工作。二要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的违法行为,全面清理过期农药,同时要加强社会监督,确保监管工作着实有力。三要进一步规范农药经营市场秩序。农药经营企业(户)经营农药,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加强企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做到诚信经营、文明经营、守法经营。

3.4 开展宣传培训,提高农民植保科技素质

为了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有效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保障农产品质量

安全,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健康需求,就需要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绿色植保”理念深入人心,使农民朋友尽早掌握“绿色植保” 技术。植保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各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安全的综合防治技术,还要积极利用各种方式及时学习掌握植保新技术。同时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向农民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防治意识、科学用药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树立绿色植保理念,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生产出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从而真正做到植保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升病虫草害的防治水平。

3.5 实行专业防治,提升病虫防治效率效果

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病虫防治难、防治效果差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植保专业化防治通过统一田间查虫、统一药剂配方、统一施药时间、统一技术规程,科学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提升了防治效率和效果。因此,各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大力推进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健全服务组织制度建设,拓展服务组织服务内容(由粮食作物病虫防治向经济作物拓展),延伸服务组织服务范畴(由单一植保病虫防治向农业综合化服务发展),确保农作物病虫防治做到全面绿色安全。总之,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服务组织的技术优势、装备优势、队伍优势,切实做到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夏敬源.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植保导刊, 2010, 30(1): 5-9.2.王春林, 陈忠南, 陈玉托.从广东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 2007, 27(1): 40-42.3.徐金汉, 林宇玫, 郑正, 等.构建绿色植保 促进生态文明[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1(2): 22-25.4.肖晓华.浅议公共植保与绿色植保[J].南方农业, 2008, 2(1): 75-77.5.华小梅, 江希流.我国农药环境污染与危害的特点及控制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 2000,13(3): 40-43.6.尹柏德, 苑凤瑞, 于晓娜, 等.承德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9, 7: 24-25.7.陈恩祥, 甘国福.发展“绿色植保”的障碍因素与应对措施[J].甘肃科技, 2007, 23(11): 19-20.通讯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开发区江海路19号扬州市农业科技中心植保站;

联系电话:0514-80988318

第二篇:绿色防控技术--植保技术

植保技术与应用

姓名: 学号: 专业:

案例内容:

目前,我国登记生物农药活性成份品种140 多种,约占我国农药有效成份品种的15%,产品400 多个,约占注册农药产品的8%,占农药总产量的12%。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过去三十年来,化学家,生化学家,毒理学家,以及IPM专家一起研究从植物衍生的新一代化合物,具有管理害虫的效力和最低程度的环境不良影响。第一代的生物农药包含尼古丁,生物碱,鱼藤酮类,除虫菊类和一些植物油等,在人类历史上已有相当的使用时间。在1690年,烟草的水溶性成份就用于对抗谷类的害虫。除虫菊也是常见的蚊香的主要成份。生物农药的市场占有率仍然相当有限,在1995年,生物农药占世界农药总销售量的1.3%。许多因素限制了生物农药的成长:生物农药通常不具广效性,和化学农药相比效果较为缓慢,有效期限较短而成本较高。然而,相对于化学农药在许多国家的市场需求停滞不前或减退,生物农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数年内,化学农药的预估市场成长率约为2%,生物农药则为10-15%。日益成长的有机农业,使得生物农药的需求逐渐上扬。另一方面,生物农药也应该像化学农药一样,接受其对健康,食物,生态系统和环境安全的审慎评估。[2]生物农药是天然存在的或者经过基因修饰的药剂,与常规农药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作用方式、低使用剂量和靶标种类的专一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农药的范畴不断扩大,涉及到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许多种类及多种与生物有关的具有农药功能的物质,如植物源物质、转基因抗有害生物作物、天然产物的仿生合成或修饰合成化合物、人工繁育的有害生物的拮抗生物、信息素等。案例分析:

青岛浩瀚农业技术专家研究认为生物农药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原因: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其目标族群逐渐养成的抗药性,以及农药对于非目标族群的负面影响。

1、推广绿色植保新农药的意义

目前市场上使用生物农药品种、数量很少,主要品种为井岗霉素、阿维菌素及其衍生产品,2007 年一个市的生物农药使用量约370t,占农药总使用量的4.8%,远远低于全国总体水平。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抗药性害虫大量增加,特别是近10 年来,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斜纹夜娥等多发生害虫对菊酯类、有机磷类化学农药抗性增加了几十倍甚至数百倍。由于大部分化学农药是广谱性的,喷洒到田间,不光杀死害虫,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同时,农药使用过程中形成严重的污染,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全市农作物病虫鼠害生物面积从80 年代146.67 万hm2 次扩大到近200 万hm2 次,增加了27 个百分点,年稻谷损失高达2.8 万t 以上。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具有天然、绿色、营养的绿色食品的追求日益增强,近年来,全市绿色食品生产蓬勃兴起,而绿色食品生产对化学农药的施用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如何降低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确保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适应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进行农作物绿色植保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已成为我市植保战线的一个新课题。2 绿色植保新农药的试验示范情况

