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校友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大家好!
今天,我怀着十分愉快的心情,作为文化大革命前毕业的、穿过军装的老校友在这里讲几句话。
看到台下那么多的年轻校友的脸,确实感到自己已经老了。以至于我想,象这样10年、20年一次的校友活动,不知道自己还能参加几次。另外一方面,也感到时光过得确实太快了。离开学校已经40年了,真是弹指一瞬间。当年在学校渡过的岁月,好象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当时的生活、条件与现在根本不能相比,当年,天热的时候,天天吃茄子、西红柿,冬天就是白菜和萝卜。生活也非常紧张,起床号一吹,几分钟之内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但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西电也为我们国家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就以我们1系611班来说吧,光是将军就出了2位。一位是我们校友会的名誉理事许祖庆同志,我们上海是个大城市,但上海将军并不多。由于许祖庆同志属于总参保密系统,所以从来不在新闻媒体上出现,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许祖庆同志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通过什么背景,什么关系上去的。从小技术员做起,吃苦在前,任劳任怨,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而且,许祖庆同志虽然是将军,但是为人处事还是和过去一样,对老同学,对任何人,非常热情,非常真诚,非常容易接近和相处,与他打过交道的人没有一个不说他好的。不象有的人,有了一点权,有了一点地位,就六亲不认、目中无人了。还有一位,是前几天发射神州飞船的酒泉基地的前主任,司令员刘明山同志。还有他的爱人潘仁瑾同学,他们的事迹是非常感人的。前年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组织到酒泉基地去慰问,他们听了刘明山、潘仁瑾的事迹介绍后深受感动,由著名配音演员乔臻、丁建华编了一个对口朗诵,向全国实播,非常动人。潘仁瑾同学由于积劳成疾,已经于1999年去世,她生前立了多少功,获得过多少荣誉,我也不介绍了,看一看在北京为她举行的高规格的隆重的追悼会就知道了。中央军委特地送了花圈,当时的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也参加了追悼会。一个校级技术军官,又不是职务很高的领导干部,能得到这样高的荣誉,说明什么?说明她是多么优秀,多么卓越!将来我准备把他的资料发到网上去。今天我在这里介绍这些同志,并不是吹我们1系611班怎样怎样,他们的光荣不仅属于他们个人,也是我们西电母校的光荣,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他们的革命精神,是母校培养教育的结果,是我们母校这棵大树结出的硕果。我想,其他班级,其他系,也一定人才辈出,同样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同志,就是象我们这样的小八辣子,在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中,也时时处处能感受到从母校得到的教育,打下的知识基础,还有那些艰苦奋斗的作风,谦虚谨慎、努力开拓进取的精神,严肃、严格、严密的治学态度对我们的影响,一辈子都受用非浅啊!所以,我们今天要对母校的领导说,我们这些老校友,永远不会忘记母校的培育之恩,我们还记得曾经读过的贺敬之诗“回延安”:“延安的小米延河的水,是延安母亲哺育了我。”今天,我们这些老校友要对母校说的是:
西安的小米渭河的水,感谢西电母校哺育了我们!
