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江津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02:4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重庆市江津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重庆市江津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重庆市江津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关于重庆市江津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帮助农抵御疾病风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效途径。重庆市江津区在区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内部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各项标准,努力为广大参保农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基本情况:

(一):主要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支持,农民参与,社会资助的一种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按照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大病统筹为主、兼顾门诊补偿,公开公平、民主监督的原则,实行区办、区乡(镇、办)共管体制,要求以户为单位参加(户不漏人),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55元。其中,农民每人每年交纳15人,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按参加合作医疗人数每人每年补助40元。农民朋友患病可凭本人的医疗证在本区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服务的医疗机构就诊,需转诊的按逐级转诊制度执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费用按每人每年12元标准划入家庭帐户,包干使用。每户年报销门诊医疗费用数额不得超过家庭帐户总额,年末有节余可转入下年度使用,但不能抵付下年度个人应交纳费用。

住院医疗费补偿设立起付线和封顶线。起付线标准为:乡(镇、办)卫生院100元,区级医院200元,区外定点转诊医院500元;封顶线(即个人在1年内可获得累计支付的住院医疗费总额)标准为20000元。参合农民朋友每次住院的医疗费用可在起付线以下时由个人负担,超过起付线后的医疗费用从住院医疗基金分段按比例报销。在乡(镇、办)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101---3000元报销45%;3001---10000元报销55%;10001元以上报销60%。在区级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201---3000元报销35%;3001---5000元报销30%;5001---10000元报销35%;10001元以上报销40%。外出打工、暂住、探亲期间因急诊抢救在异地住院的,按相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报销比例的50%报销。

(二):运行情况:

从2003年合作医疗在我区试点以来,我区成立了新型医疗合作管理小组,下设合作医疗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对医疗行为和报账工作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管理,协调各方工作。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区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补偿政策逐步完善,补偿水平逐步提高,报销程序逐步简化,监管能力逐步加强,资金使用合理安全,农民信任度明显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区新农合参合率由2003年的81%上升至2008年的95%。2003-2007年,全区新农合资金支出9751万元,其中统筹资金支出9029万元,补偿186818人次。统筹资金支出包括住院补偿7836万元,慢性病补偿154万元,村卫生站观察治疗(门

诊统筹)补偿488万元。统筹资金使用率平均为90%,受益率平均为7%,补偿比平均为30%。2008年我区共有690257位农民参加新农合,1-6月,新农合资金支出2605万元,其中统筹资金支出2364万元,补偿35400人次,家庭账户支出241万元。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合作医疗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区党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部署,在领导层形成共识。及时召开动员大会,与各镇各村签订责任状,做到层层落实,确保既定目标的完成,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2: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形成共识。

宣传工作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首要环节,只有让农民真正理解了政策,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和支持。

首先,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工作人员耐心,积极,细致的回答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

其次,通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形式,定期公布新型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和基金的运行情况,实行阳光操作,让广大农民真正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此外,还采取了出专栏,挂横幅,贴标语,发宣传单,宣传资料等形式,与农民面对面的交流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解除其疑惑,调动其积极性。

3:严格合作医疗病人的管理,保证基金的合理使用。

入院时,认真核查病人身份,严格掌握入出院时间,严禁冒名就医和挂床住院。每两周医保科和合作医疗办公室的人员进行检查。如有冒名住院或者挂名住院的不予报销,并对相公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实行一日清单制,严格实施关于合作医疗的药品,诊疗项目以及服务设施使用范围的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和重庆市物价部门的物价政策。确保无假药,劣药。对于在报销范围内的同类药品有若干种选择时,在质量标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觉得引诱或强制病人使用特殊项目和自费药品。

严格按《重庆市江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综合目标责任考评标准》控制各项住院指标。平均住院床日8.6一天,床日费用268元,人均住院费用2570元,自费项目金额占医药费总额的8%,住院医药费补偿率27.58%,转诊转院率在2%以下。

为每位住院病人建立档案,每月资料整理归档,以备查阅。对基金的使用,做到收支两条线,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咨询,投诉和举报制度,实行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制度监督相结合。4: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优质服务。

坚持首诊医师负责制。无推诿病人的现象发生。此外,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将医疗纠纷和医疗投诉降到最低。

