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农大园林专业考研理论:2011园林综合理论
2011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园林综合理论615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生态对策:
2、山之三远与水之三远:
3、春性植物:
4、地下灌水:
5、本底:
6、道牙: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园路设计如何做到曲径通幽?请画出平面图进行说明。
2、请从生态型和生活型的角度阐述植物是如何实现对环境的适应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的。
3、简述土方计算的方法,它们分别适用的地形,以及对精度的控制情况。
4、简述如何在城市植被恢复重建中遵循生态演替原则。
5、简述多浆类植物的观赏特点及园林应用。
6、分别写出樟科、木兰科、豆科、无患子科、蔷薇科、金缕梅科、山茶科、杜鹃花科、木犀科、忍冬科等科的1-2个显著识别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请从中国城镇化进程和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现状,谈谈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的健康城镇化。
2、某单位欲进行屋顶绿化,已知屋顶荷载每平方300千克,请画出该种植屋面的基本构造层次,分析该屋面绿化应注意的几项关键技术,并提供五种适于该屋顶的植物材料,写出它们的生态学习性及观赏特点。
3、某高校进行校园绿地建设,试分析如何把握该校园植物造景的整体性。
共1页第1页
第二篇:07年园林综合理论
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园林综合理论试题
一、填充题(共40分,每空1分)
1、我国以自然山水园为主的造园风格最早出现在(1)时期。
2、宋代私家园林随地区而别,风格亦有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2);
(3);(4)。
3、宋代著名的东京四苑是指:(5);(6);(7);(8)。
4、世界造园从起源来说可分为(9)、(10)和(11)这三大系统。
5、日本园林就筑山、置石、理水而言,其手法根据书法特点总结为三种典型的样式:“(12)”,“(13)”,“(14)”,“(15)”基本上是对自然山水写实的模拟,“(16)”纯属写意的方法,“(17)”则介于二者之间。
6、秦始皇在渭水之南作(18),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池中筑山名为(19),开创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
7、(20)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晚年隐居的庄园;
庐山草堂是唐代著名诗人(21)在庐山所构筑的山居草堂。
8、明清时期不但有许多著名园林,造园名家辈出,在造园理论方面也有重要的发展,其中著名的有计成所著的《园冶》;文震亨所著的(22);李渔所著的(23)。
9、(24)是日本“枯山水”园林的代表作,庭院长 28 米,宽(25)米,一面临厅堂,其余三面围以土墙。
10、古希腊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5、种植工程中,自然式栽植放线的方法有(36)、(37)和交会法。
16、园林道路的线形设计包括平面线形设计和(38)两个方面的内容。
17、置石用的山石材料少,结构比较简单,通常置石的形式有(39)、(40)、对置、群置、山石器设等。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共10题)
1、预先断根法(大树移植):
2、径流系数:
3、时变化系数
4、环境容量
5、其它绿地
6、绿量
7、绿线
8、建筑容积率
9、环境敏感区
10、城市绿地点线面
三.简述题(50分,每小题10分,计5题)
1、简述什么是城市详细规划?详细规划的的内容主要是哪些?
2、简要论述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进行规划分区,确定规划结构及进行整体规划布局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简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层次与内容
4、简述城市湿地公园的内涵与功能
5、简述如何评价风景名胜区景源等级 四.论述题(共40分, 每小题20分,计2题)
1、试论述风景名胜区保护等级划分方法及相对应的保护与建设要求
2、试论述风景名胜区或城市湿地公园中居民点处理方法
第三篇:中职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学》教改理论与实践
中职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学》教改理论与实践
重庆市农业学校植物科学系 田晓庆
摘要:《园林植物学》是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园林专业培养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成绩考核标准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中职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园林植物学;中职教育;园林专业;教学改革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近几年取得了飞速发展, 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一些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几乎沿袭了教学的传统思路,教学中也存在着教学内容和生产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教学手段比较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技能、重教材轻实践的现象, 使学生毕业后不能掌握必需的专业技能,丧失了中职应有的优势和特色,因此中职课程教学必须遵循理论以够用为度, 突出知识应用技能与能力培养。植物学是园林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进一步学好其它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为了使植物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适应培养中等职业专门技术人才的需要,本文基于这些情况,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精心上好绪论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步。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一门课之初是谈不上有什么浓厚的兴趣的,绪论课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堂课,也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的一堂课,在这一堂课上,我们列举大量实例讲清课程的重要地位;它在生产实践上的作用;它与当好一名中职教师的关系以及本课程的特点及其相应的学习方法。把绪论课作为一堂动员课,使学生感到这门课程很重要,很有用途,是今后工作的基础,我必须下功夫学好它,改被动的“要求学”为“我要学”,让大部分学生从内心感到这门课不是为了混个分数,而是因为它实际用途大、吸引人,使学生们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学好这门课的积极性,这对整个学期的学习都有良好的作用。
2、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努力方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能使声、形、色三者结合,打破传统和学校教学手段,不受时间(季节)、空间(地域)上的限制,从而缓解了植物学中历来存在的、而又难以解决的教学系统性与植物直观性、季节性之间的矛盾,向学生提供十分真切而又丰富的感性资料。在我的课堂中我会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随时把各地的各个季节的植物,形象地投上屏幕,让学生在“百闻不如一见”的条件下,观察千变万化的形态,进行比较,从中得到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教师言中有物,学生得之有形,教学时间缩短了,教学容量增大了,教学效果必然得到了提高。
通过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动画、录像、图片等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各种生物现象。比如在讲解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和植物双受精的过程时我采用了动画、录像的方式进行演示,在讲到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时我利用了图片的直观感受性进行演示,在讲解到“植物界的基本类群”,“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教学时,我通过放映教学录像片,放映一些重要科、代表种幻灯片,边讲解、边让学生观察,将教学内容直观演示出来,使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的宏观世界,诱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微观世界。对于学生探索植物的理论提供了感性认识,为学生们学习植物分类知识,掌握其各科的分类特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们普遍反映:先预习、再看幻灯片。这种方法既好看、好听、易学、易懂,并且记忆深刻,极大地改变了以往“黑板、粉笔加挂图”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当然在植物学科教学中,并不是每堂课、每个问题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好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时机,使多媒体教学手段紧扣主题,恰到好处,有效地为教学内容服务。比如我在讲到植物检索表的编制时,就采用以板书、数据提供加口述的方式分条目进行阐述来达到预期的效果,避免幻灯片演示整个检索表,造成学生视觉疲劳,反而降低学习效果。
