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
(2005年6月7日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436号公布,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发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下称军队)在抢险救灾中的作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军队是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执行国家赋予的抢险救灾任务是军队的重要使命。
各级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做好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组织、指挥、协调、保障等工作。
第三条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主要担负下列任务:
(一)解救、转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员;
(二)保护重要目标安全;
(三)抢救、运送重要物资;
(四)参加道路(桥梁、隧道)抢修、海上搜救、核生化救援、疫情控制、医疗救护等专业抢险;
(五)排除或者控制其他危重险情、灾情。
必要时,军队可以协助地方人民政府开展灾后重建等工作。
第四条 国务院组织的抢险救灾需要军队参加的,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按照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办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需要军队参加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通过当地同级军事机关提出,当地同级军事机关按照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办理。
在险情、灾情紧急的情况下,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直接向驻军部队提出救助请求,驻军部队应当按照规定立即实施救助,并向上级报告;驻军部队发现紧急险情、灾情也应当按照规定立即实施救助,并向上级报告。
抢险救灾需要动用军用飞机(直升机)、舰艇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提出需要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应当说明险情或者灾情发生的种类、时间、地域、危害程度、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需要使用的兵力、装备等情况。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建的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应当有当地同级军事机关的负责人参加;当地有驻军部队的,还应当有驻军部队的负责人参加。
第七条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应当在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具体任务由抢险救灾指挥机构赋予,部队的抢险救灾行动由军队负责指挥。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当地军事机关及时通报有关险情、灾情的信息。
在经常发生险情、灾情的地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军地双方进行实地勘察和抢险救灾演习、训练。
第九条 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军分区(警备区)、县(市、市辖区)人民武装部应当及时掌握当地有关险情、灾情信息,办理当地人民政府提出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事宜,做好人民政府与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部队之间的协调工作。有关军事机关应当制定参加抢险救灾预案,组织部队开展必要的抢险救灾训练。
第十条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装备、物资、器材等保障,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部队的抢险救灾行动;铁路、交通、民航、公安、电信、邮政、金融等部门和机构,应当为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部队提供优先、便捷的服务。
军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所需要的燃油,由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部队和当地人民政府共同组织保障。
第十一条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需要动用作战储备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必须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对消耗的部队携行装备器材和作战储备物资、装备器材,应当及时补充。
第十二条 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部队做好饮食、住宿、供水、供电、供暖、医疗和卫生防病等必需的保障工作。
地方人民政府与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部队应当互相通报疫情,共同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第十三条 军队参加国务院组织的抢险救灾所耗费用由中央财政负担。军队参加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所耗费用由地方财政负担。
前款所指的费用包括:购置专用物资和器材费用,指挥通信、装备维修、燃油、交通运输等费用,补充消耗的携行装备器材和作战储备物资费用,以及人员生活、医疗的补助费用。
抢险救灾任务完成后,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及时统计军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所耗费用,报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审核。
第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险情、灾情频繁发生或者列为灾害重点监视防御的地区储备抢险救灾专用装备、物资和器材,保障抢险救灾需要。
第十五条 军队参加重大抢险救灾行动的宣传报道,由国家和军队有关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新闻单位采访、报道军队参加抢险救灾行动,应当遵守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 对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中有突出贡献的军队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死亡或者致残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优待。
第十七条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
第二篇:牢记人民军队宗旨 奋勇参加抢险救灾范文
牢记人民军队宗旨 奋勇参加抢险救灾
建国60年来,我军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指示,奋勇参加抢险救灾,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建立了卓越功勋。为了使大家对我军参加抢险救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今天,我将以《牢记人民军队宗旨,奋勇参加险救灾》为题,从基本概况、重要意义及实践启示三个方面给大家作以汇报。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问题:人民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基本概况。主要从基本概念、主要任务和建国以来我军抢险救灾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三个方面给大家作以简要介绍。
