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九十华诞感怀(李长春)

时间:2019-05-13 19:0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母校九十华诞感怀(李长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母校九十华诞感怀(李长春)》。

第一篇:母校九十华诞感怀(李长春)

母校九十华诞感怀

李长春

今年是我的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90年前,哈工大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中诞生,伴随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程不断成长壮大,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为海内外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哈工大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己任,汇聚了一大批卓越名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一大批出色成果,为祖国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哈工大,已经成为国家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青年学子十分向往、社会各界广为赞誉、师生校友无比自豪的著名学府,正在意气风发地向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迈进。作为一名老校友,感慨万千。借此机会,我谨向母校90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为母校建设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校领导、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是1961年考入哈工大的,在母校度过近7年(因受“文革”影响延期分配)宝贵的青春时光。虽然离开学校已经40多年,但每每回想起在母校的学习生活,一切都恍若昨日,历历在目,倍感亲切。母校宏伟的主楼、宁静的校园、参天的古树、茵茵的绿地,常在梦中萦绕。紧张的学习生活、愉快的文体活动、繁忙的劳动实习、融洽的师生情谊,不时在脑海中浮现。印象最深的是,母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严谨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学识、志向和品格全方位的培养,提升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使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受益终身。

母校十分注重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教书育人、育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任务。母校紧紧抓住这个根本,把传授知识技能与坚定理想信念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校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全方位育人的过程。我还清晰地记得,李昌校长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常常要作政治报告,讲述“一二?九”运动史和他担任队长的“抗日民族先锋队”斗争史,深情回顾党领导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历史,激励我们这一代青年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吕学坡副校长为我们作过“三十而立”的人生成长报告,勉励大家把学习和事业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恋爱婚姻问题。电机系党总支书记战汝澍每学期开学都给我们作一次时事政治报告,他善于把政治理论和国内外大事紧密结合,鼓励大家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他的报告成为宝贵的精神大餐,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记得有一次他专门作了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报告,对三年困难时期苏联政治上施压、经济上逼债、科技上撤走专家给我国造成的困难分析得十分透彻,给学生以极大的激励,誓为祖国强盛而读书,至今仍记忆犹新。“五四”青年节学校经常表彰优秀团员、优秀学生,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同学学习先进帮助后进。学校在加强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开学、“五四”、“一二?九”这三个时间节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当时学校的辅导员制度很完善,每个年级配备一名辅导员,还有一名学生队长,经常与学生同吃同住,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时候,辅导员可以称得上是学生人生的导师。我的辅导员朱天荣老师,就经常与我们促膝谈心,交流思想,他后来成为我的入党介绍人,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去年5月我到江苏调研时专门看望了他,我们一起回顾了那段难忘的时光。对辅导员老师的敬重之情,几十年来我都不曾改变。学校高度重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开展谈心等,给学生“压担子”,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强调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到毕业前夕,我们班共发展了6名党员,都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还组织我们深入到工厂和农村,在社会的大课堂中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对我们了解工农群众和社会实际,增强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懂得劳动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道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的专业课老师更是身教重于言传,甘于埋头奉献。