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植保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8:0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级植保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级植保工作总结》。

第一篇:市级植保工作总结

篇一:植保工作总结

植保工作总结

一、病虫监测

今年,我们按照农作物病虫害调查规范和省、市植保站的监测要求,在加强病虫监测的基础上,扩大调查范围,在永丰、洛源、保安、石门、寺坡五个镇布点调查,密切注意各类病虫发生动态,开展大田监测40余次,黑光灯监测32次,上报病虫周报表40余份,系统填报各类模式报表35份,上报“一喷三防”及统防统治专项资金补助项目任务落实情况调度报表26份,全年发布病虫情报10期次,为各级领导决策部署和群众及时开展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大田防治 2014年全县各类农作物病虫害均轻度发生,发生面积86.26万亩,防治面积 80.3万亩,挽回损失6202.9吨。其中夏粮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43.5万亩,防治面积42万亩,挽回损失3466.3吨,主要病虫害有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红蜘蛛、一代粘虫、地下害虫、杂草等。秋粮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42.76万亩,防治面积38.3万亩,挽回损失2736.6吨,其中:玉米病虫害发生24.01万亩,防治22.3万亩,挽回损失2406吨,主要病虫害有:大斑病、纹枯病、灰斑病、二代粘虫、玉米螟、玉米双斑萤叶甲、蚜虫等;马铃薯病虫害发生面积11.65万亩,防治9.6万亩,挽回损失2277.4吨,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病毒

病、二十八星瓢虫等;大豆病虫害发生面积7.1万亩,防治

6.4万亩,挽回损失436.9吨,主要病虫害有:大豆蚜虫、大豆双斑萤叶甲等。有害生物防治面积占到发生面积的90%以上,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使粮食作物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经济作物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10%以下。

三、抓点示范及试验

1、小麦“一喷三防”示范:分别在寺坡镇何村、石门镇石门街村、保安镇庙底村、永丰镇杨村、灵口镇灵口街村、城关镇唐村、三要镇永坪村、景村镇韩湾村8个镇8个村共建立小麦 “一喷三防”示范区8个4000亩,带动全县完成 小麦“一喷三防”专业化统防统治 4.1万亩。

2、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分别在石门、保安、洛源建立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各200亩,带动全县完成马铃薯一喷三防1万亩。

3、秋播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我县今年秋播小麦播种面积18.1万亩,实施秋播小麦病虫防治15.6万亩。其中,土壤处理5.5万亩,药剂拌种6.5万亩,条锈病示范区0.6,冬前化除3万亩。其中:土壤处理在永丰镇的杨村、李村,石门镇桥河村开展地下害虫防治示范500亩;小麦条锈病示范区主要设在灵口、三要、寺坡、古城、景村、石门、石坡、麻坪、城关、永丰10个镇,每镇抓点示范面积600亩;小麦全蚀病防治示范主要设在卫东、永丰2个镇,每镇示范面积

100亩;小麦腥黑穗病防治示范主要设在保安、卫东、四皓、永丰4个镇,每镇示范面积100亩。

4、小麦“一喷三防”不同防治次数防效对比试验:试验地点在寺坡镇何村西组,试验结果表明我县小麦“一喷三防”最佳防治时期应为小麦扬花后灌浆前期和灌浆中期各施药一次,对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效果最好。

5、小麦“一喷三防”不同防治药剂配套组合试验:试验地点在寺坡镇何村西组,试验结果表明我县“一喷三防”最佳药剂配套组合为亩用7.5氯氟·吡虫啉33克+43%戊唑醇10克+99%磷酸二氢钾100g。

五、技术培训:全年开展专业人员技术培训3次20人;开展小麦、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区农户技术培训5次260人。

六、信息发布:发布信息 条,撰写论文2篇。

五、配合其他中心工作:积极配合其他股室开展植物检疫、土壤样品采集、试验示范种植、收获等中心工作。

植 保 股 2014年11月19日 篇二:2011年植保工作总结

2011年***农技中心植保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植保工作在各级政府关心支持下,在自治区及地区等业务主管部门正确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锐意进取,切实抓好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好各项试验、示范,积极进行植保新技术推广,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作绩效明显,为全县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将这一年的植保工作总结如下:

