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不抱怨的世界》
读书笔记《不抱怨的世界》
偶然的机会,从朋友处借来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是由一位美国牧师威尔·鲍温编写的心灵励志图书。介绍了由他创意并发起了一项名为“不抱怨的世界”的活动,通过一只手环向我们传递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据不完全统计,该书上市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人参与了“不抱怨”活动,并迅速蔓延到全球80多个国家。”
“不抱怨”活动是这样的:
“1.将一只手环戴在一只手腕上。
2.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讲闲话或批评时,就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
3.交替更换,直到养成连续21天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的目标为止。
4.坚持下去,平均的成功时间是4~8个月。“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在想:我是不是也在整天不停的抱怨呢? ……没错。比如,昨天郑州下了一场不算太大的雨,城市里有很多路口都有积水,汽车、电动车无法通行,我和很多人一样立即表达了对市政工作的不满;比如,今天上午,上司把一件应当由别人完成的工作安排给了我,虽然表面没说,可我又在内心表达了对于上司和同事的不满;比如,爱人在楼下种了一个多月的指甲草昨天终于开花了,爱人正准备今天晚上摘了给女儿包红指甲,可当我中午回家时发现,花朵儿不知被哪位一下子摘个精光,心中自然对不知名的先生或女士进行了不礼貌的问候;再比如,吃晚饭时,小孩儿总是贪玩儿而
不好好吃饭,我又拿出司空见惯的口吻督促斥责她赶快吃饭,等等。不经意间,我发现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有很多的抱怨、批评和闲话,而且,实际的抱怨可能比我能够认定的还要多。
这些抱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是道路积水现象能够立即得到改善,还是上司安排的工作可以不干,是别人摘走的指甲草能够立即又长出来,亦或是小孩儿吃饭的速度马上变快了?什么也不会变,什么好处都没有。
这些事情有那么严重吗,有必要抱怨吗?
同样的事情,我们换种方式考虑。请你相信,市政工程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下次下雨时也许积水就会少了,再说,赤脚踏在暖暖的水里,这是我们儿时多么美好的记忆呀,重温这些美好记忆是多么美妙的享受。再想想,被摘走的指甲草,晚上可能会装饰一个美丽女孩的修长手指,也许明天,她的美丽就会展现在你面前,即使你们永不谋面,在她心中,也会因为指甲草的种植者所赠与的美丽而送上美好的祝福。再说小孩儿吃饭慢吧,你完全可以采取开导、鼓励的方式解决,通过总结鼓励他(她)的每一点进步来解决,比如今天是不是比昨天快一点,明天是不是比今天又快了一点点,请记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至于那件所谓别人的工作吗,相信你能比我处理的好。
看来,这些引起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这些抱怨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抱怨对我们产生的后果却很严重,这些抱怨会给我们负面的思维,会给我们愈发增加烦恼,而且还有可能波及他人。抱怨,只是消耗能量的无用功,没有一点有效的作用,甚至是负功,是反作用。
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叫“吸引力法则”:“当一个人正说些负面和不快乐的事情时,就会接收到更多的负面和不快乐的事;同理,如果多说一些感恩的事,就会为自己引来更多高兴的事儿,当你的嘴巴停止表达负面的思想,你的心灵也就产生了快乐的念头,你就会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充满了快乐。”这就是《不抱怨的世界》所倡导的远离抱怨的快乐思想。
让我们现在就开始,不必等到手环到手才开始,现在就拿一条橡皮筋套在手上,用硬币或石子放在口袋里,用一块纸板放在桌子一角或者任何一种能进行自我监督的方法,现在就做。然后,当你逮到自己在抱怨时,就移动哪个东西---把橡皮筋移到另一手,把硬币放到另一个口袋,把纸板移到书桌的另一边等等。移动很重要,这样的动作将在意识里深深的刻下痕迹,让你自己觉察到自己的行为,让你逐渐的减少抱怨和批评,让你走进幸福和快乐。
万通地产的董事长冯仑说过:“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
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吧!
第二篇:读书笔记-《不抱怨的世界》
2011—2012寒假读书笔记
——《不抱怨的世界》
系 别: 化学系
专 业: 化 学 学 号: 2010121104 姓 名: 宁 内
时 间: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不抱怨的世界
不要整天抱怨生活,生活根本就不知道你是谁,更别说听你抱怨了。
——题记 庭前花落又花开,岁岁今朝,还是今朝,却再也不是今朝。你是否在为时间的流逝而心生烦恼,欲言抱怨?
在学校食堂或者火车站售票厅群龙见首不见尾的排队队伍里,你是否容易心生焦虑,喜欢怨天尤人?
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或是地铁,你是否还在为别人不经意踩到你的脚而眉头紧锁? 面对学习和工作中的难题,你的手还在揪扯着自己无辜的头发吗? ······
如果你的生活中还有以上的这些现象,那就加入“二十一天的挑战”这支队伍吧,至少你可以打开一本名叫《不抱怨的世界》的书。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只有百分之五是精彩的,也只有百分之五是痛苦的;另外的百分之九十是平淡的。人们往往被百分之五的精彩诱惑着,忍受百分之五的痛苦,在百分之九十的平淡中度过。我们每个人每天忙忙碌碌都不外乎那些目的:养家糊口或者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或者减缓痛苦、创造圆满的关系、拥有更好的工作······但成功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难免要遇到挫折和考验。在客观的现实世界面前,人类自有它的渺小。当我们无能改变环境的时候,那就改变自己。要刻意努力去重新设定心灵的硬盘并不容易,但也并非不可能事件。无论你现在是正值青春还是年过花甲,美国最伟大、最受尊崇的心灵导师威尔·鲍温都会对你说:“赶快开始吧!”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一、不抱怨的快乐:神奇的紫手环
你可以订购一只特定的紫手环,或者准备一条橡皮筋套在手上,或者准备一块铜片或一个石子放在口袋,当你逮到自己在抱怨、批评、讲闲话的时候就将那个你用以监督自己小物品移到另一个相对的方位,从左手移到右手,或是从左边口袋移到右边口袋。当你无一例外的重复了这个动作时,这个动作将在你的意识里深深地刻下痕迹,让你察觉到自己的行为。抱怨在我们的世界已经蔚然成风,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的牢骚要比自己想象的多了很多也不必大惊小怪。坚持下去,也许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能够二十一天不换手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你已经连续二十一天没有抱怨了。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在能动的意识世界,抱怨也算得上是一种本能的自然反应。抱怨并非什么大事情,但是,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我们想要的东西上,而不是不要的东西。抱怨的本质就是把焦点放在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上头,所谈论的是负面的、出错的事情;而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什么东西上头,那个东西就会扩大。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然而,我们的想法创造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如此一来,减少和戒除抱怨也就有了必要。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抱怨的目的无非是表达哀伤、痛苦或者不满。我们之所以抱怨是希望通过组织然后脱口而出一些言辞来排遣这些消极的情绪,以获得之后的轻松和快乐。事实上,即使我们在抱怨完以后,我们也很少如我们原本希望的那样变得轻松,更别说快乐了。相反的,我们的抱怨还会变得绵绵无绝期。那是因为我们在选择抱怨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的焦点转移到那些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上面了,并且它们被心灵的窗户放大,如此一来,原本困扰我们的一切就会让我们感觉变得越来越坏了。
威尔·鲍温说:要做一个快乐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开始按照自己的规划过生活,你就需要非常高的门槛,才能容许自己表达哀伤、痛苦或不满。其实很多不好的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回首往事,你现在面临的或许还不如你曾经的经历痛苦,也许以后你将还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一番思考对比下来,你想要抱怨的事情也许就没有需要抱怨的必要了。在我们想要张口抱怨的时候,我们应该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我们所要抱怨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值得抱怨。而紫手环的真正魔力不是它的移动转移了你的烦恼,而是提醒你给自己时间思考了。当你坚持这样一个动作的时候,即使你没有做到二十一天不抱怨,你也会发现自己的内在焦点已经转移,你也变得更快乐了。
命运就像是手中的掌纹,即使再曲折也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有权利得到我们应得的,但不是靠抱怨来获取的。改变你的抱怨让你变得快乐的并不是紫手环,而是你自己,因为你自己就是一种祝福。
二、不抱怨的成就——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
仔细观察之下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之中喜欢抱怨的人其实冥冥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
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中说过:抱怨的目的无非是表达哀伤、痛苦或者不满。事实是:人的一切痛苦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不自信的人才会想借抱怨来逃避。认同你给自己长处、接受自己弱点的人,悠然自得、不必透过他人的目光来肯定自己的人,这些人的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们根本不需要通过抱怨来取得神经质的益处。那些没有安全感、质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确定自我价值的人之所以会抱怨,是因为他们自觉不配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渴望的权利。凡是你所渴望的东西,你都有资格得到。不要找借口,快朝梦想前进吧。从不抱怨到变得自信,从自信走向成功。
在我们身陷挫折之中的时候,要记得保持乐观的情怀,暗示自己事情会存在转机。幸运有时候会在我们的相信之中如期而至的。
还记得来学校时面对堆积如山的行李愁眉不展的情景,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我真的想什么都不带两手空空的回学校。但考虑到所有的东西都持相同的分量,我只能硬着头皮带着一切前往火车站。刚下出租车的时候,我有点心烦,边走边抱怨着。不一会儿就感觉热血沸腾,心情更加显得急躁。趁着还有时间,我放下行李在车站前的广场上静了静情绪,我突然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了句:也许我会遇见一个好心人也不一定。于是重新收拾行李往候车室走去。一路走到安检的门口我所期待的好心人并没与出现,但是因为换了心情的缘故,从下出租车的地方到门口这一段路倒显得并不那么艰难了。
可是过了安检我才傻眼,矗立在我面前的是一段长长的台阶,扫视一周并没发现电梯的痕迹。我感觉有点无助,心情也隐隐有点低沉。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准备抱怨,而是想着把行李分次搬上去。恰在这时,一个善良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了。我回首一看,是一位和我年纪相仿的男生。在他的帮助下,我的行李最终到达了我要到达的候车室。
也许我的经历是一次巧合,但是抱怨真的会吓走自己的好运。
把你的注意从你不想要的艰难困苦上移开吧,移到你想到的幸运上。预想美好的未来是促成进步的动力。
你是什么样的人,将在你的世界里造成影响力。不要让抱怨操控你、支配你。我们的注意力应该放在我们想要的东西上,而不是我们不要的东西上。走近《不抱怨的世界》,你也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因为你自己就是一种祝福。
第三篇: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大概是在国庆节前夕的时候,单位为我们每位员工都准备了一本叫《不抱怨的世界》的书。首先在此感谢领导对我们的关怀。但我相信,在国庆节期间用心看过这本书的人屈指可数。不幸的是,尽管在这寥寥无几的,用心看过这本书的人群之中,我始终无法寻觅到自己的踪迹。但这并不能促使我到网络上“百度一下”《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的想法,因为那些都是别人的想法,不是我自己的想法。而我并不是在完成任务,我只是在这个期间无法静下心来品味这本书的格调。但我相信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只是这个时代太过浮躁,所以我喜欢在一个人的时候关在房间里静静的看
着每一本书的字里行间,然后大脑跟着节奏快速变换每一个章节的画面。
记得在xx年的夏天,那时候的我还在服役,一个人独守两座空营房,那就是我的世界真正没有抱怨的世界,有的只是寂寞。后来我喜欢上了看书,起初是完全出于无聊,但后来慢慢发现看书是最廉价的享受,但从中得到的却是今后生活中最受用的财富。因为我认为一个人生存在这个无处不抱怨的世界中,理所当然的必须具备强大的内心及和谐的思想,因为这些东西没有贵贱之分,是真正的平等。
记得第一次完完全全出于志愿去看完的一本书叫《懂得选择 舍得放弃》,主体是以一些小故事,一些名言名句来讲述一些简单易懂的事情。我喜欢这种类型的读物。因为把简单复杂化,那就是真的简单了,但要把复杂简单化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里就可以说到“抱怨”这个词汇了。就像上面说的,这个世界抱怨无处不在,只看如何对待。正确 的抱怨不断推进着整个社会的进步,简单点来说,从前人们的交通工具只有马匹,后来有思想的人就开始抱怨这种交通工具太慢,所以有了现在的汽车,而且搞不好汽车的制造者就是当初那些抱怨者行列中的一员,唯一的区别在于他们去制造了当初抱怨为何没有的事物。但随着社会的步伐逐渐加快,抱怨变成了生活的习惯,而习惯这东西是一种很自然的表达,无论对错,一触即发。所以有的人抱怨生活如此不易,但私底下都在想尽一切办法买三套房了,有的人抱怨你看我家房子多破烂啊,才5 6百个平方,而且马上要被房开商征占了,其实心里早有打算了那就是“妈的,不拆一还二,孙子才搬”。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现,因为孙子都喊外婆叫作妈了。
所以抱怨不一定都是错的,但错误的抱怨那就一定是不对的。就好比不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要求加工资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但经常要求加工资 的员工那就一定不是好员工。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说我是在拍马屁,在领导面前歌功颂德,但是对不起,我当那是你发脾气的权利,但是我也有把你的想法当空气的权利。因为我只是在表达我自己的想法,这不是读后感,这是一篇关于“抱怨的方向感”的自我叙述,无论表达的方式正确与否,但唯一能确定的是,这是我的东西,你无法搜索,更无法复制。