去年7月我到青海调研时,在原子城的“两弹一星”功勋人员名单中,赫然看到当年电机系副主任、曾给我们作新生入学报告、全国高等学校通用教材《电工基础》编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老师的名字,这才知道他从1962年调到核工业部后,一直在这条战线上默默工作了几十年。回到北京后,我专程到他家中看望,见到老师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十分欣慰。更令我感动的是,他说到“两弹一星”的艰辛历程时,总是讲党的领导和其他同志的成绩,只字不提自己的贡献。这种高风亮节的胸怀、谦逊平和的态度,充分体现出母校老师崇高的品德和风范。工企专业教研室副主任王冀生老师在专业实习动员时注重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母校有着严谨求实、刻苦勤勉的治学风气。学风代表学校的形象,好的校风是名校宝贵的无形资产,是长期铸就的校园文化。尊师重教、治学严谨是哈工大的优良传统。李昌校长和高铁副校长大力倡导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大力推进“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办学理念。高铁副校长是负责教学和科研的,他对教学要求严格,他首先要求教师过好教学关、科研关和水平关(即“三关”),把教的功夫做到家。同时,强调学生一定要在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即“三基”)上狠下工夫。母校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全国各高校都很有影响。我们刚一入校,就受到了全面深入的传统教育,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牢记在心。当时学校有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高铁副校长带头尊重教师、尊重人才,在学校师生中传为美谈。我记得他曾在街上看到哈工大老师在雨中步行,就立即叫司机把车停下,让老师上车。学校把学术造诣特别突出的年轻教师吴从炘从助教破格提升为副教授(当时学校职称很实,教授、副教授很少),影响很大。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在老教师的指导和苏联专家的培养下,学校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才华横溢、立志为党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青年教师队伍——“八百壮士”,苏联专家撤走后,他们很快成为各个专业的骨干。他们不仅是过好“ 三关”,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骨干,更是严谨学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特别强调学生要掌握好“三基”,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们秉持“严师出高徒”和“铁将军把关”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我们刚入学时,全国高校理工科教材普遍缺乏,母校组织翻译俄文教材、自编教材,缓解了高校教学的燃眉之急。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都能把抽象枯燥的公式、概念变成形象化的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向我们娓娓道来,使教学充满了吸引力。特别是老师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精辟透彻的分析推理和条理清晰的抽象归纳的能力,对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深刻的启迪,这种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的老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那时,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行大课制,外语、答疑、自习以及专业课实行小班制。骨干教师都在教学第一线教授大课,同时也经常下到小班答疑。小班答疑并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师生互动。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后,老师围绕学生所提的问题再反问学生一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如果学生都掌握了,老师才回答问题;否则,就要求学生回去重新复习,然后再请老师答疑。请求老师解答疑难问题本身就是一道“关”。很多课程的考试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交了试卷后,再用抽签的办法确定面试题,主课老师面对面地“抠”你,看学生能否融会贯通,活的知识掌握得怎样,是否在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引导学生创新解题思路。没有平时扎实的理论基础,这种面试“关”是很难过的。这种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钻研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至今,一些严师讲大课的风采和小班答疑的音容仍历历在目,如讲授《高等数学》的刘谔夫老师、讲授《电工基础》的吕碧湖老师,讲授《电机学》的汤蕴璆老师等,他们都受到学生的普遍尊敬。当时,学校有着严格的考试、补考、留级、勒令退学制度,我们班就有两位同学因补考后一门课程仍不及格而留到下一年级,还有一位同学因身体不好跟不上而中途退学,班里也有上一年级留级下来的同学。当时,自觉学习、刻苦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在同学中蔚然成风。我们常常是每天一大早就到主楼对面的图书馆“抢占”自习座位,到晚上10点钟闭馆时,管理员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大家还不肯离开,星期天也不例外。就是在食堂排队打饭的间隙,同学们还拿着自己制作的单词卡背外语单词。这种刻苦学习精神,在哈尔滨各高校中是出了名的。正是得益于刻苦学习和严格训练,得益于过硬的“三基”要求,使得母校享有“工程师的摇篮”的美誉。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校期间,学校党委副书记彭云同志给我们作报告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

