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后感写作方法及优秀读后感
《读后感》写作策略以及第四单元考试优秀《读后感》展示
本次现场作文中,有孩子所写的文章通篇复述了一次原文情节,在结尾加上几句不疼不痒的评论,“感少”甚至“无感”,真是喧兵夺主!今天我们来聊聊怎样写读后感,读后感写作方法及优秀读后感范文。
1、什么是读后感?
答:读后感就是阅读后的感想和启示。重在“感”上。
2、怎么写读后感?
(1)概括、引用原文。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概括、引用,为下文亮出观点做好铺垫。
(2)亮出观点。点名自己的感想和体会,亮出观点。
(3)联系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联系原阅读材料,用原材料中的内容证明自己的观点;二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生活实际,还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谈出你的“所感所想”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4)照应开头。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发出号召或者倡议。
3、读后感题目举例:
A、读《xxxx》有感B、永不言弃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谁笑到最后
——读《母亲给出的答案》有感
五(3)班黄以诺
(点评:黄以诺这篇读后感取题目运用了老师例句的B类型。很好!把自己观点作为文章的标题,副标题为读《母亲给出的答案》有感。但是“谁笑到最后”不像是一个观点,倒像是问别人的意见。建议改成“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这样观点才明确!)
读了《母亲给出的答案》这篇文章,我深有体会。
母亲所说的那句话只是表面的意思,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她说的小灰雀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指在各方面领先突出的人,而海鸥是在各方面较落后的人。
(点评:这里就是引用原文中能引起自己思考的句子。简洁明了。)
但是,现在并不代表着将来,有些人小学时学习成绩落后,长大以后却会成为一个大人物,比如爱因斯坦,他在小学时被大家看成低能儿,但是长大以后成了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林肯出生于一个鞋匠家庭,家境贫寒,小学读到三年级就辍学了,后来成为了美国总统……这些人天生聪慧吗?天生就比别人有优势吗?不!他们是靠不懈的努力才会有今天的成就的,但是有些人,他们小时候学习好,家庭环境好,一辈子却混得混混沌沌,碌碌无为,没有目标的思想毁了他们的一生!我们应该从小就树立一个目标,努力去追赶。
同学们,不要为自己现在的成绩而自暴自弃,只要你心中有目标,朝目标努力拼搏,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到时候再看看以前瞧不起你的人时,让他们懂得一个道理:谁笑得最后才是真本事!
(点评:结尾点明中心!)
读《母亲给出的答案》有感
五(3)班徐放
今天读了《母亲给出的答案》,让我深有感触。
(点评:徐放和以诺共同的特点就是开篇引入简洁,直接写出了自己深有感触。)
这篇短文讲的是一个不是很聪明的孩子,在他母亲的鼓励下,不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成绩,成为一名社会精英的故事,读后感《读后感写作方法及优秀读后感范文》。
(点评:概括原文内容,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取能引发自己思考的语句。)
我很欣赏文中的母亲,她儿子能成为一名精英就是因为有她的教导。她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母亲,因为她让她的儿子刻苦勤奋,永不言败。她的儿子也很让人敬佩,因为他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使他打倒困难成为第一,让自己成为传奇。
(点评:这一段写了自己对文章人物的看法,引出自己对儿子这份永不言败的欣赏,为引出自己的观点做好铺垫。)
我觉得,人成不成功,要看他是否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让他不怕困难,不被困难打倒,让他在生活中成为一个强者,而不是看他运气好不好,聪明不聪明。比如我们的大物理学家霍金,他就是一个生活中的强者,他身残志坚,努力学习,才使他成为当今数一数二的大物理学家。
我们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作“大器晚成”,小时候成绩虽然不够优秀,只要努力学习,在一点一滴中积累,就能成功。“今天的努力,明天的实力”,只有努力的人才能成功。成功和鼓励也是分不开的,努力的动力是鼓励,有了动力才能更努力。所以无论在哪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都不要熄灭心中的那盏灯,它是希望,是指引生命航程的导航仪。请像母亲那样,给那盏灯加上油,这油就是鼓励。
(点评:徐放知识面广,在考场短短三十分钟的时间里,观点鲜明,例证有力!他知道得多,所举的例子无一不恰到好处地辅助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不放弃,要努力,成功终会向我们招手”。)
人的成功离不开努力和鼓励。
(点评:结尾点名中心!置顶!)
