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教学
在教师绩效评估中有明显的侧重。硬件比较好解决,重要的是软件,应重点组织教师学习培训,到各地参观,采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向研究将研究成果加以推广,而不是各自为政,各显其能代写论文。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加兼职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得数量学校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用人原则,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多多聘请社会专家到学校来任职或者讲座。高职院校必须打破以往自我封闭的办学模式的束缚,主动走近用人单位,与企业进行合作,根据行业技术发展需求,对企业所需人才实行“订单式”培养,这不仅可以解决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不足的矛盾,而且能使学校与企业都得到“实惠”。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企业可以派有理论知识、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讲授最新、最实际的知识;学校也可以派教师到企业参加工作,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借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技术素质。高职院校借助这种“学研产训”结合的形式,建立一支新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沟通企业可以通过合作获得更多的收益。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校企合一”培养的人才,熟悉本企业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流程,他们的实际技能较强,到企业后便可立即上岗工作,节省了企业培训的时间,减少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而且这部分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成长较快,很快便可成为企业的骨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
学校可以争取到企业的多方面支持。通过合作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实验、实训的场所和师资,这也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结合的主要模式。因为实验实训设施和场所需大量的投资,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实力还不雄厚,社会集资的难度也较大,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借助有关企业的条件完成或部分完成实验实训任务,就成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最佳选择。高职院校应制定政策,组织和鼓励教师为企业服务,采取有力措施,调动教师承担企业研究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一项内容,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生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独立、系统地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它是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步骤;是培养良好的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并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写作为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毕业论文同时也是衡量、评估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部专家组于2007年对我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专家们通过调阅毕业论文文件和检查、阅读学生的毕业论文,一致认为我系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管理规范、过程细致、要求严格、格式统一。专家们对一部分学生在论文中的创新观点表示了肯定。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决定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它是保证毕业论文写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带来了大量的相关教育问题和严峻的社会压力。加强对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学和管理的现实需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把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列为重点课题。在我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大部分高校已经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现代质量管理学的“产品质量”观认为人才的教育培养与传统的生产制造过程非常相似,其基本环节包括招生(采购原料)→在校教育(加工生产)→毕业考核(产品检验)→毕业就业(投放市场)→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质量跟踪)。要提高学生的质量,就要严格控制每一阶段的培养质量。我校教务处为了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专门成立了教学质量控制科,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学理论指导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我系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中以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为指导,积极配合学校教务处的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一、系级毕业论文管理组织体系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组人,他们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们负责制定目标,指挥、组织、协调整个质量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起127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7月着质量管理工作的保证作用。我系成立了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小组。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按照教务处的安排和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工作的目标、计划,确定组织结构和操作模式,传达和督促执行教务处的有关文件,负责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小组,审定指导教师的资格等,审批上报的各类文件,确认每一环节的有效性,督促检查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流程的进展情况和导师指导情况。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负责把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目标、计划、过程具体化并将任务和要求分配和传达给导师和学生,如负责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书、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指导和审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规定进度安排、制定论文的规范和标准格式以及组织毕业论文评阅和答辩工作。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指导小组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写出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我系毕业论文管理组织体系从组织上保障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为了质量方针的最终实现,质量方针的制定者必须要将它传达到学校内部各层次的有关人员,使它们相互沟通和充分理解质量方针的内涵。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根据学校教务处下发的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性文件、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管理指标体系,以及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目标、计划等,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书,它是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手册。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阅读指导书来了解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意义、目标、计划、工作流程、规范化文件格式,明确自己在该项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自己承担的工作在整个流程中的质量要求。毕业论文指导书是安排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保障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以及最后形成的毕业论文文件(任务书、开题报告、论文评阅意见书、毕业论文等)的规范性。
