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忧与爱》样卷

时间:2019-05-13 19:0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忧与爱》样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忧与爱》样卷》。

第一篇: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忧与爱》样卷

完全不涉及“忧与爱”两者关系,或者简单地把“忧与爱”整体打包且与题目没有任何关系的,均视为不切题。

2、关于“立意”。议论文能就“忧与爱”两者关系,分析推导出新颖而独特的观点;记叙文能借助生动的故事、个性化的故事、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演绎出“忧与爱”的深刻意蕴,应视为立意深刻和独到。

3、关于“表达”。作文评分一定要注重“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进入六类卷。

4、关于“文体”。文体不伦不类,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个案处理

1、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2、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3、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4、内容上有严重失误的“问题卷”,提交专家组判分。

5、卷面、错别字扣分,没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样卷1

忧与爱

一如既往地,一头扎进厨房中,弯着背,双手不停地在水池与锅铲间来回移动。见我过来,便习惯性地抛出了一个微笑。

可我分明见到,在今日的微笑中,夹杂着些许特殊的神情。

那倦怠的眼神,彷佛向我透露出一个不眠的夜晚。那丝丝飘挂在耳边的零乱的秀发,也似乎一直拨动着我的心弦。

兴许是因为今日与众不同,母亲往日里十分熟练地工作在今日看来却显得十分笨拙。

是因为紧张么?我竟不知,一向稳重平和的母亲会像这般忘东忘西。

连刷牙的工夫,母亲也不忘跑过去看一下时间。死死地盯着那秒针,这时的母亲,像是一位检测员,不允许出现任何差池。

今日的交通,也像母亲的心情一般,那样的急促,那样的忙乱。

我拿起书看着,可眼神却时常飘向母亲的脸庞。那几缕头发,依旧坚守着他们的阵地。

母亲眉眼间的距离越发窄了,直到出现了一条深深的沟壑,才肯作罢。“今儿的车有点堵,不过没事儿,来得及。”母亲转过头,此时,我与母亲的眼神交汇了。那道深深的沟壑像是从未出现一般,猛得消失了,留下的,却是母亲那浅浅的微笑。

一辆大巴不守规矩,几次三番拦着道路,母亲看着时间,收不停地打着方向盘。

红灯亮起,车辆刹时间全部停止,我刚开口抱怨大巴司机的无礼,只见母亲拉开车门,径直冲到了大巴司机的车门口,猛猛地敲着车窗,那人车窗紧闭,只听得母亲大吼:“你这人怎么这么不守规矩,我们家孩子急着去高考,要是迟到了你负得起责任么„„”

到绿灯亮起,母亲才肯 回到了车上。远远望去,我依稀地看到,那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我的母亲,一个平日里待人柔善的女人,是什么给了她这么大的勇气?

我笑了,夸母亲勇敢,可我分明感觉到一阵暖流正在汹涌地冲出我略微弯曲的眼睛。我打开车窗,望着窗外,尽量抑制着那阵暖流的汹涌气势。

丝丝的雨轻柔地打在我的脸上,我的视线变得模糊。是细雨模糊了我的视线么?我不得而知。

微风夹带着些许的寒意,可我却分明感觉到一阵玩暖。

如今我伏案笔耕,我知道母亲的心全然在我这里。

母亲,这时的你是否在人群中探头遥望着我?我彷佛又见到你那缕飘扬的秀发了„„

【评语】这是一篇出彩的记叙文,此文具备四方面特质:

有文采。对母亲的神态、心理、动作等描写,充实在行文的始终,母亲的形象鲜活而有点可爱。

有生活。截取高考当天的生活的情景,娓娓道来。从厨房备餐到行驶在前往考场的路上,乃至到考场后,始终以“我”的视角全方位传播者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

有感悟。直白的忧与爱,蕴含在动人的描写中,洒落在点点独到的感悟中。爱中饱含忧,忧中洋溢着爱,忧爱交融,真情融融!

有构思。在时间纵轴线上,串联着几颗生活的珍珠,交相辉映。如前文的“零乱的秀发”在文章的结尾处借想象再次“飘扬”,母子之间别有一番深沉的忧与爱。

综合判分:70分。

样卷2

忧与爱

我想到了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忧郁的小王子因为和玫瑰花闹别扭离开了他的星球,最后又因为忧虑回到玫瑰花身边。我感到,最深最柔软的爱,总是与忧息息相关的。

书中的小王子开始并不理解爱的真正含义,当他来到地球听了狐狸的话,明白所谓爱其实是一种“驯服”,这种驯服使他的玫瑰花与地球的5000朵玫瑰花不同以后,他懂得了爱。他的玫瑰花只有四根刺保护自己,她会寂寞吗?忧心忡忡的小王子最终回到了玫瑰花身边。

这个略带忧伤的温暖童话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而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印象中伟大的文学家都是皱着眉的,他们忧心着土地、农民以及悲惨的孤儿和妇女,他们的笔尖沾染着无尽的温柔和爱,因此那些作品才是旷日持久的,与大地同呼吸的,不被时光淡去的。

因为爱之深,所以忧之远。

昨晚和妈妈睡觉,黑暗中只有我们均匀的呼吸声,妈妈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摩挲着,不说一句话,我却能感受出这其中包含的所有情感,是爱,是忧,不是简单地担忧,而是一种深沉的温柔的感情。

这种含蓄的忧,在如今这直白的时代,又有几人能感受,并愿意感受呢?人们都说爱要大声说出来,爱很简单,可挂在他们嘴边脱口而出的,真正是爱吗?没有忧的爱,到底有多深呢?

作家曹文轩的作品中充斥着淡淡的忧,像《草房子》、《红瓦黑瓦》,他说孩子们需要这种略带忧伤的陶冶,那并不等同于消极。的确我在读完他的作品后,虽为小说中的忧哭泣不止,可擦干泪水后满心盈余的是对生活的爱,对生灵的悲悯,对生命的珍惜。

有人狭隘的理解忧,有人浅薄的对待爱。其实,有爱的忧,未必沉闷消极,有忧的爱,才更柔软温情,也让心灵多一抹温润的色彩。

冰心老人有一段话,爱在左,同情在右,点缀得芬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我想,这正是忧与爱的含义。

【评语】文章以略带忧伤的《小王子》的童话故事为由头,自然引出了“最深最柔软的爱,总是与忧息息相关”的中心论点,继而紧扣忧与爱的关系,展开论述,由文学及自身,由童话到现实,通过丰富的论据,有力地证明了“因为爱之深所以忧之远”,而“没有忧的爱容易浅薄”的道理,论证深入而透彻,语言精准而流畅,思维严密而辩证。且从文章中也可感受到作者阅读积累丰厚、文笔老练成熟、书写清晰优美,有着较为深厚的语文素养,颇有厚积薄发之感,堪称

一篇精彩的议论文。故判68分。

样卷3

忧与爱

数学夏令营第一天刚到营地,因为怕母亲担忧,我便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喂,妈妈,我到了。”

“哦,好,在那里吃好点哦,晚上空调别打太凉„„”

母亲一直在为我担忧,临行前对我的行李看了又看,总好像还有什么遗漏的;她关照我的话不下说了十多遍,告诉我要注意饮食,注意起居。我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母亲就是这么为我而忧虑,就是这么爱我。

一天的夏令营结束了。到了傍晚时分,我的手机便响了。我一猜便是母亲。“晚饭吃了吗?”听筒里传来母亲温和但似乎有些失落的声音。

“嗯„„你呢?”我问。

“还没有的。你晚上毯子要盖好哦,还有洗衣服时多泡泡„„”

“知道了,妈。”

电话里良久的沉默。

“那,你好好的哦!”