(一)基本概念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抢救各种险情和抵御各种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帮助人民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活动,是党和国家赋予我军的一项神圣使命,是和平建设时期我军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是部队在和平建设时期情况最紧急、组织最困难、实施最复杂、任务最繁重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之一,是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也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二)主要任务
在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抢险救灾中,我军积极解救、转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员;保护重要目标安全;抢救、运送重要物资;参加道路(桥梁、隧道)抢修、海上搜救、核生化救援、疫情控制、医疗救护等专业抢险;排除或者控制其他危重险情、灾情,协助地方政府开展灾后重建等。
(三)丰功伟绩
这里有三组不完全的数字统计:
第一组,1949-1985年,全军参加各种抢险救灾共34.88万次,出动兵力1300余万人次,救出遇险群众400余万人,其中出动万人以上的大规模抗洪救灾、抗震救灾、抗风救灾就达百余次。《当代中国军队群众工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
第二组,1980-2007年,全军参加各种抢险救灾共41万余次,出动兵力2300余万人次,救出遇险群众1000余万人次,出动车辆100多万台次,出动飞机舰船10万余架艘,转移物资2亿余吨。(2007,北京,建军80周年图片展)
第三组,2007-2008年,军队和武警部队共计出动兵力60万人(次),各型车辆(机械)63万台次,飞机和直升机6500余架次,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139万人次,参加抗洪、抗震、抗冰雪、抗台风和灭火等救灾行动130余次,抢救转移群众1000万人次。(2007-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60年来,我军在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保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检验和锻炼了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展示了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军在抢险救灾中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绩,那么,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呢?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问题:人民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重要意义
参加抢险救灾是人民军队履行历史使命和根本宗旨所在,是满足和平时期国家利益的需求、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60年来,人民军队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对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参加抢险救灾是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期历史使命的重要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九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人民军队在和平建设时期,不仅要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而且要积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2005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指出:“军队是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执行国家赋予的抢险救灾任务是军队的重要使命”。因此,军队参加抢险救灾,不仅是人民军队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一项神圣使命。在60年的抢险救灾中,我军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高昂的战斗精神,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忠实履行了人民军队的神圣使命。
(二)参加抢险救灾是人民军队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实际行动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是拥护政府,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实际行动。一方面,每一次抢险救灾人民子弟兵都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以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来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同灾区人民一道战胜灾难,赢得胜利,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保卫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成果。另一方面,各种灾害的突发性和残酷性,往往会造成群众心理恐慌,一些不法分子也会趁机作案,有时还会出现谣言,容易引起社会震荡,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我军以其崇高的威望、极强的战斗力在稳定民心中发挥着坚强的柱石作用。1998年九江抗洪中,正当洪水不断上涨,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当人民解放军奉命进驻九江参加抢险救灾时,人民群众决心同广大官兵共同战斗。可以说,人民军队在抢险救灾中稳定民心、稳定社会的柱石作用是其他任何社会力量所不能替代的。
(三)参加抢险救灾是检验和锻炼部队和平时期遂行任务的重要平台
参加抢险救灾不仅是检验我军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极好时机,而且也是锻炼部队、提升战斗力水平的重要平台。一方面,抢险救灾行动一般都时间紧迫,兵力众多,加上环境恶劣、情况复杂,不论是指挥决策、机动部署,还是救援攻坚、综合保障,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严峻地考验着军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另一方面,抢险救灾事发突然,时间紧迫,锻炼了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活机动能力;抢险救灾情况复杂,锻炼了各级指挥员随机应变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抢险救灾任务艰巨,培育了官兵藐视一切艰难困苦,敢打硬仗、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培养了部队吃大苦、耐大劳、打硬仗、打恶仗和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抢险救灾中军民并肩战斗,使部队官兵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境界,激发了爱国奉献、爱军习武的政治热情。
(四)参加抢险救灾是密切新时期军政军民关系的重要途径