三:建议:

1: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还有少数农民朋友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愿参加合作医疗。针对这种情况,要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农户,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极少数不愿或没有参加合作医疗的群众,要上门多做思想工作,采取帮扶措施,促使其转变观念。

2:要进一步规范运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有许多问题还有待探索和解决,比如转诊制度的规范,医疗机构间的衔接,区、乡两级合管办和医疗机构的关系协调,计算机网络管理,报销比例等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更加规范。

3:要进一步规范用药目录。现行合作医疗的用药目录已不适应形势发展,不适应农村基本用药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报销额度,可能造成基金沉淀。药价和各种收费标准应张榜公示,并向群众作必要的口头解释说明,不能让群众去猜测、揣摩药价和收费,要让群众吃放心药、打明白针,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种收费中的误会。

4: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强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加大医疗费用控制力度,完善单病种限额收费管理,从严核定各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人次和次均住院费用,严格控制医药费用,降低农民负担,减少新农合基金不必要支出,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另外,要完善病历与处方评价制度,定期抽取定点医疗机构病历和处方,由新农合专家委员会集中对其评价,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5: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对于引导农民在基层就近就医、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的配套建设和合格卫生站的建设,重点培训好乡、村两级卫生人员,提升农村卫生服务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6: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严明工作纪律

总的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为广大的农民带去了一定的实惠的,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不可否认,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确实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调查和研究,从而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重庆市江津区司法局

重庆市江津区司法局第五期2007年3月15日

我区召开法制建设暨司法行政工作会议

3月14日,江津区法制建设暨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在区府中会议室隆重召开。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程树荣同志作了题为《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服务平安和谐江津建设》的工作报告。区政府副区长顾义友同志就如何开展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打造法制服务型政府提出了要求。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法制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李德良同志代表区委、区人民政府就新法制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作重要讲话。

会上程树荣同志回顾总结了2006司法行政工作,并就2007年工作讲了七个方面意见:一是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维护我区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二是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升我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三是认

真实施法律援助“民心工程”,努力实现法律援助工作目标。四是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为促进我区和谐稳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五是切实运用好国家公证的信用保障和法律证明作用,预防和减少法律诉讼纠纷。六是突出抓好司法所建设,努力为基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好务。七是积极推进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努力提升司法鉴定的社会公信力。

李德良书记结合我区法制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实际,要求广大司法行政工作者要围绕全区大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在构建和谐江津中的职能作用。一是发挥好法制宣传职能。要把与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放在突出位置,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要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为构建和谐营造良好的法制舆论环境。二是发挥好法律保障职能,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水平。认真落实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的各项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要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扩大试点面,努力提高矫正质量。三是充分挥法律援助职能,努力为社会弱势群体排忧解难。要选好配强法律援助机构人员,加强法律援助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援助质量,努力为库区移民、困难群众、农民工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四是发挥好法律服务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要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提高法律服务水平。着力加强对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和整顿和规范,促进法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五是进一步整合司法行政职能,自觉服从服务于江津经济发展大局。要主动介入城区拆迁、重点工程建设、征用土地、企业

改制、农村土地流转等发展中的稳定工作,积极化解群体性纠纷。组织律师和法律服务者积极参与涉法信访工作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为党委政府分忧解数人民群众解难。

最后,李书记就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切实加强组织建设,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好、执行好。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宗旨意识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三是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四是加强基层司法所业务建设、制度建设;充实、配强司法所的人员力量,强化教育管理,不断提高队伍素质;积极解决和改善司法所的工作条件,保障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在基层得以充分发挥。

会上通报和表彰了法律援助、司法行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举行了规范化司法所授牌仪式,并与部分责任单位代表鉴定了《2007法制建设目标责任书》。会议由区府副区长顾义友同志主持。各镇(街)分管领导、区委各部委、区级各部门、镇(街)司法所长、重点企事业单位分管法制工作负责人、几江城区法律服务机构负责人等共计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抄送:重庆市司法局,江津区委办、区府办、区人大办、区政协

