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概论论文提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试题论文要求及参考题目
每人自选一个题目
论文结构布局的基本格式有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整篇不低于3000字。中文摘要要以不超过150字的词汇归纳出主要观点。正文包括导论、正论、结论三部分。参考文献要求: 参考文献的书写顺序是序号、作者、论文名、杂志名、期号、出版社、年份、页号。
注:论文要求手写,务必用稿纸或信纸书写。
上交时间:7月5日
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试题论文要求及参考题目
1、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3、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4、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5、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6、论毛泽东党建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史上的地位
7、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
8、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农民问题的基本经验
9、新民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10、新民主义社会是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经阶段
11、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12、论毛泽东的人民观
13、毛泽东军事思想要论
14、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评述
15、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16、我心目中的毛泽东
17、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18、19、位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论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 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基本特点 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比较研究 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 浅析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探析 论社会主义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几点思想 浅谈邓小平的科教兴国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效率与公平关系探析 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 浅析我国对外开放战略 “一国两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刍议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
条件
3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
37、“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之理论探析
38、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观
39、“三个代表”与党的作风建设
40、把握“三个代表”中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
41、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理论、制度和科技创新
42、浅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43、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
44、加强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5、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4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47、论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统一
48、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49、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0、如何理解“以人为本”
第二篇:概论论文
初识建筑
学号:0111431姓名:肖强
班级:大一建筑三班
1.“建筑从我的思想来看,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东西,但我觉得它的艺术性,是由结构、技术、设备来共同体现的。”齐康教授通过讲建筑艺术表现,表达了对建筑学的深刻见解;通过对自己的设计作品展示,展现了自己的设计发展史。从始至终,齐老的话语中都带着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齐老对我们提出了随时测绘、虚心抄图、遍览群书的要求,希望我们能更深一步探索建筑学的殿堂,为中国建筑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讲:建筑的教育及其昨天 俄罗斯大文豪果戈里有句名言:“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它依旧还在诉说。” 单踊老师便是通过叙述建筑教育及其昨日让我们了解历史,展望未来。从西方建筑教育起源到德国的名校,最后到东南大学建筑学科的发展历史,从古至今,由远及近,深入浅出,让我产生了对建筑历史浓厚的兴趣。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研究引发教学,三方协作的机制,四层金字塔的培养模式让我顿生兴趣,而美国麻省理工,宾大以及德国的包豪斯高校“一切创造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建筑”工厂学工制以及先锋运动则让我向往„„最后介绍了东南大学的发展历程,从苏专到建筑老八校,再到中央大学的成熟,东南大学以短短90年培养了中国建筑四巨匠,八院士,这让身为东大人的我倍感自豪,激情澎湃。柯布西耶说过“建筑设计师的激情可以从顽石中创造出奇迹。”我相信在古老成功的东大里,我一定能成为一位成功的建筑师。