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抢险救灾,解救人民生命安全于危难之中,使人民群众像战争年代那样,切身感受到新时期人民子弟兵的可亲可敬可爱,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民子弟兵的感情。同时,通过军民并肩战斗,使官兵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境界,加深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条心的深厚情谊。在抢险救灾战场上,到处传颂着一个个军队对人民一片爱心,人民对子弟兵一往情深的动人事迹。例如,在1998年抗洪抢险中,许多群众自发慰问部队,送水送饭,救护伤员,当部队回撤时,万人空巷,用“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为部队送行,官兵们以“人民是靠山”的歌声向亲人告别,到处是依依不舍、挥泪惜别的动人场面。通过抢险救灾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密切了新形势下军政军民关系,使广大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深情得到新的升华。
(五)参加抢险救灾是树立我军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不仅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树立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在抢险救灾中,人民军队充分发挥表率、传播和窗口的社会示范功能,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民军队以大无畏的英雄壮举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危济困,急人所难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表现了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特征,带动了受灾群众互帮互助,树立了人民军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进程中的光辉形象。可以说,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是世界各国军队的普通职能,但是,不管从反应速度,还是兵力规模;不论是部队作风,还是技术水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面对“5•12”特大地震灾害,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时间展开救援,第一时间突进汶川,强大的抗灾救险能力令世界刮目相看。
(六)参加抢险救灾是我军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我军的性质宗旨涵盖和反映了国际人道主义,国际人道主义和我军的性质宗旨具有一致性。我军抢险救灾行动由国内延伸到国外,其目的就是维护受灾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就是践行国际人道主义的具体表现。在国外抢险救灾中,我军大力弘扬国际人道主义,帮当地政府之所需,急当地人民之所急,不怕流血流汗甚至牺牲生命的危险,奋力解救受灾地区人民于危难之中。近几年来,我军先后参加了多次国际救援行动,赢得了受灾国和其他国际社会人民的广泛赞誉。如,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救援中,我军在25天的时间里救治了10402
名伤病员,手术284例 ,救治的病人总数居各国救援队前列。人民军队的国际人道主义灾难救助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舆论的高度评价,谱写了一曲曲人民解放军海外国际人道主义灾难救助的英雄赞歌。
刚才,我从六个方面讲了我军参加抢险救灾的重要意义,那么,在60年的抢险救灾中,我们到底取得了哪些经验呢?最后,我们看第三个问题:建国以来人民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实践启示。
在60年波澜壮阔的抢险救灾斗争中,广大官兵英勇奋战,顽强拼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在人民军队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认真回顾和总结60年抢险救灾的成功实践,对如何有效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续写抢险救灾新篇章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只有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才能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在抢险救灾中,各级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确保部队与党中央目标一致、决心一致、步调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如,1976年,我国天灾人祸不断,政治局势复杂多变,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去世,又发生了河北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危难之际,各救灾部队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在震后不到24小时,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海军、空军、工程兵、装甲兵、基建工程兵等11个师另4个团、8个营,以及大批医疗队,共计10万余人按时进入唐山,迅速展开救灾行动。这与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市发生飓风后,美军救援行动迟缓,日本自卫队在东京大地震中的表现无法令人满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践充分证明,人民军队只有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才能形成万众一心、奋勇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从而为完成抢险救灾任务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二)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才能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思想政治工作是军队产生强大战斗力的思想保证,也是军队完成抢险救灾任务的思想保证。在1998年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这次抗洪抢险的整个过程都贯穿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了广大官兵的斗志和士气,增强了他们战胜洪水的决心和信心”。在历次抢险救灾中,我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有优势,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坚持用人民群众的英雄事迹和空前的拥军热情教育激励部队。广大官兵也自觉尊重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积极为灾区人民献爱心送温暖。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中,全军共帮助灾区搭建房屋9.9万间,助建学校546所,派出医疗队83.69万人次。实践反复证明,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夺取抢险救灾胜利的思想保证。
