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基层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全]
浅谈基层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圣祝平
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南京 21110
3【摘要】 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是当前护理业务的要求,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提升护士品质,抓住关键环节,保证护理质量,明确基层护理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实现护理管理最大化、最优化。
【关键词】 护理;基层管理者;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另外,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化之中,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些都对护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护理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其科学管理的效应已越来越重要。为适应这些变化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则迫在眉睫。因此,护士长作为护理工作的基层领导者,作为医院临床第一线管理者,作为一名现代护理管理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适应管理者角色
护士长角色的期望主要有:医院、科室要求护士长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满足患者的需要,树立良好的护理专业价值观,满足护士群体利益的需要,加强与护理相关部门科室、人员的有效沟通合作等。有管理学者认为护士长承担着十种角色,即:管理者、联系者、地表者、监督者、传达者和言传者、护、患代言人、计划者、冲突处理者、资源调配者、协商谈判者、教育者和变革者
2.富有人格魅力
具备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良好的人格形象可激发他人钦佩、敬慕而产生模仿意识。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者,要带好一帮人,单靠上级给予的权利是不够的,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修养,在护士中树立较高的威信,增强自身的凝聚力,使下属从心里上信服、尊敬、顺从和依赖,并改变她们的不良行为。在生活上尽全力为护士排忧解难,了解她们的需要,对她们如同慈母,如同姐妹,使她们在科室工作中感到温暖。护士长切忌不稳定的情绪,不要把不好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动不动就发脾气,肯定不能做好护士长工作。批评也要讲究艺术,众多护士性格各异,思想水平也不同,对接受护士长批评所反映出来的态度也不同,因此,护士长应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护士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对“小”的问题,不必点名批评,但对做得好的同志可在会上点名表扬。对“较大”的问题,应及时制止,对当事人个别谈话,组织讨论,查找原因,吸取教训。护士长要遵循这一信条:不要轻易将护士分为“好”的与“坏”的,要确信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重要的是鼓【1】。
励优点,克服缺点。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护士的自尊心,即使有了差错,也应避免当众训斥、责备、不应以势压人,而应从关心、爱护下属出发,坦诚地交换意见。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要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求护士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言必行,行必果。要以热情、诚恳、宽容、积极的态度和端庄的仪表影响护士,使护士产生模仿意识,使患者感到亲切、信任,愿意和你沟通,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3.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出色的管理艺术
护理管理是艺术、是技巧,面对为广大患者服务的护士,护理管理者不但要站在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主导位置,更应该尊重、关心和帮助护士,加强护士素质、专业理论、业务技术的培训。一位富有管理艺术的护士长,善于用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善于做思想工作,抓住护士的心理,即使批评,对方也能接受,达到预期的效果;善于明察秋毫,明辨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当工作中出现差错时,首先要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并积极主动的与护士沟通,引导、帮助护士解决问题。即使批评也要注意场合和地点,要作风民主,宽容待人。《论语》中说:“宽则得众”。谁不喜欢在宽容大度的领导手下工作?大度待人的管理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同时也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护士长要广泛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让护士参与病房管理,以增强她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2]。护士长本身有自己的个性,从这个角度讲,护士长和护士交往中会有一些易沟通、易取得理解的护士,但护士长也要自觉地、主动地与那些对自己不理解的、甚至反对过自己的护士多交流,坦诚以待使护士产生安全感,鼓励她们谈出工作中“吓了一跳”的事情及出现的差错,让大家不必担心“穿小鞋”、“抓辫子”,使心情舒畅,有利团结,有利护理质量的提高。我院开展的角色互换的讨论,让大家换位思考,让护士们知道假如我是护士长我该怎样做?希望护士怎样?假如我是护士,将会怎样做?希望护士长怎样?从而达到相互理解,这样就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每位护士长都应该自觉地培养锻炼大度待人的能力,多站在护士的角度想问题,这样就可能解怨释嫌,宽容对方。二要去除以“自我中心”感,去除私心,心底无私天地宽。护理管理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护士长应应用管理学上著名的“木桶”原理充分发挥科室成员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护理管理才能成为主动管理,实现最大化,最优化。
4.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树立质量、安全第一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传播给每一个护理人员,使大家向着“一切为患者,为患者的一切”这个目标而努力。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新的诊疗技术和现代化仪器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领域也随之产生了许多新技术和新业务,这就迫使护理人员探索和寻求相应的护理技术和临床经验,来指导临床实践,改进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护理管理者大部分是从临床一线优秀护士中选拔出来的,她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和较广泛的医学、预防保健、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资料。因此,护理管理者要善于捕捉工作中的点滴科研信息,运用科学创新的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临床经验上升为具有科学依据和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5.具有多谋善断、灵活应变的思维
护士长作为医院最基层科室的管理者,在科室的动态运行中起领导、决策、指挥、监督等作用,护士长的管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利用程度。因此,护士长只有具备高水准的管理能力,具有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经营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公关意识、集体意识等等,才能适应现代的管理工作。
6.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修养及专科业务能力
作一个新时代合格的护士长,不但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同时要拓宽知识面,学习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学习护理政策与法规、外语、计算机、人际沟通与交往,不断学习先进的护理理论和理念,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善于学习掌握应用于临床的一系列新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及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并带领全科加强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
7.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护理管理者承担着护理质量的管理、病人的管理、物品的管理以及科室经济收支管理等工作,同时,还扮演着领导者、联络者、调配者、计划者等诸多角色,这就要求护理管理者要具备健康的身体、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态[1]。永远要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护理工作,并且每天都要自我反省:今天我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什么可以做得更好些。在荣誉面前,要把功劳让给护士,对取得优异成绩、做出突出贡献、工作学习走在自己前面的护士要心悦诚服,虚心学习,决不能妒贤嫉能,要敢于培养超越自己的优秀管理者。还要经常和护士沟通,与护士建立起相互信任、激励、鼓舞和支持的人际关系,使护士愿意接受管理,使管理者和护士都能从工作中获得最佳的心理效应[3]。
参考文献
[1] 李继平、贺伟等.护理管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2.[2] 柯彩霞,陈玉英,郑志惠.新时期护士长的角色定位和演绎技巧[J]_家庭护士,2008,6(8A):2187.