归根结底,抱怨是每个人的权利,只是大多数人把这权利当成了脾气。
不抱怨的生活不抱怨的人生
古今中外,人们赋予了“书”以各种各样的美誉,诚然,它们都极具鼓舞性。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有人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也有诗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一个失意的人碰到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他的命运。一个成功的人碰到一
本好书,可以使他更有涵养,一本好的书籍总是可以使人进步。现在我就推荐一本伟大的心灵励志书,一本可以改变,也已经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心灵读物,《不抱怨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是畅销全球的世界级励志书籍。一本书,一只手环,改变爱抱怨的你,成就不抱怨的世界。有人生来就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有些人生来就要为了生存艰辛苦难,也有些人总是要经历荆棘才见得彩虹。也有俗语: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是为了果腹、情欲就是名利,总是有人不停的抱怨。有人抱怨自己、也有人抱怨他人,还有人抱怨这个社会和冥冥中存在的命运。而抱怨确是最消耗能量的一种无益举动,如果说微笑、信任、鼓励和帮助都是在传递正能量。那么,抱怨就是在传递一种社会的负能量。当你抱怨的时候,你首先是处于负能量状态的。当这些消极的情绪控制你的身体的时候,你注定是不快乐的。
有人说抱怨可以让一个人发泄出
来,这样就不至于会心里更
堵,心情会愉悦一些,真的是这样吗?有一个心理学实验,教授给两组学生布置了作业,当作业交上来后,一律打分为不合格后发回给学生。一周后教授向这两组学生道歉,并给一组学生派发了枕头,他们可以对着墙壁拍打枕头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另外一组则静静的坐着。发泄完后,教授交给两组学生每人一杯水和很辣的辣椒酱,告诉学生,你可以往水杯里加辣椒酱,而教授的助手,也就是给学生打分的那个人必须喝下去,你对这件事有多愤怒就可以加进去多少辣椒酱。结果是:拍打枕头来发泄愤怒的人加的辣椒酱是没有发泄的3倍!在发泄的过程中为了支撑自己的结论,会把一些相关的不相关的都牵扯进来只会让更加怨恨、衍生更多的负面情绪。所以,抱怨只会让本来可以转瞬即逝的事情,让它在你的身体里停留时间延长了。
除了以上这些,抱怨还有哪些不好 的地方呢?首先,总是爱抱怨的人更容易生病,因为他的身体总是处于负能量的状态,总是特别紧张、焦虑、愤怒、怯懦和情绪低落,久而久之身体就会有很多的不适。其次,总是爱抱怨的人他的人际关系一定不好,相信不会有人希望自己身边总是有人不停的抱怨生活不如意,工资待遇不满足,天气为什么有这么寒冷。既然大家都不喜欢为什么自己还要作为那样的人。书中有一句话,现在送给大家:别人都以为我是拥有了这一切才不抱怨,其实是因为我不抱怨,所以才拥有这一切。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前几日到河北学习交流,听到同去的福建一位女经理讲述了一则故事,感触颇深,在坐车回家的路上,沉睡的记忆不自觉的清醒,很多触动与我前段时间读过的一本书有关,书名叫做《不抱怨的世界》。
先说我聆听到的故事:福建那位女经理上边有个副总,平时脾气不好,总
是牢骚满腹,但是才华横溢,在公司还是颇受重视。在一次公司郊游的时候,女经理正好有段时间步行在那位副总身旁。就不断听见那位副总在说公司这个怎么怎么不好,那个怎么怎么不好。开始这位女经理忍耐着没支声,但是那位副总还是喋喋不休,终于这位女经理说话了:“某某总,您好,你带过小孩没有?”.那位副总正在兴头,被问到这个问题,有点一懵,张口半天答道:当然有。“我也有小孩,是个小女孩,大概有这么高”,女经理下意思的比了比自己的腰,笑着继续说:“某某总,我觉得企业也是有生命的,带企业就跟带小孩一样的,您要去爱她核呵护她,小孩难免要调皮捣蛋,但是您会认为小孩不听话跌了一跤就认为这个小孩是坏小孩,从此就没有用了吗?我觉得我们用心去爱小孩,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他们一定会乖乖成长的,而不是一味的打骂,您认为对吗?”据那位 女经理分享,这一些话下来,那位平时一直趾高气昂的副总一句
话没说,脸憋得通红。而更令人惊奇的是,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听见他在员工面前抱怨。
是的,几乎没有什么不能是我们的抱怨对象。我们喜欢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后面,从中获得一种自我膨胀的优越感。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
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
许多时候,我们并非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直面,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有时候,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不过,改变不如意的现状,也是人类的本性,抱怨带来的消极作用,人们意识到了之后,还是会有改变的欲望自然升起。当改变之光随着情绪上的抵触被带进了生活,就由“有意识的无能”踏入了“有意识的有能”。
我们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语措辞,以沉默代替抱怨。这实在不是一个能轻易胜任的挑战,尽管抱怨和评断如口臭般污染着自己的生活环境,但习惯性的东西总是会带来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我们常常在努力维持不抱怨与落回现状之间挣扎,改变自我的勇气、不懈地自我觉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这把钥匙,让我们长久以来封闭着的意识缓缓敞开。对旧有习性的挑战必然带来生活层面上的某些变更,鲍温温和而又坚定地指出:在这场把生命导向光明、积极的内在改变中,如果其他东西的确是阻碍,有抱怨环境的工作,或者长期抱怨的朋友都应该考虑放弃。
放下抱怨,这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而源于生命的热爱,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机构以任何名义窃取盗用。
《不抱怨的世界》并非是一部阐释
观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场“不抱怨运动”的发起、描述、记录与召唤。正是那些已经改变了全球数百万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蜕变流程。
所有的描述至多只是路标,真正的开始总是握在你自己手中——如果践行,如果坚持,已经足够造成改变的敞开,穿透我们杂乱无章、充满问题而又缺乏审视的生活。
“不抱怨”只是一把钥匙而已。在我们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借助这把钥匙,我们会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诸多层面,唤醒我们渴望已久的改变。
感悟沉淀
1.不要企图用汽油来灭火
火就是导致抱怨产生的因素,但是抱怨是汽油
2.沟通需要合理,有效;尽量避免三角沟通,暴力沟通
3.富兰克林的结论是:”最好的训诫就是以身作则
4.甘地是这么说的:”我们必须活出想要让其他人效法的样子。
5.酗酒者和吸毒者的勒戒文学写着:”我们的疾病是与日俱进的。”抱怨也是
6.邱吉尔的说法:”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不改热情
7.林肯曾经说过:”摧毁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变成朋友。”
8.我们的外在世界,就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反射;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将在你的世界里造成
影响力;你是人性大洋中的一道涟漪,在世界上引发着回响;你自己就是一种祝福
不抱怨观念
我们之所以会抱怨,是因为我们觉察到抱怨会带来好处。我们抱怨,常常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情。你是否注意过,抱怨自己健康问题的人,也会有愈来愈多的事情可以抱怨?有三分之二的
疾病是源自于心理状态,心理和身体是互为关联的,心理相信什么,身体就会表现出来。同时,也请你认真想想,当你谈起自己的病,有多少次也许只是想要博取同情心和注意力? 抱怨疾病并不会缩短生命的时间,也不会降低疾病的严重性。即使面对像致命的季斌这般艰难的处境,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到快乐。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把焦点放在一切美好的事物上,就能发挥这种确保健康的力量。
你觉得自己身边都是一些爱发牢骚怨声载道的人吗?我们都会去接近和自己相似的人,而走避互异之人,这代表你可能经常在抱怨,而且还不知道自己在抱怨。人类的天性是拽引,是同步,会调整成与周遭相同的模式,当你呆在其他抱怨者身边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抱怨也更多了。
保研与非抱怨的用语可能一模一样,期间的区别则在于你在话里传达的用意和隐含的能量,如果你希望某人或
当前的情势有所改变,让一切有别于现况,这就是抱怨,而不只是陈述事实。
当你表达出不喜欢的一切,你就会找到更多不满的对象和事物。请记住:同类相吸,当你更加肯定自己,他人和你的人生景况时候,你就会引来更多带你你喜乐的东西。
我们有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就是觉得月盈则亏,如果一切都进展得太顺利,最后可能就会变得糟糕,其实,恐惧的字眼和话语才会招来我们不想要的东西。
喋喋不休只是在对你周遭的人们发送一个讯息:你觉得不自在,无法忍受让沉默来掌控局面。沉默能让你自省反思,慎选措辞,让你说出希望能传送创造性能量的言论,而非由不安驱使你发出又臭又长的牢骚。抱怨是一种习惯,暂停一下吸口气,就能给自己一个机会,在说话时候更小心用字遣词,说出来的话要具有建设性,如果无话可说,就保持沉默。
那些觉得抱怨是理所当然的人,哪里也到不了,只会在同一个不快乐的出发点原地打转。我们的焦点必须要放在我们希望发生的结果上,而不是我们不要的事情上。其实我们可以好好表达自己的期许,而不需要抱怨现况来获取想要的的结果,只要和可以提供解决方案的人谈,你会缩短等待的时间,让你的需求更快被满足,也更快乐。批评是带着利刃的抱怨,通常是针对某人而发出的,意图贬低此人,没有人喜欢被批评,当我们批评某人的时候,对方会得得遭受不公平待遇,有必要为自己辩解而反击,所以我们的批评往往只会扩大,却不会消弭被我们批评的事端。
每个人共同的需要,就是获得注意,收到重视,而且会以各种方式去获得注意。如果这种注意带有批评意味,我们也会向下修正,已达到批评者的负面期望。
我们对他人的观感,决定了他们在我们面前会呈现出什么样貌,我们 的言语会让对方知道,我们对他和他的行为有着什么期望。如果言语中带有批评,他的行为就会如实反映我们所批判的内容。批评就像其他的抱怨,也可能是一种吹牛,自夸的形式。
努力做个不抱怨的人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改变了。因为你不说,你已经重塑了自己的思考模式,脱胎换骨变得更快。
健康的沟通方式是:直接找那个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而且只跟那个人谈,而且只跟那个人谈。和另一个人谈就是抱怨,这会形成三角问题,也会继续制造问题,而非解决问题。如果你想指出某个人的负面特质,就先挖掘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倾向,然后要心怀感恩,庆幸自己有机会觉察这个缺点并进行疗愈。’
如果你要其他人改变,自己就必须先开始改变。
你已经是个更加积极的人,会谈论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东
西。你会吸引那些乐观向上的人们,也会帮助身边的人进入更崇高的精神与情绪层次,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为你工作,而你会缔造更高的成就,远胜过梦想所及。
对朋友抱怨,通常被称为发泄,可能只是让自己放纵负面情绪的借口,将招致愈来愈多的问题。更别说是和态度消极的人们为伍了,更容易近墨者黑。当我们抱怨的时候,就是在说“事情不太对劲”,当我们经常抱怨你的时候,就是持续活在”事情不太对劲‘的状态,因而增加了生活中的压力。如果你经常抱怨,那个按响警铃的人就是你自己,你是在借由抱怨加重自己的压力,你是在说
当进展顺利的时候,你的立即反应是“当然会这样!”当困难出现的时候,你不会对其他人提起,让它有扩散的机会,而是开始需找其中所隐含的祝福。而且你寻找,就必寻见。
当周遭的人在抱怨,你也觉得没有
必要指正对方,而只是观察这样的现象,因为你既不批评,也不抱怨,对方也不必为自己辩解,抱怨很快就止息了。
认真看待所有微不足道的小事,并且时时感恩。如果有人为你扶住门,或好心帮你提东西,都要当成是这个宇宙丰盛的祝福,如此一来,你会吸引更多的祝福。
把全家团聚的时间变成一段欢欣、快乐的时光,而不是在抱怨当天如何诸事不顺。这样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也能把不保研的美德传承下去。
处理和抱怨不同,处理是分享你对已经发生的事件有怎样的感受,而不是去重塑这些事件。当你在“重塑”这些事件的时候,其实是你不能放下你内心的执著,你希望事件是这样发生的,但是当事情的发生不能如你所愿的时候,你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接受,不能臣服于所发生的事情。当你在“处理”某一项经验的时候,要确定自己说的话都是聚焦于自己的感受,重点是自己的情绪,只有这个是你自己可以把握的。
不要让抱怨操控你,支配你。如果你不满某种状况,就应该开始去描绘挑战不复存在、落差已经填补、问题也获得解决的光明的愿景,以
促使人们做出积极的,正面的改变。我们可以采用激发心中正向能量的命名,来称呼生命中的人事物,这样他们就不会再让你烦心,还会给你实质的助益。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美国知名牧师威尔?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活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觉得很难吗?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而你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
手环,接受21天的挑战,为自己创造心想事成的无怨人生!媒体评论这本书,会改变你的命运!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遇到挫折要从容面对,不抱怨、不放弃??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每个人都面临着挫折和失败的可能,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狮子如果能追上羚羊,它就生存,如果它跑不过羚羊,只能饿死。羚羊如果抱怨不公平,那青草——羚羊的“早餐”该向谁抱怨?羚羊还能跑,青草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羚羊要想活下去,只有平时加强训练,提高奔跑的速度,让自己跑得更快,即使跑不过狮子,也要比其他羚羊跑得快,只有这样才能得以生存。——华为总裁任正非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世