3、加强实验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实验课是植物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不仅可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强化知识的记忆,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能诱导其强烈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过去的实验知识简单的重复已有的结果,教学效果不好。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启发、诱导的方式。对于最初几个实验是关于学习基本技能的。比如教学生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制作等,这个过程需全部详细讲解,然后学生做,以后的实验则以学生自我完成为主,后期的实验每次我只讲操作新技术及注意点,然后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操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考书本和实验指导,逐一解答完成。另外,还增设了由学生自我设计、独立完成(包括准备,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等实验,比如种子萌发,洋葱细胞的制片与识别等实验。首先布臵写好准备,然后分组领取所需材料,按设计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最后完成实验报告,通过这种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4、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运作,是植物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植物学研究方法的讲授,使学生能学到一些基本的方法论,然后结合根据兴趣所选择的第二课堂,比如“园林花卉的栽培、嫁接、修剪及管理”、“病虫害防治”、“食用菌的栽培”、“园林植物造型搭配”等,将专业知识能很好的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这学期我所带的是“园林花卉”兴趣小组,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学习,学生学习到花卉的基本知识,包括花卉的种类,功能,生长习性,栽培管理方法以及切花的保鲜技术等,学生在养花过程中不仅可以养成珍惜和爱护生命的习惯,而且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观赏花卉的过程中,还能够陶冶情操和修身养性。
我校占地287余亩,围绕校园100米以内分布有200种左右植物,其中含有马兜铃科、蓼科、苋科、马齿苋科、石竹科、毛茛科、十字花科、堇菜科、千屈菜科、伞形科、报春花科、夹竹桃科、旋花科、紫菜科、马鞭草科、唇形科、茄科、车前科、桔梗科、菊科、禾本科、莎草科、百合科等多科植物,基本教材中提及的园林植物,我校周围几乎都有。学校周围环境中植物种类丰富,是我们教好植物分类课的优越地理条件;而且植物或春萌、或开花、或结果都是随处可见,随时可采,是植物学实践教学的“天时”。
5、改进考核方法,引导学生增强实践能力。
考核是检验和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过程的必有环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重点”是中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技能教学,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教学改革与质量的提高是中职中专培养的重要目标,《园林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该门课程的考核评定不宜采用一次考试定好坏,建立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考核体系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同时能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应改变理论成绩占较大比例,而实验部分只占很小比例的这种考核模式,这样只会导致学生上实验课不认真,最终也能通过考试,这样的考核评定方式容易导致培养的学生是“高分低能型”人才,这与中职学生培养目标相违背。我觉得,对植物学的考核应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两大部分,各占50%。甚至实践考核应占更大的权重。以达到学生重视实践课,并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认知、创新能力。
6、结语
园林专业植物学的教学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学习应用做好铺垫和延伸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用适宜的教材,提出具体可行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及观赏性状,掌握植物识别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以后的学习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这才是本门课程教学最终目的。参考文献:
[1]杨卫韵.农林高职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6):233-234 [2]李红侠.植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宿州师专学报,2003,18(3):114-115 [3]黎桂芳,王海舟.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52-53 [4]彭友林,王云,李丽.植物学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13):196 [5]张乃群.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3):105-107 [6]朱圣潮.植物学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6(1):48-49 [7]彭安,向本琼,张根发.大学生物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7(3):53-55
第四篇:2016重庆市园林工程师《园林理论》复习要点
园林理论
第一章 中外园林基本知识 第一节中国园林简介
1、按园林的隶属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类。
2、皇家园林是属于皇帝个人或皇家所私有的园林,分为大内御苑(建置在皇城或宫城之内的北京北海、中南海、故宫内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西路花园等)、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近郊、远郊或更远风景地带的颐和园等)。
3、皇家园林造园特点:规模宏大、选址自由、建筑富丽、皇权的象征寓意、江南园林意境的汲取。
4、私家园林: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造园特点:规模较小、内向式布局、诗画情趣、意境深远、相对集中在江南。
5、寺观园林:亦称寺庙园林,包括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造园特点:特殊的受众群、发展的稳定性、选址多名山胜地、主要依赖自然景貌构景,积累了丰富的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设计手法。
6、古典园林生成期(殷周“囿”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台”的结合):秦“宫”汉“苑”——阿房宫、上林苑;一池三山是指上林苑的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立瀛洲、蓬莱、方丈三岛。《汉书•梁孝王傳》中记载,汉文帝四子梁孝王刘武建有兔园,也叫梁园。这阶段的园林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逐步转向为游憩、观赏为主。
7、古典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以前为模仿自然,魏晋时期才开始有创意。造园形式多样(出现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等并行发展)。西晋石崇的金谷园是当时著名的私家园林,在其自著《金谷诗》中有记载。
8、古典园林盛年期(隋唐):出现了西苑(隋炀帝在洛阳兴建)、华清池、芙蓉苑等宫苑,辋川别业(王维在陕西蓝田县南终南山建)、庐山草堂(白居易在庐山所建,并自撰《草堂记》、杜甫草堂等“文人园林”。盛年期的园林发展特点是什么?
9、古典园林成熟期(宋元明清):宋朝的皇家园林寿山艮岳(集叠山、理水、花木、建筑为一体的有浓郁诗情画趣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杭州西湖风景区;宋代造园的主要成就表现在那些方面?元明清的西苑三海、故宫御花园、圆明园、清漪园(今颐和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建设重点转向行宫和离宫(如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等)。元朝宫苑代表作为太液池,最大的岛屿是琼华岛。明清时期形成了北方、江南、岭南三大体系,江南私家园林代表作为拙政园,计成著有《园冶》一书。成熟后期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新的特点是什么?此时的私家园林出现了江南、岭南、北京三大风格的鼎峙的局面。
10、中国近代园林(1840年鸦片战争后出现为公众服务的公共园林):租界公园(外滩公园,现黄埔公园)、自建公园(齐齐哈尔的龙沙公园)、转型公园(城南公园,即先农坛等)三种类型。中国现代的公园主要有北京西北郊的海淀区白石桥附近的紫竹院公园上海吴淞江的长风公园、上海的东安公园、昆明世博园、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
11、重庆公园:万州西山公园、北碚公园、鸿恩寺森林公园、彩云湖城市湿地公园、龙头寺公园、南山植物园、园博园。鸿恩寺森林公园主要以展示桂花为主,龙头寺公园以“科技•生态”为主题,南山植物园全国第二大的展览温室,园博园的主题是“园林,让城市更加美好”,以“引导社会对未来和谐人居环境芙蓉关注和追求”为目标。
12、中国古典园林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园林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代表的作品? 第二节西方园林简介
1、古代时期的西方园林:《旧约圣书•创世纪》的伊甸园;古埃及园林(呈方形,四周围着高墙,入口的塔门及远处的三层住宅楼构成全园的中轴线,成排种植、矩形水池);古巴比伦园林(空中花园);古希腊园林(公共活动游览园、庭院宅园、神庙园林风景区等三类,奥林匹亚祭祀场的周围是圣林的遗址,宙斯神庙旁的圣林被称为“青铜、大理石雕塑的圣林);古罗马园林(柱廊园和公共园林,着重发展了以哈德良山庄为代表的别墅园)。
2、中古时期西方园林:前期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实用性寺院庭园,中期以西班牙的阿尔汗布拉宫苑和印度的泰姬陵为代表的伊斯兰园林,后期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的城堡庭园。阿尔汉布拉宫有桃金娘宫、狮庭、达拉哈中庭和雷哈中庭,其中最著名的是桃金娘宫、狮庭。
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代表作——埃斯特庄园,埃斯特庄园是水景极为丰富的园子。4、17世纪勒诺特尔园林:代表作——凡尔赛花园,其造园特点是什么? 5、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造园家——布里奇曼、肯特、布朗(自然风景学派)、雷普顿、钱伯斯(出版了《中国建筑设计》、《东方造园泛论》;造园思想——回归自然。布里奇曼在斯陀园中首次应用了非行列式的、不对称的树木种植方式,放弃了植物雕刻,被称为“不规则化园林”。自然风景园的特点?
