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写写帮整理)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1987年制订,2005年修订,2009年第二次修订)
一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毕业论文是本科培养方案中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第三条毕业论文要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论文可结合专业特点,在体裁方面体现多样性,采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毕业设计、调研报告等形式进行。学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第四条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检查和评价全校毕业论文工作。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本院毕业论文工作的具体指导、检查和实施。
第五条教务处统一布置毕业论文工作,对各环节工作进行监督、协调和总结。学院负责毕业论文的具体组织管理工作。
二各环节工作要求
(一)选题
第六条毕业论文选题是保证毕业论文效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毕业论文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专业性。论文题目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应用方面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选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切忌立意过大。
2.创新性。论文选题在难度适中的情况下,尽可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知识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和理论思想创新。
3.实践性。论文题目应尽可能结合社会实践,体现专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现实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4.可行性。论文题目应符合本科生知识、能力、水平和工作条件的 1
实际,满足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量的要求,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
第七条论文选题可以选择的体裁和基本要求如下:
1.学术论文:选题要体现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工作量饱满,能对选题进行充分研究论证。
2.案例分析:选题所分析的案例能够反映一种或者若干种社会问题,案例发生过程所引发的争议问题能够反映一定的社会热点、难题;所分析的案例反映了或者存在着一定的理论争议,尤其是能够体现作者对于学术前沿问题的思考。
3.毕业设计:选题反映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有突出的实用价值,符合本学科专业的要求;设计应有明确的思路、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和实际成果预期,避免凭空想象的、纯理论的内容。
4.调研报告:选题能反映一种或者若干种社会问题,能反映调研对象的实际状况和客观问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并明确调研思路、方法、地点、相应实施条件,以及本人能直接参加并经努力能完成的调研任务。
第八条毕业论文原则上应一人一题。
毕业设计和调研报告等确需团队合作方能完成的,可由多人进行共同研究,但每选题最多不超过3人。
第九条学院应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毕业论文选题指南》,并根据专业发展和实际需要及时更新。
第十条学生可以根据《毕业论文选题指南》选题,学院应通过召开选题指导会等形式,向学生简述毕业论文选题的体裁、题目内容、具体要求、难易程度等,与学生充分沟通,指导学生选题。学生也可根据兴趣自己拟定选题,在拟定过程中应充分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
学校鼓励学生结合大学生科研创新课题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前期项目成果,拟定毕业论文题目。
第十一条选题确定后一般不能更改,确有更改必要时,应由学生提出申请,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送学院备案。
(二)开题
第十二条论文开题应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提纲、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第十三条参考文献应选择能体现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具有影响力的专著和论文。参考文献须至少包含两本专著和两篇核心期刊论文。
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和论文体裁自行拟定外文文献的数量要求。第十四条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同意即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开题未通过的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重新开题。
(三)撰写
第十五条各种体裁的论文撰写要求可参考如下标准:
1.学术论文: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论据确凿;方法适当,逻辑性强,对问题有较深入的分析;论文注释和写作体例符合规范;参考文献具有适合性、准确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原始文献使用比例高;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表达准确。
2.案例分析:准确把握和阐述案例,对于案例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准确梳理和总结案例反映的问题,对于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相关争议观点,进行必要的总结;结合所述案例,对相关问题进行充分、严谨的论证,明确表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观点;有充足的文献和其他案例支持;论文格式正确,注释和参考文献符合规范。
3.毕业设计:立论正确,结论合理,专业结合度高;设计新颖,方法独特,完成的软硬件达到相关规定的性能指标且文档齐全;设计分析专业语言表述运用准确、符合行业规范,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纸完备、图表精确清晰,信息和数据丰富,计算准确。多人合作的应明确具体分工和贡献。
4.调研报告:必须是本人直接参加的调研成果;调研重点反映调研对象的实际状况和问题;反映问题客观,数据真实,资料翔实;调研报告交代调研的整个过程,写作格式规范,层次清晰,结构科学,建议合理。多人合作的应明确具体分工和贡献。
第十六条毕业论文撰写遵照《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
第十七条毕业论文字数应不少于8000字,具体情况由指导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和论文体裁具体掌握。
第十八条论文定稿后,学生向指导教师及其所在学院提交论文。指导教师书写论文评语,并根据论文体裁的评分标准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成绩采用等级制,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四)答辩
第十九条论文成绩为优秀等级的须参加答辩。其他等级的由学院抽取一定比例参加答辩,具体比例由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多人合作完成的论文须参加答辩。
优秀等级以外的论文,可申请成绩升级答辩。
第二十条答辩委员会由至少三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应有一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答辩工作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
论文答辩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度。
第二十一条答辩包括论文陈述和提问答辩两个环节,每篇论文的答辩时间不少于15分钟。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提出具体答辩要求。
第二十二条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依据《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分表》评定成绩。
第二十三条学生因故不能按时参加答辩的,经指导教师所在学院批准,可推迟答辩。
第二十四条学生对答辩成绩有异议的,可以向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申请复议。
三毕业论文质量控制
第二十五条毕业论文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学校和各学院对毕业论文各环节工作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各环节应符合本环节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才可开展下一环节工作。
第二十六条毕业论文选题应于第七学期的第9周至第12周进行。论文开题报告应于第14周至17周期间完成。撰写时间为第18周起至第八学期第3周止。论文定稿提交时间为第八学期第5周。正常答辩工作应于第12周前完成,推迟答辩的最晚须在第14周前完成。
第二十七条指导教师应加强对选题、开题、撰写等各个环节的论文指导和检查工作,每次指导和检查结果应填写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写
作与答辩过程控制表》的相应栏目,对毕业论文的初稿、修改稿、定稿至少进行三次指导,最后写出论文评语,给出论文成绩。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由本校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必要时可聘请实务部门有经验的人员共同指导。助教可以协助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每个指导教师指导论文一般不超过5篇。