界首富比尔?盖茨这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书,它会改变你的命运!——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人之一欧普拉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满;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还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本书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得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我们可以这样看: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张德芬《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有魅力、有乐趣、又好读的书,书中提醒我们:世界上唯一能做到的建设性永久改变,就是
自我的改变。”——畅销心灵作家
盖瑞?祖卡夫戴尔?卡内基先生的30条沟通人际关系原则中,第一条就是: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抱怨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负面的生活、工作态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点,包括最亲密的人。不抱怨的人一定是最快乐的人,没有抱怨的中国大学网
第四篇:《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5篇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
“交通怎么这么堵”、“食堂的饭怎么这么难吃”、“现在的工作压力怎么那么大”“领导怎么总喜欢折腾人”,诸如此类,随口一出,就是抱怨的话。抱怨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个习惯,已经成为一个潜意识行为。它就好比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我们却能充耳不闻。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抱怨的对象,抱怨似乎像空气一般弥漫在我们周围,久久无法散去。
虽然知道抱怨是无济于事的,但是为了发泄内心的种种不满或是获取同情心,还会不由自主的抱怨,甚至相互抱怨成为了与朋友、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似乎没有了抱怨,谈话就无法继续下去。殊不知,抱怨不仅给身边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使氛围变的消极,而且也使自己变的越加消沉。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一本《不抱怨的世界》,给我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心灵感悟和启迪,对抱怨形成的原因、抱怨的危害以及如何不抱怨等问题有了全新的认知,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通过用一只紫手环教会我们如何改变爱抱怨的习惯,手带紫手环者只要一察觉自己有抱怨苗头时,就将手环带到另一只手上,让自己刻意地去遏制抱怨的想法,这样,一直坚持21天,渐渐的,不去抱怨生活中的烦恼,而是积极地看待生活,参与者都认为是这个紫手环有魔力,其实,手环没有特别神奇之处,它只是让你及时的意识到抱怨的行为,并有意识的停止抱怨。
除了手环方法让我印象深刻外,书中的很多语句也成为我的人生座右铭,激励我成长、让我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世间不美好、不如意的事情,比如“上天是公平的,每个看似强大的.人,背后都历经了诸多的磨难”,身边总会出现非常成功的人,很多人只看到了他们光彩一面,心中充满嫉妒和怨天尤人,怨上天没有给自己机会,怨别人没有看到自己身上的才华,有怀才不遇之感,殊不知,成功的人付出努力是你的千倍万倍。
从现在起,做一个积极的人,消除内心消极想法,心中充满阳光和彩虹,不抱怨任何事物,在有限的生命里,摒弃抱怨,保持正能量,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2
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我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
笔者一向在想,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热衷于这项运动是因为生活里我们有很多的困惑,委屈,烦恼,忧愁……我们急切的想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我们期望自我欢乐幸福的生活着。然而,现实生活中,事业的不顺利,让我们烦恼,我们努力了,没有能够到达我们所期望的目标;疾病的困扰,让我们承受了太多的痛苦,还有经济的压力;当别人指出我们的缺点时,我们觉得不能理解,因为我们觉得自我别人比你优秀;职位得不到升迁的时候我们抱怨领导的不公平;孩子成绩不好,我们抱怨孩子不认真……我们总是将一切的.问题归结于外部因素,于是我们学会了抱怨更习惯于抱怨。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自我。
还是马云说得好“我是从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当初创业的时候什么也没有,一切从零开始,所以此刻的年轻人一样能够成为马云甚至超过马云,这些皆有可能。可是我们不是要去想象我们会怎样的辉煌,我们更应脚踏实地的,实实在在的干。马云此刻说我以往怎样样吃苦怎样样受难,大家必须很认真听,对大家来说是一种励志,可是仅有自我才明白过程的艰辛。更多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我努力了,我没有成功,那又会是怎样的一个马云呢肯定是没有资格坐那里谈励志了,因为努力没有体现出价值,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罪,也没有人愿意听甚至是不屑一顾,而大部分的人我们会经历的往往是后一种,努力了没有成功。这个时候我们应当怎样去应对呢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坚持再坚持,因为我们有梦想在,我们不去抱怨不去沮丧。那么生活里总会有那么一缕阳光属于自我的。这我马云今日要对年轻人说的”
非诚勿扰的女嘉宾雷庆瑶3岁时被电击致失去双臂,但却克服困难学会用双脚穿衣、做饭、吃饭、写字、缝补衣裳、骑自行车、游泳、绘画等等。因成功出演电影《隐形的翅膀》女主角,获20xx年华表奖优秀儿童女演员奖。雷庆瑶被称为“东方维纳斯”、“断臂天使”。20xx年8月,荣获第二届“四川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9月,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她没有抱怨生活对她的不公,她说“我残疾了,这是事实,可是同时获得了更多的关爱,如果我抱怨,我的双臂不会再回来,而我的时间却在抱怨中白白流失了,那才是一种真正的失去。”
所以生活无论给我们的是什么,从今日开始,养成正向思考、积极行动的“不抱怨”习惯,让幸福欢乐常相左右!抱怨就是在讲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当我们开始抱怨,就是将焦点放在不如意、不欢乐的事情上,我们说的话证明了我们的想法,而我们的想法又创造了我们的生活。如果都以一种进取阳光的态度,不抱怨不怨恨,学会健康的活着,也许我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踏上我们的梦想之旅。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3
(一)紫手环的力量
1、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
2、思想造就你今天的模样,也将被明天的思想牵引着走。
3、当你成为更快乐的人,你会传送出乐观和希望,和其他理念相似的人互相共鸣。
(二)抱怨的事情不是那么重要
1、抱怨对方的过失,其实伤害着自己也是受伤的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感受。
2、抱怨就是表达哀伤、痛苦和不满。我们的抱怨多半是“听觉污染”
3、乔.沃许(Joe Walsh)歌曲《人生一直都很好》(Life Been Good)
4、“达克效应”学习尝试一门新的东西,就需要花时间坚持下去。
(三)改变自己的话语
1、“寻找就必寻见”耶稣
改变你想说的话,改变思维,不要抱怨。
2、心理学家罗宾.科瓦斯基:抱怨涉及了从他人身上诱发特定的人际互动反应,例如同情或认可。
3、Psychosomatuic(心身),Psych(心)和soma(身)有三分之二的疾病是源自于病人的心理。
4、选择一个月中的几天抱怨,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
5、健康的沟通是:直接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只跟那个人谈。
(四)抱怨与你的人际关系
1、如果你一直在生气或抱怨,别人也不会有空理你。——史蒂芬.霍金
2、抱怨会变得不受欢迎,戒掉像烟和酒一样上瘾的抱怨,获得更多属于你的人脉。同性相吸,异性相斥。思想是能量。远离抱怨的人群。
3、别人的.闲话和抱怨,是因为你也存在同样的缺点。亦你赞赏别人之处,是因为你也有同样的特质。
4、人类的天性是曳引、同步,会调整成周遭相同的模式,如地心引力,是一种原理。当你呆在抱怨者身边时,你的抱怨会更多。
5、最好的训诫就是以身作则——富兰克林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4
《不抱怨的世界》是最近走俏的一部励志书。不过与那些试图整体重构读者脾性的同行不同,本书只是希望让读者能做到“不抱怨”而已。
作者威尔·鲍温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他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按照书中描述,这个过程一般需要4~8个月。顺利实现21天“不抱怨”的读者,基本也就实现了“平和心态”在自己个性中的生根。
这是一幅美好的“图景”吧。尽管作者兴致高昂的表示已有600万人参与了这项活动,我却更相信“免费邮寄紫手环”是导致参与人数如此众多的原因。这是有现实依据的,比如北京清晨免费派送大白菜的活动总能吸引上千老年人踊跃排队。所以,假如这紫手环在工艺装饰上更为考究的话,吸引6亿人填写申请单也不是难事。
但对于“不抱怨”本身,是有话可讲的。人因其出身、财富、机遇等各方面的不同造成后天差异,要想让自己在明明查看到此种差异的前提下又保持“不抱怨”是很难的。本书为倡导此种理念,开出了一些“诱惑”读者选择“不抱怨”的药方。
“你抱怨的事真有那么严重吗”一节的要义是“抱怨会让你失去更多。”这是通过一个男子在试图追捕肇事逃逸人员过程中的省悟展开的。肇事者撞了男子的猎狗,男子开车紧追,路上突然想到如果在这样的飙车过程中受伤甚至不治,给家人带来的伤害远胜于狗的死亡。由此“那一刻,我稍微平静了下来,想起我如果在开车时丧命,对桂儿和莉亚而言,就要比金吉尔受伤更难以平抚了。在我和那个驾驶人的距离慢慢拉近时,我也把车速降到了可以控制的程度。”
“抱怨疾病,是在消灭健康的能量”一节则以“乐观意念能挽回健康”游说读者。虽然当今的科学研究还很难证实这是否具有合理性,但如下一点应该是对的:即便意念一点也不能挽回健康,但它可以使比如绝症患者更为快乐的走完余生。
纯粹的“利诱”未必能让普通人保持恒心,这正是威尔·鲍温引入“紫手环”的原因。“紫手环”并不因为它的“紫色”或“是手环”而具备任何特殊因素,它只是鱼线上的游标而已,起一个提示作用——“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你完全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只要它够醒目且便于脱卸即可。
我并不认为顺着听闻的热潮而加入“紫手环”活动就能把人带入“不抱怨”的境界,这正如让白领学几天乞丐,可是不会自动养成朴素那样。“不抱怨”是个人充分内省后达到的心灵状态,它首先要求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比如上面谈及的驾车男子就是例证。
在此之上,它又要求一种继发的执行能力,否则“不抱怨”的理性光芒马上会被“忍无可忍”等热血豪迈给压下去。不妨从另一角度举例,很多人在公车上有过让座的欲望,但最后没能站起来,因为一种“此举不合群”的心理暗示阻碍了让座行为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不肯主动举手也是一样的'原因。克服这种心理恰恰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特立独行胆识,而这与上述随大流申领“紫手环”或集体装乞丐活动完全是南辕北辙。
人为什么会抱怨,归根到底是现实与欲望之间存在差距,因此更高层次的“不抱怨”往往都从淡化欲望着手。比如佛说“寂灭”,道家倡导“无为”就是这样的意思。当人充分肯定现实,不存在强烈欲望时,抱怨又从何谈起呢?是故《庄子》说“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意思是人家叫我是牛,很好,叫我是马,也好。人把虚荣的欲望去掉了,就不会在乎别人怎么说自己。而到了这种境界,也就不会简单把“唾面自干”当成懦夫行为了。
本书其实也看到了“紫手环”的单薄,为此向读者推荐了一组修习“不抱怨”的心灵阶梯:
1、无意识的无能;
2、有意识的无能;
3、有意识的有能;
4、无意识的有能。
结合上面的例子,想让座而不敢为即处于第二境界。以紫手环或“利诱”导致的“不抱怨”属于第三境界。而最终的目标肯定是将“不抱怨”内化为一种无意识,或说下意识。要达成这样的境界,必须从了解、克制、淡化自己的欲望入手——这是很难的,当然我猜如威尔·鲍温先生,一定早能做到对“600万”信徒的真实进展“不抱怨”了。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5
一篇篇的翻阅《不抱怨的世界》,感觉这是一本很棒的心灵励志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败或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每当这时,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产生不满,引发很多牢骚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运……那我们就陷入一个自扰的困境,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抱怨的最大受害者还是自己。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
为什么会抱怨呢?怨天尤人是一种负面的思考与具杀伤力的表达方式?是人们只看到了生活中缺憾与不完美的一面,当现实与理想有差距时,当事情背离自己的价值观时,抱怨便应运而生,这也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工作、家庭、学习、交通都是抱怨的对象,抱怨就象脚臭,它会传染,而习惯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里倒水,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不抱怨的人,成为一个快乐的人,那就是凡事要懂得知足、感恩和惜福。
知足常乐做为一句俗语,耳熟能详,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的`,而快乐的根本便是惜福,珍惜拥有的一切,心里手里全是满满的,便腾不出手或心来攫取更奢侈的东西了,也就不会为得不到而抱怨。这才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人人都怀有一颗如此感恩的心,那么人生一定会过得坚实而有信心!因为感恩,我们才拥有了一个多彩的社会。
从现在起,做一个积极的人,谈论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东西。这样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为你工作,而你会缔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获,远胜过自己梦想所及。“不抱怨”行动只是一把钥匙而已,在我们忙碌的生活工作中,借助这钥匙,开启我们对生活的不抱怨,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让我们都拥有一个“纯净无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6
我们都知道抱怨于事无补,可是抱怨就像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我们深恶痛绝,但从自己口中发出的时候,却浑然不觉。结果,明明是人人都厌弃的行为,却偏偏人人爱抱怨。想戒掉抱怨,想在抱怨的人群中独善其身,想避免被卷进负能量中心,你可能应该先知道,当人们抱怨的时候,到底想告诉你什么?