办、区委政法委

发:本局各科、所、处、室,各法律服务机构

第三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一、活动目的:青春献和谐 关注合作医疗 关注新农村

二、活动对象:xx省xx市xx镇xx村全体村民

三、活动项目及目的:制定关于合作医疗的调查表,将其发放到村民手中,通过村民的填写情况对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有客观清醒的认识,通过此次活动增强农民对合作医疗的认识,此次实践主旨在通过农村及医疗机构的调查,深入农村,深入农民,深入农村医疗现状,采农民心声,从而了解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情况、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知晓度和了解情况、以及相关的医疗情况满意程度。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为政府解决问题,新方案的制定、数据的采集和相关信息的来源提供所能及的帮助。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完善、更加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更好的为广大农民服务。在此次实践中,也为更好提升自身社会实践服务本领与经验,为新农村及和谐社会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年暑假,我参与了我镇由社区两委班子组织、社区成员共同参加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小型调研活动,通过走访辖区居民、了解农户、听取社区老干部情况介绍,对这项工作有了初步了解。2002年10月,国务院召开了有中央政府各部门和省级政府主要领导人参加的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会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强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等等。市政协很快在2003年初组织进行了农村卫生工作专题调研,其中关于新型合作医疗的摸底调查是调研的主题之一。我参加了此次调研,亲身感受到了当时大多数农民对这项政策的实施持怀疑、观望态度,包括我们的一些基层干部也对开展这项工作信心不足,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一、居民对此项政策的态度

大多数居民对这项政策的实施表示支持和参与,我社区居民参与率达95%以上。也有部分居民对此制度缺乏了解,持观望态度。由于旧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瓦解和衰落给农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工作明显削弱,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不断出现。医药费用不断上涨,广大农民不堪重负,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相当普遍。调查显示,群众有病时,有38%的人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的人该住院而不住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户明显增多。农民迫切希望改变现状,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正是从为群众解决这些难题为出发点,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大多农民的观念和心态了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主动地要求参合。

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

与过去实行的旧合作医疗制度相比,有许多不同点,主要是:

1、新型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而过去的合作医疗则主要依靠乡村社区自行组织。

2、新型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方筹资;而过去的合作医疗资金,主要靠个人缴纳和村级集体经济补贴,政府各级财政不负筹资责任。

3、新型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主,重点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而过去的合作医疗主要解决小伤小病,抗风险能力差。

4、新型合作医疗实行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和管理的体制,统筹的范围大,互助共济的作用就大;而过去的合作医疗一般都以村为单位统筹,少数以乡为单位统筹,互助共济的能力较小。

三、存在问题及相对建议

一、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医疗卫生基础仍然薄弱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求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各项要素优化配套。虽全县各个乡镇都有卫生院,但医生素质不高,大多卫校毕业,卫生院卫生条件差,医疗器械不足,高科技仪器严重缺乏。农民虽然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基本的医疗保障条件跟不上,医疗条件并未改善。

(二)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有待提高

我市农民由于受文化素质和经济收入的制约,受传统生活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在目前经济条件还不宽裕的情况下,要自己出钱来保障自己健康的意识不强,部分农牧户有怕吃亏的思想。尽管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农牧民希望有基本医疗保障,但对医疗消费存在着侥幸心理,与吃饭、穿衣、孩子上学等刚性支出相比,认为看病花钱目前还是次要的,偶然的,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认识。

(三)宣传工作不到位

调查发现有93的农户只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而对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知之甚少。调查中,参保农户不知道合作医疗起报点、最高补偿限额和报销比例分别占89.15、75和96。绝大部分农牧民只知道个人缴纳10元,就认为可以报销医疗费,而对基本筹集来源,医疗补偿标准,基金管理,费用补偿程序等主要内容一概不知或者知之甚少,使部分农民产生了看了病报销不了,花的钱多报销的少,报销程序繁杂,甚至还说存在优亲厚友的不公平现象。从而不同程度的产生怨言,这都是宣传的广度不够,宣传时多是简单地、机械地发些宣传材料,而没有耐心细致的做宣传工作。不仅要使这一制度家喻户晓,而且要将主要内容做到人人皆知。

(四)报销手续比较复杂、报销比例较低。

在调查对所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有何希望时,100的农民群众都选择了提高报销标准和简化报销手续这两条。群众反映,病人就诊后到拿到报销的医药费,特别是转院治疗的,需要经过层层环节,需要较长时间。另外,报销范围小,补偿的标准也较低,起报线较高,目前我市最高补偿金额为1万元。

