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市重大信息报送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加强重大信息规范化、制度化报送,确保重大信息及时、准确、全面上报,以便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时掌握全市正在发生的各类重大紧急事件,有效决策和指导处理,根据《向中央办公厅报送重要信息实施办法(试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重大信息,是指反映本辖区内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疫情、群体性聚集上访、重大治安事件,以及对全市社会政治稳定有较大影响的其它重要紧急事件和重要社会动态的信息。具体如下:
1、重大自然灾害和疫情。包括水灾、风灾、雹灾、雪灾、旱灾、虫灾、震灾、泥石流、塌陷、山体滑坡和严重人、畜疫情等。
2、重大群体性事件。主要包括群众大规模违法聚众、上访、静坐、请愿、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教、罢市等堵塞铁路、公路、大桥、街道交通,围攻欧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冲击党政机关和重点要害部门,打、砸、抡、烧、械斗等事件,邪教、非法宗教及其他非法组织的重大违法活动。
3、重特大事故。包括各类重大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如:集体中毒、房屋倒塌、火灾、翻车、沉船、坠机、列车相撞、脱轨、颠覆等以及其他伤亡人员多、损失大的事故。
4、重大刑事和治安案件。包括纵火、投毒、杀人、爆炸、抢劫、绑架、劫机、劫车、枪击、越狱、暴狱、骚乱、**、非法制售枪支弹药、大规模群体械斗、哄抢打砸财物和重大制售假劣商品行为等。
5、重大社情民意。包括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有代表性的反映、批评、建议,一个时期干部群众最关心、议论最多、意见较大的热点、难点、焦点、敏感问题;可能引发群众大规模骚乱的造遥、蛊惑、煽动等重大恶劣行径;可能引发政治、经济、社会动荡,危及国家安全的重大情报;群众投诉、举报的重大事项等。
6、其他一些重大紧急事件和带有苗头性、倾向性重大社会动态。
第三条 加强对重大信息报送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重大信息报送工作机制,推进重大信息报送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提高重大信息报送工作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能力,最大程度降低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切实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四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切实抓好重大紧急信息的报告工作,对各类重紧急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为领导决策和开展工作服务,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服务。
第三章 工作原则
重大信息报送,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第五条 及时性原则。对各类重大紧急事件及其苗头,应及时收集整理,在第一时间报送,坚决杜绝摸清情况后再报或事态平息后再报的做法,确保紧急信息及时报送,不得缓报、漏报。
第六条 准确性原则。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不能人为改变事件真相,不得误报、瞒报,要随着事态发展以及施救、处置等方面情况,进行跟踪报送。为领导根据事态发展变化,进行相应的工作策略调整提供翔实的资料。对持续一段时间的重大紧急事件信息,要建立报告登记制度,要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追踪报告。
第七条 全面性原则。要根据事态发展,进行跟踪续报,全面反映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确保信息对事件反映的完整性。重大紧急事件平息后,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原因、落实防范措施,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市委、市政府。
第八条 分级报告原则:
1、事件发生所在地、所在单位、处置责任部门或相应机构,应依法按章向上级职能部门报告。
2、事件发生的各县(市)区、市级有关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市委、市政府值班室和市委、市政府办公室信息科报送。
3、在非工作时间内发生的重大信息,统一向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值班室报送。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同时,所在单位主要领导要直接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报告。
第四章 信息处理
第九条 信息收集
1、各地各部门要扩大收集信息的范围,全面、准确的收集信息,定期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归纳、提炼、分析、推测出带倾向性、苗头性、前瞻性、可能发生的重大紧急事件的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2、重大紧急事件一旦发生,所在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通过网络、传真、电话等方式和渠道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派专人深入现场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得充分的信息素材。
第十条 信息撰写
1、撰写人员对发生的重大紧急事件要认真分析、准确研判,对获取的信息素材要认真筛选、迅速整理,形成文稿。
2、在撰写中,必须遵循客观、准确的原则。写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由、范围、规模、性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及效果,下一步处置的思路和将采取的措施等。