[3] 陈湘玉讲学内容.[3]
第二篇:浅谈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doc
浅谈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基本素质
【摘要】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是基层医疗单位管理层的中坚力量,管理者的能力素养直接影响到单位整体的护理质量和医疗质量水平。笔者认为基层护理管理者,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有一定的时代精神,一份责任感;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协调与人际沟通能力;要注重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应有一定的科教素养,具备一些信息处理能力,应当学习一些其它知识,适当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护理管理在医院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院感染的控制、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护理管理者要求也更高。笔者在基层医院曾经从事护理管理十余年,工作中积累了一些体会,个人认为想抓好护理队伍建设,管理者应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
1.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护理管理者是全院护理人员的学科带头人,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不断追求、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并将内在信念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以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整个护理队伍,提升群体职业情操。
1.1热爱本职,积极工作
目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欠缺,护理工作量大,工作压力也增加,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护理事业,要有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工作精神,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护理工作之中。
1.2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重视护理质量的管理,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管理者必须有一份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可以制订一个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定期组织护理质量考核,严格把好护理质量关,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1.3必须懂得尊重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兼管理人员,首先应懂得尊重病人,不分长幼尊卑,一视同仁,尊重他们的知情权、保护他们的隐私权。其次,同事之间也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团结、相互包容,不因工作利益而相互倾轧。
2.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与人际沟通能力
每一个人都是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个人能力与个人修养,护理管理者应具有一定的气魄,善于处理协调好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2.1上下协调能力
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应充分领会领导工作要求,工作思路,全力配合、服从领导工作安排。在基层,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击性的中心任务,往往需要抽调一部分护理人员,可能会影响到护理工作安排,作为管理者,应统筹兼顾,一切以大局为重,鼓励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另外,作为一名管理者,应加强与领导沟通与协商,争取领导的支持。
应善于把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设想,或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合适的机会、恰当的方法,与领导交流,取得领导重视与支持。护理管理者是医院管理的中坚力量,在协调上下关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科与科之间协调能力
管理者应努力为护理人员构建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加强科与科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相互团结,相互合作,共同进步。俗话说:三分医七分护,“医护”二字也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医护关系在各科关系中更为重要。管理者应设法让医生们意识到护理工作的辛劳,医生与护士之间是协作关系,相互间是平等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产生最佳的工作效益。
2.3与护士间沟通协调能力
管理者与护士之间因为工作考核、工作安排等,难免会产生误会。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敢于担当,要有宽广的胸襟,应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加强与护士之间的沟通,相互间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坚持以诚待人、以理服人、消除隔阂,取得她们的信赖与尊重,有效提高护理队伍内部凝聚力。
3.要注重学习
管理者作为学科带头人,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平时要经常参加一些各类学术活动,经常看一些护理学杂志,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值得强调的是,护理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是技能工作,因此,实践操作中管理者更应努力做到别人会的我也会;别人不会的,我也会。平时,可以学习一些管理知识,遇事认真思考,要善于思考问题所在;要认真总结,要善于总结工作得失,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笔者原学历只有中专,通过努力,取得了大专学历。榜样就是力量,笔者所在单位护理人员也纷纷加入学习队伍,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以前得到了很大提高,好多护士都已经取得大专学历,有得甚至已经取得了本科学历。
4、应有一定的科教素养,具备一些信息处理能力
现代社会是科技社会,就护理工作而言,大都已经进入电子平台时代。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应能熟练掌握本单位护理电子工作平台的应用并加强监督。同时,应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工作数据、工作评估及工作总结等等通过电子化处理,可以方便归类、检索,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学习一些图片处理、动画处理软件的应用,如Photoshop、Flash这二款软件。笔者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以上二款软件,体会是通过学习不仅充实了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更可取的是平时的工作资料、教学资料等比以前做得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为自己的护理工作增色不少。另外,作为一名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一些护理学术新进展;要善于利用通讯软件等加强与同事之间纵向沟通,加强与周边同仁之间的横向沟通,以便更好地作出决策。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远远不止这些,每一个管理者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与工作经历,体会也各有各的不同。以上所述,只是本人基于平时十多年护理管理工作,所谈的一点浅显感想,希望能有共鸣。
第三篇: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摘;要]:在世界全球化,加入WTO的改革开放的新世纪,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成为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这些都与管理者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了阐述。
[关键词]:素质;管理者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是推动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而这些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配置的实质是管理。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管理的绩效。通过管理实践认为,管理者应具备如下素质:
一、素质
管理者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施者。要正确处理国家、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管理者必须和掌握政策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在管理实践中,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努力学习“三个代表”,增强自身的政治素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提高工作责任心,勤勤恳恳,无私奉献。
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自觉维护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具有强烈的群众观点,自觉维护和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切实关心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积极帮助解决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思想素质
