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司重大事项制度
************************公司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第一条总则
为使************************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加强公司统一法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和处理重大事项,根据《************************公司章程》和公司有关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重大事项是指发生的对公司的管理经营、品牌形象建设等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
第三条总公司办公室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主管部门,分公司办公室为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责任人。
第四条报告内容
(一)重大保险合同纠纷或众多保户非正常退保事件;
(二)涉及公司业务和管理的重大自然灾害或事故;重大理赔案件;
(三)重大财务事件;
(四)涉及公司运营系统的重大突发事件;
(五)涉及公司网络、硬件、软件等公司信息系统的重大事件;
(六)涉及公司业务开展的医疗卫生或其他相关政策的变
化;
(七)影响公司品牌建设、市场形象的突发事件;
(八)涉及公司的重大失泄密事件和重大违法违纪事件;
(九)涉及分公司管理人员突然离职或员工集体辞职等重大事项;
(十)涉及公司系统销售人员的集体辞职、集体投诉事件或伤亡事故等重大事项。
第五条报告标准
(一)关于重大保险合同纠纷或众多保户非正常退保事件的报告标准。
(二)关于涉及公司业务和管理的重大自然灾害或事故的报告标准。
(三)关于重大财务事件的报告标准。
1.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会计档案损毁、遗失。
2.出现可能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债务的违约情况。
3.涉及经济纠纷和未决诉讼,可能导致法院查封公司银行帐户或强制从公司银行帐户划款等经济事项。
4.外部监管部门进驻分公司进行非常规性检查。
5.其他需要报告的重大财务事项。
(四)关于涉及公司运营系统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标准。
符合公司运营管理部制定的《业务运营体系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紧急应对处理办法(暂行)》中列明的一级和二级突发事件。
(五)关于涉及公司网络、硬件、软件等公司信息系统重大事件的报告标准。
符合公司信息技术部制定的《信息系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列明的重大事故和一级事故标准。
(六)关于涉及公司业务开展的医疗卫生或其他相关政策变化的报告标准。
当地政府部门出台医疗卫生或其他相关政策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的。
(七)关于影响公司品牌建设、市场形象等重大事项的报告标准。
1.被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发函或谈话质询的。
2.被监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的。
3.被报纸、电视或网络等有关媒体作负面报道的。
(八)关于涉及公司的重大失泄密事件和重大违法违纪事件的报告标准。
1.可能对公司造成严重损失的重大失泄密事件。
2.分公司人员违法违纪被刑事拘留或被纪检监察部门采取“双规”措施审查的。
3.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违纪事件。
(九)关于涉及分公司管理人员突然离职或员工集体辞职等重大事项的报告标准;
1.分公司部门级以上管理人员未履行提前通知手续,突然离职的。
2.公司员工3人以上(含3人)集体辞职的。
(十)关于涉及公司系统销售人员的集体辞职、集体投诉事件或伤亡事故等重大事项的报告标准;
1.5人以上(含5人)销售人员集体辞职或集体投诉的。
2.造成公司销售人员严重受伤或死亡的事故。
3.其他需要报告的重大伤亡事件。
第六条报告程序
(一)各分公司发生符合本制度规定上报的事项时,应直接向总公司报告,总公司在接报后,应视情况紧急与重大与否,决定是否向保监会报告。
(二)各分公司发生符合中国保监会要求上报的重大事项时,除报告总公司外,需同时报当地保监局。
第七条报告方式
(一)一般情况下,分公司发生重大事项时,应以书面形式传真至总公司办公室,遇有特别紧急情况时,可先以电话作口头报告,然后以书面形式补报。
(二)总公司办公室接到重大事项报告后,须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并通报相关部门。
第八条报告要求
(一)报告要及时。各分公司发生重大事项后,必须于事件发生24小时内上报。遇有特别紧急重大情况时,必须于6小时内报告。如事件具有持续发展趋势的,应当随时就事件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报告。
(二)报告要客观准确。发生重大事项时,要按照事件的本来面目报告,不得夸大或缩小,更不得隐匿不报。
(三)报告的要素要齐全。要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要素搞清楚,并尽量将已采取的措施、下一步事态发展的预测等进行汇总分析,文字要简洁明了,力戒模糊、空洞、冗长。