3、语言表述做到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避免因表达含糊、重点不明、文字歧义等引起理解偏差或信息失实。
第十一条 信息审签
重大信息的审签,必须严格管理权限,由同级主要领导同志或分管领导同志审签上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各省上报送重大信息,必须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审批后在规定时限内报出。
第十二条 信息核实
1、各地各部门在接到重大信息的报告后,要对事件所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规模、性质,造成的影响及后果等进行深入、详尽地印证和核实。
2、信息工作人员要认真搞好信息的校核工作,防止因工作中的疏忽导致有关重要数据、文字等信息失真。
3、市级各部门向省上主管部门报送重大信息,要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核实的信息为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第五章 信息报送
第十三条 信息报送内容
1、事前的苗头性与倾向性情况。
2、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
3、事件的经过、参与人员数量和估计的人员伤亡数、财产损失情况。
4、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5、事件发生趋势的分析、预测。
6、事件发生后已经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
7、事后的责任与经验教训。
8、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十四条 信息报送时限。
重大紧急事件发生后,信息上报不能超过2小时,严禁迟报、漏报、瞒报。
第十五条 信息报送方式
1、电话口头初报,对特别紧急的重大事件(苗头),一时尚不能形成书面材料的可以采用电话报送,但必须及时补报书面材料。
2、书面报送。对重大信息以书面报送(信函或传真)为主,必要时和有条件的可采用音像资料报送。
3、电子报送。已实现计算机联网的地方、单位,要通过党政网报送信息。
第十六条 信息报送程序
第十七条 信息报送渠道
县(市)区党委政府办公室和市级各部门办公室是向市委、市政府报送重大信息的主渠道。
第十八条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和领导同志24小时通讯畅通制,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畅通。
第六章 信息处置
第十九条 重大信息报送传递的各个环节,要迅速受理,及时处置,严禁滞压。
第二十条 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值班室和办公室信息科接到重大信息报告后,要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等,及时、逐级地向值班领导及相关领导报告。
第二十一条 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可先直接报告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再告知其它相关领导。
第七章 信息保密
第二十二条 重大信息严禁泄密,信息工作相关人员,要强化保密观念,严守保密纪律,做到不该说的坚决不说。
第二十三条 处理重大信息时,电话、传真、计算机、网络等要有相应的保密措施,做到安全保密,不外泄不扩散。
第八章 信息工作的协调与配合第二十四条 各级各部门在报送重大信息时应加强联系,多个部门报送同一方面、同一类信息,表述应基本相同。
第二十五条 对重大信息的性质、规模等,在明确界定和判断信息的份量时,信息口径应与有关方面表述相吻合,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应与专业部门口径一致。
第二十六条 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要保持紧密联系,尤其是重大紧急事件在规模、性质、伤亡人数等重要事项发生变化时,要及时通气、及时调整,在口径上保持一致。
第二十七条 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调和沟通,特别是要正面引导事发现场的各新闻媒体记者,要严格报道纪律,防止新闻媒体对事件炒作。
第九章 信息工作保障
第二十八条 健全机构。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办公室为重大信息报送的常设机构,办公室应下设信息股,专门从事信息收集和报送工作;市级各部门办公室原则上是重大信息报送的常设机构,也可按科室职能分工,明确某一科室为报送重大信息的常设机构。
第二十九条 特别重大紧急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地性质、类别、规模等情况,按照有关要求组建临时性机构,专门负责重大信息的跟踪报送工作。
第三十条 落实人员。在常设机构里,必须要有1—2名政治可靠、业务熟练、敬业爱岗的优秀文秘人员专门从事信息搜集和报送工作。
第三十一条 完善设施。要重视和支持信息工作部门的自动化建设,优先为信息部门配置计算机、传真机和其他必要的信息传输工具。
第三十二条 健全网络。要进一步健全信息网络,纵向要延伸到街道、社区、居委会、乡镇、村、组、企业等基层单位。横向要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交通、安全等所有领域,把信息反馈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三十三条 要继续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物力,加强计算机信息专业网络建设,不断改进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和自动化水平,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网络的整体功能,保证信息网络反应灵敏、采集广泛、传递迅速、服务高效。
第三十四条 当地政府应协调有关电信运营企业做好重大信息报送过程中的通信保障工作。
第十章 信息报送考核、责任追究
第三十五条 信息报送考核
1、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要将各地各部门的重大信息报送情况,纳入全年信息工作目标考核。