是指管理者不仅会处事和处人,而且还要善于思考。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有把自己要实现的愿望,尤其是要达到的管理目标清晰地描绘出来的能力;能够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信息观念,善于运用和捕捉信息,注意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促进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提高观念性技能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具备能够了解某一事物或事件的整体或全貌的能力。二是能够了解和掌握某一事物或事件对整个组织所起的作用。三是能够预见这一事物和事件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个性修养
管理者的个性是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低估和轻视。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谦虚、诚实、心胸开阔和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自信。管理者要相信自己,不断增强信心,坚信自己有能力把企业搞好。能够正确对待在管理企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做到百折不挠,敢于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样就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谦虚。管理者所面对的管理对象的性格千差万别,受的程度有高有低。管理者必须以谦虚为本,虚心向管理对象学习,加强思想沟通。那种不做调查,只凭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做法会使己脱离群众,难以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为人要谦虚。谦受益,满招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企业管理者应做到虚怀若谷,养成宽广的胸怀。
诚实。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必须以诚相待,实事求是,坦诚交换意见与分歧。反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赞同,背后反对,耍两面派手段。
心胸开阔。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管理者应心胸开阔,能容人、容事,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尤其是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更要把握好诚信原则。要与人为善。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为此,管理者要养成良好的品德,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企业员工,要平等待人。这样才能使员工感到有一种公平感,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出来。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志共事。吃苦耐劳。管理的本质是服务。管理者必须做到服务认真、态度端正,礼貌待人,工作热情、周到。管理工作头绪多,事情繁杂,急事突如期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经常是休息日也是工作日。因此,吃苦耐劳精神也是管理者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四、知识和技术素质
专业知识是管理者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管理者。只有懂专业的管理者,才能在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灵活机动,遵循事物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官僚主义。
管理者应懂技术。作为一名现代的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把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仅仅定位在满足于一般的宏观性的企业经营管理上。管理者懂技术,并不是要求作为管理者本身必须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样样精通,这样做既不现实,也没必要。但管理者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应该了解和掌握本单位的技术情况,要知道本单位的技术水平、技术装备、技术力量,与同行业技术力量相比,本单位技术力量处在何种地位,既要与国内的同行比,也要与国外的同行比。二是管理者应该掌握本单位的一、两项关键性技术,要做到越熟练越好,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者在员工中的地位和威信,而且有助于管理者有效地解决在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要不断加强技术管理。要高度重视技术人员的引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本企业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
五、公关素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宏观而言,标志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微观而论,则意味着社会组织乃至每个公民的经济独立。接轨必然导致比较,而经济独立的本身必然是竞争的产物。因此,今后社会来自经济发展之比较的形象之争,必将日趋激烈。而这种形象的塑造与完善,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关工作来完成的。所以,公共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将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各组织发展运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培养和树立公关意识。公关意识,是公共关系实践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一种表层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实践为理论所概括且演化为公共关系原理、原则、规律的一种深层的能动反映。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制约人们公共关系行为的一种力量。公关意识是一种综合性的职业意识,它包括塑造形象意识、服务公众意识、真诚互惠的意识、沟通交流的意识、创新审美的意识和立足长远的意识等。
管理者实施成功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具有较强的与人相处能力。管理者要提高人性技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能够准确了解和把握自己对别人,包括对领导、对同事、对下级的情感、信念、态度等,要认识到自己对他人的这些人性方面的因素十分重要,从而保证自己能够对他人把握正确的感情度、信任度、和亲属度。二是通过他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能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别人对自己的情感、信念、态度和要求,从而不断地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言行,保持与他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能够准确地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在性格、学识、品德、爱好、要求、情感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针对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薄弱环节,采取弥补措施,缩短差距,提高与人相处的本领。四是做好协调各方面人际关系的工作。包括对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协调、对本企业内部中层干部的协调,以及对一般工作人员的协调,等等。
管理者应当努力培养并具备公关素质,在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管理部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中,表现出良好的公关水平,增强企业形象的塑造,加深与外界的交往,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对内部,管理者具有很好的公关素质,可以加强与其他管理者的沟通和联系,促进管理者之间的协调一致和默契配合;可以加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心灵沟通,加深彼此的信任,便于管理者命令的执行。
六、创新能力
创新是管理的灵魂。有创新,整个管理工作才充满生机和活力。创新贯穿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职能中。
计划创新。计划的创新既要体现计划的严肃性,又要体现计划的灵活性;既要考虑计划的超前性,又要考虑计划的可实现性。计划工作要有所创造、有所发明。组织创新。组织的目标明确,切实可行;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因事设人,分工明确;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部门间分工不分家,协作精神强。
领导创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民主决策,职权分明。讲究领导,善于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培养下属的团队精神,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协调好与平行管理职能部门的关系;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汇报、请示及时,服务周到,信息渠
道畅通;与兄弟单位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友好关系。