今天的书是《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尔·鲍温是美国的一个牧师。四五年前看的书,直到现在我仍然对其中提到的观点记忆犹新,因为它深刻地影响了我的生活。
什么是抱怨呢?你对一个人说:好啦,你别抱怨啦。对方很可能回呛你一句:我没有抱怨,我只是在陈述事实!是的,抱怨常常披着‘陈述事实’的皮出现。但很好区分,心怀不满是抱怨,心平气和才是陈述;纠缠于现状是抱怨,反之则积极寻求解决。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喋喋不休的抱怨只会徒耗抱怨者和倾听者的精力。
我也曾以为抱怨式的倾诉可以让自己好过一点,但最后却发现倾听者的响应、认可、声援,不仅无法让我平复,还让我的不满成倍地爆发。每一次尝试之后,我都会更加委屈,更加不满,更加不快,更加认为自己有理。
抱怨是所有不愉快关系的共同特征,它带来的最可怕的伤害是对关系的腐蚀。关系中的一方或双方对关系产生不满,他们为了获得满意的结果,最常做的是抱怨遭遇而不是直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为什么不直接表达意愿呢?男朋友如厕忘记掀马桶盖,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你希望他怎么做并加一个萌萌哒的马桶圈,岂不是比指责和埋怨有效的多。抱怨只会让被抱怨者感到被轻视和诋毁,反而让他更加固守那些让你讨厌的行为。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有些人和恋人的相处遇到问题,却向朋友抱怨,和同事关系不好,却向配偶抱怨。背后非议总归不磊落,磊落的话即使不在场的人现身,也可以一字不漏地重复。
和某人有疙瘩,却向第三方抱怨,其实是为自己辩解,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制造新的问题,因为话说出去之前你是主人,说出去之后你就无法控制之后的连锁反应了,原本简单的'两方问题很可能演变成复杂的三角问题。
所以聪明人也不轻易担任调解人、仲裁方,即使是两个小朋友之间的冲突也不要轻易卷入,应该让他们学会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健康的沟通应该是直接去找那个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通过正面沟通,来梳理分歧,消弭误会,解决问题。可为什么不直接说呢?因为抱怨者害怕被拒绝、被攻击、被伤害。
比如爱抱怨的员工,对待遇不满,认为遭遇不公,认为公司没有足够成长机会,你既然这么不满意为什么不辞职,择良木而栖?要么是没有离开的勇气要么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你既然那么有理,为什么不直接找老板谈,找能管事的谈?要么没有谈的勇气,要么没有谈的实力,搞不好被炒鱿鱼。
既然如此,就不要哔哔了,把注意力放在个人能力养成,尽可能从目前职业经历里面获得成长,等你羽翼丰满,岂不就可以帅气地坐在老板面前谈谈你的要求,谈得拢就谈,谈不拢你有一手好牌,也没在怕。尖刻的语言背后藏着虚弱的理由。抱怨对抱怨者来说,就像哭泣对婴儿的作用一样。婴儿饿了,尿布湿了,一哭就有人来满足他的需要。抱怨者感到不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通过抱怨来传递自己的要求。
婴儿啼哭不止、抱怨者喋喋不休,都让人心烦。但啼哭是没有语言能力的婴儿无助时不得已的选择。抱怨者明明可以做点什么,却像弱小的婴儿一样奔走呼号。毫不客气的说,躲在抱怨背后的都是没有实力、没有勇气、没有决断力、没有执行力的懦夫。很多时候,对环境和他人的不满,还只是表象。罗宾·柯瓦斯基博士在的《心理学报》上发表的文章认为:很多抱怨反映的都不是人们对某个事物或某个人真实的态度,人们只不过是想借由抱怨引导出一定的人际反应。换句话说,抱怨不过是目的,抱怨是伪装,人们抱怨的时候,其实有丰富的潜台词,有更为隐蔽的动机。抱怨主要有五个动机,寻求关注、推卸责任、自夸、获得操纵力、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不过,人类的心理活动太过复杂,一个抱怨行为背后常常涵盖多重动机。
试图获得他人关注是抱怨的主要动机。很多人习惯用消极的陈述来展开一段对话。他们抱怨工作、健康、交通、天气、恋人、家人……总能找到东西来抱怨,这差不多是吸引别人关注的默认模式,但不管他们说什么,其实都不重要,因为他们想传递的真正信息是:嘿,看着我,和我说话,快来关注我。人是害怕寂寞的群居动物,获得关注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不论和你关系是深还是浅、相处的时间是长是短,人们都需要得到你的关注。当你把他们所渴望的抱怨给予他们,或许他们就不会再有那么多抱怨了。比如,爱抱怨的主妇可能是绝望的主妇,默默付出却备受忽视,她们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怀。人们之所以抱怨,可能的动机还有推卸责任。很多人抱怨现状,可是当你热心地给出一条条建议时,他却一次次地否定,最后你会发现他根本不想改变现状。他只是想让你作为证人帮他证明:情况糟糕透顶,但都是客观因素造成,不是他的错,他们根本无力改变,最好全世界都知道这一点。
然后他们就顺利从拿出行动、改变现状的责任中脱身。抱怨当然比改变容易的多,有些人一个劲儿地埋怨另一半的缺点,把摩擦和不愉快全都归结为对方的问题,当你替她着急,绞尽脑汁地给她出主意,她马上就嗤之以鼻,告诉你,你的建议不会管用。她其实只是想把自己描述成受害者。
“悲观者埋怨风,乐观者静候风变,现实者调整风帆。”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7
父母也许会犯错,会误会你,打他们的爱没错,天下怎会有父母不爱自己儿女的呢?最后是不抱怨自己的身体。不抱怨的身体来自健康的生活理念,的确如此,拥有健康的生活理念,自己才会拥有健康,才会不抱怨自己的身体。
不要抱怨疾病,如果自己生病了,不要压抑自己的心情,谁还会不得病吗?但不要抱怨它,要积极乐观地去消除它,它才会很快的离开你。在书的下篇,作者写道学会感恩。感恩生命,感谢生活,感谢身边的一切。
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无论生病,还是健康;无论缺陷,还是完美。我们都要感谢生命,感谢它能让我们活在世上,感受快乐,以及人间的.喜怒哀乐。感谢生活,因为生活让我们认清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不抱怨的人永远是快乐的,我们要学会做一个不抱怨的人,同时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少一分抱怨,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爱!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一开始很多时候自己抱怨完了才发现自己又抱怨了,甚至想要说个够不想停下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自己确实抱怨的越来越少了,每天的心情也都好了很多。
慢慢的发现很多以前不觉得是抱怨的事其实也是在抱怨,比如我常常会问别人“为什么”,我妈做菜做咸了我会不停的问为什么,或者问很多人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认为没有理由的或者是不好的事),意识到这些问题以后我才发现,原来常常把自己困在抱怨里影响了别人,因为这样的情况常常是闹得不欢而散。
而当我发现我这些问题并且试着避免了以后,我和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家人相处得越来越融洽了,看客户也越来越亲切了,也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客户都对我也很好,我想这就是不抱怨的力量吧。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8
最近市场上畅销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该书的作者威尔·鲍温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他发起的“不抱怨”运动,就是想最终实现人们“平和心态”在自己个性中的生根。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有人抱怨,不是抱怨职位、待遇、工作的环境,就是抱怨同事、上司、老板过分注重“关系网”,抱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就像纤维在绳子中无处不在。生活在这种抱怨文化中,我们的想法、感觉、做法常常会因为抱怨、争吵、吹毛求疵、批评而受到影响。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出现差错时,我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该抱怨谁呢?”
我们真的面对了这么多不公吗?抱怨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吗?大多数人都会坚定地回答:没有。太多的抱怨只是增添了我们无尽的忧愁,只是让我们更加悲观地去面对生活。然而,为什么人们总要抱怨?原因也许是:人们只看到了生命中缺憾与不完美的一面。
俗话说的好: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不要抱怨,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正是因为有这些波波折折,才练就出异彩纷呈的人生。生活本来就不是事事如意,生活本来就不会十全十美,相反,起起落落,悲欢离合才是家常便饭。如果能常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你可能会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人生照样很精彩。你不能改变容颜,你何不想一想放纵笑容;你不能改变天气,你何不改变心情。俗话说:风雨之后才见彩虹。人生也是如此,历经磨练往往能造就精彩的人生。
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寻找做灯丝的最好材料曾做了1000多次实验,并且都失败了。有一邻居嘲笑他:“你怎么做1000多次实验都失败了?”爱迪生说:“我不是发现了1000多种不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了吗?”爱迪生能换个角度看待失败,深信一定能获得最合适的材料,正因为有这自信,所以能不懈努力,最后终于获得成功。
小时候兄弟姐妹中就属我的成绩最差,哥哥姐姐们都顺利地考上了中专走上工作岗位,而我两次都没有考上中专,并在第一年的高考中落榜,邻居们经常会拿我和哥哥姐姐们比较。我也曾心灰意冷、抱怨老天爷为什么不给我一个聪明的头脑?在父母的开导下,我重新回到校园,我从自身找原因,改变学习状态和方法,一步一步从抱怨到少抱怨到不抱怨。
通过一年的刻苦学习,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没有因有了稳定的工作而松懈,我先后通过了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并在20xx年进入渝水区检察院工作,我边工作边学习,攻读了在职法律硕士、通过了司法考试、学习驾驶技术,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同事们都夸我脑子聪明,学东西快。
在单位我是一名进取心强、扎实肯干的人,在家庭我有一个支持我工作且很有责任感的丈夫,还有一个懂事乖巧的女儿,父母也都还健在,我觉得自己挺幸福美满的。这样的现状告诉我,是因为我遵循了书中的许多观点和理念——“遇到挫折要从容面对,不抱怨、不放弃……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回头看看,其实关键不在于命运是否给予我一个聪明的头脑,而是在于自己是否努力过。《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即“无论何事,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
通过这些,我感悟到:抱怨不如改变。
要做到不抱怨,我们首先应该改变我们的心智,我们应该接受现状,但是不应该安于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他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必须认定我们会发展得更好,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然后,我们就要行动。光想是不能实现“改变”更不能实现“变好”。虽然领导的想法很难猜,但是他们都喜欢忠诚、积极、有才的下属。我们何不忠诚一点,热爱我们的工作一点,更多地从集体利益出发,为单位发展出谋献策;我们何不勤奋一点,积极一点,有效利用和执行各项任务,做好本职岗位的事,力争上游,进之以猛、持之以恒;我们何不让我们变得有才,我们需要学习,学习各种理论,学习前人的经验,学习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升值办法,它能给我们积蓄的资本和能量,等着我们去利用和爆发。
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要有自信,要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努力,要像大诗人艾青所说的那样,“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应该在关键时刻有一丝光亮”。
在此,以《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的观点和理念提醒自己与大家共勉:一是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二是改变自己的言语,改变自己的思维;三是只要成为积极改变的模样,你就能改变世界。每个人都拥有无尽的潜能,不抱怨才能迎来成功!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9
有这样一句格言:“无知就是福。”要成为不抱怨的人时,你会在“无知”的福气中,开始穿越转化的乱流,获得真正的福乐。
很多人都是习惯去注意伤害而喊“痛”。你如果大声喊“痛”,伤害就会出现;如果抱怨,就会遇上更多想要抱怨的事。这是行动上的“吸引力法则”。当你历经这些阶段,当你扬弃抱怨,当你不再去注意伤害而喊“痛”时,你的人生就会像美丽的春花般绽放。
改变自己说的话。不要再抱怨。改变你的言语,改变你的思维,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健康的沟通是:直接找那个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而且只跟那个人谈。和另一个人谈就是抱怨;这会形成三角问题,也会继续制造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
抱怨就是自夸,没有人会喜欢爱吹牛的人。
还有一个事实你也必须认清:你会注意到另一个人有这些缺点,是因为你自己也有。就像那些觉得“身边的人都满腹牢骚”而来索取紫手环的人,通常也都有惯性抱怨的倾向,你会发现自己对其他人的厌恶之处,就是你和他们的共同点,只是你对自己个性中的这一部分,还处于“无意识的无能”阶段。
如果你想指出某人的负面特质,就先挖掘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倾向,然后要心怀感恩,庆幸自己有机会,能察觉这个缺点、并进行疗愈。