三、基于“戴明环”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流程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专家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戴明环)的概念,它是全面质量管理采用的一套科学的、合乎认识论的办事程序。pDCA由英文的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它反映了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的四个阶段。该循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个基本的质量工具。我系运用“戴明环”概念设计出了“外语系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流程图”。该流程图清晰地标明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从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到师生见面下达任务书的过程标志着计划阶段;学生调研、撰写开题报告、整改、指导和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完善、定稿、评阅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等过程属于执行阶段;中期检查属于检查阶段;验收自评以及总结属于处理阶段,在该阶段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来,对原有的制度、标准进行修正,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整个流程按照每一环节的发生先后设计,规定如果某一环节不合格,必须退回到上一环节重新循环直至合格再进入下一环节。一个循环周期是一届毕业论文的写作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下一轮循环是下一届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每一轮循环都建立在总结上一轮循环的经验和教训、解决了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质量在不断循环过程中逐步提高。
四、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措施质量控制即高校为达到质量目标而在教学、辅助过程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监控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消除教学和其他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为保障毕业论文质量,我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要求,建立了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该措施对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中参与的从上至下的所有成员能否各尽其责,对指导教师的资格、培训、指导人数、次数,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学术道德等方面都作了具体的约束规定;把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工作表现作为该年度群众评价领导班子成员成绩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把导师、论文指导小组、答辩小组成员的工作表现与本人年度考核挂钩,并作为来年是否具备该项资格的参考依据;把毕业生的整体表现作为取得答辩资格以及毕业论文成绩的重要参考。具体做法是发放教务处设计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动态管理指标体系》系列表格,由参与的各方对有直接联系的各方客观打分,平均成绩作为评价有关各方的重要依据。在质量控制措施中还规定了质量审核环节,它是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已经制定的质量方针、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达到预定目标的、系统性的、独立的检查活动。质量审核环节就是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检查环节。检查队伍的成员由具备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素质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等与教学有关的各方面组成。检查工作能及时鉴定和评价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进展情况和阶段完成质量,便于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五、毕业论文工作的验收和总结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按照学校教务处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的要求,根据论文验收指标体系,从毕业论文文件、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验收自评,并将自评结果和依据等材料上报教务处以备全校性的验收。为客观地反映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情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之后,论文指导小组要根据验收自评结果写出工作总结。所谓总结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错误,提出新的问题以利再干。这是戴明循环之所以能上升、前进的关键。如果没有将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纳入有关制度和规定中,就不能巩固成绩,吸取教训,也就不能防止同类问题的再度发生。
以上从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管理组织体系、指导性文件(质量手册)、管理流程、质量控制措施、验收和总结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我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过程和流程。我系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只进行了短暂的四届循环,仍具有较大的提高潜力。随着我们对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以及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经验,我系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会更加科学、规范,从而更好地实现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4).[2]穆诗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3]郭冬生.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第二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格式
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格式
一、毕业论文封面要求:
论文封面一式二份,一份与论文内容装订成册,一份存入学员学籍档案。封面一律用黑碳素笔书写,或用A4复印纸双面打印(禁止使用复印件),字迹要清晰。工作单位要写详细,类别指所学专业类别:如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教育学类等。成绩评定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指导教师必须签名。系部栏中系主任(或分管主任)必须签名,并盖系部公章。
二、论文写作要求及编辑排版要求:
⑴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要选题合理,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理科专业毕业论文与设计相结合,论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文科专业也须结合实践,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见解,论文字数在5000字以上。学员要独立撰写,严禁抄袭;学员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第五学期撰写,第六学期面授时提交;提交的论文须按统一的编辑排版式打印,并填好封面上有关内容。
⑵论文基本格式和排版基本要求:
页面要求: 一律A4纸排版,并加装封面。
页边距要求:上、下边距:2厘米,左边距:3.5厘米,右边距:2厘米。内容构成:毕业论文由标题、作者、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六个部分组成。
论文题目:限20字内,小二号字,黑体。
作者:要写明班级、姓名。小四号字,仿宋,居中,班级与姓名之间空两个汉字距离。
内容摘要:不超过200 字,五号,楷体,“内容摘要”字样加粗,与摘要内容之间空一个汉字距离。
关键词:3至5个,五号,楷体,“关键词”字样加粗,与关键词内容之间空一个汉字距离,关键词之间用“;”号。
正文:5000 字以上,五号字,宋体。英语专业可使用英文写作。参考文献:五号字,楷体。
第三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管理办法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管理办法
(2006年9月20日院办公会议通过,2007年10月10日院办公会修改)
为了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办法》和《西南政法大学关于进一步规范我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意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管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规范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和指导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管理机构和指导教师
第一条 学院成立本科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院领导小组),负责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检查和监督等管理工作。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组长,党总支副书记任副组长,院属各教研室负责人、办公室负责人和当年毕业年级辅导员担任成员,教学秘书担任秘书工作。
第二条 学院教学督导专家小组协助领导小组开展管理工作。
第三条 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由本学院具有讲师职称或者博士学位的全体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担任。
第四条 指导教师的职责:
(一)熟悉所指导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了解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二)向学生讲解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和写作规范。注重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为学生分析论文题目,指出有关选题的写作重点和难点,指定必要的参考书并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四)为学生审定论文提纲和初稿,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五)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进度和质量,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对每个学生的指导、检查、答疑应不少于三次。
(六)根据指导情况填写《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情况表》(见附件三)。
(七)对指导学生的论文认真书写评语。
(八)参与论文成绩答辩和成绩评定等工作。
第五条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教师应当服从教研室对有关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各项安排。
第六条 教研室负责拟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教师名单,报院领导小组审定。指导教师确定后,学生或指导教师均不得随意提出更换教师的要求。确有正当理由需要更换指导教师的,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写明更换理由,经有关指导教师和教研室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院领导小组审批。
第七条 每位指导教师当年指导的毕业论文总数不得超过20篇。
第八条 指导教师应当增强责任意识,认真负责地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严格遵守执行学校和本院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管理的规定,督促所指导的学生严格按写作规范要求按时、保质地完成写作任务。
第九条 严禁指导教师将应由自己承担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的开题、签字、评语、成绩评定等任何工作转分配给研究生或本科生承担。
第二章 选题和开题
第十条 各教研室根据下列选题原则拟定本学科方向的毕业论文写作题目: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本专业教学的内容;
(二)题目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题目难易度适中,避免过大或过小。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四)题目应多样化,总数量应超过本学院当年毕业论文写作学生的人数,以符合每人一题的要求。
第十一条 毕业论文选题应每年进行一次更新。
第十二条 教学秘书负责毕业论文选题的汇总,及时交院领导小组审定后,上报学校教务处向学生公布
第十三条 学生选题应在教务处公布的所学专业的参考题目中选定,应一人一题。多人选择同一题目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另行拟定题目,新选题不得与其它同学已经确定的选题相同。
第十四条 学生选定题目后,不得更换选题。确有正当理由须更换选题的,必须写书面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有关教研室负责人审批。
第十五条 严谨开题是做好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基础。学生在开题前必须广泛收集与自己论文题目有关的资料,了解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第十六条 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搞好毕业论文开题工作,在开题时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学生的选题是否具有理论或实践价值;
(二)选题是否与学生的特长和能力相适应;
(三)学生对选题的理解是否得当;
(四)学生的资料掌握情况;
(五)学生对选题的初步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六)学生的论证思路是否清晰、合理;
(七)学生拟定的研究方法是否得当;
(八)总体安排和进度是否合理。
第十七条 指导教师应严格按照学校规定要求填写《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开题报告书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学生方可撰写毕业论文。
第十八条 毕业论文的开题工作应当在毕业论文写作学期的第二周前完成。
第三章 撰写、指导和评语
第十九条 学生写作的毕业论文应达到一定的理论深度。注重以下研究方法:
(一)既立足于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又要将论题置于世界法学之林加以阐释,注重运用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考察主要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有关立法;
(二)既要从学术之争的视野介绍、评价有关的理论学说和做法,借鉴该论题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更要进行独立思考,形成创新性观点,或对已存在的理论、观点、做法进行更有说服力的论证;
(三)既阐释现行法条,分析支撑该法条背后的理论,更应注重剖析现行法条之弊端,提出有价值的立法建议或创新性制度构想;
(四)既阐述有关法学理论之重点与难点,又要密切联系实际,预测和解决司法实践中已经或可能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分析国内外经典案例或最新疑难案例;
(五)既运用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又要运用法哲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
第二十条 论文撰写格式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与参考文献等。学生应严格按照《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的要求撰写论文。