挂电话的那一刻,我分明听到母亲那一头传来一声忧郁的叹息。

还记得母亲曾在饭桌上与我一起聊我将来的大学生活,母亲说着说着眼圈儿便红了。我心里很清楚母亲开始为何而忧乐。

是的,母亲从小到大一直为我而忧;为我的生活起居而忧,为我的学业而忧,为我的前途而忧„„

而我,又何尝不是为母亲担忧的呢?她是否会因我不在家和父亲两人随便将就着吃些什么呢?她会不会因我不在身边而显得寂寞而悄悄落泪呢?她开车是否系好安全带注意安全了呢?

然而我的忧未曾与母亲言说过。我将之埋在我的心底,不想让她再为我的忧而忧;如今写在纸上,心中的泪水不免又涌了上来。我清楚地感到,这其间充溢一股爱的醇香。

是的,我的母亲就是这样彼此为对方忧着,但我也从这忧中沐浴着母亲的甘霖,体会着那一份渐渐丰满的幸福。

当我洗澡、洗衣并复习了当天夏令营所学的内容后,时间已不是很早了。正要睡觉时,发现手机亮了。是母亲发来的短信:

早点睡,睡前别忘喝牛奶!

我坐在床沿细细想了一会儿,回了一条:

你也早点睡,晚上睡睡好哦!

放好了手机,我似乎觉得自己发出的那句话有些别扭;但又沉浸在我与母亲

之间的这份忧与爱中„„

那夜梦很美。

【评语】

本篇记叙故事平实,细节有味,紧扣忧爱,语言节制,貌似平淡中展示了本色作文的追求,书法清丽。与一般母忧子的题材选择不同,“我”未对母亲言说的“忧”,暗含母子之间忧、爱同行的丰富情感,因而平易中自然地表现出独特的忧与爱。文末短信交流的感悟——“我似乎觉得自己发出的那句话有点别扭;但又沉浸在我与母亲之间的这份忧与爱中”,颇有情味,“那夜梦很美”,简洁富有韵味。综合得分:66分

样卷4

忧与爱

前段时间,“两会”胜利闭幕。满载人们殷望的人大代表们齐聚首都,共商国是。多数代表慷慨陈词表达发展忧思。而竟有少数代表一团和气,只顾“举手”、“赞成”,扬言此乃爱国之举,“不给国家添麻烦”

这番奇谈怪论是在笑掉人大牙。忧,因爱而生。因为爱,我们才忧心忡忡。倘使“举手爱国论”成立,每年两会大可不必开了。全票通过,一致同意„„没有一点儿忧虑,平顺进行。这样的举动,敢称“爱”国?

畏惧风险不敢畅谈忧虑,不足以称爱。忧与爱共生,无忧何爱?古时候以经纶济世为己任的强项式文人,不惜“死谏”试帝王回心转意。他们是真正地爱这大好河山,才能看见潜藏在河山之中的隐忧。害怕这忧祸发作,他们必须说出来。而今我们步入民主社会,“讲真话”、“说忧思”早已不需冒杀头之险。直言不讳的代表理应得到掌声。他们才是对这个国家心存热爱的人。他们有气魄,有理想,才敢于在庄然肃穆的人民大会堂,控诉无能之辈,针砭时弊。他们是英雄。

美国总统杰克逊有言:看一个国家是否进步,只需看这国家的人敢不敢说真话。很欣慰地,我听到我们进步的铿锵脚步声。如今早已不是那个“官青天”的时代。身边有什么黑心厂家,贪官污吏,嘿,我们“一个“微博”就让他们在阳光下无所遁形。我们深爱着这面五星红旗。我们也有忧患意识。更重要的是,我们敢说了!前不久那官商勾结的“毒胶囊”事件的曝光,一举捣毁了七千万粒有毒胶囊;有了微博这个有力武器,我们指间一动就能揪出最精明的“硕鼠”。我们心怀忧与爱,以铁肩担社会之道义,我以我笔书忧思。“中华号”巨轮,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乐当舵手,以爱抒忧,为它实时纠偏驳正的情况下,才能劈波斩浪、日行八万里。而倘若“举手爱国论”所言,一味高唱赞歌,高唱“我爱你中国”却无实际行动,那我们这艘巨轮可就危险了!

没有忧患意思,社会没有进步;没有“忧”,“爱”便无从谈起。虽无须杞人

忧天般不可终日,但保持一颗忧患之心,很有必要。

我坚信,下次“两会”召开,每一枚赞成票,都是沉甸甸的。

【评语】

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敢于直面我国的政治生活现象,就民主建设文体发表自己的见解,较为深刻、妥帖地阐述了“共商国是”方面“忧”与“爱”的“共生”关系。可谓有胆有识。

议论文就得以理服人,本文的亮点还在于,作者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始终伴以鞭辟入里的分析。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的语言不仅老辣,而且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本文判为一类卷,得63分。

忧与爱

若说忧是冬日里阳光无法顾及的阴暗角落,那么爱便是夏日中烈日下难得的一处阴凉;若说忧是唐古拉山脉上终年不化,冰寒彻骨的积雪,那么爱便是长江中奔流不息,哺育万物的江水。

其实忧与爱本就是一体的。若无心中深沉的爱,又怎会为之担忧?若不是心中无限的担忧,又怎会有爱如喷泉一般涌出?

还记得那位勇敢地打工母亲,那位几天几夜不眠不休,骑着摩托车,行程六千多公里,只因梦中孩子满头的鲜血而奋力赶回家乡的母亲,对孩子的担忧成为了前行的动力。也是这担忧,激发了她心中无限的母爱,让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当她顶着一头蓬乱的头发,找到了自己正在上学的孩子,抱住他嚎啕大哭时,周围的人禁不住为她这深沉的爱而呜咽。

她的忧即她的爱,她的爱亦她的忧。“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这忧之中,恐怕蕴含着难以数清的密密匝匝的爱吧!

心怀忧与爱的,岂会只有母亲?在外的游子心中,所含的忧与爱又怎会比母亲心中的少?

当才华横溢的肖邦被迫离开自己心爱的祖**亲之时,心中的忧愁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领会的。但他将这忧注入了自己的音乐之中,创作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歌曲。以这忧为谱,以那爱为调,将自己与祖**亲永远地连在了一起。这样的忧,这样的爱,交织在一起,谱出了感人至深的游子之歌。

还有那17岁便去往新加坡做生意,成功之后仍不忘祖国,创办了厦门大学的华侨,因他深知“多一所学校,变少一所监狱”。怀着对祖国未来的担忧,他出资办学,将他对祖**亲深挚的爱融进了厦门大学的空气之中!他的忧彰显了他的爱,他的爱促成了他的忧!他热烈的爱,他深沉的忧,归根到底,其实都是那一颗跳动的心中流动的爱国之血!