套用邱吉尔的说法:“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不改热情。”
批评是带着利刃的抱怨,通常是针对某人而发出,意图贬低此人。有些人认为批评能有效地改变另一个人的行为,其实,批评倒是比较可能造成反效果。
没有人喜欢被批评。而且我们的批评往往只会扩大、却不会消弭被我们批评的事端。杰出的领导者都知道,人们对于欣赏的回应,要远比对批评的`回应更为热烈。欣赏能激励人们表现优越,以获得更多赏识;批评则使人耗损,当我们贬低别人时,其实也是在默许此人往后依然故我。
你的态度,也就是你内在思维的外显表现,决定了人们和你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外在世界,就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反射;我们与别人的关系,也源自于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你对别人不可能比对自己还好,一切都是从你自己开始。
帮助他人的最好方法,就是过着不抱怨的生活,成为不抱怨的榜样。当你开始身体力行,也要同时去爱身边的人们。“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并着眼于光明面。”当我们决定接纳各种人事物,并从中发现其光明面时,我们会体验到越来越多的良善与美好,因为我们的关注,将使这样的期许在生活中实现。
阅读后观念的改变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若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烦心事或挫折,即使说不来不能改变什么,但抱怨一下总能释放内心的压力,让自己心里舒坦些。于是,我习惯于去抱怨身边的人和事。在读完《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后,我明白:抱怨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负面的生活,抱怨就是推开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对生活不抱怨,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然也会成为快乐的人!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0
今天又学习了《不抱怨的世界》,上面说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我们经常会被自己的情绪左右,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总经理早上出门的时候,跟太太有一点不快,所以带着一些不良情绪来到了公司。一来公司碰到副总经理,就随便找个事情把副总经理给训一顿,成心要找个事情训人哪能找不到呢?那副总经理当然敢怒不敢言。回到办公室,把经理叫过来也给训了一顿。这经理一大早莫名其妙就给副总训了一顿,也敢怒不敢言,就回到自己办公室,正好看到一个助理,也顺手找个事将他训一顿:“这么一大早,你做这个干什么?!”这个助理是个女孩子,莫名其妙地被经理训一顿,也敢怒不敢言。这个时候接到一个电话。谁打来的电话?男朋友打来的。女助理正好抓住了一个对象,顺势就把男朋友也给训了一顿:你对我不好,一直不体贴我,一直不关心我等等,没事找事把人家骂一顿。这个男朋友一大早的心情很舒畅地给自己的女朋友打个电话报个到,结果莫名其妙被女朋友训一顿。心里实在不舒服啊,一看左右没人,不好发泄,往脚下一看正好一只猫蹲在那里,就一脚飞过去:“你这该死的猫!哪里不好蹲你蹲在这里!”一脚就踢过去。“踢猫理论”,其实很简单,就是说在平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的`情绪,把不良情绪,一层一层地传染下去。
所以不随便抱怨,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请不要让你的坏心情影响到他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谦虚和自信也是必不可缺的,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拥有谦虚、自信,成功必属于有准备的你!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1
感悟赏析:
最近,我阅读了世界名著《不抱怨的世界》。读了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明白了,一本书,一只手环,改变爱抱怨的你,成就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改变了很多人,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一本优秀的励志书籍,能够启发和让人获得力量。
好词:
吝惜、优厚、岔路、滋润、抱怨、思绪、牢骚、贬低、耗损、驱使、招揽、反射、快意潇洒、万物相对、年幼无知、无拘无束、怡然自乐、如梦似幻
好句:
1、给自己一点时间,别害怕重新开始。
2、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
3、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
4、不要试图教猪唱歌,那只是浪费时间,还会惹猪生气。
5、奋斗不一定能带来成功,但是一定能带来成长。
6、《圣经》中说,你若不压橄榄成渣它就不能成油,你若不投葡萄入榨,它就不能变成酒。我要说:如果你能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你就是生活的强者。
7、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
8、抱怨就好比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我们却能充耳不闻。改变自己说的话,不要再抱怨。改变你的言语,改变你的思维,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9、要想改变一个人,首先,你就要改变自己对他的看法,这是改变你别人的唯一途径。
10、说出来的话要有建设性,如果无话可说,就保持沉默。
11、当一个人遭到抱怨或批评时,他会觉得受到攻击,而第一反应往往就是自我防卫,这样的防卫通常是以回击的形式表现出来。
12、当我们在贬低别人时,其实也是在默许此人以后依然故我。
13、我们的想法创造了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我们会成为自己想象、思考的东西。
14、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并着眼于光明面。
15、一个在办公室里散播阳光和喜乐的人,则具有黄金般贵重的身价。
16、狮子如果能追上羚羊,就能生存;如果追不上,抱怨并不能改变什么,只能饿死。同样,羚羊如果能跑得过狮子,就能生存;如果跑得慢,抱怨狮子残暴没有任何作用,只能沦为狮子的口中餐。如果羚羊觉得不公平,那羚羊的食物——青草又该向谁抱怨,羚羊至少还能逃跑,青草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17、人生的路有许多条,哪条路都连接着成功。即使你不慎拐入岔路,并且已走出很远不能回头,也不必沮丧、不必懊恼,因为人生没有死胡同,再崎岖的路也会峰回路转、别有洞天。
18、成功需要时间、需要积累。当成长达到了成熟期,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19、心态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20、抱怨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满怀敌意地进行指责和埋怨对方;沟通是站在双方的角度,友好地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哪一种方式效果会更好,结果是毋庸置疑的。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2
以往年少的我们总认为人生是无忧无虑、多姿多彩,总觉得这么一副纯白的画卷能够由我们任意挥洒。渐渐地,我们长大了,却不知以往完美幻想已渐离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不如意、各种抱怨、各种悲天悯人的叹息!那么,你愿意被这样的生活所奴役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每个人都想做生活的主人,可是各种无谓的抱怨充斥着你的生活,让你的生活七零八落,又怎能不被奴役?或许,我们能够试一试换一种人生的活法!
“少年不识愁滋味”,年少时的我们肆意享受生活之乐。而今却识尽愁滋味,也正如此,我们总会抱怨各种不公:“为什么我的生活是这样的,为什么我就不能成为工作上的佼佼者,为什么我总是没有机会”?殊不知,此时的你已被抱怨吞噬了你的头脑。曾几何时,我也如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有时也会抱怨为什么他们班的优生能够这么多,为什么我的工作环境会如此艰苦,为什么偏远乡村的孩子家长会那么不理解教师?我的“诗和远方”又在哪里?前路漫漫,却不知方向在何方。而就在此时,我遇到了它——《不抱怨的世界》,一切就都变了!
我一向都未曾想过这么一本外籍作家的书能够给我带来如此脱胎换骨的变化。美国作家威尔.鲍威的《不抱怨的世界》是与我心灵思想上的`撞击,可谓是“行星撞地球”,把我的负面情绪和思想撞击的四分五裂!人的头脑就像是一个花园,你能够仔细呵护培育它,也能够任它自生自灭。不管你对它是细心呵护还是放任自流,花园里都必须会长点什么东西。如果不播下有益的种子,那么那些没用的种子就会在花园里生根发芽,并且生长出更多没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保护、守卫自我的思想!我们要做命运的主人、灵魂的统帅!因为我们有控制自我思想的力量!
这本书里,有一个环节令我印象十分深刻!那就是把书所配备的紫色的橡胶手环戴在手上,抱怨的时候就把手环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上,直到他们能够做到连续二十一天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如此一来,他们就构成了一个新的习惯!他们逐渐注意自我的言语,并且有意识地改变它们,进而改变了自我的思想,并打造出崭新的人生。刚开始,我对此半信半疑,但好奇心驱使我进行了下去。第一天的时候,每当我抱怨时,我就会立刻注意到自我手上手环,并且按要求换到另外一只手上,反反复复,换了二十几次。紧之后第二天,我开始有意识地控制一下自我的言行,因为自我不想频繁地换手,结果第二天的次数明显降低。后面的几天,我对自我控制言行的意识越来越强,一向会给自我不要抱怨的心理暗示。比如学生考试成绩不梦想,按照以前我肯定会大发雷霆,责怪他们不认真学习,但当我一萌发这个想法时,我一看到手环,我就会控制自我并注意言行,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我把怒气消了下去!当我坚持到21天时,我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无论发生任何事情我会第一时间从自我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找其他问题进行抱怨!
高贵并不在于比其他人优越多少,真正的高贵在于比从前的自我优秀。牢骚和抱怨是没有灵魂、才智低下者的最明确的症状。通读此书,我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前的我遇到困难挫折第一时间是寻求抱怨,总觉得自我已经做得够好,找不出责怪自我的理由,只知一味地抱怨,可是这样却没有任何效果!抱怨的我只会越来越没有活力,工作的状态也会越来越差!比如当孩子们犯了错误时,我先想到的是把他们责骂一通,抱怨他们不够懂事;当教学任务完成的不够出色的时候,我也是抱怨孩子们学习的不够认真;当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我总觉得自我怎样那么倒霉,命运会如此不公!可是,此刻不一样了,此刻的我遇到问题时,我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思考这件事是不是没做好,是哪里出问题了?我会鼓励自我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我会发现自我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怨气,我是开心的、欢乐的,孩子们也是开心、欢乐的。这是多么令人享受的过程。
我们往往是生活在枷锁之下,却从不明白钥匙就在我们自我的手中。拿起钥匙,打开抱怨的枷锁,让我们静静地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的魅力。遇到困难时,拿起我们的勇气和毅力,与之搏斗。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蜗牛也能爬上诺亚方舟。生活从不缺乏美丽与精彩,重要的你是否有一颗不抱怨的心。来吧,让抱怨从我们的脑海中灰飞烟灭,我们要做生活的主人,我们要用自我心中的画笔给自我的人生描绘出最美的旅途!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3
偶然的机会,从朋友处借来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是由一位美国牧师威尔·鲍温编写的心灵励志图书。介绍了由他创意并发起了一项名为“不抱怨的世界”的活动,通过一只手环向我们传递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据不完全统计,该书上市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人参与了“不抱怨”活动,并迅速蔓延到全球80多个国家。”
“不抱怨”活动是这样的:
“1.将一只手环戴在一只手腕上。
2.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讲闲话或批评时,就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
3.交替更换,直到养成连续21天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的目标为止。
4.坚持下去,平均的成功时间是4~8个月。“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在想:我是不是也在整天不停的抱怨呢?没错。比如,昨天郑州下了一场不算太大的雨,城市里有很多路口都有积水,汽车、电动车无法通行,我和很多人一样立即表达了对市政工作的不满;比如,今天上午,上司把一件应当由别人完成的工作安排给了我,虽然表面没说,可我又在内心表达了对于上司和同事的不满;比如,爱人在楼下种了一个多月的指甲草昨天终于开花了,爱人正准备今天晚上摘了给女儿包红指甲,可当我中午回家时发现,花朵儿不知被哪位一下子摘个精光,心中自然对不知名的先生或女士进行了不礼貌的'问候;再比如,吃晚饭时,小孩儿总是贪玩儿而
不好好吃饭,我又拿出司空见惯的口吻督促斥责她赶快吃饭,等等。不经意间,我发现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有很多的抱怨、批评和闲话,而且,实际的抱怨可能比我能够认定的还要多。
这些抱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是道路积水现象能够立即得到改善,还是上司安排的工作可以不干,是别人摘走的指甲草能够立即又长出来,亦或是小孩儿吃饭的速度马上变快了?什么也不会变,什么好处都没有。
这些事情有那么严重吗,有必要抱怨吗?