第二讲:建筑设计导论
气宇非凡的长城与帕台农神庙,与自然结合的流水别墅与英国世博馆,临水城市弗洛门萨„„一开始便是对这些建筑奇迹的展示,当我们从对一个个经典的建筑的震撼中醒来,韩冬青老师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何为建筑,何为建筑设计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课程,为我们理清了未来学习的大体方向。虽然梁思成教授说过:“中国的房子很多,但是建筑很少”,但是韩冬青老师用他平实的语言告诉我们建筑就是为了适应人类需求而建造的物质空间环境。而建筑设计则是运用有意识的操作进行创作性活动,看似矛盾的叙述却是让我由浅入深地理解了建筑,敢于进一步了解探索她。最后,韩冬青老师通过讲述设计的基本过程让我们了解做好建筑需要涉略人文、技术等许多专业,然后以对东南大学3+2模式的解释结束了这节课。
第三讲:建筑,城市与规划
以前见过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城市,并不等于就是一堆建筑物,相反的,是由那些被建筑所围圈,所划分的空间构成”,那时还有点不懂。等到段进老师的课题逐步深入,猛然想起这句话,原来贝老说的就是有关城市规划的意思。除了给城市规划进行了专业的定义,段进老师还逐步解读了什么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如何运行、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并分析了城规的工作前景,让大家顿生兴趣。但是在讲学科交叉时,密密麻麻地相关专业还是把大家刚对城规燃起的兴趣之火扑灭。但是即便如此,段进老师对我们的劝勉之词“体验生活,知识全面,掌握技能”还是让我感触良多,对“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建筑是体现在他自己的世界中的自我意识,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建筑”等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第四讲:城市设计
看见城市设计,本能以为与城市规划类似;等到开始的天安门、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圣马可广场和悉尼展示,又感觉和建筑设计导论相像„„等到王建国老师的逐步深入,我才渐渐理解城市设计的真正内涵。王老师的话“不懂得城市的建筑师则不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师” 则让我了解城市设计的重要性。随着王老师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风景园林、景观一个个与城市设计对比,我懂得了城市设计不仅研究了整体与细节,还研究了环境,身为建筑师我们应该掌握的设计概念有环境与整体、功能内外综合和协调文化历史与时空„„虽然内容有些难懂,但是结合那句句名言“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当代建筑师的一项主要任务,是要使自己的作品不与自然环境和历史古迹发生冲突”„„最后王老师以快城慢岛为例进行分析,完整地帮我们理清了这堂城市设计概论课的内容。
第五讲:建筑设计科学学科概论
通过对建造、关联的解释和实例介绍,张宏教授把目光专注于建筑技术科学,更正了我们的观念,建筑是由构件而不是材料构成的,强调了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联,可是教授说像扎哈这样的建筑师世界上也只有一个,学校的体制可能会限制我们创造出所谓酷炫的建筑,但是我们学校培育出的是社会上的需要的有创造性但并不怪异的建筑师。老师的话或许并不被所有人认同,但是确实有道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刻意追求奇特,而应在自己的想法中融合文化认同。
第六讲:景观导论
双语教学的成玉宁老师从英语单词翻译上解释了景观概论的意义,让我们在了解学术词汇的英语翻译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老师从国外景观的发展开始讲到景观设计的趋势,并提及到景观为了和谐的环境的原则;从可居住的环境到和谐的栖息是现代人类的视角,相关地,景观建筑的原则来自人与自然的关系。成老师让我们大致了解了景观学的发展,这是比较新兴的学科,起源于美国,然后传入中国。至此,我才大概了解了建筑三个方向:建筑、城规、景观,对自己的专业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第七讲:建筑理论导论
葛明教授的建筑理论设计导论,以一个个问题引起话题,主题鲜明而内容纷杂,讨论了建筑的概念、历史与主题。介绍了柯布西耶的多米诺形式及我校建筑教育的来源——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专业,以及著名的九宫格练习。通过这些高等学府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现代建筑的起源,让我迸发出求学热情。
2.再谈谈对专业课的感受,首先是一周一节的《建筑学概论》,八周不长不短,八位不同的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话语深入浅出,从建筑的历史讲到当代,从建筑讲到景观,从全球名校讲到东大,引领我们一步步走向建筑殿堂,了解建筑历史发展,激发我们对建筑学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老师们自己的作品以及各类大师作品展示,为我们接下来的专业学习奠定不可磨灭的印记。
而《建筑设计基础》则是我们专业课的重点,虽然上课没有教科书、没有PPT,作业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最完美,但是每次短短几页的任务书却包含了老师对我们的种种要求——需要我们仔细研读;行业设计的规范——要求我们牢记于心。但是一开始,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设计思路全凭感觉,单调乏味,与要求相差甚远,这样的结果显而易见——即使每周每天投入大把时间,即使一遍遍重做模型,即使为了份速写,不停问老师同学,即使自我感觉良好,最后还是只能得到不如意的分数。虽然曾为此烦恼过,为此气馁过,但是逐渐知道,原因在我自己,没能理解设计课的要求,没有抓住设计重点,没能在老师的指导改进中感悟进步。不仅如此,我还没能把握生活,就像林语堂所说,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在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终了,艺术在那里开始。我们存在在生活中,生活是最全的教科书——音乐台、紫峰大厦及其裙楼的排布对空间立方体的感悟,中大院线脚纹路、屋顶飞檐对空间操作的触动„„或许平时把握住生活,课中理解透任务书,我才能真正理解设计课的要求,掌握设计课的技能,才能更进一步接近自己成为建筑师的梦想。与建筑设计课相比,《建筑制图》则是一个有教材,有标准答案的课程,虽然教学一次比一次复杂、任务一次比一次繁琐,只要缺一节课甚至开了会小差就会听不懂,但是只要认真听讲,做作业时有着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做到画图精确准确到位,就一定能做好制图作业。建筑的目标在创造完美,也就是创造最美的效益。当然,作业是其次,制图课首先是为了让我们掌握制图的技能,让以后的建筑设计更加轻松。