控制创新。建立信息反馈体系,采用量化标准,检查、督促计划的执行。实行奖罚分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树立质量第一,坚持标准,讲管理效率和管理绩效。
第四篇:《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摘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的改革开放的新世纪,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成为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这些都与管理者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了阐述。
[关键词]:管理者素质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而这些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配置的实质是管理问题。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管理的绩效。笔者通过管理实践认为,管理者应具备如下素质:
一、政治素质
管理者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施者。
论文百事通
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管理者必须学习和掌握政策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在管理实践中,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努力学习“三个代表”,增强自身的政治素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提高工作责任心,勤勤恳恳,无私奉献。
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维护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具有强烈的群众观点,自觉维护和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切实关心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积极帮助解决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思想素质
是指管理者不仅会处事和处人,而且还要善于思考。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有把自己要实现的愿望,尤其是要达到的管理目标清晰地描绘出来的能力;能够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信息观念,善于运用和捕捉信息,注意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促进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提高观念性技能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具备能够了解某一事物或事件的整体或全貌的能力。二是能够了解和掌握某一事物或事件对整个组织所起的作用。三是能够预见这一事物和事件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个性修养
管理者的个性是影响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低估和轻视。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谦虚、诚实、心胸开阔和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自信。管理者要相信自己,不断增强信心,坚信自己有能力把企业搞好。能够正确对待在管理企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做到百折不挠,敢于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样就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谦虚。管理者所面对的管理对象的性格千差万别,受教育的程度有高有低。管理者必须以谦虚为本,虚心向管理对象学习,加强思想沟通。那种不做调查研究,只凭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做法会使己脱离群众,难以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为人要谦虚。谦受益,满招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企业管理者应做到虚怀若谷,养成宽广的胸怀。
诚实。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必须以诚相待,实事求是,坦诚交换意见与分歧。反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赞同,背后反对,耍两面派手段。
心胸开阔。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管理者应心胸开阔,能容人、容事,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尤其是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更要把握好诚信原则。要与人为善。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为此,管理者要养成良好的品德,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企业员工,要平等待人。这样才能使员工感到有一种公平感,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出来。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志共事。吃苦耐劳。管理的本质是服务。管理者必须做到服务认真、态度端正,礼貌待人,工作热情、周到。管理工作头绪多,事情繁杂,急事突如期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经常是休息日也是工作日。因此,吃苦耐劳精神也是管理者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四、知识和技术素质
专业知识是管理者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科技管理者。只有懂专业的管理者,才能在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灵活机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官僚主义。
管理者应懂技术。作为一名现代的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把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仅仅定位在满足于一般的宏观性的企业经营管理上。管理者懂技术,并不是要求作为管理者本身必须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样样精通,这样做既不现实,也没必要。但管理者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应该了解和掌握本单位的技术情况,要知道本单位的技术水平、技术装备、技术力量,与同行业技术力量相比,本单位技术力量处在何种地位,既要与国内的同行比,也要与国外的同行比。二是管理者应该掌握本单位的一、两项关键性技术,要做到越熟练越好,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者在员工中的地位和威信,而且有助于管理者有效地解决在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要不断加强技术管理。要高度重视技术人员的引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本企业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
五、公关素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宏观而言,标志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微观而论,则意味着社会组织乃至每个公民的经济独立。接轨必然导致比较,而经济独立的本身必然是竞争的产物。因此,今后社会来自经济发展之比较的形象之争,必将日趋激烈。而这种形象的塑造与完善,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关工作来完成的。所以,公共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将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各组织发展运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培养和树立公关意识。公关意识,是公共关系实践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一种表层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实践为理论所概括且演化为公共关系原理、原则、规律的一种深层的能动反映。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制约人们公共关系行为的一种力量。公关意识是一种综合性的职业意识,它包括塑造形象意识、服务公众意识、真诚互惠的意识、沟通交流的意识、创新审美的意识和立足长远的意识等。
管理者实施成功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具有较强的与人相处能力。管理者要提高人性技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能够准确了解和把握自己对别人,包括对领导、对同事、对下级的情感、信念、态度等,要认识到自己对他人的这些人性方面的因素十分重要,从而保证自己能够对他人把握正确的感情度、信任度、和亲属度。二是通过他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能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别人对自己的情感、信念、态度和要求,从而不断地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言行,保持与他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能够准确地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在性格、学识、品德、爱好、要求、情感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针对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薄弱环节,采取弥补措施,缩短差距,提高与人相处的本领。四是做好协调各方面人际关系的工作。包括对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协调、对本企业内部中层干部的协调,以及对一般工作人员的协调,等等。
