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几个热点问题
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几个热点问题(60分钟)
宋伟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报告导读:
报告人从金融危机对原有国际格局的冲击谈起,重点分析了日本地震和中东北非局势这两个国际热点问题。报告人强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短期内不会造成国际格局的重大调整,中国采取温和的外交政策是基于自身实力基础上的理性选择,不应轻易改变。报告人指出,在此次日本大地震中,日本在国民素质和国际形象、对地震的预警能力、核电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我们很多启示,值得深入思考。报告人认为,中东北非的变局和这些国家的政治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在变局之初表现较为犹豫,担心局势发展不利于已,但在后期看法逐渐明朗,并调整政策支持反政府势力。
主要内容:
1、关于总的国际形势;
2、关于日本地震的反思;
3、关于中东北非局势。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傅思明 中央党校宪法与行政室主任
报告导读:
当前,衡量地方党委和政府有没有应急能力,关键是要看能不能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做到科学而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领导干部要迅速从平时的行政管理状态转为应急状态,理性应对,而不是仅凭感觉处理问题。要遵循预防为主、准备在先的原则,做到及时与媒体有效沟通,及时发布信息,反映适度,勇于担当责任,标本兼治。
主要内容:
1、应对突发事件的内在机理;
2、应对突发事件的指导原则;
3、提高领导干部应急素质和与媒体沟通的能力。
第二篇:当前国际形势及其热点问题解析
当前国际形势及其热点问题解析
一、世界经济形势的特点
世界经济形势凸现三个方面的特点,即:经济的大动荡,格局的大变化,体系的大调整。
(一)经济的大动荡
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深刻的经济影响仍在显现。表现在:2010年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仍在蔓延,包括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历史经验表明,一场大的经济危机对经济增长的持久性危害要持续七年以上。联系2008年的金融危机,可以说现在触底回升复苏了,但是,要真正地摆脱这个阴影需到2015年之后。再看美国,据兰德公司内部人员透露,美国现在的状态是“两高一低”。“两高”指高失业率、高赤字;“一低”指低增长。“两高”会带来一个什么后果呢?比如说:赤字高了就要削减政府的财政开支,其直接后果就是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要裁员,而裁员又会进一步催生高失业率,由此,导致经济社会的恶性循环。还有就是美国人开始存钱了,就是说,过去美国人挣100元,要花150元,进行借贷消费;现在美国人挣100元,他花80元,能留下20元了。但是,这么一来,美国的内需又不旺了,这就是经济危机下的两难境地。
金融危机对我国也是有影响的。由于世界经济的总体状态不太好,由此而使中国对外出口的余地缩减,使得驾御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出现失衡倾向。
(二)经济格局的大变化
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动荡,会使经济格局发生大的变化。
在西方经济普遍低迷的状态下,新兴国家经济体呈现出逆势而上的态势。例如中国、印度、巴西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并不大。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9%以上,印度是8%,巴西是6%。随着这些新兴大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带来了世界体系的调整。2009年4月在伦敦召开的20国集团会议上,胡锦涛代表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增加新兴大国在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投票权和发言权的建议。经过几次的会议讨论,去年对此有了一个结果:世界银行宣布把中国在世界银行的股份由原来的第六位提升到第三位,紧随法国、日本之后;货币基金组织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中国的投票权由第六位提升到第三位。由此可见,在整个全球治理的体系中,新兴大国的权力份额正发生着上升的变化。
