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作者:车跃芳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快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是现阶段我党的工作重点之一。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成为了中央最关心、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民;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D4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以及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这些因素也直接导致了城市与农村经济差距的增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怎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利用好丰富的农业资源,实现农业产业化,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的内容
农村经济又可以称之为劳动经济,指的是劳动力资源的占有与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发展。其包括粮食安全、特色农业、农业效益、农民收入、农村改革等内容。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要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对于粮食安全,我们必须要尽快的建立起一个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运转有效的保障体系。只有保证粮食的安全,才能够让我国社会经济真正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才能够真正满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条件。特色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效益,其中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从而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按照区域内的农业资源特征,要求体现出地方的特色,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对各个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然后根据某种生产对象为目标,逐渐构建为一种凸显特色、效益较好、更具竞争力的农业生产系统。特色农业的产生及其发展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市场实际需求的必然。
农业效益主要说的是农业发展可以带给人们利益上的满足的一种效果。农业效益通常来说有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三部分内容。要想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就必须要大力普及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科技以及优良的农业生产方法和生产设备,不断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保证农户增收。农民的收入问题始终都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任务。只有将农民收入问题当成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来抓,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才能够真正确保农村的稳定发展,才能够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措施
1.发展现代化农业
对于束缚农村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必须要通过综合解决措施,抓住关键点和突破点,促进农村生产科技化建设,逐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改革。我们应该将现代化的的生产理念有机的融入到农业生产发展中,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以及机械设备来武装农业,进一步的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生产。必须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工作进度,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的组织化和规范化程度。粮食生产必须以农户增收为主要目的,尽可能的生产质量较高、具有更多经济效益的农产品,不断开发农产品的深加工,将农业生产从过去的粗放型模式逐渐向集约型模式转型,以此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益。另外我们还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特色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产业上,不断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从而进一步的增强各类农产品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对农业区域布局和配置进行改造和优化,尽可能的杜绝区域之间农业产业雷同的现象,从而突出自身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区域的特色优势。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从我国农业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求农业实现产业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方法就是要实现产业化经营,根据产业化的标准来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进行改革,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我们应该以国家加大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为契机,贯彻落实关于农村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努力推动我国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本质其实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资本带龙头,龙头连产业,产业促发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其实应该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的,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将一些分散的农户联系在一起,从而通过规模化的生产来达到劳动生产率提升的效果,增强农业产品的质量水平,从而增强农产品商品率。运用资本累积和聚集,让和农业有直接联系的龙头企业带动千万农户,在农产品生产经营中实现与农业市场的对接,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一直以来产供销无法连接的问题,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3.加快劳动力转移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现阶段保证农户收入持续提升的关键途径之一。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某一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如果某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那么该区域的就业空间也必然较大,为农民提供的岗位也相对较多,因此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自然也就越快。从本质上而言,首先我们应该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保我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才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其次应该鼓励农民自我创业,就业属于民生之本,而创业属于就业之源。我们应该学习浙江省农民的经验,以百万农民创业带动千万农民就业,让农民能够得到长期性的经济利益;再次是要大力推动农村教育的改革以及做好农民的就业培训工作,农民的劳动力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经济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增长,也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从长远的方面而言,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应该将农村中的青少年作为重点目标。
4.继续在减负上寻找新途径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农民是否具有生产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影响。我们知道,如果农民的负担过重,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消极的生产,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坚持农业减负的政策。进一步的细化农村费改税工作,用规范化的规章制度来遏制乱收费的行为,为农民的积极生产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岳文海.新农村新希望[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6(01).[2]刘炳云.浅谈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1).[3]吴.把握农民收入倍增的科学途径[J].江苏农村经济,2011(07).