也许忧会给你压力,但请一定耐心,向那青草更青处慢溯,你会发现,那在水底招摇的其实是无限的挚爱,让那爱成为你的动力,让那忧化作你的羽翼,助你翱翔蓝天,搏击风雨。

【评语】

本片议论文思路清晰,论据贴切,结构自然,语言精当,书法精美。文中三例从不同角度巧妙地揭示忧与爱的关系,且有所变化,摇曳生枝。勇敢地打工母亲梦见孩子满头鲜血就日夜兼程回乡,其忧惊人,其爱感人;他乡游子肖邦将忧国之情融入爱国之歌,其忧刻骨,其爱惊世;陈嘉庚异国致富,心忧故土,办学报国,其忧博大,其爱留芳。选例精致,体现对于题旨要求的精当的理解。不足之处在于开头一段的比喻颇有蛇足之憾。综合得分:60分。

第二篇:2012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忧与爱”6篇(新华日报)

2012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忧与爱”选登

(选自《新华日报》)

进一步练好写作基本功

何永康

写作基本功,不仅仅指“文通字顺”。就高考作文而言,它包括“三基本”:审题基本正确,结构基本完整,表述基本通顺。本版发表的优秀作文,首先做到了这三点,而后才可能妙笔生花。

高考,是人才选拔考试,必须“命题”。有了“命题”,就得“审题”,即依照考题的指向去写作:叫你向东不得向西,叫你“踢足球”不得“打排球”。否则,就失去了同一条“起跑线”,就无法比较和鉴别了。我们主张逐渐降低审题的难度,让考生专心致志地把“文章”写好。然而,“难度”总得存在,因为要凸显“区分度”。所以,考生依然应该注重审题,一字一句把考题咬一咬,尝一尝,弄清它到底包含了哪些滋味。匆匆扫描,“整体打包”,是如今审题过程中易犯的毛病。今年就有某些考生,无视“与”字的复杂性,笼统地评说“忧与爱”:“忧与爱”好啊,有了“忧与爱”就能和谐,就能进步,就能什么什么„„这分明不符合命题的基本要求。原因何在?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审视对象作出准确的判断,乃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高中生应当在平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这样,临考时就不会“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了。

文章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具体体现,故“思路”一乱,一切皆乱。我们要求广大考生有一个基本明确、比较清晰的思路,不能信马由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这几年,高考作文中结构零乱、残缺不全的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在“意识流”化,把网络散文的随意性带进考场了。这类作文,不停地分小节,跳荡不已,东一榔头西一棒,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他们忘记了“大珠小珠”必须“落玉盘”,不知道“意识流”往往就是“泥石流”!希望今后的考生,从高一起就加强写作思路的训练,有话好好说,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注重文章的内在凝聚力。

文字表述,是作者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的载体,一切的一切都要落实到文字上。我们要求考生首先要把文字表述搞得通顺一些,不能病句、错别字连篇,不能颠三倒四,不能搞只有少数人才懂的“网络言辞”,不能书写得歪歪斜斜、潦草不堪。这项训练,应当从小学里做起,从小养成好的文字表述习惯。有一年阅卷,我责怪高中老师没教好,他们说“根子在初中”;后来我问初中老师,他们说“根子在小学”„„呜呼,看来要追究到幼儿园里去了!我认为,各阶段有各阶段的责任,还是大家齐心协力,把咱们年轻学子的文字基本功扎扎实实地训练好为上,善哉善哉。

忧与爱

阒寂的夜因都市的幽光显得富有层次感。晚风擦过树叶,将这一切悄然拉得天宽地阔。母亲拉着我,慌忙推开候车室的大门。鼎沸的人声顿时淹没了气喘吁吁的我们。母亲满脸焦急,不断地向四处张望。很快,这一份焦急被安心取代,因为大厅正中的屏幕上显示,离我所乘坐的那班车出发还有一段时间。

母亲拍拍依旧起伏不定的胸口,长呼出一口气:“还好,还有时间!”而我却闷闷不乐地小声道:“若不是你给我报名去什么夏令营,我们至于受这罪吗?”是啊,正是因为那夏令营,我必须独自一人踏上那列火车,去接触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而这,是我以前从未经历过的!母亲似乎是没有听到,将我按在椅子上,便自顾自地整理起行李来。夜晚似乎阻止不了人们出行的脚步,候车室内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母亲竟成为这热闹中的一道“风景”。只见她摊开巨大的行李箱,一件件细细地数着,嘴里不时唠叨着:“临走前太匆忙了,不知东 1

西都备齐了没有?儿子,这儿放着牙刷和毛巾,牙膏在那儿,换洗衣服放这个包里„„”母亲毫不忌讳地说着,丝毫不在意周围好奇的目光。而我却恼羞异常,尤其在听到周围“吃吃”的笑声后,我的脸有些挂不住了。我低吼一声:“妈!”可母亲好像没有听见,如数家珍地向我汇报行李箱的内部构造。

周围的目光更密集地投向这里。我的怒气在长久的压抑下终于爆发。我快步走到母亲旁边,夺过箱子,“叭”地一声合上,如同一声巨响,将母亲的笑容炸碎。“收拾什么?有什么好收拾的?反正在外面,我一个人照顾得了自己!”

一连串的话语后,是长久的沉默。我读不懂母亲眼中闪烁的是何种光芒。当广播报点后,我便迅速转身,逃也似地跑进那列火车。这趟旅程,注定是不欢的吧?

一声声响动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惊诧地发现,母亲竟站在车窗外,拍打着玻璃。泪水,自她的眼眶中溢出,如一根银色的丝线,在残月的照耀下发出不舍的光。

她不够高。她努力踮起脚。她在我面前的窗上哈了一口气,写下了“一路小心”„„在那一刻,我陡然哭了,一如所有做错事的孩子,乞求母亲的宽恕。母亲拍拍车窗,如同平时摸着我的头。

春晖擦亮了夜空。

[简评] 这是一幅交织着“忧与爱”浓情的感人的车站送别图。作者综合运用言行、心理、景物等多种描写手法和对比、点染等表现手段,细腻而传神地描绘了母亲为初次远行的孩子整理行装、百般叮嘱,车窗写字、忧心难抑等生动画面以及自己反差明显的真切感受,形象地演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匠心独运的选材构思,质朴而意蕴丰厚的语言表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忧与爱

“燕子归来衔绣幕,归巢无觅处。”

我爱燕子,爱它的轻盈,它的灵动。可是如今,我们人类对空间的扩张已侵占了燕子的领地。燕与人,似亲非亲,而今,人类正要打破这仅剩下一丝的亲缘关系。房屋被拆毁了,取而代之的是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这一个个的巨大长方体把城市分割成了无数个冰冷的囚笼,我似乎感受到了那些迷失方向的燕子的哀鸣,恐惧,惊慌失措。

最喜欢燕窝的“窝”字。多么温馨、充满爱意的一个字,那是一双燕子呕心沥血的结晶,那才是家,一个栖息心灵的地方。而今的“保护性拆迁”正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且问,何为迁?强迁?安土重迁?“迁”是一种割舍和遗憾,它代表着我们生命中曾经一部分的灰飞烟灭。我担忧,害怕燕子从此消逝在我的记忆。

又想起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小诗:“凝神细细望,灌木丛中一簇花,悄然正开放”,多么富有诗意,这在昔日的苏州园林中得到很好的印证。

昔日的苏州园林,宜坐宜留之地遍布,或槛内细数游鱼,亭中待月迎风,与“日午花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或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画中,趣中生静,情中生动„„

我爱园林,爱工匠师傅将“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合进去后人工、自然之美的完美契合、浑然天成;爱“一片秋云一片霞,十分荷叶五分花”的意境,“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的温柔;爱川端康成“凌晨四点半,海棠花未眠”的细腻。

昔日,昔日,昔日?为什么,只能够在昔日找寻得到?如今,旅游开发大肆横行,搞得游人如织,垃圾遍地,水污染极其严重。古人有言:山贵在脉,水贵在源,源脉相通,则全园生动。苏州园林的美是在渐渐消逝吗?是吗?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人固思之应有之地位„„”这是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开学致词。多年前就“思之应有之地位”,为什么到而今却有污染实则严重之实,而且日益恶化。

我担忧,害怕苏州园林也会消逝在我的记忆。

“寂寞古池塘,青蛙落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的静谧、空灵,有谁能真正领悟;“霜之始凝,夜之始静,茶之初熟,果之方馨”又有谁会留意。

四处奔走的人呵,慢一点,等等灵魂,为小燕子,为苏州园林留点空间吧。学着去爱世间万物,学着为世间万物担忧吧,那样真正的绿色生活才会来临。

世人皆忧,世人皆爱。

你看,朦胧中,一双旧燕雨中来。

[简评] 作者爱燕子之爱、忧燕子之忧;爱园林之爱、忧园林之忧;爱世人之爱、忧世人之忧……在有限的篇幅中抒发心中密密交织的爱与忧。委婉简约、欲说还休的语言风格与忧、爱的主旨意蕴相得益彰。信手拈来的诗句,不仅增添了语言的美感,更丰满了文章的内涵。

忧与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町疃鹿场,熠燿宵行。”诗经中,征人夜里回乡探亲,为他照明的,竟是满山遍野的熠燿萤火!这样的回乡之路是多么浪漫可爱!而现在又在何处?让人心忧!