管理者应当努力培养并具备公关素质,在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管理部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中,表现出良好的公关水平,增强企业形象的塑造,加深与外界的交往,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对内部,管理者具有很好的公关素质,可以加强与其他管理者的沟通和联系,促进管理者之间的协调一致和默契配合;可以加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心灵沟通,加深彼此的信任,便于管理者命令的执行。
六、创新能力
创新是管理的灵魂。有创新,整个管理工作才充满生机和活力。创新贯穿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职能中。
计划创新。计划的创新既要体现计划的严肃性,又要体现计划的灵活性;既要考虑计划的超前性,又要考虑计划的可实现性。计划工作要有所创造、有所发明。组织创新。组织的目标明确,切实可行;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因事设人,分工明确;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部门间分工不分家,协作精神强。
领导创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民主决策,职权分明。讲究领导艺术,善于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培养下属的团队精神,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协调好与平行管理职能部门的关系;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汇报、请示及时,服务周到,信
息渠道畅通;与兄弟单位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友好关系。
控制创新。建立信息反馈体系,采用量化标准,检查、督促计划的执行。实行奖罚分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树立质量第一,坚持标准,讲管理效率和管理绩效。百事通
七、心理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应具备以下思想心理素质。
1、敏锐的信息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会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谁能快速、全面掌握经济和科技信息,谁就能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这是一个现代管理者健康心理在信息沟通中的具体表现。现代管理者必须懂得,一个企业参与竞争,并占领市场的优势地位,若没有四方通达的信息,是根本不可能的。现在我们的一些企业管理者,对信息的竞争性还认识不足,封闭的传统观念限制了自己的步伐,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因此,造成信息传递缓慢,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强烈的竞争意识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是企业发展的外部动力。竞争的目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共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以不断满足社会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现代心理学、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竞争是万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物种繁衍、优胜劣汰的推动力之一。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竞争可以消除“吃大锅饭”的传统心理,摆脱平均主义的桎梏,充分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竞争可以缓解群体矛盾,改善人际关系,竞争还可以迫使经营者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从而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风尚。
3、创新精神
只有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应付未来社会的实践。开拓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创造性精神。创造性精神来源于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它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其内涵是:一切向前看,永远不满足,力争高成就。这就是管理者树立开拓创新精神的心理基础、产生创造精神动力的条件和目标条件。二是创造性思维。它以新动机为先导,以思维的流畅性、应变性为基础,以思维的创造性和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为核心。管理者的思维应变性强,就能够发挥自身优势,走出新路子,创出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品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三是创造性实践。创造性实
践过程是揭示新的科学概念和建立新科学理论的过程。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在创造性实践中,都能够很好地把握了解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
4、有效的时间观念
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者来说,没有比树立科学的时间观念更为重要的了。现代企业管理工作,应从科学地掌握和支配时间开始,时间同人、财、物一样,是管理中的重要资源。那么,管理者如何实现时间的高效性呢?笔者认为:第一,有效地管理时间。要善于运筹时间,紧张而有序地工作,这是科学运用时间的健康心理表现。第二,有效地利用“整批时间”。要避免“时间陷井”,在一段时间内尽可能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致志地做一项重要工作。第三,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心理学表明,每个人在一天中都有所谓的“高效时间”和“低效时间”,管理者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做到“高效时间”从事复杂劳动,“低效时间”从事一般性劳动。第四,科学安排下属的时间。领导者时效观念要强,应尽力排除浪费下属时间的因素。
5、宽容大度的胸怀
宽容大度是现代管理者健康心理的重要表现,这种品质反映在管理者身上,就可以像润滑剂一样,使人与人之间的磨擦减少,增强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团结,提高群体相容水平。宽容是一种心理需要。一个人不管多么高明,缺点错误总是在所难免的,因而需要得到领导者的谅解,从而获得一个宽松安定的心理环境。管理者爱才、惜才、用才是宽容大度的突出表现。既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又要能够宽容别人的短处,扬长避短。当然,宽容大度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与放纵,它是建立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之上的。在这方面,管理者需要遵循四条原则:一是信任人、尊重人原则;二是反对嫉贤妒能原则;三是反对求全责备原则;四是严以律己原则。
6、执着的求知欲
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者应该是“内行的杂家”,即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学科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更应该在科技方面有所专长。因此,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学习,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一要学好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不失时机地应用这些基本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二要学好社会学、心理学知识。这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要做好管理工作,不研究和掌握社会学、心理学是不行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要学习好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做内行的管理者,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实现预定目标。
7、坚韧不拔的意志
坚定的意志,不仅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立场问题,而且也是人们自觉调整实现预期目标的心理素质问题。坚定的意志是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它会使认识活动更具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自觉地克服认识过程中的困难,积极地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效地发展人的智力才能。成功管理者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为自觉性、原则性、坚毅性、果断性、勇敢性和自制性。
8、稳定而乐观的情绪
稳定而乐观的情绪往往在和谐的气氛中感染被领导者,稳定组织成员的情绪,激励他们的积极性。组织成员心情愉快,工作称心如意,任劳任怨,就会使整个单位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在任何情况下,能具有一种稳定而又乐观的情绪是十分难得的。胜而不过喜,败而不过忧;顺利时看到困难,失败时看到光明;胜不骄,败不馁;临危不惧,临战不乱,这才是一个健康心理者应有的表现。
八、强健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