(三)只有建立军地一体化指挥体制,才能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抢险救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参加抢险救灾的力量来自各个方面,军队内部有各个不同的兵种、野战军、军队院校,还有省军区系统,地方的力量也来自各个部门和系统。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的、指挥关系明确的一体化指挥体制,才能对抢险救灾行动实施有力的组织和领导。尤其是《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颁布后,各部队在抢险救灾中始终坚持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了精干、高效、联合的军地一体化指挥体制,有力地提高了指挥效率。在“5·12”抗震救灾中,依托新型一体化指挥平台,我军顺利实现了多军兵种密切协同,一体化的联合搜救,一体化的军民整体保障,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决定性胜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实践有力地证明,只有建立科学的一体化指挥体制,才能实现对抢险救灾行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四)只有科学制定相关法规,才能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提供完善的制度保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面临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规制度,以保证军队参加抢险救灾行动的正规化法制化。为此,1997年中央军委批准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正式将抢险救灾纳入部队军事行动的范畴。1997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58条规定:“现役军人应当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热爱人民,保护人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完成抢险救灾等任务”。特别是2005年《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的颁布,对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任务、组织、指挥、协调、后勤保障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些法规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对部队依法参加抢险救灾提供了制度保证。实践深刻证明,抢险救灾属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军事行动的一个特殊模块,必须纳入法规保障体系,才能确保抢险救灾制度化。
(五)只有充分发挥军队科技优势,才能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提供专业的力量保证
为适应抢险救灾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军既努力发掘军队先进科技装备的优势,使其充分运用于抢险救灾行动之中去;又大力加强抢险救灾力量建设,着力打造具备抢险救灾科学技能的专业队伍,从而改变了以往军队在抢险救灾中的人海战术,做到有备而动,科学救灾,有效地提高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效率。如,在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中,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组建小汤山医院的命令,军队充分发挥在医疗科技方面的优势,为夺取北京市抗击“非典”的全面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我军在抢险救灾专业力量建设上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先后组建了19支抗洪抢险专业部队,主要承担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珠江、闽江等7大流域、两大湖泊的抗洪抢险任务。实践深刻说明,只有加强抢险救灾的专业力量建设,才能提高抢险救灾的效益,减轻灾害后果,降低救灾成本。
(六)只有把以人为本和尊重科学相结合,才能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提供科学的效益保证
在抢险救灾中,各级指挥员始终坚持把牺牲奉献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注意发挥我军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突击性强、反应快速的优势,又注意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降低抢险救灾的成本,提高抢险救灾的效率。广大官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如,在“5·12”抗震救灾中,坚持以人为本,恪守生命至上,成为部队救灾行动的一条主线。兵力大集结、生命大营救、抢通道路大决战、对被困群众实施大转移„„灾区群众升起了生命的希望!同时,又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在抢险救灾中的重要作用。此次抗震救灾涉及运输、医疗、防疫、机械、通信、电力抢修等多个专业技术领域,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实践科学证明,军队参加抢险救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树立科学的态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为抢险救灾提供科学的效益保证。
同志们,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抢险救灾的任务将会更加繁重,人民群众对军队的期望和要求也将会更高。这就要求人民解放军必须牢记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再接再厉,不辱使命,在抢险救灾的伟大斗争中再立新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关于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参加
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意见
沈转组发〔2002〕4号
各区、县(市)人事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直各单位:
根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和《关于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转联〔2001〕8号)及《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市政府〔2001〕5号令)的规定,现对我市2001年及以后所接收的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参加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1、为保障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基本医疗的需求,决定为我市目前已经接收和今后即将接收的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统一办理“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具体参保日期为:
2001年的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从2002年10月1日起参加居住地基本医疗保险统筹,11月1日后享受医保待遇。居住地未实行医疗保险统筹,可暂时参加市级基本医疗保险统筹。
2002年及以后的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从翌年的1月10日参保,2月10日后享受医保待遇。
2、基本医疗保险费由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个人和市财政及干部所居住的区财政共同缴纳。市财政、区财政按其年退役金总额8%比例缴纳(市、区各承担50%)。个人承担部分按本人年退役金总额的2%比例,由市军转办代扣,一次性上缴市财政局。自主择业军队专业干部居住地实行医疗保险统筹后,市财政所负担部分和市军转办上缴部分由市财政拨付干部居住地区(县)财政。