第二篇:农民生活质量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及报告
农民生活质量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此为对宣威市村民就农民生活质量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问卷。谢谢各位村民的配合。
1.你的年龄是()
A.18岁以下B.18-35岁C.35-60岁D..60岁以上
2.您的职业是()
A.务农B.乡镇企事业单位C.政府机关D.个体E.农民工F.其他
3.您家一个月的总收入大概是多少()
A.500元以下B.500元-3000元C.3000元-5000元D..5000元以上
4.您收入的主要来源()
A.农产品收入B.养殖业C.家庭副业D.本地乡村企业收入E.外出打工F.自己的企业G.其他
5.您家一个月的总支出大概是多少()
A.500元以下B.500-1000元C.1500-2000元D.2000元以上
6.在您家每月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日常生活必需品B.供孩子读书C.赡养老人D.农业成本E.其他
7.您家的经济状况与过去的十年相比()
A.改善很多B.改善一点C.没有明显变化D.不如过去
8您认为您所在农村经济改善最多的地方在哪里()A.交通设施B.住房条件(包括用水、用电的方便程度)C.家用电器D.家用或农用交通工具 E.儿童教育
9.您认为宣威市近几年来经济发展成效的最主要表现有(多选题)()
A.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B.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C.减轻了农村税费负担D.明显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E.农村乡风文明得到明显提升 F.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事业得以发展10.您认为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A.改革开放的影响B.政府的大力扶持C.家族的个人奋斗D.向农村信用社进行贷款E.其他
11.政府政策使您受益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A.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生学杂费B.农机具补贴C.减免农业税D.医疗保险
12.您认为今后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扶持重点应该放在哪方面()
A.扶持企业和种养大户,解决大众就业B.补贴慰问贫困户 C.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13.您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主要依靠什么(多选题)()
A.靠政府项目资金扶持 B.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C.靠村民自身努力 D.村民和政府集体努力 E.靠招商引资 F.靠国家政策正确引导 G.不清楚
14新农村建设中您最关心的事()
A.收入增加、生活改善 B.民主管理C.村容整洁D.乡风文明
15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
A.相信知识能创造财富努力学习B.搬到城市去居住 C.出外打工 D.国家帮助发展农村经济 E.社会各界帮助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第三篇:加快农村饮水工作步伐 确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农民饮用水安全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就如何加快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饮用水现状与问题水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59%~66%是由水组成的,要维持人的生存基本要求,每人每天至少要得到2~3升安全饮用水。加上其他日常生活用水,每人每天大约需要50升水。据有关方面统计报告,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是由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造成的,每年造成的死亡超过500万人。在我国,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五十多种。要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的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调查,至2004年底,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346598人,饮水安全普及率为69.02%,饮用水量不达标的有17554人。我县农村饮水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饮水条件差,水质没有保证。我县属于山区县,村民居住地比较分散,有些农民还是饮用过去修建的水井、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供水保证率低,遇到干旱就会出现饮水困难。有些地方地表水特别是上游有农田的取水点,由于缺少净化设施及消毒,使细菌和浑浊度两项指标在雨季超标,饮水水质无法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2、农村饮水工程标准不高。有些农村自发建设自来水,由于无技术人员把关,存在输、供管径偏小,或镀锌管生锈造成过水断面缩小,水池的高度不足,水压不足;未设净化设施的,雨季浑浊度偏高,施工质量存在缺陷,漏水严重造成用水量等问题。
3、投资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近年来,城市饮水事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化进程相当快,基本上已全面推向市场,但长期以来农村饮用水工作一直是看作社会福利事业,而没有把它作为水利产业来办,重建轻管,重投入轻产出,缺乏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机制。
4、存在多龙建水现象。做为村级供水工程来讲,计划、老区、卫生等部门都参与到解决群众饮水安全的建设当中来,各个部门的标准不一,造成群众很容易又返困。目前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农村饮水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各级党委、政府都把解决饮水问题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二是从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需要的投资看,各级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是可行的;三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逐步增加,农民基本上能够负担饮水工程的正常运行费用。
二、加快农村饮用水工作步伐的具体措施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体现。
(一)要坚持领导责任制,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解决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人民群众对安全饮用水的需求比其他任何需求都更加迫切,要把为群众提供安全饮用水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层层落实责任,抓规划、抓工程质量、抓资金安全。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强化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把饮水解困这件为民造福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二)建立全社会办饮水工程的投资体制,增加饮水工程投入。农村饮水工程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基础产业,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各级财政要不断地增加投入,采取扶持政策,支持农村饮水事业的发展。同时,要努力拓宽资金渠道,动员全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增加对农村饮水事业的投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办农村饮水事业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1、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村饮水工程的投入。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的重要批示。对农村饮水事业的投入实行倾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财政的投入。
2、多渠道筹集饮水工程建设资金。按照饮水工程为社会、社会办饮水工程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增加对饮水工程的投入。同时要积极利用信贷资金和外资,以及社会各界的捐资。
3、按照村委会自治和一事一议的办法,让受益区的农民投工投劳,增加对饮水工程的投入。
4、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加快农村饮水工作步伐。要积极鼓励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按照饮水工程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独资、合资、合作兴办饮水工程。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得益”的政策,并在贷款安排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和照顾,对现有的各种饮水工程和设施在挖掘潜力改造的同时,要在清产核资、界定产权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逐步向股份合作制过渡。
(三)要坚持规划建卡,认真细致地搞好前期工作。一定要因地制宜地制订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勘测设计,搞好水源论证。要根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计划编制实施方案,将项目计划落实到村和户,逐乡、逐村、逐户建卡片,并按卡实施。实施方案的执行实行分级负责制,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层层签订责任书。
(四)加快水源工程建设,科学调度水源工程。要根据规划的要求,认真做好水源工程建设,要花大力气把它抓好,水源
工程建设很重要,没有水源,水厂建起来也没有用。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解决好水资源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如何科学调度等问题,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效益。