(另:本文小作者被评为本期“写作小擂主”)
读《母亲给出的答案》有感
五(3)班王心笛
今天,我读了一篇让我有许多感触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叫《母亲给出的答案》。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孩子问他的母亲:“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和同桌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是比他落后?”母亲没有回答,因为她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后来,孩子又问了好几次同样的问题,母亲都没有回答。直到有一天去海边的旅行中,母亲告诉他:“虽然小灰雀在海浪打来时飞得比海鸥快,但最终能飞越大海横渡大洋的是海鸥。”后来这位孩子以更大的热情继续努力学习,最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大学。
(点评:这段话来自原来文本,小作者做了一些概括和调整,取自己最需要的几个语句:母亲的“海鸥”比方使得孩子获取了不断努力的动力。为下文对母亲、对儿子的敬佩做好了铺垫。)
读了这篇文章,我对这个“母亲”十分敬佩,因为她没有直接告诉这个孩子什么智力比别人低,脑袋不够聪明的话,而是以一种巧妙的方式给了孩子一个完美的,不会令孩子伤心地答案。
我也很敬佩这个“孩子”,因为尽管他次次考试成绩比同桌差,但他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虽然还是没赶上他的同桌,但他的成绩一直在不断提高,后来还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大学。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做人要将心比心,不能让不经意间的一个回答伤了别人的心。做人还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能因一点点挫折就气馁,应该要有“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精神,认真面对每一天。
(点评:本文同时评价两个角色,穿插介绍得不错!但林老师个人认为读后感最好提炼一个观点,这样容易联系生活实际,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有说服力。)
坚持不懈的人总会有所收获
——读《母亲给出的答案》有感
五(3)班周诗琳
“坚持不懈的人总会有所收获”,就是我从这篇文章中悟得的道理。
(点评:开篇写出自己所感)看,文中讲述了儿子与母亲的故事,儿子在考试中得到了二十一名,没有达到理想的名次,母亲知道儿子的苦衷,她很用心地在旅途中告诉儿子要学海鸥,起点虽不如人家,但是凭借努力总会获得成功。儿子也不辜负母亲的期望,他听了母亲的话后,努力学习,坚持不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当大家让他作报告时,他也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母亲那让自己受益终身的一段话,让我们也获得了启示。
(点评:引用原文,对原文进行了概括重组,留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小作者很聪明!)
是啊,我们总会碰到很多困难。但只要你有决心,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就像海鸥一样,虽然从沙滩飞到大海中央的天空要很长时间,但它从没退缩,而是努力、坚持,最终飞上天空,飞越大洋,这难道不需要坚持吗?就像文中的孩子一样,从最初的二三十名升到全校第一,这不是也需要坚持、努力吗?所以,我认为,人生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你有决心,坚持到最后,这就不是个问题,不是吗?
所以,做人就应该多些坚持,少些退缩,只要你能克服,你就要去努力,获得最后的成功,不就该这样么,学习那个儿子,你就能获得成功,获得第一。
后记:编辑这些文字花了林老师不少时间。夜深了,想象着你们能用心读完文章以及点评,从而有所悟有所获,那便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林老师
第二篇:读后感写作方法
【读后感写作方法】
三步走:
读后感,简单说,就是读完一篇文章或者报刊杂志后,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会写下来,这种文体就叫读后感,它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是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这种文体一般在出现在小学高年级段,但是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内容具体,有感而发呢?“三步法”也许可以帮学生走捷径。在此之前,我们必须了解“读”和“感”的关系,“读”是“感”的基础,要明白各自要求。
一、“读”和“感”的要求
“读”的要求:
1.掌握它的主要内容。要弄明白讲的是谁、什么事。人,有什么特点、品 质等。
2.把握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体会文章中包含的意思,琢磨作者喜欢什 么,赞成什么,不喜欢什么,反对什么。
3.哪些内容、哪些情节你最有体会,使你最感动,就是感点。重点读,反 复想。
“感”的要求:
1.感受一定要真实,不能虚构。
2.要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跟内容结合起来,做到有理有据,不能凭空感受。
二、读后感“三步法”
第一步:由读而引出感。
这一部分就象一个帽子或引子一样,交待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这一部分一般来说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不要绕圈子,只要概括性说出感受就可以了。
第二步:具体的感受过程。
我们读书看报看电影是视剧等都有一个过程,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接受的。这第二部分就是要说这个过程。
写法应采用边叙边议的方法,叙就是叙述所看的书报电影电视剧的感人的情节,议就是抒发我们的感受。要有层次有顺序把感一步一步推向顶点。叙述是简述,抓 住 要 点,不 要 照 抄 原 文。议 论 要 真 实 得 体,这 样 才 能 感 人。这 其 实 就 是 议 论文的论述部分。
第三步: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感就没有意义了。这一部分就是要把感受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感受落到实处。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同书报电影电视剧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比较,找出差别,提出改进的方法或建议。这其实就是议论文的结论部分。