(四)对确属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分公司隐瞒不报、漏报或未能在规定时间内上报总公司的,一经查明,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篇:公司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公司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为尽量减少决策的失误,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实现公司重大事项决策上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求,公司决定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特订制度如下:
一、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通过高层的办公会议集体讨论研究,才能最终
确定。公司最高层办公会议成员的组成,原则上由公司董事会成员和公司总经理以及三个中心总经理和党支部书记组成。若是个别专题讨论还可邀请个别专业人员参与;参加人员名单最终由董事长确定。
二、公司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公司总经理和各中心的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各部门的经理各岗位的责权划分,各单位的责权划分,由集团总经理主持的高层办公会议研究确定,董事长审批后执行。
三、公司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重大改革方案,工作计划及各单位完成目标的制定,由高层办公会议研究,经总经理审核同意,并报董事长签署后执行。
四、凡公司较大项目的投资(10万元以上)或商贸活动,必须经高层办公会议研究分析后确定;总经理签署意见后报董事长审核同意后执行。
五、公司各中心及部门的机构设置的改变,人员编制和部门副经理级以上人员的调整,必须经高层办公会议研究确定,总经理签署后执行。下属公司的增设或撤销也必须由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并报董事长批准后执行。
六、公司部门副经理级(含主管)以上人员的招聘、晋升或开除、辞退,必须经由用人单位拟定书面申请报告,报高层办公会议讨论研究确定,办公会议通过后由总经理签署执行。如是各中心总经理级以上人员还需报董事长签字后执行。
七、工资调整和奖金分配或激励方案的兑现等都要经高层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后执行。操作程序是:员工的工资调整先由行政中心人事部做好初步方案,交高层会议讨论研究,年终奖金分配和激励措施的兑现,总经理根据考核评比结果作出初步方案交高层会议集体讨论通过;会议通过后由总经理和董事签署意见后执行;激励措施的兑现,具体奖励方案必须事前公示听取群众意见;公示后3天之内由行政中心搜集各种意见;由行政中心经理汇总整理好各种意见,交高层会议集体讨论确定;若意见分歧较大时交董事长最终裁决,裁决后执行。
八、各中心、各部门或下属各单位对外各类经济合同的签订,各单位经营责任目标和经济指标的确定,必须经高层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由总经理签署后执行。
九、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认为应由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的其它重要事项。
第三篇:公司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为尽量减少决策的失误,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实现公司重大事项决策上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求,公司决定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特订制度如下:
一、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通过高层的办公会议集体讨论研究,才能最终
确定。公司最高层办公会议成员的组成,原则上由公司董事会成员和公司总经理以及三个中心总经理和党支部书记组成。若是个别专题讨论还可邀请个别专业人员参与;参加人员名单最终由董事长确定。
二、公司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公司总经理和各中心的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各部门的经理各岗位的责权划分,各单位的责权划分,由集团总经理主持的高层办公会议研究确定,董事长审批后执行。
三、公司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重大改革方案,工作计划及各单位完成目标的制定,由高层办公会议研究,经总经理审核同意,并报董事长签署后执行。
四、凡公司较大项目的投资(10万元以上)或商贸活动,必须经高层办公会议研究分析后确定;总经理签署意见后报董事长审核同意后执行。
五、公司各中心及部门的机构设置的改变,人员编制和部门副经理级以上人员的调整,必须经高层办公会议研究确定,总经理签署后执行。下属公司的增设或撤销也必须由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并报董事长批准后执行。
六、公司部门副经理级(含主管)以上人员的招聘、晋升或开除、辞退,必须经由用人单位拟定书面申请报告,报高层办公会议讨论研究确定,办公会议通过后由总经理签署执行。如是各中心总经理级以上人员还需报董事长签字后执行。
七、工资调整和奖金分配或激励方案的兑现等都要经高层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后执行。操作程序是:员工的工资调整先由行政中心人事部做好初步方案,交高层会议讨论研究,年终奖金分配和激励措施的兑现,总经理根据考核评比结果作出初步方案交高层会议集体讨论通过;会议通过后由总经理和董事签署意见后执行;激励措施的兑现,具体奖励方案必须事前公示听取群众意见;公示后3天之内由行政中心搜集各种意见;由行政中心经理汇总整理好各种意见,交高层会议集体讨论确定;若意见分歧较大时交董事长最终裁决,裁决后执行。