第二十一条 学生写作毕业论文必须自己独立完成,严禁剽窃,严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第二十二条 指导教师应当认真做好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工作,并按要求及时填写《西南政法大学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
第二十三条 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应当在当年的4月15日-4月30期间完成。确因学生毕业找工作等影响中期检查的,必须在学生回校后及时弥补该项工作。
第二十四条 毕业论文的字数不得少于6000字。
第二十五条 毕业论文须在第八学期完成,学生应于第八学期第十二周前将定稿交指导教师评阅。
第二十六条 指导教师负责论文评阅,并提写评语。对评语的要求如下:
(一)评语应有针对性、具体,忌概念化、公式化。论文评语应涉及以下内容:学生是否较好地掌握了论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否理论联系实际;毕业论文完成的质量和在完成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情况;关于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评价;论文的结构、格式评价。
(二)评语既要肯定好的方面,也应指出不足之处;
(三)评语内容与论文最后评阅等级应基本相符;
(四)论文的评语字数应在100字以上,且字迹工整。
第二十七条 指导教师和所指导的学生应互相告知联系方式,保证在论文写作和指导的全过程中的通讯畅通、联系方法准确。学生或指导教师的联系电话有变更的,必须及时互相通知。
第四章 答辩和成绩评定
第二十八条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成绩评定教师实行分离原则,教师安排的具体工作由各教研室负责。严禁指导教师自己评定成绩或者冒充成绩评定教师变相自行评定成绩。
第二十九条 承担成绩评定的教师应当认真阅读毕业论文和指导教师的评语,在对毕业论文在选题、观点、论证、结构、逻辑、语言、资料、注释、规范性等方面分别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后,初步作出成绩评价。
第三十条 论文评阅实行五级制计分,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各等级的参照标准如下:
(一)优秀:论点明确,论证有据,资料翔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文字通达,能理论联系实际,且有一定创见。
(二)良好:论点明确,论证有据,资料较为翔实,结构较为严谨,条理清楚,文字通达,能理论联系实际。
(三)中等:论点明确,论证有据,能理论联系实际,但在结构、条理、文字表达等方面有一定缺陷。
(四)及格:论点比较明确,无原则性错误,但论据不够丰富,论证欠充分,在结构、条理、文字表达等方面有明显的缺陷。
(五)不及格:论点模糊,论证不足,有原则性错误;逻辑混乱,内容空洞;或有大段抄袭他人著作的情况;或由他人代为撰写。
第三十一条 毕业论文经初步评定成绩后,必须经答辩委员会答辩后才能确定最终成绩。
第三十一条 答辩工作由教研室具体负责组织。教研室应根据答辩工作量的具体情况,组织若干答辩委员会负责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和2名委员共3人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原则上由教研室主任或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对其所指导的毕业论文的答辩应回避。
第三十二条 答辩程序
(一)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会开始并介绍答辩委员会成员;
(二)答辩人报告论文写作目的,论文主要内容及需要说明的问题。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左右;
(三)答辩委员会向答辩人提出问题,答辩人就答辩委员会所提问题作解答准备,准备时可查阅有关资料,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四)答辩人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可随时插问,还可考查其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答辩人应马上回答;
(五)由答辩委员就答辩情况交换意见,根据论文答辩评定标准确定论文等级,形成论文答辩书面决议当场宣告,答辩结束。
第三十三条 参加答辩的学生应填写《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表》的有关内容。教研室还应安排人员做好答辩记录。
第三十四条 毕业论文必须全部答辩,以答辩委员会确定的答辩成绩为最终正式成绩。没有参加答辩的,成绩记为零分。
第三十五条 答辩成绩的评定应结合以下两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衡量:
(一)论文写作:观点正确、鲜明,论证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字通畅,形式规范。
(二)论文答辩时表现:熟悉论文内容,语言简明扼要,对教师提出与论文相关的问题能正确解答;解答问题时思维敏捷,表达流利。
凡全面达到上述要求的,可评为优秀;基本达到上述要求的,可评为良好;论文写作内容较好,答辩时表现较差的,评为中等;论文写作内容基本可以,论文答辩时表现较差的,评为及格;论文写作内容和论文答辩时表现都较差的,评为不及格。
第三十六条 各教研室应当及时组织论文答辩工作,并应在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结束后一周内向院领导小组递交书面答辩工作总结,全面分析当年毕业论文指导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学院在此基础上书写全院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总结。
第五章 档案管理
第三十七条 教学秘书负责毕业论文的成绩统计和归档等工作。
第三十八条 每份毕业论文的档案必须包括毕业论文写作提纲、初稿、定稿、《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指导情况表》、《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表》、答辩记录等材料。
第三十九条 成绩统计表、教研室答辩工作总结、学院答辩工作总结、当年院领导小组名单、论文选题、指导教师名单等全局性资料必须专门归入一个档案,有关材料必须同时保存电子文档。
第四十条 未经教学秘书同意,不得随意翻动、抽取已经归档的毕业论文材料。
第六章 其他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执行学校有关理规定;与学校有关规定冲突的,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院领导小组进行解释。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6年10月1起施行。
第四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管理办法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管理办法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计划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设置,占6学分。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在及格以上(含及格)方可毕业。申请学士学位者,毕业论文成绩应在良好以上(含良好)。在学习期限内,学生最多可进行两次毕业论文写作。为规范毕业论文的写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毕业论文写作资格
在籍本科学历生(或本科结业生在结业一年内)方可申请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根据层次及专业不同,需同时具备以下学分、学费和课程学习的条件:
层次 高中起点本科
各专业
法学(跨专业)
88学分(含)以上
专科起点本科、本法学本科第二学历(跨专业)科第二学历
其它各专业
本院专科毕业就读本院专升本同专业
二、毕业论文写作程序和时间安排
毕业论文写作从申请到成绩发布周期约为155天。上半年:2月20日至7月25日 下半年:8月20日至次年1月25日 写作阶段
提交时间段
2月20日中午12时
上半年
至
3月6日中午12时
申请及选题阶段
下半年
8月20日中午12时
至
9月4日中午12时
提交选题即是提交毕业论文写作申请。
毕业论文写作申请 时间截止后,学院不再受理任何形式的毕业论文写作申请。评语查询时间段
要点提示
在CMR主页“学员通道”或“学习专区”点击“毕业论文写作”栏目(该栏目也称为“毕业论文写作系统”)方可进行申请和选题。申请时的选题就是毕业论文写作的题目,同学们应尽早选题。选题只能提交一次。
论文题目一旦选定则不能更改,但可在教师指导下添加副标题或在选题方向上适当修改题目,添加的副标题或修改的题目只在学生文档中体现,毕业论文写作系统仍为原选题。
68学分(含)以上58学分(含)以上
专业
取得学分
126学分(含)以上
必须选学《毕业论
学生个人账户预留6学分学费
文指导》课,该课为毕业论文写作辅导课,只提供网络版课程,学分为0。学费
课程
3月7日中午12时
上半年
提纲阶段 下半年
至
3月16日中午12时9月5日中午12时
至
3月31日中午12时前
9月29日中午12时前
学生在选题成功后即可开始进行论文提纲的撰写。
毕业论文写作系统是各阶段稿件提交的唯一有效途径。
选题成功后,学生需进入毕业论文写作系统认真
9月14日中午12时 了解“提交要求”、“版式要求”、“内容要求”等;需在系统中下载“论文模板”,论文写作必须以该模板为准。
在指导教师点击下载各阶段稿件前,学生可以自行进行稿件的覆盖替换,不限次数;一旦导师点击下载批阅后学生则不能进行稿件替换。因此,学生应确认稿件不再修改后,再进行提交。
各阶段稿件提交后,学生应立刻再次进入系统确认稿件提交有无错误或是否能打开。