下面,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些我们班校友平时活动的情况。我们1系611班全班近100人,在上海有25名校友,平时都能联系到的。招之即来。平时我们组织旅游,到附近的周庄,同里,东山,也曾经组织上海的同学到南京去,和南京的十几个同学搞联欢,非常有劲。去年我们组织集体过六十大寿的活动,有的60岁,有的61岁,62岁,63岁,不管,一起过,大家欢聚一堂,唱歌跳舞,非常亲切,非常温暖,大家的反映也很好,比自己家里儿子媳妇化钱到饭店里去拉圆台面有意思多了。把在场的一个个体老板都感动了,自动赞助出钞票为我们每人做了一个光盘做记念。在毕业30周年(1996)时,我们在上海组织了一次全班性的活动,全国各地的老同学来了五、六十人,当年的班主任、指导员也被我们拉来了。
大家非常愉快,事后我们还专门搞了一本影集,分发给大家,非常珍贵难得。在2001年组织了一次集体返校,“打回老家”,重回西安母校。外地或国外的同学来沪,我们都按照他们的愿望尽量组织聚会。还有,有的同学因病去世了,我们也派代表前往吊唁。比如,前面讲到的潘仁瑾同学的追悼会,北京举行,送花圈的单位非常多,级别也相当高,有中央军委送的,有酒泉基地及部门送的,有北京各军兵种、各研究院送的,我们1系611班同班同学也送了一个,结果怎么样,最后研究决定,在前面就放两个大花圈,一个是中央军委送的,另一个就是我们同学送的,其他的都放在旁边或侧面。为什么?老同学,老战友情最深意最切。
我们母校,好比一棵树,一片树林子,我们这些学子,就象这片树林子里的鸟。同一个树林子里的鸟说话最亲切,最能沟通,最知音。作为死者,潘仁瑾同学在九泉之下,也是最愿意聆听到的声音吧。由于我们校友会活动组织得比较好,使有的外地的同学受了影响,他们退休以后,把外地的房子卖了,在上海买房子安渡晚年。他们说,上海有那么多老同学,“滚”在一起多少开心啊!
好了,我的时间可能已经超过了,我不能把其他同志的时间占了。最后
我们衷心地祝愿
我们亲爱的母校蒸蒸日上,前程辉煌!
我衷心地祝愿
在座的年轻的校友同学们事业有成,为国家的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母校增光!
也衷心地祝愿
在座的老校友身体健康,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谢谢!
田畔中学30周年校庆庆典大会校友代表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田畔中学81届的毕业生,很荣幸作为校友代表在这里发言。
往事如歌,岁月如诗,回顾当年在田畔中学求学的历程,我们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恩师的教诲犹在耳边,好友的拳拳之心永不忘怀。如今,我们当中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或运筹政坛,建功立业;或在商海打拼,财源广进;或身居平凡,默默奉献。饮水思源,感恩社会,回报母校,造福家乡,作为校友,当母校呼唤我们,我们应该责无旁贷,为母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次30周年庆典,既是母校30年发展历程的全面展示,也是母校迈向新起点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希望母校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此,我也衷心地希望各位同学胸怀远大理想,立足艰苦奋斗,加强品德修炼,坚持勤奋好学,努力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希望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田畔中学,推动田畔中学教育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
最后,祝愿我们的母校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再创辉煌!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事业腾达,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亲爱的母校、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多少年了,总想回到母校来看看,但由于工作繁忙、路途遥远,始终没能如愿。今天回到母校的怀抱,一是感动,二是感激。感动的是,母校在50岁的生日里,更加的年轻,更加的富有朝气。在灿烂的阳光里,母校更加生动靓丽,校园里有校史回顾展、科技演示屏、校友寄语墙。全体师生喜气洋洋,整个学校笑语欢歌。在这个庆典仪式上,我非常荣幸地代表全体校友,对母校说一声:祝母校生日快乐,祝母校永远春光无限!
让我们感动的还有:母校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办学以教师为本,没有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教师不仅需要忠诚、奉献和热爱,还需要不断掌握和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师这个岗位,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母校极其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在师德、师能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与此同时,学校的领导班子还做到了“为人师表、秉公行政、学习领先、自励自警”的承诺。学校构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精力旺盛的老中青三结合的办学和教学队伍,培养和形成了一支堪称学者型的教师队伍,为母校的长远发展创造了人才优势、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们在校庆的日子里,看到了德、智、体、美、劳诸育和谐并举的教学成果。学生们都有张扬个性、发展特长的空间;教师们都有因人施教、亲和调控学生的感染力。学校把学生具有融洽的人际关系,看成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看成是他们成为社会栋梁的不可缺少的素质。所以,在进行健全性格培养的同时,还不断加强行为养成教育,做到常抓不懈、日积月累,既重视传统美德教育,又加强时代新风的灌输;既健全规章制度,约束每个人的行为,又在常规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可以说,龙兴小学的所有学生,在这里都是健康愉快的,作为你们年长的校友,我们赞美校园的这个和谐之美。
我们感激母校给予我们精神动力,感激母校对我们的培养教育,感激母校带给我们的骄傲与自豪。我们一定不辜负母校的殷殷期望,为母校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祝母校的师生们再创辉煌,祝母校更加繁荣、兴旺!