第二十八条指导教师和学生应相互主动加强联系。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详细的写作计划并严格执行,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进展情况。
第二十九条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切实加强各个环节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并及时将意见反馈给指导教师。
检查内容包括:毕业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论文是否含有抄袭、剽窃内容;指导教师是否认真履行职责,是否存在评语过分简单或与论文不相符的情况等。
第三十条学院负责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并记载工作量。对不认真履行指导教师职责,或有其他违规行为的教师,要给予批评教育,直至暂停或取消其指导教师资格,并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一条毕业论文的撰写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发现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及时要求改正。学院应在论文定稿提交之后组织检查,发现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须责令学生重写,并对该生及其指导教师提出批评。
第三十二条学校在学院自查基础上于答辩开始前组织全校毕业论文原创性抽查,对发现抄袭、剽窃等行为的,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抄袭、剽窃不超过论文全文10%的,责令修改论文一周后答辩;
2.抄袭、剽窃占论文全文10%—20%的,根据抄袭、剽窃性质,酌情给予责令修改论文一周后或延期一学期答辩的处理;
3.抄袭、剽窃占论文全文20%以上的,根据抄袭、剽窃性质,酌情给予责令修改论文延期一学期或一学年答辩的处理。
学生对抽查结果认定有异议的,可向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申请复议。
第三十三条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学校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毕业论文进行质量抽查。抽查结果向学院反馈,并作为评定学校优秀教师奖和优秀教学集体奖的参考依据之一。
抽查与评价办法另行制订。
第三十四条学校每年开展优秀毕业论文遴选工作,并对优秀论文指导教师予以奖励。
优秀论文不超过论文总数的5%。
四毕业论文的存档
第三十五条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应将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过程控制表、毕业论文信息汇总表等归类整理存档。
五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规范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规范
一、论文的构成
本科生毕业论文由封面、题目、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绪论、主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几部分构成。
二、毕业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内容要求
(一)封面
学校的名称位于封面上部顶端,其下为论文性质(即: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的题目位于封面中端,学号、姓名、学院、专业、指导教师、成绩、完成时间等分列两栏,位于封面底端,项目名需对齐。
(二)题目
题目,也称标题,是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并且能够直接反映毕业论文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题目应力求简短精炼、明确得体、新颖醒目、文题相扣,题目长一般不超过20个字。
为了限制、缩小研究范围,更准确地表明研究对象、研究角度,或者,为了更为明确地突出研究重点,或者,为了补充研究的内容、扩展研究的范围。如有必要,毕业论文题目中可以使用副标题。
(三)摘要
摘要,也称提要,是以第三人称撰写、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的解释,简明扼要记述论文重要内容的短
和应达到的目标,也可以用以说明论文的整体结构。
具体内容可以包括:(1)选题背景及意义;(2)研究的目的和价值、意义(理论与实践意义);(3)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其缺憾),或者进行文献综述;(4)研究的范围与角度;(5)研究方法和切入点;(6)全文体例安排;(7)其他与研究论证有关的特殊问题。
2.主体
论文主体,也称本论,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研究、分析、论证以及学术见解形成的所有过程,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包括文献资料的综述,一般由标题、文字、表格或公式等部分组成。该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理论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主体的撰写,要求论据和论点准确、清晰、实事求是、简短精炼、合乎逻辑。主体正文中可以在论证和研究具体问题之后使用“小结”。
3.结论
结论,用于总结性地说明毕业论文的最终研究成果及其价值,是全文的思想精髓和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
结论应是该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部分的写作要求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指作者在毕业论文工作中所参考的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毕业论文的引用文献必须在文中引用处体现出来,按作者、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章节或起止页码排列。如列出多位作者的参考文献,应按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依次排列,外国作者按其姓汉语翻译的拼音排序;同一作者的不同著作按照出版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其著作一律排在论文前面。引用在网络媒体首次发表研究成果的,必须注明网址;对于非首次发表的网络资料,必须注明其首次发表的媒体名称。
参考文献中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所参考的私人通信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列入参考文献表,可紧跟在引用的内容之后在文内注释或标注在页下。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论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每条文献的项目必须完整,诸项缺一不可。(参见第四部分注释、引证及其示范体例)
(九)附录
有些材料编入文章主体会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或有碍于文章结构的紧凑和突出主题思想等,但是又有其特定价值的,可以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位于全文的末尾。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但是,不是必需的组成部分。
下列内容可以考虑作为附录编于论文之后:(1)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
(一)毕业论文打印用纸要求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必须上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并统一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复印纸,单面打印。
(二)封面设臵 字体和字号要求
学校名称:2号楷体-GB2312 论文性质:1号楷体字 论文题目:2号楷体-GB2312 副标题:4号楷体字 学号、姓名等:4号楷体字 论文编号:4号楷体字 所有项目集中,不标页码。
(三)页面设臵
学生毕业论文统一用A4纸纵向打印页边距要求上下边距为2.5cm,左右边距为2.0cm。
(四)页眉、页脚设臵
毕业论文需编排页码并设臵页眉。
页眉:用小四号宋体,居中排列,每字间空一格。页眉内容:“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页脚:用5号宋体,居中排列,页脚内容为页码。
(五)目录、题目、摘要、关键词
(一)中文
论文[目录]题头用3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
(六)正文、标题、作者签名、注释
正文按照自然段依次排列,每段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字数不少于8000字,用4号宋体字打印。
(七)图表的用法 1.图的用法
毕业论文内需要使用图时,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要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表格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图序及图名臵于图的下方。图应有编号。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图2”等。图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条和表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1”。
2.表的用法
毕业论文内需要使用表时,表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