2、对重大紧急事件及苗头,及时发现、迅速报送,使事件在第一时间处置、控制,有效化解矛盾。要对成功避免人员伤亡和降低财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3、凡有重大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现象的单位和个人,取消该单位全年信息工作评先进的资格,并严格按照本办法三十六条之规定,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及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六条 信息报送责任追究
1、及时、准确地向市委市政府报送重大信息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职责,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重大信息的报送负领导责任。
2、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市级各部门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对重大信息的报送负直接责任。
3、对重大信息迟报、漏报或隐瞒不报、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要对相关单位、相关领导和人员给予通报批评。
4、对因迟报、漏报、瞒报,造成社会不良影响和不稳定因素的,要给予相关领导和人员党纪、政纪处分。
5、对因迟报、漏报、瞒报,贻误事件的最佳处置时机,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重大损失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要依据有关法律,从严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与本办法有冲突的其它规定,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信用社(银行)信息报送及考评暂行办法
信用社(银行)信息报送及考评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 一步完善信息考评机制,增强信息报送工作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全省农村合作金 融机构信息服务、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农村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省联社各部门、直属机 构、办事处(以下简称:各单位)的信息报送工作。第三条 本办法中的信息是指与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管理工作 相关的监管、经营、组织活动等重要情况,包括政策性、综合性、动态性、学术性 的信息,目的是为全系统互通情况和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第四条 省联社办公室是信息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承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等经常性工作,负责研究制定信息工作计划,并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检 查和评比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系统内的信息工作。
第五条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本单位信息工作网 络,完善信息报送机制,确保信息渠道快捷畅通,工作高效运转。
第二章 信息报送机制 第六条 信息工作队伍建设。
(一)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配备必要 的专职或兼职信息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信息工作,并保持队伍相对稳定。确定的信 息工作人员应报省联社办公室。
(二)信息工作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熟悉国家政策尤其是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大政方针和本单位 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2.善于把握大局,有较强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及时发现、捕捉、反映各类重要信息;
3.掌握信息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和组织协调能力;
4.热爱信息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甘于奉献; 5.实事求是,作风正派,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 6.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三)各单位要为信息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改善工作条件和手段。在参加会议、调阅文件、调查研究、业务培训和干部交流等方面要为信息工作人员 创造条件,使其优先了解本单位各项政策及有关方面的工作动态,充分调动并发挥 其积极性。
(四)各单位要加强信息现代化建设,完善技术手段,采用科学的信息分析处 理方法,保证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客观地收集、整理、报送。
(五)各单位信息工作主管部门负责主办本单位信息刊物,并报省联社备案,严禁滥办、滥发,确保信息刊物质量。
(六)省联社办公室根据需要不定期举办信息工作培训。培训工作坚持理论联 系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着力提高信息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七)建立信息直报点。
1.省联社办公室负责在全省各行、社根据业务状况和地区分布情况确定一批具 有一定代表性的行、社作为信息直报点;
2.根据信息报送和采用情况,对信息直报点实行动态管理,一般情况下每 年调整一次。第七条 信息工作原则。