谢谢大家!
校友代表xxx
年月日
海内外校友代表赵帝英同志的祝辞
在举国上下一片欢腾,隆重庆祝祖国五十周年华诞之后,我们又在依山傍水的干井口,欢庆我们的母校建校60周年。浓浓情,深深意,在这校庆的会场里交融着。在这令人激动的时刻,我代表忠县中学的海内外的全体校友向培育我们的母校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感谢!
母校毕业了一万七千余名校友,如今,他们奋战海内外各条战线上。在母校六十华诞前夕,我们北京、成都、重庆、武汉、昆明、万县市与忠县的校友们,共有上千人分别举行了欢乐的聚会,并成立了校友联谊会。每个地方的校友聚会时,我们心中涌动着的激情,化成了一个深情而响亮的声音——“感谢忠县中学培育了我们”!我们忘不了那些远离家人独自在校居住的领导和老师们,他们全身心地关注我们的成长,为把我们培育成才,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我们忘不了当年辛劳的工友们,无论赤日炎炎还是数九寒天的日子,一根扁担挑水不止,艰难地往来于长江与食堂之间,洒下了一路汗水;我们忘不了辛勤耕耘的老师们,夜深了,我们早已入睡,老师们房间里的小窗户灯光依然闪烁,伏案备课为我们批改作业没完没了......几十年过去了,母校领导、老师、工友们精心培育我们的情景还在脑海里一幕幕涌现!
1939年这个难忘的年月,我们的母校——精忠中学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了。她一诞生就向世人宣告了她的办学宗旨:“精忠报国”!六十年来,她一直高举“精忠报国”的旗帜,向祖国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在军队有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的将校级军官;在科研机构有做出了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贡献的研究员和专家;在高等学府里有远近闻名的教授和学者;在国家部委机关里有政绩出色的领导干部,他们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活跃在各自的领域里。今天我们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和贡献,与母校的领导、老师、工友们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
树有根,水有源!忠县中学就是我们立足事业之“根”!母校就是我们智慧之“源”!我们的母校已经走过了辉煌的60年,她培育的人才在神州大地精忠报国,为母校争光。母校是一所远离繁华闹市的乡村中学,但却奇迹般地成为四川省、重庆市的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这是一件很不容易办到的事情。这里凝结了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的心血,凝结了母校一代又一代领导和教职工的心血,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大力帮助和支持。这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光荣!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祖国的21世纪更加辉煌。国家要更加强大,人民生活要更加幸福。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将同母校一起,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奋力拚搏,再创辉煌!我们也祝愿全体同学心系神州,放眼世界,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老校友座谈会策划
老校友座谈会活动方案
大学学生会
二〇一二年三月
目录
活动主题
活动对象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指导单位
主办单位
活动流程
海南大学老校友座谈会活动方案 不禁喟叹岁翻开早已发黄的页张,试着寻找过去所留下的点点滴滴的足迹。转眼已不是那气盛的少年,月不饶人。展望今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一、活动主题
友谊、进步、跨越
二、活动对象
大学老校友
三、活动时间
2012年5月31日,下午3:00--21:30
四、活动地点:
大学旅院3教
五、指导单位:
共青团大学委员会
六、主办单位:
大学学生会
七、活动流程:
(一)准备工作
1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联系老校友,告知他们座谈会举办时间,邀请方便的校友参加。
2向校友征集老照片
(二)座谈会现场
1来宾签到
在教室门口放一块签字版,参加的校友在进教室前在签
字版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持人宣布,介绍到场嘉宾。
3到场嘉宾讲话
4主持人介绍本次交流会的主题和内容
5在幻灯片上播放收集的老照片,配上生动的音乐和文字。随后播放展现校园如今风貌的照片和短片。
6互动环节,老校友主动上台发言,说说自己多年后回到母校的感触,以及对母校发展的建议。
7由校友代表上台发言,围绕主题进行总结,宣布座谈会圆满结束。全体校友去室外进行合照。
(三)晚宴
校友们聚在一起共进晚餐,席间回忆当年,交流感情。晚宴接近尾声时,由工作人员统计校友工作单位,电话,邮箱,告知校友整理后将合照和联系方式发送给每个校友。
大学学生会
二〇一二年四月
第三篇:寻访老校友
寻访老校友,探寻东华发展历史
房成亮、许慧春
1.采访目的:
我们在寻访校友的同时,大力宣传东华形象,加强了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并且将校友 成功经验和人生经历带回学校,与更多的同学分享,在同学中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校友采访活动将成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我校04年40号文件也明确要求:“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海内外校友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大学生面对面地探讨理想、人生、成长成才等问题,发挥校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我们坚信,这样的活动为同学们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并通过采访校友这种特殊的文化实践方式,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通过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成功经验,指导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育他们珍惜时光,好好学习;锻炼能力,拓展素质;增强责任心,提高竞争力;为将来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打 好基础。通过采访,宣传东华,加强校友与学校联系,提高东华的影响力。