在这样一个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但是我们看到机遇大于挑战。历史经验表明:在世界出现动荡的时候,对于后起的大国往往是有利的。比方说欧洲债务不好,让中国伸出援手,我们买了一些他们的股票债券,由此就可以商量让对方股权让一让,我们上一上。事实上,这场经济危机,使得中国提前五年获得了现在这样 一种国际上的地位。例如两年前,北大教授林毅夫被任命为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过去从来没有过中国人进入到国际金融机构的核心部门,如今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国际金融机构是要听听中国人的经验,听听中国人的意见。另外,去年上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任命中国经济学家朱民博士为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顾问。由此,对于最新的一些世界性的经济趋向,经济规划,我们就能够提前了解,还能够主动参与游戏规则的制订。所以说我们面临着很大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
(三)经济体系的大调整
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显现,国际体系中的各方围绕着国际秩序的变革,发展制高点的争夺,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拿国际秩序来说,过去世界经济出了问题是“七国集团”说了算,后来加了一个俄罗斯,成为G8,再后来新兴大国崛起了,中国、印度、南非、巴西、墨西哥也纷纷进来了,形成了“8+5”。对于这些新兴大国来说,虽然没有实质性的参与权,但毕竟世界经济体系的格局在形式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2008年世界金融海啸的出现,使得西方国家的经济一度陷入了低迷。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总统第一时间致电胡锦涛,说应对来势凶猛的全球性金融海啸,八国集团无法完全解决问题,不仅如此,8+5也不够,我们要更多地借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力量。由此,美国总统建议召开一个“二十国集团”的领袖会议,共商大计,以应对金融危机。这是在经济危机期间完成的一个重大的体系性调整。
经济危机过后,国家经济安全,特别是金融安全提上了日程。有经济学家指出:有一大笔的国际热钱瞄准了中国,赌人民币的升值。如果控制不好,会出大问题。1997年和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就是索罗斯的一大笔游资砸进了东南亚,由此而把股市、楼市、币值全都炒了起来,赚足资金后就迅速撤资,金融链因此瞬息而断,亚洲金融风暴开始了。因此,对于金融危机的这笔热钱,各级政府都要有防范意识。我觉得北京市对此出台的一条行政措施不错,那就是外资的驻京机构和在京的外国人一次性购买人民币不得超过5万美元,如果超过5万美元,就要打报告,写明用处。过去我们买外汇有额度,现在买人民币也有了额度。我认为这是一项很好的防范措施。
二、国际安全形势的特点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呈现局部紧张和动荡集中在大中东地区的特点。
从美国的角度说,就是要着力对付从伊拉克到阿富汗的动荡弧。目前中国没有被卷进去,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美国现在试图把我们卷进去。美国打阿富汗八年多之久,在那儿陷入了僵局,为解决困境,又把北约砸了进去,也没有管用。于是,美国想求助于中国。美国还扬言说你们中国要撒手不管的话,美国就把烂摊子扔给中国。又说到拉登现在还没抓住,想求助于中国,但我们中国不能被卷入。有些人对此也有担心,说美国真跑了,那塔利班组织是否就会到中国走一遭?我觉得,对此大家不必担心。因为中阿边界的帕米尔高原是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崇山峻岭,呼吸都困难。听边防战士讲,过去有些恐怖分子试图翻越帕米尔高原到我们这边来,结果都冻死在了半山腰。所以,阿富汗的问题我们基本是不参与的,美国人惹的事让美国人自己去解决吧。
另外,全球性“非传统安全”的威胁正在上升。非传统安全包括恐怖主义、信息安全、大规模的流行性病变等。我们把这种没有国家主体的安全问题,统称为“非传统性安全”。目前,对于这类问题还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而且这不是一个国家能够完成的事,需要全球合作,全球治理。
三、美国陷透支时期的霸权焦虑
美国新世纪以来陷入一个透支时期,产生了霸权焦虑。
(一)美国新世纪以来陷入了透支时期
现在国际恐怖主义有一个基本的倾向性特点,那就是以反美类型居多,主要是针对美国及其盟友。今年是“9.11”事件 10周年,美国人感觉到:好象是越反越恐,越反越没有安全感了。美国人现在是风声鹤唳,搞的很是戒备森严,由此而耗费掉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
