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北林业大学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关于做好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教务处
(发布时间:2012-10-17)[浏览:499]
各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一次集中训练,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为做好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现将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要点与要求
1.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学院组织召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符合学校规定和学科专业特点的《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和细则》,明确各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应达到的质量要求和成绩评定标准,同时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过程监控制度。学院制定的《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和细则》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备案。
2.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动员部署工作
学院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召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动员部署大会,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公布学校和学院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的要求,强调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诚信教育,杜绝弄虚作假和抄袭等不良行为。
3.指导教师要增强责任心,加大精力投入
各学院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动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积极性,指导教师要增强责任心,加大精力投入。指导教师应掌握题目内容有关的资料和文献;每周检查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及时解决困难,并认真做好指导工作记录;需要在工厂或校外其他单位进行的毕业论文(设计),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参加指导工作,但学院必须派教师参加立题、检查和答辩,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4.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开题工作
学院要重视并做好选题工作,专业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要召开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专项讨论会,保证充足的选题数量和更新率,把好选题质量关。各专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并将开题安排提前一周报送教学督导室和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
5.使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模板
为规范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减少毕业生和指导教师后期工作量,学校进行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模板开发,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测试完成后将挂在教务处网站上供学生下载。
6.做好毕业论文(设计)评阅和答辩工作
评阅人原则上由校内讲师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评阅人评语要按照学校、学院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质量标准对其进行评述,要具有针对性,评语和建议成绩要和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质量相符。
各专业答辩小组必须5人以上,宜为单数。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要依据各学院或专业制定的评分标准评定,评语要准确、简练。答辩委员会签名应注明成员工作分工,并注明职称。
7.做好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工作
获得优秀成绩的毕业论文(设计)可申报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学院要做好集中评议工作,推荐具有创新性且写作质量高的毕业论文(设计)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数量不超过学院本届毕业生总人数的3%。学校将对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另外,学校已于2011年取消提交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详细摘要要求。
二、学术不端检测工作
经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测试用,学校决定继续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进行检测,以促进科学引用文献资料,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1.检测范围
按应届毕业论文(设计)20%的比例进行检测,由学校随机抽取。学院可以申请增加检测量,由学校统筹分配。
2.检测要求
以word文档格式提交电子版,建立专业名称文件夹存放文件,并将文件按照“学院代号-学号-姓名”格式命名。
3.检测标准
检测结果中毕业论文(设计)文字复制比(文字复制比即指毕业论文(设计)的某一章节与比对文献比较后,重合文字部分在该章节中所占的比例)≤25%视为合格,文字复制比>25%视为不合格。
4.检测结果处理
检测结果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后,可直接参加答辩。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由指导教师根据检测报告,对学生提出修改意见,经复检合格后方可参加答辩。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由指导教师向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申请认定,认定结果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备案。
初次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不得评为优秀。
5.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检测
各学院推荐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全部进行检测,其文字复制比应小于15%。
三、时间安排
1.2012年12月31日前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动员、选题征集、师生互选、任务书下达和开题等工作。
2.2013年4月30日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期检查工作。
3.2013年5月31日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提交和学术不端检测工作。
4.2013年6月14日前完成检测不合格毕业论文(设计)复检工作。
5.2013年6月24日前完成答辩、提交成绩和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工作。
6.2013年7月5日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教务处
2012年10月17日
第二篇: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
学校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医、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研究生院、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3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种类33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二级学科、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有国家计委、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4万多人。自1952年建校以来,已向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0万多人。现有教职员工2735人,其中专任教师1273人(教授293人、副教授52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5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6名,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名,“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6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8名、讲座教授1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5名。近年来,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
学校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有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有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有森林植物生态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油田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5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7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有林学、森林工程、野生动物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森林工程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林业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省中试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有东北林业大学大庆生物技术研究院、植物资源生态与分子工程研究院、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等54个研究机构;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等8个校内实习基地和216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留学生,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省部级领导、商界精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为我国的林业建设事业、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留学生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每年有100多位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与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访问和考察;每年有100多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科研合作、参加学术会议等。学校是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学校,每年与美国、法国、芬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并积极选派学生公费出国(境)外攻读学位。