通过与校友的密切交流,我们将深切感悟“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蕴意,为把东华建设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校而不懈奋斗。2.采访形式:
采用实地采访的形式和校友面对面交流,并带上问卷调查表做好记录。说明:若是遇到校友很忙的情况,则改为电话采访的形式。3.采访背景:
正值东华大学六十华诞到来之际,我们寻访老校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解读东华,从了解东华校史开始。首先,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六十年来东华的发展历程。
谈东华校史必谈纺织,东华源于纺织。
纺织工业是旧中国最大的工业之一,上海是旧中国最早的纺织工业基地和沿海主要的重要通商口岸。当时,上海纺织高等教育,有私立中国纺织工程学院、交通大学纺织系、上海工业专科学校的纺织科、私立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诚孚纺织专科学校、文绮染织专科学校等6所纺织大专校系。建国前夕,全国有18所纺织大专校系,其中6所在上海。旧上海的纺织高等教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院系一般规模不大,师资力量薄弱,设备简陋,但是,这些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有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学识渊博、专业造诣较深,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纺织技术人才,为中国甚至世界的纺织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的经济和文教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1950年6月,在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华东纺织管理局主持,会同上海棉纺织业同业公会,将4所分散的私立纺织院校首先合并,定名为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为了使纺织高等教育适应全国纺织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纺织工业部在教育部的同意下,委托华东纺织管理局将上海的几所纺织院系进一步调整组合,于1951年6月决定以交通大学纺织系、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上海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等3所院系合并为基础,建立一所新的纺织工学院,定名为“华东纺织工学院”,选定上海延安西路与中山西路交叉处、在抗战期间遭日机轰炸变成废墟的原光华大学校址及附近183亩农田为新校园基地。建校初,设纺织工程、机械工程、染化工程3个系,在校学生1178人。1952年开始,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从1952年到1956年,先后有6所校系(外省5所,上海1所)调整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按并入时间先后,依次是:南通学院纺织科、武汉中南纺织专科学校、四川乐山技艺专科学校印染班、苏州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上海华东交通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科、青岛工业学院纺织系,从而使学校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所纺织高等学校。经商定,所有调入校系的原毕业生,都是华东纺织工学院的校友。
1954年,学校开始接受外国留学生。1956年,开办夜大学,并受纺织工业部委托,开办了三年制的专科老干部班,由各省市推荐纺织工业各级领导干部来校学习。195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60年10月,学校被列为全国重点高校。
自1951年至1966年,经15年的努力,学校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纺织高等教育的专业体系,在校生达4000余人,教师约600人,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全国重点大学。
“文革”期间,华东纺织工学院和全国高校一样,遭到一场浩劫,停课和停止招生达5年之久。1969年学校下放到上海市,1972年4月更名为上海纺织工学院。“文革”后,特别是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在思想、政治、组织、教学等方面全面拨乱反正,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根据国家经济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原纺织系、染 化系、机械系的有关专业的基础上陆续建立了自动化系、企业管理系、化纤系和社会科学部,增设了一批新专业。1979年,学校重归纺织工业部领导,1980年恢复华东纺织工学院校名。1981年,国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85年,经纺织工业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
1994年11月,中国纺织总会管理干部学院(在无锡市)并入中国纺织大学。
1995年9月,学校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1997年5月通过了“211工程”可行性论证和立项审核,确定了“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管、应用艺术类学科为主,兼有理科和人文、社会类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蓝图。