我的乡土,往昔曾有这样让人沉醉的景。根本不必去芦苇丛中寻找萤火虫精灵般的影子,只消在庭院中便可有“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情趣。幼时的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央他为我逮两只萤火虫装饰纱帐,但没过一会儿就不忍心囚禁他们。每一个萤火虫便是天上的一颗星,年幼的我担心天上会少几许明亮。

可是如今,我深深眷恋热爱的夏景蜷缩在乡村偏僻的一角,害怕着物欲的再度来袭。偶尔看见窗外一点两点萤火穿过树的阴影,惊喜过后便是朦胧了眼眸、濡湿了衣袖的忧思。夜路不寂寞,那些炫目的霓虹灯张牙舞爪地奔赴乡村而来;轰鸣的机器占据着乡村,日夜不肯停歇。乡亲们都守着客厅里的电视,没有人愿意坐在庭院中,透过葡萄架数星星,扑流萤。最美的自然被有心者破坏,被无心者关在门外。乡土的美让人深爱又让人心忧,此后,它该何去何从?

乡土让人忧与爱的不仅是风物,还有人情。我看着炊烟辨识家的方向,炊烟袅袅,维系着我与家。内心深处,我爱炊烟的姿态,又如同爱我兄妹乡亲的漂泊。从破旧的农家升起,路上几多风雨吹散,也改变不了炊烟和他们向上的姿态。云霄天生占着优势,高高在上,而炊烟只有靠自身的热力上升,哪怕途中会形神俱散!

他们勤劳朴质,用最诚实的热情让我深爱,却换来许多高高在上者对“农民工”的鄙夷。我自豪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豪于他们无畏风雨在最底端建造社会的热情。我的自豪与热爱,在看到他们中的一个坐在公交车的过道上时,化作满眶热泪!谁剥夺了他坐上座位的权利?是贫穷与肮脏吗?不是,是让人心忧的隔阂!

我无从控诉世界对乡村的不公,因为我知道城市的人也早已伤痕累累。可是我总想为这片热土呐喊,唤回它流失的风景,流落的孩子。

而我们共同热爱的国家,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让多少人心忧!乡土的美逐渐殆尽,整个中华且放下焚琴煮鹤的发展方式,悲悯一下自己,重新找回人文与和谐吧。

何时只有爱而少了忧?我期待着这一天!

[简评] 文章以一种温婉的诗意,叙写传统乡村令人心神俱醉的古典之美。文笔之妙,潇洒而饱蕴深情,为立意奠定了平静而汹涌的韵致。最后,将城中人与农村人的“伤痕”放入同样的殷忧中,显示出博大的悲悯与忧思。

忧与爱

尼采说过:“最难体会忧伤的人也最能体会命运的真相。”忧,无疑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在忧中关注,在忧中体察,宣泄着人间大爱。

无忧者,是冷淡的体现,其心中是少有爱的含义的。比如对待孩子,父母有爱,才会忧心劳神、百般叮嘱;若是在于一个外人,便是漠然相向。再者如陶潜、梭罗之流,一心归隐,绝意世俗,这不也是对社会无忧无爱的表现?他们如何能像范文正公高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般体恤乃民?又如何像孔繁森只身赴藏、劳心劳神?正因为有爱,古今中外的一切有识之士才会忧天忧地、忧国忧民,发一人之心,作亲民之实践。

纵然如此,我们应当明白:忧不可过。前日,虎妈战歌豪响,狼爸铁鞭飞扬,一股中国传统式家教的严酷之风成为众矢之的。蔡美儿与萧佰佑的“过忧”反倒使他们原本对儿女的纯爱变得不近人情。再有如“神童博士”张炘炀,连一本《西游记》都被其警觉的父亲收走。张父之忧,除了给他带来光辉的人生数据,还有一份单向、畸形的爱。我们的父母,因爱生忧,进而将忧无节制放大,摧毁了孩子的个性,牺牲了灿烂的童年。而爱,在此已变了味。而老舍先生的教子章程如“不必非上大学不可”、“应多玩,不失孩子的天真烂漫”则颇令人深思。

医生在手术时意念过于集中,手会不自觉地颤抖,这便是心理学中的“目的颤抖”现象。过忧的行为,便是“目的”过于集中,引起爱的“颤抖”吧!

忧之于爱,不可过,更不能少,关键是寻得其中分寸。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中道”哲学,认为勇敢介于鲁莽和怯懦之间,谦恭介于自卑与傲慢之间。我们表达忧的程度,便是寻得过与失之间的“中道”。卢梭在其论述教育的巨著《爱弥儿》中指出,教育应“顺其本性”,在合理引导下自由发展。这才是最好的教育。在适度的忧中表达爱,才是最合理的爱。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美在适度,忧何尝不是如此?在权衡忧的远近中,找到一个表达爱的最佳距离。

[简评] 此文从“忧”入手讲忧与爱的关系,层层深入地讲忧与爱的道理。对于陶潜的“归隐”,作者有独立的见解。“目的颤抖”、“中道”等例证与引证,有助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此文给读者留下了“真说理”的好印象。

忧与爱

在城市,看见草,人们的眼睛都绿了。

城市人爱草,太爱了,便担忧其受伤害。于是,“禁止践踏”的警示语肆意嚣张,人与草总显得不那么亲近。

一场雨过后,站在草坪边,看晶莹的水滴滑过草尖,垂落下无边的绿意,多么惬意而美好。只是眼前的这片被人工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草坪,更像是T台上模特齐而一致的发型,拘谨而少了点个性。

城市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展示着他们对草的爱与关怀。他们搞盆栽,围起一方天地,古瓷的花盆,最肥沃的养料,最充足的阳光„„草,成了温室中嗷嗷待哺的婴孩,伸不开腿,迈不开脚,只懂张嘴。

不禁想起七月的农村,成片成片的草无限地疯长,清灵的小脑袋似乎要直抵苍穹,急忙忙地要在那擎出湛蓝的天空留下足迹。是乡村人太不爱草了吗?还是乡村人对草的生长太有信心,毫不担忧?

总觉得,城市人对草的爱成了自我的担忧,也误变成了对草的束缚。

木匠出身的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他的《草叶集》中写道:“哪里有水,哪里有土,哪里就长着青草,哪里就有着花香。”惠特曼的思想与中国古代园林美学不谋而合。

传统的园林美学,拒绝整齐划一的修剪,更不会围上栅栏、竖起“禁止践踏”的标语,真懂园艺的主人,无不爱草,甚至比现代人更为用心。或许,是老庄“物我相得”的思想深入古人之心;或许,是竹林七贤“顺乎自然”的潇洒为古人推崇,于是他们爱草,却放心放手,从不过分担忧。

这样说来,应该责备那个引进西方“绿化带”理念的人了。这样的爱,不要也罢;这样的担忧,只能是束缚!

这个社会,到处都在呼吁爱惜花草、保护树木,充斥城市人眼球的除了警示还是警示。当劳累一天的你静下心来,漫步在公园,看见一束娇艳的花,或许仅仅是想一亲芳泽,而“禁止攀折”的直白大字刺得眼睛生疼,满心的诗意立刻消失全无。正如此刻的我,静静地立于草坪边,心中满是对草地的渴望,是对钢筋水泥中这点地气的小小奢求。我很想,不顾这警示,不顾罚款,不顾路人的谴责,好好地,好好地在草地上打个滚儿。

只是,眼前这娇贵的城市草,它会疼吗?