自“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560多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奖90项、省部级奖励113项(其中一等奖20项),获得国家专利900多件。
学校连续14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至今连续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11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三育人”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连续15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学校秉承“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继续坚持和丰富办学特色,力争到2022年(建校70周年)使学校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到2032年(建校80周年)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52年(建校100周年)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林业大学。
(数据截至2014年3月)
第三篇: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主题:学习党的十八大,喜看家乡新变化 学
院: 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五班 报 告 人:梁辰 学
号:20123043
2013年1月22日
这是我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回到我的家乡,我发现我的家乡宝清县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十月一假期回来还如往常,可是这次回家,有一座庞大的建筑物映入我的眼帘,一个大购物广场在我不在的时候悄然初具规模,外型很有气魄,室内商品琳琅满目,好奇的人们东瞧瞧西看看,试试衣服,置办年货,好不热闹。
不光是这一处惹人眼球,商业街上还新开了好多家店铺,引进了许多大城市里的衣服品牌,可见我们县里的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也在提高,越来越追求舒适和享受。老大厦底下竟然开了一间德克士,这是我怎么也不敢想的,因为据说加盟费是不便宜的。前几天我还进去点了一些东西,果然味道很正宗,服务态度好,顾客也很多。
以前的宝清,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繁华。过去是一间间低矮的房屋,仅有的一个大超市,几家去了无数次的店铺,吃腻了的麻辣烫和米线。过去的医疗设施差,医疗环境差,银行仅有几家,还要跑到老远去。但是,曾经的这座灰暗的小县城一变成了现在这座高楼遍地崛起,商铺比比皆是的黑龙江省最值得投资的县城之一!现在的医院也搬家了,搬到一个更高更现代化的大楼里面。银行也在家门口安家落户了,道路更宽广更干净,人们变得更有秩序。小吃街也搞的有声有色,我也常去品尝各种美味小吃。我想,生活在这座小城的人们真的变得越来越幸福,生活越来越美好,心情越来越阳光!
在回家的沿途上,我也看到我们的近邻集贤县,友谊县等地区建设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同样的高楼林立,商业繁华,街道车水马龙,好一片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之昌盛景象。双鸭山下属的几个县区在不断地求大发展,奔小康,争取将城市文明建设和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与时俱进。同时,这也说明一点,就是我们向示范县学习了优秀的发展经验,让各个县的经济,文化同步,一同奔向美好未来!
所有的这一切也暗示着十七大以来,我的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十七大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福泽!人们也在以这种辞旧迎新的方式响应党的十八大,用实际行动来为党的十八大贡献一份力量,增添一份喜悦。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党的进步和党的政策。这是把党的精神传播到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去,鼓足干劲,加快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
第四篇:引用——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点大学之一,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教育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该校被纳入“111计划”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专业最多、规模最大的林业高校,是全国林业高校中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数最多的大学,拥有中国林业行业唯一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校以来,学校已向国家输送毕业生10万余人,成为全国最大的林业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是亚洲占地面积最大的大学(3.3万公顷)。
学校地处该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等三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万3千多公顷,是全亚洲面积最大的大学。学科
学校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研究生院、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3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种类33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同时该校也是“111计划”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截至2013年3月)
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万多人。自1952年建校以来,已向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0万多人。现有教职员工2697人,其中专任教师1255人(教授292人、副教授51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6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6名,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名,“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6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9名、讲座教授3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5名。这些年来,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和省级模范教师5人。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
学校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有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有森林植物生态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油田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5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7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林业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省中试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有东北林业大学大庆生物技术研究院、植物资源生态与分子工程研究院、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等48个研究机构;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等10个校内实习基地和214个校外实习基地。(截至2013年3月)
学校荣誉
自“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430多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奖50项、省部级奖励113项(其中一等奖20项),获得国家专利490多件。
学校连续14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至今连续被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先后两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3年,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三育人”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连续15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截至2013年3月)11发展前景
学校通过校内改革不断挖掘办学潜力,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1997 年初顺利通过了原林业部组织的“211 工程”建设项目审定,1999 年全面进行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2001 年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211工程”“九五”期间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验收。“十二五”开局之年,东北林业大学被评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4]。学校将继续发扬“团结拼搏、自我激励、发挥优势、争创一流”的东林精神,秉承“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继续坚持和丰富办学特色,到2032年(建校80周年)把东北林业大学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5]
该校在2009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大学绩效排行榜》中名列教育部直属高校第五十一名。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七十九。在最新发布的《200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名列第八十,在黑龙江省名列第三。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风景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留学生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7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每年有100多位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与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访问和考察;每年有100多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科研合作、参加学术会议等。学校是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学校,每年与美国、法国、芬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每年积极选派学生公费出国(境)外攻读学位。
第五篇:东北林业大学校徽
说明:1.本校徽已按比例缩放,请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查看清晰原图。
2.www.xiexiebang.com整理的系列中国大学校徽,旨在为您制作简历时提供方便。
3.“东北林业大学校徽”的版权归属原设计者、学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