2011年我区天气情况特殊,雨水较常年偏多,病虫灾害发生频繁,是我县农业有害生物发生较为严重的一年,主要是玉米螟,棉花、玉米叶螨,甜西瓜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病害。以上病虫害中度偏重,局部大发生。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有关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做好重大病虫害的预警监控,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和检疫性有害生物封锁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各类病虫害的防治,圆满完成2011年各项植保任务,为我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2011年全县病、虫、草害发生及防控情况

2011年我县病虫草总发生趋势仍为中度发生,各类病、虫、草、鼠害累计发生面积84.31万亩次、防治面积54.41万亩次。其中玉米病虫草害发生面积21.4万亩次、防治面

积11.8万亩次,棉花病虫草害发生面积14.5 万亩次、防治面积4.9万亩次,小麦草害发生面积20万亩次,防治20万亩次,蔬菜病虫发草害生面积7.71万亩次、防治7.51万亩次,瓜类病虫草害发生面积3.5万亩次、防治面积2.5万亩次、果树病虫害发生面积11.7万亩次、防治6.7万亩次,农田草害发生面积47.3万亩次、防治37.8万亩次,农田鼠害10万亩次。

二、2011年开展植保工作情况

(一)严格测报规范,及时、准确搞好相关病虫测报工作,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011年按照全年工作目标,我们将任务进行认真分解,大大增加了病虫监测工作任务。在这一年里我们重点加强了流行性、爆发性、迁飞性的棉铃虫、棉蚜、小麦锈病、玉米螟、甜瓜白粉病、霜霉病等重大病虫害的预警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发布主要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全年共发出长、短期趋势预报15期,预报的准确率在95%以上,传输到各乡(镇)覆盖率达到100%。4—8月在我县瓜类病害严重发生的情况下,植保技术人员每天深入田间地头定点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加强病虫监测,在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的基础上,准确、适时发出病虫害预测预报,提出有效防治措施,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指导大田病虫害防治发挥了积极作用。

县委、人民政府对全县病虫防治工作多次召开现场会加大

了了我县病虫害监测、防治的力度。自治区植保站、农科院植保所哈密瓜研究中心、地区植保站等上级部门的课题组和专家经常与我县技术员一道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查,广泛宣传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关键时刻帮助我们解决技术问题,为我县植保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技术服务,做好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工作 针对我区农作物病虫草发生的防治需要,结合防治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我中心植保站年初及早制定甜瓜霜霉、白粉病、小麦锈病、棉花重大病虫害等多项统防统治措施,制定好防治方案,及时发出全年主要农作物病虫长期预报,发放到各级领导及乡(镇),并不断派技术员下乡调研和督导,当好了参谋作用。尤其是加大了秋翻冬灌、甜瓜病害、麦田化除、果树病虫害统防统治力度,根据县病虫测报,各乡镇统一组织机防队统一防治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打药、提高防治效果。以上病虫草害发生后,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制定防治方案,技术人员每天巡回在田间,调查病害发生情况,及时向各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并在田间地头指导病害防治。通过专业化防治与非专业相比农药次数减少、成本降低,如实施麦田化除后,小麦纯度,净度达98%以上,降低了劳动成本, 亩可节约1-2劳动力。

全县小麦种植面积40万亩,统防统治面积20万亩,平均亩节约成本44元,全县共节约了880万元。棉花种植面积7万亩,统防统治3.8万亩,平均亩节约成本50元,全县共节约了190万元。西、甜瓜种植面积6万亩,统防统治面积3万亩,病害防治后,田间施药次数减少1-2次,平均亩节

约成本13元,全县共节约了39万元。通过开展统防统治后,以上作物全县总节约1109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加大新技术、新农药试验、示范及特色产业病虫防治

(1)加大新技术、新农药试验、示范

为给大田提供科学防治依据,我们对主要病虫及时做出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小麦、玉米杂草药效对比试验等多种药效对比防治试验、示范,从中筛选高效、低毒、无公害经济实惠的药剂,用于大田防治,为来年作物重大病虫草害防治提供科学数据。