同样的事情,我们换种方式考虑。请你相信,市政工程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下次下雨时也许积水就会少了,再说,赤脚踏在暖暖的水里,这是我们儿时多么美好的记忆呀,重温这些美好记忆是多么美妙的享受。再想想,被摘走的指甲草,晚上可能会装饰一个美丽女孩的修长手指,也许明天,她的美丽就会展现在你面前,即使你们永不谋面,在她心中,也会因为指甲草的种植者所赠与的美丽而送上美好的祝福。再说小孩儿吃饭慢吧,你完全可以采取开导、鼓励的方式解决,通过总结鼓励他(她)的每一点进步来解决,比如今天是不是比昨天快一点,明天是不是比今天又快了一点点,请记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至于那件所谓别人的工作吗,相信你能比我处理的好。
看来,这些引起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这些抱怨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抱怨对我们产生的后果却很严重,这些抱怨会给我们负面的思维,会给我们愈发增加烦恼,而且还有可能波及他人。抱怨,只是消耗能量的无用功,没有一点有效的作用,甚至是负功,是反作用。
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叫“吸引力法则”:“当一个人正说些负面和不快乐的事情时,就会接收到更多的负面和不快乐的事;同理,如果多说一些感恩的事,就会为自己引来更多高兴的事儿,当你的嘴巴停止表达负面的思想,你的心灵也就产生了快乐的念头,你就会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充满了快乐。”这就是《不抱怨的世界》所倡导的远离抱怨的快乐思想。
让我们现在就开始,不必等到手环到手才开始,现在就拿一条橡皮筋套在手上,用硬币或石子放在口袋里,用一块纸板放在桌子一角或者任何一种能进行自我监督的方法,现在就做。然后,当你逮到自己在抱怨时,就移动哪个东西---把橡皮筋移到另一手,把硬币放到另一个口袋,把纸板移到书桌的另一边等等。移动很重要,这样的动作将在意识里深深的刻下痕迹,让你自己觉察到自己的行为,让你逐渐的减少抱怨和批评,让你走进幸福和快乐。
万通地产的董事长冯仑说过:“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
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吧!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4
安杰卢博士说:“如果你看不惯某种东西,那就改变它。如果你无法改变它,那就改变你自己的态度,你不要抱怨。”我想这才是我们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吧。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抱怨。抱怨为什么工资不高,为什么出身不好,为什么周围的人不友善,其实,有一些小的抱怨是正常的,但如果天天喋喋不休,脑袋里充满负能量,那样就很危险了。那么如何正确的看待抱怨,停止抱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与建议。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无意识的有能。简单来说就是告诉我们生活中哪些习惯是抱怨,抱怨的心理原因,抱怨的消极影响以及如何停止抱怨。书中介绍了抱怨的几种情形让我印象很深刻。生活中的抱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希望通过抱怨获得同情和帮助;希望通过抱怨改变身边的人;通过抱怨变现自己的优秀;无意识的口头抱怨。渴望通过抱怨来获得帮助的人,可能会一时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安慰,但却不能根本的解决问题,同时抱怨也不会衬托自己优秀,相反的会消磨我们的斗志,使人消极。书中介绍了解决抱怨的方法,借助一个紫手环让自己坚持不抱怨,紫手环是一种约束,我想紫手环也可以换成其它用来约束我们的东西。然后像养成一个新的习惯那样,坚持21天不抱怨,久而久而,你会发现自己变的积极起来,充满正能量。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需要长久的'坚持和重来,但当你战胜自己,养成不抱怨的习惯后,你将收获更广阔的世界。文末是成功者的反馈,从他们的语言中,已看不见抱怨的影子。比如说我现在养成了追求积极,说话积极、生活积极的习惯;比如说我现在变的更加平和,遇到烦心事能在真正困扰我之前抽身而退;比如我现在的思想与语言更趋于感恩,积极去寻求方案,就能吸引更过类似的事物等等。
当我读完这本书后迫切的希望把脑中的负能量清除,如果你也想改变自己的态度,不妨看看这本书,并对照书中的方法坚持练习,养成不抱怨的习惯,相信等我们成功之后,我们的心态会变的更加平和、积极,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5
两个石匠正在山下挥汗如雨地工作。恰巧,有一位哲人途经此地。哲人问两位石匠是不是非常辛苦。第一个石匠无奈地说出了自己的苦衷,并伸出满是老茧的手掌给哲人看。第二个石匠的回答却令哲人感到振奋。他说:“累是累了一些,但是我能用手中的锤子和铁锤赋予那些石头以生命,感到很快慰。尤其是当我把雕刻的那些作品,被运送到很远的城市摆放时,就会有许多人看到我的作品。我想,那些人看了之后一定会猜想,雕刻这件作品的石匠长得什么模样呢?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也为此而感到自豪!”
哲人听了第二个石匠的回答后,拍了拍他的肩头说:“幸运之神也会为你而自豪!”许多年以后,第二个石匠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雕刻师,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能卖到很高的价钱。而第一个石匠,仍然在愁眉不展地做着与他从前毫无分别的工作。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很多事情是否成功取决于你的自身态度,当你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事情,它就有可能迎刃而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你用消极的态度去面对,你就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做事很累,也没有什么幸福感而言。一个人是否在生活中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还是消极不前、颓废度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能否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时也从对待生活中反映出这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
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人对工作很反感,把工作看成是负担和惩罚,他们经常抱怨、牢骚满腹,嘴里常常说的是“累”;第二类人比较实际,把工作当成是一种养家糊口的方式,因此虽然没有任何怨言,但也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没有更高的追求;第三类人则把工作当作是一种快乐,把完成的劳动成果看作是自己的一种成就感,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创造,在工作中不断进取、享受快乐。
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坚持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不仅能反映一个人在工作中的积极表现,也体现出一个人乐观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更是一个人长期在工作中做出贡献和成就的体现。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明明已经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
要想干好工作首先要热爱工作,这是常理,也是快乐工作的前提,工作不是为某个人干的,更不是机械行为,而是为了满足人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热血沸腾、豪情满怀的时刻,都曾把工作当成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事情来做,也都在各自的工作中干出过成绩,为社会、为企业做出过贡献。但是能否长期快乐面对工作,这就需要我们能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只要把工作和单位、社会发展与个人奋斗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树立起为社会进步、为单位发展努力工作的目标,焕发向上进取、献策献力的激情,就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向着心中的目标执着追求、勤奋努力工作,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
另外,我们每个人还要善于调整心态,平衡心理,乐观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如果单纯的认为工作是否快乐,取决于外部因素的话,我们就能找出一千种不开心的理由,永远都不会快乐。原因很简单,世界还未达到十全十美的,各种情况、各种变化、各类人群等等客观因素永远存在。各类事物的发展也并不如我们所愿,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曲折、磨难,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从主观上正确对待,一分为二看待事物、分析事物,还是会从战胜挫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要想快乐工作就要把自己置于集体之中,要有团队协作精神。经调查,凡是对工作不满和牢骚不断的人,大都是与集体和同事之间产生有隔阂。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与人产生摩擦,不光自己工作起来不快乐,往往还容易造成周围别人的懊恼和沮丧。所以,要想快乐的工作,就要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
总之在人生的路上拥有积极的心态会给你的人生添上更多的色彩,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保持始终如一的心态,让积极的心态为成功的你带来幸福和快乐吧!
第五篇: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1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正文:《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美国知名牧师威尔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活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觉得很难吗?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而你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环,接受21天的挑战,为自己创造心想事成的无怨人生!媒体评论这本书,会改变你的命运!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遇到挫折要从容面对,不抱怨、不放弃……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每个人都面临着挫折和失败的可能,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心得体会《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狮子如果能追上羚羊,它就生存,如果它跑不过羚羊,只能饿死。羚羊如果抱怨不公平,那青草——羚羊的“早餐”该向谁抱怨?羚羊还能跑,青草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羚羊要想活下去,只有平时加强训练,提高奔跑的速度,让自己跑得更快,即使跑不过狮子,也要比其他羚羊跑得快,只有这样才能得以生存。——华为总裁任正非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这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书,它会改变你的命运!——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人之一欧普拉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满;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还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本书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得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我们可以这样看: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张德芬《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有魅力、有乐趣、又好读的书,书中提醒我们:世界上唯一能做到的建设性永久改变,就是自我的改变。”——畅销心灵作家盖瑞?祖卡夫戴尔?卡内基先生的30条沟通人际关系原则中,第一条就是: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抱怨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负面的生活、工作态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点,包括最亲密的人。不抱怨的人一定是最快乐的人,没有抱怨的中国。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2
一口气读完不抱怨的世界,感悟颇深。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在抱怨:工作忙了,消费水平涨了,家庭压力大了,生活环境差了,或是感冒发烧头疼了,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社会不公,怨人心不古,怨金钱至上,怨命如纸薄……似乎借此可以发泄自己的不满,并获得他人的同情。可是抱怨过后,一切照旧,问题该怎么解决还得怎么解决。
读史可知,古代许多仁人志士受到诸多磨难甚至摧残,仍矢志不逾,卧薪尝胆,不抱怨,不放弃,直至达成自己的理想。“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明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司马迁受刑辱著史记”。对于物质富裕而精神贫瘠的现代人来说,他们是的榜样。近代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和八年抗战,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争取自由和解放,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没有抱怨,只有胜利的渴望。
我还想引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给加西亚的信”。罗文在只知道加西亚将军的名字而没有任何联系方式、没有援军也没有同伴、也不知道如何寻找的情况下,历经磨难穿火纷飞危险重重的古巴丛林,最终成功地将信交到加西亚将军手中。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惊讶的事!换作我们,肯定会发一通疑问或抱怨:“没有电话和地址我怎么找到加西亚将军?”“漫无目的地穿越古巴丛林那是多么愚蠢的事!”“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但罗文是一个伟大的信使(这正是他异于常人之处),他没有任何抱怨,毅然决然地踏上征途、最终完成使命。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的难题和挑战。在困难面前,我们发出抱怨和不满的声音能够解决问题吗?不能!那甚至会使问题越来越糟糕!互相抱怨会对身边的人产生消极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试想,将抱怨的精力用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不是更好吗?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一句歌词来概括,“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四通八达,免不了磕磕绊绊。在危机和困难来临时,我们应该端正态度,不抱怨,不放弃,勇敢接受挑战。诚如不抱怨的世界书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东西,你都有资格得到,快朝梦想前进吧。不要打压自己、替自己找借口,或是假借批评和抱怨,将注意力转移。你应该要接受不安感来袭,同时在这样的时刻支持自己。”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3
因为出于我不明白我要到底要买什么书来看,边上网查找好书,这本《不抱怨的世界》吸引了我的眼球,便买了来看,这本书被面有些者建议上架:成功心理,那更吸引我的眼球,使我如饥似渴的看了起来。
书中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无意识的有能。就是养成不抱怨21天中的四个阶段。
在文中,作者告诉了我们抱怨是是什么,是有什么引起和它的危害,并列举了许多有关抱怨和不抱怨的事例。还有许多的实验和读者心灵之间的交流,有许多有关书中内容的名言,还有让你怎么去让你身边的人不抱怨及一些心理反应,都很适用于生活之中。
书中有两件事最令我震撼,第一件事,有一辆卡车撞死了作者家的够,然而那个司机却跑了,作者死命追上他,设置还有这样的想法:等我追上他,一定要把那个卡车司机揍死,从中就能体会到作者是那种敢于与读者分享,最后,在愤怒之后,他就明白了:那个卡车司机虽然撞死了狗,但其实他才是内心伤害的那个人。第二件事,作者又一次在开车时,看到路上有一个告示牌,上面写着:如果你快乐,就按喇叭。来到那个安放告示牌的人家,得之了那个只有半年光阴的女人的丈夫给她安放的,而那个女人在每天听到那么多的喇叭声,直到世界是那么快乐,他身边也有很多快乐的人。渐渐变得乐观起来,使她战胜了渺茫的存活概率,得以拥抱生命。
这本书可能再讲一些理论是时会无聊,但是正是需要理解这正是要理解这些东西,才让我明白我的抱怨是有多么的严重,明白了不抱怨的好处,也同样开始21天的不抱怨练习,在其中,我的言语会控制了,心情也变得很好,总往乐观的方面想,也是我快乐了许多。在生活中进行,不会耗掉你的时间又能使心情变好,名副其实是一本好书。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4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的心里在想这可能又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带着怀疑的心我开始了看书之旅,也在自我手上带起了紫手环,心里却怎样也不肯相信这样对自我有何有用之处……
但当我慢慢沉浸在书中世界时,才突然发现,这其实就是一面心灵的镜子。里面并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用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来告诉我们一种生活的态度。让我们更加了解自我,在镜子里我们能看到自我的外表是否整洁,我们的脸上是什么表情,是愤怒还是难过……而这本书里的就是返照内心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我不能外露的内心世界:是乐观向上的,还是消极低沉的?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们没有表露,但在言语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产生。当然,有人认为抱怨是一种宣泄;一种情绪的调节方式。没有看这本书前我也是如此认为:我们把抱怨俗称“发牢骚”,认为偶尔发发牢骚有助于自我内心平衡的调节,有助于摆脱心灵的阴影。但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原先抱怨是一种流行病,你的抱怨会唤起他人的共鸣,让抱怨成为一种传递的心灵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还可能让你因为抱怨的快感而升级抱怨的程度,最终又可能导致不可收拾的结果。书中主人公的狗被车撞了后,就差点让他自我成为了愤怒及抱怨的奴隶,是理智让主人公在抱怨的行动中停了下来,没有让事情更糟。而理智就是内心世界对自我行为的理性剖析与理解,而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给与我们做到的。
紫手环在我的手上来回互换,这让我很不安我从来没有想到我的内心有如此多的抱怨,如此多的不满。我对自我的情绪好像根本没有自制力,我十分恐惧的应对这个结果,我改怎样办?但在书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的人和我一样,突然发现自我是一个有如此多抱怨的人的那种不安的心境,可是书中的一句话却让我顿然醒悟“诚实应对情绪,安于自我的不安”,对,发现自我的不足,不必惊慌,既然已经产生了,就应当诚实、勇敢的应对它;就应当去想办法结局它;也才能最终“安于自我的不安”。书里就是要求我们勇于剖析自我、找出不足、勇于改变自我。既然喜欢抱怨,那也就想办法让他闷在心里不能说出来“在还没有说出口之前,就逮住那些话语”这样“你的紫手环已经从让你发现自我正在抱怨的工具,变成你的话语在说出之前要穿越的过滤器”。有少说到学会沉默,再到安于不说的状态,最终就能真正拥有“不抱怨的世界”。
当我们没有了抱怨,我们的心灵就只剩下欢乐;当人人都抛弃了抱怨,那这个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谐。我不想太多,从自我做起、从今日开始,让自我也能够有“不抱怨的世界”,最终引用比尔盖茨的一句话“人生是不平等的,去理解他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5
最近市场上畅销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该书的作者威尔·鲍温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他发起的“不抱怨”运动,就是想最终实现人们“平和心态”在自己个性中的生根。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有人抱怨,不是抱怨职位、待遇、工作的环境,就是抱怨同事、上司、老板过分注重“关系网”,抱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就像纤维在绳子中无处不在。生活在这种抱怨文化中,我们的想法、感觉、做法常常会因为抱怨、争吵、吹毛求疵、批评而受到影响。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出现差错时,我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该抱怨谁呢?”