(五)管理工作滞后。

市上虽然成立了管理机构,但没有专职人员编制,目前市合管办只有

几名兼职人员,工作量大,人员严重不足。乡政府也是一名兼职干部,且人员变动大,业务不熟悉。市乡两级网络化管理更谈不上,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运行初期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

1、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还不够深入人心,农民对政策的理解不透彻。

各级合作医疗的工作人员要对政策领会透彻,端正为农民服务的态度,提高服务意识,让农民通过与这些工作人员的接触,理解政策,相信政府,增强积极参合的信心。

2、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大多数没有达到规范标准,不能根本解决农民就近医疗的问题。

政府应该把乡镇医疗机构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基地,给予足够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必须的医疗设备,使每一个乡镇医院都能达到统一的硬件标准。

3、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短缺问题。乡镇医院医务人员学历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人才流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各相关单位应该采取相对措施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待遇,让他们安心在基层工作。

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策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我国正在探索的新型农村保障体系,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视和关心。从调查篇二: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的调查报告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10级普专临床4.5.6班

王亚宾 2011.8.25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大学生应积极投身参加社会实践的号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建功成才为指导,我于2011年8—9月份武陟县小董乡周围乡镇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为期二周的学习实践和社会调研活动。

通过调查,掌握和反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和实施情况,并以资料形式记录储存,开展到医院以及村级诊所上门走访、访问参观等活动,深入了解政府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的推行,农村医疗的改革与发展现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了解国情,贴近民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勇担时代责任,以己所学,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我们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二、调查背景

我国是一个具有近9亿农民的发展中大国,建设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既不能走发达国家的老路,也不可能照搬目前城市依赖国家和社会救济的传统保障模式,应立足于农村,鼓励农民从自助走向互助,以合作的力量为主,配之于国家和社会的一定扶助。这是一种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村居民自愿参加,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互助型医疗保障制度。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2003年,武陟县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当年参合农民36.1万,参合率为62%;2004年,参合农民40.9万,参合率为70.2%;2005年,参合农民达53.2万人,参合率为90.4%,分别较2003年、2004年提高了28.4、20.2个百分点。三年来,该县共筹集基金3599.4万元,累计补助支出2720.6万元,全县受益农民50万人次,其中,3.9万人次享受住院补助2282.1万元,46.1万人次享受门诊补助438.5万元,有效减轻了农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该县两次万人问卷调查表明,参合农民对合作医疗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4%,群众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8%,初步达到了“群众满意,政府满意,医疗机构满意”的预期效果。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找医院相关领导亲自访谈

三、农村合作医疗的具体现状

各乡镇2010年合作医疗农民筹资情况

农民参合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分配方式和使用途径 1.实行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及镇卫生院在村级外设门诊报销药费的20%。(费用总额按辖村人口人均20元计算); 2.本镇卫生院门诊医药费报销35%; 3.本镇卫生院住院医药费报销50%; 4.区级定点医院住院医药费报销30%; 5.省、市级医院住院医药费报销15%;

6.因尿毒症住院后在同一医院血液透析发生的费用,可合并按住院比例报销;

7.在历城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中药饮片费用在上述报销比例的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使用中医适宜技术发生的费用,在原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再提高20%;实行门诊慢性病统筹的医疗机构,应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的,按住院比例进行报销; 8.每人每年报销金额累计最高3万元。

——访问武陟县新农合办公室

四、结论

目前农村及乡镇卫生院处境十分困难。许多卫生院的房屋破烂不堪,卫生环境恶劣,医疗设备陈旧,队伍素质低,不少卫生院无钱购药,职工的工资也不能按月、足额兑现,导致新生力量进不来,原有骨干留不住,种种严重问题急需解决。

农村医疗卫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农村医疗卫生基础仍然薄弱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求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各项要素优化配套。虽全县各个乡镇都有卫生院,但医生素质不高,大多卫校毕业,卫生院卫生条件差,医疗器械不足,高科技仪器严重缺乏。农民虽然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基本的医疗保障条件跟不上,医疗条件并未改善。

