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使用软件“金拐棍”制作理财方案(答案)
如何使用软件“金拐棍”制
作理财方案(答案)
1、V;
2、C;
3、A;
4、D;
5、V;
ABC;
6、9V;B;
7、D;
10、BD。、8
第二篇:《多媒体制作软件使用》单元作业题
《多媒体制作软件使用》单元作业题(1)
11.图
和图
是Authorware图标选择板的什么设计图标?()
(A)【交互作用】设计图标和【决策判断】设计图标(B)【决策判断】设计图标和【运算】设计图标(C)【交互作用】设计图标和【运算】设计图标
(D)【框架】设计交互图标和【决策判断】设计图标 12.图 和图 是Authorware图标选择板中的什么设计图标?()
(A)【视频】设计图标和【声音】设计图标
(B)【数字化电影】设计图标和【声音】设计图标(C)【视频】设计图标和【数字化电影】设计图标
(D)【等待】设计图标和【数字化电影】设计图标 13.图 和图 是Authorware图标选择板的什么设计图标?()
(A)【决策判断】设计图标和【数字化电影】设计图标(B)【框架】设计图标和【数字化电影】设计图标(C)【框架】设计图标和【声音】设计图标
(D)【交互作用】设计图标和【声音】设计图标 14.在Authorware图标选择板中,哪个图标的功能是“给出了一个简易建立导航的方法”?
(A)【导航】设计图标
(B)【群组】设计图标(C)【框架】设计图标
(D)【交互作用】设计图标 15.图 和图 是Authorware图标选择板的什么设计图标?()
(A)【显示】设计图标和【结束标志】设计图标
(B)【开始标志】设计图标和【结束标志】设计图标(C)【移动】设计图标和【开始标志】设计图标
(D)【显示】设计图标和【开始标志】设计图标 16.图 和图 是Authorware图标选择板的什么设计图标?()
(A)【开始标志】设计图标和【图标颜色板】设计图标(B)【结束标志】设计图标和【图标颜色板】设计图标
(C)【开始标志】设计图标和【结束标志】设计图标(D)【移动】设计图标和【结束标志】设计图标
二、填空题
1.Authorware是一套功能强大的_______________工具。
2.Authorware可以迅速创建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的在线多媒体教学软件。
3.每次进入Authorware,都会出现【New Project】(【新建项目】)对话框,提示你为新建立的文件选择一个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Authorware工具栏中的 2.Authorware工具栏中的
按钮与菜单操作“File>Save All”等效。()按钮与菜单操作“File>Save”等效。()
3.在Authorware 中,设计窗口没有滚动条,所以程序中能使用的设计图标很有限。()4.Authorware工具栏中的 5.Authorware工具栏中的
按钮与菜单操作“File>Save”等效。()
按钮与菜单操作“File>Impot”等效。()
6.利用Authorware可以创作音乐。()7. Authorware具有强大的图象处理能力。()
四、简答题
1.Authorware 的主窗口由哪几部分组成?
2.在图示的Authorware 设计窗口中,试解释图中1-4箭头所指部分的名称。2 3
3.试述退出Authorware的四种方法。
”按钮,其作用是:()
(A)确定已选择输入的文本文件。
(B)提供一次导入多个文件的功能。(C)创建一个导入文件清单。
(D)增加一个文本文件。
5、在Authorware绘图工具箱中,按钮
表示什么?
