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宾阳县“我为世锦赛添光彩”演讲比赛简案
宾阳县 “我为世锦赛添光彩”演讲比赛简案
一、时间: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全天
二、地点:宾阳县新宾中学阶梯教室
三、参赛单位:全县各中小学
四、议程
1.团县委领导讲话;
2.比赛。
五、评委:陆植文、陈伍、黄子恬、施如俭、林丽叶、陆小英、马俊琦
六、比赛规则:详见附件
七、计时、计分、统分:凌少平、施幼英、葛燕新
八、摄 像: 江源
九、主持人:覃晓琳
十、调 度: 韦剑、吴宝容
十一、联络员:黄志学
十二、音响:由宾阳县新宾中学负责。
十三、其它
1.报名截止时间:4月8日下午下班前。
2.4月11日上午进行初中组比赛,评委8:10前签到,8:30分正式比赛。下午进行小学、高中组比赛,评委2:20签到,2:30开始比赛。
3.抽签时间地点:4月9日下午3:00,各校派人员按时到县教育局四楼进行抽签,未交稿件的学校请一并带上(一式十份,稿件不注明参赛单位,只注明参赛选手比赛号)。
4.县教育局负责印发活动通知、演讲稿、简案等材料;准备比赛用笔、纸张,宾阳芦小负责布置会场、签到;团县委负责印制荣誉证书、制作悬挂会标、准备矿泉水,通知今日宾阳、宾阳广播电视台做好活动宣传报道等工作。
5.各参赛选手由领队、带队提前20分钟到比赛现场做好参赛准备,如无故迟到作弃权处理。
6.有关人员要遵守比赛现场秩序。
7.请各领队、指导老师负责组织好本单位参赛选手按时参加,并注意往返安全。旅差费回原单位报销。
8.如需调试音乐或PPT的,请提前一天联系宾阳县新宾中学李花老师,联系电话:***.附件:宾阳县 “我为世锦赛添光彩”演讲比赛规则
共青团宾阳县委宾阳县教育局
2014年4月8日
附件
宾阳县“我为世锦赛添光彩”演讲比赛规则
一、本次比赛选手的出场顺序均由各代表队领队抽签决定。
二、本次比赛的评分,采用10分制。现场公布成绩统计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最后的分值四舍五入。
三、本次比赛每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所有评委亮出的分数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其余评委打分的平均数。为了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主持人通报选手时,不报所属单位,不报姓名,只报选手序号。本次比赛报分方法为每5名选手一组,同时报分,最后一组仅有1人的和上一组选手同时报分。
四、本次比赛演讲选手的比赛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每超过10秒扣0.05分,不足10秒按10秒计算。每位选手的比赛计时从选手自报“我的演讲题目是----”开始到选手自报“我的演讲完毕”截止。凡未讲“我的演讲完毕”者,计时继续进行,超时的按规定扣分。计时员在离比赛结束时间还有30秒时第一次举牌提醒选手;到达比赛结束时间时第二次举牌并开始计超时。
五、评分标准
(一)内容健康丰富,观点正确,主题鲜明、集中;(2.0分)
(二)选材典型,材料能说明观点;(1.5分)
(三)语言生动流畅,无语病;(1.5分)
(四)普通话标准,声音宏亮;(1.0分)
(五)吐字清晰,语速适当,语调抑扬顿挫;(1.0分)
(六)神态自然大方,精神饱满,动作自然;(1.0分)
(七)内涵与表情相结合,以情感人,以形传神,感染力强;(1.5分)
(八)参赛选手的着装应适合学生的身份和年龄。(0.5分)
六、本规则由本次比赛组委会负责解释。比赛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本次比赛评委组有最后裁决权。如参赛队对比赛的程序、成绩等有异议,须由参赛队领队向本次比赛评委组提出书面意见,在评委组做出正式答复之前,比赛照常进行;对干扰比赛的行为或退出比赛者,取消该队参赛资格及组织奖。
第二篇:我为世锦赛添光彩
2014年,对于绿城南宁来说,是一个特殊且让人期待的年份—今年10月,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就将在这里举行。体操世锦赛落户南宁,让每个南宁人都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大家已经感觉到,这项世界项级单项赛事离他们是如此之近。
“办好世锦赛是我们每一位南宁市民的责任”,包括你,包括我,也包括他。作为市民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与形象去迎接世锦赛,以什么样的行动去力挺南宁?“我为南宁代言”这句响亮的话语就是回答。
喜迎世锦赛
文明积极迎世锦,传递世锦正能量。我校新学期的课堂上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洒扫应对、中国梦、文明迎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等教育。校领导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世锦赛”,组织了以“文明迎世锦赛”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讲文明,学礼仪的主题活动,掀起了一股“文明迎世锦”的热潮。
南宁公共频道为了积极宣传“世锦赛”,特地开设“南南宁宁说体操”这一特别栏目。每到晚上八时左右,大家总会点开“新闻夜班”,和家人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那可爱又聪明的“南南”和“宁宁”,讲诉着许多平时了解不到的体育知识——它们可爱的动作,悦耳的声音,着实让大家的心情轻松不少。
参与世锦赛
人人关注世锦赛,人人参与世锦赛。我们身为普通的南宁市民,虽不是运动员为国家争取荣誉,却以自身的行动诠释了“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投身于南宁绿化美化彩化大行动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行做好“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行动。大家虽然各自做的事情不同,但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舒适、宜人,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富有生机活力,让参加世锦赛的各方宾朋都能真切感受到“中国绿城”的美。
奉献世锦赛
