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格式
××省××县××村(或乡、镇)(三号楷体加粗,居中)
农民生活质量与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
(空2行)
××学院××专业学号姓名(四号宋体,居中)
(标题与正文之间空3行)
正文(5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0磅)
××××××××××××××××××××××××××××××××××××××××××××××××××××××××××××××××××××××××××××
一、前言(四号宋体加粗,无标点)
(一)调查目的(4号楷体加粗,无标点)
××××××××××××××××××××××××××××××××××××××××××××××××××××××××××××××××××××××××××××××
(二)调查过程(4号楷体加粗,无标点)
调查时间:(5号楷体加粗)×××××××××××××××××××××(5号宋体)
调查地点:(5号楷体加粗)×××××××××××××××××××××(5号宋体)调查对象:(5号楷体加粗)×××××××××××××××××××××(5号宋体)调查方式:(5号楷体加粗)×××××××××××××××××××××(5号宋体)调查人:(5号楷体加粗)×××××××××××××××××××××(5号宋体)
(三)××村概况(4号楷体加粗,无标点)
二、调查结果分析(四号宋体加粗,无标点)
×××××××××××××××××××××××××××××××××××××××××××××××××××××××××××××××××××××××××××××××××××××××××××××××××××××××××××××××××××
三、对策建议(四号宋体加粗,无标点)
×××××××××××××××××××××××××××××××××××××××××××××××××××××××××××××××××××××××××××××××××××××××××××××××××××××××××××××××××××
三、结语(四号宋体加粗,无标点)
×××××××××××××××××××××××××××××××××××××××××××××××××××××××××××××××××××××××××××× ×××××××××××××××××××××××××××××××××××××××
第二篇:农民生活变化的调查报告
农民生活变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调查时间:2009年5月27日
调查方法:参观、采访
调 查 人:雷诗怡、吴元鹏、东东、周强、梁林子、粱帆。
近几年,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富裕了,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使用现代电器也不再是稀奇的事了。村村办起了农家乐,农民们休闲、娱乐的时间和场所也越来越多了。农民的生活从头到脚发生着全新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足。物质生活的提高,从农民们的衣食住行可以都到充分的体现,以前的房子是低矮的土房或是木制房,一到刮风下雨墙壁就会被风刮破,然后雨水灌进来。现在可好了,房子是用砖砌起来的,结实牢固,就是遇到刮台风下大雨也不用担惊受怕。家家有闭路电视和大彩电。在穿着上,不用担心穿不暖,补丁的现象也一去不复返。也开始追求名牌,像德尔惠、耐克呀、李宁等名牌服饰也流入了农村里。他们出入交通便捷,村村通水泥公路。家家都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有的甚至有小汽车。至于吃嘛,一顿三餐,顿顿饱足,四菜一汤,荤素搭配,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香甜可口的瓜果。
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村村都有健身场所,一到傍晚,这里就成了孩子、老人玩耍、健身的好场所。一到晚上,以前是天黑就睡觉,但现在可不同了。老人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年轻的妇女在家看韩
剧,年轻的小伙子到“农家乐”唱首歌,喝喝酒,聊聊天,这跟以前夜晚农村的万籁寂静可是天壤之别呀!