三、写读后感应注意什么
首先要读懂全文,选好“读”和“感”的联系点,所谈的感受和体会不但对自己有 教 育 意 义,对 别 人 也 应 该 有 启 迪,要 有 感 而 发,不 要 空 发 议 论,尤 其 要 防 止写成文章介绍。
第三篇:读后感写作方法
读后感作文写作方法
第一、读原文,抓重点。认真阅读原文,多读几遍,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延伸下去,展开丰富的联想。
第二、摆好位,侧重“感”在剧题写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方法: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又要有“感”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做到“读”“感”相连,有略有祥,有感而发。
第三、抓装点”,联实际。有的同学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而写读后感时不能面面俱到,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地写下去,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舒服。
第四、定标题,明写法。掌握读后感的写法,犹如盖房搭建了钢筋框架。因此要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其一:确定标题。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直接命题,一般为“读《╳╳╳╳》有感”或“《╳╳╳╳》读后感。”另一种可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的中心内容。副标题表明题材。
其二: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为让学生整体把握,快捷理解识记我归纳为这几个字“引—议—联—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读后感作文篇1:《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到现在,我们学过了许多课文,其中《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常常勾起了我的深思,催我奋进。
至今,我仍想到圆明园的废墟去,面对那些已被齐腰深的野草埋没的残垣断壁,我仿佛听见这些石头在向我们讲诉它们旧日的风光和圆明园那悲壮的历史。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曾经是一座皇家林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可是,在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些野蛮而贪婪的侵略者闯入圆铭园,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为了销毁罪证,十月十八日和十九日在园内放火,这连烧三天的大火就这样把圆明园的珍藏化成了灰烬。
这些可恨的豺狼激怒了我心中的熊熊燃烧的火,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你们没有思想吗?你们这些猪狗不如的豺狼,我告诉你,我们并不弱小,瞧好了,我们中国的神舟五号顺利地升上宇宙,现在还有更先进的神舟六号呢!这些工作人员努力地奋斗,努力地研究宇宙的奥秘。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发达。你们这禽兽不如的侵略者杀害可无数的无辜百姓,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今天,在这蓝蓝的天空下,在这洒满热血的黄土地上,那些残留的是柱好像在提醒炎黄子孙:“落后就要挨打!”(488字)
写读后感,应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下面我们具体来说说:
读后感作文篇2:《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获益匪浅。
在一次航行中,鲁滨逊遇到了可怕的风浪,翻了船,除他之外无一人生还。他流落到了孤岛上。凭着他惊人的毅力与勇气,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二十八年后,他依靠自己的智慧离开了孤岛。
在荒芜人烟的孤岛生活了28年啊!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读完之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岛,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我又能干些什么?会劈柴?会打猎做饭?我连洗自己衣服还笨手笨脚的呢!我觉得我要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顽强地坚持下去,凭自己的双手创造新天地。(270字)
第四篇:读后感写作方法及
什么是读后感?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读后感怎么写?(一)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突出重点谈感受。
读的内容往往是丰富的,涉及的问题较多,读后的感受和启示也是多方面的。而读后感则应当围绕某一中心有重点地来写,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最有启发教育意义、确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二)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根据以上要求,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可概括为四个字:
1、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2、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3、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4、结,提出看法,小结全文。
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框的局限,以上所讲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写起来应灵活掌握。