()
(1)可以绘制垂直直线。
(2)可以绘制水平直线。
(3)可以绘制45角方向的直线。
(4)可以绘制延任意方向的直线。(A)(1)
(B)(1)(2)
(C)(1)(2)(3)
(D)全部 6.在Authorware绘图工具箱中,按钮
表示什么?()(1)可以绘制垂直直线。
(2)可以绘制水平直线。
(3)可以绘制45角方向的直线。
(4)可以绘制延任意方向的直线。
(A)(1)
(B)(1),(2)
(C)(1),(2),(3)
(D)全部 7.在Authorware的覆盖模式中,图
表示覆盖模式的哪一种?()
(A)去光模式
(B)反显模式
(C)擦除模式
(D)透明模式 8.在Authorware的覆盖模式中,图
表示覆盖模式的哪一种?()(A)去光模式
(B)反显模式
(C)擦除模式
(D)透明模式 9.在Authorware的覆盖模式中,图
表示覆盖模式的哪一种?()(A)褪光模式
(B)反显模式
(C)擦除模式
(D)透明模式 10.试问在Authorware绘图时,表示覆盖模式的哪一种?()(A)褪光模式
(B)反显模式
(C)擦除模式
(D)不透明模式 11.在Authorware的覆盖模式中,图
表示覆盖模式的哪一种?()(A)褪光模式
(B)反显模式(C)清除模式
(D)不透明模式 12.在Authorware的覆盖模式中,图
表示覆盖模式的哪一种?()(A)褪光模式
(B)Alpha模式
(C)清除模式
(D)不透明模式 13.在Authorware的“对齐方式”选择板中,和
表示哪二种对齐方式?()
(A)水平居中、水平等距(B)水平等距、水平居中(C)垂直对中、底边对齐(D)右对齐、垂直等距 14.在Authorware的“对齐方式”选择板中,和
表示哪二种对齐方式?()
(A)左对齐、顶边对齐(B)水平等距、水平居中(C)垂直对中、底边对齐(D)右对齐、垂直等距 15.在Authorware的“对齐方式”选择板中,和
表示哪二种对齐方式?()
(A)水平居中、水平等距(B)水平等距、水平居中(C)垂直对中、底边对齐(D)右对齐、底边对齐 16.在Authorware的“对齐方式”选择板中,和
表示哪二种对齐方式?()
(A)水平居中、水平等距(B)水平等距、水平居中(C)垂直居中、垂直等距(D)右对齐、垂直等距
二、填空题
1.双击绘图工具箱中的_______________工具或_______________工具,可以调出“线型”选择板。2.双击绘图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或_______________工具、_______________工具,可以调出“填充模式”选择板。
3.双击绘图工具箱中的_______________工具,可以调出“颜色”选择板。4.双击绘图工具箱中的_______________工具,可以调出“覆盖模式”选择板。
5.在Authorware的显示设计图标中导入外部文本时,每个图标中可容纳的文本数量为_______________KB。6.使用绘图工具箱中的【圆形】工具绘制正圆时,在拖动鼠标的同时须按着__________键。7.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工具对绘制好的多边形对象进行大小、形状以及位置的调整。
8.按下_______________键的同时,在设计窗口中用鼠标右键单击设计图标,设计图标的内容就会出现在设计图标的右下方。
三、判断题
1.同一设计图标中的所有对象只能应用同一种过度效果。()
2.在显示设计图标的属性中,层“Layer”设置得越高,该设计图标的内容就会在演示窗口中放置得越前面。()
3.在显示设计图标的属性中若打开“Direct to Screen”,则该设计图标的内容会放置在演示窗口的最前面,而不管它的层数是如何设置的。()
4.只有使用【檫除】设计图标,才能檫除演示窗口的演示对象。()5.在Authorware绘图工具箱中,提供绘制光滑曲线的工具。
()
6.在Authorware绘图工具箱中,使用圆角矩形工具绘制圆角矩形,其圆角半径的大小不能调整。()7.在Authorware绘图工具箱中,使用圆角矩形工具绘制圆角矩形,其圆角半径的大小可以调整。()8.在同一个【显示】设计图标中,如果几个对象在位置上发生重叠,Authorware在默认情况下将把后绘制的对象放在先绘制的对象前面。()
9.在Authorware的【显示】设计图标中可以导入真彩色图象文件。()
四、简答题
1.可以使用哪三种方法调出绘图工具箱中的“线型”选择板?
2.可以使用哪三种方法调出绘图工具箱中的“填充模式”选择板?
3.可以使用哪三种方法调出绘图工具箱中的“覆盖模式”选择板。
4.可以使用哪三种方法调出绘图工具箱中的“颜色”选择板。
5.可以通过哪四种方法导入外部文本?
6.如何对【演示窗口】进行设置?