市场如战场。无论是深入基层,强化生产经营管理,还是运筹帷幄,对变化莫测的市场形势作出战略决策,没有好的身体,都将留下力不从心的遗憾。因此,管理者必须选择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才能肩负起繁重的生产、行政、指挥任务。综上所述,合格的管理者对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作为管理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管理者,应在新世纪的大环境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养及素质,为本单位和本部门提供更高水平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不断增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晓红 徐扬 杨晓伟:《企业经营管理者基本素质评价模型》,《软科学》,2002 年4期。
2、许运理:《移情能力──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思维与智慧》,1999年12期。
3、王言平张志斌:《论优秀企业管理者基本素质及培养机制》,《价值工程》,1997 年1期。
4、韦兆凡:《浅论入世后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广西电业》,2003年2期。
5、武小明《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河南气象》,2002年1期。
6、姜真:《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研究》,《发展论坛》,2001年9 期。
7、赵慧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四化”素质》,《企业改革与管理》,1997年12 期。
第五篇: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
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摘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的改革开放的新世纪,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成为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这些都与管理者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了阐述。
[关键词]:管理者素质
管理者的素质水平是影响管理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当历史的车轮把我们带进21世纪,变幻莫测的信息风暴和激荡澎湃的知识经济浪潮对21世纪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外,从进一步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许多管理者在素质上仍有差距。如政治坚定性有待加强、文化水平还不够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现代化管理的实践经验等等。这就要求管理者们从现在起就要做好充分准备,着力于当前,放眼于未来,内修素质,外塑形象,担负起时代的重托。
素质,狭义上是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学特点。是人们获取知识、才能的自然基础。最初,素质一词仅仅在生理学范畴被使用,随着社会发展,素质一词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一个社会性概念。现在素质广义上是指人所具有的先天和后天条件所凝结成的基本因素。人的素质具有稳定性、基础性和可塑性的一般特点。
一、政治素质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解决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国家间的合作与冲突、改革开放带来的新问题等等都需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通过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而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家的目标而规定的用来调动和约束社会力量的行动依据和准则。它以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客观事实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整体利益为目的,代表了全局范围的意志和愿望,具有突出的群众性和应用性。是调动积极性、统一行动的武器。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推动全局向既定目标前进。当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贯彻、执行“一个方针、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及“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坚决执行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是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政治素质。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管理者实施管理,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利。而权利是有两重性的,它既可以使管理者更有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造福于人民,也可以使某些人走上以权谋私的邪路。当前所出现的不正之风、政治思想工作薄弱、部分人中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严重以及以权代法和违法乱纪现象等等,尽管有多种原因,但不少管理者没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管理者的权利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各级管理者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光明磊落、忠于职守。要时刻做到掌权不忘责任重,位高不失公仆心。
二、知识素质
知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化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人类也正进行着一场新思维、新知识的革命。对于21世纪的管理者,我们应当像列宁教导的那样“要管理就要内行。”现在的问题是,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才叫“内行”。
人的知识结构有专才和通才之分。所谓专才就是指掌握一两门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除此之外,还掌握临近学科的知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一般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知识的人就是通才。通才型的知识结构,又叫金字塔型的知识结构。
塔顶端表示专业知识,中间表示临近学科知识,塔底座表示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知识。专业知识要求精、深,非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要求广、博。通才型知识结构的特点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宽广的知识面,基础扎实。
21世纪“内行”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原则上必须是通才。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做到专与博的统一,把自己塑造成为“金字塔”型知识结构的现代化管理者。
三、能力素质
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或者说是获得知识后运用、驾驭知识的能力,即人的创造力。管理者其它方面的素质,如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可以说是管理者的前提条件,能力素质是管理者与其他类型人才相区别的本质方面之一。
从人才类型来看,一般地说,管理者特别是高级管理者,是“通才型”的人才。这也意味着管理者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归纳起来主有两大类: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
(一)创新能力
管理者的创新能力有多种形式和具体表现,主要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1、洞察力和观察力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有各种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而这些心理活动又常常是隐蔽的,甚至是被伪装起来的。如果管理者的观察力不强,对暴露事物本质的现象反映不敏锐,就难于发现问题。管理者如果善于把握信息、发现苗头,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2、应变力和决断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并及时决策,有时对组织可起到驱祸避害或起死回生的作用。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处变不惊、临危不惧、随机应变的能力。管理者的应变能力能使之在顺利时居安思危,不断捕捉新的信息,在困境时稳住阵脚,转危为安。果断决策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时间是现代管理的一大资源。任何决策的作出都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将会失去决策的意义。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必不失时机、把握住机遇作出决策。拖延本身不仅常常坐失良机,而且还会带来新的风险。所以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举棋不定、当断不断等等,都必须避免。
3、情感、意志、性格的调节能力
决策是意志活动的重要心理成分,也是意志活动的一个阶段。在任何时候管理者都不要感情用事,以感情代替政策。坚韧的意志在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管理者要培养自己意志的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和自制力,以适应现代决策的需求。有毅力、意志坚强的人,不论在任何复杂困难的情况下都能保持自己目标的坚定性和行动的果敢性,既不轻举妄动又不优柔寡断。