(2)加大特色产业病虫防治

近几年我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瓜菜产业,以此作为农民经济收入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受各类病虫害的侵害,品质和产量大打折扣,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果树蚧壳虫、春尺蠖、甜瓜白粉、霜霉病、果斑病均中度偏重发生,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在萨依巴格、站敏等两个乡建立林果瓜菜综合防治示范点240亩,加强病虫系统监测,同时以点带面,发挥了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定点系统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大田普查及发布病虫情报,预测病害发生期、发生动态,提出有效防治措施,全年累计普查面积10万亩次。

(四)通过信息化为大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县办公文传输系统这个平台,我县病虫情报的传递率达到了100%,13个乡镇和相关涉农部门可直接在电脑上查询病虫情报,同时用网络邮箱及时向自治区、地区及各县、市传递病虫发生情况,扩大了信息覆盖面,提高了传递的时效性,真正起到病虫情报信息化、网络化,全年共发病虫情报15期,主要农作物病虫督查通报30期。

(五)大力开展植保培训,提高专业人员水平和农民素质 为了加大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力度,提高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科技之冬,各种农业生产现场会,现场指导病虫防治,培训技术人员150人次,培训农民12000人次。多次请地区专家到我县指导粮棉、果树、甜瓜病虫害防治,有效地推动了我县植保工作的开展。

(六)认真开展多次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根据自治区植保站、喀什地区植物保护检疫年初下发的《关于认真开展2011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春季农资市场督导检查的通知》精神,为净化我县农药、种子经营市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确保农民合法权益,3月份以来我技中心行政执法人员受农业局委托对全县13个乡(镇)及县境内种子农药销售点进行了植物检疫、农药市场执法大检查工作,共查处过期棉田除草剂(乙草胺)一箱10公斤、麦田除草剂(快麦灵,每袋15克)30袋/,等过期和假冒产品。同时利用巴扎天做到广泛宣传,县新闻 篇三:宜宾市2008年植保工作总结

宜宾市2008年植保工作总结

及2009年工作打算

2008年我市的植保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植保技术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紧紧围绕省植保站提出的“五个围绕,五个提高”,突出抓好了重大病虫监测预警、重大病虫防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农药管理和公共植保体系建设,为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特点

今年我市由于受历史罕见的低温冰雪天气因素影响,全市的大小春农作物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偏轻发生年。其中小麦赤霉病属中等偏重发生,小麦白粉病、小麦条锈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玉米螟为中等发生,麦蚜、稻瘟病等其它多种病虫为偏轻发生。据统计,全年大小春粮食作物病虫害共发生586.23万亩(次),比去年减少67.58万亩,防治674.24万亩(次),挽回损失达185259.53吨(即农民人均增收粮食41.72公斤);挽回损失占自然损失的92.16%,病虫实际危害损失15768.4吨,仅占粮食总产的0.69%,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以及省植保站下达的目标任务,植保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小麦白粉病:为中等发生程度,以金沙江河谷、南广河流域为主,全市发生面积为19.79万亩,防治21.33万亩次,挽回损失4007.3吨,实际损失为405.16吨。发病期在2月至4月下旬,发病盛期在4月中旬。其发生特点为:

(1)发生面积较小。发生面积比去年减少3.85万亩。(2)发生程度是近几年较轻的一年。据高县调查,发病盛期平均病田率29.6%,病叶率21.4%,轻于2006年病田率47.9%,病叶率27.1%,轻于2005年的病田率34.2%,病叶率28.9%。