肖强
***
第三篇: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二)(2013—2014学第二学期2012年级本科生)
大学生就业问题简析
学 生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手 机 号 码:
完 成 日 期:
辽
东
学
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二)(2013—2014学第二学期2012年级本科生)
大学生就业问题简析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早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国家、学校教育、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正文: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加大,我们在校学生的迷茫与无助更是增大,恐慌,担忧接踵而来,本着能从该课程中学到,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与信息,修了这门课,当它结束时总结一下所学的东西,发现在这里了解有关就业的一些信息,不能和书本上的知识相比较,它是步入社会前有必需的知识,以后最能发挥功效的一门课之一。以下是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据《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100家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届本科应届毕业生45577人,比2013年的招聘量减少7.3%。2013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2014年有毕业生727万人,加上13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今年,中国将有727万名研究生、大学生。外加去年未找到的毕业生,可预计2014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2.1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等,特别是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要因素。
2.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据2005年全国l%人数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人数121的5.18%,而发达国家占20%以上。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N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对数是1.4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6300多万,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7000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0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
2.3高校扩招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2.4大学生的就业流向
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但大多数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2.5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
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2.6教育机制的弊端
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有些畸形。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3.1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高校培养大学生也存在着“产销”是否对路、供求是否平衡的问题。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要认真研究、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新兴的、前瞻性的专业,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向高校随时发布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的高校给以警告。
3.2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3.2.1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以高校一定要搞好专业技能教育。
3.2.2同样不能忽略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包括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所以对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3.3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要将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相结合,实事求是,不要总是好高骛远。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传统的择业观必须改变。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能力,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不能得过且过,也不能不切实际。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应该明白职业选择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学生的择业观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3.4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择业就业