7.试述调出文件属性对话框的方法。
8.试述Authorware保存程序的3种方法。
第三篇:镇金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方案
镇金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方案
多媒体教室是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教学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使用、管理多媒体教室,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多媒体教室的辅助教学效果,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使用管理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长:毛学良
分管副组长:汪再猛、卢文良
具体管理负责人:王兴文、叶春程
成员:全体校务成员及各班主任
二、多媒体教室的使用。
1、每上完一节课,上课人员除检查多媒体设备是否关闭之外,还要负责上课之后的卫生清理工作并把本人的课件及资料保存在自己的教学文件夹中;其它活动使用多媒体教室后,由使用负责人组织人员清扫、整理多媒体教室。
2、计算机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未经许可,不允许擅自拆机安装其它软件和硬件。
3、王兴文主任应对设备经常进行维护;不允许在计算机上安装其他游戏软件,严禁利用计算机打游戏或播放不健康的内容;严禁刻录非教学和培训内容的光盘。
4、多媒体教室要加强设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总结成功经验,使项目设备真正发挥作用,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教学水平。
5、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程序:上课教师或开展其它活动的负责人在前一天向袁智柠主任提出口头申请(防使用“碰车”)——使用当天到袁智柠主任拿多媒体教室钥匙使用——使用后已关闭室内所有使用设备——填写使用登记表——清扫地面、整理桌椅完毕锁好门——交钥匙给袁智柠主任。袁智柠主任每周至少查看一次多媒体教室设备和使用登记情况,并处理好发现的问题。
三、多媒体教室的管理。
1、电教设备、器材由专人(王兴文主任)负责管理和维修。
2、所有设备、器材均应建帐、编目录、立卡、分类,专柜存放,负责人:袁智柠。
3、多媒体教室的钥匙的管理:各班主任
4、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室时对室内设备的安全负有责任。多媒体教室的所有设备只供教师使用,并告诫学生不能使用。课后教师应组织学生整理、检查室内设备的位置、打扫卫生、填写相关教学和设备文件后方可离开。
5、凡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不熟悉操作方法的教师必须提前袁智柠主任联系并熟悉设备使用方法。
6、设备发生故障时,任课教师应及时与袁智柠主任联系,未经同意不能自行处理,人为造成的设备损坏的须由当事人照价赔偿。
7、为防止粉尘对设备造成损害,教师在上课不能将粉笔和黑板擦放在设备控制台上。
8、严禁将多媒体教室内的设备及附件带出教室,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9、作为管理人员,王兴文主任要按时检查多媒体设备情况及使用记录,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问题应立即报告学校校长。
2013年9月1日
第四篇:第二届科技活动节投石机制作使用方案
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第一届科技活动节
投石机制作及使用方案
一. 活动目的
1、通过科技活动的举办,让其渗透到对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明显提高,科学创新意识普遍增强,校内涌现一批具有较高创新素质和潜质的优秀学生。
2、通过科技活动,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力学,学会动手制作投石机,根据物理力学和杠杠原理制作其他优秀的产品。
3、通过科技活动,使学生学会从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在参观、收集等综合实践中加强学生的动手和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个体的独立创造能力。
4、通过科技活动,学生在欣赏、制作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使学生感悟到美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制作过程中充分认识劳动创作的伟大,体验劳动创作的辛劳,收获劳动创作的成就。
二.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主要集中在初
一、高一两个年级;
每班两个名额,以班为单位组队
三.竞赛办法
每班两人参加比赛,一人负责组装投石机,一人负责使用投石机抛投沙袋,其中,在规定时间(15分钟)内正确组装完投石机,所花时间越少成绩越高,基础分为30分每超时一分钟扣掉一分,提前一分钟完成加一分;沙袋落地位置以指定位置为准,沙袋准确落入A区得50分,B区40分,C区30分,D区20分,E区10分,其他区域外得0分。最后两人所获得分数相加为该班级总分。
四.竞赛时间
第一阶段熟练比赛流程,4月28日之前
第二阶段精心打造决赛队伍,4月29日~5日10日
第三阶段正式比赛,5月13日~16日课外活动时间
五.竞赛地点
由大赛组委会统筹
六.评奖办法
按年级分组,采用评分制。根据参赛队数,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20%
七.比赛奖励
(一)综合团队奖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二)单项团队奖
最佳团队合作奖(初、高中各一队)
优秀的成员构建成优秀的团队,需要队员之间的精诚合作以提升行动计划的品质,只有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并善于沟通和协调的团队才能获此殊荣。
最佳人气奖(初、高中各一队)
该奖项将颁发给在现场投票获得最多同学支持,拥有最高人气的团队。
(三)最佳个人奖
在组装投石机,使用投石机单项成绩中前三名分别获单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八.项目负责人
总负责:万里 具体负责人:张锦
九.评委组
全体信息技术组老师
十.资金预算
活动经费预算:
(一)、材料 400元
投石机 4套 4*100 共计400元
(三)、评委补助:1400元
(四)、其他费用:200元
元
总计:
第五篇:《初中生物软件制作及课堂教学使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生物软件制作及课堂教学使用的研
究》结题报告
第十中学 李智敏
一、课题介绍
《初中生物软件制作及课堂教学使用的研究》课题是于2002年7月申报并批准的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行动研究的新课题,也是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立项课题的子课题,我校主抓教科研的领导和所有生物教师都参加了这个子课题实验的研究,并且在初一至初三年级进行了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课题的提出