农村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大踏步向前迈进,农村不再代表着贫穷和落后的带名词
第三篇:被征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被征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长沙分校本部2010年春季“一村一大”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李炳坤
指导教师胡党生
我镇压位于岳麓科技产业园前沿地段,随着大河西先导区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片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人数逐年增加,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逐步失去,农民的生活方式将进行彻底改变,征拆农民失去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就业转移和社会保障问题成为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大事。通过几年的拆迁,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到底如何,为此,就失地农民生活和就业问题做了专题调研:
一、征拆前基本情况
征拆前的我镇属望城县管辖,地理位置位于望城县的最南边,有10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委会,农业人口45000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镇,年人平均收入不足4500元,1000村民中私人购置小车的不足十辆。
二、征拆后基本情况
2003年成立含浦科技产业园,开始引资进行开发建设,首先在学士、白鹤、联丰三个村的部分村民组进行征地拆迁,先后引进了湖南工业学院、湖南省中医药大学、南方大学、计算高科等五所高等院校,以及凯达财信、汀湘十里、米兰春天等十家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总计征地拆迁面积12060亩,被拆迁农民4852人,拆迁房屋1458栋,有22个村民组被全部征收,占被征收人口的60%,有40%的被征地农民还余有少量土地可供耕种。
三、被征地农民安置补偿及社会保障情况
我镇因原属望城县管辖,从2003年至2008年所征用的土地都是按照长沙市60号令标准的70%进行征拆补偿安置的:耕地土地费及安置补偿费合计18088元/亩,房屋征收价为每平方米232元,征拆面积10980亩,征拆人口4320人,土地加房屋征收人平补偿金额为85000余元,被征地农民住房采用集中安置,由科技产业园统一完善地基,交失地农民自己建房,一般二代三口之家分配地基120平方米,三代五口之家分配地基180平方米,建筑楼层为四至五层。按当时物价计算成本,一般失地村民建设好安置房后资金略有结余,少数农民因建房还负有一定的债务。
2008年6月份我镇根据长沙市的区划调整划归岳麓区管辖,按长沙市103号征地拆迁补偿办法进行征收的1080亩,征拆人口380人,采用货币安置,人均总计征收款为350000余元,征收价格大大提高。
2008年以前的失地农民,政府没有任何社会养老保障待遇(除全国性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外),且按60号令应留给失地农民8%的生产安置用地到目前为止还未落实到位。2009年以后103号令征收的失地农民,都统一购买社会养老保险,失地农民满60岁至少可领取800元以上的养老金,使老年人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
四、失地农民人员安置和就业情况
我镇按长沙市60号征拆令进行征拆的农民有4320人,截止2009年底征拆农民住房基本建成,用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过上了城市生活。从失地农民年龄结构和就业情
况调查发现: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有 785人,占18.2%,18-40岁的1675人,占38.8%,40-60岁的1230人,占28.5%,60岁以上的老人630人,占14.5%。18-60岁的劳动力人员中,已在企业或其他单位务工的有768人,占劳动人口的26.4%,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的656人,占22.6%,无正式工作单位、季节性打临工的585人,占20.2%。从房屋利用情况来看,有35%的失地农民不同程度有房屋租赁收入,位置较好租赁收入较高,有10%的失地农民靠租赁收入就已收回了建房成本。但由于受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还有大部分房屋无人租赁。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从根本上改变了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生活习惯,失去土地后再就业是农民面临的一道难题,社会保障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目前来看,被征地农民及乡村普遍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一)劳动力就业观念、素质与实际工作岗位难以对接:被征拆的农村劳动力一方面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低,就业技能差,40岁以上人员表现最为突出。调查显示中老年农民原本是当地农业劳动的主力军,失去土地后,要通过市场化就业和自主择业来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往往非常困难。不论是厂矿企业还是宾馆饭店都不会招聘四五十岁以上的失地农民。政府一方面安置下岗职工就已经十分困难,对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也存在很多困难,所以几乎没有为失地农民安排就业岗位。