6、西方近现代园林:19世纪美国的奥姆斯特德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被称为现代风景园林之父;20世纪美国丘奇代表作品有“加州花园”、唐纳花园,马科斯设计了芒太罗花园;60年代后屈米设计了维莱特公园(解构主义)、沃克设计的泰纳喷泉(极简主义)、拉茨设计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生态主义)。第二章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第一节园林美学概论
1、园林美学是将美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园林的研究上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园艺、建筑、美术、文学和生态等交叉的边缘学科。
2、园林美学研究内容和对象: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审美、园林实体、园林考古。
3、园林美的物质建构序列:建筑之美、山水之美、花木之美、天时之美。
4、园林美的精神建构序列:传统的人文意识积淀、实物(历史人物和事件)所留下的存在对象。
5、西方古典园林的创作原则:规则式;中轴为主,横轴辅助;依轴对称,几何构形;地形开阔、平坦或成台地。园林艺术的创作原则和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原则?
6、园林形式美的创造:形(点、线、面、体)、色、声
7、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有:虚实对比、自然事物的暗示、自然环境的启示、建筑语言、文学语言。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概论
1、景观: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异质性区域。
2、景观要素:斑块(外貌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块状地域单元)、廊道(外貌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线形地域单元)、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均质背景地域)3种类型。
3、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以及管理的科学。
4、景观结构: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类型、面积、形状、数量、空间、分布方式、能量物质分配。
5、景观功能: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6、景观动态: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7、景观管理:把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
8、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等级理论。
9、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景观整体性原理、景观异质性原理、景观等级性原理、景观尺度性原理、景观动态性原理、景观稳定性原理、景观生态流原理、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关系原理、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景观多重价值原理。
10、景观空间格局:特定尺度上,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元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包括均匀、聚集、随机3种格局类型。
11、景观异质性包括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3种类型。景观异质性来源于: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异、生态演替、干扰。
12、生物多样性的四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13、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理论、干扰理论的应用、尺度、生态恢复、评价。
第三节 环境行为学概论
1、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是研究、探讨外界环境与人类自身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互为影响关系的学科。相关学派包括:格式塔心理学、构造论、皮亚杰学派。
2、行为研究:人与行为和环境三者关系、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人的基本需求(马斯罗层级论:生理需求——饥、渴、寒、暖,安全需求——安全感、领域感、私密性,相属关系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习与美学的需要)、人的创造力与环境。
3、领域性: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分为微观环境(人与人之间保持的空间距离:亲密0~0.45m、个人间0.45~1.2m、社交1.2~3.6m、公共空间3.6~8m)、中观环境和宏观环境3类。
4、环境行为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个人空间、人际距离、领域性、私密性、安全感、看与被看、抄近道行为、趋光行为。
5、个人空间:每个人都被看不见的个人空间气泡所包围。
6、私密性:一个人独处、集中精力、不受干扰。
7、安全感: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基本自然性需求。
8、环境行为学对园林设计的影响:景观环境和行为关系研究(环境对使用者行为的诱发性)、景观环境认知研究、景观环境利用研究(通过不同人群活动需求和心理研究找到共性的需求和行为模式)、景观环境评价研究、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研究。第四节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1、形式美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点、线、面、体、质感、色彩(冷暖、距离感、运动感、面积感、重量感)。
2、形式美法则在园林中的应用:总法则——多样统一;四个分项法则(8大金刚)——对比与调和、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节奏韵律。第五节 园林设计技术与表达
1、平面图:设计方案中最为主要的部分,反映建筑室内的空间关系。
2、立面图:反映建筑的4个立面,可看到造型,包括体量、比例、门窗、台阶、表面装修。
3、剖面图:选择适合的视点最恰当地表现室内空间状况,可看到屋顶的形状,包括女儿墙的高度,屋顶的厚度以及室内外地面的落差、踢脚、台柜、洗手池等室内设施。第三章 园林规划设计的阶段 第一节 概述
1、园林规划设计包括项目前期调查研究、园林规划、园林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一系列环节。
2、先规划后设计。
3、园林规划的任务包括: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投资估算(方案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预算)的活动,强调园林要素的合理布局和组合。
4、园林设计的任务包括: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及园林小品等方面的设计,确定造型手段、方式、构筑材料、植物造景方式等。第二节 项目调研与分析阶段
1、项目调研与分析阶段:包括调研和分析两个部分。调研部分需要与甲方或管理方进行充分沟通、搜集相关的图纸及文字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分析部分需要整理资料并做好各项现状分析,拟定初步的规划设计方向。
2、项目调查研究包括:前期沟通工作(特别要了解业主对项目总体框架和基本实施内容)、文字资料搜集(自然条件、环境建设条件、人文资料条件)、图纸资料搜集(1:2000~1:500地形图、1:200局部放大图、现有建筑图纸资料、1:200或1:500现状树木分布位臵图和地下管线图)、现场踏勘。
3、项目现状分析包括:用地现状综合分析、地形分析、拟定规划设计方向。第三节 园林规划阶段
1、园林建设项目规划成果包括规划图纸和规划设计说明书两个方面。
2、规划图纸内容(12大图)包括:区位图、综合现状图、现状分析图、结构分区图、景观分区图、总体规划方案平面图、竖向控制图、道路总体规划图、种植总体规划图、园林建筑方案图、管线总体规划图、鸟瞰图以及局部效果图。
3、规划说明书包括:位臵、面积、现状;现状分析;规划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功能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游人容量;管线、电讯规划说明;分期实施计划;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7个方面的内容。第四节 园林方案设计
1、设计图纸内容包括:大于1:500的平面图、地形设计图、分区种植设计图、园林建筑设计图、管线设计图、结构分析图、园林景观意向图、园林景观效果图、主要植物材料说明、主要功能设施小品说明。
2、设计说明书包括:园林项目设计的规模、现状概况、现状分析、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定位、布局与设计要点、各个景观要素设计说明、经济技术指标等。第五节 园林施工图设计
1、施工图图纸内容(8大图)包括: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放线总图和定位总图、竖向设计图(高程图)、道路广场设计图、种植设计图、水景工程设计图、园林建筑设计图、管线设计图。
2、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对象的地理位臵及自然条件、园林建设项目设计的内容、要点,各类园林工程的做法规范等。第四章 园林绿地设计理论 第一节 公园规划设计 公园(绿地)的含义?