54年,哈工大有6个毕业生分配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他们到办公室上班后了解到,厂里有规定,工程师坐皮转椅,一般技术人员和新来的大学毕业生坐木板凳。在哈工大毕业时,他们6人都已获得了工程师资格。于是,他们就向一汽有关部门反映,经核实确认了他们的工程师资格,厂里马上给他们把木板凳换成了皮转椅。这个故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大地增强了大家作为哈工大学生的强烈自豪感。母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特别重视实验和实习环节的锻炼,使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独立开展工作。从基础理论课的“普通物理”、“普通化学”、“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专业基础课的“电工基础”、“电机学”、“电器学”、“工业 电子学”,到专业课的“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电力拖动基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自动调节原理”等,都有完备的实验安排和严格的实验要求。当时的实验条件相对较好,不少实验设备和仪器都是从苏联购进的。实验课由学生自己提出所需器材,每个实验小组4到6人,人人都有任务分工,自己连线,自己调试,采集数据,分析讨论。实 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实验辅导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验完成后还要写实验报告,老师认真批阅修改并与学生互动讨论,帮助大家深度分析、勇于创新,提高报告水平,好的报告还要在全班进行点评和表扬。记得我写的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实验报告,就得到过专业教研室主任赵昌颖老师的好评。老师经常教导我们,整理实验报告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就是自我总结提高的过程。多年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成为我牢记在心的师训。老师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启发和激励我们深入思考,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并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紧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除金工实习在本校实习工厂进行外,其它都是在工厂的生产一线进行的。记得在学习机床电力装备课后,到哈尔滨汽轮机厂进行专业实习,正好和工厂4米龙门刨床大修结合起来(这个“正好”肯定是老师精 心安排的结果),我们直接参与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这对于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帮助极大。学校还在学生管理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质。那时我曾在系学生会工作,学生会在接待新生、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组织文体活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个班也都充分发挥团支部、班干部的日常组织管理职能,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起到很好作用。所以很多哈工大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都表现出很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母校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作风的培养。我们进校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母校千方百计解决实际困难,后勤部门想方设法改善学生生活。当时,哈工大的助学金是比较高的,我们班除一名同学是高干子弟没有助学金外,其他分一、二、三等,人人享有。新生报到后都把家庭经济情况的证明交上来,辅导员老师和班干部研究个方案上报系里批下来就定了,没有人为助学金问题闹意见。同学们都以感激的心情报答党的恩情,不是党的助学金,很多贫困家庭的子女根本无法圆大学梦,更谈不上进重点大学。一些南方同学报到后,学校发给棉衣棉被,他们都深受感动,热泪盈眶。在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下,为了使学生尽量吃好,我们电机系食堂就发明了一种“电糕”,把玉米面发酵之后再通电,使面团的体积更加膨胀和松软,吃起来十分可口。同时,学校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与教育引导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记得当时学校领导经常讲50 个农民养一个大学生,12个高中毕业的同龄人中只有一个能上大学,激励我们勤奋上进,珍惜难得的大学学习机会。为了补充粮食供给,学校在北大荒办了个清河农场,每年都组 织学生轮流去农场劳动。同学们坐船沿着松花江经过一个晚上才能到达目的地,一路上碧波荡漾,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在掰玉米、割水稻、挖萝卜的农业劳动中,大家享受了收获的喜悦,也磨炼了顽强的意志,培养了艰苦奋斗精神。更重要的是,老师们处处以身作则,发挥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他们中有很多人是从南方来的,克服了气候不适应、饮食不习惯、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等多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勤奋耕耘、孜孜不倦,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深深地感染和影响了学生,也成为那个年代哈工大艰苦奋斗精神 的象征。在学校的关心教育和老师们的感召下,同学们面对艰苦环境和困难条件,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生活条件的压力转化成了决心为改变国家的贫困面貌而奋斗的强大动力。学校号召同学们刻苦学习、强健体魄。“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成了那一代哈工大学生的座右铭。大学时代塑造的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对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战胜各种困难,起到了长期的激励作用,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奠定知识基础、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关键时期。我常常为自己青年时代有机会进入哈工大这样优秀的大学感到幸运。母校不仅使我们受到了良好的知识教育,更在信仰确立、能力培养、作风养成等方面给了我们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如春风化雨,历久弥新,成为我受用终身的宝贵精神财富。离开母校后的四十多年里,如果说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些事情的话,与母校的培养和老师们的教诲是分不开的,与母校严谨学风和优良传统的熏陶是 分不开的。饮水思源,我对母校的教育培养始终铭记在心、感激不尽,对曾经教育过我的老师深情感怀、师恩不忘。这些年来,无论走到哪里,我始终关注着母校,对母校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高兴;始终惦记着当初教育过我们的老师和同窗数载的同学,真希望能重新相聚、畅叙友情,回忆那难忘的峥嵘岁月。

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母校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铸就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了牢记使命、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协作精神,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母校历经风雨、成长壮大的重要支撑,是母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哈工大学子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最响亮的时代主旋律。事业催人奋进,前景无限美好。希望哈工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继承传统、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 型国家为强大动力,以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创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为主攻方向,以建设一支兼具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的高水平优秀教师队伍为支撑,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锤炼办学理念和先进校园文化,培养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出更多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创新成果,为我国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做出更大贡献,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再过十年,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胜利实现。母校也将在2020年迎来百年华诞。到那时我们再相会,伟大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亲爱的母校必将更加进步兴旺。衷心祝愿母校在与祖国发展同行、与民族复兴同步的伟大进程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更加灿烂辉煌的业绩!