绿色植保新农药试验示范及配套技术推广2009 年为湖南省植保植检站计划项目,在我市宜章、永兴、安仁、资兴、苏仙、北湖六个县(市、区)开始实施,2010 年绿色植保配套技术在全市推广。2009 年首次在我市宜章、永兴、安仁、资兴、苏仙、北湖六个县(市、区)实施完成绿色环保型新农药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托盾)、苦参碱、2%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绿清灵)、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5%茚虫威(凯恩)防治柑桔、茶叶、水稻病虫害试验示范,试验研究表明,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托盾)、苦参碱两种植物农药防治柑桔红蜘蛛、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具有良好效果,可以在我市柑桔、茶叶等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产区推广使用;绿色环保型新农药绿清灵防治水稻纹枯病、柑桔溃疡病、柑桔蚧壳虫和稻纵卷叶螟具有良好效果;绿色环保型新农药康宽、凯恩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效达96.7%和95.4%。经试验示范,研究筛选出绿色环保型新农药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托盾)、苦参碱、2%十八烷基三甲氯化铵(绿清灵)、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5%茚虫威(凯恩)5 个可分别在柑桔、茶叶、水稻等主要农作物上推广应用。3 绿色植保新农药的配套技术推广情况

研究组装了全市柑桔、茶叶、水稻绿色植保配套技术,2009~2010 年在全市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6.95 万hm2,其中水稻5.252 万hm2,柑桔1.41 万hm2,茶叶2713.33hm2;新增产量49373t,其中稻谷36818.4t,柑桔12467.4t,茶叶87.2t;降本增效新增经济效益14811.8 万元,其中水稻9367万元,柑桔4320.6 万元,茶叶1124.2 万元。稻谷、柑桔、茶叶产品经湖南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郴州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检测,无农残超标,产品质量合格,达无公害农产品以上技术标准,其中永兴县冰糖橙、宜章县脐橙、资兴市柑桔、资兴市茶叶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4 推广绿色植保新农药的主要技术措施

(1)坚持植物检疫生态调控技术为前提农田、果园、茶园必须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技术规程和要求进行选择和建设,注重生态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新引进的品种,必须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

(2)坚持农业防治技术为基础积极、认真地推广应用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实行农作物健康栽培,增强农作物自身抗病虫能力。

(3)坚持物理防治技术为补充积极推广应用灯光诱杀、黄板粘虫、性诱剂、水果套袋等技术。

(4)坚持生物防治为重点。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是绿色植保的核心技术,也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最有效措施。本项目试验研究的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0.36%苦参碱植物源农药首次在郴州引进推广应用,对柑桔红蜘蛛、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均有显著防治效果。

(5)坚持以绿色环保型化学农药防治技术为保障。试验示范筛选的高效、微毒低残留农药2%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绿清灵)、美国杜邦“康宽”、“凯恩”均属绿色环保型新农药,在郴州属首次引进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绿清灵防治柑桔蚧壳虫、柑桔溃疡病、水稻纹枯病均有良好效果。康宽、凯恩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及水稻螟虫均有显著效果。化学防治必须严格执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安全间隔标准,推广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指标施药。5 结果与分析

经过2 年实施,在全市主要农作物水稻、柑桔、茶叶上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6.95 万hm2;新增水稻、柑桔、茶叶产量49373t; 降低农药人工成本3160 万元,新增产量效益11651.8万元,降本增效合计14811.8 万元。具体分析如下:

5.1 经济效益显著

5.1.1 降低了生产成本。两年来,通过全市绿色植保新农药试验示范区和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对比,由于绿色植保新农药试验示范以及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配套技术的推广,田间(园内)病虫害发生大幅度减轻。试验示范区都实行了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时间准、药剂对路,提高了防治效果,减少了施药次数;施药器械先进,避免了过去施药过程中跑、滴、漏的浪费现象,提高了科学用药水平,降低了人工成本。据统计,绿色植保新农药试验示范区比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平均减少用药2 次,平均每亩节约农药成本15.3 元,全市共节约农药成本1595.5万元;每人每台机动喷雾机每天能施药0.67hm2,加上减少用药2 次,平均每亩可节约人工成本15 元,全市共节约人工成本1564.5 万元。二年合计示范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节约农药和人工成本3160 万元。