1、我国公园分为综合公园(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其他专类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等。
2、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原则:整体性、地方性、生态可持续性。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3、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程序(四个阶段):接受委托任务书、收集调查整理分析现状资料、编制计划任务书、进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4、公园绿地游人容量C=A/Am 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m2);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²/人)。
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市区级60m²,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居住小区游园30m²,风景名胜区大于100m²。
5、全市性公园:用地面积10~100公顷或更大,服务半径3~5km,步行30~50分钟,车行10~20分钟;区域性公园:用地面积10公顷左右,服务半径1~2km,步行15~25分钟,车行5~10分钟。
6、综合性公园分为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综合公园的功能(三大任务):游乐休憩、文化节庆、科普教育。
7、综合公园面积不少于10公顷; 位置选择应考虑那些方面? 服务半径使居住地内的居民能方便地使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复杂破碎地形及起伏变化较大的坡地;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优美景色;原有树木、古树、森林、苗圃、花圃较多的地段;原有绿地;将来有发展余地。
8、综合公园设置内容:观赏游览、安静活动、儿童活动、文娱活动、科普文化、服务设施。公园常规的设施包括游憩设施、服务设施、公用设施和管理设施。
9、影响综合公园设置的因素:居民习惯爱好、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施设臵情况、公园面积的大小、公园的自然条件情况。综合公园规划的原则?
10、公园的出入口三种类型: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专用出入口。
11、平面构图中心:在平面布局上起游览高潮作用的主景。
12、立面构图中心:在立体轮廓上起观赏视线焦点作用的制高点。
13、公园规划布局的三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14、公园规划的几大功能分区:安静游赏区(占地面积最大)、文化娱乐区、体育运动区、儿童游乐区、园务管理区、老人活动区。
15、儿童活动区的布臵:栽植丰富多彩、颜色鲜艳、不易对儿童产生伤害的植物,地面不宜用凹凸不平或尖锐的材料而应多铺草地或海绵软性铺装,一般应设在出入口附近,应用绿篱或栏杆与其他区隔离以防止游人随便穿行。
16、水体深度1.5~1.8m,硬底人工水体近岸2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7m,超过者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5m。
17、公园中园路种类(三种):主要道路(大型公园4~6m、小型公园3~4m)、次要道路(2~3m)、游步道(1.2~2m)。
18、公园的建筑包括:服务类建筑、休息游赏类建筑和专用建筑等三类。
19、公园植物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 城市广场设计
1、城市广场的五种类型: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娱乐休闲广场。
2、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把握城市空间体系分布系统的原则、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两种手法:地区—环境文脉手法、时间—历史文脉手法)、可持续发展原则、个性创造特色原则、重视公众参与的社会原则。
3、广场空间尺度分析:20~25m模数,D:H=1:1~3.4、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的五种要素:色彩、水体、地面铺装、建筑小品、植物。第三节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
1、城市道路的三种类型:主干道(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普通交通干道、区镇干道)、市区支道、专用道路。
2、城市道路绿地的四种布臵形式: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
3、行道树的定干高度:一般不低于2m、干道不低于3.5m。行道树植物选择的原则?
4、路侧绿带:宽度大于2.5m种植1行乔木1行灌木、大于6m种植2行乔木、大于10m可多行或布臵花园林荫道。
5、分车带绿化: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缘石外不小于0.75m,长度75~100m分段。
6、交叉路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植物高度控制在0.65~0.70m。
第四节 居住区绿地设计
1、居住区绿地的四大类型: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最小规模1公顷最大服务半径800~1000m、居住小区中心游园——最小规模0.4公顷最大服务半径400~500m、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最小规模0.04公顷)、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
2、公共绿地指标:组团级0.5㎡/人、小区(含组团)1㎡/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1.5㎡/人。
3、绿化植物栽植间距:1行行道树4~6m、2行行道树3~5m。适用于居住区的六类植物。居住区植物配置形式有规则式和自由式。配置的组合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4、绿化带最小宽度:1行乔木2m、2行并列乔木6m、2行棋盘式乔木5m。
5、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给水管、闸井至乔木中心1.5m,污水管、雨水管、探井至乔木中心1 m。
6、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7、居住区绿地率新区大于等于30%,旧区改造大于等于25%,成活率98%。
8、停车场绿化景观分为周界绿化、车位间绿化和地面绿化和铺装。第五节 工矿企业绿地设计
1、主要注意安全生产、设计程序与公园一致。
2、工矿企业绿地分五大区:厂前区绿地、生产区绿地、仓库和堆场区绿地、道路绿地、绿化美化地段。