(二)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有待提高

我县农民由于受文化素质和经济收入的制约,受传统生活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在目前经济条件还不宽裕的情况下,要自己出钱来保障自己健康的意识不强,部分农牧户有怕吃亏的思想。尽管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农牧民希望有基本医疗保障,但对医疗消费存在着侥幸心理,与吃饭、穿衣、孩子上学等刚性支出相比,认为看病花钱目前还是次要的,偶然的,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认识。(三)宣传工作不到位

调查发现有很多的农户只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而对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知之甚少。调查中,参保农户不知道合作医疗起报点、最高补偿限额和报销比例。绝大部分农牧民只知道个人缴纳10元,就认为可以报销医疗费,而对基本筹集来源,医疗补偿标准,基金管理,费用补偿程序等主要内容一概不知或者知之甚少,使部分农民产生了看了病报销不了,花的钱多报销的少,报销程序繁杂,甚至还说存在优亲厚友的不公平现象。从而不同程度的产生怨言,这都是宣传的广度不够,宣传时多是简单地、机械地发些宣传材料,而没有耐心细致的做宣传工作。不仅要使这一制度家喻户晓,而且要将主要内容做到人人皆知。(四)报销手续比较复杂、报销比例较低

在对邻村的10家进行访问对所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有何希望时,很多的农民群众都选择了提高报销标准和简化报销手续这两条。群众反映,病人就诊后到拿到报销的医药费,特别是转院治疗的,需要经过层层环节,需要较长时间。另外,报销范围小,补偿的标准也较低,起报线较高,目前我县最高补偿金额为3万元。(五)管理工作滞后

市上虽然成立了管理机构,但没有专职人员编制,目前市合管办只有几名兼职人员,工作量大,人员严重不足。乡政府也是一名兼职干部,且人员变动大,业务不熟悉。市乡两级网络化管理更谈不上,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由以上对于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方面各种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要想改革和完善农民的医疗条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我国近些年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实践和尝试可以看出,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切实可行的好办法。我国需要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改革,并各方面支持和配合这一政策的顺利实施。

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几条建议

1、加大投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更好地发展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农村卫生服务中处于中心环节和关键地位,担负着本乡镇的预防保健、疾病诊疗和卫生行政事务管理等重要任务。建篇三: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实践主题:关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调研

时间:2015年1月27日

地点: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碧城镇

摘要:医疗保险制度旨在改善农村医疗现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切实利益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尝试以及其取得的伟大成果。这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必须要面临的重要环节,但是看病贵看病难的情况并没有完全随之而去,而医保制度的缺陷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医疗保障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使之日益完善,服务于民。

关键词:农村,医保,问题,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多,但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社会保障滞后,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妨害了社会稳定。农村医疗保障突破了农村社会保障的死角也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新曙光。可是,农村医保正处在发展前期,问题迭出,势必会阻碍其发展进程。本文旨在探索其出现的原因,提出建议解决问题使之更加完善,服务于民,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理论上来说,主要是依靠社区居民的力量,按照“风险分担,互助共济”的原则,在社区范围内多方面筹集资金,用来支付参保人及其家庭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费用的一项综合性医疗保健措施。中国农村的合作医疗,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足迹,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必然选择。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曾说,“初级卫生人员的提法主要来自中国的启发。中国人在占80%人口的农村地区发展了一个成功的基层卫生保健系统,向人民提供低费用的、适宜的医疗保健技术服务,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求,这种模式很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为: 1.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

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是以“合作社”的形式举办医药卫生事业,实际上是一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萌芽。在建国初期,由于资源有限,选取了城乡有别的福利提供原则,是农村绝大多数农民基本处于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之外,缺少医疗保健的农民采取自发的互助形式来解决医疗问题。我国农村正式出现具有互助性质的合作医疗制度是在1955年农村合作化高潮阶段。一些地方如山西、河南等地出现了由农村生产合作社举办的保健站,采取由社员群众出“保健费”和生产合作公益基金补助相结合的办法,由群众集资合作医疗,实行互助共济。1955 年初,山西省高平县米山乡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医疗保健站,实现了农民“无病早防、有病造纸、省工省钱、方便可靠”的愿望。2.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与发展