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直接投入的军费开支超过了1万亿美元,两场战争共死亡5千余名士兵,重伤3万2千余人。问题在于,死伤这么多的人,花费了这么多的钱,用基辛格的话说,就是“我们没有看到隧道前的光亮”。面对前景不妙的处境,美国决定了撤军,但是撤出去还会乱,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
那么,对于美国的这种处境,我们应该如何估计呢?我觉得,用战略透支更好一点,就是说美国目前的处境是到了力量伸展过度,力不从心的地步。力不从心的结果是操控能力下降。放眼世界,拉美过去是美国的后院,是美国操控最严密的地方,但是,这三五年间突然在拉美冒出了一个反美的“铁三角”:委内瑞拉为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利用石油收入专门设立一个反美基金;另外还有就是美国的老对头古巴,以及玻利维亚,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就是说,美国在拉美的力量受到了牵制,美国后院已经不安宁了。
再看欧洲:在打不打伊拉克的问题上,美欧产生了分歧。法国、德国联合俄罗斯公开发 表反战宣言,由此,美欧两方矛盾进入公开化。金融海啸又使欧洲对美国产生了更大的离心力。欧洲埋怨美国,把次贷危机转嫁给了欧洲,由此欧洲现在在各种场合呼吁要加强全球的金融监管,实际上是要监管美国。
在亚洲,奥巴马上台以后调整战略,提出了“美国要重返亚洲”的口号。当前,亚洲是世界经济增长最有活力的地方,所以现在世界上有一种世界经济重心在东移的说法,由此世界权力的重心也在东移。东盟原来是美国的盟友,原来是东盟十国。十几年来,中国跟东盟开展了东盟10+1的经济合作,到了2010年建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启动后,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奥巴马上台后效仿中国,也搞了东盟10+1,就是说东盟10国加美国,去年上半年美国在华盛顿召集了会议,但是会议开完之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比较空洞,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看到在经济牌上打不过中国,于是,美国继而在东南亚打出了一张军事牌。就是利用东盟的一些国家,比方说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跟中国在南沙问题上存有的争议,借口调停,插手干涉。在东亚地区,韩国、日本现在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而且东盟10+3也提上了日程,就是东盟10国加上中国、日本、韩国。随着韩、日在经济上对美国依赖性的减少,其间的同盟关系也出现了一些裂痕。比如说,日本冲绳地区的普天间基地事实上是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可是冲绳老百姓感觉扰民,并多次举行抗议活动。韩国那边也有离心力了,韩国预计想在2015年收回美国军队对韩国军队的指挥权。
(二)正确分析美国透支时期的霸权焦虑
如何分析美国的霸权焦虑呢?有人认为美国要对中国搞包围圈,有人说是C型包围,还有人说是O型包围。我认为,美国没有能力对中国搞包围圈。现在已经不是冷战时期了,美国即使想包围也没有几个愿意上他战车的。比方说,东盟那些国家不会完全跟他走。因为中国跟东盟的经济贸易已经密切到相互依赖很深的程度。东南亚各国也不会跟美国走,比方说菲律宾应该说跟美国最近,冷战时期是美国的一个盟友,但是这次南沙群岛的争端问题,菲律宾表态说问题最好还是由当事人来解决,而不是通过美国解决。美国到柬埔寨、印度的游说也是屡屡受挫。因而,美国当前没有能力对中国形成包围。
在伊拉克美国阵亡者的墓地,有一幅美国大兵疲惫不堪地倒在战壕里的照片,这个美国大兵用手捂着头说:太累了。这一幅照片在去年获得了摄影金奖。事实上,一个疲惫不堪的美国大兵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一个疲惫不堪的美国。
四、大国围绕海权竞相角逐
(一)大国围绕地区主导权尤其是海权展开激烈的斗争
美国要重返亚洲,争取地区主导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中国的安全威胁,主要在海上。我国与周边国家陆地边界基本上都划成了,现在存有遗留问题的只有印度,但是双方领导达成共识,要通过谈判而不是战争解决问题。所以我觉得陆地的问题不大,问题主要是在海上。过去我们长期注意陆权,忽略海权,所以海上的问题成堆,比如说南沙问题。南沙是我们的领土,从春秋以来就开始有了记载,现在那里出土的两千多年的文物都是中国的文物。但是,长期以来,对于海上我们疏于管理。在 50年代广东还有封海政策,就是不准渔民跑到南沙群岛那么老远去捕鱼。结果现在南沙群岛的态势是:越南占了我们29个岛,菲律宾是1个,马来西亚5个,我们只有7个岛礁。