表应精心设计,应当结构简洁。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插图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表序及表名臵于表的上方。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表应有编号,表的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表1”、“表2”等。表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条和图的编号无关。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的右上角。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在文末。
附录
附录名称使用小四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放臵。另起一行空两格,使用5号宋体字标注附录序号和题名,编排样式可参照正文。
四、注释、引证及其示范体例
(一)注释的一般规则
注释采用脚注。正文中注释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标注为上标。①中文独立文献注释格式:首次引用,注明著者姓名、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再次引用同一文献来源的资料时,只需注出作者姓名、著作名和资料所在页码,如在同一页并且紧接同一资料来源的上一注释,可以用“同上”代替作者姓名、著作名,仅标明页码;转引,按上述要求标明原始资料出处,用句号结束。用“转引自”表明转引,标明载有转引文献的资料出处。
②中文析出文献注释格式:引证标注内容及顺序为:作者,析出文献名,文集编者,文集题名,卷册,出版者与出版时间,版本,页码。
③引用在网络媒体首次发表研究成果的,必须注明网址;对于非首次发表的网络资料,必须注明其首次发表的媒体名称。
④其它来源文献注释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有关学术刊物标注。
注释的编号,如果没有特别要求,应当以页为单位连续编号;
1《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台湾地区著作 可选择模式为:
规则A:作者(台)著(或主编、编):《著作名称》(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陈弘毅(台)著:《刑法总论》,台湾地区台湾鼎茂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45页。
规则B:作者(或主编、编):《著作名称》(版次),台湾地区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陈弘毅:《刑法总论》,台湾地区台湾鼎茂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45页。
连续出版物
规则:作者(或主编、编):《著作名称》(卷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论丛》(第3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
文丛类菁作
规则:作者:《文章名》,载某某某主编(或编):《文丛名称》,出版者及出版年份。
范例:参见武树臣、法原:《中国法观念的萌动、萎缩与觉醒》,载《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3社1999年版。
(2)转引的情况
转引作品时,应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关信息,再注明转引所根据的作品。具体格式如下:
一般译著类
规则:(原)作者(或主编、编):《(原)著作名称》,转引自作者(或主编、编):《著作名称》,出版者及出版年份和版次,页码。
范例:(挪威)米尔格拉姆:《顺从行为研究》,载引自(挪威)约翰尼斯〃安德聂斯著:《刑罚与预防犯罪》,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92页。
译文类
规则:(原)作者:《(原)文章名称》,转引自作者:《文章名》,载《期刊名》年份及期数。
范例:(日)铃木禄弥:《日本私有不动产使用关系法的修改趋向》,载引自马俊驹、梅夏英:《不动产制度与特权法的理念和立法构造》,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第92页。3.英文注释规则
(1)一般规则
为了使读者准确查阅,所引用外文作品中的作者名、参考文献的名称、出版社名称等一律不予翻译,应当使用某文原文。
(2)注释内的规则
与文章、杂志、书一并出现时,表示卷(volume/v.l.)、5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五、毕业论文的装订
毕业论文原文按以下顺序装订:
(一)封面、(二)摘要及关键词、(三)目录、(四)正文、(五)参考文献、(六)附录、(七)致谢。更多内容可以关注上学吧论文查重: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中农大教字„2009‟15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教育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初步尝试。
第二条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具有一定理论或实践意义的课题进行独立研究,使学生得到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做好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组织与领导
第三条 全校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全面负责,教务处、院(系)分级管理,分工协作。
第四条 教务处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教育部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对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学科的特点,制定我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文件,明确学校的总体管理目标。组织协调各院系的有关力量,分解实施管理目标并布置全校的毕业设计工作任务。
2.负责具体安排、组织、检查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协调有关问题;负责组织毕业论文(设计)校级开题与毕业答辩。
3.做好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摘要》编印工作。
4.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为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提供依据。5.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存档文件清单做好教务处毕业论文(设计)文档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
第五条 院(系)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规定,布置本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组织有关系拟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审定指导教师名单,审定题目及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汇总《中国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一览表》、《中国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统计表》报教务处备案。组织选题与开题、定期检查、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按照《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组织评选、推荐本院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及优秀指导教师。
2.做好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控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3.做好本院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于春季学期末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送教务处,并按照《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摘要选编撰写规范》撰写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摘要一并送教务处。
4.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存档文件清单做好本院毕业论文(设计)等文档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
第三章 指导教师职责
第六条 指导教师一般由具有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担任。助教一般不单独指导毕业论文(设计),但可协助指导教师工作。指导教师和辅导教师由系安排,主管教学院长审批。每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数不得超过6人(不含指导在校外进行的毕业论文(设计)学生)。
第七条 在校外单位进行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必须由学生所在学院聘请校外单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同时确定相应的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为第一责任导师。
第八条 凡承担指导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的教师,应本着对教学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做好指导工作。在整个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认真做好选题与开题、过程指导、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工作。不仅要负责业务指导,还应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第九条 确定题目,拟定任务书,制定指导计划。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并提出论证意见。认真做好学生外文翻译的评阅,并签字。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答辩申请给予是否同意参加答辩的结论。