3、厂前区绿地设计九大要点:美观,因地制宜,绿地设臵与周边环境协调,植物配臵与周边环境协调,入口处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处理好建筑周围的绿化,与小游园布臵结合,通过多种途径扩大绿地面积,丰富冬季景色体现雄伟壮观效果。
4、工矿企业防护林带4大结构:通透、半通透、紧密、复合式结构。
5、抗二氧化硫的树种:大叶黄杨、雀舌黄杨、瓜子黄杨、海桐、蚊母、山茶、女贞、小叶女贞、夹竹桃、凤尾兰、枸骨、枇杷、金橘、构树、无花果、白蜡、木麻黄、十大功劳、侧柏、银杏、广玉兰、柳属、梧桐、合欢、栾树、槐、刺槐、紫穗槐、臭椿、核桃、紫薇、悬铃木、板栗等。
6、抗氯气的树种:桧柏、侧柏、大叶黄杨、海桐、蚊母、山茶、女贞、夹竹桃、凤尾兰、棕榈、构树、木槿、紫藤、无花果、樱花、枸骨、臭椿、榕树、小叶女贞、丝兰、广玉兰、合欢、皂荚、刺槐、黄杨、白榆、枣、杜仲、桑树、柳树、枸杞等。第五章 园林工程要素设计
中国古典(传统)园林4大要素:山石、水体、植物、园林建筑。现代园林还包括地形、园路、铺装等要素。第一节 园林地形设计
1、地形的分类:平坦地形、凸形地貌、山脊地貌、凹形地貌、谷地(谷底是一系列连续和线性的凹形地貌)。
2、地形改造的三大原则:完善基础地形、排水组织和坡面稳定、坡度设计原则。平台和广场极限坡度0.5~3%、常用坡度1~2%。
3、坡面分类:平坡0~2%、缓坡2~10%、中坡10~25%、陡坡25~50%、急坡>50%。
4、广场地形处理要点:一般以相交道路中心线交点的标高为广场竖向设计的控制点,力求广场内部纵、横坡度平缓,场内标高低于周围建筑物的散水标高,可设计为单一坡向、两面坡向、不规则斜坡和扭坡,天然斜坡地形较大时可分为多级式广场。
5、道路地形处理要点:顺应自然、沿等高线设臵路线,当一条路线沿与等高线成直角的方向进行时,其位臵应选在挖方、填方量最少处。
6、建筑坡地地形处理要点:人工水平台或台阶地。连接不同高度平台的4种措施:绿化带、有变化的斜坡、绿化斜坡、挡土墙台阶。阶梯式房屋3种形式:7~17%坡地适用跌落单元式、>25%坡地适用阶梯走廊式和台阶式。
7、竖向设计基本原则: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住宅30~60cm,学校、医院45~90cm);广场坡度0.3~3%(0.5~1.5%最佳);草坪、休息绿地0.3~10%;道路纵坡不小于30%。
8、竖向设计具体措施:安全(广场纵坡小于7%、横坡小于2%,停车场最大坡度不大于2.5%,一般景观场地路面不宜超过8%);挡土墙(四大类型:重力墙——平砌块、异性砌块、外露骨料砌块,悬臂墙,垄格挡土墙,其它类型的的墙体)。
9、台阶设计:每级台阶高10~18cm、台面宽30~38cm(每个台面高差不超过5mm)、10~12个踏面设一个休息平台。
10、坡道设计要点:倾斜度不超过8.33%或12:1,长距离斜面每隔9m设计1个平台,平台最小长度不小于5m,坡道两边有15cm高的道牙。第二节 园林水景设计
1、园林水景:依水体状态和功能分为静态水景(大型水面、中小型水面、景观泳池三大类)、动态水景(流水、落水、喷水三大类);依水形和风格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大类。
2、理水的基本手法:聚散、曲折、临近、形声光色。
3、静态水景的营建形式:下沉式、台阶式、室内外沟通连体式(嵌入式)、组合式、溢流式、平满式。
4、规则式静态水景,植物种植池中的水池深度50~100cm;小面积自然式水池深度50~100cm;喷池池深50~100cm。
5、动态水景中,流水坡度0.5~90%,水深20~35cm。
6、瀑布的主要形式:自然式瀑布、规则式瀑布、斜坡瀑布、枯瀑。
7、瀑布构成:背景、上游水源、瀑布口(落水口)、瀑身、承瀑坛、溪流。
8、叠水(跌水):喷泉中的水分层连续流出,或呈台阶状流出称为叠水。常有三叠泉、五叠泉的形式。
9、溢流:池水满溢外流;泻流:断断续续、细细小小的流水;管流:水从管状物中流出;滚槛(滚水坝):水越过水下的横石翻滚而下的一种急流状态。
10、壁泉:墙壁型、山石型、植物型3种类型。
11、喷泉基本分类:喷水造型式、瀑布水帘式、雕塑造型式、声控喷泉式。
12、水景中常见安全性问题:水体深度带来的、高科技水体景观带来的、喷水水泵的。
13、水景中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控制岸边水深(离岸1m内岸边水深不宜超过50cm)、优化水电结合设计、优化喷泉力量控制。第三节 园林置石与叠山设计
1、园林造景常用石类:湖石类、黄石类、剑石和笋石类、灵璧石、蜡石、宣石、花岗石、青石、卵石类。
2、石的形态美:瘦(造型不臃肿而风骨劲瘦)、透(横向上有孔有眼)、漏(上下透空)、皱(有纹理,存放久远风化所致)。
3、石各部位名称:天端(石上面)、面(观赏的最佳面)、侧(以天为首面向前时的两腋部位)、肩(天与侧或面相接的突出部位)、根(石底与地面接触的地方,入土1/3~1/2)。
4、臵石的摆臵要点:像“种”有生命的物体一般、最具特色的一面朝向观赏者、美丽纹路的一面为正面。
5、臵石布局分类:特置、对置、散置、群置。
6、叠山(假山)类型:传统假山、现代假山。
7、土石假山种类:石包土、土包石。第四节 园林建筑物设计 建筑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
1、景观建筑的形式:游憩类、服务类和管理类。其中游憩类包括亭(停憩游行处)、廊(线形)、榭(临水景观建筑)、舫(在水面上的仿船造型建筑物)、厅堂、楼阁等。
2、园林建筑设计要点:结合功能要求设计(如厕所应分布均匀,既隐蔽又方便使用);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满足造景要求。第五节 园路设计
1、风景旅游主干道4~6m、风景旅游次干道2~3m、风景游览道1.2~2m。
2、交叉口处理:交叉成锐角的园路应设计成圆顺曲线的角隅(多条线路汇合时自然形成小广场)、两条线路成丁字或十字相交时宜在道路交点处布臵对景。
3、山地园林景观道路处理:坡度<6%按一般道路处理;坡度6~10%顺应等高线做成盘山道以减小坡度;纵坡>10%需要设臵台阶,<10%可局部设臵台阶,每15~20级台阶应该有一段较平坦的路面供人休息。
4、低小山丘应注意延长路线,使人对山的面积产生错觉以扩大园林空间。
5、园林道路平面布局形式:按形态分为规则式(几何式)、自然式(风景式)、综合式;按旅游线路分为环路式、尽端式、综合式。第六节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植物的能有哪些?植物的配置原则是?树木的配置方式?
1、乔木按高度分为:大乔木(20m以上)、中乔木(8~20m)、小乔木(小于8m)。
2、树木的配臵方法:孤植(单株/丛)、对植、丛植(3~10株/丛)、群植(1~2种骨干树种,10株以上)、行植(沿直线等距栽植)、带植。
3、植物景观设计要点:林缘线(树丛、花丛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轮廓)设计、林冠线(树林或树丛立面的轮廓线,主要影响景观的立面效果和景观空间感)设计、季相设计。第七节 园林铺装设计
1、铺装的功能:划分不同性质的交通区间、警示、引导、缓解疲劳、限制车速、环境艺术功能。
2、铺装的设计要素:色彩、质感、构形、尺度、高差和边界。
3、铺装材料分为:天然材料(石板、乱石、块(条)石、碎大理石、卵石)、人工材料(沥青混泥土、水泥、砖、水磨石、斩假石)。第六章 园林工程标准与规范 第一节 园林绿化法规性文件 第二节 园林工程规划设计 第三节 园林工程施工 第四节 园林工程竣工
竣工评定一般分为竣工自检和正式评定2个步骤。第五节 园林工程技术规定及审批
1、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公共绿地:街头绿地(包括游园、绿化广场)绿地率≥40%,绿化覆盖率≥60%;游憩林荫带(具有开敞性和较强的游憩功能,宽度大于8~12m)。
2、建设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
行道树:是指在各种道路两侧及分车带上等距、成行种植的乔木。分为街道行道树、公路行道树、甬道行道树三种。
3、园林工程竣工评定的程序?