2002年我们跟东盟10+1开会,形成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规范大家的行为,就是已经占的岛屿先维持现状,但是不可以再去占了。2010年南海**再次掀起,事件源起于:联合国要求各方划出海洋极限,好多国家借机把我们的南沙群岛都划过去了,由此引起争论,美国就趁机插手。南海问题怎么办,我觉得在我们能力还不够的情况下,还得按南海的各方行为宣言,稳定现状,留待以后解决。与此同时我们要加强军力,尤其是航母,事实上我们的航母现在呼之欲出了。我觉得这对我们维护海权有很大的作用。
再看中沙这边,黄岩岛也是菲律宾与我国有争议的一个地方。当年我们的渔船上黄岩岛如履平地,到了50年代,中国政府说老百姓别跑那么老远捕鱼了。由于那个时候美国跟菲律宾是盟国,黄岩岛就成了美国的一个打靶基地,美军一走,黄岩岛便成为了菲律宾的属地。
去年还发生了钓鱼岛事件。在1894年的“甲午海战”中,清政府的北洋水师被日本打败,由此,中国在亚洲的霸主地位被日本取代了。紧接着,1895年日本又逼迫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之后日本又非法占据了钓鱼岛。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打败了日本,收回了台湾。但是当年日本占领冲绳时,把钓鱼岛归在了冲绳辖区,结果美军占领冲绳的时候也就一并占了钓鱼岛。美军在1971年把冲绳归还给了日本,同时也就把钓鱼岛一并给了日本。中国对此立刻提出了抗议。美国由此发表了一个声明:我归还的是行政权。因为我占冲绳的时候钓鱼岛是归冲绳管的,所以我归还冲绳一定要归还钓鱼岛,主权的问题由你们中日两国自己谈。1978年,中日签订了“友好和平条约”,小平去了日本,这个事又浮出水面,小平说我们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2010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渔民捕鱼的半径越来越大了,近海的鱼捞的差不多了,开始往远走一点了,钓鱼岛那个地方鱼很多,都奔钓鱼岛去了,去的越来越多。日本人持续控制,又引发了新一轮的“钓鱼岛事件”。
(二)中国面临着“有海无涯”的海权风险状态
在海上的风险,我们还不仅在于这些领土的争夺,还在于我们国家现在处在一个“有海无涯”的状态。我们有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包括东海、南海、黄海,渤海。但是这些还都是近海,我们还没有看见太平洋,就是说,当前我们被第一岛链封锁着,即我们的上面有俄罗斯的库页岛,接着日本列岛,然后朝鲜半岛,往下是台湾,再往下有菲律宾、马来西亚。这样被第一岛链锁着,就谈不上是世界强国,我们必须要突破这第一岛链。
我们要抓住三个重点来实现突破:第一个重点是台湾。通向太平洋门户的大门就在台湾,打开台湾这个门户就是太平洋。我曾经八次去过台湾,但是每次必到一个地方,那就是基隆港,因为在基隆港,你才能看见真正浩瀚的太平洋。一旦我们收复了台湾,大门打开了,我们从基隆港出发就是太平洋,就是一个真正的太平洋国家了。而且按照国际海洋法,在基隆港外面有12海里是你的领海,从那12海里出发再往外延伸200海里是你这个国家的资源专属区,这是蓝色的国土;第二个重点是离台湾92海里钓鱼岛。我们收回钓鱼岛不仅大门开了,大门旁边的墙也会随之而塌,这样我们进出太平洋的口径就更大了;第三个重点是南沙群岛这一代。南沙群岛靠近马六甲海峡,那是我们的一个战略通道。
所以,这需要我们加强海军的力量,同时也需要我们国人提升海洋意识。事实上,国人的海洋意识很是淡漠的,比方说一提起陆地领土有多少,估计没有说不上的,但是有多少人能说得清楚,我们有多少蓝色国土。我们有300多万的蓝色国土,就是12海里往外的200海里,这个就是蓝色国土。但是我们这300多万的蓝色国土中,有一半处在有争议的地方,处在我们失控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加强管理,增加海上的力量。
五、朝鲜半岛的问题
朝鲜半岛涉及到周边安全,跟我们利益攸关。
朝鲜半岛的不稳定首先是由核问题引发的。我觉得,朝鲜想要拥有核武器的原因在于朝鲜错误地吸取了萨达姆的教训。但是这么一来,美国害怕了,美国坚决反对,于是召开“六方会谈”。但是“六方会谈”开了好几年,久拖不决。会谈中美国要朝鲜弃核,朝鲜提了两个条件:第一条,美国给我经济补偿;第二条,美国必须得跟我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美国又说,你必须先弃了核,之后咱们再谈这些问题,朝鲜不同意。就这样,美朝恶性循环地闹了起来,由此引发了“天安舰事件”、“延坪岛事件”。
其中的“天安舰事件”是说:南朝鲜的一个舰艇,突然爆炸。但蹊跷的是,46名当兵的都死了,40多个当官的都逃生了,所以闹的不亦乐乎。“天安舰事件”之后的美国、韩国不断的跑到中国这边说是北朝鲜干的,北朝鲜干这个事就得受惩罚,中国应该跟我们美国、韩国一起来制裁朝鲜。中方的立场就是搞清事实再说,而日本、韩国、美国都等不及,于是就展开了一连串的军演,去年一年大大小小的军演就搞了五六十次,而且韩国还在韩朝海域有争议的地方进行军演。为此,朝鲜发表了严重警告声明。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朝核问题呢?