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作为沟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部门不仅要承担起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和管理职能,而且要承担起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的职能。当前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继续坚持将“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放在“请进来”,办好校园招聘会。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网站,利用互联网拓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3.5政府应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3.5.1政府应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200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各地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就业,一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岗”,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据教育部介绍,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工作.辽宁省开发了1万个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优先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由省财政提供工资补贴。同时,各地方扩大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类本科生计划”等项目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
3.5.2政府应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加大支持创业丁作力度,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明显增加。要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
针对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要使问题得以缓解,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需要国家,企业,大学生自身(最重要的一点),教育机构各个方面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晖,马良,张彩霞.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2]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 邹云龙,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东北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 李迎军.大学生就业——高校的责任与对策.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5] 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第四篇:材料概论论文
材料概论论文
碳纤维复合材料
班级:2011级材料化学
姓名:邓开菊
学号:20110513454
摘要:主要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本概述,并对它的一些结构性能、应用(主要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发展,并分析了目前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字: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碳/ 碳复合材料、结构性能、发展、航空领域。
1、引言
碳纤维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其含碳量随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在90%以上。碳纤维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高温、耐磨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但与一般碳素材料不同的是,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碳纤维比重小,因此有很高的“比强度”。碳纤维属于聚合物碳,是有机纤维经固相反应转变为纤维状的无机碳化合物。碳纤维是一种新型非金属材料,它和它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导电、传热、比重小和热胀胀系数小等优异性能,碳纤维单独使用时主要是利用其耐热性、耐蚀性、导电性和其它性质。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00~43000Mpa亦高于钢。因此CFRP(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即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000Mpa/(g/cm3)以上,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Mpa/(g/cm3)左右,其比模量也比钢高。目前,碳纤维不仅广泛应用军事工业,而且在汽车构件、风力发电叶片、核电、油田钻探、体育用品、碳纤维复合芯电缆以及建筑补强材料领域也存在巨大应用空间,而其在航空领域的光辉业绩尤为引人注目。
2、碳纤维的发展
碳纤维的出现是材料史上的一次革命。碳纤维是目前世界首选的高性能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抗疲劳、导电、质轻、易加工等多种优异性能,正逐步征服和取代传统材料。现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军事领域。世界各国均把发展高性能碳纤维产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碳纤维除了在军事领域上的重要应用外,在民品的发展上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并已经开始深入到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在机械电子、建筑材料、文体、化工、医疗等各个领域碳纤维有着无可比拟的应用优势。