其次,青壮年失地农民就业也不容乐观。在被调查的失地青壮年农民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占70.5%,由于文化程度低、素质差、劳动技能单一,在招工用工市场化的情况下,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即使就业,大多只能从事于加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强体力岗位。收入少,职业不稳定。而且一些制度限制了失地农民,让他们很难流动和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就业要求过高,小钱看不上,过分强调工作强度,路途远近,工资待遇等条件,造成高不行低不就,据镇劳动保障站统计,拆迁地与非拆迁地农民就业相比,拆迁农民就业率比非拆迁地农民就业要低15%,如落户安置小区旁边的湖南明旺实业有限公司,今年提供就业岗位120个,且优先拆迁农民,但实际拆迁农民去应聘就业的不到30人只占25%。在相当一部分人群中受年龄影响,他们学习务工技术,掌握技能的能力差,直接影响就业和劳动报酬,而外出务工的大多数从事文化较低,劳动强度大的粗工、力气工,干活累、时间长、工资低,还不如在家。因此每月1000-1500元工资的工作岗位他们根本看不上;年龄较大一点的,劳动强度大的干不下,技术要求高的干不了,再就业就更加困难。
(二)农民的观念落后,思想丞待转变
受传统小农经济观念的影响,有着在着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宁愿在家守着宅基地过日子,也不愿出去闯一闯,缺乏长远打算,加之拆迁后很多农民一夜变富,成为拆迁富翁,但他们缺乏心理准备,对未来的城市生活缺少理性安排和考虑,以为征收后口袋充实了,生活过得去,何必上班人辛苦,再说上班不自由,不如打打麻将,日子过得蛮滋润,正是这种小富即安的思想,使得不少被征地农民没有就业愿望。
消费观念也有较大的区别,有一部分拆迁群众已经意识到今后的日常生活成本将大大提
高,米、菜、水等原来不需买的现在全部要购买,对生活构成了很大的压力,但还有少部分拆迁人员盲目消费,攀比消费,比如购小车、高消费旅游、红白喜丧乔迁寿宴大搞排场。15.9%的被调查者购买轿车不为实际需要,只是出于从众心理。
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很多拆迁群众都保留着农村生活习惯,公共意识比较淡薄,不适应城市生活方式。小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白色垃圾乱丢乱倒现象严重。如小区个别居民还在沿用煤炉生火过冬,圈养鸡鸭、占用公共场地操办丧事等不文明行为。与商品房小区相比,安置小区环境卫生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
(三)拆迁安置后续工作及社会保障不到位
由于2008年以前征收都是按长沙市60号令的70%进行的,征收价格较低,部分拆迁的村民组还有土地,又分到一点征收款,相对而言生活较征收前还有一定的改善,而全部征收的失地农民,因征收单价较低,部分原条件差、房子少的农民,把土地、房屋等全部征收款都用于了安置房建设,已没有了资金结余,,还有少部分的家庭还有负债,又因受年龄、身体、劳动能力条件的限制造成就业困难,这部分人群面临着生活困难,而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薄弱,且我镇原征收时属望城县管辖,按望城县的标准执行的。现区划调整划为岳麓区,由于体制的变化,8%生产安置用地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造成农民多次上访,引发矛盾纠纷和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机制落实不到位,到目前为止,所有按原长沙市60号令的70%进行征收的失地农民,都没有统一办理养老保险(2010年7月1日起执行的60元/月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除外)失地农民老有所养难以得到保障。
六、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要合理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大河西开发与建设,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从政策上解决征地费用偏低,就业困难等实际问题。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着想,各级政府应探索制定更加完善、更加优惠、更加实切可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政策,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
(一)加强教育引导,转变观念、提升素质
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加强对拆迁农民的市民化教育,引导更新生活理念,培养文明生活习惯,树立科学理财观念,促进拆迁农民尽快适应、融入城市生活,共享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积极倡导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为拆迁农民提供高品质、高水平的文化服务和精神食粮,强化拆迁农民的责任意识和公众意识。
(二)加强技能培训,增强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被征地农民文化程度低、缺乏技能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文化程度低一时难以改变,但技能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岗位培训得到提高的。应对被征地农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对他们实施技能援助,一是劳动保障部门要组织职业教育资源,建立专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可采取职业技能培训、定向培训、岗位培训、创业培训、转岗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以定向培训、订单式培训、就地就近培训为主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