4月1日中午12时
上半年
至
4月30日中午12时
5月20日中午12时前
论文提纲未通过的学生,提交论文初稿时,应把修改后的提纲粘贴在初稿前面一并提交。截止到初稿提交,若学生的提纲和初稿均未提交,则默认学生放弃本次论文写作,将关闭学生的论文写作系统。学生不得再进行本批次论文写作,若进行下个批次写作,将视为重修。
初稿阶段 9月30日中午12时
下半年
至
10月29日中午12时
11月18日中午12时前
在初稿评语查询阶段,因不当借鉴、抄袭问题,且学生无法继续完成本次论文写作的,学生可通过邮件向所属教学服务中心提交“终止写作”的正式申请,写作一旦终止,系统将关闭,本次论文写作成绩按照“不及格”处理,并做一次论文写作的记录。
5月21日中午12时
上半年
至
6月4日中午12时
6月14日中午12时前
该阶段是让导师进行指导的最后机会,初稿写作不理想的同学,一定要认真按照导师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在二稿评语查询阶段,因不当借鉴、抄袭问题,且学生无法继续完成本次论文写作的,学生可通过邮件向所属教学服务中心提交“终止写作”
二稿阶段
11月19日中午12时
下半年
至
12月4日中午12时
12月14日中午12时前的正式申请,写作一旦终止,系统将关闭,本次论文写作成绩按照“不及格”处理,并做一次论文写作的记录。
6月15日中午12时
上半年
至
6月29日中午12时
定稿阶段 12月15日中午12时
下半年
至
12月29日中午12时
次年1月25日左右 7月25日左右
论文定稿提交截止后,系统将自动关闭,任何学生不能再提交论文稿件。
定稿未提交,则视最后一次提交稿件为定稿,导师将依据最后一次提交稿件给出最终评语及成绩。
最终成绩是在导师初评成绩的基础上,经过学院审核后确定的。参加答辩的学生的论文最终成绩,以答辩成绩为准。
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一)文体
1.鼓励学生写作“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即运用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社会现实生活或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等侧重于理论应用的类型。
2.如果学生具有必要的理论修养、研究兴趣、文字能力和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理论研究型”,即对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3.不可将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主要反映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的类型。
(二)文风
1.态度严肃。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肤浅,不可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2.思维严谨。立论应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讲究逻辑。
3.语言朴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行文应简练,文字应朴实,不可过于繁琐,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情色彩过分浓重的文学语言,不可使用过分直白的、庸俗的市井语言。
(三)规格
1.毕业论文应使用学院统一制定的论文模板,无论写作提纲或正文,均须以此模板为准。
2.论文模板包括论文题目、提纲、正文、注释、引用参考文献资料目录等。提交提纲时,正文项为空。提交正文时,如提纲一次通过无须修改,则提纲项为空;如提纲未通过,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做了修改,则提纲项应有修改后的提纲内容。
3.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8000字至10000字左右(计算类论文可在6000字至8000字左右),提纲字数应在500字至1000字左右(提纲字数不包括在正文中)。4.毕业论文正文段落层次划分标准:
一、(用于论文小标题)
(一)(用于重要段落的划分)1.(用于要点的排列)(1)(用于特征的排列)①(用于分特征的排列)
5.对所引用的他人观点、他人语句的须做注释,清楚地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数等,引用其它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6.参考书籍不少于5本,其他参考资料如期刊文章、论文、网络文章等不少于5篇,参考资料内容必须与论文内容紧密相关,且为近五年出版或发行的资料。
7.注释及参考书目统一用尾注,其规格为:(著作)作者.书名.XX出版社,XXXX年第X版
例如: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30(期刊文章、论文)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XXXX年第X期.第XX页例如:冯惠玲.拥有新记忆——电子文件管理.档案学通讯,1998(1).6-8(网文)作者.文章题名.链接地址.访问时间
例如:夏敬华.企业流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http://.cn):在论文写作各环节中,任何关于论文写作的管理方面问题都可随时通过学生信箱发邮件至论文管理信箱咨询。3.邮件使用要规范
(1)正确书写邮件主题:由于垃圾和病毒邮件大量充斥网络,对于未按照要求正确书写邮件主题的,很有可能被系统过滤删除掉(如主题为英文、主题空白),因此需正确书写邮件的主题。主题规范为:毕业论文—写作问题(或管理问题)—***<学生姓名>。(2)发送给导师的电子邮件务必抄送论文管理信箱,当发给导师的邮件超过1周时间未回复时,学生应及时发邮件到论文管理信箱进行查询。
(三)毕业论文BBS:主要解答同学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例如论文申请资格、稿件提交方式、稿件无法提交、论文写作系统错误、与指导教师沟通不畅等。其中在“常见问题”和“精华区”两个栏目中涉及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及注意事项。
(四)毕业论文留言板:同学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毕业论文留言板与导师进行沟通交流。
(五)论文写作期间如有使用非正常方法,扰乱指导教师正常工作、生活的学生,学院将对学生进行警告,直至取消其该次毕业论文写作资格,情节严重的可给予取消学籍的处分,具体执行将参照《课程考试违纪行为的处分规定》中的相关条文。附:毕业论文评定成绩参考标准1.优秀
(1)观点正确,证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紧密结合实际。(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在某些方面确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回答与解决了较为重要的理论或实际问题,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2.良好
(1)观点正确,论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好。(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3)论证主题有一定价值。3.及格
(1)基本观点正确,论据较有力,论证较充分,资料较充实,理论分析不够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差。(2)结构尚合理,层次尚清楚,文字尚通顺,无错别字。4.不及格
(1)基本观点有误,论据无力,缺乏论证,资料贫乏,分析肤浅,理论脱离实际。(2)结构混乱,层次不清,文字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3)如果学生在系统中提交的稿件的题目方向与学生选题方向不相符,则将被认定为文不对题,为“不及格”。(4)毕业论文字数少于规定字数的80%,为不及格。5.作弊
(1)凡引用他人资料超过全文三分之一篇幅的毕业论文,即为抄袭,按作弊处理。
(2)若有代写行为,即代替他人写作或他人代为写作的,一经发现,所写毕业论文无效,参照《课程考试违纪行为的处分规定》中的相关条文进行处理。
第五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几个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几个问题
刘曙峰
(湘南学院 中文系,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生的一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研究性、理论性和个别性的特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从根本上说只是一次模拟学术研究的演练,其成果一般并不具有真正的学术价值,所以不应把“学术水平”作为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普遍要求,而应当把目标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上,为此,必须有较为规范的操作程序来保证这一课程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毕业论文;教学;学术素养;课程;程序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却不是一门在课堂上进行的课程,而是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下实施的课程。把“毕业论文写作”称之为“教学”,要强调的是,这项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发生的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和交往依然不可或缺,教师“教”的导向和学生“学”的目的之关系仍然存在而且重要。但是,论述“毕业论文写作”的相关文章,基本上都是以指导学生“怎么写”为重心:如何选题,如何搜集材料,如何论证,如何行文等,既有意义的分析,又有技巧的指导,教导不可谓不耐心而周详。而对于毕业论文属于何种性质,写作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教师应如何来“施教”,整个“课程”的实施程序怎样,或少有论述,或语焉不详。本文拟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这门“课程”作一个整体思考,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学术水平问题