[简评] 这是一篇视角独特的文章。作者由城市人爱草而“禁止践踏”的警示语入笔,由爱而生忧,由忧而深思,感受“城市人对草的爱成了自我的担忧,也误变成了对草的束缚”,立意深刻,分析独到,体现了作者非同寻常的思考。

忧与爱

汽车飞奔在回乡的山路上,荒凉且崎岖的路途只有车轮飞转的声音作伴。我打开广播,断断续续的女声飘出来:“„„三岁女童,卡车碾压„„十多路人漠视,不治身亡。”开着车的爸爸轻叹一口气。这时候窗外倏忽闪过一个人影,爸爸并不减速,将那背着包等待着什么的年轻人甩在车后。

“为什么不停车问问他要不要搭车?”“小孩子懂什么,山路上遇人搭车最危险了。”我无言,也轻叹一口气,悲哀地觉得我自己也是一个漠然的路人。

忧,当下人人都对社会频发现象忧心忡忡:我们担忧地审视“彭宇案”,担忧地指责他人不去扶起跌倒的大爷,我和爸爸也一样,不时为冷漠的社会犯忧,仿佛这样就足以体现我们对社会的爱。然而纵使眉头揪成结,只能在口舌上担忧,却鲜有将心底的爱做在当下。忧社会,就是爱社会吗?

我翻开背包里那一本《活着》,读着序言里那个让我震撼的句子:“人的友爱和同情往往只作为情绪来到,而相反的事物则是伸手便可触及。”是的,忧只是一种情绪,为愈发冷漠的社会担忧却仅仅行止于情绪,我们做出改变了吗?这是真正的爱人如己吗?

汽车依旧飞驰,荒凉的山路上鲜有人家。山的另一侧,落日正收敛光芒,一个深不可测的夜即将到来。

我心头有太多话语翻涌,堵在喉头如晕车般难受。我想告诉爸爸,“忧”只是可随时间而逝的情绪,真正爱这个社会的人不能只做一个言语上高尚的路人。我想告诉爸爸,正是因为有了太多只会犯忧的人,才会有那么多让人心寒如冰霜的事件发生。真正地爱社会,是爱人如己,是从身边、从现在起,将我们浅薄但是真诚的善意播洒开来„„

“爸爸„„”“丫头,不如我们把车开回去,看看那个小伙儿还在不在?他要真是个等车的该急疯了。”我怔了一下,继而跟爸爸相视一笑,原来,我们想的是一样的。桔色的车灯照亮了黑色的山隅,有一种暖意渐渐弥漫在心头。

我们是一个不乏真善美的民族,忧与爱本就不是割裂的。小小的匹夫,因为心忧天下而杀身成仁,奉献出自己的爱与善。拒绝情绪化的忧虑,那只是轻飘飘的言辞,是伪君子的借口;忧于心发于行将爱播洒开来,才是真正的爱!

我相信,当忧与爱同行,我们的社会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简评] 这篇文章以山路行车搭载路人的平凡小事为由头,对“忧与爱”作了深度的思考和解读。在针砭时弊的剖析和反省中据事说理,层层推进,极有说服力地阐明了“忧于心发于行,做在当下播洒真爱,才是真正的忧爱同行”的文章主旨,充分显示了文章理性思辨的力量。文中几处颇含象征意味的景物描写,也恰到好处,令人回味。

第三篇: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范文模版)

【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要求: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怀想天空

怀想天空,是我们能认清自我的根本。

人们不禁疑惑,为何要费尽心思去打造自己的一方天空呢?顺其自然不也是一种选择吗?有人说,人生是一场宴会,是享受;有人说,人生注定背负使命,是历练。所以,世界不同,个人的天空也不相同,前者注定黯然失色,后者注定光辉熠熠!这就是原因,与其湮没于历史的灰尘,不如动手打造一方那属于你的天空,那永不消失的傲人的天空!

我们要学会怀想天空,要不断向上努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空是不可知的,有暴雨,有电闪,有雷鸣。所有的这一切提示我们,打造天空,首先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敢于面对!2006年英国文学最高荣誉布克奖迎来了它史上最年轻的女得主——基兰·德塞,她的母亲曾多次与布克奖擦肩而过,她不畏世俗的偏见和舆论的压力,肩负着两代人的使命,将所有的芬芳凝于成功怒放的一刹!她的隐忍,她的坚强,她的勇气正是撑起她美丽天空的擎天柱。

我们要学会怀想天空,要取得成功的保障。

除却面对挑战与挫折的勇气,你更需要有强大实力支撑的坚持精神!她身为穆斯林女子,却在自己的国家广泛宣传民主与人权,她就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伊林·希巴迪,她不畏强权,坚持高举起人权的的大旗,多少年如一日,她的天空是神圣而伟大的!正是那一份执著与坚持,她成为人们心中的女斗士!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柔必强!用坚持锻造你的辉煌!

迷人的才情,傲人的赞誉,瞩目的光环。然而,这份绚烂,不是宿命,不是注定,不是例外,而是一点一滴虔诚的历练!

把握住你的天空,打造出你人生的美丽天空吧!

【病文诊断】

怀想天空

“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鲁迅的天空,这一方天空,赤诚而忠贞!

“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的天空,这一方天空,清澄而明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天空,执著与不屈!

每个人的人生都恰似一方天空,或辽阔或深邃,但这一方天空在你的手中!你的天空你做主!

人们不禁疑惑,为何要费尽心思去打造自己的一方天空呢?顺其自然不也是一种选择吗?有人说,人生是一场宴会,是享受;有人说,人生注定背负使命,是历练。所以,世界不同,个人的天空也不相同,前者注定黯然失色,后者注定光辉熠熠!这就是原因,与其湮没于历史的灰尘,不如动手打造一方那属于你的天空,那永不消失的傲人的天空!

莫要临渊羡鱼了,古语说要“退而结网”!既然如此,怎么样才能锻造出美丽的天空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空是不可知的,有暴雨,有电闪,有雷鸣。所有的这一切提示我们,打造天空,首先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敢于面对!2006年英国文学最高荣誉布克奖迎来了它史上最年轻的女得主--基兰·德塞,她的母亲曾多次与布克奖擦肩而过,她不畏世俗的偏见和舆论的压力,肩负着两代人的使命,将所有的芬芳凝于成功怒放的一刹!她的隐忍,她的坚强,她的勇气正是撑起她美丽天空的擎天柱。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你也可以拥有那片美丽,只要你拥有足够的勇气!

从更深层次上来看,除却面对挑战与挫折的勇气,你更需要有强大实力支撑的坚持精神。她身为穆斯林女子,却在自己的国家广泛宣扬民主与人权,她就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伊林·希巴迪,她不畏强权,坚持高举起人权的大旗,多少年如一日,她的天空是神圣而伟大的!正是那一份执著与坚持,她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女斗士。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柔必强!用坚持锻造你的辉煌!

瞩目的光环,迷人的才情,傲人的赞誉,谁不渴望成为明媚天空的拥有者?

然而,这份绚烂,不是宿命,不是注定,不是例外,而是一点一滴虔诚的历练!

把握住你的天空,绘出你人生的美丽天空!

怀想天空

我们知道。“文以载道”是古人一贯倡导的。那么,在现在虚伪、忙碌、铜臭味十足的社会里,有谁为我们承载良好与精神道德?

大师在哪里?