(三)克服常犯的毛病
根据以往经验,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点:
1、大量引述原文。
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2、脱离原文空写“感”。
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3、内容杂乱无中心。
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4、感受认识太肤浅。
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肤浅杂乱。联系实际常常是做自我检讨,或者在文章结尾写一些空洞的表态的话。这些都是应当注意克服的缺点。
(四)范文参考:
《和时间赛跑》读后感
《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假如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读了这篇课文使我受益不浅。作者在文章中写到:“所有时间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是啊,时间是自私的、无情的。只有紧紧抓住时间,赋予它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无限贡献来。中国古时候苏秦悬梁刺骨,用减少睡眠来增加读书时间;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用取消娱乐来增加读书时间;维克多。雨果剪去半边头发和胡须,以此推掉约会来抢回写作时间。可见,无论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或干出一番事业的人,都惜时如命。
“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在自己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这几步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呀!以前我总觉得三五分钟,这么短的时间,没有什么可干,其实错了。我应该充分利用它来记单词、看报纸,处理一些小事。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时间又有收获,真是一举两得。童年的时间非常宝贵,我们要好好珍惜它,如果让生命的早晨时光悄悄溜走,这损失永远也无法弥补。读了这篇课文后,我对时间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力量。我要养成节省时间的好习惯,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不要把今天能做完的工作拖到明天去完成。抓紧时间去做好每一件事,长大成为对社会、对祖国有贡献的的人。
《和时间赛跑》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和时间赛跑》,这篇文章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我知道了时间的宝贵,只有坚持和时间赛跑的人就一定可以成功。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在作者读小学的时候,她的外祖母去世了,他因为思念自己的外祖母一直很忧伤,有一天,爸爸给他说了这样一些话:“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不可能再回来,今天过去了,就会变成昨天,你永远都不可能再回到昨天。”从那时起,他知道了时间的宝贵,就非常珍惜时间,开始和时间赛跑,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做完的作业,他十天就可以做完;常常把哥哥的作业也拿来做;他还经常和太阳赛跑和西北风比快。正是这个好习惯,对他以后造成很大的影响,让他受益匪浅。
合上书本,静静思考作者的那句:假如你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是的,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不多不少,人人平等。可是,如果你将时间花在玩电脑、看电视上的话,那你就会被时间远远地甩在后面。如果你将时间花在学习读书上的话,那你就会成功,一生受益无穷。浪费时间的话,等着你的就是失败!记得我读二年级上学期,天天只顾着玩游戏,对读书学习毫无兴趣。每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是草草了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写了就行,都不管对与错。写完了就像一只小老鼠一样,马上钻进游戏堆里,不见了人影。为此,父母老师也不止一次的苦口婆心的劝我要好好学习,珍惜光阴。可我就是听不进去,只顾着玩。最后,我得到了我应有的惩罚:期末只考了七十分。当时我一阵悔意涌心头,后悔莫及。后来在下一个学期里,我发奋图强,珍惜光阴,将成绩追了上去。这件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光阴的可贵,发誓一定要珍惜光阴,成为栋梁之才。
我以后一定也要珍惜时间,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今天能做完的事情,一定不要拖到明天。我还可以把别人玩的时间用到学习上,节省的时间把老师明天要讲的课先预习扎实;写作业时候,一心一意,争取写的又快又好。只要我能坚持和时间赛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
《亡羊补牢》读后感
最近,我学了一篇叫《亡羊补牢》的文章,它的意思是: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他去放羊时发现少了一只羊,原来是羊圈破了个窟窿,狼从窟窿窜进来,把羊叼走了,《亡羊补牢》读后感。街坊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吧。”他不听劝告。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时,发现有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里把羊叼走了。他后悔没听邻居的的劝告,他敢快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从此,再也没少羊。
读了这个故事,我脑海中涌现一个问题,这个人为什么在丢失第一只羊的时候,不听别人的劝告呢?如果当时他听取了别人的劝告,就可以少受损失。不过最后还好,他总算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很快改正了,避免了发生更加严重的损失,否则还不知道又会丢多少只羊呢!