第二篇:李长春:母校九十华诞感怀

母校九十华诞感怀

李长春

今年是我的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90年前,哈工大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中诞生,伴随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程不断成长壮大,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为海内外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哈工大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己任,汇聚了一大批卓越名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一大批出色成果,为祖国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哈工大,已经成为国家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青年学子十分向往、社会各界广为赞誉、师生校友无比自豪的著名学府,正在意气风发地向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迈进。作为一名老校友,感慨万千。借此机会,我谨向母校九十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为母校建设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校领导、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是1961年考入哈工大的,在母校度过近7年(因“文革”而延期分配)宝贵的青春时光。虽然离开学校已经40多年,但每每回想起在母校的学习生活,一切都恍若昨日,历历在目,倍感亲切。母校宏伟的主楼,宁静的校园,参天的古树,茵茵的绿地,常在梦中萦绕。紧张的学习生活,愉快的文体活动,繁忙的劳动实习,融洽的师生情谊,不时在脑海中浮现。印象最深的是,母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严谨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学识、志向和品格全方位的培养,提升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使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受益终身。

母校十分注重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教书育人、育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任务。母校紧紧抓住这个根本,把传授知识技能与坚定理想信念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校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全方位育人的过程。我还清晰地记得,李昌校长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常常要作政治报告,讲述“一二·九”运动史和他担任队长的“抗日民族先锋队”斗争史,深情回顾党领导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历史,激励我们这一代青年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吕学坡副校长为我们作过“三十而立”的人生成长报告,勉励大家把学习和事业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恋爱婚姻问题。电机系党总支书记战汝澍每学期开学都给我们作一次时事政治报告,他善于把政治理论和国内外大事紧密结合,鼓励大家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他的报告成为宝贵的精神大餐,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记得有一次他专门作了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报告,对三年困难时期苏联政治上施压、经济上逼债、科技上撤走专家给我国造成的困难分析得十分透彻,给学生以极大的激励,誓为祖国强盛而读书,至今仍记忆犹新。“五·四”青年节学校经常表彰优秀团员、优秀学生,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同学学习先进帮助后进。学校在加强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开学、“五·四”、“一二·九”这三个时间节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当时学校的辅导员制度很完善,每个年级配备一名辅导员,还有一名学生队长,经常与学生同吃同住,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时候,辅导员可以称得上是学生人生的导师。我的辅导员朱天荣老师,就经常与我们促膝谈心,交流思想,他后来成为我的入党介绍人,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去年5月我到江苏调研时专门看望了他,我们一起回顾了那段难忘的时光。对辅导员老师的敬重之情,几十年来我都不曾改变。学校高度重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引导学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开展谈心等,给学生“压担子”,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强调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到毕业前夕,我们班共发展了6名党员,都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还组织我们深入到工厂和农村,在社会的大课堂中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对我们了解工农群众和社会实际,增强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懂得劳动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道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的专业课老师更是身教重于言传,甘于埋头奉献。去年7月我到青海调研时,在原子城的“两弹一星”功勋人员名单中,赫然看到当年电机系副主任、曾给我们作新生入学报告、全国高等学校通用教材《电工基础》编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老师的名字,这才知道他从1962年调到核工业部后,一直在这条战线上默默工作了几十年。