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从性格上看,人有外向型和内向型之分,这两种性格的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问题是在决策中管理者应明确自己的性格特征,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短处。同时在长期的自我修养中努力控制与限制其消极面,更好地适应决策的要求。
(二)综合能力
管理是人类的高级智力活动,从其活动看,是多要素的统一;从其过程看,是多环节的统 一;从其决策看,是一个追求科学化的过程。因此,现代管理是一个多要素、相互作用、多环节相互连接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管理需要逻辑思维,更需要非逻辑思维;需要演泽、归纳,更需要直觉、想象、灵感;需要抽象思维,更需要形象思维、顿悟思维,管理活动之所以是人类高级智力活动不仅在于所运用的思维类型、思维方式的复杂性,还在于它调动了人的全部主观因素--知识、情感、意识。具体地说包括了人的全部经验、知识、理论、智慧,以及立场、世界观、价值观念和一切心理特征、个性品格。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能力是管
理者的又一个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可以具体划分为:
1、把握全局的能力
顾全大局是管理者的一条重要原则。全局代表了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性质、发展方向,代表长远、代表未来,是团结和协调各个局部的力量。要把握全局,必须要有战略眼光,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和财富。管理活动实际上是获取、分析、开发、利用的过程,凭借信息,可以作全局的决策。但只承认信息是决策的科学依据对现代管理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信息的可靠性才是保证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条件。所以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才使之能成为正确决策的依据。这就要求管理者对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分析、比较,找到信息中有决定意义的关键性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科学的决策。
3、知识的综合能力
21世纪的管理科学是各学科高度交叉、高度融合的科学。在当今知识和信息激增且瞬息万变的时代,新知识的出现、新技术的产生、新产品的开发几乎令人目不暇接,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博采众长、从善如流。管理者不仅从书本上学习、提高,还靠平时在实践中勤于向他人学习,善于倾听众人的意见,将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管理才能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4、团队合作能力
良好的团队合作,管理者既要制定决策,还要善于组织、有效地实施决策,不仅要对决策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价监督,而且要善于协调和控制。这样的“全能”管理者很难做得很好,这就要求有善于履行这些不同职能的管理者以互补形式来实现。
四、个性修养
管理者的个性是影响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低估和轻视。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谦虚、诚实、心胸开阔和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自信。管理者要相信自己,不断增强信心,坚信自己有能力把企业搞好。能够正确对待在管理企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做到百折不挠,敢于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样就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谦虚。管理者所面对的管理对象的性格千差万别,受教育的程度有高有低。管理者必须以谦虚为本,虚心向管理对象学习,加强思想沟通。那种不做调查研究,只凭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做法会使己脱离群众,难以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为人要谦虚。谦受益,满招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企业管理者应做到虚怀若谷,养成宽广的胸怀。
诚实。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必须以诚相待,实事求是,坦诚交换意见与分歧。反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赞同,背后反对,耍两面派手段。
心胸开阔。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管理者应心胸开阔,能容人、容事,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尤其是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更要把握好诚信原则。要与人为善。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为此,管理者要养成良好的品德,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企业员工,要平等待人。这样才能使员工感到有一种公平感,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出来。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志共事。
吃苦耐劳。管理的本质是服务。管理者必须做到服务认真、态度端正,礼貌待人,工作热情、周到。管理工作头绪多,事情繁杂,急事突如期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经常是休息日也是工作日。因此,吃苦耐劳精神也是管理者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五、公关素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宏观而言,标志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微观而论,则意味着社会组织乃至每个公民的经济独立。接轨必然导致比较,而经济独立的本身必然是竞争的产物。因此,今后社会来自经济发展之比较的形象之争,必将日趋激烈。而这种形象的塑造与完善,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关工作来完成的。所以,公共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将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各组织发展运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培养和树立公关意识。公关意识,是公共关系实践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一种表层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实践为理论所概括且演化为公共关系原理、原则、规律的一种深层的能动反映。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制约人们公共关系行为的一种力量。公关意识是一种综合性的职业意识,它包括塑造形象意识、服务公众意识、真诚互惠的意识、沟通交流的意识、创新审美的意识和立足长远的意识等。
管理者实施成功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具有较强的与人相处能力。管理者要提高人性技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能够准确了解和把握自己对别人,包括对领导、对同事、对下级的情感、信念、态度等,要认识到自己对他人的这些人性方面的因素十分重要,从而保证自己能够对他人把握正确的感情度、信任度、和亲属度。二是通过他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能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别人对自己的情感、信念、态度和要求,从而不断地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言行,保持与他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能够准确地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在性格、学识、品德、爱好、要求、情感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针对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薄弱环节,采取弥补措施,缩短差距,提高与人相处的本领。四是做好协调各方面人际关系的工作。包括对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协调、对本企业内部中层干部的协调,以及对一般工作人员的协调,等等。
管理者应当努力培养并具备公关素质,在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管理部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中,表现出良好的公关水平,增强企业形象的塑造,加深与外界的交往,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对内部,管理者具有很好的公关素质,可以加强与其他管理者的沟通和联系,促进管理者之间的协调一致和默契配合;可以加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心灵沟通,加深彼此的信任,便于管理者命令的执行。
六、创新能力
创新是管理的灵魂。有创新,整个管理工作才充满生机和活力。创新贯穿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职能中。
计划创新。计划的创新既要体现计划的严肃性,又要体现计划的灵活性;既要考虑计划的超前性,又要考虑计划的可实现性。计划工作要有所创造、有所发明。
组织创新。组织的目标明确,切实可行;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因事设人,分工明确;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部门间分工不分家,协作精神强。
领导创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民主决策,职权分明。讲究领导艺术,善于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培养下属的团队精神,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协调好与平行管理职能部门的关系;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汇报、请示及时,服务周到,信息渠道畅通;与兄弟单位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友好关系。