(3)河谷、坝区麦田发病较重。南广河两岸及稻麦连作麦田发生严重。

2、小麦条锈病:为中等发生、局部重发生程度,重发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河谷和我市北部区域,全市发生5.17万亩,防治7.51万亩次,挽回损失2502.53吨,实际损失277.44吨,其发生特点是:(1)发生时间偏早、前期偏重。宜宾县于2008年1月10日在蕨溪镇会龙村奇龙始见,始见时间较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提前17天、40天、45天,较常年提前约30天,是该县条锈病发生历史上又一个早发年;2月18日在观音、蕨溪调查,条锈病发展较快,病田率达10%,发病田平均病株率达15%,平均病叶率达3%,其中有一块地有2个发病中心团,发病程度比历史同期偏重,发病品种为川麦39;南溪县于3月10始见,比去年提早4天。(2)后期蔓延速度较快,发生程度轻于2007重于2006 年。4月初,病情迅速发展,至中下旬达到盛期。据高县调查,盛期平均病株率70%,最高病株率100%,平均病叶率27.6%,最高病叶率100%。高于2006年发生盛期平均病株率25%,最高病株率75%,平均病叶率15%。低于2007年病株率80—100%,病叶率50—70%;宜宾县4月25日大面积普查27块麦田,病田率达73.3%,病叶率0-10%-100%,病指为0-5.94-72.25,较常年偏重。

3、小麦赤霉病:受抽穗扬花期持续阴雨天气影响,有利于赤霉病病菌扩展蔓延,发生面积大,病情重,属中等偏重发生。全市发生8.05万亩,防治11.19万亩次,挽回损失3273吨,实际损失518.45吨。主要表现在川麦39上。据宜宾县4月25日调查27块麦田,病田率为100%,病穗率 8.8%-23.7%-49.3%,病指2.07-9.5-26.1;高县病田率0.9%,病穗率32%。

4、麦蚜:为中等偏轻发生,全市发生29.1万亩,防治30.57万亩次,挽回损失6154.79吨,实际损失349.39吨。其发生特点是:百株蚜量及有蚜株率较历年明显偏低。据宜宾县2月初调查平均百株蚜量为13.3头,有蚜株率为6.7%,较近十五年以来同期平均百株蚜量及有蚜株率分别低70%、47%;2月29日调查,百株蚜量为6.1头,有蚜株率为11.2%,3月18日调查,平均百株蚜量33.4头,平均有蚜株率8.8%,均较历年显著偏低;据高县调查,发生盛期穗蚜平均百穗蚜 量850头,低于2007年3798.5头、2006年的2767.2头。

5、水稻螟虫:中等发生、局部区偏重发生,螟种以二化螟为主。全市发生218.46万亩,防治246.56万亩次,挽回损失83682.65吨,实际损失3096.44吨。其发生特点是:螟虫越冬死亡率高,越冬基数低,发生时间偏迟,一代螟虫为中等发生,二代螟虫仍然中等发生。据宜宾县2007年 12月中旬及年后3月24日大面积剥查麦田、油菜田、蔬菜田及部分板田稻桩调查,二化螟亩活虫量分别为372头、143头,亩残活虫量均接近于80年后平均值;大螟亩活虫量分别为73头、33头,亩残活虫量均低于80年后平均值;台湾螟亩活虫量分别为33头、10头,亩残活虫量均低于80年后平均值。其中二化螟占调查总虫量77%,为优势虫种;二代螟虫中等发生、部分区域偏重发生(4级)。据宜宾县6月11日螟虫虫口密度调查,二化螟占螟种总数的96%,仍以二化螟为主要优势虫种。一代二化螟平均亩活残虫量254.3头,比去年314头明显偏低,较近二十多年来平均亩活残虫量偏低8.0%;螟害枯心率为0.64%,与去年相当,比近二十年平均枯心率偏低25%。但一代螟虫死亡率偏低5.7%,明显低于去年13.2%);据南溪县调查,第一代较上年迟8天、第二代较上年迟5天。

7、稻飞虱:中等发生、在局部地方仍然偏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5.31万亩,防治18.68万亩次,挽回损失

16779.2吨,实际损失877.73吨。其发生特点为:一是灯下始见期早。南溪县于5月26日始见,比去年提早7天;二是由于6-7月暴风雨次数比常年少,造成迁入虫量少。南溪县6—7月灯下诱虫量比去年少7—8成;三是田间虫量少,危害轻,但常年发生区仍属偏重发生。南溪县6月中、下旬田间普查,百丛虫量27头,7月上旬54头、7月下旬初167头,8月中旬末对迟中稻(菜—稻—菜)区调查百丛虫量340—1870头,平均1100头;高县6月上旬田间虫量为8.36头,中旬4.35,下旬31.8头,7月上旬百丛虫量20.8—44750头,全县平均百丛虫量1933.58头,7月中旬田间平均百丛量为97.7头,7月下旬百丛虫量为14.76头;在常年发生区的兴文县,灯下始迁入时间4月17日,6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田间虫量激增危害高峰。比2007年(特大发生年)推迟10—15天左右。最高虫量达4.308万头/百丛,发生面积达8.5万亩,比07年减少了3万亩,个别田块有“通火”现象出现。