回到北京后,我专程到他家中看望,见到老师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十分欣慰。更令我感动的是,他说到“两弹一星”的艰辛历程时,总是讲党的领导和其他同志的成绩,只字不提自己的贡献。这种高风亮节的胸怀,谦逊平和的态度,充分体现出母校老师崇高的品德和风范。工企专业教研室副主任王冀生老师在专业实习动员时注重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母校有着严谨求实、刻苦勤勉的治学风气。校风、教风、学风代表学校的形象,好的校风是名校宝贵的无形资产,是长期铸就的校园文化。尊师重教、治学严谨是哈工大校风的优良传统。李昌校长和高铁副校长大力倡导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大力推进“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办学理念。高铁副校长是负责教学和科研的,他对教学要求严格,他首先要求教师过好教学关、科研关和水平关(即“三关”),把教的功夫做到家。同时,强调学生一定要在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即“三基”)上狠下工夫。母校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全国各高校都很有影响。我们刚一入校,就受到了全面深入的传统教育,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牢记在心。当时学校有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高铁副校长带头尊重教师、尊重人才,在学校师生中传为美谈。我记得他曾在街上看到哈工大老师在雨中步行赶路,就立即叫司机把车停下,让老师上车。学校对学术造诣特别突出的年轻教师吴从炘从助教破格提升为副教授(当时学校职称很实,教授、副教授很少),影响很大。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在老教师的指导和苏联专家的培养下,学校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才华横溢、立志为党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青年教师队伍——“八百壮士”,苏联专家撤走后,他们很快成为各个专业的骨干。他们不仅是过好“三关”,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骨干,更是严谨学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特别强调学生要掌握好“三基”,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们秉持“严师出高徒”和“铁将军把关”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我们刚入学时,全国高校理工科教材普遍缺乏,母校组织翻译俄文教材、自编教材,缓解了高校教学的燃眉之急。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都能把抽象枯燥的公式、概念变成形象化的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向我们娓娓道来,使教学充满了吸引力。特别是老师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精辟透彻的分析推理和条理清晰的抽象归纳的能力,对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深刻的启迪,这种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的老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那时,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行大课制,外语、答疑、自习以及专业课实行小班制。骨干教师都在教学第一线教授大课,同时也经常下到小班答疑。小班答疑并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师生互动。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后,老师围绕学生所提的问题再反问学生一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如果学生都掌握了,老师才回答问题;否则,就要求学生回去重新复习,然后再请老师答疑。请求老师解答疑难问题本身就是一道“关”。很多课程的考试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交了试卷后,再用抽签的办法确定面试题,主课老师面对面地“抠”你,看学生能否融会贯通,“活”的知识掌握得怎样,是否在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引导学生创新解题思路。没有平时扎实的理论基础,这种面试“关” 是很难过的。这种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钻研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至今,一些严师讲大课的风采和小班答疑的音容仍历历在目,如讲授《高等数学》的刘谔夫老师,讲授《电工基础》的吕碧湖老师,讲授《电机学》的汤蕴璆老师等,他们都受到学生的普遍尊敬。当时,学校有着严格的考试、补考、留级、勒令退学制度,我们班就有两位同学因补考后一门课程仍不及格而留到下一年级,还有一位同学因身体不好跟不上而中途退学,班里也有上一年级留级下来的同学。当时,自觉学习、刻苦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在同学中蔚然成风。我们常常是每天一大早就到主楼对面的图书馆“抢占”自习座位,到晚上10点钟闭馆时,管理员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大家还不肯离开,星期天也不例外。就是在食堂排队打饭的间隙,同学们还拿着自己制作的单词卡背外语单词。这种刻苦学习精神,在哈尔滨各高校中是出了名的。正是得益于刻苦学习和严格训练,得益于过硬的“三基”要求,使得母校享有“工程师的摇篮”的美誉。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校期间,学校党委副书记彭云同志给我们作报告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54年,哈工大有6个毕业生分配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他们到办公室上班后了解到,厂里有规定,工程师坐皮转椅,一般技术人员和新来的大学毕业生坐木板凳。在哈工大毕业时,他们6人都已获得了工程师资格。于是,他们就向一汽有关部门反映,经核实确认了他们的工程师资格,厂里马上给他们把木板凳换成了皮转椅。这个故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大地增强了大家作为哈工大学生的强烈自豪感。