冰心、巴金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之后,我们还能企盼谁?余秋雨越来越体现出他商人的品质,韩寒、郭敬明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大行其道,贾平凹、莫言已难觅其踪。他们中有谁挺起了擎天的责任?现在的书籍,多数粗制滥造。从前讲的是三稿四稿,现在则是码字填坑,讲一顿饭完成一个中篇的构思。如此下去,形成了一股极坏的影响,严重损害了书的品质,也浮了作者与读者的心。还剩下的,是易中天和于丹们,挖老祖宗的古墙。但他们是学者,不是大师。写出来的只能叫研究成果,而不是载道的文章,去撑起精神的宇宙。

意象在哪里? 在这忙碌的时代,人们重复着家与单位或家与学校的单调,完成着各样的工作与作业,应酬着人事间复杂的关系,哪有余暇静静品味唐诗宋词的美丽意境。于是小说便乘虚而入,占领了书市。当然,那些名著是无人动的,言情、武侠、玄幻的虚拟世界如毒品一般消遣着人脑。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波德莱尔曾说:“不懂得欣赏诗歌的人是庸俗的人。”难道我们国人的精神,真的要印上了庸俗的烙印?还记得海子、顾城、舒婷、北岛等为当时的思想界增了些许新意,那么现在又有谁重拾起那逝去的意象?

牛虻在哪里?

精神麻木的国民,正需要您来洗去他们的庸俗,去重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现在,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仍在闪现,古代的礼教已随孔家店一起被砸成碎片,精神的愚昧悄悄地抬起了头。而鲁迅先生,你又在哪里呢?现在,有多少时弊待您针砭,有多少人待您唤醒。那一片精神的晴空,等待着您为我们撑起。

但鲁迅只有一个。那么牛虻,由谁来做?

法国建有先贤祠,让人们记住大师的精神;英国保留着各位名人的遗踪,甚至只是一些孜孜不倦的奋斗者。那我们,那一片天地到哪里去找?

还是多为孩子着想吧!

【病文诊断】

怀想天空

古言曰:“文以载道。”那么,在现在虚伪、忙碌、铜臭味十足的社会里,有谁为我们撑起一片精神的天空?

大师何求?

冰心、巴金老人先后逝世,割断了我们和那个“五四”最后的一脉连系。在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之后,我们还能企盼谁?余秋雨越来越体现出他商人的品质,韩寒、郭敬明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大行其道,贾平凹、莫言已难觅其踪。他们中有谁挺起了擎天的责任?现在的书籍,多数粗制滥造。从前讲的是三稿四稿,现在则是码字填坑,讲一顿饭完成一个中篇的构思。如此下去,形成了一股极坏的影响,严重损害了书的品质,也浮了作者与读者的心。还剩下的,是易中天和于丹们,挖老祖宗的古墙。但他们是学者,不是大师。写出来的只能叫研究成果,而不是载道的文章,去撑起精神的天空。

意象已逝。

现在不是诗的时代,同时式微的还有一种叫诗意的生活。这也难怪,在这忙碌的时代,人们重复着家与单位或家与学校的单调,完成着各样的工作与作业,应酬着人事间复杂的关系,哪有余暇静静品味唐诗宋词的美丽意境。于是小说便乘虚而入,占领了书市。当然,那些名著是无人动的,言情、武侠、玄幻的虚拟世界如毒品一般消遣着人脑。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波德莱尔曾说:“不懂得欣赏诗歌的人是庸俗的人。”难道我们国人的精神,真的要印上了庸俗的烙印?还记得海子、顾城、舒婷、北岛等为当时的天空增了一抹亮色,那么现在又有谁重拾起那逝去的意象?

呼唤牛虻。

现在,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仍在闪现,古代的礼教已随孔家店一起被砸成碎片,精神的愚昧悄悄地抬起了头。而鲁迅先生,你又在哪里呢?现在,有多少时弊待您针砭,有多少人待您唤醒。那一片精神的晴空,等待着您为我们撑起。精神麻木的国民,正需要您来洗去他们的庸俗,去重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但鲁迅只有一个。那么牛虻,由谁来做?

法国建有先贤祠,让人们记住大师的精神;英国保留着各位名人的遗踪,甚至只是一些孜孜不倦的奋斗者。那我们,那一片晴空到哪里去找?

救救孩子„„

【课后巩固】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要求:从小诗中概括出一个主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四篇:2012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

2012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船主与油漆工

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新课标卷(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海南、山西、新疆、云南、内蒙古、河北)高考作文题:

给材料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船主请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涂刷油漆。修船工涂刷完油漆后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把洞给补上了。船主拿了一个大红包感谢,修船工却说这是小事,不过是顺手之劳。考生从这个材料可以多角度思考,但主要的思考方向有二,一是从修船工的角度,可以谈莫以善小而不为。帮助别人往往是举手之劳,顺手之劳。未必要刻意为之。但是消除了安全隐患,保护了驾船出海者的生命安全,功莫大焉。从船主的角度可以写感恩,受到别人的帮助要知道感恩。正如船主所说,要不是修船主及时修补这个隐蔽的船洞,那他的已驾船出海的孩子们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因此应该重谢修船工。但是目前社会上有些人不知感恩,有的甚至以怨报德。这个题目,实际上也暗扣社会上的热点。如前一段时间报上所载是否应该帮助倒在路上的老人、是否应该帮助那些遇到交通事故的伤者等话题。当然,从这个材料也可以涉及到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等问题。修船工的任务是对船进行油漆,但是补洞比油漆更重要,是消除行船的安全隐患。修船工纵然可以不去补洞,也有责任提醒船主及时修补。然而举手之劳,顺手之便,何乐不为。于是修船工主动地修补好了船洞,避免了一场海难。

总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材料内容通俗,主旨明确,考生可以各抒己见,写出有见地的好文章。

第五篇:2013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2013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分析:上善若水任方圆的含义是指最高的德行是像水一样,做人也像水一样柔能克刚,随圆就方。

读懂材料是第一位的,阅读、理解、分析、思考、结论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没有阅读理解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没有分析与评论的可能。所以,能不能听懂别人说话,能不能看懂文字,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前提。

上善若水:生命(王燕晶)

生命(王燕晶)

生命本就是一片纯白的空地,孤独的人们反复徘徊在这片空地上。我们哭了又笑了,一点点明白人世所谓的道理。于生命的浮华、尘世的喧腾中,我们从沉默到成熟,从成熟到繁华已尽,人世的种种,值得思量。

事实是最残酷的证明,而现实,则是最残酷的事实。生活的潮流总会有一天让你看到最丑恶的人生百态,而随着时间轴一起向前进的,则是我们逐渐被磨平的棱角。而纵使有一天,你被这个社会所抛弃,从此碌碌无为,存在于社会的最底层。那么,这本就是生活的面貌,我们无从改变生活的真相。我们艳羡于所有站在顶端的人,却不知道他们是用多少倍的付出与煎熬成就如今的宏图。

时间从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止它流转的步伐。我们得像所有忙于寻求生命意义的人一样,学会适应。当然,有些执著于一己而无果的则会永远逝去。

变通只是一种态度,与之相对应的刚正不阿则是一种心灵的存在方式。我们的一切生活都是为了探寻未来生命的烛光。而这种探索,则需要我们思索人生,对未来则要有一种高瞻远瞩的信心与追寻。

外圆内方不是工于心计。像古代所有的皇亲国戚争权夺位,谋取一片江山,而表面却波澜不惊,言辞句句有所指却又不点破,这应该被称之为圆滑吧,却偏偏他们内心恶毒,手足相残,亦所不辞。好似所有的帝王都是踩着鲜血登上皇位的。而在整个过程中,被称为圆滑的东西最自私,也最丑恶。

我们的确要有一套自己的处世模式,我们总是要以人心为背景,在自己的舞台上用生命来旋转、歌颂。我们的确得有心计,但在友情、亲情及所有值得我们去回忆的篇章里,取得胜利的永远都是包容、朴素、真诚与善良。