为服务好礼让斑马线活动、结合“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政府开展了“我型,文明我更行”文明劝导,召集”文明引导员”,在各个街道、马路旁维护公共秩序,大力查处公交车、私家车经过人行横道不礼让的行为。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组委会志愿者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还以此为主题开展了“体操宝贝?韵动南宁”志愿者招募处常常围满了人,大家都怀着一颗为世锦赛做贡献的心,兴致勃勃地跑去报名。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礼貌待人,遵纪守法,迎接八方来客,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一流的市民素质、一流的公共秩序、一流的城乡环境。
第三篇:我为世锦赛添光彩(二)
2014年,对于绿城南宁来说,这是一个特别而年复一年我们都做不同的事情,但共同的目标只有A让我们家庭更美丽,舒适,愉快,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充满活力,使参加世界锦标赛的客人真正能感受到中国绿城的美丽。
我们从小物质开始,从良好的习惯开始,做现代性和小学生。认真学习,礼貌对待,遵守法律,促进环境保护,爱护环境。拾起地上的垃圾,珍惜水资源,珍惜每一张纸在生活中......学生在学校举行欢迎世界,成为一个好男孩的活动已变得有礼貌。
让我们共同携手,使文明的花卉仪式充满校园,甚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文明,我们每个心中的火炬的树新风传过去。文明正积极欢迎世界,传递世界是能量。
第四篇:文明出行,我为世锦赛添光彩征文
文明出行,我为世锦赛添光彩
2014年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日益临近,作为南宁人,是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的。但在这一份喜悦与期盼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的准备工作,而交通环境问题则是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世锦赛交通文明一隅,南宁市的好多城市重要路段,将为南宁世锦赛接待队员参赛和外宾旅游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据统计,近年来,因交通事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等方面呈上升趋势。从这一方面则更加说明了交通的重要性。从而,就要求国家和公路建设者要加大力度地进行交通环境建设。而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则更应尽一份力。以主人翁的身份,在迎接世锦赛的日子里,做到文明出行 人人为世锦赛添光彩。
首先,我们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参与交通环境建设,尽量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珍惜生命,安全出行,每天上下学过马路时应注意看红绿灯及走斑马线,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其次,我们要做好宣传工作。作为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清醒的头脑和较强的社交能力。所以,我们要在自身基础上,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并努力贯彻实施,在自己家所在的城区路段进行宣传。同时,也要我们学校及周围同学进行宣传教育,做到维护交通人人有责。最后,还要注重对交通环境的保护。为了迎接世锦赛,我们所在的地区还重修好多路段,并加强了城市绿化,做好世锦赛的辅助工作。因此,我们要增强社会主义文明观念,爱护交通环境,作一名思想道德高尚的小公民。
现在距世锦赛还有6个月时间,届时,将会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汇集于广西南宁。可以想象,到那时,外国人踏进南宁,看到易县这井然有序的交通,心中也不免涌起赞美之词。
迎世锦赛,文明交通我参与。交通带动着国家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普通人的出行。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大手拉小手,文明出行,为世锦赛添光彩,减少交通事故,以十足的准备迎接世锦赛的到来。
第五篇:我为一中添光彩演讲比赛总结
“我为一中添光彩”演讲比赛总结
9月,我校党总支团委在第十八期青年业余党校开学之际,开展“我为一中添光彩”师生演讲比赛活动。
来自全校三个年级三名学生选手和四名教师代表经过推选站到了此次决赛现场,同学们或娓娓道来或激情昂扬,他们分别从文明的大处着眼,从文明的小事入手,畅谈了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用实际行动来为学校增光添彩。老师们在演讲中紧扣师德师风主题,激情昂扬、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该校教师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谭琳芳老师,禹鹏老师和余毅同学赢得了现场老师同学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获得本场比赛的一等奖。黄霞老师,唐邱老师,杨璐瑶同学,熊紫苏同学,获得本场比赛的二等奖
演讲比赛结束后当场进行了颁奖仪式。总支书记周红艳同志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彭副校长和杨副校长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此次活动的开展,旨在着力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而且锻炼了同学们的演说能力,也为文明新风在校园中的树立和开展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共青团怀化一中委员会
2010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