(一)真实性。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反映情况应当全面准确、真实可靠,防止 以偏概全。具体事件、时间、地点、数字、名称、计量单位、专业术语等要力求准 确。
(二)新颖性。反映的情况、思路、经验、建议应当有新意、有借鉴意义,并 突出地方特点。反映问题应力求有一定的深度和代表性,努力发掘、揭示深层次问 题,做到有分析、有预测、有建议。
(三)时效性。要快速、及时地收集、整理和传递信息,涉及的情况、数据要 有时效性和可比性,重大及突发性事件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并及时续报事件原因、进展、处理情况和后果。
(四)规范性。信息应包括时间、地点、情况、问题、趋势、建议等要素,主 题鲜明,文题相符,言简意赅,用词规范,力求用简练的文字和有代表性的数据反映事物的概貌和发展趋势。
(五)适用性。根据本单位的工作重点和特点,结合省联社定期通报的信息报 送参考要点,有针对性地报送信息。
(六)责任性。在对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分类、加工、处理、送审等各个环节 中,实行严格的责任制,确保工作质量和信息安全。
(七)保密性。对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处理,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 规规定的保密要求办理。
第八条 信息报送内容。根据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和业务发展实际进行信息采 集。
(一)日常综合信息 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业务工作、党建工作的重要会议、活动和
重要进展;干部、职工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和事件;各类先进典型事 例;重大突发性事件与敏感问题;干部、职工对省联社工作的建议与意见;工作简 报或信息刊物。
(二)阶段工作汇总 工作总结与计划;阶段性工作小结与思路;专题专项性工作小结;上级布 置的活动开展材料汇总。
(三)经验交流材料 特色经验材料;工作体会与收获;工作实践与思考;工作新思路、新经验、新举措。
(四)调查研究报告 课题调研报告;考察分析报告;专题研究报告;上级主要领导视察各单位的情况。
(五)其他对领导决策有参考作用的信息内容。第九条 信息报送与采用。
(一)各单位要及时、主动地向省联社报送信息,所报信息须经本单位信息主
管部门负责人签发,重大信息要送单位主管领导审批。
(二)信息报送应一事一报,主要采用计算机网络等快捷方式及时报送;机密 事项的报送,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严防失泄密。
(三)省联社可以根据需要要求各单位报送有关信息,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要 求认真组织报送。
(四)信息报送的时限要求:
1.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和省联社领导到各单位检查和调研工作情况,要在1个工 作日内报送;
2.重大突发性事件应在接报后3小时内、事发后24小时内报送有关情况,并及时
续报事件进展和处理情况; 3.一般工作情况每周报送一次;
4.与改革发展及监管工作相关的情况、问题、经验和政策建议等综合性信息,应及时报送。
(五)信息报送方式: 内网邮箱:OA邮件系统省联社办公室信箱,外网邮箱:
并附作者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必要时可同时用传真(050)报送。
(六)省联社办公室可根据需要,对信息内容、发布形式进行编辑、修改和调 整。
(七)各单位所报信息一经采用,将在省联社《每日要情》、《信合专刊》或
省联社门户网站、内部OA系统“工作动态”等载体发表,也可由省联社办公室同时 报送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参阅。
(八)省联社办公室应适时向各单位通报信息报送参考要点,定期对各单位信 息报送和采用情况进行通报。
(九)各单位被采用的信息原件和领导签批件应妥善保管,并按照档案管理有 关要求移交档案部门。第三章 信息考评机制 第十条 考评范围。
(一)考评对象:本办法所适用的所有单位以及各单位的信息工作人员。
(二)考评内容:上报信息被省联社采用的情况;被考评单位上报信息的情 况。
第十一条 基本任务要求。
(一)各单位信息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信息员队伍健全,且上报信息工作正
常,坚决杜绝紧急、重要信息的迟、漏、瞒、误报现象。
(二)实行信息报送责任制。各单位每周报送信息不少于1篇,全年不少于50 篇;每月被采用信息数量不少于1篇,全年不少于12篇。被确定为信息直报点的单 位每2日报送信息不少于1篇;每月被采用信息数量不少于3篇,全年不少于36篇。
(三)对未完成基本任务要求的单位和个人,将取消其评比先进资格并通报批评。
第十二条 考评项目与标准。
(一)先进单位
1.领导重视,信息工作制度完善,信息工作网络健全,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数 量和水平能适应工作需要;
2.紧紧围绕省联社中心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信息,重大紧急信息无 漏报、瞒报、迟报和误报现象;
3.信息工作质量较高,能为领导提供深层次的调研信息,具有较高的采用率;
4.信息工作的整体开发创新能力强,能为领导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参谋 助手作用发挥比较突出;
5.能认真督办并及时反馈领导批示信息的落实情况,约稿信息反馈及时;
6.全省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每年评选一次,年终以总积分为评选工作的主要 依据,评选出先进单位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二)先进个人
1.符合信息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信息意识强、工作标准高,积极主动地组织开展信息工作,且思想敏锐、善 于开拓进取,在提高信息质量、如实反映情况、服务领导决策等方面成绩显著;
3.全年个人撰写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信息不少于3篇,被省级以上信 息刊物采用的信息不少于2篇; 4.年终以被评人员所报送和被采用的信息总积分为评选工作的基本依据,其中 两人以上合作完成的稿件,按合作人数平均计分; 5.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所在单位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的被评人员; 6.全省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每年评选一次,由总积分前50名的单位分别向省 联社推荐1名,由省联社办公室负责综合评定,评选出先进个人一、二、三等奖若 干名。