第十条 按任务书的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指导教师必须保证每周至少对学生进行一次答疑和检查。
第十一条 重视对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及设计方法与设计思想的指导。
第十二条 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评定成绩。
第四章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十三条 按照《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规范要求》认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第十四条 要充分认识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认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前的准备工作。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成果,否则其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不及格计。并要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关责任与后果。
第十五条 在设计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严肃、严密、严谨的科学态度,既要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于实践,敢于创新。
第十六条 无论校外、校内,都要严格遵守学校和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学生有事离校(实习单位)必须向指导教师请假。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缺席时间达四分之一以上(含四分之一)者,取消答辩资格,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第十七条 答辩后,学生应交回所有资料(包括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图纸、论文、阶段资料、实验原始记录、译文、软件文档等)。
第五章 选题与开题
第十八条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必须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满足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综合训练。
第十九条 选题尽可能结合科研和生产实践。题目可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及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不同条件选择。减少假拟题目的数量。结合实际的选题,如果综合训练不够,指导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题目的难度和份量要适当,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量饱满,通过努力能完成工作任务。原则上一名学生一个题目,几名学生共同承担一个较大的课题时,必须明确每名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使每名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课题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鼓励学生自选课题,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第二十条 选题要注意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对于方案设计、实验与数据处理、绘图、资料查阅和外文翻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内容综合考虑。选题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第二十一条 指导教师提交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院(系)负责教学的领导组织有关人员对题目筛选审核,必要时对题目进行论证。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批准后向学生公布。
第二十二条 学生自主选题,由系主任组织相关教师对选题进行评定,认可后确定相应指导教师并向学生公布。
第二十三条 主管教学的系主任负责向学生介绍本专业各设计题目所要完成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并组织学生选题,学院协调平衡后,确定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并由主管教学的系主任签发正式的任务书。
第二十四条 组织针对各专业学生的开题指导讲座。第二十五条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必须在第七学期初下达给学生,学生可以结合所选的题目选修相应的专业选修课。
第二十六条 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课题研究的依据和撰写论文的基础,也是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依据之一,毕业生必须认真完成。
第二十七条 学生在接到任务书后按学校要求时间完成开题报告并交给指导教师。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学生提交开题申请。
第二十八条 各专业组织所有学生进行开题。同时学校、学院分别随机抽取1%、5%~10%比例的学生进行统一开题,结果在学校范围内公布。
第二十九条 开题报告主要内容:文献综述(包括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及主要参考文献;主要研究(设计)的目标内容、拟采用方法和技术路线;毕业论文(设计)进度,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解决的途径;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技术资料、主要仪器设备等)。
第三十条 取得开题资格要求:广泛研读国内外文献资料,提交一份文献综述(3000字以上)并列出研读资料目录;完成与论文相关的专业领域外文资料翻译一篇(3000字以上),并由指导教师评阅签字通过;提交《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申请表》。
第三十一条 开题报告论证须由不少于3名本专业教师组成的论证组进行论证,并在学生报告后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开题报告论证通过后由论证组成员签字认可。首次未通过论证的学生,必须在三周内重新完成开题工作。
第三十二条 所有学生应于第七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
第六章 质量监控
第三十三条 质量监控分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进行。学校、学院、系三个层面分别组织检查,校、院视导组参加检查工作。
第三十四条 毕业论文(设计)前期,各学院检查开题是否按时完成,重点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是否及时下达到每个学生。
第三十五条 毕业论文(设计)中期,学校、学院、系三个层面分别组织中期检查工作,着重检查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
第三十六条 毕业论文(设计)后期,各学院、系着重组织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和质量进行检查,对学生是否具备毕业答辩资格进行审查。
第七章 答辩与评分
第三十七条 各专业应成立答辩小组,具体负责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答辩工作可聘请校内外同行专家参加。指导教师应严格按照答辩资格的审查标准,明确是否同意其指导的学生参加答辩并评定成绩。如果指导教师认为答辩申请人不具备答辩资格,答辩申请人需按照指导教师提出的意见,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重新修改,再提交答辩申请,直到符合答辩条件,方可参加答辩。评阅、答辩程序按各学院制定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细则进行。第三十八条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评分。采用“结构分”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结构分由指导教师的评分、评阅人的评分和答辩评分按2:2:6结构组成,具体的评分标准按照学校制定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审标准、评阅人评审标准、答辩评审标准执行,各学院可根据专业选题的特点另行制定,报教务处备案后执行。答辩委员会给定综合成绩,答辩委员会有权独立评定成绩。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从严要求。各专业学生成绩应呈正态分布,评为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不得超过答辩学生人数的20%。
第八章 总结
第三十九条 毕业答辩结束后一周内,各学院(系)要召开专门会议,对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及毕业答辩环节进行认真总结,并于毕业论文(设计)结束后两周内,将书面总结、《中国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一览表》、《中国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统计表》送教务处。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学校以前公布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相符的,一律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四篇:中国政法大学毕业论文1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规范
校教字[2004]第039号
一、论文的构成
本科生毕业论文由封面、题目、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绪论、主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几部分构成。
159dian 2717hua 1195