1997年10月31日,中国纺织总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 9月1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深化,学校正式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1999年8月,国家教育部和上海人民政府决定将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中国纺织大学。
1999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纺织大学更名为东华大学。
1999年9月,国家轻工业局上海玻璃搪瓷研究所并入东华大学。
到2000年底,学校已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点。本科生年招生规模已超过3000人,研究生年招生规模超过500人,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12600人。除材料学、纺织、服装、染整、机械、自动化等传统学科专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外,计算机、通信工程、材料工程、环境工程、工业设计、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一批高新技术和艺术类、应用理科、人文社会类学科专业也蓬勃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多科性和颇有影响的高等学府。
面向21世纪的东华大学,正在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努力开发新的学科生长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实力,上水平,建设有特色的、多科性教学科研型大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通过与校友的交流,听校友讲述东华的历史,和校友共同探讨东华历史的精髓。并和校友共同探讨“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深层含义,发觉其中的东华精神,和校友讨论作为当代东华人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
另外,我们在这次采访中,恳请校友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站在他的角度,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提出一些忠告和建议。另一方面,我们还会向校友请教,大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最终融入社会。 4.采访意义:
我校广大校友身上体现的为人、为学优秀品格,校友的奋斗精神、成长之路和肺腑之言,是东华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生动教材。全校上下要共同做好学生访谈校友工作,使学生广泛受益,形成长效机制,传承东华精神,弘扬东华文化。其重要意义在于:
1.开展工作的历史机遇。以东华六十年校庆为契机,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校友访谈活动,可以促进学校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在与优秀校友接触中,学习体会东华文化和精神,深刻理解国家社会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和期望,指导学生成长成才和人生职业规划。
2.推进工作的重要资源。通过校友访谈活动使各院系和学生与校友广泛接触,可以吸收广大校友共同参与学校育人工作,拓展学生教育的各方资源,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生产实习、就业引导等增加学习机会和资源支持。
3.通过校友访谈活动,创造在校学生与广大校友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使学生从诸多优秀校友身上学习和体会东华文化和精神,深入了解相关行业发展,指导学生成长成才,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志向。
4.通过校友访谈活动,加强学生班集体建设,并以此为切入点,努力建立在校学生与广大校友的长期联络机制,使学生在与校友的长期接触中,得到持续指导教育。
5.通过校友访谈活动,充分反映大批东华校友的成长发展经历和奋斗精神,搜集挖掘整理校友身上所体现的东华精神,并供广大校友和在校学生分享借鉴,传承发扬。
6.要以校友访谈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班团集体的建设,将两者紧密结合。在访谈前期准备、访谈过程、访谈后期总结研讨阶段,结合本科生和研究生集体的自身特点,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班会、主题团日、党支部组织生活、参观学习、报告会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用心感悟,交流分享心得体会,建立长期联系,进而提高班团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7.通过校友访谈活动,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使学生在与优秀校友的学习交流中,获取社会知识,学习成长经验,感受清华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了解相关行业发展。要将校友访谈活动与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引导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学生教育环节和形式。通过校友发展成长的实例,使学生亲身体会感受“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提升学生思想认知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职业道路,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在未来择业中投身重点行业,成为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骨干人才,推动我校学生就业引导工作。5.采访问题:
Q1: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那如何念好机械这个学科?