训指导,转变拆迁劳动力就业观念,增强上岗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劳动力安置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二是要加强对拆迁劳动力就业跟踪服务,建立就业台账,强化就业指导,随时掌握就业状况,最大限度地促进就业。三是加大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安置小区服务产业。服务产业主要以商贸、物流、交通等第三产业,以小城镇的核心区域、居民集中居住的拆迁安置区为中心,发展商贸流通业,利用地理位置和门面的优势,规划建设小区商业网点,搞好各种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建设,鼓励县外商贸流通企业来发展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餐饮旅馆、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发展各种社会服务业、搞好能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市场中介组织,通过壮大中介组织,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强小区对生产要素的凝聚力。加大自主业的扶持力度,向自主创业者提供小额贷款,积极支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较好的解决劳动力就业。
(三)积极探索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维护农民长远利益
一是加快落实原按长沙市60号令征拆农民8%的生产安置用地工作;二是加快推进拆迁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公司管理、集中理财、购置资产等运作形式,积极创新集体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使股份分红成为拆迁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保证农民的长远收益。三是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对接,有关部门对拆迁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要专题研究,尽快实现农村保障体系向城镇保障体系的转移对接,确保拆迁农民实现城镇社会保障全覆盖。四是加强指导,规范房屋出租管理,针对拆迁农民大量出租房屋的实际,要超前研究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意见或办法,确保拆迁农民稳定的出租收入。
(四)加强综合管理,争创文明城市。安置小区管理主要抓好建筑管理、绿化管理、环卫管理、环境管理、交通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管理队伍,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运用各种宣传方式,向居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环境保护、城镇公共管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拆迁农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和管理意识,开拓创新,齐抓共管,不断提高交通道路、社会治安、计生及流动人口等到方面的管理水平,引导农民积极支持,参与管理,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居民,个个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风尚,共同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总之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们要更加关注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搞好城乡统筹就业,在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上必须全盘考虑,做到有机结合,双管其下,全方位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促使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四篇:调查报告(农民)
社号名会 调 查 报 告专业班级 :学 :姓 :
关于“农民了解科技信息的渠道与效果”的调查报告2012年暑假期间,通过对本地区一位务农人员就“农民了解科技信息的渠道与效果”的详细调查访谈。我了解到了当地农民在科技兴农等各方面的问题,以及当地农民在获取农业技术、利用科技和科技创新方面的现状。
首先,当我向当地的一位农民讲明我此行的目的时,这位农民感到了有点不好意思。可以看得出他们是出于对这些先进科技的不知晓而羞涩的。感觉他们是农民,根本就不是搞科技的料。但是我并没有停留在这一位农民身上,除了他之外,另外我还选择性的调查了其他几个在路旁闲聊的农民。他们的观点与前一位我的主要调查对象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分歧。有的农民对农业科技帮助农业快速发展这一话题很感兴趣。或许这些人之前接受过较好的教育,他们的思想观点就不同。他们求变,也就是我们的专业术语“创新”。所以有关这一方面的话题,我在下面分成三种类型一一阐述。