第十三条 考评办法。采用总分累计制度,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一)采用分 报送信息凡被采用,按采用载体级次分别计分,同一篇信息被多次采用可累计加分。
1.被省联社信息载体采用的信息,有标题的每篇计5分,无标题简讯和综合编发 信息每篇计2分。
2.通过省联社渠道报送,被省级刊物、网站和新闻媒体采用的信息,有标题的 每篇计5分,无标题简讯和综合编发信息每篇计2分;被国家级刊物、网站和新闻媒 体采用的信息,有标题的每篇计10分,无标题简讯和综合编发信息每篇计4分。
3.图片信息(附文字注解)按同一层级有标题信息计分。4.对被采用范围比较大的信息,酌情加分。
(二)附加分
1.信息被省联社、省监管机构领导批示的,每篇加5分;被省委、省政府领导批 示的,每篇加10分;被中央、国家及部委领导批示的,每篇加20分。
2.临时要求报送的信息材料,及时上报的,每篇加5分。3.本单位有信息刊物的,每年出刊4期的加5分;出刊6期的加10分;出刊12期的 加15分。不能及时报送省联社的不加分。4.超出基本报送任务要求,未被采用的信息,视内容质量,酌情加分。5.考虑各单位信息队伍建设、信息报送积极性等情况,酌情加分。
(三)基准分
1.各行、社基准分=10+所辖分支机构个数×5 2.各办事处基准分=所辖行、社个数×5 3.各部门、直属机构基准分=10 被确定为信息直报点的单位另加50分。
(四)失误和失职分
1.迟报、瞒报、漏报、误报1篇紧急重大信息扣5分,造成不良后果的扣10分,并追究责任。
2.无故不完成专约信息任务的,每缺少1篇信息扣5分。
(五)各单位总积分计算公式 总积分=(采用分+附加分)-(基准分+失误和失职分)
(六)考评计分工作由省联社办公室负责,以考评基本条件为基础,以年终得 分情况为基本依据,同时综合考虑各单位信息工作开展情况。
第十四条 奖惩办法。
(一)省联社办公室每年年终对全年信息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并于次年第一季 度对上一年信息工作进行表彰。对评选出的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将以省 联社办公室文件进行通报,并向获奖者颁发证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二)省联社门户网站实行信息采用稿酬制,稿酬发放工作由省联社办公室负责。
被省联社领导批示或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在原稿酬的基础上,酌情加发稿 酬。
同一篇信息被不同层级采用的,按最高层级发放稿酬。
(三)对信息报送不积极或漏报、瞒报、迟报、误报重大紧急信息的单位和个
人,将提出警告或通报批评,并督促其限期整改,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 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四)对在考评中弄虚作假的单位或个人,将取消其连续三年的评比先进资格 并通报批评。
(五)信息工作人员采取末位淘汰制,对连续两年不能完成信息报送基本任务 的单位,将通知所在单位对不称职的信息工作人员进行更换。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各单位应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联社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加强重大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中共XXX委办公室
X办综〔2011〕1号
中共XXX市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
加强重大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各信息网络成员单位:
年初以来,全市各信息网络成员单位按照重大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有关要求,向市委报送了大量重要紧急情况,为市委指导工作、科学决策、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近一个时期,个别信息网络成员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关于重大紧急信息报送标准和时限的规定,一些重大突发事件未及时报送信息,也有的报送信息内容简单、情况不清,或只有初步情况,没有应对措施和工作进展情况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影响了信息向上级党委及时传递。为进一步加强重大紧急信息报送工作,避免此类问题再度发生,经市委主管领导同意,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向市委报送重大紧急信息工作。要切
实提高认识,把报送重大紧急信息放在信息工作的首位,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全面,为市委
领导及时了解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二、要严格按照报送标准和时限上报重大紧急信息。
要严格按照〘中共XXX省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紧急信
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厅字〔XXXX〕XX号)和〘中共
XXX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XXX市重大紧急信息报送标准
和时限的规定(修订稿)〗的通知〙(X办发〔XX〕XX
号)要求,认真做好信息上报工作。上报标准:
1、发生非
正常死亡的各类案件和事故;
2、涉及人员较多、财产损失
较大的各类案件和事故;
3、涉及特殊身份人员的案件和事
故;
4、火灾、环境污染、食物中毒、疫情及自然灾害等重
要紧急情况;
5、敏感部位、重要行业发生的非正常情况;
6、各类集体、越级上访事件,特别是军转干部上访活动;
7、“法轮功”等非法组织和敌对势力的滋事、破坏活动;
8、大风、暴雨、洪水、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情况;
9、容易