(五)加强工程建后运行管理问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建设好工程,仅仅是好的开始,能否管理好工程,并实现良性运行,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到实惠,才是我们的目的。一是要建立权责明确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做到明确产权归属,确定责任主体,实行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良性运行。要像明确防汛责任那样明确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责任;二是要合理制定水价。合理的水费收入是保证工程良性运行的前提。集中饮水工程都要实行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要根据水利部颁发《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要求,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水价,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农村饮水工程水价至少要能够补偿供水生产成本和费用。否则,工程就不能良性运行,不能正常发挥效益,受损失的最终还是用水户。
(六)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要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凡因采矿、建厂及其他人为因素引起水源变化,水质污染或工程损坏,造成群众饮水困难的,要按照“谁损坏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限期由责任方解决问题,恢复供水。农村饮用水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宏大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我县从开始实施此项工程以来,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只要我们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沿着既定目标走下去,我县农民饮用水工作必将达到更高水平。
加快农村饮水工作步伐确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加快农村饮水工作步伐确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加快农村饮水工作步伐确实提高农
民生活质量
加快农村饮水工作步伐确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007-12-12 17:11:51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加快农村饮水工作步伐确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饮水工作步伐确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农民饮用水安全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就如何加快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饮用水现状与问题
水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59~66是由水组成的,要维持人的生存基本要求,每人每天至少要得到2~3升安全饮用水。加上其他
日常生活用水,每人每天大约需要50升水。据有关方面统计报告,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是由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造成的,每年造成的死亡超过500万人。在我国,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五十多种。要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的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调查,至2004年底,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346598人,饮水安全普及率为,饮用水量不达标的有17554人。我县农村饮水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饮水条件差,水质没有保证。我县属于山区县,村民居住地比较分散,有些农民还是饮用过去修建的水井、水
池等小型、分散工程,供水保证率低,遇到干旱就会出现饮水困难。有些地方地表水特别是上游有农田的取水点,由于缺少净化设施及消毒,使细菌和浑浊度两项指标在雨季超标,饮水水质无法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2、农村饮水工程标准不高。有些农村自发建设自来水,由于无技术人员把关,存在输、供管径偏小,或镀锌管生锈造成过水断面缩小,水池的高度不足,水压不足;未设净化设施的,雨季浑浊度偏高,施工质量存在缺陷,漏水严重造成用水量等问题。
3、投资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近年来,城市饮水事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化进程相当快,基本上已全面推向市场,但长期以来农村饮用水工作一直是看作社会福利事业,而没有把它作为水利产业来办,重建轻管,重投入轻产出,缺乏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机制。
4、存在多龙建水现象。做为村级供水
工程来讲,计划、老区、卫生等部门都参与到解决群众饮水安全的建设当中来,各个部门的标准不一,造成群众很容易又返困。
目前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农村饮水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各级党委、政府都把解决饮水问题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二是从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需要的投资看,各级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是可行的;三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逐步增加,农民基本上能够负担饮水工程的正常运行费用。
二、加快农村饮用水工作步伐的具体措施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体现。
(一)要坚持领导责任制,全面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解决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人民群众对安全饮用水的需求比其他任何需求都更加迫切,要把为群众提供安全饮用水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层层落实责任,抓规划、抓工程质量、抓资金安全。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强化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把饮水解困这件为民造福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二)建立全社会办饮水工程的投资体制,增加饮水工程投入。农村饮水工程
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基础产业,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各级财政要不断地增加投入,采取扶持政策,支持农村饮水事业的发展。同时,要努力拓宽资金渠道,动员全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增加对农村饮水事业的投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办农村饮水事业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1、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村饮水工程的投入。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的重要批示。对农村饮水事业的投入实行倾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财政的投入。
2、多渠道筹集饮水工程建设资金。按照饮水工程为社会、社会办饮水工程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增加对饮水工程的投入。同时要积极利用信贷资金和外资,以及社会各界的捐资。
3、按照村委会自治和一事一议的办法,让受益区的农民投工投劳,增加对饮水工程的投入。
4、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加快农
加快农村饮水工作步伐确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第五篇:怎样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怎样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温家宝说,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五是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温家宝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
一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
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
三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四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同时,推进征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清理和化解乡村债务。
温家宝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发财致富
一、走区域经济之路
根据地域特点和需求,着力开发菜一产业或产品,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
二、走多种经营之路
面向市场,立足优势,大力发展猪、牛、羊、兔、鸡、鱼、果、药、菜等多种经营骨干品种,形成规模,提高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
三、走高效农业之路
加速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推广良种良法,促进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
四、走庭院开发之路
利用庭院,抓好小菜园、小果园、小鱼池、小禽场、小作坊“五小”建设,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五、走加工增值之路
围绕农副产品资源、依托农村专业户、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搞好农副产品的系列开发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产品效益。
六、走产品运销之路
组建农民运销队伍,扩大粮食、畜禽、林果、药材等大宗农产品的长途贩运,促进产品销售,提高经济收入。
七、走典型引导之路
在农村大力扶持和培植各种致富典型,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八、走发展交通之路
通过改造主干线路,新修经济路,接通断头路,引导农民在路边建房经商办厂,从事二三产业,实现路通一段,致富一片。
九、走劳务输出之路
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行定量有序、批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十、走股份合作之路
把股份合作制引入乡镇企业和资源开发,促进资源、劳力、资金、技术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增加企业经营活力,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