3、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按《沈阳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享受居住地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补助金由居住地区、县(市)财政负担。
4、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在参加医疗保险的同时,要按有关具体办法参加全市统一的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保险,缴费按规定办理。
5、按《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为每位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建立个人帐户并办理相关事项。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服役期间的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基金余额并入新建的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其在部队的缴费年限视同地方的连续缴费年限。
6、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被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停止享受上述医疗保险待遇,按照市政府的有关规定,享受所在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所需经费由所在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缴纳,同时个人随同本人转移。
7、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市人事局和市军转办是全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协调、经办、管理、实施、监督、检查部门,各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各司其责、互相配合,切实做好我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8、本意见中未尽事宜,由市军转办协调有关部门进行解决。
二○○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参加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学习情况汇报
参加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学习情况汇报
*年*月*日至*月*日,我参加了在“**大厦”举办的“**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做为一名刚到地方工作的转业干部,这个机会难能可贵。培训中,我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遵守培训纪律,自觉维护我局干部形象,取得了综合评定优秀的好成绩,同时在班级**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被评为优秀学员。这次培训我主要有以下两方面收获:
一、丰富了专业理论知识,强化了法律意识,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专业理论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我在部队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和文字工作,自以为专业理论方面底子厚,能力强,能游刃有余。通过培训,才了解到自己的浅薄,来到地方,我们必须从零开始,填补空白。通过近二个月的培训学习,认真学习了政府职能结构与运作、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经济、依法行政、公文写作、电子政务等专业知识,同时通过部分课程的学习,加深了对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
二是法律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这次培训,通过法律法规授课、专题案例分析等形式,学习了地方工作须知的法律法规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我的法律意识,也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是事业心责任感进一步得到增强。原来在部队工作和生活,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各方面情况了解不够深刻,通过参加培训学习后,特别是听取了专家教授的讲课和优秀转业干部的经验介绍后,对地方的发展情况和地方政府的运作情况的有了进一步了解,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
二、调整了心态,得到了缓冲,增强了干好地方各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面对复杂的社会新环境,如何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和压力,是自身能否走出困境重新步入新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自己今后近三十年的工作、生活能否顺利开展下去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是摆正心态。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做到心随人转。要甘当普通老百姓,与群众打成一片;要保持低姿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从零开始、从头做起的心态。
二是积极适应。“欲改变之,则先适应之”。尽快熟悉新工作,融入新工作环境,学会不断调整自己,努力改正与新的工作环境不协调、不和谐的东西。注意总结经验,对一个工作阶段结束或一项任务完成后,及时对其中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摸索规律,为今后的工作不断进行铺垫,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是有所作为。本职工作的完成情况是检验转业干部能力的一块试金石。因此,我们必须在本职岗位上竭尽全力,有所作为,从而赢得领导、同事对自己的信任。同时,要注重团结,和同事搞好关系,处处体现出转业干部海纳百川、容人容事容言的胸襟
第五篇:关于企业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抢险救灾情况说明
关于企业积极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抢险救灾情况说明
昆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我公司作为局下属国有企业,全力响应主管单位号召,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各项抢险救灾活动。
在2008、2009我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多次参加应急抢险任务。如2008、2009年冬雪期间,我公司多次参加上级组织的扫雪抢险任务,确保了道路安全通行。
2009年8月2日,全市范围内骤降暴雨,老城区出现大量小区积水,接上级指示后,我公司立即组织抢修人员、抢修车辆、大型发电机和水泵等抢修设备,迅速赶至朝阳地区组织抢险排涝,公司上下高度重视,领导亲自到现场指挥调度,经过十几个小时抢险,至深夜抢险结束,有力保障了广大市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另外根据昆山市人民政府昆政发[2008]42号文件要求,我公司作为全市供水系统突发事件的组成单位,承担突发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理任务。
我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各级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中。
昆山自来水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三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