7、稻瘟病:属中等偏轻至轻发生,为近11年来发生最轻的一年。具有始发较迟,发展缓慢,发病品种少,发病面积小的特点。全市发生面积12.26万亩,其中叶瘟发生11.34万亩,穗颈瘟0.92万亩,防治51.55万亩次,其中预防穗颈瘟31.27万亩,叶瘟防治20.28万亩,挽回损失15391.07吨,实际损失873.69吨。发病品种主要是糯稻,杂交稻发病严重的品种有西农优30、辐优802,而常年发病的品种岗 篇四:植保工作总结

四十一团九连2011年植保工作总结

赵美文

2011年九连植保工作在团党委,农业科,连队的正确领导

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加强测报,强化植保工作的落实,开展了以棉铃虫为“重点”的“四虫二病”的防治工作。今年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频繁,特别是棉铃虫,棉叶螨偏重发生年份,植保工作一直是控制在经济允许范围之内,为九连棉花丰产丰收做到应有的贡献。

一、农业生产概况:

全连总耕地面积:5202.19亩。其中棉花4746.31亩(包括退耕还林1160.11亩,直播建园1120亩),枣园160亩,两用地45亩,果园250.88亩。

1.综合防治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

(1)农业防治:冬灌面积5202.19亩,推广无根条田,3120亩,棉田总面积62%。

(2)化学防治:

拌种:棉种采用种衣剂进行包色,包衣面积达100%。化学除草面积9354.04亩次。其中播前施田补土封闭面积4746.31亩,结合棉田灌水滴灌面积4746.31亩。

全年棉苗期喷施保护第三次,其中4月28日一次,5月7日一次,5月16日一次。无头棉控制在3%以下。

(3)棉铃虫的防治:

第一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在5月26-28日,大田平均卵量4.8粒,化防面积3228亩。

第二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在6月22-7月1日,大田平均卵量28.8粒、化防面积4746.31亩。

第三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在8月5日-6日大田平均卵量11.4粒、化防面积2986亩。

(4)棉蚜的防治:3月20日发动全连职工对自己的花卉、温室、大棚采用呋喃丹进行春季灭蚜工作。5月-7月化防面积2326亩。

(5)棉叶螨的防治:全连6月19-8月30日一直都是点片发生,今年的叶螨发生很严重,每个田号,每一条都有发生,主要采取点片挑治,后期釆用喷枪连续三次进行洗刷。使用克螨特等药剂,把叶螨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6)棉花枯黄萎病:我连于5月5日开始进行以预防为主采用中科棉抗、萎必克+天丰素、金绿康、土菌杀等药.500-800倍液进行三次喷雾,有效地控制了棉花的枯黄萎病的发生与蔓延。

2.其它措施

播种后三天内在棉田种植玉米诱集,种植面积4746.31亩。有效诱杀棉蛉成虫,起到了良好的捕杀效果。

第一代棉铃虫发生阶段,5月10日在棉田四周摆放杨树枝把4800把,第二代摆放杨树枝把6286把,第三代摆放杨树枝把4600把。安放高压汞灯4盏,截止8月20日全连共捕蛾124628头。

二.防治效果

通过点片挑治有效控制棉叶螨的蔓延危害,棉铃虫防治效果明显.棉蚜控制在点片阶段。

经调查棉铃害率平均为0.02%,棉蚜仅限于点片发生,基本上没有形成危害.黄枯萎病一直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控制了它的蔓延。

三.今年植保工作的主要特点

1.领导重视,投入增加:

我连领导十分重视植保工作,始终把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是棉蚜、棉铃虫、棉叶螨、枯黄萎病防治工作放在今年棉花丰产丰收和各项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大会小会强调,增强干部职工综合植保意识。同时加大投入,今年共投入资金1200元。