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全国各高等院校在本科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或工作细则当中都有大致相同的规定,学生必须修完相应课程后,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才能授予学士学位,有的高校还对课程成绩和论文等级有明确规定。但实际情况是,全日制本科生毕业时一般都能获得学士学位,很少有因为毕业论文的问题而不能获得学位的例子。这种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等同于学士论文的作法是值得质疑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
(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可见,本科毕业生中只有那些“成绩优良”,且有一定“学术水平”者,才能获得学士学位。因此,学士论文只能是本科毕业论文中的一部分。而如何界定论文中的“学术水平”成为首要问题。
关于“学术”,《汉书·霍光传》中就有 “不学亡(无)术,暗于大理”的表述,它成为现代“学术”一词的滥觞。中国古代“学”“术”不分,实际上是重“术”轻“学”。有不少学者指出,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是生产实践中经验技术的发明,而没有科学理论或原理的发现作基础。梁漱溟认为,中国古代只有“手艺”即技术,而没有“科学”。所以,近代学者主张区分“学”与“术”,其本意在强调对“学”的重视。严复说:“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 梁启超说: “夫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用也。” “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由此可见,“学”才是根本。李伯重教授从西方的“学术”内涵的角度来解释:“学术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具备专业条件的环境中进行非实用性的探索”,“是学者在‘象牙塔’中进行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纯学术’探索工作”。他认为“学以致用”是有缺陷的,“过分注重知识的功利性,必然影响到对抽象学理的追求。” [1]西方的“学术”与中国古代的“学术”差别很大,但与梁启超等人强调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我以为,我们仍可沿用约定俗成的“学术”一词,而考虑到当今中国功利主义盛行和理论研究衰微的情况,强调其“基础理论”、“纯学术”的内涵很有必要。
什么是“学术论文”呢?经典的表述是:“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的进展的科学总结。” [2] 这一概念包含了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但它强调的是“已知原理”的应用,是“知其所以然”的应用,肯定了“理论、原理”在学术论文中的核心地位。这与学位论文的概念是统一的,“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2] 因此,作为学术论文种类之一的学士学位论文,也应该强调其科学性和创新性。按这样的标准,只有那些较为优秀的、具有一定学术性和创新性的本科毕业论文才是“学术论文”,才有可能成为“学士论文”。但现实中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大部分是一些“模拟性论文”,虽然这些“模拟之作”对大学生而言是有意义的,但都贴上“学术论文”的标签是不严肃的,对学术规范、学术作风建设多有不利。
与中国大学追求扩大办学规模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风气一样,中国的教育科研领域也有一种把学术水平提高寄希望于“以量取胜”的不良倾向。不少著名高校都有硕士生和博士生要在省级或省级以上的“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才能获得相应学位的规定,据说这是富有中国特色的。[3]也有幼儿园教师要发表论文才能评职称的奇谈,还听说过保姆也要评职称,不知道是不是也要写论文?在如此种种敦促和诱导之下,论文大量炮制出来,各种期刊杂志也呈现出异常火爆的局面,不少人的“功名利禄”也尾随而来。但这些所谓的“学术论文”,“虽然抄袭作假尚不能说是大多数人之所为,但是大多数是平庸之作和滥竽充数之作,却是不争之事。” [3]如此,“学术大军”形成了,“学术泡沫”产生了,这种表面的热闹与喧嚣,对于提高学术水平有害无益。[4]好在本科生还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但把本科毕业论文普遍视为学术论文,似有为学术泡沫推波助澜之意,实不足取。
在“职业主义”盛行的今天,一般大学都把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根本,大学生不再生活在“象牙塔”里了,大学和他的学子们也离“学术”越来越远了。由此,多数大学生的“学术意识”比较淡薄,难以写出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不足为怪。毕业论文写作只是本科生的一次“学术研究”的练兵而已,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其论文不会有真正的学术价值。只有保持学士学位的“学术”取向,珍惜“学术”和学位的品牌,才会使这些“品牌”价有所值。我以为,中国高等教育要大众化,但学术不可大众化,唯有如此,才能使真正有理论兴趣和创新精神的本科生能脱颖而出,才能促进学术事业健康 发展。
“学位”是“学术水平”的标志,这是“学位”设立的本意。而“学历”则没有这样的内涵,基于本科教育的实用价值取向,本科生只要能获得本科学历就算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而不宜把获得“学士”学位作为硬性的要求。但现实中把“学术”和“学位”都庸俗化了,实际上是对学术的亵渎。所以,为了维护学术的尊严,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鼓励学术创新,高校应当坚持学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标准,宁缺毋滥,把真正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论文评定为“优良”等级,并把它作为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必备条件。而把只在“形式”上符合要求的论文评定为“合格”等级,并把它作为本科毕业生获得本科学历的基本条件。
二、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目标问题
指导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是教师对毕业生的最后一项重要工作。但是,目前,各地方高校,尤其是晋升本科时间不长的高校,教师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的目标要求并不太清楚,指导缺乏经验,工作缺位,无章可循。学生更是浮躁情绪明显,加上现在就业压力大,不少学生最后一个学期忙于找工作,论文写作时间难以保证。所以,论文写作中东抄西凑的为数不少。教师对学生往往是“手下留情”,让其过关了事。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的定位进行再思考:毕业论文写作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由上所述,我们提倡本科生把自己的毕业论文写成货真价实的“学术论文”,积极引导他们加强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但是,对于一般高校每年规模如此庞大的本科毕业生来说,要求每个大学生都达到如此水平是不切实际的。在论文等级评定中,优良者少,合格或中等者多,不合格者也少,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正态分布,才是正常的。而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指向大多数学生,所以,不把“学术水平”作为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普遍要求是合理的。论文能对某个问题有所了解,有所认识,有所体会,确是自己心有所悟,自己亲手创作而成,已属不易。与其因要求太高、难以达标而弄虚作假,不如要求适度,让更多人能够达标而名符其实。什么样的论文才是本科生的“最近发展区”呢?我认为,从内容上说,本科毕业论文只要能够反映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所论述的问题有一定的心得体会也就基本达标了,但形式上一定要规范。我们可以把这种论文称之为“准学术论文”,因为它只是模仿学术论文的特点写作而成,形式上“像”学术论文而已。正像“模拟法庭”是法律专业学生训练“法庭审判”一样,毕业论文写作只是本科生“学术研究”的一次模拟训练。现在,中国已经开始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2004年,普通高等教育共招收本科209.91万人,高职(专科)237.43万人;硕士生27.30万人,博士生5.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