碳纤维是50年代初应火箭、宇航及航空等尖端科学技术的需要而产生的。80年代初期,高性能及超高性能的碳纤维相继出现,这在技术上是又一次飞跃,同时也标志着碳纤维的研究和生产已进入一个高级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已从初创期转入增长发展期,其工业地位已基本确立,美、日、英、法、德等国的碳纤维产量已经占世界产量的绝大部分,并已逐步形成垄断优势。
我国对碳纤维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力量薄弱,虽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我国已被纳入国家“863”和“973”计划,但总体情况不尽理想,我国仍不具备成熟的碳纤维工业化生产技术,国防和民用碳纤维产品基本依赖进口。
3、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及主要用途
由于碳纤维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是由含碳量较高、在热处理过程中不熔融的人造化学纤维经热稳定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及石墨化等工艺制成的。其含碳量随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在90%以上。碳纤维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高温、耐磨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但与一般碳素材料不同的是,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柔软、可加工性好,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且碳纤维比重小。(1)碳纤维的化学性能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的碳素材料。我们知道碳素材料是化学性能稳定性极好的物质之一。这是历史上最早就被人类认识的碳素材料的特征之一。除强氧化性酸等特殊物质外,在常温常压附近,几乎为化学惰性。可以认为在普通的工作温度≤250℃环境下使用,很难观察到碳纤维发生化学变化。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从碳素材料的化学性质分析,在≤250℃环境下,碳素材料既没有明显的氧化发生,也没有生成碳化物和层间化合物生成。由于碳素材料具有气孔结构,因此气孔率高达25%左右,在加热过程易产生吸附气体脱气情况,这样的过程更有利于我们稳定电气性能和在电热领域的应用。(2)碳纤维的物理性能(a)热学性质 碳素材料因石墨晶体的高度各向异性,而不同于一般固体物质与温度的依存性,从工业的应用角度来看,碳素材料比热大体上是恒定的。几乎不随石墨化度和碳素材料的种类而变化(b)导热性质
碳素材料热传导机理并不依赖于电子,而是依靠晶格振动导热,因此,不符合金属所遵循的维德曼—夫兰兹定律。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普通的碳素材料导热系数极高,平行于晶粒方向的导热系数可与黄铜媲美(c)电学性质
碳素材料电学性质主要与石墨晶体的电子行为和不同的处理温度有关,石墨的电子能带结构和载流子的种类及其扩散机理决定了上述性质。碳素材料这类电学性质具有本征半导体所具备的特征,电阻率变化主要与载流子的数量变化有关。
碳纤维的主要用途:
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复合,做成结构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比模量综合指标,在现有结构材料中是最高的。在刚度、重量、疲劳特性等有严格要求的领域,在要求高温、化学稳定性高的场合,碳纤维复合材料都颇具优势。由碳纤维和环氧树脂结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由于其比重小、刚性好和强度高而成为一种先进的航空航天材料。最神奇的应用是采用长碳纤维制成的“纳米绳”可以将“太空电梯”由理想变为现实,太空电梯将可以将乘客和各种货物运送到空间轨道站上,也可以用这种“纳米绳”将太空中发射平台与地面固定在一起,在这样的发射平台上发射人造卫星和太空探测器就可以大大降低发射成本。
总结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现实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航天领域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独特、卓越的性能,在航空领越特别是飞机制造业中应用广泛。统计显示,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小型商务飞机和直升飞机上的使用量已占70%~80%,在军用飞机上占30%~40%,在大型客机上占15%~50%。(a)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具有质量轻 等一系列突出的性能,在对重量、刚度、疲劳特性等有严格要求的领域以及要求高温、化学稳定性高的场合,碳纤维复合材料都具有很大优势。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已成为生产武器装备的
重要材料。AV—8B 改型“鹞” 式飞机是美国军用飞机中使用复合材料最多的机种,其机翼、前机身都用了石墨环氧大型部件,全机所用碳纤维的重量约占飞机结构总重量的26%,使整机减重9%,有效载荷比AV—8A飞机增加了一倍。数据显示采用复合材料结构的前机身段,可比金属结构减轻质量32.24%。用军机战术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结构重量系数来衡量,国外第四代军机的结构重量系数已达到27~28%。未来以F-22 为目标的背景机复合材料用量比例需求为35%左右,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将成为主体材料。国外一些轻型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已实现了结构的复合材料化。
直升飞机上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用量更是与日俱增。武装了驻港部队并参加了2007 年上海合作组织在俄罗斯反恐军演的直-9 型直升飞机,是我国先进的直升飞机。该机复合材料用量已占到60%左右,主要是CFRP。此外,日本生产的OH-1 “忍者” 直升飞机,机身的40%是用CFRP,桨叶等也用CFRP 制造。