1、理论意义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整个社会活动,其意义是划时代的。为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陈至立部长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上作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题报告,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我们认为把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手段,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
现代电教媒体以多媒体计算机、视频演示仪及投影仪为主要设备。比起传统媒体,其传递信息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再现更容易。现代电教媒体最大的优点是能使教材形、声化和表现手法多样化,可以突破传统媒体的局限性,使远化近;小化大;高速变为缓慢;整体与局部结合。运用现代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学习积极性高,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生物在生活、学习和其它领域都应用广泛,起着其它知识不可替代的作用,善于应用生物知识才能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才能使人类智慧达到辉煌境界。仅仅死抠课本是没有办法教好学生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学科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生物教学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生动直观,深入浅出,喜闻乐见。使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另外让学生参与课堂软件制作,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应用价值
(一)信息化的普及,其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共享,使生物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具有广泛性,教学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等特点与优势更能显示出来,决定了它代表着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极具应用推广价值。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四大支柱”的要求,即教育要让学生建立起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生物课件应用于生物课堂顺应了这四大要求,更能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技术获得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适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要求,有推广的必要。
(三)在信息技术逐步普及的情况下,生物课件的制作有着广泛的物质、技术条件作基础。
(四)随着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生物软件应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三、研究的具体内容
(一)本课题在实验过程中,在生物课件制作方面,我们把以下几个转化作为主要研究内容:(1)化微观为宏观: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够观察到一些生物学现象。如:细菌、病毒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够观察到的,一般中学根本就没有这种条件,但我们使用多媒体系统来进行模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些微生物,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学效率。
(2)化快速为慢速:一些生物学现象是非常快速的,学生不容易观察。这时,采用计算机动画技术,把它制成课件就能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可使图像化快速为慢速,甚至可以暂停下来。如青蛙捕捉害虫,整个过程只有1/20秒,肉眼是看不清楚的,但用计算机模拟,可以慢慢地播放出来,让学生观察清楚。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同样能够化慢为快,把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天的生物学过程在几分钟内播放出来,如花的开放过程等。
(3)化抽象为形象:自然学科中的很多规律是抽象的,但往往又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观察时,无法看到这些规律的变化和事物的演变,不利于教学。如《光合作用》,即在光的照射下,植物体内的叶绿体把根吸收的水分和从气孔吸进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很难想象和理解的。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我们营造一个形象的光合作用过程,设计成一个动画,将这一个过程可视化、拟人化。把叶绿体描述成一个“工厂”,水和二氧化碳是这个“工厂的原料”,当这些“原料”欢快地进入“工厂”加工后,出来的是“工厂的产品”:氧气和养料。学生通过这个贴近他们生活的动画,很快就能理解光合作用,认识光合作用对于植物的重要性,这种学习方式,易被学生接受。
(二)本课题在实验过程中,在生物软件应用于课堂方面,我们主要把如何使用作为研究的内容。
四、实验对象
秦皇岛市第十中学被试,选取初
一、初
二、初三每个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初一平均年龄12岁,每班65人,初二平均年龄13岁,每班63人,初三平均年龄14岁,每班65人,四个班为实验班,四个班为对比班。
五、实验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实验法、调查法、座谈法、对比法、经验总结法等综合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通过了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制定方案———共同实施———阶段评价———补充修正———推进实施———终结评估等环节,稳步推进实验进程。实验中注重实验研究的过程,及时发现每一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不断总结提高。
六、实验研究情况
整个实验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调查研究阶段,(2002年9月2003年9月)本阶段主要工作:
1、我们向领导汇报申请开题情况并得到批准,召开了课题小组成员分工会议。