[5]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主要是放在博士教育阶段,而硕士生培养目标从培养单一研究型人才,到综合型应用人才,成为必然趋势。[6]实事求是地讲,对于学术问题,硕士生尚且难以有所创新,何况本科生?所以,在学术创新方面不对本科生毕业文写作提出要求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并不是重数量而轻质量的简单问题。其实,人生更多的创新成果不是产生在学生阶段,而是诞生于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和具体应用之中,学生阶段只是一个预备和奠基的时期。
由此,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目标从根本上说不在于其对某一问题的研究有多深入,观点 有多深刻,见解有多创新(当然有则更好),而在于通过论文写作这次全程的训练和体悟,使学生对如何进行学术研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如何撰写学术论文有明晰的认识。也可以说,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更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更重“形式”而不是内容,要以“形式”促“内容”,以“形式”保“内容”。教育史上早有“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之争,形式教育着重心智发展,而实质教育着重知识掌握。毕业论文写作要更重“形式”,就是说毕业论文写作应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学术素养,而不是看重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把握和研究”。
这几年,学术失范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剽窃抄袭事件时有耳闻,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论文作假行为更是公开的秘密。如果任凭这些恶劣的学术风气蔓延和肆虐,势必对整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形成威胁。为此,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于2004年6月通过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不少学者也呼吁加强学术教育,[7]王振海认为:“对于初入学门者,规范是参照与矫正标准。对于有志于从事学问之道者,规范是敲门砖、入场券。对于学养缺欠、学风轻浮者,规范是警钟。可见,学术规范化的功能主要是防范、引导,纯洁学术人,净化学术场。” [7]杨奎松认为:“所有老师在指导自己学生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懂得必要的学术规范,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之初期树立起学者应有的道德意识和责任心。” [8],所以,有必要在本科生进入学科专业的殿堂之时进行学术教育,这是学术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学术教育,又言之为“学术素养”教育,就要使学生养成学术兴趣、拓展学术视野、遵循学术规范、培养探究精神等内在的品格与修养,其基本目标是使学生人人都能理解“学术”,欣赏“学术”,养成崇尚学术、崇拜真理的人文情怀,进而,引导一部分高素养的学生投身于未来的“学术”创新活动之中。总之,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我们不注重本科生在学术上的实际成果,但我们应当注重他们学术素养的培育和提高。
三、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特点问题
关于“课程”,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表述,其“课程”的基本意思是“功课及其进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提出“curriculum”一词,意思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9] 可见,中外对“课程”含义的理解极为相近,都比较注重“学习进程的有序安排”。强调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门课程,就是要强调其“写作和指导进程的有序安排”。所以,从教师的角度讲,我们称之为“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它不是一般的以理论为主的集中讲授的课程,而是以学生写作活动为主,教师对其过程进行具体地安排、指导、监管的课程。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实践性。这是就课程实施过程本身而言。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门“活动课程”,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辅。这种实践性,不同于实际应用中的实践,它是一种理论思维的实践,是一种“心有悟,形诸笔”的实践,是一种“实验室方式”的实践。对于文科类学生来说,除了毕业实习,没有哪门课程要如此“动手动脚”又动脑。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兴趣而进行的活动,在选题阶段,学生可以在自己所学专业的范围内,根据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选择自己有经验、有体会的话题;在写作阶段,学生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思想储备、情趣意志,进行分析与综合,使思维呈现出异常活跃的状态。如 果是认真而严格的进行写作,必将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生命活力。让学生既放开手脚,又有条不紊,亲身体验一次“学术研究”的历程,接受一次学术素养的全方位教育。
(二)研究性。这是就论文产生过程的特点而言。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门“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与本科生其他以接受学习为主的理论课程明显不同,它是一种发现学习。学生是带着问题去探究,自我把握全程,主动参与全程,在过程中感悟,在过程中发现,虽说这种发现属于“再发现”,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性与创新性。但对学生自己来说,从搜集资料、查证资料到论文选题的提出,再从认真阅读资料到写作提纲的产生,再从事研究和写作,直到修改成文,有学术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的运用,有对研究问题的批判反思,有事实材料的分析综合,有论证过程的归纳演绎,有思想见解的概括提升(对学生自己而言是“创新”)。所以,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毕业论文写作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写作,它是一次相对漫长(一般有4—6个月)而颇费心血的“研究活动”。这个过程,能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长期和艰辛,了解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规范,经受一次全程式的学术素养训练。
(三)理论性。这是对论文观点形成的基础而言。虽说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是对某个问题的一定的“心得体会”,但它还是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感想、随感”之类的文章。毕业论文必然与一定的学科专业相对应,必须有一定的学术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尽管论文写作提倡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但要用一定的专业理论来论证观点,就不可能不用一点专业术语(但切忌堆砌专业术语),如语言学,就区别了“语言”和“言语”等专业术语,有“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等专业理论,心理学就会有“遗忘曲线”、“需要层次理论”等。另一方面,毕业论文要有一定的学科纵深感,又有较广的横向视野,就要运用理论思维来对某个专业问题进行反思和审视,就需要以一定的专业学科和相关学科为背景来进行理性思辨,才可能具有实证无法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使论文的材料更充分,推论更严密,结论也就更可靠。学生的毕业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是使其论文成为“学术论文”的第一步,是培养其学术素养的必然要求。