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其他重要紧急情况。上报程序:要准
确核实情况,形成要素齐全的信息材料,经本单位主要领
导审签字核后上报,遇有重特大事故、事件、灾害的,要
经战线主管领导审批后上报。上报时限:最迟要在事发后
半小时之内将信息报送至市委政务值班室和市委办信息科
(市委政务值班室电话:XXXXXXX,信息科电话:
XXXXX,工作人员手机:XXXXXXXX)。因特殊原因不
能半小时内报送的,应先用电话报告事件的简要情况,再
续报详情。各单位要严格执行紧急信息“双重上报”制度,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重大紧急信息的同时,必须向市委报
告。尤其是公安、安监、消防等重点单位,要同市委办信
息科及时沟通,确保上报信息准确无误。
三、要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各单位要抓好信息工作
机构及政务值班室的网络建设和管理,确保联系畅通。要
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宿制度,做到信息网络健全、值班人
员坚守岗位、有情况及时上报。要严格执行重大紧急信息
报送工作责任追究制,对迟报、漏报和瞒报重大紧急信息,影响领导决策,延误事件处置,造成重大影响的,要在全
市进行通报批评,并逐级追究三级负责人的责任。
主题词:重大紧急信息报送通知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X年X月XX日印发
共印50份。
第四篇:信息报送
信息报送模版 报送单位(部门)
陕西监管局运输处 签发人 孙剑岷 起草人 黄
浩 报送时间 2012.2.15 信息标题 西北局督查春运期间危险品运输工作 内容:
为了贯彻落实民航局《民航春运安全生产工作督查情况的通报》精神,切实做好今年的春运工作,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和陕西监管局于近期对民航西安地区各单位的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督查组重点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各航空公司及其地面代理落实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措施、旅客行李携带锂电池运输规定、货物运输单据文件规范等方面进行了现场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各单位能够认真传达落实民航局关于加强春运期间危险品运输管理的文电精神,加大一线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锂电池运输管理,确保春运安全。
第五篇:信息报送
3月9日下午,市农委召开全委信息报送工作会议,并确立了各单位的信息员,并印发了《淮南市农业委员会信息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赵春阳主任这次非常重视信息上报工作,为了开展我所信息工作,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各科室能够把自己的信息准确、及时地反映到所办公室,我将把信息整合保送到市农委。
政务信息是一种新的、独立的、特殊的文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公文形式,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消息,也不同于日常的工作简报。政务信息的写作有其内在的特点和特定的规律。
一、政务信息的概念和定位
(一)概念:所谓政务信息,就是与党务信息相对应的、在政务活动中产生的信息,是指反映政务工作进展情况、遇到的有关问题及可能影响政务决策的信息。其主要任务是反映政府工作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情况,为政府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和具体实施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从工作的角度看,政务信息就是沟通情况、反映问题、交流经验,为领导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推动工作服务的文字材料。其表现形式是县级以上政府的政务信息刊物上的文章、部门单位的简报和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各类汇报材料。简单说,政务信息写作就是围绕“领导需要了解”和“需要领导了解”的信息进行编报。
(二)定位:从具体工作的层面看,政务信息应该定位于以下四个方面:①下情上达、上情下达。②宣传工作,展示自我。③争取上级领导支持,推动难点问题解决。④展现单位面貌,树立单位形象。
二、政务信息与新闻的异同
区别:政务信息与新闻的服务对象不同。政务信息的服务对象是党政领导,是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新闻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注意通过典型来引导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政务信息与新闻的侧重点不一样。政务信息是领导的“耳目”,是为领导掌握情况服务。新闻是领导的“喉舌”,它代表的是声音,起导向作用。
共同点:时效性和真实性。
三、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一)基本要求: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新、实、准、快、精、深。
新,是指在时间上是最近发生的事情,要有新鲜感。实,是指信息内容要真实;事件发生的程度,在语言表达上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有虚构和夸大或缩小的情况发生。准,是指准确无误地收集、整理信息,不道听途说、不捕风捉影。快,是指生成信息快、传递信息快。紧急信息随时发生随时报送,确保信息的时效性。精,是指文字简炼、文风朴实、开门见山,用最短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深,在内容上要有一定深度,力求通过一个具体的事情反映某种现象,透过这种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