二、毕业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内容要求
(一)封面
学校的名称位于封面上部顶端,其下为论文性质(即: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的题目位于封面中端,学号、姓名、学院、专业、指导教师、成绩、完成时间等分列两栏,位于封面底端,项目名需对齐。
(二)题目 2~3~qq4~9~5~2~6~3~5 / 2`6248qq0221 题目,也称标题,是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并且能够直接反映毕业论文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题目应力求简短精炼、明确得体、新颖醒目、文题相扣,题目长一般不超过20个字。
(三)摘要
摘要,也称提要,是以第三人称撰写、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的解释,简明扼要记述论文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对论文的内容、观点、方法、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和浓缩,便于读者了解全文的梗概。
摘要在语言上应当短小精悍,提纲携领,言简意赅,重点突出。篇幅应控制在300字以内。
摘要部分应翻译成英文(外文)。
(四)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是从论文题名、正文或摘要中提取的能表征论文主题内容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关键词一般3—5个。
关键词的排列顺序,一般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关键词应翻译成英文(外文)。
(五)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内容标题的集合。目录独立成页,与正文页码分开。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正文章节、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内容的页码。
(六)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包括:绪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正文一般还包括附加的文献、引证、脚注。
1.绪论
也可以称为序言,引言,或者导论。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开端,一般用来阐述论文的背景及目的、研究课题的缘起、理论和现实意义、完成任务的条件,将采取的对策、手段、步骤和应达到的目标,也可以用以说明论文的整体结构。
具体内容可以包括:(1)选题背景及意义;(2)研究的目的和价值、意义(理论与实践意义);(3)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其缺憾),或者进行文献综述;(4)研究的范围与角度;(5)研究方法和切入点;(6)全文体例安排;(7)其他与研究论证有关的特殊问题。
2.主体
(2)对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3)对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4)对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三、毕业论文的版面要求
(一)毕业论文打印用纸要求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必须上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并统一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复印纸,单面打印。
(二)封面设置 字体和字号要求
学校名称:2号楷体-GB2312 论文性质:1号楷体字
论文题目:2号楷体-GB2312 副标题:4号楷体字
学号、姓名等:4号楷体字 论文编号:4号楷体字
所有项目集中,不标页码。
(三)页面设置
学生毕业论文统一用A4纸纵向打印页边距要求上下边距为2.5cm,左右边距为2.0cm。
(四)页眉、页脚设置
毕业论文需编排页码并设置页眉。
页眉:用小四号宋体,居中排列,每字间空一格。页眉内容:“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页脚:用5号宋体,居中排列,页脚内容为页码。
(五)目录、题目、摘要、关键词
(一)中文
论文[目录]题头用3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页码位于页面下部居中位置,用罗马字母5号宋体字标示。
论文题目为3号黑体字,可分一或两行居中打印,论文题目下空一行打印[摘要]二字用4号黑体字,再空一行打印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摘要内容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用4号黑体字,其后是关键词,用小4号宋体打印,每个关键词之间空两格。
(二)英文
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自成一页,放在中文摘要页之后。英文字体: 统一使用“西文字体”中的“Times New Roman”。英文题目: 使用三号字加粗。
英文摘要: 论文题目下空一行写摘要。
“[摘要]”两字使用四号字,并加粗。
英文摘要具体内容使用小四字。英文关键词: 摘要内容下空一行写关键词。
“[关键词]”使用四号字并加粗。
每个关键词使用小四字,每个关键词之间空两格,不要使用标点
符号。
范例:
AAAAAAAAAAAA(三号字)
表明转引,标明载有转引文献的资料出处。
②中文析出文献注释格式:引证标注内容及顺序为:作者,析出文献名,文集编者,文集题名,卷册,出版者与出版时间,版本,页码。
③引用在网络媒体首次发表研究成果的,必须注明网址;对于非首次发表的网络资料,必须注明其首次发表的媒体名称。
④其它来源文献注释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有关学术刊物标注。
注释的编号,如果没有特别要求,应当以页为单位连续编号;也可以考虑使用全文连续编号的。正文中注号用阿拉伯数字加“○”标注于相关引文句子之后的右上角,通常应在相关标点之外。下注号亦为阿拉伯数字加“○”。
(二)注释规则及示例 1.一般引注规则及示例
根据所引原文的不同类型,适用不同的注释规则。(1)著作类 一般著作
规则:作者(或主编、编):《著作名称》(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页。译著类 规则:[国别]作者(或主编、编),译者译:《著作名称》(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成伦著,张军等译:《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台湾地区著作 可选择模式为:
规则A:作者(台)著(或主编、编):《著作名称》(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范例:陈弘毅(台)著:《刑法总论》,台湾地区台湾鼎茂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45页。
规则B:作者(或主编、编):《著作名称》(版次),台湾地区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范例:陈弘毅:《刑法总论》,台湾地区台湾鼎茂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45页。
连续出版物
规则:作者(或主编、编):《著作名称》(卷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论丛》(第3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
文丛类菁作 规则:作者:《文章名》,载某某某主编(或编):《文丛名称》,出版者及出版年份。
范例:参见武树臣、法原:《中国法观念的萌动、萎缩与觉醒》,载《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2)期刊类 规则:作者:《文章名》,载《期刊名》年份及期数。
范例:陈正云、戴欣:《略论侵犯著作权犯罪》,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3期。(3)报纸类 规则:作者:《文章名》,载《报纸名》某年某月某日第几版。
范例:胡坚编译:《如此逻辑:窃不算偷?》,载《电脑报》1997年12月12日第1版。(4)网页类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用单字母“A“标识,其他末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五、毕业论文的装订
毕业论文原文按以下顺序装订:
(一)封面、(二)摘要及关键词、(三)目录、(四)正文、(五)参考文献、(六)附录、(七)致谢。
第五篇: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修订
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科生毕业论文(含毕业设计,以下统称毕业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学术和实际问题的重要方式,是反映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特制订本办法。第二章 毕业论文工作的目的 第二条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独立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培养学生运用专业手段及科学方法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处理实验数据、利用文献和书面表达等综合能力。第三章 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 第三条 学院(系)是毕业论文工作组织和实施的主体,提倡各学院(系)分专业成立由系主任牵头的毕业论文课程组,开展毕业论文教学工作。毕业论文课程组主要负责提出本专业毕业论文课程的基本要求,落实毕业论文课程计划,指导教师的配备,毕业论文题目筛选,毕业论文指导,评阅,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质量分析,推荐优秀论文等具体工作。学院(系)要对毕业论文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组织学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课程组拟定的课程计划和论文要求,制订本院(系)的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督促和协调课程组做好指导教师的安排,明确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经费及时到位,监督和检查毕业论文的质量。