因为我就出生在农村,所以对当地的农业方面比较了解。目前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总体上还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不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目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往县城里搬,只有那些老的搬不走的只好呆在村里种地。
自从2008年左右起,或许是由于中国教育事业的阔步前行,农村的小学开始走下坡路。从以前的一个班三四十个学生到现在全校十几个学生,而且还面临着倒闭的危险,情况不容乐观。年轻人为了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比较好的教育环境,纷纷往城里搬,形成了一股进城潮。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走了,农村没有了学校,导致想在农村发展和创业的年轻力量也只能放弃最初的梦想,跟风似的往县城里搬。所剩无几的50-70代几乎属于养老带,原本最适合他们不过的种地也变得那么艰难。
年轻人的离去让农村渐渐的变得苍老了,变得沉寂了。如果单纯的讲他们的离去是不可取的,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他们的思想有了进步,哪怕是简简单单的为了让孩子好好地学习,将来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或许他们没有用真正的考虑到为了国家做点什么,但是他们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就是对政府最大的贡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教育大国,欲兴国必先强教育,他们的做法盲打莽撞正好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可是殊不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来讲,农村的中流砥柱消失了,拿什么撑起农村的新天地。
当然目前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老一辈在农耕方面不少的经验。虽说他们不求创新,但是他们手里有最坚实的基础、最基本的常识作保障。而年轻人在这些方面的见解和了解比较笼统,没有或很少有这些宝贝,他们只是知道些皮毛而已,恰恰年轻人的离去丢掉了他们与老一辈经验家的交流学习。真正当有些回头的年轻人想在农村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经验代已老矣,不能实践,甚至已去也。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现在的年轻人看不起种地这些苦活,以为种地就得面朝黄土背朝天。对于现在农业的现代化不是很了解,所以就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点导向。当然这也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生的理想有关。
不仅仅是上面这些简单层面上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政府的剥削”。所谓的剥削也就是腐败问题。我曾经听过这样的言论:“政府一心为了老百姓,可是狗日的贪官全吃了”。因为这是一个农民的心声,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有点憨厚甚至有点愤怒。但是我们认真的思考就可以得知真正存在的问题。
因为我所在的县城是国家级贫困县,所以每年政府给予的补助是很多的。但是经过一层一层的剥削之后,农民得到的只有被狗啃过的骨头,从此农民不再奢求什么。文件上、报纸上、电视上再好的政策补助也只能是农民心中的痛,因为他们知道事实的真相。
我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也深受着这样的剥削。就拿我们当地的状况来讲,真可谓是“现实是残酷的”。下面是2009年时就已经存在的问题,当下我估计不仅仅是这些。
X县矿产资源少,贪官们都争着吃老百姓的救命钱。我最近看《保卫延安》X县的贪官就像那里面的汉奸,和八十几岁的老红军聊天。老红军说现在的那些贪官们和解放前的国民党没有什么区别了。X县下乡的有省纪委的.市委人事局的等等!还有每天检查.督察.调研的省委.市委领导都是走马观花啊!也许是被当地的贪官给蒙蔽了。在这里我一针见血的说十件事情:
第一,粮食直补。X县小麦面积不过千亩,可每年上报几千亩,几年内多补的几千万人民币都去了谁的小金库?
第二,老母猪补贴,每头88元,X县农民无论有多少头也只给一头的钱。给国家上报的这么多钱都去了谁的小金库?
第三,教育问题。X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开始后,X中学改名博文
中学,美名其曰公办私立学校,每人每学期学费800元,国家给的钱去那了?更可笑的是,贪官们追求的是利益不是效益,盲目发展不平衡,既不调研也不群众决策一把手说了算。利用教育经费修了很多学校,X县灵泉镇高家坡一所学校两个老师教两个学生,国家投入那么多钱你不怕闹个渎职罪吗?
第四,医疗事故。X县妇产科发生两次事故,四五个女孩子拿着,,《还我母亲》的牌子堵在县政府门口,最后都是以十几万私了.为什么政府买单?他们怕什么呢?
第五,X县塌底月亮湾移民工程,其实是个移富工程。老百姓出了个名,里面住的都是领导和干部。每年暖气费2700元,物业900元,每月平均300元收入老百姓能住起吗?对面林业局,土地局水泥框架结构的每平米才1000元,我们月亮湾移民的砖混结构的每平米970元,谁拿走月亮湾移民补助款每户12500元X220户是275万元?
第六,土地整合项目。2000年—2007年灵泉镇东卫塔子上各个部门就整理了4次,老百姓种肥的地也减产了。土地整合项目应该是新增土地,可他们是在现有基本农田上“整合”。灵泉镇东庄以前的梯田现在为什么有推开了?X县的政绩工程《荣林生态园》变相贪污,我们老百姓能怎么样呢?
第七,X县西卫万亩杏化金品园,从2004年开始,为什么不见老百姓买杏呢?杏树在那呢?不过领导说了,天灾嘛!由于这几年干旱.冰雹.兔害,万亩就变百亩了。
第八,工资问题。X县这几年一直不发全额工资,财政每年扣下2个亿谁敢过问此事呀!