八、各中心、各部门或下属各单位对外各类经济合同的签订,各单位经营责任目标和经济指标的确定,必须经高层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由总经理签署后执行。
九、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认为应由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的其它重要事项。
第四篇:公司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公司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为尽量减少决策的失误,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实现公司重大事项决策上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求,公司决定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原则。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特订制度如下:
一、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通过最高决策层会议集体讨论研究,才能最终确定。公司最高决策层办公会议成员的组成,原则上由公司董事会成员和监事组成。若是个别专题讨论还可邀请个别专业人员参与;参加人员名单最终由董事长确定。
二、公司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公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以及各部门的部长各岗位的责权划分,由公司总经理主持的经营决策小组会议研究确定,董事长审批后执行。
三、公司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重大改革方案,工作计划及各单位完成目标的制定,由经营决策小组会议研究,经副董事长审核同意,并报董事长签署后执行。
四、凡公司较大项目的投资(10万元以上)或商贸活动,必须经营决策小组会议研究分析后确定;副董事长签署意见后报董事长审核同意后执行。
五、公司各部门的机构设置的改变,人员编制和部门副职级以上人员的调整,必须经经营决策小组会议研究确定,总经理签署后执行。下属子公司的增设或撤销也必须由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并报董
事长批准后执行。
六、公司部门副职级(含主管)以上人员的招聘、晋升或开除、辞退,必须经由用人单位拟定书面申请报告,报经营决策小组会议讨论研究确定,办公会议通过后由总经理签署执行。如是各二级单位总经理级以上人员还需报董事长签字后执行。
七、工资调整和奖金分配或激励方案的兑现等都要经经营决策小组会议讨论通过后执行。操作程序是:员工的工资调整先由人力资源部做好初步方案,交经营决策小组会议讨论研究,年终奖金分配和激励措施的兑现,总经理根据考核评比结果作出初步方案交经营决策小组会议集体讨论通过;会议通过后由总经理和董事签署意见后执行;激励措施的兑现,具体奖励方案必须事前公示听取群众意见;公示后3天之内由人力资源部搜集各种意见并汇总整理好各种意见,交经营决策小组会议集体讨论确定;若意见分歧较大时交董事长最终裁决,裁决后执行。
八、各部门或下属各单位对外各类经济合同的签订,各单位经营责任目标和经济指标的确定,必须经经营决策小组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由总经理签署后执行。
九、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认为应由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的其它重要事项。
二O一O年四月三十日
第五篇: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一、需要报告的事项:
1、上级有关部门来检查指导工作;
2、参加上级召开的有关重要会议情况;
3、有关部门部署或涉及全院工作;
4、涉及到公共财产变更、转移、外借和帐号借用的;
5、部门接受有关部门赞助或长期借用外单位通讯工具、车辆及其他财物的;
6、部门使用的公共设施遭受较大损失或出现交通事故的;
7、非正常渠道索取有关案件资料或统计数字的;
8、新闻部门来人来函采访案件或全院工作的;
9、涉及养老院形象或全院工作的突出事件;
10、发生泄露机秘文件或综治保卫出现问题的;
11、其他应报告的重大事项。
二、报告方式:
重大事项发生后,实行逐级呈报制度。直接责任人应当立即将情况向负责人报告;负责人向分管领导报告;分管领导向主要领导报告。情况紧急的,可直接向主要领导报告(外出时应先报告主持工作的)。
在逐级报告的同时,直接责任人所在单位对涉及到的有关单位要及时告知。
三、奖励与处罚:
重大事项的直接责任人、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知情人及时报告并妥善采取措施,避免造成不良影响或事态扩大的,由院委或工会研究决定,视情况给予表彰和奖励。
重大事项的直接责任人、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知情人有义务及时呈报主要领导,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区别情况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和党纪政纪处分。
1、隐瞒不报的;
2、扩大或缩小事态进行谎报的;
3、有意拖延报告期限的;
4、设置障碍、阻止知情人上报或对期限打击报复的。
以上问题由主要领导责令有关部门查处,由院委、工会决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