(二)基本内容:从报送角度看,政务信息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映取得的成绩;二是反映重要工作、重点工程建设进度;三是反映工作中的新举措;四是反映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五是反映上级重要会议、上级领导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以及政策执行情况;六是反映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七是反映社情民意;八是反映紧急突发性的事件以及续报事件进展情况、原因、后果和对事件的处理情况。
四、政务信息的写作要领
1.准确提炼主题,做到主题鲜明、凝练。信息的主题是信息的内核和中心。主题应该正确、集中、鲜明、深刻。一条信息只体现一个主题,而主题通常在标题上体现;主题确定后,信息的内容就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如:《镇原将倾力为民办好10件实事》
2.精心制作标题,做到标题新颖、醒目。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现出高度的概括性。要把握三点原则:题文一致,一语破的,准确简洁明快。一般来说信息标题的制作有四种类型:
(1)数字型。数字最具说服力,在题目制作中找出全篇信息具有关键性、代表性的数字,来表明信息的主题或基本含义。如:《镇原县新农村建设投资过2亿》,这类标题直观明白,一目了然,不看信息内容就知道信息的中心议题。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反映工程进度、工作成绩等信息中比较常见。
(2)词汇型。此种类型的信息标题充分体现简明扼要的特点,常用来说明事情的发展过程。在制作此类标题中忌凭空产生,要通过对信息材料的分析、整理,找出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结论,用有代表性的词汇来代替。如:《庆阳市实施“三个引领”着力提高环境整治水平》,这些标题可以直接看出整篇信息的基本框架、结构、中心内容,通过对信息标题的阅读就可以知道所要说明的目的。此类标题一般在经验介绍、工作措施等推介性类型的信息中较为常见。
(3)杂合型。此种类型的信息标题是词句和数字并用,在表述上更全面准确,通过标题就能知道事情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如:《镇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帮助2000多名家庭困难学生上大学》,这些标题能够充分反映出信息的概况,达到不留悬念的效果。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综合性、突发性、动态性信息中比较常见。
3.巧妙设计结构,做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信息结构的基本要求:一是简短、灵活。二是清晰、严谨。信息结构的设计就是政务信息素材的组合。常用的方法有:一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种结构多用于反映事件类信息。二是以逻辑为顺序,按照大与小、重与轻、主与次等原则,对内容进行布局。三是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交叉运用。4.写好主体部分,做到文字简炼准确,有闪光点。这是最重要的,要做到条理层次清晰。
5.反复推敲字句,做到语言凝练、庄重精确。推敲的同时还要把好文稿审核关。
信息写作公式:标题+做法+数字+(例子)=信息
五、政务信息类型
从操作层面看,根据信息的特性,特别是信息所侧重体现的信息点,政务信息主要有以下15种类型:
(1)首位性。即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总量、规模、增幅居全国或全省首位,以及居前列位次。
(2)破关性。即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迈上一个阶段性的台阶。如
(3)全国性(全省性)。即经济和社会事业中某项工作被评为全国性(全省性)荣誉称号或成为全国性(全省性)的试点单位,或者与全国有影响力的事情发生了关系。如:《镇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4)首创性。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全国或全省首创性的成效、成果和做法,以及率先性的作为。
(5)创新性。即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创新性的做法、现象和成效。如:《镇原县郭原乡王沟圈村采用“摊厘入亩”的办法筹集新农村建设用地》(6)措施性。即体现开展某项工作的措施,既可以是过去时,也可是现在时,还可以是将来时。如:《镇原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打实》、《镇原县多措并举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7)启动性。即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工程项目或活动启动。如:《镇原县北部5乡镇安全饮水项目启动2.4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有望得到解决》
(8)计划性。即地方政府或部门专项性工作计划,以及工程项目的投资计划。
(9)成效性。即反映政务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绩和成效,既可以是某项工作全面完成后的成果、成绩和成效,也可以是某项工作或工程建设阶段性的进展情况。
(10)通报性。即对有关情况作客观的通报,或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新变化作客观的体现。
(11)紧急性。即反映紧急突发性事件或情况,以及反映后续处置情况。
(12)反映性。即反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和新问题。如:《镇原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存在四个问题》
(13)建议性。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14)调研性。即调研性的信息。
(15)经验性。即总结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典型经验。分析一下有无偏差,或存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问题,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