我们真的面对了这么多不公吗?抱怨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吗?大多数人都会坚定地回答:没有。太多的抱怨只是增添了我们无尽的忧愁,只是让我们更加悲观地去面对生活。然而,为什么人们总要抱怨?原因也许是:人们只看到了生命中缺憾与不完美的一面。
俗话说的好: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不要抱怨,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正是因为有这些波波折折,才练就出异彩纷呈的人生。生活本来就不是事事如意,生活本来就不会十全十美,相反,起起落落,悲欢离合才是家常便饭。如果能常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你可能会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人生照样很精彩。你不能改变容颜,你何不想一想放纵笑容;你不能改变天气,你何不改变心情。俗话说:风雨之后才见彩虹。人生也是如此,历经磨练往往能造就精彩的人生。
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寻找做灯丝的最好材料曾做了1000多次实验,并且都失败了。有一邻居嘲笑他:“你怎么做1000多次实验都失败了?”爱迪生说:“我不是发现了1000多种不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了吗?”爱迪生能换个角度看待失败,深信一定能获得最合适的材料,正因为有这自信,所以能不懈努力,最后终于获得成功。
小时候兄弟姐妹中就属我的成绩最差,哥哥姐姐们都顺利地考上了中专走上工作岗位,而我两次都没有考上中专,并在第一年的高考中落榜,邻居们经常会拿我和哥哥姐姐们比较。我也曾心灰意冷、抱怨老天爷为什么不给我一个聪明的头脑?在父母的开导下,我重新回到校园,我从自身找原因,改变学习状态和方法,一步一步从抱怨到少抱怨到不抱怨。
通过一年的刻苦学习,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没有因有了稳定的工作而松懈,我先后通过了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并在20xx年进入渝水区检察院工作,我边工作边学习,攻读了在职法律硕士、通过了司法考试、学习驾驶技术,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同事们都夸我脑子聪明,学东西快。
在单位我是一名进取心强、扎实肯干的人,在家庭我有一个支持我工作且很有责任感的丈夫,还有一个懂事乖巧的女儿,父母也都还健在,我觉得自己挺幸福美满的。这样的现状告诉我,是因为我遵循了书中的许多观点和理念——“遇到挫折要从容面对,不抱怨、不放弃……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回头看看,其实关键不在于命运是否给予我一个聪明的头脑,而是在于自己是否努力过。《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即“无论何事,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
通过这些,我感悟到:抱怨不如改变。
要做到不抱怨,我们首先应该改变我们的心智,我们应该接受现状,但是不应该安于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他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必须认定我们会发展得更好,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然后,我们就要行动。光想是不能实现“改变”更不能实现“变好”。虽然领导的想法很难猜,但是他们都喜欢忠诚、积极、有才的下属。我们何不忠诚一点,热爱我们的'工作一点,更多地从集体利益出发,为单位发展出谋献策;我们何不勤奋一点,积极一点,有效利用和执行各项任务,做好本职岗位的事,力争上游,进之以猛、持之以恒;我们何不让我们变得有才,我们需要学习,学习各种理论,学习前人的经验,学习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升值办法,它能给我们积蓄的资本和能量,等着我们去利用和爆发。
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要有自信,要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努力,要像大诗人艾青所说的那样,“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应该在关键时刻有一丝光亮”。
在此,以《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的观点和理念提醒自己与大家共勉:一是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二是改变自己的言语,改变自己的思维;三是只要成为积极改变的模样,你就能改变世界。每个人都拥有无尽的潜能,不抱怨才能迎来成功!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6
两个石匠正在山下挥汗如雨地工作。恰巧,有一位哲人途经此地。哲人问两位石匠是不是非常辛苦。第一个石匠无奈地说出了自己的苦衷,并伸出满是老茧的手掌给哲人看。第二个石匠的回答却令哲人感到振奋。他说:“累是累了一些,但是我能用手中的锤子和铁锤赋予那些石头以生命,感到很快慰。尤其是当我把雕刻的那些作品,被运送到很远的城市摆放时,就会有许多人看到我的作品。我想,那些人看了之后一定会猜想,雕刻这件作品的石匠长得什么模样呢?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也为此而感到自豪!”
哲人听了第二个石匠的回答后,拍了拍他的肩头说:“幸运之神也会为你而自豪!”许多年以后,第二个石匠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雕刻师,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能卖到很高的价钱。而第一个石匠,仍然在愁眉不展地做着与他从前毫无分别的工作。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很多事情是否成功取决于你的自身态度,当你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事情,它就有可能迎刃而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你用消极的态度去面对,你就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做事很累,也没有什么幸福感而言。一个人是否在生活中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还是消极不前、颓废度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能否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时也从对待生活中反映出这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
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人对工作很反感,把工作看成是负担和惩罚,他们经常抱怨、牢骚满腹,嘴里常常说的是“累”;第二类人比较实际,把工作当成是一种养家糊口的方式,因此虽然没有任何怨言,但也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没有更高的追求;第三类人则把工作当作是一种快乐,把完成的劳动成果看作是自己的一种成就感,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创造,在工作中不断进取、享受快乐。
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坚持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不仅能反映一个人在工作中的积极表现,也体现出一个人乐观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更是一个人长期在工作中做出贡献和成就的体现。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明明已经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
要想干好工作首先要热爱工作,这是常理,也是快乐工作的前提,工作不是为某个人干的,更不是机械行为,而是为了满足人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热血沸腾、豪情满怀的时刻,都曾把工作当成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事情来做,也都在各自的工作中干出过成绩,为社会、为企业做出过贡献。但是能否长期快乐面对工作,这就需要我们能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只要把工作和单位、社会发展与个人奋斗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树立起为社会进步、为单位发展努力工作的目标,焕发向上进取、献策献力的激情,就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向着心中的目标执着追求、勤奋努力工作,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
另外,我们每个人还要善于调整心态,平衡心理,乐观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如果单纯的认为工作是否快乐,取决于外部因素的话,我们就能找出一千种不开心的理由,永远都不会快乐。原因很简单,世界还未达到十全十美的,各种情况、各种变化、各类人群等等客观因素永远存在。各类事物的发展也并不如我们所愿,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曲折、磨难,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从主观上正确对待,一分为二看待事物、分析事物,还是会从战胜挫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要想快乐工作就要把自己置于集体之中,要有团队协作精神。经调查,凡是对工作不满和牢骚不断的人,大都是与集体和同事之间产生有隔阂。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与人产生摩擦,不光自己工作起来不快乐,往往还容易造成周围别人的懊恼和沮丧。所以,要想快乐的工作,就要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
总之在人生的路上拥有积极的心态会给你的人生添上更多的色彩,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保持始终如一的心态,让积极的心态为成功的你带来幸福和快乐吧!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7
在家里收拾东西的时候,偶然翻到了一本书籍,书名叫做《不抱怨的世界》。看到书名,就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
这是一本心灵励志类的书籍,作者道格拉斯。勒尔顿,通过故事与道理相结合的方式,给读者传承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其中书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印象难忘。它讲述的是一个6岁的羞涩小男孩,想得到杂货店里赠送的皮尔斯伯里牌子的宽边帽。别的小孩都高高兴兴的进去要了这款帽子,但他却为这事犹豫不决,即使他当时是多么迫切地想要得到它。眼看着帽子只剩一顶了,他走到柜台前,终于还是鼓不起勇气,没拿帽子转过身又默默地走出了杂货店。最后,结果可想而知,帽子派完了,但这小事却此终盘踞在小男孩心里,成为了一辈子的痛,而这小男孩就是作者格拉斯。勒尔顿本人。故事反映了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从而引发出一个道理,在生活中要敢于争取,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而抱怨本来就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却充斥在我们的周遭。大家总是在不停地抱怨:工作太忙碌了,物价又上涨了,家庭压力大了,空气质量变差了……抱怨过了,得此宣泄了,但生活还是照旧。看了书后,突然发现自己也有如此多的抱怨,心中顿然有了许多不安。正如心理学家所言:“抱怨带来轻松和快感,犹如乘舟顺流而下,那是因为我们是在顺应自己负面思考的天性,而停止抱怨,改而用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事物美好光荣的一面,却需要意志力。”抱怨的人是不快乐的,而且这种消极情绪还会影响周围的人,让这种情绪不断蔓延。消极态度和积极态度一直在玩拔河比赛——消极态度会催促一个人用最容易的方式后退,直到把他的一生都彻底毁了;积极态度则会朝着精神自由的方向往回拉,这是一场艰苦的斗争。但我们不能退缩,要学会积极地面对问题,消除抱怨。细想一下,如果把抱怨的精力花在思考解决问题上,岂不更好?