在民用领域,世界最大的飞机A380 由于CFRP 的大量使用,创造了飞行史上的奇迹。这种飞机25%重量的部件由复合材料制造,其中22%为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由于CFRP 的明显减重以及在使用中不会因疲劳或腐蚀受损,从而大大减少了油耗和排放。燃油的经济性比其直接竞争机型要低13%左右,并降低了运营成本,座英里成本比目前效率最高飞机的低15%~20%,成为第一个每乘客每百公里耗油少于三升的远程客机。(b)碳/ 碳复合材料
碳/ 碳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及其制品(碳毡或碳布)作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因为它的组成元素只有一个(即碳元素),因而碳/碳复合材料具有许多碳和石墨材料的优点,如密度低(石墨的理论密度为2.3g/cm3)和优异的热性能,即高的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能承受极高的温度和极大的热加速率,有极强的抗热冲击,在高温和超高温环境下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高化学惰性。凭借着轻质难熔的优良特性,碳纤维增强基体的(C/C)复合摩擦材料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航天飞机轨道的鼻锥和机翼前缘材料,都会选用碳碳复合材料。另外还大量用作高超音速飞机的刹车片,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军用和民用干线飞机采均用碳纤维增强基体的复合材料刹车副。这种刹车副不仅质量轻、抗热冲击性好、摩擦系数稳定、使用寿命长,更为方便的是可设计性强,性能便于调节。还可制作发热元件和机械紧固件、涡轮发动机叶片和内燃机活塞等。
(二)、其他领域 1)、高尔夫球棒
用CFRP制成的高尔夫球棒、可减轻重量约10一40%。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使球获得较大的初速度。另一方面.CFRP具有高的阻尼特性,可使击球时间延长,球被击得更远。2)、钓鱼竿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的钓鱼竿比GFRP制品或竹竿都要轻得多,使其在撒竿时消耗能量少,而且撤竿距比后者远20%左右。CFRP所制的钓鱼竿长而好,刚性大,钓鱼竿在弯曲之后能迅速复原,使其传递诱饵的感觉较为灵敏。现在已有商品销售,用碳纤维增强塑料还可以制成渔具的卷铀,其重量不超过l40克,但它的疲劳强度高,耐摩擦,因而使用寿命长。3)、赛车
用石墨纤维长丝制成的管材可用来制造比赛车或通用自行车的车架,其特点是重量轻,比钢制架可减重50%左右,使自行车的总重量减轻15%。
碳纤维与玻璃纤维混合增强复合材料可用来制造越野赛汽车,它的特点是重量轻。用金属材料制造的同样车体的总重量为226.8公斤,用CFRP制造时为63.5公斤,用CF/GPRP制造时重量可减轻到31.8至36.5公斤。
在赛车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最著名的运用无疑是F1车身。为了使重量保持最小,所有车队都广泛使用碳纤材料,而这些材料的强固性足以支撑车子的重量。
4.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现状
现代的碳纤维是以聚丙烯腈、人造丝或木质素为原丝,将有机纤维跟塑料树脂结合在一起高温分解并且碳化后得到的,还不能直接用碳或石墨来制取。
据了解,目前全球碳纤维产能约3.5万吨,我国市场年需求量6500吨左右,属于碳纤维消费大国。在以“高性能聚丙烯腈碳纤维制备的基础科学问题”为主题的第335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会议执行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师绪院士指出,与国外技术相比,我国碳纤维领域还存在较大差距。2007年,我国碳纤维产能仅200吨左右,而且主要是低性能产品。由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撑,目前国内企业尚未掌握完整的碳纤维核心关键技术。这就使得我国碳纤维在质量、技术和生产规模等方面均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绝大部分高性能增强材料都长期依赖进口,价格非常昂贵。由于缺乏创新与集成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
基于我国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尚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2008~2009 年组织实施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支持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聚乙烯纤维及其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生产技术及关键装备的产业化示范,以满足国民经济以及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这一举措将为我国从材料大国转变为材料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年5月,由鹰游纺机自主研发的碳纤维生产线和神鹰碳纤维项目通过国家级验收,标志着我国碳纤维生产已成功实现国产化和产业化。5.结语
我国对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所做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也是令人振奋的,但是仍然较发达国家落后,如何提高产品品质、降低成本、减少能耗和污染、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将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参考文献:
[1] 贺福.碳纤维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 益小苏.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研究与发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3] 胡保全,牛晋川.先进复合材料[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4] 陈绍杰.聚焦碳纤维[J].高科技纤维应用2006,1.[5] 黎小平,张小平,王红伟.碳纤维的发展及应用现状[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6,2.[6] 张世平.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应用开发新动向[J].科技信息,2007,24.15 [7] 军第一航空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王春净,代云霏.[ 8 ] 刘春城等.CFRP 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J ].北华大学学报,2003 ,4(3):258 —260.[9]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03 吕立斌,荀勇