2.组织落实,全民动员:

我连以连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团给我连配了一名技术员,形成了自上而下比较安全的植保机构。特别在棉蛉蛾高峰期技术员一天一调查,在关键时刻应广泛发动职工,全力以赴,歼灭害虫。3.加强测报,强化各种防治措施:

我连设立了一个专人管理的测报点,做到有记录,每天上报不过夜对棉田进行定期普查,在严格掌握防治指标的前提下指导化防。严禁盲目化防不搞普遍防治,实行点片挑治或分区划片进行重点防治。对各项防治措施采取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定时、定效果,强化各种防治措施。

四、存在的问题:

1.职工的基本素质低,不懂得怎样科学的防治棉花的病虫害,盲目自以为事乱施药

2.连队缺少预测工具,对大田虫害防冶时间不太很准。

五、2011年植保工作计划和建议

1.继续抓好药剂拌种工作,提高拌种质量。

2.望团引进抗病的新品种。

3.望团建立一个中心测报站。

4提高连队植保员的业务水平。

5.积极加强调查研究,探寻新形式下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6.综合防治要规模化、规范化、统一化,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1.9.28 四十一团九连2011年植保工作总结 四十一团九连赵美文

2011.9.28 篇五:2012年植保工作总结

2012年上半年植保工作总结

昌黎县农业局植保站

一、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上半年主要对小麦病虫害及豌豆潜叶蝇、玉米蓟马等病虫害进行了预测预报,半年来共印发病虫情报5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发送周报10期、小麦病虫害日报和周报25期。

二、小麦病虫害防治物化补贴工作和统防统治工作

2012年小麦“一喷三防”按每亩5元标准进行物化补贴,防治物资由省统一采购。

5月1日我县接收省下拨小麦一喷三防补贴物资12.67吨,其中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吨,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67吨,货值总额为80万元。

5月2日由县农业局向各乡镇印发《2012年昌黎县小麦病虫害防治物化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5月9日召开了全县17个乡镇主管农业的乡镇长和技术站站长参加的一喷三防及统防统治会议,局长、书记、主管局长参加会议,对全县小麦“一喷三防”及统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5月10日~11日防治物资全部下发到各乡镇,5月12日由乡镇下发到村,5月15日全部到户。在物资发放过程中各级均建立了分发台帐,没有截留、挪用和徇私舞弊现象发生。

5月23日,全市小麦“一喷三防”及专业化统防统治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市局领导和各县区主管局长、植保站长、机防手代表参加会议,参观

了新集嘉诚和康埝坨村小麦“一喷三防”现场,市、县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导。

截止到5月25日全县16万亩小麦全部普治一遍,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夺取我县小麦丰收奠定了基础。

三、农村灭鼠工作 4月9日~4月10日全县向各乡镇发放鼠药20吨,另外给每乡镇毒饵盒10大袋、粘鼠板20箱,全县统一投药日为4月15日。

在马坨店乡李家庄村和新集镇东荒草佃村开展了灭鼠示范工作,每户配发鼠药1斤、毒饵盒5个、粘鼠板5张。4月5日~4月6日投药前进行了鼠情调查,两村百夹捕鼠平均5只,鼠种均为大家鼠,饵料为花生米,布夹点包括住室、下房和院落,所捕鼠均在室外或下房内,住室内未捕到。4月19日~4月20日投药后又进行了鼠情调查,两村百夹捕鼠平均2只,鼠密度明显下降,灭鼠效果显著。

四、试验示范工作 2012年我站共承担省药检所农药登记试验20项,苯磺隆麦田除草抗性监测试验1项,乙烯利番茄催熟残留及安全性试验1项,赤霉酸、氯吡脲调节葡萄生长残留及安全性试验2项。承担省植保总站施乐健玉米健康作用配套示范试验一项。目前已完成试验6项,其它仍在进行中。

五、植物检疫 2012年上半年共办理调运检疫手续30批次,其中蔬菜29批次、931000千克,种苗1批次、5000株。

第二篇:2016植保工作总结

2016植保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