2、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因为本课题的研究需要课题组的成员自制课件及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的方法、理论知识。为此在课题实验研究前,课题组成立了软件制作培训小组,拟订了15课时的培训计划,由计算机教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累计五周的课件制作培训,主要内容是(1)文字处理能力。(2)INTERNET网操作能力:要求能熟练利用“雅虎”、“搜狐”等搜索擎在网上查找信息资料;学会收藏、下载、复制等资料收集的方法,记录与本学科有关的各类网址,收发电子邮件等。(3)综合能力训练:利用网络资料制作电子教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料上课;利用INTERNET网为学生答疑。部分骨干教师初步掌握多媒体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
3、本阶段还完成了对学生进行生物软件方面的问卷调查的准备工作。第二阶段为实验阶段(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
1、本阶段制定了制作软件计划与实施计划,制定了课件制作的几个基本原则:(1)、简洁性原则。课件制作要注意文字简洁、图片精要、动画得体、不要过于花哨。(2)、便捷性原则。课件制作要界面友好,运行快捷,便于操作。(3)、实效性原则。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要为教学服务,能真正解决难点,突出重点。(4)、及时性原则。课件使用要及时得体,做到及时展示,及时关闭,这样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在实验过程中我校教师制作了50余个生物教学软件,所制作的课件多次在省、市、区评审中获奖。与此同时,学校做好了信息教育实验班学生电脑操作技能强化训练,为他们更好的接受信息教育奠定了基础。教科研领导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三次课题研究方法及理论研究的指导和培训,使课题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能独立制作课件。并把制作出的软件根据各年级的教学情况应用于课堂。另外 我校积极自行开发教学资源,由我校电脑教师和生物教师合作开发的生物资源网已初具规模。
2、生物软件应用于课堂,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为了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多媒体起辅助作用这一原则,在一堂课中,是否使用多媒体以及使用哪种多媒体我们都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如在介绍知识成果、动物的多样性、动物行为、植物资源、环境保护等等方面的内容时,采用录像机就很好地完成。在细胞显微结构、生物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等方面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来突破重点、难点,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一些演示实验如观察骨骼肌收缩、心脏的结构,采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观察得更仔细。我们采取不拘一格的方法,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能利用形、声、光、电的变换,使直观教学、启发教学、愉快教学和视听强化教学等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发智力、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目的。另外切入、特写、定格、递次显示等技术的应用,都可以实现传递速度的教学优化提高信息密度、知识密度、扩大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如在讲授“种子的萌发”一节时,学生根据演示实验的现象进行讨论萌发条件后,我采用CAI系统的演示,通过慢镜头处理,播放萌发过程,增强了学生对萌发条件及有机物转化的理解。尽管课堂上只使用了几分钟的多媒体设施,但比之整堂课使用,学习效果明显。灵活多变的方法,使教师在运用多种媒体教学的同时,又把精讲与启发、问题与讨论等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中得出正确结论,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更体现了自主研究的模式,学习更充满激情和乐趣。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2003年6月2004年8月)
1、本阶段主要进行各阶段总结,课题组对两年来开展的各项实验活动和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对平时积累的资料进行了归纳。并将研究成果形成论文。
2、学生应用软件综合能力测试,完成了学生应用生物软件的心得体会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七、实验结论
由于生物学科的特点,生物软件应用于生物课堂较其他学科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以下三方面更说明了这一问题:
1、生物的微观性。生物的细胞结构极其微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通过挂图和语言描述,往往使学生难以理解。通过软件展示,可以模拟放大显示任何细胞结构的详细部件,可以极大地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极大地拓宽时间、空间领域,实现微观的东西宏观化,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使学生易懂好记。
2、生物的运动性。生命是运动的,其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理过程很难利用通常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通过课件展示可以实现细胞分裂的三维动态过程、DNA双螺旋结构及碱基互补配对过程、气体交换过程、尿的形成过程、生物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全过程等,这种动感化表现手段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学生看得透彻,听得明白,优化了教学过程。
3、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有200多万种,每一种又有许多个体,每一个体又有许多结构和生理特征,生物现象更是纷繁复杂、包罗万象;而利用课件则能在瞬间表现那些用一般教学手段所不能表现的许多生物现象,例如,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生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海底世界的奇妙、克隆羊多莉的诞生等等。这一切,如不借助媒体运用课件学生根本无法直接观察到,也难以想象;而现在学生可以通过生物课件来领略世界的博大、生物精彩,掌握自然科学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识。
4、利用多种媒体用生物课件进行教学,把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教师教的思想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了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想进步、教学手段改进,达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从问卷调查和综合能力测试的结果看,无论在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对比班和实验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体现了自主研究的学习模式,学习更充满了激情和乐趣。运用这种多媒体系统进行生物学教学,不仅可以加强讲授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轻松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各种生物学教学难点。