Q2:现在有些大学生非常看重他们所学习课程的成绩,但是有些成绩好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不一定比成绩差的更能找到好的工作,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Q3:一些人疯狂的想挤进“官场”,加入什么学生会、学生社团、协会等等,加入这些团队本没有错,您觉得我们该如何把握自己的心态呢?
Q4:您现在的工作是否稳定,您现在对你现在的工作还满意吗?
Q5:那么,你在面试或者以后的工作中是否遇到过一些不开心的事呢?
Q5:别人都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那么您觉得大学跟真正的社会有什么区别?
Q6:您在东华读书的时候是如何理解“崇德博学,励志尚实”这一校训的?现在又是怎样理解的?
Q7:根据您的社会经验,您认为这个社会是全才更受欢迎,还是专才呢? Q8:您认为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综合素质呢? Q9:针对现在学生和老师之间联系很少的现状,您觉得有什么好的方法来改善师生关系吗? Q10:针对现在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很多人都不听讲,比如玩手机,你觉得学校应不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制止这种行为呢?这方面您又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Q11:对那些喜欢宅在寝室的大学生,您有什么忠告呢? Q12:对于大学生翘课,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Q13:对于当代大学生作息时间越来越不规律,您觉得应该如何改善?
第四篇:采访老校友感受
采访老校友
刚接到这个暑假作业的时候,我十分苦恼.因为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校友,并且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如果这个作业是在学校期间布置的,我想我会完成的很好。就是这样一件让我一筹莫展的事情,却让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解决了。我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我的暑期任务,而且还受益匪浅。采访过程不是很顺利,因为大家离得不是很近,所以我们小组只派一个同学去采访,然后由他把照片和资料发来。这是老校友他自己的感悟:一中作为延庆最好的高中,身边的同学都是非常优秀的,也使得我在这个存善良好学习的环境中互相竞争,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大学的生活里,也时刻标着一中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分为和学习态度,认真严谨是一中给我最大的行为塑造。
他说身边的同学非常优秀,我相信,因为我们都是全区前几百名选出来的,都是优秀学子,我也相信我能在一中这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中越来越强。在未来的学习中我肯定能努力学习,实现我的目标,也要找到和我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我在高中生活不孤单。
第五篇:老校友座谈会策划方案[范文]
海南大学老校友座谈会活动方案
海南大学学生会
二〇一二年三月
目录
活动主题
活动对象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指导单位
主办单位
活动流程
海南大学老校友座谈会活动方案 不禁喟叹岁翻开早已发黄的页张,试着寻找过去所留下的点点滴滴的足迹。转眼已不是那气盛的少年,月不饶人。展望今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一、活动主题
友谊、进步、跨越
二、活动对象
海南大学老校友
三、活动时间
2012年5月31日,下午3:00--21:30
四、活动地点:
海南大学旅院3教
五、指导单位:
共青团海南大学委员会
六、主办单位:
海南大学学生会
七、活动流程:
(一)准备工作
1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联系老校友,告知他们座谈会举办时间,邀请方便的校友参加。
2向校友征集老照片
(二)座谈会现场
1来宾签到
在教室门口放一块签字版,参加的校友在进教室前在签
字版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持人宣布,介绍到场嘉宾。
3到场嘉宾讲话
4主持人介绍本次交流会的主题和内容
5在幻灯片上播放收集的老照片,配上生动的音乐和文字。随后播放展现校园如今风貌的照片和短片。
6互动环节,老校友主动上台发言,说说自己多年后回到母校的感触,以及对母校发展的建议。
7由校友代表上台发言,围绕主题进行总结,宣布座谈会圆满结束。全体校友去室外进行合照。
(三)晚宴
校友们聚在一起共进晚餐,席间回忆当年,交流感情。晚宴接近尾声时,由工作人员统计校友工作单位,电话,邮箱,告知校友整理后将合照和联系方式发送给每个校友。
海南大学学生会
二〇一二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