第四条 教务部负责制定全校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原则,组织校内外专家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抽查和监督,负责对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和奖励。第四章 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求 第五条 毕业论文选题是确保毕业论文课程效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各学院(系)及毕业论文课程组要切实加强论文选题工作,做好选题指导。毕业论文的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专业性 论文题目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应用方面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理工医科学生要尽量选择实验类、工程实践类的毕业论文题目,人文社科类学生应根据专业特点,结合社会实践设立题目。拟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切忌题目立意过大,内容空泛。要通过做毕业论文,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性 论文题目应尽可能结合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鼓励学院与外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研发和生产单位联合拟定论文题目,符合要求的可采取联合指导的方式。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注重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难度和工作量应高于课程设计,并体现出一定的综合性。
(三)创新性 论文题目应突出创新性,要结合学科创新、技术创新和具体产品创新,使论文题目在难度适中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反映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创意的需要。
(四)可行性 论文题目要具有可行性,符合本科生知识、能力、水平和工作条件的实际,切实满足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量的要求,避免过多和过少两个极端。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或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个性化 论文题目要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避免千篇一律,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自拟题目,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使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第六条 论文题目应一人一题。由多名同学合作研究的题目,必须明确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在题目上加以区别。第七条 论文题目应保持较高的更新率,改进题目或新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70%。第五章 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程序 第八条 毕业论文教学安排由各学院按照专业培养方案执行,一般不应少于10周。特别优秀的学生需提前开始毕业论文工作时,应向学院(系)提出申请。经学院(系)严格审核认定其确有提前开展毕业论文工作能力者,可以提前开始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论文答辩仍要遵循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第九条 学生考试不合格的必修课程学分累计达到20学分,不得开始毕业论文工作。学院(系)负责毕业论文资格审核。第十条 学院(系)或毕业论文课程组在课程开设前一个月应组织指导教师开始选题准备工作,可以通过召开选题指导会等形式,向学生简要概述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具体要求,难易程度等,列出主要参考资料,与学生充分沟通,指导学生选题。学生也可根据兴趣自己申报题目,经过指导教师批准,学院(系)或毕业论文课程组审核通过后,作为毕业论文题目。鼓励学生结合大学生业余科研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前期项目成果拟定毕业论文题目。第十一条 选题工作应采取学生自愿和学院分配相结合的原则。选题公布一周内,学生和教师通过双向选择完成第一轮自由选题,经过第一轮没有获得所选题目的学生,学院(系)或毕业论文课程组应综合考察学生的兴趣、能力、知识水平为学生确定其它合适题目,保证每个学生选定一个题目。选题结束后,学院(系)教学办公室应将选题汇总并备案。第十二条 选题确定后一般不能随意更改,确有更改必要时,应由学生提出申请,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报学院(系)教学办公室备案。第十三条 指导教师填写《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在毕业论文课程开始时发给学生。任务书应包括毕业论文题目的来源、应完成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成果形式、进度安排、参考文献等。第十四条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拟定的任务书,在查阅相关资料后遵照教师要求填写《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开题工作须在下发任务书两周内完成。学院(系)可根据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题报告会。第十五条 开题未通过的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重新开题。第六章 毕业论文的指导 第十六条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由本校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必要时可聘请外单位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或科技人员担任。助教可以协助中、高级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每个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指导学生一般不超过5个。第十七条 论文开题后,指导教师与学生约定每周指导的具体时间,及时跟踪学生的工作进度,给予指导。第十八条 学生要主动加强与指导教师的联系,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展。学生无故缺席毕业论文时间累计达到毕业论文总时数1/3,指导教师有权取消学生继续做毕业论文的资格,并向学院(系)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报学院(系)研究决定并备案。第十九条 学院(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并记载工作量。对不履行指导教师职责,或有其他违规行为的教师,要给予批评教育,直至暂停或取消其指导教师资格,并按《武汉大学教师教学事故处理办法》进行处理。第七章 毕业论文的撰写 第二十条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遵照《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书写印制规范》执行,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关。涉外专业学生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可以用英文或其他外国语书写毕业论文。第二十一条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毕业论文出现抄袭、雷同、伪造数据、请人代写等现象,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按考试违纪处理,并追究指导教师的相关责任。第八章 毕业论文的评阅 第二十二条 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完成后,首先交指导教师评阅。指导教师评阅后,填写《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论文(设计)质量等做出评价,并给出是否同意答辩的意见。第二十三条 在指导教师同意答辩的前提下,学生在答辩前一周向答辩委员会提交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指定评阅教师对毕业论文进行评阅,评阅教师填写《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阅表》。对于评阅不合格的论文,学生应根据评阅教师给出的意见对论文做出修改后再次提交答辩委员会。第九章 毕业论文的答辩 第二十四条 答辩时间一般为每年6月上旬。第二十五条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后向学院(系)提出答辩申请,学院(系)审核后应提前公布具有答辩资格的学生名单,以及具体的答辩时间安排。有下列情况的学生不能获得答辩资格:
(一)毕业当年申请延长学习时间者;
(二)论文评阅不合格者;
(三)论文或成果经证实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者;
(四)有其他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者。第二十六条 学院成立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主任一般由学院院长或负责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原则上应由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也可以聘 请校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答辩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分成若干答辩小组,每组成员不少于3人,设组长1人。每组须设秘书1人,负责答辩记录。第二十七条 答辩应包括论文陈述和答辩提问两个环节,学院(系)可根据专业特点提出具体的答辩要求。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后,涉外专业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可以使用外语陈述及回答问题。第二十八条 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答辩时论文陈述和回答问题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和答辩投票,并报院答辩委员会,经院答辩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汇总报教务部。答辩小组将《答辩评分表》和《答辩表决票》报学院(系)存档。第十章 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第二十九条 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单项成绩评定和总成绩评定一律按照百分制记载。