母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特别重视实验和实习环节的锻炼,使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独立开展工作。从基础理论课的“普通物理”、“普通化学”、“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专业基础课的“电工基础”、“电机学”、“电器学”、“工业电子学”,到专业课的“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电力拖动基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自动调节原理”等,都有完备的实验安排和严格的实验要求。当时的实验条件相对较好,不少实验设备和仪器都是从苏联购进的。实验课由学生自己提出所需器材,每个实验小组4到6人,人人都有任务分工,自己连线,自己调试,采集数据,分析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实验辅导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验完成后还要写实验报告,老师认真批阅修改并与学生互动讨论,帮助大家深度分析、勇于创新,提高报告水平,好的报告还要在全班进行点评和表扬。记得我写的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实验报告,就得到过专业教研室主任赵昌颖老师的好评。老师经常教导我们,整理实验报告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就是自我总结提高的过程。多年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成为我牢记在心的师训。老师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启发和激励我们深入思考,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并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紧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除金工实习在本校实习工厂进行外,其它都是在工厂的生产一线进行的。记得在学习机床电力装备课后,到哈尔滨汽轮机厂进行专业实习,正好和工厂4米龙门刨床大修结合起来(这个“正好”肯定是老师精心安排的结果),我们直接参与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这对于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帮助极大。学校还在学生管理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质。那时我曾在系学生会工作,学生会在接待新生、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组织文体活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个班也都充分发挥团支部、班干部的日常组织管理职能,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起到很好作用。所以很多哈工大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都表现出很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母校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作风的培养。我们进校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母校千方百计解决实际困难,后勤部门想方设法改善学生生活。当时,哈工大的助学

金是比较高的,我们班除一名同学是高干子弟没有助学金外,其他分一、二、三等,人人享有。新生报到后都把家庭经济情况的证明交上来,辅导员老师和班干部研究个方案上报系里批下来就定了,没有人为助学金问题闹意见。同学们都以感激的心情报答党的恩情,不是党的助学金,很多贫困家庭的子女根本无法圆大学梦,更谈不上进重点大学。一些南方同学报到后,学校发给棉衣棉被,他们都深受感动、热泪盈眶。在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下,为了使学生尽量吃好,我们电机系食堂就发明了一种“电糕”,把玉米面发酵之后再通电,使面团的体积更加膨胀和松软,吃起来十分可口。同时,学校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与教育引导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记得当时学校领导经常讲50个农民养一个大学生,12个高中毕业的同龄人中只有一个能上大学,激励我们勤奋上进,珍惜难得的大学学习机会。为了补充粮食供给,学校在北大荒办了个清河农场,每年都组织学生轮流去农场劳动。同学们坐船沿着松花江经过一个晚上才能到达目的地,一路上碧波荡漾、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在掰玉米、割水稻、挖萝卜的农业劳动中,大家享受了收获的喜悦,也磨炼了顽强的意志,培养了艰苦奋斗精神。更重要的是,老师们处处以身作则,发挥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他们中有很多人是从南方来的,克服了气候不适应、饮食不习惯、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等多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勤奋耕耘、孜孜不倦、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深深地感染和影响了学生,也成为那个年代哈工大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在学校的关心教育和老师们的感召下,同学们面对艰苦环境和困难条件,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生活条件的压力转化成了决心为改变国家的贫困面貌而奋斗的强大动力。学校号召同学们刻苦学习、强健体魄。“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成了那一代哈工大学生的座右铭。大学时代塑造的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对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战胜各种困难,起到了长期的激励作用,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奠定知识基础、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关键时期。我常常为自己青年时代有机会进入哈工大这样优秀的大学感到幸运,母校不仅使我们受到了良好的知识教育,更在信仰确立、能力培养、作风养成等方面给了我们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如春风化雨,历久弥新,成为我受用终身的宝贵精神财富。离开母校后的四十多年里,如果说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些事情的话,与母校的培养和老师们的教诲是分不开的,与母校严谨学风和优良传统的熏陶是分不开的。饮水思源,我对母校的教育培养始终铭记在心、感激不尽,对曾经教育过我的老师深情感怀、师恩不忘。这些年来,无论走到哪里,我始终关注着母校,对母校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高兴;始终惦记着当初教育过我们的老师和同窗数载的同学,真希望能重新相聚、畅叙友情,回忆那难忘的峥嵘岁月。

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母校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铸就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了牢记使命、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协作精神,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母校历经风雨、成长壮大的重要支撑,是母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哈工大学子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最响亮的时代主旋律。事业催人奋进,前景无限美好。希望哈工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继承传统、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强大动力,以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创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为主攻方向,以建设一支兼具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的高水平优秀教师队伍为支撑,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锤炼先进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培养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出更多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创新成果,为我国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作出更大贡献,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再过十年,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胜利实现。母校也将在2020年迎来百年华诞。到那时我们再相会,伟大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亲爱的母校必将更加进步兴旺。衷心祝愿母校在与祖国发展同行、与民族复兴同步的伟大进程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更加灿烂辉煌的业绩!