第五篇:材料概论论文
高温超导材料发展状况
摘要: 高温超导带材或线材包括单芯和多芯是实现高效输送电力的关键, “ 八五”期间, 在高温超导实用成材技术方面, 我国选择了银套管制备Bi一2223和2212相带材的技术为究重点, 解决了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工艺的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研制的Bi一2223相带材在带的均匀性、临界电流密度指标、磁场下的性能等方面都与国际上最好水平美国相当。关键字:超导体、发展状况
引言: 以NbTi、Nb3Sn为代表的实用超导材料已实现了商品化,在核磁共振人体成像(NMRI)、超导磁体及大型加速器磁体等多个领域获得了应用;SQUID作为超导体弱电应用的典范已在微弱电磁信号测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灵敏度是其它任何非超导的装置无法达到的。但是,由于常规低温超导体的临界温度太低,必须在昂贵复杂的液氦(4.2K)系统中使用,因而严重地限制了低温超导应用的发展。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出现,突破了温度壁垒,把超导应用温度从液氦(4.2K)提高到液氮(77K)温区。同液氦相比,液氮是一种非常经济的冷媒,并且具有较高的热容量,给工程应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另外,高温超导体都具有相当高的上临界场[H c2(4K)>50T],能够用来产生20T以上的强磁场,这正好克服了常规低温超导材料的不足之处。正因为这些由本征特性Tc、Hc2所带来的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巨大潜在能力,吸引了大量的科学工作者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对高Tc超导
摘要:材料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与先导。现代高技术的发展,更是紧密依赖与材料的发展。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电、光、磁、热性能而被人们称为新材料的“宝库”,是国内外科学家,尤其是材料专家最关注的一组元素。目前,稀土磁性材料作为一组重要的稀土新材料,在国内外的研究已初具规模,这些新材料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产业,而且构成了当今世界先导型、知识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加强稀土磁性材料的研发,大力扶持国内稀土产业将变得尤为重要。
稀土磁性材料研究现状
关键词:稀土、磁性材料、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一、各种稀土磁性材料的简单论述
1.1、稀土永磁材料
稀土由于其独特的4f电子层结构,可以在一些与3d元素化合物组合成的晶体结构中形成单轴磁各向异性,而具有十分优异的超常磁性能。表1列出了各类稀土永磁体与传统的铁氧体、铝镍钴永磁体的磁性能,显然稀土永磁体比传统永磁体具有高得多的磁性能。
稀土永磁体中,钕铁硼的磁能积最高,但它的居里温度低,工作温度低,温度系数高。虽然现在已开发出工作温度达到200℃的钕铁硼,但在许多地方还是不能替代工作温度高,温度系数低的钐钴永磁。
现已开发出工作温度可达400℃、500℃的Sm2(Co,Cu,Fe,Er)17磁体[3]。10年前发明的稀土—铁—氮永磁材料,理论磁能积与钕铁硼接近,但居里温度高,温
度系数小,耐腐蚀性能好,与粘结磁体中使用的快淬钕铁硼相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中的NdFe12Nx永磁是我国科学家杨应昌院士发明的[4],其NdFe12Nx实验室样品的磁能积已达到22MGOe,超过MQ-2钕铁硼磁粉。
纳米晶双相交换耦合稀土永磁材料是高磁晶各向异性的稀土永磁相与高饱和磁化强度的软磁相在纳米尺度内交换耦合而获得兼具二者优点的复合永磁材料,理论计算表明,纳米稀土复合永磁体的最大磁能积远远超过钕铁硼。
目前,实验结果已证明交换耦合的存在,但实际达到的磁能积远低于理论值,如Nd7Fe89B4和Sm7Fe93N的磁能积分别达到20.6和25MGOe,“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最大磁能积超过100MGOe的稀土新一代磁体,乃是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近有报道,日本三荣化成用新技术研究开发出磁能积破记录的各类稀土永磁体。
稀土永磁在VCM(音圈电机),MRI(磁共振),永磁电机(汽车电机,步进电机,微型电机等),计算机主机及外设,办公自动化设备(复印机、传真机、手机、视频及程会议系统等),空调,冰箱,数码相机,音响,磁力器械,智能公路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钕铁硼永磁自83年问世以来的18年中一直保持着年均增长30%以上的发展速度,这是值得关注和倾注力量的高技术产品。
1.2、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
一些稀土元素与Fe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REFe2具有比Fe及Fe,Ni,Co合金等传统材料大得多(高几十倍)的磁致伸缩系数λ。但是,REFe2的磁晶各向异性能相当大,这使得达到材料的饱和磁化状态所需的外磁场相当高。为此把磁晶各向异性常数K值反向的两种REFe2材料组合起来,而形成赝二元化合物,如(Tb1-xDyx)Fe2,(Tb1-xHox)Fe2,(Sm1-xDyx)Fe2,(Sm1-xHox)Fe2,(Tb1-x-yDyxHoyFe2)等,K值大为降低,从而降低饱和磁化所需外场,给实用以方便。这些化合物中以Tb1-xDyxFe2(0.68≤x≤0.73)的λ值最大,常称为Terfenol-D。这些材料的应用特性正随应用的开发和发展而不断发展。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电——机械能转换功能远优于其他材料:它的应变值最高,能量密度最大,响应快,精度高,可靠性高而运转能力大,可用于小型和微型大功率精密控制换能器,如大功率发射型声纳,大功率超声换能器,微型大功率低频电声设备,精密定位系统,传感器等,在军事,航天航空、海洋、地质、石油、化工、制造自动化、计算机、光通讯等领域已经获得应用。
1.3、磁光材料
一些稀土元素掺入光学玻璃化合物晶体、合金薄膜等光学材料之中,会显现出强磁光效应。磁光的应用涉猎激光,光电子学、光信息、激光陀螺、磁光盘等许多新技术领域。随着稀土磁光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磁光器件。
以YIG(钇铁石榴石)单晶片,或掺Bi的稀土石榴石(如(TmBi)3(FeGa)5O12)单晶薄膜作为磁光介质可制成不同波长的磁光调制器。磁光调制器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红外检测器的斩波器、红外辐射高温计,高灵敏度偏振计,测距装置等各种光学检测和传输系统中。