在卫生部肯定了米山乡的做法之后,其经验在全国部分地区得到推广。1959年11月,卫生部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肯定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形式,促使其进一步兴起和发展。1960年2月中央肯定了合作医疗这一办医形式,并转发了卫生部《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议的报告》,将这种制度成为集体医疗保健制度。1960年5月18日《健康报》在社论《积极推行基本保健医疗制度》中肯定了这种集资医疗保健制度的办法,这对于推动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时,全国农业生产大队举办合作医疗制度的已达40%。“文化大革命”时期,新兴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被大力推广。据世界银行(1996年)报道,当时的合作医疗费用大约只占全国卫生费用的20%,却初步解决了占当时80%的农村人口的医疗保健问题。到1976年,全国农村约有90%的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保健制度。3.合作医疗制度的衰退

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农村推行了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原有的“一大二公”“队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

解体,农村合作医疗也随之大幅衰减,1989年的统计表明,继续坚持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仅占全国的5%。

二、农村医疗保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医疗保险现状 1.农村保障水平低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而在农村100个人中,只有12人不同程度地享有商业或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在大中城市这个数字则为54。从1999 年正式实行的社会保障改革,至今已有10.895万人受益,其中近65%都是城镇的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而农民享受的社会保障率极低,作为各种商业和社会保险中覆盖面最大的社会统筹大病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不足20%。而且,农村79%的农民自费医疗,保障水平低。中国社会保障仅仅在城市开展是远远不够的,使广大农民享受到社会保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2.农村投资不足,城乡差距大

多年来,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沿袭的是向城市倾斜的思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占全国70%的农村人口却只占有30%的卫生资源。农村医疗保险资金严重不足。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开展,地方财政吃紧,许多村的集体经济已所剩无几,对农村卫生机构的补贴减少,农村卫生资源将更加匮乏。

3.“因病致贫”现象严重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供给逐渐市场化,自费医疗制度仍然占主导地位,农村医疗服务费用不断上涨,“因病致贫”、“有病难就医”在农村已不是偶然现象,农民对看病就医心存隐忧。近年来农民医疗费用的攀升超过了农民实际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许多农民已无力承担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形成“小病拖,大病抗”的普遍局面。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矛盾突出,必须改革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否则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如计划生育、传染病、流行病的管理控制等问题,都将面临严重的挑战。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 首先,缺乏激励机制农民参保热情不高,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为目的,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大病医疗负担。而患大病具有偶然性,因此,农民会因为患大病的几率小而不愿意保险费参加统筹。其次,管理存在漏洞,筹资力度不够,个别地方出现了一些违反中央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政策和试点指导原则的做法。此外,忽视地区间差异,造成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农民医保的问题。

第四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资源愈来愈集中于城市,地处偏远的农民看病(主要指大病或疑难病)不方便;更主要的,贫困农民普遍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往往有病不看,小病拖大,大病等死;与此同时,由于贫困,也由于缺乏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他们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陷入恶性循环,医疗保障的缺失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发展的严重阻碍。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家提出: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为了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我对我所在地区的合作医疗试点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表明,由政府主导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1、首先,从中央到省、市、县都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即政府应当对公共卫生和农民健康承担责任,这意味着这种状况开始有了根本的转变。

2、部分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后,我县医院农民住院人数比往年同期成倍增加,部分农民从合作医疗中开始受益,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3、农村县乡一级医疗卫生机构有望得到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构成覆盖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然而农村医疗设施十分薄弱,长期以来,无论硬件软件建设,乡镇一级卫生院都严重滞后,而合作医疗试点强化了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建设,同时也是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均的现象向合理化方向的一点纠正。

二、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处于被动地位,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农民对合作医疗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可程度、信任和信心不足,热情不高。

2、资金仍然不足、覆盖面过小也是影响农民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合作医疗主要用于保大病,这种以保险业的原理和运作方式展开的合作医疗,对于仍处在贫困之中的农民吸引力十分有限。实际的调查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家庭是家中没有病人就不愿参保,因为农民注重眼前利益与现实利益。