第九,双百双千项目。剪彩就花去了几百万,要么停产,要么就不开工。电厂项目剪彩两年了,平底水库是为电厂服务的,国家现在不让开小的电厂,就意味着平底水库剪彩开工所花一千多万就这样打水漂。为建设煤气化公司。灵泉镇马门庄毁了一座几百万的水库,计划三年完工,让X县城居民用上煤气,可现在五年了还是一块平地。你知道为什么吗?什么枣加工?什么獭兔?什么小米加工?都是贪官们变现套取国家资金的勾当。
第十,卖官记。X县提拔干部不说成绩.不说能力.一次提拔108个梁山好汉。什么县长助理.什么报告员.县委书记自己起个名字提拔。提拔费用三万到五万不等。
言归正传,种种原因导致农民没有接受过种植、养殖等方面应有的培训。就拿施肥来讲,每年他们都会给庄稼施硝铵、碳铵、磷肥等肥料,而不是根据庄稼缺什么补什么。这样的现象很普遍,不仅发生在种植这个领域,包括养殖甚至做生意上。国家的政策里早就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但事实是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国家的优惠政策农民根本无从知晓,村民委员会不去宣传也就罢了,连最起码的通知都少得可怜。农民哪有电脑,哪会用智能手机,就算有就算会,可怜的他们哪顾得上整天去关注这些。所以他们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失去了争取项目的机会,失去了那些本来属于自己的所有机会。
上面我说过,要将了解科技信息渠道的农民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年轻人,他们通过亲戚朋友、电视报纸网络以及社会上各方面了解信息。看看我们当地的年轻人就知道了,他们有的卖饼卖衣服,有的开饭店开维修店,还有的种大棚搞项目。毕竟是年轻人、新生代,思想比较开阔,有先进的渠道获取市场信息,成果也不言而喻。另一类是40-60岁的中年人,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亲戚朋友,而且有一个特点“跟风”。遇事没有主见,看见别人做什么他们也跟着做,只要能赚钱就行,对于有没有风险以及适不适合他们干从来不考虑。最后一类是不求上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当然这些人是少数,我们讲太多也意义不大。
从调查中分析可以得出,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并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先进,效果堪忧。目前农村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卖药的看不了病。村官还不如叫贪官,形如摆设,从没有给村里办过事,每个月还领着国家的GDP。还有像上面存在的问题,形势非常严峻。
我不是愤青,只是看到了当地农村的现状,写出了实事求是的残象。偶尔只能算是个知青,写写这些老百姓的心声。基于以上个各种情况,我觉得要想真正的让农民奔小康,就必须将国家政策落实到位。有一个好村长就会带领出好的村民委员会;有好的村民委员会就会带领出好的村民;有好的村民何愁没有好的生活。好的村民委员会起决定性的作用。
再者就是要制定自己的目标,规划好自己村里的发展蓝图。可以“走出去,引进来”。所谓的走出去就是将我们的拿手菜(特产)推销出去,而不是让别人拿走了你的菜却贴上人家的标签。走出去的方式有很多,外出打工也在范围之内。当然这里所说的外出打工指的是首先把自己武装起来,有一技之长后给别人干技
术活。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这些方式最适合他们不过了。不过因人而异,自主创业也是不错的走出去方法。另外,走出去的范畴没有严格的界限。可以去县城、省城,只是影响大小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走出去的思想灌输到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政府或村民委员会给予的支持也特别重要。资金贷款、房屋租赁等。最主要的是技术上的支持,不能让走出去的人半途而废丧失信心。心灵上的鼓励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最怕的就是没有上进心,没有干劲。
引进来,就是要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引进项目是当地政府的工作,引进来的公司、企业、工厂可以帮助当地的经济快速的发展,同时也缓解当地的就业形势。引进技术,包括农业、养殖业、工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的技术。总之。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才能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当地的经济与民生平稳快速的发展,谱写农村生活的新篇章。
第五篇:关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报告
现年82岁家住上海北京西路1565弄的顾久震是个电脑迷,1998年,花9100元捧回奔腾100电脑,又添置了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等,1999年将原有电脑更换成奔腾3,并增加了硬盘和内存。他担任上海老年大学静安分校电脑提高班班长,一个礼拜老年大学要去好几次。
顾久震只是静安区老年人中的一个影子。静安区户籍总人口为309762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2247人,占总人口的23.32%,静安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排名全上海第一。近日,在交通大学的支持下,静安区老龄委办公室开展了有关“静安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大型问卷调查,对XX年的千名接受过调查的老年人进行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有偶的人数比例占近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的老人为单身。在无偶的354名老年人中,女性占80.6%,男性占19.4%,其中只有3人表示想结婚,占所有无偶老人总人数的0.8%。
◎真正用于文化娱乐的只有每月30.57元/人
在950名退(离)休人员中,退休金在1000元以下的有509人,占53.6%。除退休金外的其它收入水平。退休后继续工作的老年人有3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4%。老年人其他收入的来源:104位老年人的其他经济收入来源最多的为“子女、亲属补贴”,其次是“再工作报酬”和“投资收入”。
被调查老人的平均每月消费支出为970.33元。饮食仍然是日常生活中消费比重最高的部分。被调查老人家庭所拥有的电视机、冰箱、电话的拥有率都超过了90%。
调查显示,1000位被调查老人的平均每月消费支出主要用于饮食、医疗和公用事业费,难以积蓄。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以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调查中计算出1000名老人每月消费支出之和为964656元,饮食消费之和为438858元,两者相除得到恩格尔系数为45.5%,据此,静安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处于小康标准,但是这样的计算方法具有较大的缺陷,由于恩格尔系数没有把医疗费用计算进,所以就算在表面上看来老年人的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实际上老年人除了饮食以外的其他支出也是主要花费在医疗保健和公用事业费等方面,真正用于文化娱乐的只有每月30.57元/人,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不高。
本次调查的老年人大多数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退休,退休金较少,虽然近年来上海市多次为退休职工加工资,但是由于退休金基数太小,加退休金并没有显示出明显改善他们生活的优点,只是起到一个拉平退休金的作用,老年人的收入相对于全社会来说仍然处于中低阶层。
◎纯老人家庭目前生活中最大困难是什么?