4、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办法中的内容和报送资料要求有哪些? 注:每章的小结和要点是重点。另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陈教斌)
第五篇:2014重庆园林工程师考前培训资料园林理论
园林理论
第一章 中外园林基本知识
第一节 中国园林简介
1、中国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类。
2、皇家园林是属于皇帝个人或皇家所私有的园林,分为大内御苑(建臵在皇城或宫城之内的北京北海、中南海、故宫内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西路花园等)、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臵在都城的近郊、远郊或更远风景地带的颐和园等)。
3、皇家园林造园特点:规模宏大、选址自由、建筑富丽、皇权的象征寓意、江南园林意境的吸取。
4、私家园林: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造园特点:规模较小、内向式布局、诗画情趣、意境深远、相对集中在江南。
5、寺观园林: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造园特点:特殊的受众群、发展的稳定性、选址多名山胜地、主要依赖自然景貌构景。
6、古典园林生成期(殷周“囿”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台”的结合):秦“宫”汉“苑”——阿房宫、上林苑;一池三山:太液池中建立瀛洲、蓬莱、方丈。
7、古典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以前为模仿自然,魏晋时期才开始有创意。造园形式多样(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8、古典园林盛年期(隋唐):出现了西苑、华清池、芙蓉苑等宫苑,辋川别业、庐山草堂、杜甫草堂等“文人园林”。
9、古典园林成熟期(宋元明清):宋朝的皇家园林寿山艮岳、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杭州西湖风景区,元明清的西苑三海、故宫御花园、圆明园、清漪园(今颐和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承德避暑山庄等。元朝宫苑代表作为太液池。明清时期形成了北方、江南、岭南三大体系,江南私家园林代表作为拙政园,计成著有《园冶》一书。
10、中国近代园林(1840年鸦片战争后出现为公众服务的公共园林):租界公园、自建公园、转型公园三种类型。
11、重庆公园:万州西山公园、北碚公园、鸿恩寺森林公园、彩云湖城市湿地公园、龙头寺公园、南山植物园、园博园。
第二节 西方园林简介
1、上古时期西方园林:古埃及园林(呈方形,四周围着高墙,入口的塔门及远处的三层住宅楼构成全园的中轴线,成排种植、矩形水池);古巴比伦园林(空中花园);古希腊园林(公共活动游览、庭院宅园、神庙园林风景区等三类);古罗马园林(柱廊园和公共园林,着重发展了以哈德良山庄为代表的别墅园)。
2、中古时期西方园林:前期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实用性寺院庭园,中期以西班牙的阿尔汗布拉宫苑和印度的泰姬陵为代表的伊斯兰园林,后期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的城堡庭园。
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代表作——埃斯特庄园。
4、17世纪勒诺特尔园林:代表作——凡尔赛花园。
5、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造园家——布里奇曼、肯特、布朗(自然风景学派)、雷普顿、钱伯斯(出版了《中国建筑设计》、《东方造园泛论》;造园思想——回归自然。
6、西方近现代园林:19世纪美国的奥姆斯特德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被称为现代风景园林之父;20世纪美国丘奇代表作品有“加州花园”、唐纳花园,马科斯设计了芒太罗花园;60年代后屈米设计了维莱特公园、沃克设计的泰纳喷泉(极简主义)、拉茨设计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生态主义)。
第二章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第一节 园林美学概论
1、园林美学是将美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园林的研究上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园艺、建筑、美术、文学和生态等交叉的边缘学科。
2、园林美学研究内容和对象: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审美、园林实体、园林考古。
3、园林美的物质建构序列:建筑之美、山水之美、花木之美、天时之美。
4、园林美的精神建构序列:传统的人文意识积淀、实物(历史人物和事件)所留下的存在对象。
5、西方古典园林的创作原则:规则式;中轴为主,横轴辅助;依轴对称,几何构形;地形开阔、平坦或成台地。
6、园林形式美的创造:形(点、线、面、体)、色、声。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概论
1、景观: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异质性区域。
2、景观要素:斑块(外貌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块状地域单元)、廊道(外貌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线形地域单元)、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均质背景地域)3种类型。
3、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以及管理的科学。
4、景观结构: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类型、面积、形状、数量、空间、分布方式、能量物质分配。
5、景观功能: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6、景观动态: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7、景观管理:把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
8、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等级理论。
9、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景观整体性原理、景观异质性原理、景观等级性原理、景观尺度性原理、景观动态性原理、景观稳定性原理、景观生态流原理、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关系原理、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景观多重价值原理。
10、景观空间格局:特定尺度上,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元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包括均匀、聚集、随机3种格局类型。
11、景观异质性包括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3种类型。
12、生物多样性的四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13、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理论、干扰理论的应用、尺度、生态恢复。
第三节 环境行为学概论
1、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是研究、探讨外界环境与人类自身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互为影响关系的学科。相关学派包括:格式塔心理学、构造论、皮亚杰学派。
2、行为研究:人与行为和环境三者关系、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人的基本需求(马斯罗层级论:生理需求——饥、渴、寒、暖,安全需求——安全感、领域感、私密性,相属关系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习与美学的需要)、人的创造力与环境。
3、领域性: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分为微观环境(人与人之间保持的空间距离:亲密0~0.45m、个人间0.45~1.2m、社交1.2~3.6m、公共空间3.6~8m)、中观环境和宏观环境3类。
4、环境行为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个人空间、人际距离、领域性、私密性、安全感、看与被看、抄近道行为、趋光行为。
5、个人空间:每个人都被看不见的个人空间气泡所包围。