(二)总成绩评定时,一般应包含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答辩评分三个部分,各部分所占比例由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其中答辩评分占总成绩比例不应低于30%,各部分成绩单项评分一般不得超过95分。若指导教师评分与评阅人评分差值超过15分,则应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分。分项成绩占总成绩的具体比例,各学院根据以上原则自行确定,但同一专业的成绩计算方法必须统一。第十一章 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 第三十条 学院(系)根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定期检查毕业论文的有关工作,并于学期末将检查结果报学校教务部。第三十一条 学校定期组织专家对全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向学院(系)反馈。第十二章 校外毕业论文的管理 第三十二条 学生在校外作毕业论文须向学院(系)提出申请,经学院(系)审核同意后才能进行。第三十三条 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的学生须定期向学院(系)或本专业毕业论文课程组汇报毕业论文进展情况,学院(系)指定专人督促、检查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第三十四条 在校外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经指导教师评阅合格并同意答辩后,应提前一周向学院(系)答辩委员会提交论文和答辩申请,答辩资格审定和答辩程序、答辩要求按照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执行。第三十五条 在校外教学科研单位做毕业论文的学生一般应回校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有特殊情况需在校外答辩者,应经学院(系)同意后报教务部批准。第十三章 毕业论文的存档 第三十六条 毕业论文资料(图纸、文档资料、实验记载、原始数据、计算数据、调研记录、程序、音像磁带、磁盘、图片、设计手稿、打印本及其它有保存价值的资料等)学生均不得带走,统一交学院(系)保管或处置。第三十七条 未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不得将毕业论文成果寄出校外发表。成果转让工作须征得学院和学校主管部门同意,学生不得私自转让。第三十八条 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应将学生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评分表、论文评阅表、答辩评分表、答辩表决票、毕业论文信息汇总表等归类整理存档。第三十九条 学院每年开展优秀毕业论文遴选工作,并报送参加各级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和大学生科研成果评奖。第十四章 其他 第四十条 在本条例指导下,学院(系)可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制定更加具体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报教务部审定后执行。个别专业如艺术影视文学等专业对毕业论文形式和内容有特殊要求,不能适用本条例的规范者,应及时制定相关专业毕业论文管理细则,报教务部审定后执行。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由武汉大学教务部负责解释。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试行)》自行废止。附件:《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书写印制规范》 附件 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书写印制规范
毕业论文写作是反映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成效的重要途经,是考核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掌握撰写毕业论文的基本能力是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统一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书写格式,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约定的书写格式主要适用于用中文撰写的毕业论文。涉外专业用英文或其他外国语撰写毕业论文的书写规范可参照本规范执行。毕业论文由设计图纸和论文两部分组成的,其图纸部分的规范格式由各学院根据不同专业图纸的要求对图纸的版面尺寸大小、版式、数量、内容要求等制定详细的规范格式。在遵照本规范的前提下,各学院(系)还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对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撰写格式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一 内容要求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缩写字。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4个字,必要时可增加副标题。外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12个实词。
(二)摘要和关键词 1.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 摘要内容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不要与引言相混淆。语言力求精练、准确。在摘要的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摘要与关键词应在同一页。2.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最下方一行为英文关键词(Keywords3—5个)。
(三)目录 论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章节组成部分的小标题。目录应按照章、节、条三级标题编写,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四)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的选题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言或背景 引言是论文正文的开端,引言应包括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介绍本项研究工作研究设想、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理论依据或实验基础;涉及范围和预期结果等。要求言简意赅,注意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2.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必须言之成理,论据可靠,严格遵循本学科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在写作上要注意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章节标题、公式图表符号必须规范统一。论文主体的内容根据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方案或选题的论证;(2)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的设计实现,包括实验数据的获取、数据可行性及有效性的处理与分析、各部分的设计计算等;(3)对研究内容及成果的客观阐述,包括理论依据、创新见解、创造性成果及其改进与实际应用价值等;(4)论文主体的所有数据必须真实可靠,自然科学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人文和社会学科的论文应把握论点正确、论证充分、论据可靠,恰当运用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模型或方案设计,注重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等。3.结论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精炼、准确、完整。着重阐述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五)中外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引用的顺序列于文末,并且所有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中有引用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按照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
(六)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包括本科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论文或被鉴定的技术成果、发明专利等成果,应在成果目录中列出。此项不是必需项,空缺时可以略掉。
(七)致谢 表达作者对完成论文和学业提供帮助的老师、同学、领导、同事及亲属的感激之情。
(八)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的重要支撑材料,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包括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详细数学推导、程序全文及其说明、复杂的图表、设计图纸等一系列需要补充提供的说明材料。二 书写和打印规范