调查中,纯老人家庭的老人对目前生活中最大困难是什么进行了选择?选择“寂寞”32人,选择“看病”119人,选择“购物”42人,选择“烧饭”63人,选择“洗衣服”69人,选择“打扫卫生”164人,选择“维修”110人,选择“收入少”49人,选择“邻里不和睦”6人。
调查中,知道街道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社的老年人占大多数达到63.7%。在回答是否需要得到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社的帮助时,仅有50.4%的老年人回答希望。
在397名希望得到小时工性质的家庭服务员入户服务的老年人中,其中希望得到吃饭服务的有88人,洗衣服服务的264人,打扫卫生服务的348人,护理服务的85人,洗澡服务的73人,陪送看病服务的106人,购物服务的64人,聊天、读书报服务的30人,其他服务的35人。大部分老年人每天需要的服务时间在1-2小时之间,占到需要帮助老年人总数的80.1%。能承受每小时6元的占69.3%,每小时8元的占4.3%,每小时10元的占2.2%。有24.2%希望得到服务的人没有经济承受能力。
在297名希望得到社区站点形式的日间照料服务的老年人中,其中希望得到吃饭服务的有192人,洗衣服服务的178人,洗澡服务的127人,理发服务的166人,购物服务的71人,维修服务的201人,聊天、读书报服务的80人,文化娱乐活动服务的60人,日托服务的43人,其他服务的33人。在经济承受能力方面,有56名老年人表示可以按照市场价格接受有偿服务,占18.8%,196名老年人表示希望按成本价格接受低偿服务,占66%,45名老年人没有能力,希望无偿服务,占15.2%。
在207名希望得到邻里志愿性质服务的老年人中,需要安装求助电铃19人,需要聊天、读书报的106人,需要定期上门探望的74人,需要代购物品的43人,需要陪送看病的69人,需要其他服务的64人。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仅有158名老年人即占到本次调查15.8%的老年人接受了社区提供的服务,而其他绝大多数老年人没有能够享受到社区提供的服务。本次调查的1000位老年人中,仅有17位老人享受居家养老补贴,2人享受百岁老人补贴,4人享受95岁以上长寿补贴,总体来说接受补贴的老年人比例很低,补贴面非常狭窄。
负责这次问卷上门访谈的人员在他们的上门访谈过程中,遇到一些事例证明有相当部分的老年人由于生大病等原因实际生活非常困难,但是他们的退休金收入超过了政府规定的范围,就无法享受到政府的补贴,使他们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事例是:四平居委会有一对夫妇,没有子女,男主人60多岁,患有癌症,女主人50多岁,先天性心脏病,他们两个退休工资加起来超过XX元,不符合政府的补贴条件。但是由于女主人整日要卧床,一动都不能动,所以必须要请全天的保姆。这样一来,他们的退休金收入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此类不符合补贴条件但是又实实在在存在困难的空巢家庭或孤老在静安区并不鲜见。
这次调查显示,空巢户老人占四成。随着住宅建设的发展,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发展。这些老人的日常生活无法得到家庭成员的帮助,特别是高龄老人和健康状况欠佳的老人,生活将陷入困境。
◎千名老人中有201人愿意进养老机构养老
调查显示,千名老人中有201人愿意进养老机构养老,其中家中无人照料是愿意进养老机构养老的主要原因。
愿意进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经济上能承受的水平在600元以下的占9.5%,600-799元的占20.9%,800-999元的占38.8%,1000元以上的占30.8%。
在不愿意进养老机构养老的251名中,有18.7%是因为经济负担不了。此外,有7.9%老年人认为不适应集体生活,32.6%老年人认为家里养老能更享受天伦之乐,26.6%老年人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还有其他原因的13.9%。