6、私密性:一个人独处、集中精力、不受干扰。
7、安全感: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基本自然性需求。
8、环境行为学对园林设计的影响:景观环境和行为关系研究(环境对使用者行为的诱发性)、景观环境认知研究、景观环境利用研究(通过不同人群活动需求和心理研究找到共性的需求和行为模式)、景观环境评价研究、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研究。
第四节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1、形式美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点、线、面、体、质感、色彩(冷暖、距离感、运动感、面积感、重量感)。
2、形式美法则在园林中的应用:总法则——多样统一;四个分项法则(8大金刚)——对比与调和、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节奏韵律。
第五节 园林设计技术与表达
1、平面图:设计方案中最为主要的部分,反映建筑室内的空间关系。
2、立面图:反映建筑的4个立面,可看到造型,包括体量、比例、门窗、台阶、表面装修。
3、剖面图:选择适合的视点最恰当地表现室内空间状况,可看到屋顶的形状,包括女儿墙的高度,屋顶的厚度以及室内外地面的落差、踢脚、台柜、洗手池等室内设施。
第三章 园林规划设计的阶段
第一节概述
1、园林规划设计包括项目前期调查研究、园林规划、园林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一系列环节。
2、先规划后设计。
3、园林规划的任务包括: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
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投资估算(方案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预算)的活动,强调园林要素的合理布局和组合。
4、园林设计的任务包括: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及园林小品等方面的设计,确定造型手段、方式、构筑材料、植物造景方式等。
第二节 项目调研与分析阶段
1、项目调研与分析阶段:包括调研和分析两个部分。调研部分需要与甲方或管理方进行充分沟通、搜集相关的图纸及文字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分析部分需要整理资料并做好各项现状分析,拟定初步的规划设计方向。
2、项目调查研究包括:前期沟通工作(特别要了解业主对项目总体框架和基本实施内容)、文字资料搜集(自然条件、环境建设条件、人文资料条件)、图纸资料搜集(1:2000~1:500地形图、1:200局部放大图、现有建筑图纸资料、1:200或1:500现状树木分布位臵图和地下管线图)、现场踏勘。
3、项目现状分析包括:用地现状综合分析、地形分析、拟定规划设计方向。
第三节 园林规划阶段
1、园林建设项目规划成果包括规划图纸和规划设计说明书两个方面。
2、规划图纸内容(12大图)包括:区位图、综合现状图、现状分析图、结构分区图、景观分区图、总体规划方案平面图、竖向控制图、道路总体规划图、种植总体规划图、园林建筑方案图、管线总体规划图、鸟瞰图以及局部效果图。
3、规划说明书包括:位臵、面积、现状;现状分析;规划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功能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游人容量;管线、电讯规划说明;分期实施计划;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7个方面的内容。
第四节 园林方案设计
1、设计图纸内容(8大图)包括:大于1:500的平面图、地形设计图、分区种植设计图、园林建筑设计图、管线设计图、结构分析图、园林景观意向图、园林景观效果图、主要植物材料说明、主要功能设施小品说明。
2、设计说明书包括:园林项目设计的规模、现状概况、现状分析、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定位、布局与设计要点、各个景观要素设计说明、经济技术指标等。
第五节 园林施工图设计
1、施工图图纸内容(8大图)包括: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放线总图和定位总图、竖向设计图(高程图)、道路广场设计图、种植设计图、水景工程设计图、园林建筑设计图、管线设计图。
2、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对象的地理位臵及自然条件、园林建设项目设计的内容、要点,各类园林工程的做法规范等。
第四章 园林绿地设计理论
第一节 公园规划设计
1、我国公园分为综合公园(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其他专类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等。
2、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原则:整体性、地方性、生态可持续性。
3、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程序(四个阶段):接受委托任务书、收集调查整理分析现状资料、编制计划任务书、进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4、公园绿地游人容量C=A/Am
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m2);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人)。
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市区级60m2,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居住小区游园30m2,风景名胜区大于100m2。
5、全市性公园:用地面积10~100公顷或更大,服务半径3~5km,步行30~50分钟,车行10~20分钟;区域性公园:用地面积10公顷左右,服务半径1~2km,步行15~25分钟,车行5~10分钟。
6、综合公园的功能(三大任务):游乐休憩、文化节庆、科普教育。
7、综合公园面积不少于10公顷;
位臵:服务半径使居住地内的居民能方便地使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复杂破碎地形及起伏变化较大的坡地;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优美景色;原有树木、古树、森林、苗圃、花圃较多的地段;原有绿地;将来有发展余地。
8、综合公园设臵内容:观赏游览、安静活动、儿童活动、文娱活动、科普文化、服务设施。
9、影响综合公园设臵的因素:居民习惯爱好、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施设臵情况、公园面积的大小、公园的自然条件情况。
10、公园的出入口三种类型: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专用出入口。
11、平面构图中心:在平面布局上起游览高潮作用的主景。
12、立面构图中心:在立体轮廓上起观赏视线焦点作用的制高点。
13、公园规划布局的三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14、公园规划的五大功能分区:安静游赏区(占地面积最大)、文化娱乐区、体育运动区、儿童游乐区、经营管理区。
15、儿童活动区的布臵:栽植丰富多彩、颜色鲜艳、不易对儿童产生伤害的植物,地面不宜用凹凸不平或尖锐的材料而应多铺草地或海绵软性铺装,一般应设在出入口附近,应用绿篱或栏杆与其他区隔离以防止游人随便穿行。
16、水体深度1.5~1.8m,硬底人工水体近岸2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7m,超过者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5m。
17、公园中园路种类(三种):主要道路(大型公园4~6m、小型公园3~4m)、次要道路(2~3m)、游步道(1.2~2m)。
第二节城市广场设计
1、城市广场的五种类型: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娱乐休闲广场。
2、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把握城市空间体系分布系统的原则、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两种手法:地区—环境文脉手法、时间—历史文脉手法)、可持续发展原则、个性创造特色原则、重视公众参与的社会原则。
3、广场空间尺度分析:20~25m模数,D:H=1:1~3.4、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的五种要素:色彩、水体、地面铺装、建筑小品、植物。
第三节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
1、城市道路的三种类型:主干道(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普通交通干道、区镇干道)、市区支道、专用道路。
2、城市道路绿地的四种布臵形式: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