每个人都有想法,但我们却需要以另一种形式来呈现自己的观点。即使困难重重,我们依旧不能改变自己善良的本质。变通只是一种策略和方式,而内心的方正与坚守,却是在时间的逝去中流徙不掉的,永远存在的。我们要坚守心灵,要刚正不阿,要正气凛然。

分析:王燕晶用散文式的笔法写了一篇美文。如果说缺点,那就是没有在开篇就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到了文中才出现了论点。高考作文与日记、随笔是不一样的,改卷老师没有阅读耐心,因而,学生也自然不能随心所欲地抒情。老师们从读标题、看两头、抓中间做起,快速地浏览一篇文章。这样的文章虽美,却未必能得高分。

方圆(赵琦)

我们都很熟悉“上善若水”,但极少有人知道后面还有“任方圆”三个字。或许,这被我们忽略的内容才是水之至善的真正原因。的确,我们有时需要变得“方”一点,这一种责任感和正义感,是方舟子敢于一次又一次揭破骗局、不懈打假的坚毅果敢,是斯诺登敢于爆出美国“梭镜”计划窃听丑闻的英勇无畏;“方”不是面对劫匪我自岿然不动的胆小懦弱,不是看到老人摔倒不敢扶起的顾虑重重„„如果没有正义,没有有棱有角、不惧身后千夫所指的勇士,我们的社会不知道会少多少真相与正能量。

但这种“方”绝不是肆无忌惮与跋扈不羁。如今,我们的言论更加自由,可很多人却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变得无知无畏,只要张扬个性,只要跳脱不羁,面对他人的批评或建议,一句“我不在乎”就轻松带过。他们因无知而放任,无畏而善斗,忘了自己内心应该还有一条底线去遵守。这样的“方正”,我们宁可不要。

所以,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变得“圆”一些。这不是妥协退让,而是一种更为高明的生存与斗争的智慧。古人云:“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任何事情太过极端便都是错误,懂得各退一步才会海阔天空。萧伯纳面对路人“我从来不给愚蠢的人让路”的挑衅,并没有生气,没有愤怒,没有用一贯刻薄的笔调进行嘲讽回击,他只是淡淡一笑,“我恰恰相反。”彬彬有礼地将一场矛盾化为无形,却让挑衅者无言以对。这才是智慧。

当然,“圆”不意味着圆滑世故,不是为了某些利益去阿谀奉承,不是在唯唯诺诺中丧失自己的主见,更不是让无情的现实将曾经的热血青年打磨成精明势利的“老油条”。

有人说,你变得有棱有角的唯一好处就是让别人吃掉你的时候更容易下口;而你变成一个圆,则会让你越滚越远,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那就让我们做水一样的人吧,“上善若水任方圆”,任它改变形态,亦不失其本心。

分析:赵琦的文章,论点明确,层次清晰。第一段明确提出论点,文章从“方”与“圆”两方面论述,最后归结为“那就让我们做水一样的人吧,“上善若水任方圆”,任它改变形态,亦不失其本心。”这样的文章易得高分。只是在语言上还需用心经营,摘抄、仿写、创造,是学习写作不错的途径。

赵琦的文章所举到的事例,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所以,在事实论证的时候,有典型人物事例当然是好的,但如果没有储备大可不必惊慌,生活现象随手就可拈来使用。

世间万物,方圆之间(刘昕)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题记

(分析:以诗文开篇点题,既文学,又明晰。)

上善若水任方圆(张瑶)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不恶,而攻坚强莫之能胜。”

——题记

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并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气度,滴水穿石是种一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

水泽万物而不图回报,能够随着外界的环境而变化形态,与之相适应。它不因谦就而卑怯,却因虚和得永生。它不似牛奶需要在方盒子里体现价值,也不必像酒一般在方盒子里彰显身份。它拥有“自我”,却更能做到“无我”。它不争不抢,淡然超脱,于无形中而幻化为有形。一旦发威,不可阻挡,这就是智者。我们做人就应“上善若水任方圆”,外圆内方,心境淡然而不脱于世外,圆通处世却不迷失自我,改变“外我”却永保“本我”。

(分析:题记表明主题,已经表明了作者对材料透彻的把握。第一段又以整齐哲理的排比句出现,更深刻地写出了“上善若水”的水的特质,表明至善如水。)

杨晨雅:水虽然始终沉默不语,但它的行动却响亮地告诉我们,灵活变通会使自己足迹遍及各处。

郭雅伦:房子总是建成方的,箱子也总是棱角分明,这样的形状赋予它们稳固,却也限制了它们的变化。轮子是圆的,球也是圆的,这给予了它们随心所欲的自由,却也容易让它们脱离轨道、失去控制。方有方的好,圆自然有圆的妙。上善若水,遇方则方,当圆则圆。人生若棋盘,圆形的棋子可以演化出千万般变化,也需要在方格棋盘的限制之内。

曹凯利《方圆——处世哲学》

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世的锦囊。

——题记

故事中的渔夫无疑是可悲的。他曾经有三次机会,都放弃了,而一味地停留在过去的眼光里,太过偏执。处事不知变通而最终只能一无所有。方是人格的自立、原则的坚守,是目标,是理想,是信念;圆是灵活,是变通,是劈波斩浪的手段,是搏击人生的策略。

(分析:题记很经典很精彩。不仅准确把握了材料含义,也高度精炼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只这一句,就奠定了高考作文得高分的基础。)

葛晶晶《圆之规,方之矩》

头顶的天空还未褪去淡淡的星光,远处的天边却出现了一抹霞光。这是新的一天。日子这样安然地反复着,生命却并未单调重复。日出日落,春华秋实,寒来暑往„„绿芽新吐,叶茂根深,残落凋零„„这是造物主对生命的礼赞,诉说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的传奇。

规矩是什么?它不是刻舟求剑的死板,它不是画蛇添足的多余,它更不是拔苗助长的荒唐。它是万物的尺度,是对事物约束的法则,是为了更好地前进的罗盘。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一语道出了规矩对人们约束的重要性。

单说以法律形式存在的规矩,你可曾试想过它的重要性?若少了这些规矩和约束,我们面临的将会是怎样一个可怖的世界:交通因失去秩序混乱不堪,坏人因不受管制而制造事端,该是医生做的事却被司机推给了厨师„„那将会是一个怎样令人痛心的“人间地狱”?

正因为规矩,我们才可以欣赏到日出日落的美仑美奂,才能体会到夏雨秋风的四季变化。

(分析:作者显然没有读懂材料,理解的正误是作文及格与否的前提。然而,打出这篇文章,是因为作者的评议语言优美,注意了结构的安排,在句式的编排上也较用心。)

442班比我们多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以“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开放性的题目,更考察大家对此类问题的看法。平时没有思考意识与总结习惯的同学,在这些问题上,常常是什么看法也没有的。原啸的文章,有很好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书籍,在传承与发展间

原啸

莫泊桑在一篇小说中写到一个极端守旧的老头,穿复古的衣服,蹬过时的款式的皮靴,最要命的是他从来不接受新的思想,只翻看过百年前的经典名著,一生只读过一本新书,那是小城车站的《铁路指南》。

如果说世间万物都是形式与内容的集合体,那么最容易留于形式的又恰恰是内容。如果一个人的内容没有被足够重视,落后于时代,陈腐、守旧,那么生命就会如一潭死水,灵魂就会失去鲜活。

而书籍,决定了人的生命是鲜活还是死板。高尔基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看来,书籍能不能引领人们探寻新世纪的光辉,取决于其是否符合时代精神。中化文化之烛火千年不灭,上道轩辕,下至于兹,满含兴亡成败的曲折。漫漫青史,不仅浸透了为史者厚重的笔墨,也浸满了每一个读史的国人慷慨的热泪。我们为自己生在一个百世长存的文明古国而自豪,更为祖国五千年灵魂不灭的文化而倾倒。有时,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厚重稳健的民族在近代会被多国瓜分蚕食,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为什么外邦西夷会轻而易举扣开国门?圆明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为什么孔孟的“仁者爱人”没能教化他们放下屠刀?为什么杜甫的“山河破碎”没能唤起国人奋起的勇气?永乐大典上万卷、数亿言,在战争烈火中化为残页?它的命运就像中华传统文化的命运一样,在现代与传统的交接处面临拷问。