由此我也想到我自己,我也存在一些这样的缺点,爸爸妈妈经常提醒我,我却总是改不了。有一次,我做完了数学题,妈妈看完后,说:“做错了一道。”我拿过来匆忙把题目改对,妈妈说:“不是为了改对题而去改题,是让你学会分析题,真正的懂得它的来龙去脉。”我没有听妈妈的话,到一边玩去了。第二次,我有碰见了一道这样的题,我又做错了。妈妈说:“上次你不听话,这次又做错了吧。”听了妈妈的话,我惭愧的低下了头,这次我认认真真的把它写在了错题本上,认真分析,真正弄懂它的来龙去脉,后来,在碰到这样的题在没有错过,轻而易举就做对了。
还有一次,做一道数学题,我妈妈教给我正确的方法,我没有听我妈妈的话,一意孤行,非要用另一种错误的方法。谁知期末考试的时候,卷子上竟然有这道题,我还是用错误的方法去做,结果因为这一道题,我没考满分,我很后悔当初没有听妈妈的话。回想起这两件事,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这些缺点,以后我要尽量少做错事、少犯错误;即使做了错事,也要及时改正,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人在生活中都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我们做了错事及时改正,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就会少犯错误。做错了事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尽快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成为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读《画杨桃》有感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课文,在这些课文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画杨桃》这一课。
《画杨桃》讲述了作者在小学四年级时在图画课上画杨桃的事情。作者的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正因为作者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所以作者看到的杨桃像五角星。当他把画交上去时,有几个同学看了哈哈大笑,还不停地说他。老师一言不发,坐到了作者的座位上,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对大家说了一句令人感触最深的话,老师说得最好的一句是: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在我身边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比如:有一次图画课,老师把一个水杯放在讲桌上让我们画,我的旁边有人开始画了不过我还没有动笔。过了一会,我开始画了起来,很快旁边那几位同学画完了,我一边画,一边听到他们对一个同学指指点点,那个同学还哭了,那几个画完的同学对哭的那个同学说:“你画得是什么呀,一点都不像。”老师走了过来,对他们说:“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才对。”那几个同学马上不说话了。再比如,我生日聚会的那天,一桌女生的其中两个特别不文明,一会儿猛抢菜,一会儿又离谱的乱点菜,气焰十分嚣张,根本不让别人吃,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我看了之后,非常生气,心想,这人太没素质了,一看就知道家长没教育好。她们如果能站在我的角度去思考的话,一定会给我们留个好印象。于是,我又悟出一点道理,当我们都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少一些矛盾,多一些尊重和理解。换句话说,就是换个角度想一想就是保持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前提。
总之,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这样,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某个问题,得出的结论也不同,遇到问题,不管有没有自己的想法,都不要着急着下自己的结论,一定要客观的考虑尊重实际,实事求是。
《亡羊补牢》读后感
最近,我学了一篇叫《亡羊补牢》的文章,它的意思是: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他去放羊时发现少了一只羊,原来是羊圈破了个窟窿,狼从窟窿窜进来,把羊叼走了,《亡羊补牢》读后感。街坊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吧。”他不听劝告。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时,发现有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里把羊叼走了。他后悔没听邻居的的劝告,他敢快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从此,再也没少羊。
读了这个故事,我脑海中涌现一个问题,这个人为什么在丢失第一只羊的时候,不听别人的劝告呢?如果当时他听取了别人的劝告,就可以少受损失。不过最后还好,他总算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很快改正了,避免了发生更加严重的损失,否则还不知道又会丢多少只羊呢!
由此我也想到我自己,我也存在一些这样的缺点,爸爸妈妈经常提醒我,我却总是改不了。记得有一次做一道题,我妈妈教给我正确的方法,我没有听我妈妈的话,一意孤行,非要用另一种错误的方法。谁知期末考试的时候,卷子上竟然有这道题,我还是用错误的方法去做,结果因为这一道题,我没考满分,我很后悔当初没有听妈妈的话。还有一次,我做完了数学题,妈妈看完后,说:“做错了一道,”我拿过来匆忙把题目改对,妈妈说:“不是为了改对题而去改题,是让你学会分析题,真正的懂得它的来龙去脉。”我没有听妈妈的话,到一边玩去了。第二次,我又碰见了一道这样的题,我又做错了。妈妈说:“上次你不听话,这次又做错了吧。”听了妈妈的话,我惭愧的低下了头,这次我认认真真的把它写在了错题本上,认真分析,真正弄懂它的来龙去脉,后来,在碰到这样的题在没有错过,轻而易举就做对了。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人在生活中都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我们做了错事及时改正,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后就会少犯错误。做错了事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尽快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成为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第五篇: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
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 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 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
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点是读,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
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写读后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 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
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