第三篇:在母校九十华诞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在母校九十华诞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校友: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校友、同志们、朋友们、同学们:

金秋送爽,伴随祖国60华诞的盛世辉煌,我们的母校迎来90周年纪念日。来自世界各地、大江南北、各条战线的学友重回故园,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我们的母校——开平一中建校九十周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曾经在这里度过青春岁月的校友及同届学子向敬爱的母校送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并向培育我们成长的母校以及母校历届老师和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重新回到母校,拜会了许多老师,看到了风华正茂的学子,目睹了母校的变迁,真是感慨万千。岁月如歌,青春如虹。虽然我离开母校已有很多年了,但母校永远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青春记忆!母校的一草一木都会触发我对那充满朝气、充满激情的美好时光的回忆。特别是母校老师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感人至深,没齿难忘!多少年来,是你们,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是你们,旁征博引,孜孜传播着人类文明。你们宽阔的视野,为我们拓展了走向社会的广袤空间;你们丰厚的知识,为我们夯实了未来发展的根基;你们博大的心胸,陶冶出我们报效桑梓的情怀!在这里,我们收获了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每每回想起当年母校的温暖关怀、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亲密无间,我们无不感恩于怀,历久弥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中的每一位校友不论身处何方、身居何位,必将永远难忘母校留下的美好印记!拳拳学子心,涓涓思乡情。我们唯有以一流的业绩、感恩的行动真情回报,才能无愧于母校的培养和关怀。每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每当我们稍有懈怠的时候,老师们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就会回响在我们的耳旁,老师们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给我们的知识,就会成为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巨大力量!

九十年来,母校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一大批科技精英、教育骨干、文学艺术工作者、企业家、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各类人才在母校的培养下茁壮成长。今天,我们的母校,满园春色关不住,遍地桃李竞妖娆,母校的九十年,是辉煌的九十年,是人才辈出的九十年,是群星璀璨的九十年!我们为有这样一所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母校而感到无比骄傲。

拳拳学子情切切,难报母校三春晖!我们每一位学子的身上都沐浴着母校的雨露,沐浴着恩师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将永远铭记母校的恩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更加努力地工作,不断以新的业绩回报母校,回报老师,为母校和老师增光添彩,决不辜负母校的厚望。

我们的母校已经走过了九十年的光辉历程,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在母校团结、精干、务实、高效的教职工队伍的努力下,母校的发展步伐一定会更快,明天的母校将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谢谢大家

第四篇:九十华诞贺词(九十大寿贺词)

九十华诞贺词(九十大寿贺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友们:大家好!

今天,是伟大祖**亲的节日。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候,咱们在此聚集一堂,为表婶做九十大寿,真是国强民安、国盛民乐!

人人面带微笑,个个喜气洋洋,亲朋共享天伦乐,欢声笑语寿满堂。作为一名贺喜助兴者,感到格外喜悦,受主办方的委托,请允许我代表亲友致贺词。

做寿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关爱互助,才能繁衍生息、薪火相传。有耕耘,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回报。只有耕耘付出的人生,才有意义、才有价值、才有快乐!有一首歌,我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就是图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不求儿女回家做什么事、帮什么忙。人生的价值就是奉献;人生的追求就是为了希望而奋斗。表婶她看到大家来给她祝寿,感到非常欣慰!她的子女和家人也非常感谢各位前来贺喜!

做寿就是常怀感恩的集中体现。表婶喜庆九十华诞,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她老人家目睹了白色恐怖的硝烟、经历过饥寒交迫的生活,艰难地把她的儿女们养大成人成家,她起早摸黑地料理家务,风雨无阻地参加劳动,再苦、再累,再穷、再难,对儿女的抚养不离不弃、无怨无悔!承受着一切,付出了全部。表婶一生积蓄的最大财富是那勤劳、善良的人生品格,是那宽厚待人的处世之道,是那严爱有加的朴实家风。今天,儿女们为您做寿,亲友们来给您祝贺,就是感恩您的付出,敬仰您的人品。

第五篇:党的九十华诞感想

党的九十华诞感想

翘首企盼党母亲的生日正一步步临近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总在心里想:党!我的母亲,你把我的爷爷奶奶从苦难中解脱,又带领爸爸妈妈走向幸福的今天,还要继续带领我们走向成功的明天。我要歌颂你:我的母亲!我要高唱,党啊,亲爱的妈妈!你让我自豪,你让我骄傲!