如今,又是一个太平盛世,但是昨日末世的阴云却依然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高悬。我们应该清楚,面对现代化,不能再空说春秋大义,要学习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完善自己;手里捧着的不能再仅仅是当年士子的四书五经,而是要热爱科学、追求真理。

但另一个极端往往是,一部分人盲目地迷信西方教条,不惜完全割断身后千百年的传统文化,承认《基督山伯爵》中厚重的拜金主义,却不屑于孟子的舍生取义、重义轻利;向往《安娜》中奢华的上层社会,却启动老庄安贫乐道的哲言,听不进刘禹锡陋室抚琴的高歌。事实证明,一个传统的文明古国不能也不可能切断历史而独立存在,一切完全放弃传统的国家都是没有未来的。胡锦涛总书记的话坚定有力,至今传响。

我们不约而同地生活在同一部历史当中,我们的文化接受着历史的选择。我们既不能完全舍弃历史的过往,也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什么样的文字更适合当下,什么样的思想能够指引未来,书籍任重而道远,我们的选择更要合理而谨慎。

古诗词鉴赏手法

一、修辞手法 1.比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2.拟人 槛菊愁烟兰泣露。猿猱欲度愁攀援。

拟人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形象生动。

3.借代

低眉信手续续弹。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4.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连锋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夸张的作用: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5.设问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设问的特点: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其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6.反问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反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7.双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怜子情如水,谐音相关)春蚕到死丝(思念,谐音相关)方尽。暖风得醺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8.互文

互文,是指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9.反复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知否?知否?就是绿肥红瘦。

反复的作用: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10.对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的作用:句式整齐,便于吟诵,结构一致,音韵和谐;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可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11.比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比兴的作用:托寓象征,引发联想。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创造出缠绵悱恻的情调,引起下文的故事,或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

12.排比

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排比的作用: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二、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直接抒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直抒胸臆的作用:富有感染力,能将情感表达的更强烈,更能打动人。

2.景情关系(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以乐景衬哀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3)以景结情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托物言志(借物表达思想、志趣)

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托物言志的作用:把抽象的道理或含蓄的感情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含义深刻而不枯燥,语言生动而不呆板,能引起阅读的兴趣并发人深思。

4.怀古诗(1)借古抒怀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怀古伤今

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3)借古讽今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三、描写手法 1.白描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描的作用:以其简单质朴的风格突出被描写的对象,使其简洁明了,表现力更强,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

2.动静(1)动静结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以动衬静(衬托)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4)化动为静 遥望瀑布挂前川(5)化静为动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3.虚(想象)实相生

在古典诗歌中,虚与实是相对出现的,一般而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②已逝之景之境。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③设想的未来之境。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

4.侧面描写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烘托)5.远近、点面、俯仰、视听、色彩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面”是整个蜀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四、其他手法 1.对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古今对比、怀古伤今)对比的作用: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2.衬托、烘托、对比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之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友情之深)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写离愁)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写天姥山奇伟)

3.烘托与渲染

渲染属于正面描写,烘托属于侧面描写,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登高之所见闻。天高气爽,风声猎猎,峡中哀猿长啸,江渚清水环绕,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群鸟迎风飞翔,诗句通过六个特写镜头,渲染出秋天的肃杀苍凉。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这些景物描写对于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它们都是正面的描写。这样的正面描写就是渲染。

(2)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

见了美丽的罗敷,行者“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绡头”,耕锄者停下手中的农活,罗敷之美可以想见。这里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但罗敷之美通过行者、少年、耕锄者的反应得到了有力的表现。行者等人的反应,对于罗敷之美来说,显然是侧面描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烘托。

看托体与主体是否相属。

(1)“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对于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其实也是一种从属关系,“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是肃杀苍凉秋天的属类,肃杀苍凉藉“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而存在。在渲染中,托体(描写对象)与主体(所要表达的事物)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从属关系,托体是主体的具体表现,主体是托体的抽象概括。

(2)汉乐府《陌上桑》,托体是行人、少年等人的反应,主体是罗敷之美,托体能够反映主体,但托体并不是主体的具体表现形态,托体和主体并不相属。(也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4.用典

《锦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用典的作用:

品评历史,借古论今。——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抒情言志,表明心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引发联想,创新意境。——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简洁精练,内涵丰富。——《锦瑟》 5.抑扬(1)欲扬先抑

游园不值(南宋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值:遇到。不值,没有遇到主人。)

(2)欲抑先扬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生活实例

别人向你借钱,先冷面无情拒绝,后热情送钱。

小伙子第一次见丈母娘提亲,只提了六个小苹果,吃饭狼吞虎咽,不拘小节。等丈母娘脸色极差,要把他赶出家门时,他又挤进门说:“不知道您喜欢啥,带了点小礼物。”丈母娘打开一看,是六万块钱。

抑扬的作用:形成反差,两相对照,突出中心;出乎读者意料,引起新奇的审美效果。

6.照应

江晴(郑燮)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吐”照应“雾裹”。

照应的作用: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扣题照应即围绕题目或主题反复照应,这样使全诗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展开,主题明确,结构严谨。

7.象征(以物)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梅兰竹菊象征君子的高洁傲岸。

象征的作用: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下载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忧与爱》样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忧与爱》样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江苏卷作文--忧与爱[推荐5篇]

    忧与爱 忧与爱,其实一体,同源之水,同根之木。是手背和手心。忧是果,爱是因;忧是表,爱是里。爱则生忧。 忧即是爱,爱才有忧。 看到花儿美丽就把它摘下来的人是不爱花的,任凭它在几天......

    高考失利—高考失败—2012年江苏省的零分作文忧与爱

    四川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网上报名地址:http:///高考一结束,大家除了关心如何填报志愿外,最关心的当然是今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与零分作文了,有优美的语句,连贯的思维,独特的创意将获得......

    2012江苏高考高分作文《忧与爱》范文大全

    忧与爱 我常常想,为什么中华文化总是被总结为饱含忧伤的,却又不存在真正意义上伤感破碎的悲剧?思考过后,我觉得这正是我们民族性格的体现,是我们民族情感的共同表达。 因为爱,所以......

    2012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

    2012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 严格地说,没有忧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爱,正如没有异乡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故乡。 你应该知道,我爱着北方的故乡,忧伤地爱着。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直到......

    2012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

    忧与爱 生命的蛛网,由担忧与爱这两种紧密缠绕的丝线织成。它将时光的流沙漏去,却不曾沾染上一丝灰尘。 五岁时 天好蓝,云好白,你嘴里含着棉花糖,与爸爸妈妈在草地上奔跑。手中的......

    2012高考江苏优秀作文:忧与爱

    忧与爱 你明儿个就回城里了?哦,你过来,做爹的有几句话要跟你说。 记住以后回来,见了乡里乡亲的都打个招呼,记不得叫啥没关系,人家都记着你哪! 前儿个你二爷给你递烟,你说说,你不抽就......

    2012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及点评

    2012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今天,2012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随着高考成绩一并揭晓。今年的《忧与爱》作文题倍受社会各界肯定,作为江苏多年高考作文阅卷负责人的何永康教授也专为快报......

    2012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

    2012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 生命的蛛网,由担忧与爱这两种紧密缠绕的丝线织成。它将时光的流沙漏去,却不曾沾染上一丝灰尘。 五岁时 天好蓝,云好白,你嘴里含着棉花糖,与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