(一)文字和字数 除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外,毕业论文一般用简化汉语文字撰写,毕业论文的字数人文社科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1万字,理工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1.5万字。对于部分专业毕业设计成果由毕业设计图纸和毕业论文两部分组成者,其毕业论文字数原则上应不低于1万字。各专业可根据需要确定具体的文字和字数要求,并报教务部备案。
(二)书写及装订 论文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单面打印,论文裁切后规格为70g白色A4打印纸。一律左侧装订。封面为120g白色铜版纸。
(三)字体和字号 论文题目 黑体2号 各章标题 黑体小2号 各节的一级标题 黑体4号 各节的二级标题 黑体小4号 各节的三级标题 黑体小4号 款项 黑体小4号 正文 宋体小4号 中文摘要、结论、参考文献标题 黑体小2号 中文摘要、结论、参考文献内容 宋体小4号 英文摘要标题 Time New Roman大写粗体小2号 英文摘要内容 Time New Roman体小4号 中文关键词标题 黑体小4号 中文关键词 宋体小4号 英文关键词标题 Time New Roman粗体小4号 英文关键词 Time New Roman小4号 目录标题 黑体小2号 目录内容中章的标题 黑体4号(含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标题)目录中其他内容 宋体小4号 论文页码 页面底端居中、阿拉伯数字(Times new roman 5号)连续编码 页眉与页脚 宋体5号居中
(四)封面 论文具体排版规范见封面示例,字体与字号要求如下: 学号(黑体5号)密级(黑体5号)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宋体1号居中)论文题目(黑体2号居中)院(系)名称(宋体小3号)专业名称(宋体小3号)学生姓名(宋体小3号)指导教师(宋体小3号)年 月(宋体3号)
(五)学术声明 郑重声明(宋体粗体2号居中)声明内容(宋体4号)见学术声明示例。
(六)页面设置 页边距标准:上边距为25mm,下边距为20mm,左边距为30mm,右边距为30mm。段前、段后及行间距:章标题的段前为0.8行,段后为0.5行;节标题段前为0.5行,段后0.5行;标题以外的文字行距为“固定值”23磅,字符间距为“标准”。
(七)摘要 摘要正文下空一行顶格打印“关键词”款项,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不打标点符号,英文摘要应另起一页。具体示例见中、英文摘要示例。.(八)目录 目录应包括章、节、条三级标题,目录和正文中的标题题序统一按照“1……、1.1……、1.1.1……”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节题序中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 New Roman体。目录的具体排版格式见目录示例。
(九)正文 正文各章节应拟标题,每章结束后应另起一页。标题要简明扼要,不应使用标点符号。各章、节、条的层次按照“1……、1.1……、1.1.1……”标识,条以下具体款项的层次依次按照“1.1.1.1”、“(1)”、“①”标识。见正文示例。
(十)引文标示 引文标示应全文统一,采用方括号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半角方括号中,用小4号字体,如:“……模式”。各级标题不得使用引文标示。正文中如需对引文进行阐述时,引文序号应以逗号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号中,如“文献[1,2,6-9]从不同角度阐述了……”
(十一)名词术语 全文应统一科技名词术语、行业通用术语以及设备、元器件的名称。有国家标准的应采用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没有国家标准的应使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特定含义的名词术语或新名词应加以说明或注释。
(十二)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论文中某一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一律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应采用国际通用符号。在不涉及具体数据表达时允许使用中文计量单位如“千克”。表达时刻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下午3点10分”,不能写成“3h10min”。在表格中可以用“3:10PM”表示。物理量符号、物理量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符号均用正体。
(十三)数字 无特别约定情况下,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份一概用4位数字表示。小数的表示方法,一般情形下,小于1的数,需在小数点之前加0。但当某些特殊数字不可能大于1时(如相关系数、比率、概率值),小数之前的0要去掉,如r=.26,p<.05。统计符号的字形格式,一般除μ、α、β、λ、ε以及V等符号外,其余统计符号[3]一律以斜体字呈现,如ANCOVA,ANOVA,MANOVA,N,nl,M,SD,F,p,r等。
(十四)公式 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统一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较长时应在“=”前转行或在“+、-、×、÷”运算符号处转行,等号或运算符号应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3章第2个公式序号为“(3.2)”,附录中的第n个公式用序号“(An)”表示。文中引用公式时,采用“见公式(3.2)”表述。具体见公式图表示例。
(十五)表格 每一个表格都应有表标题和表序号。表序号一般按章编排,如第2章第4个表的序号为“表2.4”。表标题和表序之间应空一格,表标题中不能使用标点符号,表标题和表序号居中置于表上方(黑体小4号,数字和字母为Time New Roman粗体小4号)。引用表格应在表标题的右上角加引文序号。表与表标题、表序号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版为两页。当页空白不够排版该表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将表移至次页最前面。统计表一律采用开口表格的标准格式,具体见公式图表示例。(十六)图 插图应与文字内容相符,技术内容正确。所有制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每幅插图应有图标题和图序号。图序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4幅插图序号为“图1.4”。图序号之后空一格写图标题,图序号和图标题居中置于图下方,用小4号宋体。引用图应在图标题右上角标注引文序号。图中若有分图,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下、图标题之上。图中的各部分中文或数字标示应置于图标题之上(有分图者置于分图序号之上)。图与图标题、图序号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版为两页。当页空白不够排版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对坐标轴必须进行文字标示,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具体见公式图表示例。(十七)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中特定名词或新名词的注解。注释可用页末注或篇末注的一种。选择页末注的应在注释与正文之间加细线分隔,线宽度为1磅,线的长度不应超过纸张的三分之一宽度。同一页类列出多个注释的,应根据注释的先后顺序编排序号。字体为宋体5号,注释序号以“①、②”等数字形式标示在被注释词条的右上角。页末或篇末注释条目的序号应按照“①、②”等数字形式与被注释词条保持一致。(十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国家标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与正文中的引文标示一致,如[1],[2]……。每一条参考文献著录均以“.”结束。具体各类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如下: 1.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J].期刊名, 出版年份,卷号(期数):起止页码.(2)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3.文献是会议论文集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A].主编.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4.文献是学位论文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5.文献是来自报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报告者.报告题目[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报告年份.6.文献是来自专利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号[P].发布日期.7.文献是来自国际、国家标准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8.文献来自报纸文章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9.文献来自电子文献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文献题目[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可获取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可以只选择一项).电子参考文献建议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CP/DK]——磁盘软件[J/OL] ——网上期刊(十九)附录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 论文附录依次用大写字母“附录A、附录B、附录C……”表示,附录内的分级序号可采用“附A1、附A1.1、附A1.1.1”等表示,图、表、公式均依此类推为“图A1、表A1、式(A1)”等。(二十)印刷与装订顺序 毕业论文应按以下顺序装订:封面→学术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