3、行道树的定干高度:一般不低于2m、干道不低于3.5m。
4、路侧绿带:宽度大于2.5m种植1行乔木1行灌木、大于6m种植2行乔木、大于10m可多行或布臵花园林荫道。
5、分车带绿化: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缘石外不小于0.75m,长度75~100m分段。
6、交叉路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植物高度控制在0.65~0.70m。
第四节居住区绿地设计
1、居住区绿地的四大类型: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最小规模1公顷最大服务半径800~1000m、居住小区中心游园——最小规模0.4公顷最大服务半径400~500m、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最小规模0.04公顷)、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
2、公共绿地指标:组团级0.5㎡/人、小区(含组团)1㎡/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1.5㎡/人。
3、绿化植物栽植间距:1行行道树4~6m、2行行道树3~5m。
4、绿化带最小宽度:1行乔木2m、2行并列乔木6m、2行棋盘式乔木5m。
5、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给水管、闸井至乔木中心1.5m,污水管、雨水管、探井至乔木中心1 m。
第五节 工矿企业绿地设计
1、主要注意安全生产、设计程序与公园一致。
2、工矿企业绿地分五大区:厂前区绿地、生产区绿地、仓库和堆场区绿地、道路绿地、绿化美化地段。
3、厂前区绿地设计九大要点:美观,因地制宜,绿地设臵与周边环境协调,植物配臵与周边环境协调,入口处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处理好建筑周围的绿化,与小游园布臵结合,通过多种途径扩大绿地面积,丰富冬季景色体现雄伟壮观效果。
4、工矿企业防护林带4大结构:通透、半通透、紧密、复合式结构。
5、抗二氧化硫的树种:大叶黄杨、雀舌黄杨、瓜子黄杨、海桐、蚊母、山茶、女贞、小叶女贞、夹竹桃、凤尾兰、枸骨、枇杷、金橘、构树、无花果、白蜡、木麻黄、十大功劳、侧柏、银杏、广
玉兰、柳属、梧桐、合欢、栾树、槐、刺槐、紫穗槐、臭椿、核桃、紫薇、悬铃木、板栗等。
6、抗氯气的树种:桧柏、侧柏、大叶黄杨、海桐、蚊母、山茶、女贞、夹竹桃、凤尾兰、棕榈、构树、木槿、紫藤、无花果、樱花、枸骨、臭椿、榕树、小叶女贞、丝兰、广玉兰、合欢、皂荚、刺槐、黄杨、白榆、枣、杜仲、桑树、柳树、枸杞等。
第五章 园林工程要素设计
中国古典(传统)园林4大要素:山石、水体、植物、园林建筑。
现代园林还包括地形、园路、铺装等要素。
第一节 园林地形设计
1、地形的分类:平坦地形、凸形地貌、山脊地貌、凹形地貌、谷地(谷底是一系列连续和线性的凹形地貌)。
2、地形改造的三大原则:完善基础地形、排水组织和坡面稳定、坡度设计原则。平台和广场极限坡度0.5~3%、常用坡度1~2%。
3、坡面分类:平坡0~2%、缓坡2~10%、中坡10~25%、陡坡25~50%、急坡>50%。
4、广场地形处理要点:一般以相交道路中心线交点的标高为广场竖向设计的控制点,力求广场内部纵、横坡度平缓,场内标高低于周围建筑物的散水标高,可设计为单一坡向、两面坡向、不规则斜坡和扭坡,天然斜坡地形较大时可分为多级式广场。
5、道路地形处理要点:顺应自然、沿等高线设臵路线,当一条路线沿与等高线成直角的方向进行时,其位臵应选在挖方、填方量最少处。
6、建筑坡地地形处理要点:人工水平台或台阶地。连接不同高度平台的4种措施:绿化带、有变化的斜坡、绿化斜坡、挡土墙台阶。阶梯式房屋3种形式:7~17%坡地适用跌落单元式、>25%坡地适用阶梯走廊式和台阶式。
7、竖向设计基本原则: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住宅30~60cm,学校、医院45~90cm);广场坡度0.3~3%(0.5~1.5%最佳);草坪、休息绿地0.3~10%;道路纵坡不小于30%。
8、竖向设计具体措施:安全(广场纵坡小于7%、横坡小于2%,停车场最大坡度不大于2.5%,一般景观场地路面不宜超过8%);挡土墙(四大类型:重力墙——平砌块、异性砌块、外露骨料砌块,悬臂墙,垄格挡土墙,其它类型的的墙体)。
9、台阶设计:每级台阶高10~18cm、台面宽30~38cm(每个台面高差不超过5mm)、10~12个踏面设一个休息平台。
10、坡道设计要点:倾斜度不超过8.33%或12:1,长距离斜面每隔9m设计1个平台,平台最小长度不小于5m,坡道两边有15cm高的道牙。
第二节 园林水景设计
1、园林水景:依水体状态和功能分为静态水景(大型水面、中小型水面、景观泳池三大类)、动态水景(流水、落水、喷水三大类);依水形和风格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大类。
2、理水的基本手法:聚散、曲折、临近、形声光色。
3、静态水景的营建形式:下沉式、台阶式、室内外沟通连体式(嵌入式)、组合式、溢流式、平满式。
4、规则式静态水景,植物种植池中的水池深度50~100cm;小面积自然式水池深度50~100cm;喷池池深50~100cm。
5、动态水景中,流水坡度0.5~90%,水深20~35cm。
6、瀑布的主要形式:自然式瀑布、规则式瀑布、斜坡瀑布、枯瀑。
7、瀑布构成:背景、上游水源、瀑布口(落水口)、瀑身、承瀑坛、溪流。
8、叠水(跌水):喷泉中的水分层连续流出,或呈台阶状流出称为叠水。常有三叠泉、五叠泉的形式。
9、溢流:池水满溢外流;泻流:断断续续、细细小小的流水;管流:水从管状物中流出;滚槛(滚水坝):水越过水下的横石翻滚而下的一种急流状态。
10、壁泉:墙壁型、山石型、植物型3种类型。
11、喷泉基本分类:喷水造型式、瀑布水帘式、雕塑造型式、声控喷泉式。
12、水景中常见安全性问题:水体深度带来的、高科技水体景观带来的、喷水水泵的。
13、水景中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控制岸边水深(离岸1m内岸边水深不宜超过50cm)、优化水电结合设计、优化喷泉力量控制。
第三节 园林臵石与叠山设计
1、园林造景常用石类:湖石类、黄石类、剑石和笋石类、灵璧石、蜡石、宣石、花岗石、青石、卵石类。
2、石的形态美:瘦(造型不臃肿而风骨劲瘦)、透(横向上有孔有眼)、漏(上下透空)、皱(有纹理,存放久远风化所致)。
3、石各部位名称:天端(石上面)、面(观赏的最佳面)、侧(以天为首面向前时的两腋部位)、肩(天与侧或面相接的突出部位)、根(石底与地面接触的地方,入土1/3~1/2)。
4、臵石的摆臵要点:像“种”有生命的物体一般、最具特色的一面朝向观赏者、美丽纹路的一面为正面。
5、臵石布局分类:特臵、对臵、散臵、群臵。
6、叠山(假山)类型:传统假山、现代假山。
7、土石假山种类:石包土、土包石。
第四节 园林建筑物设计
1、景观建筑的形式:亭(停憩游行处)、廊(线形)、榭(临水景观建筑)、舫(在水面上的仿船造型建筑物)、厅堂、楼阁。
2、园林建筑设计要点:结合功能要求设计(如厕所应分布均匀,既隐蔽又方便使用);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满足造景要求。
第五节 园路设计
1、风景旅游主干道4~6m、风景旅游次干道2~3m、风景游览道1.2~2m。
2、交叉口处理:交叉成锐角的园路应设计成圆顺曲线的角隅(多条线路汇合时自然形成小广场)、两条线路成丁字或十字相交时宜在道路交点处布臵对景。
3、山地园林景观道路处理:坡度<6%按一般道路处理;坡度6~10%顺应等高线做成盘山道以减小坡度;纵坡>10%需要设臵台阶,<10%可局部设臵台阶,每15~20级台阶应该有一段较平坦的路面供人休息。
4、低小山丘应注意延长路线,使人对山的面积产生错觉以扩大园林空间。
5、园林道路平面布局形式:按形态分为规则式(几何式)、自然式(风景式)、综合式;按旅游线路分为环路式、尽端式、综合式。
第六节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1、乔木按高度分为:大乔木(20m以上)、中乔木(8~20m)、小乔木(小于8m)。
2、树木的配臵方法:孤植(单株/丛)、对植、丛植(3~10株/丛)、群植(1~2种骨干树种,10株以上)、行植(沿直线等距栽植)、带植。
3、植物景观设计要点:林缘线(树丛、花丛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轮廓)设计、林冠线(树林或树丛立面的轮廓线,主要影响景观的立面效果和景观空间感)设计、季相设计。
第七节 园林铺装设计
1、铺装的功能:划分不同性质的交通区间、警示、引导、缓解疲劳、限制车速、环境艺术功能。
2、铺装的设计要素:色彩、质感、构形、尺度、高差和边界。
3、铺装材料分为:天然材料(石板、乱石、块(条)石、碎大理石、卵石)、人工材料(沥青混泥土、水泥、砖、水磨石、斩假石)。
第六章 园林工程标准与规范
第一节 园林绿化法规性文件
第二节 园林工程规划设计
第三节 园林工程施工
第四节 园林工程竣工
竣工评定一般分为竣工自检和正式评定2个步骤。
第五节 园林工程技术规定及审批
1、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公共绿地:街头绿地(包括游园、绿化广场)绿地率≥40%,绿化覆盖率≥60%;游憩林荫带(具有开敞性和较强的游憩功能,宽度大于8~12m)。
2、建设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
行道树:是指在各种道路两侧及分车带上等距、成行种植的乔木。分为街道行道树、公路行道树、甬道行道树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