八、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简单表述如下:
1、重视生物课件的应用,更重视生物学科的特点
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生物教学中去支持生物教学,我们必须考虑结合生物教学特点,才能实现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追求教学媒体的多样化,追求技术的表面形式,“为技术而技术”,忘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本质的科学。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是如此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生物教学要体现学科特点,坚持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实物性”原则。再完善的技术展示也只能作为实物的模式,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命活动的多变化决定了直接观察研究生物更有利于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体验。
2、重视课件的功能,不追求形式化
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课件的制作与计算机辅助生物教学。许多教师在运用Powerpoint、Flash、Authware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常常追求课件形式的优美,技术运用的充分,如注重图片的大量插入,动画的大量运用,色彩和背景的多变等等,这些形式上的优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但长期使用,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新鲜感、兴奋度会不断下降。所以,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注意技术的服务性,即技术的运用要为学科教学服务,符合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规律,使技术的运用恰到好处。
3、重视课件的适量使用,不追求多、乱 教学媒体是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与中介。各种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能产生一定的作用,都会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产生影响。适量使用媒体,不要过多过滥,不要喧宾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把握好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的合理使用,切忌过多过滥。必须恰到好处地、灵活地使用多媒体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件的画面应简洁、明快,高度突出主题,使学生能迅速抓住要点。适量的图、文、声、像的使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反之,过分夸张的声音、动画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而有些直观的内容则不必滥用课件,例:初一生物“叶的形态”一节内容浅显易懂,用实物进行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没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一节多媒体课件。
4、重视集体合作开发的力量
课件常常是为某节课、某一单元的教学服务。课件的可塑性低,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不同的人开发的课件所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是不同的。在生物学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个体独立开发的课件大大地促进了生物学教学,提高了生物学教学质量。但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技术水平欠缺,常常要较长时间才能开发一个较成熟的课件,所以要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将教师既分工又合作制作的课件组合起来,形成以教材单元知识组合课件为主要内容的“备课文件包”。
5、重视课件在教学中作用的同时,不忽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生物课件的应用要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实验性学科的生物学,要不断加大实验教学的总量,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活动。只有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学生才有发现的舞台,学生的认识也才能深入发展。不能以信息技术代替实践活动。
6、重视课件在教学中作用的同时,要端正思想 信息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普遍存在着公开教学运用多,平时教学展示少;另外求新求异的形式多,转变教学理念的少等。推动生物软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任重而道远,每一位生物学教师都要积极实践,大胆探索。
九、以后的设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会融入课堂教学中来。只要我们能够摆正学生—教师—课件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地位,恰当使用课件,就会让课堂教学进行的精彩,就会使课堂教学达到愉快、大容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丰富的,生物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必须是有机的结合,结合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我们只有积极行动起来,用现代化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下功夫学习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使电脑、光盘等现代媒体成为黑板、粉笔一样的得心应手的工具,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缺乏现代科技素养的教师将越来越不受欢迎,甚至会失去在教坛的立足之地。教育是走向未来的通行证,而未来永远属于那些今天就已经把自己准备好了的人们。为了学生明天的发展,我们应当以历史的责任感抓住机遇,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