3、在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政府推行的合作医疗采取的是以大病为主的模式,可能着眼于抓关键,急于打破贫、病恶性循环,希望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样做一定程度上起到鼓励“大病”的作用,由于覆盖面过低,实际结果很可能是小病没有兼顾,发展成更多的大病。从现实来看,大病都是由小病——常见病、多发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拖出来的。

4、调查中了解到,不少人对药价偏高、报销目录的限制表示不满,还有一些农民因担心报销手续繁琐对合作医疗望而却步,农民对于现阶段实施的农村合作医疗了解不多,而管理部门又缺乏有力的宣传。

三、政策反思与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设计中,县级医疗机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理所当然,保障农民健康是政府的责任,救死扶伤是医疗机构的本职。然而,在贫困地区,在自负盈亏的背景下,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实属不易。难怪医疗机构都争相要成为“定点医院”,而群众普遍反映“定点医院”看病的药费比“外边”要贵。

政策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当注重农民的参与,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变“高”的参与率为“深”的参与度。包括从政策设计、具体实施、筹资与监督管理各个环节都应当体现参与性和公开性。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模式的农村合作医疗,不宜搞“一刀切”。同时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卫生防疫、健康教育,尤其是农村医疗卫生知识普及的投资力度,杜绝出现“小病拖大”、“大病等死”的现象。

第五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孝感市毛陈镇同欢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开展情况,分析该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制约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的主要因素,并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建议。

(二)调查地点:孝感市毛陈镇同欢村

(三)调查时间:2010年8月27日

(四)调查对象:孝感市毛陈镇同欢村村干部和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五)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六)调查课题历史背景资料:

我国在50年代就初步建立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并开始兴办合作医疗,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卫生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由于多种原因,困难和问题很多。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农村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的改善幅度缓慢,城乡居民医疗水平差距加大,特别是农民群众缺乏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难以抵御重大疾病的风险,有病不医、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突出。

鉴于此,我国政府曾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后期两度试图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当时推行的是“民办公助,自愿参加”,这实际上是在制度设计上没有明确社会保障国家主体责任的定位,路子没有走对,资金不到位,再加上卫生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所以最终均未能成功。本世纪初,伴随着城乡发展不协调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在制度设计、政策制定上的根本转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国家在多方调查、论证的基础上,于2002年重新开启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工作。

2003年,我国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即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并提出远景规划,2008年全国农村地区要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农合制度。

(七)调查事实:

孝感市毛陈镇同欢村于 2006年1月1日正式启动试点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达2483,参合率为93.5%。孝感市毛陈镇同欢村合作医疗可筹集资金来源包括三方面:农民每人每年缴纳个人参合资金15元,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按每人每年补助20元,省财政补助15元,区财政补助5元。其中,农村五保户、特困户的个人参合资金由市乡两级财政解决。参合人员以下四种情况下可得到相关医疗补助:

(1)在保障期限内因病发生住院费用的人可得到一定的补助(以补助住院费用为主),具体补助方案如下:

定点医疗机构 起付线(元)补助比例(%)

乡、镇、街道卫生院(医院)8055

市级医院 30045

市级以上医院 80030

封顶线:每人每年累计医疗补助20000元内

(2)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主要分娩产妇能享受80元的补助;

(3)对癌症、精神分裂症、中风后瘫痪、尿毒症、肝硬化晚期等患特殊重大疾病的人,可予以适当医疗门诊补助;

(4)五保户、特困户患大病,其住院医疗费用超过封顶线,符合条件的可向市民政部门申请大病救助。

(八)新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深入开展,农民参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民患者到乡村卫生院就诊住院急剧增加。加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欠账,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医疗供求矛盾,给乡镇卫生院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一、保障水平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

大。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有的定点医院、乡镇定点卫生院相关管理者和医护人员认为医生就是看病,不考虑某种药是不是在合作医疗用药的目录之内,甚至有个别乡镇卫生院对外伤等疾病采取回避的办法,针对结核病、精神病、儿科病等病种的药品偏少,不利于解决参合患者的实际困难。“看病难、看病贵”仍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设备简陋,人才匮乏.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虽然农民到所在乡镇卫生院看病能报销的更多,但有些病在那里根本难以治疗,或者难以放心,不得不舍近求远到省市大医院看病,不仅医疗负担随之加重,而且很难报销或者报销数额极低,贫困农民仍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甚至有的只能放弃治疗.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新农合制度开始实施后,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部分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改善乡镇卫生院的简陋设备,如何使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这些成为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推进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处于被动地位,“参与率”高而“参与度”低