忆往昔,您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那么多党的优秀儿女,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

方志敏在狱中写出了《可爱的中国》后从容地走向刑场;而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面不改色心不跳;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在烈火中纹丝不动;董存瑞手拖炸药包在敌人的碉堡下拉响了导火线;黄继光面对敌人喷火的机枪口,英勇地扑了上去……还有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不求名垂青史,却只希望祖国能够和平安康。

这种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浓缩吗?共和国的旗帜,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热血和赤心而更加鲜艳。

看今朝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都是在你的领导下完成。我开始浮想联翩,我想起了祖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想起了鸟巢,想起了奥运健儿们飒爽的英姿;想起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想起了太空,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我想起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想起了中国国力,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综合国力第六的国家;想起了新中国成立的九十年,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的、不断地提升,想起了新中国的历史,想起了新中国成立九十年来闪光的足迹。哪一件不都是我们的骄傲,自豪吗? 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我的母亲,将会在以后的发展中设计出更加宏伟的蓝图,从而引领中国迈向新的时代,新的辉煌。

我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而骄傲,无论是迎着朝阳走进教室,还是披着晚霞离开校园,每当仰望那鲜红的太阳,我心潮激荡,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让我们放声幸福地歌唱;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放飞火红的希望。我们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以优异的成绩,为党争光,为党添彩。

下载母校九十华诞感怀(李长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母校九十华诞感怀(李长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致表婶九十华诞贺词

    致表婶九十华诞贺词(精选多篇) 致表婶九十华诞贺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友们:大家好! 今天,是伟大祖**亲的节日。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候,咱们在此聚集一堂,为表婶做九十大寿,真是国......

    致表婶九十华诞贺词

    致表婶九十华诞贺词尊敬的各位来宾、亲友们:大家好!今天,是伟大祖**亲的节日。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候,咱们在此聚集一堂,为表婶做九十大寿,真是国强民安、国盛民乐!人人面带微笑,个个......

    春华秋实——敬贺先生九十华诞范文

    春华秋实——敬贺先生九十华诞欣闻先生九十华诞,学界共襄庆贺,林甫虽在北地三尺,然心念无不纷飞。值此春华秋实之际,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清代历史研究所历史地理学全体后学师生向......

    喜迎建党九十华诞演讲稿

    蓝天如洗、鸽哨嘹亮、江山如画,笑脸飞扬,我们漫步在古老而芬芳的土地,感受家乡的变迁;高楼林立,花木葱葱、车水马龙,繁荣兴旺,我们歌唱在古老而年轻的国度,感慨祖国的巨变。这一切都......

    祖**亲60华诞感怀[范文]

    祖**亲60华诞感怀 当金秋的缕缕清风送走夏的炎热,当十月的鲜花开满神州大地的漫山遍野,我们迎来了伟大的母亲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 啊,祖**亲,每当您的生日我们非......

    感怀祖国六十华诞征文

    幸福的花朵开在长满幸福的国度在远离硝烟和苦难的日子自由的花朵绽放着泥土的芳香温暖着母体之下的温暖或许是一棵小草或许是一朵无名的小花我庆幸我能生长在这片热土滋养我......

    献给奶奶九十华诞生日礼物1

    献给奶奶九十华诞生日礼物 各位长辈、姊妹、晚辈们: 大家好! 我叫***,是奶奶的二孙女. 今天是奶奶九十华诞,我和###携子(&&&)来到这里,为她老人家拜寿!祝愿她老人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庆祝党的九十华诞(精选5篇)

    突出红色主题喜庆九十华诞“七.一”前后,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娄底大市场管理处党工委精心组织各支部和全体共产党员开展了以下庆祝活动: 一是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在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