(四)个别性。这是就论文写作学生的活动方式和师生的对话方式而言。写作是个体所进行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这是对写作特点的一般概括,而毕业论文写作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作文。它是一门全面体现个体自主性的课程,从选题、聚材,到写作、修改,在整个“课程实施”这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学生大都以个别活动的方式进行。与各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中的一次相对简单的“作业”或“写作练习”相比,“毕业论文写作”作为一门“开卷考试”的课程,其时间安排更足,程序规范更严,份量要求更重,学识要求更高,最根本的是学生自主性更为突出。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主要也以个别的方式进行。这种“一对一”的交往方式,与课堂教学明显不同,它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充分合作,有利于实现教师的导向,也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选题作更全面的考证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
“毕业论文写作”作为一门课程,而不是作为一次日常的“作业”,提升了教师的责任,也提高了学生的要求。加强“毕业论文写作”的课程意识,是明确课程目标、保障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
四、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程序问题
正如司法中的程序合法是审判公正的重要保证一样,规范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程序,明确每个阶段师生双方的任务要求,是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目前,毕业论文写作粗制滥造,难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工作不到位、不负责也是重要的原因。其实,要判断一篇论文的真假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学生的写作成文过程都在教师的监管之中,其论文到底如何便一目了然。所以要加强教师在每个阶段的责任,把质量控制在具体过程之中。如果到了临近论文答辩之时,教师才看到学生的论文样本,才知道学生的论文内容,就为时太晚。一旦发现论文有弄虚作假问题,让其从头再来时间不允许,让其在答辩中定为“不合格”等级又于心不忍,于是就网开一面。这样一来,毕业论文写作不仅成为“走过场”的形式,而且败坏学术风气,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所以,为确保论文的真实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对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程序进行设计有现实意义。
(一)选题阶段。“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前提。好的选题能使作者发挥优势和特长 ,写出新意 ,往往事半功倍 ;选题不好则不利于发挥 ,写不出新意 ,常常事倍功半 ,甚至劳而无功。” [10]选题要求角度新颖、大小适中、体现一定的理论色彩、符合专业特点。这个阶段,学生应当就论文选题方向、选题意义和资料准备等相关情况向指导老师做出说明,而教师也应当就“为何要选此题”等问题与学生交换看法,并就该选题的思考线路、应当阅读的相关文献以及资料信息的获得渠道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参考意见。还应当对学生已掌握的相关材料进行检查,以警醒学生在掌握一定材料的基础上来确立自己的选题,从而保证毕业论文写作从第一步起就不误入歧途。教师在论文写作起始阶段的指导和监管,能把学生论文的真实性控制在源头之上。
(二)开题阶段。这个阶段,学生要在明确选题的基础上,在正式写作之前对论文有一个较为具体的构想,形成写作内容提要,并对写作过程做出规划与安排,进一步明确哪些问题需要突破,需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需要继续搜集哪些文献资料。除了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个别交流之外,这个阶段应当由答辩小组(由3——5个本专业教师组成)来组织论文开题会,学生在开题会上应对自己论文的初步设想做出公开说明,然后由答辩小组教师分别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应当允许参加开题会的其他同学提出看法。这样做,可以集思广益,使写作方案更加完善,从而使论文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同时,学生公开自己的选题及构想,可以看成是就其论文真实性的一个宣誓。
(三)写作阶段。论文的成文阶段,其实应该包括写作与修改两个步骤。学生写作应按原来的选题和基本构想进行,不能随意变换,一方面使前面的思考和讨论发挥作用,一方面也防止学生不做精心准备而临时抄袭。如一定要变换选题,需在征得指导老师的同意之后,再向答辩小组其他老师做出具体汇报,在一致认可其新的选题后方可进入写作阶段。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与指导老师要保持经常性沟通。教师审阅学生论文不能少于两遍,在学生写完初稿后审阅第一遍,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然后在学生对论文做了较为全面的补充修改后,再审阅第二遍,在论文无需做大的改动的情况下,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细节、推敲语言,规范格式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修改定稿。学生论文初稿需在答辩前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内交给指导教师,这样教师才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来进行审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学生才有 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至少两次的修改,(四)答辩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没有对学士论文及其答辩提出明确的要求(与硕士和博士的要求明显不同),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要求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自愿提出答辩申请,允许没有“学术兴趣”的学生不进行论文答辩。而且答辩中从严控制,消除学生的侥幸心理,从而不敢轻言申请答辩。为保证答辩质量,学生论文定稿要在答辩之前半个月上交答辩小组每一位教师,这样答辩小组的各位老师才有时间来审阅论文(每篇文章由其中一位教师任主审,指导教师与主审教师分开)。答辩会应公开进行,由主审教师提出2——3个问题,学生公开作答。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当场做出回应和评议,也应允许其他教师和在场同学提出问题,以活跃气氛,倡导积极探讨的学术风气。学生论文的评定等级应当场公布,对弄虚作假的论文坚决不予通过,答辩会和开题会都应开成公开的学术讨论会,提倡低年级的同学参加,以促进良好的学术风范的形成,使更多的学子在这种氛围中受到学术素养的熏陶。
总的说来,对于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在实质的“学术”内容上不宜提出过高要求,但第一要保证论文的真实性,第二要重视论文的“形式”问题,第三要规范教学程序。只有这样,课程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注释:
[1] 李伯重.提高学术水平须先理解何为学术[N].光明日报,2005-08-04.[2]、国家标准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S].国家标准GB7713-87.[3]、李伯重.论学术与学术标准[OL].学术批评网www.xiexiebang.com.[5]、教育部.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5-7-28.[6]、麦尚文、胡键.研究生学制缩短 硕士含金量是否降低[N], 人民日报 ,2004-11-04.[7]、杨玉圣、张保生.学术规范研究的若干问题[N].光明日报,2004-11-1.[8]、杨玉圣、张保生.《学术规范导论》引言[OL].学术批评网www.xiexiebang.com.[9]、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6.[10]、刘生良.中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1,(1).Several Problems on Teaching of Writing Undergraduate Thesis
Liu Shufeng
Abstract: Writing thesis is a curriculum of undergraduates,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e, research, theory and individual.But basically, writing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only is a drilling of situational Academic research, commonly its production has not real Academic value.In fact, its objective is on how to cultivate and enhance student’s Academic quality.Therefo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curriculum objective, a set of more normative manipulation programmes should be made.Key word: thesis;curriculum;teaching;Academic quality;progra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