控制创新。建立信息反馈体系,采用量化标准,检查、督促计划的执行。实行奖罚分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树立质量第一,坚持标准,讲管理效率和管理绩效。
七、心理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应具备以下思想心理素质。
1、敏锐的信息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会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谁能快速、全面掌握经济和科技信息,谁就能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这是一个现代管理者健康心理在信息沟通中的具体表现。现代管理者必须懂得,一个企业参与竞争,并占领市场的优势地位,若没有四方通达的信息,是根本不可能的。现在我们的一些企业管理者,对信息的竞争性还认识不足,封闭的传统观念限制了自己的步伐,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因此,造成信息传递缓慢,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强烈的竞争意识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是企业发展的外部动力。竞争的目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共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以不断满足社会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现代心理学、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竞争
是万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物种繁衍、优胜劣汰的推动力之一。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竞争可以消除“吃大锅饭”的传统心理,摆脱平均主义的桎梏,充分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竞争可以缓解群体矛盾,改善人际关系,竞争还可以迫使经营者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从而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风尚。
3、创新精神
只有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应付未来社会的实践。开拓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创造性精神。创造性精神来源于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它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其内涵是:一切向前看,永远不满足,力争高成就。这就是管理者树立开拓创新精神的心理基础、产生创造精神动力的条件和目标条件。二是创造性思维。它以新动机为先导,以思维的流畅性、应变性为基础,以思维的创造性和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为核心。管理者的思维应变性强,就能够发挥自身优势,走出新路子,创出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品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三是创造性实践。创造性实践过程是揭示新的科学概念和建立新科学理论的过程。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在创造性实践中,都能够很好地把握了解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
4、有效的时间观念
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者来说,没有比树立科学的时间观念更为重要的了。现代企业管理工作,应从科学地掌握和支配时间开始,时间同人、财、物一样,是管理中的重要资源。那么,管理者如何实现时间的高效性呢?笔者认为:第一,有效地管理时间。要善于运筹时间,紧张而有序地工作,这是科学运用时间的健康心理表现。第二,有效地利用“整批时间”。要避免“时间陷井”,在一段时间内尽可能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致志地做一项重要工作。第三,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心理学表明,每个人在一天中都有所谓的“高效时间”和“低效时间”,管理者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做到“高效时间”从事复杂劳动,“低效时间”从事一般性劳动。第四,科学安排下属的时间。领导者时效观念要强,应尽力排除浪费下属时间的因素。
5、宽容大度的胸怀
宽容大度是现代管理者健康心理的重要表现,这种品质反映在管理者身上,就可以像润滑剂一样,使人与人之间的磨擦减少,增强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团结,提高群体相容水平。宽容是一种心理需要。一个人不管多么高明,缺点错误总是在所难免的,因而需要得到领导者的谅解,从而获得一个宽松安定的心理环境。管理者爱才、惜才、用才是宽容大度的突出表现。既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又要能够宽容别人的短处,扬长避短。当然,宽容大度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与放纵,它是建立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之上的。在这方面,管理者需要遵循四条原则:一是信任人、尊重人原则;二是反对嫉贤妒能原则;三是反对求全责备原则;四是严以律己原则。
6、执着的求知欲
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者应该是“内行的杂家”,即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学科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更应该在科技方面有所专长。因此,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学习,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一要学好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不失时机地应用这些基本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二要学好社会学、心理学知识。这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要做好管理工作,不研究和掌握社会学、心理学是不行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要学习好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做内行的管理者,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实现预定目标。
7、坚韧不拔的意志
坚定的意志,不仅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立场问题,而且也是人们自觉调整实现预期目标的心理素质问题。坚定的意志是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它会使认识活动更具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自觉地克服认识过程中的困难,积极地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效地发展人的智力才能。成功管理者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为自觉性、原则性、坚毅性、果断性、勇敢性和自制性。
8、稳定而乐观的情绪
稳定而乐观的情绪往往在和谐的气氛中感染被领导者,稳定组织成员的情绪,激励他们的积极性。组织成员心情愉快,工作称心如意,任劳任怨,就会使整个单位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在任何情况下,能具有一种稳定而又乐观的情绪是十分难得的。胜而不过喜,败而不过忧;顺利时看到困难,失败时看到光明;胜不骄,败不馁;临危不惧,临战不乱,这才是一个健康心理者应有的表现。
八、强健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
市场如战场。无论是深入基层,强化生产经营管理,还是运筹帷幄,对变化莫测的市场形势作出战略决策,没有好的身体,都将留下力不从心的遗憾。因此,管理者必须选择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才能肩负起繁重的生产、行政、指挥任务。
综上所述,合格的管理者对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互补”增值呢?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坦诚相待,齐心协力向同一个目标努力工作,发挥整体的力量,相互沟通,协调发展
作为管理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管理者,应在新世纪的大环境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养及素质,为本单位和本部门提供更高水平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不断增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晓红 徐扬 杨晓伟:《企业经营管理者基本素质评价模型》,《软科学》,2002 年4期。
2、许运理:《移情能力──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思维与智慧》,1999年12期。
3、王言平张志斌:《论优秀企业管理者基本素质及培养机制》,《价值工程》,1997 年1期。
4、韦兆凡:《浅论入世后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广西电业》,2003年2期。
5、武小明《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河南气象》,2002年1期。
6、姜真:《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研究》,《发展论坛》,2001年9 期。
7、赵慧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四化”素质》,《企业改革与管理》,1997年1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