5.1.2 增加了经济效益2009 年全市示范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合计1.20 万hm2,其中水稻0.76 万hm2,柑桔2673.33hm2,茶叶933.33hm2; 新增产量6409.4t,其中稻谷4404.4t,柑桔1982t,茶叶23t; 比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增加经济效益2023.8万元,其中水稻860.8 万元,柑桔873 万元,茶叶270 万元。2010年示范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5.832 万hm2,其中,水稻4.69万hm2,柑桔1.134 万hm2,茶叶2046.67hm2;新增产量42963.6t,其中稻谷32414t,柑桔10485.4t,茶叶64.2t;比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增加经济效益9628 万元,其中水稻6334.2 万元,柑桔2600.6 万元,茶叶693.2 万元。二年合计示范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6.95 万hm2,其中水稻5.252 万hm2,柑桔1.41 万hm2,茶叶2980hm2; 新增产量49373t,其中稻谷36818.4t,柑桔12467.4t,茶叶87.2t; 比对照区或农民自防区增加经济效益11651.8 万元,其中水稻7215 万元,柑桔3473.6 万元,茶叶963.2 万元。

5.2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5.2.1 增加了防治效果,降低了环境污染,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多项植保技术的科学集成,示范区施用化学农药减少2 次以上,并提高了防治效果。水稻示范区病虫为害损失均控制在3%以下,其中: 二化螟防效达89%以上,比非示范区高8.8%;纵卷叶螟防效达92%以上,比非示范区高18%;稻飞虱防效达86%以上,比非示范区高10%;纹枯病防效达80%以上,比非示范区高12%。柑橘红蜘蛛防效达94%以上,比非示范区高18.8%;潜叶蛾防效达92%以上,比非示范区高10.2%;介壳虫防效达88%以上,比非示范区高9.5%; 溃疡病防效达80%以上,比非示范区高12%。茶园有虫(伤)叶率为7.33%,比对照区13.00%下降5.67 个百分点;病叶率为8.33%,比对照区15.00%下降6.67 百分点。

5.2.2 提高了植保植检工作的地位。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农民的普遍欢迎,他们对“空中挂灯、园中插板(黄板)、田间喷生物药”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使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提高了对植保植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植保植检工作的社会地位。

5.2.3 降低了病虫抗性,保护了病虫天敌,实现了农作物病虫的可持续治理多项植保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新农药的推广应用,解决了过去长期使用单一农药防治病虫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同时保护和利用了病虫天敌,实现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据调查,安仁水稻示范区内蜘蛛数量约7.2 头/㎡,比非示范区增加56.5%; 青蛙数量平均5.5 头/㎡,比非示范区增加64.8%。

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进一步推进了全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切实解决了农民病虫害防治困难等难题,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更安心外出打工。使用绿色植保配套技术,一般每亩减少施用农药二次,减少了农药施用量,既降低了环境污染,同时保护和利用了病虫天敌,实现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

总之,现在生物农药整体发展迅速,在未来的几年内,生物农药有很大优势。生物农药的不可替代的使用价值以及巨大的潜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生物农药有着传统农药不可比拟的作用,传统农药用的过多,许多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对于常规农药很难把害虫杀死。而生物农药的特性是指药剂的适用范围、作用途径、成效成份和作用机理等等,例如苏利菌、菌杀敌、敌宝等,它们的有效成份都是苏云金杆菌,应用范围都是对鳞翅目幼虫有毒杀作用,对蚜类、螨类、蚧类害虫无效;作用途径均是胃毒杀;作用机理是死亡后的虫体还可感染其他未接触过农药的同类害虫。

2、生物农药还可以和生物杀虫剂的混配,生物杀菌剂的混配使用,化学杀虫剂大多数呈现酸性,生理中性,对细菌、真菌没有抑杀作用和中合反应,因此可以充分混配。生物杀菌剂可以和多数化学药剂、生物药剂混配,但不可与碱性药物混配,只有少数药种不可与酸性药剂混配,如木霉菌类药剂可以与多数生物杀虫剂和化学杀虫剂同时混用。

3、生物农药特点低毒、无残留、作用迟缓、持效期长为主要特征。对人、动物,以及植物无害。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生物药种的使用条件和事项使用生物农药,提倡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预防期和持续用药情况下完全可以单独使用一个药种,但在病虫害高发期不宜单独使用。用药前应把施药器具清洗干净方可配制和使用,施药时应尽量避免强光高温才不至影响作用效果。

第三篇:2016植保工作总结

2016植保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