那我们该如何消除抱怨呢?作者建议我们要做一个敢于争取的人,要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东西,要敢于争取,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尽管过程会荆棘满途。但又有什么比积极作出决定并付诸行动更值得我们一试呢?千万不要让错误阻挡你前进的脚步,当你摔倒了,请站起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走路。不要对自己的错误耿耿于怀,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争取成功上,抛开抱怨,你会发现,原来世界竟是如此美好!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8
在读完整本书之后我发现,所谓紫手环只是一个衡量习惯是否构成的工具,你能够选择其他任何东西代替它,比如你能够拿一个21页的本子,每一天翻一页,每次抱怨的时候就写在当天所对应的一页记录为什么抱怨?抱怨什么事?直到连续21天记录为零,那就成功了。还有其他习惯的构成也能够用此方法确定。
同样我明白了自我在这个世界上多么的幸福,在百草的大家庭里,我们有“家、孝、寿”的文化,不断的鼓励我们。生活原本就有许多种,包含着许多的资料,有欢乐的,也有痛苦的,我们不可能只会拥有欢乐,痛苦往往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种元素。然而,当我们过着欢乐的生活时,我们应当感激生活,过着痛苦的生活时,我们也应当感激生活,因为生活原本就是完美的,我们应当进取乐观的面多生活中的一切无须抱怨。一个人本事有限,不能够改变别人,所能做的只是改变自我,坚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注意寻找问题出现的关键人物,注意交流方式,不抱怨,不抱怨自我,他人,命运。当我们抱怨自我的成就时,着学习接纳自我;抱怨他人时,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命运时,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我的人生也会更加地完美、圆满。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9
通过阅读《不抱怨的世界》使我感受到,几乎没有什么不能是我们的抱怨对象。我们喜欢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后面,从中获得一种自我膨胀的优越感。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
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
许多时候,我们并非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直面,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有时候,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不过,改变不如意的现状,也是人类的本性,抱怨带来的消极作用,人们意识到了之后,还是会有改变的欲望自然升起。当改变之光随着情绪上的抵触被带进了生活,就由“有意识的无能”踏入了“有意识的有能”。
我们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语措辞,以沉默代替抱怨。这实在不是一个能轻易胜任的挑战,尽管抱怨和评断如口臭般污染着自己的生活环境,但习惯性的东西总是会带来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我们常常在努力维持不抱怨与落回现状之间挣扎,改变自我的勇气、不懈地自我觉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这把钥匙,让我们长久以来封闭着的意识缓缓敞开。
对旧有习性的挑战必然带来生活层面上的某些变更,鲍温温和而又坚定地指出:在这场把生命导向光明、积极的内在改变中,如果其他东西的确是阻碍,工作,或者朋友都应该考虑放弃。
放下抱怨,这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而源于生命的热爱,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机构以任何名义窃取盗用。
《不抱怨的世界》并非是一部阐释观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场“不抱怨运动”的发起、描述、记录与召唤。正是那些已经改变了全球数百万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蜕变流程。
所有的描述至多只是路标,真正的开始总是握在你自己手中——如果践行,如果坚持,已经足够造成改变的敞开,穿透我们杂乱无章、充满问题而又缺乏审视的生活。
“不抱怨”只是一把钥匙而已。在我们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借助这把钥匙,我们会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诸多层面,唤醒我们渴望已久的改变。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10
每个人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不是我们的抱怨对象。我们喜欢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后面,总是想在抱怨中寻找一种安慰,我们不想承认,自我过得很消极,总是在逃避。
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明白,自我无时无刻在抱怨,抱怨这个月的生活费不够,抱怨领导批评了自我,抱怨同事欺骗了自我,每一天总是生活在抱怨中。
但书中一位因车祸截肢的太太,在重大车祸之后,她经受了千辛万苦,不停的开刀与康复,饱受身体和精神的挑战,她是个很有资格“抱怨”的人,怨天,怨地,怨命运,怨她撞击它的驾驶者。可是她没有!她相反每一天祈祷感激救助他的医生、护士,和每一天照顾她的丈夫,她谢天谢地,她感激诸神,感恩自我能够浴火重生。
放下抱怨,这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从此刻起,做一个进取的人,谈论自我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东西。这样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为你工作,而你会缔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获,远胜过自我梦想所及。
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却需要意志力。所以,让我们向“抱怨”开战吧!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11
偶然翻看了美国作家威尔鲍温的《不抱怨的世界》,在细读了以后,真正理会了其中的道理。也许有人会说,不抱怨如何让人发泄,长期不抱怨会不会得病。其实不抱怨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一种放下挫折和不满去寻找和追求新目标的一种衔接方式。真正的做到不抱怨,再加上努力和拼搏,你的事业会更加成功,你的人生会更加美好。
书中写道“你会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就连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也不例外”“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发挥这种确保健康的力量”。是的,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生命会时时得到滋润,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熬过去,喜欢抱怨的人,即使是福至将来也会变成祸。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该自立;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人人都怀有一颗如此感恩的心,那么人生一定会过得坚实而有信心!因为感恩,我们才拥有了一个多彩的社会。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败。每当这时,有些人便产生不满,怨天、怨地、怨命运、怨同事、怨领导…… 其实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抱怨虽然没有明显的恶果,但一种心怀感恩、宽容大度的态度却给我们带来另外一种人生,如果做到这一点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快乐。
在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放弃抱怨。总有人抱怨工作环境不好,工资不高等等,但当我们放弃抱怨,心怀感恩,用一颗宽容的心投入工作时,你会发现你所期待的一切又已“水到渠成”。过多的抱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你的心情更加不好。学会不抱怨之后,心情会比较开朗,也会有能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不抱怨”行动只是一把钥匙而已,在我们忙碌的生活工作中,借助这钥匙,开启我们对生活的不抱怨,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让我们都拥有一个“纯净无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12
这本书用一个手环向我们传递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满意和抱怨的心理。有的人会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影响到自身的情绪和行为;有的人则深埋心底,却也同样为这种心理左右了自身的行为;有些人的抱怨,甚至不为自己所知道,只是一种潜意识的抱怨,这也同样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左右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天灾人祸、对生活际遇、工作不顺等多方面的抱怨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书中提到了很多有意无意的抱怨情节也证实了这一点。
对于我来说,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当中,同样有着些许抱怨,下面简单的谈一下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的一些想法:
首先在读完这本书的目录和第一章节后,我也给自己制定了三个21天的目标:一、减少口头上对他人有意无意间的抱怨;二、减少口头上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抱怨;三、减少内心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抱怨;在前一周的时间内,每天目标控制在5次以内,第二周时间,每天控制在3次以内,最后一周时间,每天控制在1次以内,在将近一个月之后,终于减少了抱怨,完成了这个小目标。
其次是感恩困境,并赋成功予困境。从内心里告诫自己,很多成功的经验并不是在顺境中积累出来的,而是逆境中不断磨练出来的。曾经的我也会抱怨很多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公平,但是很多情况下它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一直在抱怨,而不是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如何努力上,那么所谓的不公平可能在我们眼中会变成更加不公平,因为在我们抱怨的同时,可能那些被我们抱怨的“他们”正在努力,而我们就会被落下的更远。曾经也有人说过,如果你感觉到很累,那么说明你在走上坡路,我也经常用这句话告诉自己,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减少抱怨的时间,用有限的时间去想出可以改变境况的方法,并以终为始,逐一突破。
抱怨是最浪费时间的无益举动,只要我们以正确的心理看待困境,不抱怨,不苦恼,困境也终有可能成为一种财富,一种磨砺,并以此成就我们的人生。《不抱怨的世界》给了我一场心灵的洗礼,对我的生活和工作态度都起到了相当积极的影响,这就是我对它的解读。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13
黄金周假期中,学校要求我们读《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说实话,心里当时还忍不住抱怨:假期还有任务。可当我开始读了这本书后,心灵不断地被触动着……
出生贫穷的威尔?鲍温以超乎寻常的毅力,考上了美国重点大学。毕业后,他屡次找不到梦寐以求的工作,为此而感到悲痛,不由地抱怨命运。但在朋友的启迪下,他站了起来,最终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之一。他走上成功的奖台,只说了一句话:“你们都拥有无尽的潜能,但仅有不抱怨一切,才能取得成功!”
这句话使我恍然大悟。有些人学滑板,摔了几跤就不学了,说:“都怪这滑板太难学,轮子又太少了,害得我摔死了!”这样,这位学生是永远也学不会任何技巧的。而有的人则坚持不懈,摔倒了,爬起来,继续!拥有这样的精神,再难的事,在他眼里都是小菜一碟!海伦·凯勒虽然残疾了,但她丝毫不埋怨命运对自我的不公,而是更努力地使自我从一棵弱不禁风的小苗成长为一棵高大挺拔的苍天大树。无论是讥笑与困难,她只当作是对自我的锻炼。你想想看,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哪个不是靠着这种不埋怨一切、乐观向上、持之以恒的精神才一举成名的呢?
一个个励志故事如流星一般在我的脑海中划过。威名不是靠关系和钱财买来的。真正的名人,是经过千锤百炼和不懈的努力诞生的,不是从一帆风顺和无拘无束中成长出来的,真正的成功人士,是从苦难中磨练出来的。
要有顽强的毅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不抱怨的心,拥有这一切,就必须会成功的!要敞开胸怀,涵养一颗包容的心。有时,我们会因为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而心生抱怨。而这种抱怨往往是自我被冒犯的一种宣泄。它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会导致夫妻不睦、朋友不和,尤其在工作中,会在同事之间产生隔阂。学会包容,从某一种意义上说就是解放自我,提升自我。作为工作人员,包容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理解、宽容他人,用海纳百川的胸襟来承受委屈、经受挫折,真正做到言行有度,举止有方,谦恭礼让,平易随和。
要直面挑战,奋扬一颗上进的心。也许你会因为领导交付的任务过于繁重而抱怨,或者由于工作毫无头绪、进展不顺而抱怨……其实说到底是我们内心深处在排斥、挣扎和躲避,是一种向困难示弱的表现。就像华为总裁任正非说的那样,狮子如果能追上羚羊,它就生存,如果它跑可是羚羊,只能饿死。羚羊如果抱怨不公平,那青草——羚羊的“早餐”该向谁抱怨?羚羊还能跑,青草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过多的抱怨不仅仅对工作毫无帮忙,并且会失去自我宝贵的信心和他人对你的信任。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想的是“怎样做”,而不是“没办法做”;应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始终奋扬一颗上进的心。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14
“交通怎么这么堵”、“食堂的饭怎么这么难吃”、“现在的工作压力怎么那么大”“领导怎么总喜欢折腾人”,诸如此类,随口一出,就是抱怨的话。抱怨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个习惯,已经成为一个潜意识行为。它就好比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我们却能充耳不闻。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抱怨的对象,抱怨似乎像空气一般弥漫在我们周围,久久无法散去。
虽然知道抱怨是无济于事的,但是为了发泄内心的种种不满或是获取同情心,还会不由自主的抱怨,甚至相互抱怨成为了与朋友、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似乎没有了抱怨,谈话就无法继续下去。殊不知,抱怨不仅给身边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使氛围变的消极,而且也使自己变的越加消沉。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一本《不抱怨的世界》,给我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心灵感悟和启迪,对抱怨形成的原因、抱怨的危害以及如何不抱怨等问题有了全新的认知,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通过用一只紫手环教会我们如何改变爱抱怨的习惯,手带紫手环者只要一察觉自己有抱怨苗头时,就将手环带到另一只手上,让自己刻意地去遏制抱怨的想法,这样,一直坚持21天,渐渐的,不去抱怨生活中的烦恼,而是积极地看待生活,参与者都认为是这个紫手环有魔力,其实,手环没有特别神奇之处,它只是让你及时的意识到抱怨的行为,并有意识的停止抱怨。
除了手环方法让我印象深刻外,书中的很多语句也成为我的人生座右铭,激励我成长、让我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世间不美好、不如意的事情,比如“上天是公平的,每个看似强大的人,背后都历经了诸多的磨难”,身边总会出现非常成功的人,很多人只看到了他们光彩一面,心中充满嫉妒和怨天尤人,怨上天没有给自己机会,怨别人没有看到自己身上的才华,有怀才不遇之感,殊不知,成功的人付出努力是你的千倍万倍。
从现在起,做一个积极的人,消除内心消极想法,心中充满阳光和彩虹,不抱怨任何事物,在有限的生命里,摒弃抱怨,保持正能量,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不抱怨的的世界读书笔记15
《不抱怨的世界》是最近走俏的一部励志书。可是与那些试图整体重构读者脾性的同行不一样,本书只是期望让读者能做到“不抱怨”而已。
作者威尔·鲍温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他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我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按照书中描述,这个过程一般需要4~8个月。顺利实现21天“不抱怨”的读者,基本也就实现了“平和心态”在自我个性中的生根。
这是一幅完美的“图景”吧。尽管作者兴致高昂的表示已有600万人参与了这项活动,我却更相信“免费邮寄紫手环”是导致参与人数如此众多的原因。这是有现实依据的,比如北京清晨免费派送大白菜(限一人一棵)的活动总能吸引上千老年人踊跃排队。所以,假如这紫手环在工艺装饰上更为考究的话,吸引6亿人填写申请单也不是难事。
但对于“不抱怨”本身,是有话可讲的。人因其出身、财富、机遇等各方面的不一样造成后天差异,要想让自我在明明查看到此种差异的前提下又坚持“不抱怨”是很难的。本书为倡导此种理念,开出了一些“诱惑”读者选择“不抱怨”的药方。
“你抱怨的事真有那么严重吗”一节的要义是“抱怨会让你失去更多。”这是经过一个男子在试图追捕肇事逃逸人员过程中的省悟展开的。肇事者撞到了男子的猎狗,男子开车紧追,路上突然想到如果在这样的飙车过程中受伤甚至不治,给家人带来的伤害远胜于狗的死亡。由此“那一刻,我稍微平静了下来,想起我如果在开车时丧命,对桂儿和莉亚而言,就要比金吉尔受伤更难以平抚了。在我和那个驾驶人的距离慢慢拉近时,我也把车速降到了能够控制的程度。”
“抱怨疾病,是在消灭健康的能量”一节则以“乐观意念能挽回健康”游说读者。虽然当今的科学研究还很难证实这是否具有合理性,但如下一点应当是对的:即便意念一点也不能挽回健康,但它能够使比如绝症患者更为欢乐的走完余生(我们假定进取或消沉状态下余生一样长)。
纯粹的“利诱”未必能让普通人坚持恒心,这正是威尔·鲍温引入“紫手环”的原因。“紫手环”并不因为它的“紫色”或“是手环”而具备任何特殊因素,它只是鱼线上的游标而已,起一个提示作用——“只要一察觉自我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你完全能够换成别的什么,只要它够醒目且便于脱卸即可。
我并不认为顺着听闻的热潮而加入“紫手环”活动就能把人带入“不抱怨”的境界,这正如让白领学几天乞丐不会自动养成朴素那样。“不抱怨”是个人充分内省后到达的心灵状态,它首先要求具备独立思考本事,比如上头谈及的驾车男子就是例证。
在此之上,它又要求一种继发的执行本事,否则“不抱怨”的理性光芒立刻会被“忍无可忍”等热血豪迈给压下去。不妨从另一角度举例,很多人在公车上有过让座的欲望,但最终没能站起来,因为一种“此举不合群”的心理暗示阻碍了让座行为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不肯主动举手也是一样的原因。克服这种心理恰恰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特立独行胆识,而这与上述随大流申领“紫手环”或团体装乞丐活动完全是南辕北辙。
人为什么会抱怨,归根到底是现实与欲望之间存在差距,所以更高层次的“不抱怨”往往都从淡化欲望着手。比如佛说“寂灭”,道家倡导“无为”就是这样的意思。当人充分肯定现实,不存在强烈欲望时,抱怨又从何谈起呢?是故《庄子》说“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意思是人家叫我是牛,很好,叫我是马,也好。人把虚荣的欲望去掉了,就不会在乎别人怎样说自我。而到了这种境界,也就不会简单把“唾面自干”当成懦夫行为了。
本书其实也看到了“紫手环”的单薄,为此向读者推荐了一组修习“不抱怨”的心灵阶梯:1、无意识的无能;2、有意识的无能;3、有意识的有能;4。无意识的有能。结合上头的例子,想让座而不敢为即处于第二境界。以紫手环或“利诱”导致的“不抱怨”属于第三境界。而最终的目标肯定是将“不抱怨”内化为一种无意识,或说下意识。要达成这样的境界,必须从了解、克制、淡化自我的欲望入手——这是很难的,当然我猜如威尔·鲍温先生,必须早能做到对“600万”信徒的真实进展“不抱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