(2)资金仍然不足,实际覆盖面偏小

(3)仍是“富人看病”,穷人反而被排斥

(4)“大病”“小病”难以兼顾,“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合作医疗模式缺乏可持续性

(5)组织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偏高

(九)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涉及千家万户、维系农民健康的“民心工程”,也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为农村实事之

一、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之一——“农民健康工程”的头号重要内容。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新农合工作的重大意义,把这项造福广大农民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

(1)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宣传

方法,利用多种方式,帮助群众算大帐、算细帐、算长远帐,引导他们克服侥幸心理,转变单纯“受益”的观念,强化健康投入和互助共济意识,增强参合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广泛宣传医疗服务机构不同的报销比例和医生用药告知制度,切实保障农民权益。要强化和普及农村健康知识教育,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切实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

(2)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和为民办实事的内容,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的内容。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我镇每年实施方案,真正把这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当十分注重农民的参与,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变“高”的参与率为“深”的参与度。包括从政策设计、具体实施、筹资与监督管理各个环节都应当体现参与性和公开性。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模式的农村合作医疗。不宜搞“一刀切”。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点应当及时由“保大病”调整为“预防保健为主”。一方面国家加大对农村卫生防疫、健康教育,尤其是农村医疗卫生知识普及的投资力度。另方面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方向着重放在社区能够治疗、不需住院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杜绝“小病拖大”、“大病等死”。

(5)变“大病统筹”为在贫困山区农村实行普遍的“大病救助”。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负责,并可吸收民间捐赠。管理上须与“合作医疗”完全分开。“大病救助”不同于目前已经实行的“农村特困医疗救助”,覆盖面应当更广些。建议由政府扶贫开发部门或民政部门负责,另设专项基金。

(6)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当与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同步进行,重点在农村现有医疗资源的重新整合。体制上强化村级卫生室和社区医生的功能,相应弱化乡镇卫生院。可考虑将乡镇卫生院医生全部转为包村的社区医生,农民对社区医生有选择权,同时鼓励有资质的民间医生私人医生参与社区医疗保健市场竞争。

(7)采取措施进一步平抑农村药价。在县一级医院推行医药分开,扶持建设平价药房。鼓励发掘和发展中草药、针灸等民间医疗方法,大幅降低医疗成本。

结束语:总而言之,尽管中国农村的医疗卫生形势依然严峻,但政府正在努力为尚未参合的近八亿农民提供医疗保障,并明确提出了政府增加投入的责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试点是一个大胆的历史性开端。当然,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或面临很多挑战。指出问题总是相对容易的,更多的挑战来自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不断完善政策,但毕竟这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令人欣慰的是,有大量的经验可以参考,这包括九十年代城市医疗改革的经验、过去旨在复兴农村合作医疗的数次尝试,以及来自国外医疗卫生发展的经验。有理由相信,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推行和制度不断完善,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并促进城乡和谐、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下载关于重庆市江津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重庆市江津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问题是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对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精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旨在改善农村的医疗现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推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

    《重庆市江津区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第一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规划编制目的 为了全面推进江津区域经济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特编制《重庆市江津区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1年7月—9月 调查地点:广东省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 调查对象:政府部门(卫生局)、医疗机构(医院)、受众(农民) 调查方式:采访及问卷调查摘......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社会事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具体的地方条例、政策落实情况及广大参合户的反映是具有一定调查价值的。村民普遍反应......

    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与方法贫困山区农民普遍面临“看病难”的问题。一方面医疗卫生资源愈来愈集中于城市,地处偏远的农民看病(主要指大病或疑难病)不方便;更主要的,贫困农民普遍无力支付......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今年9月,我参与了石羊塘社区组织的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小型调研活动,通过走访辖区居民、了解农户、听取社区老干部情况介绍,对这项工作有了初步......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一、活动目的:青春献和谐 关注合作医疗 关注新农村 二、活动对象:xx省xx市xx镇xx村全体村民 三、活动项目及目的:制定关于合作医疗的调查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