以稀土铋铁石榴石单晶薄膜为磁光介质可制成磁光传感器,用来检测磁场或电流的强弱及状态的变化,可用于高压网络的检测和监控,用于精密测量和遥控,遥测及自动控制系统。
以YIG为磁光介质制成的磁光隔离器,能使正向传输的光无阻挡地能通过,而将来自激光源等的杂散光全部阻档。
用稀土—铁族金属如Tb-Fe-Co非晶态薄膜作磁光存储介质可制成可读写的磁光盘。磁光盘兼有磁存贮的可擦写,重现和光存贮的高密度,非接触,长寿命的优点。利用近场光学原理实施磁光纳米存储[6,7],存储密度大辐度提高,可达到100Gb/in2。
1.4、庞磁阻材料
稀土锰化物REMnO3具有钙钛矿型晶体结构,一般为非导体,反铁磁性,稀土RE被二价碱土金属部份取代后形成的掺杂稀土锰氧化物RE1-xTxMnO3(RE=La,Pr,Nd,Sm, T=Ca,Sr,Ba,Pb)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外加磁场可使其反铁磁性(或顺磁性)转换为铁磁性,磁电阻发生巨大的变化,如La.67Ca.33MnO3在77K时加
入4800KA/m磁场后,磁阻变化率达1.27×105%[8],Nd0.7Sr0.3MnO3在60K时加入6400KA/m磁场后,磁阻变化率达106%[9],由此它在磁器件,如磁头,磁传感器,磁开关,磁记录及磁电子学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用巨磁阻(GMR)材料制成的读出磁头,其磁盘的存储密度比MR读出磁头磁盘的存储密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记录密度达到10Gb/in2以上。
二、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 ,我国主要稀土永磁材料除了在传统应用上有所扩大之外 ,高新技术及其它新领域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风力发电及磁悬浮列车等的应用有新的发展。
2.1、烧结 NdFeB的应用
目前我国已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时期。使用烧结NdFeB 永磁制成发电机 ,具有如下优点:(1)可提高发电量20 %。(2)稳定性好寿命长 110 倍 ,成本低。(3)运行环境低 ,占地面积小 ,噪音小 ,因此 ,适合于海岛 ,山区和草原等场地的开发 ,其可能在轻风启动 ,微风发电的特点情况下 ,极易于进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的作业。这个应用领域前景看好。2006 年我国已实行了 “风力发电” 产业化 ,全国有条件的 20 省市均在应用或计划开发。据统计 ,在 2010 年后估计风力发电使用烧结 NdFeB 永磁 6 000 t 以上。悬浮高速列车新技术 ,已在我国进行实际的试运行 ,或正在规划建设中。据知 ,已有上海 ,北京和
武汉等地准备实施这方面项目 ,它具有列车速度快 , 投资大 ,无噪音等特点 ,因此 ,作为一种新技术交通工具是具有发展潜力 ,也表明了一个国家交通工具的现代化水平。烧结 NdFeB 材料在此方面的用量也相当可观。
2.2、粘结 NdFeB的应用
近年来 ,我国粘结 NdFeB 磁品主要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在办公室自动化设备 ,电动和视听设备 ,仪器仪表 ,小型马达 ,家用电器和传感器等的应用较多。其中办公室自动化和汽车马达是今后最大的用户。特别是在硬盘及软盘驱动器的多极主轴电机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估计这方面需求量为 110 亿只以上 ,潜力巨大。据知 ,西方世界粘结 NdFeB 磁体的应用比例为:计算机 61 % ,电子 9 % ,办公化自动设设备 8 %,汽车 7 % ,器具 6 % ,其它 9 % ,我国的应用比例与西方世界有差别。据了解 ,近年日本粘结 Nd2FeB 用量 1 200t / a ,美国次之 ,中国占第三位。
2.3、SmCo型永磁的应用
目前这种磁品主要用于军工方面 ,但其用量发展不快。它适用于工作温度较高和恶劣场合中。如人造卫星的行波器和环行器等。三、四种稀土磁性材料前景看好
专家认为,下面四种稀土功能材料对稀土应用量较大、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一是稀土永磁材料。永磁体作为稀土材料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是支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据英国罗斯基尔信息服务公司估计,1995年平均每辆汽车使用20台小型永磁马达,预计到2005年将增加到30台,未来10年内永磁体在汽车工业中的消费量可能会翻一番。
我国对稀土永磁体的需求增长率持续在20%左右。据全国稀土永磁材料协作网预测,“十五”期间我国烧结NdFeb磁体总产量达到50000吨左右,销售总额150亿元。到2010年中国烧结NdFeb磁体产量将达到7万吨,占全球75%,销售额260亿元。在未来10内,我国将成为世界稀土永磁材料的制造中心。
二是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简称GMM),此种材料可有效地提高国防、航天、航空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GMM材料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列为对中国禁运的功能材料。
三是稀土磁制冷材料,目前发达国家都把磁制冷技术的研究开发列为21世纪的重点攻关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竞争极为激烈。到2010年我国将禁止生产和使用氟里昂等氟氯碳和氢氟氯碳类化合物。从目前美国室温磁制冷技术研究进展情况看,3到25年内,室温磁制冷技术有可能在汽车空调系统中得到实际应用,之后将进一步开发家用空调和电冰箱等磁制冷装置。
四是稀土巨磁电阻材料。1994年,美国NVE公司首先实现巨磁电阻(GMR)效应的产业化,并销售巨磁电阻磁场传感器。世界GMR磁头的市场总额已达400亿美元/年。我国已把GMR效应的研究及应用开发列为我国重点攻关的七个高科技领域之一。
结束语
现在稀土永磁材料已成为电子技术通讯中的重要材料,用在人造卫星,雷达等方面的行波管、环行器中以及微型电机、微型录音机、航空仪器、电子手表、地震仪和其它一些电子仪器上。目前稀土永磁应用已渗透到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仪表、核磁共振成像仪、音响设备、微特电机、移动电话等方面。在医疗方面,运用稀土永磁材料进行“磁穴疗法”,使得疗效大为提高,从而促进了“磁穴疗法”的迅速推广。在应用稀土的各个领域中,稀土永磁材料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它不仅给稀土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也对许多相关产业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
2010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