对“以房养老”认同度。在关于老年人是否愿意通过房屋倒按揭或出租的形式来以房养老的调查中发现,仅有7.7%的老年人愿意采用这种方式,18.1%的老年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而绝大多数占74.2%的老年人表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说明这种新型的观念没有得到很多老年人的认同,而老年人对此的熟悉度也相当低。
在354名拥有住房产权的老年人中,有9%的老年人愿意“以房养老”,可见是否拥有住房产权对于老年人选择“以房养老”会有一定的影响,老年人不愿意采用“以房养老”的原因较为多样,其中最多的原因是没有个人产权证和家里有人照顾。
全区愿意进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超过一万五千人,这对静安区机构养老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养老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全区床位数不足老年人的1%。而地处市中心的静安区,地价房价居高不下,也很难大面积的发展养老机构。
◎老人普遍反映无法承担高额的医疗费调查显示,参加医保的占90.3%,没有参加医保的占9.7%。1000名老年人中有876人参加了退休职工互助医保,占总人数的87.6%,另外124人没有参加,占总人数的12.4%。没有参加医保的原因是:不是退(离)休职工50.5%,外地单位40.2%,其他9.3%。
千名老年人中有36%的老年人感到医疗费用支出有困难。一年个人医疗费用支出500元以下的32.1%,500-999元的14.4%,1000-1499元的18.0%,1500-1999元的7.5%,XX-2499元的9.1%,2500-7000元的16.2%,7000元以上2.7%。XX年一年人均个人医疗费支出为1708.8元。最高个人承担数额为60000元。
调查中老年人普遍反映无法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一年人均个人医疗费支出为1708.8元。有36.0%的老年人感到医疗费用支出有困难。在座谈中大家也谈到,由于医保规定的报销费用过低,很多老年人都需要自己支付相当部分的医药费,加上现在医院将许多药都被归为自费药,使得老年人更感到负担有困难。很多实际的事例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一些老年人收入处于中等,不够政府的补助条件,因此怕生大病,所以平时也不敢在其他方面多花钱,都要留着负担医疗的开支。特别是一些从外地退休回来的老年人,在医疗费用支出和医疗报销方面的困难明显。
三里坊居委有一位从外地退休回来的孤老,由于退休前是教师,所以退休金在外地相对来说算比较高,超过1000元,不符合上海市和静安区规定的补贴标准,但是该老人由于身体不好,所以确实存在钱不够用的情况,并且由于老人没有上海的医保,生了病要去外地报销,报销周期长报销金额又少,更为老人造成了经济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不便。调查中老人普遍呼吁能够得到政府社会的更多帮助和照顾,在医疗费用方面再给予更多的优惠措施。
◎老年人每天时间分配首位是看电视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前五位的项目是,看电视电影、看书看报、闲聊、体育运动、戏曲。
除睡眠休息和吃饭时间外,老年人每天时间分配首位是看电视,其次是做家务。各类活动时间安排与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基本一致,每天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最多。
参加老年大学状况。调查显示,17%的老人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参加老年大学的学员在性别、年龄、文化上有一定差异,女性高于男性,女性为63.5%,男性为36.5%;文化程度高的多于文化程度低的,大专及以上参加的为49.1%,文盲参加的为8.1%;年龄越低参加的人越多,70岁以下的为47.4%,71-80岁的为35.7%,81-89岁的为10.2%。
老年人不参加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