第一,我们主张无核化是要一视同仁的,朝鲜不要搞,韩国也不要搞。韩国不但不要搞,而且美军载有核弹头的舰艇不能停在韩国,这才公平;第二,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第三,要维护稳定。这一点对我们中国特别重要。如果任由美国、韩国制裁朝鲜,颠覆朝鲜,我觉得会出现三种情况,而且是三种情况同时出现。第一种情况:朝鲜崩溃后,会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难民涌入到中国东北,整个东北就乱套了;第二种情况:韩国收编朝鲜,鉴于美韩的同盟关系,美国大兵会驻军在鸭绿江边,由此会对我们构成威胁;第三种情况:韩国南北统一之后,中国跟韩国与朝鲜是有领土争端的,我觉得我们这个边界就不太平了。总之,朝鲜的安全诉求还是应该得到关切。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国际政治学博士生导师)
第三篇:当前国际形势热点问题与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周边海上问题解析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三个特点。
(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态势。
(二)随着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
(三)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
去年,世界经济增长5%,为近30年来最好。今年,受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疲软的影响,全球产出增幅将放缓。
美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引擎。国际机构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将持续稳健扩张。虽然受到高油价冲击,又面临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但美国经济的内生性强,增长势头不会改变。原因是:1。企业投资强劲复苏,居民消费持续增长。2。低利率时代虽然结束,但宏观环境依然宽松。3。“新经济”虽然缺乏新动力,但活力再现。加之布什政府的持续减税、弱势美元和油价适度回落等等,均有利于美国经济持续扩张。
日本经济意外衰退复苏步履维艰。去年,国际机构普遍看好日本经济。今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将处于停止状态,下半年可能恢复增长。然而,日本经济复苏依靠的不是内需而是外贸。因为,目前仅靠内需尚难支撑日本经济复苏。可见,当前日本经济基础依然脆弱。一是油价飙升对经济影响开始显现;二是国内需求依然不旺;三是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
欧元区经济增长缓慢,但复苏势头尚能维持。欧元区经济在连续两年低迷后,去年增长2%,虽低于IMF估计的2。2%但仍是近4年来最好的欧元的被动持续升值。油价居高难下,开始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
亚洲经济增长触顶回落,但仍是全球最快的地区。该地区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区内合作效应凸显,互利共赢格局正在形成,发展趋势是:东亚地区将持续较快增长,“四小龙”则适度扩张;东南亚经济将稳步复苏,越南和泰国成为佼佼者;南亚经济增长势头不弱,印度成为地区领头羊;中亚经济恢复性高增长,但资源型经济风险将增大。在未来数年中,亚洲将在全球经济中保持较高增长,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
发展中国家经济将进入稳定增长期。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中长期前景普遍乐观。目前,发展中国家具备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1。宏观经济环境普遍改善。2。国际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3。南南经贸合作明显加强。亚洲与拉美、亚洲与非洲,亚、非、拉区域合作步伐加快,带动发展中国家间的泛区域、区域和双边合作蓬勃发展。4。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加速发展,在区域经济中起着空前的示范效应和领头作用。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对我国的影响
1、世界经济保持增长,我国外贸市场空间仍较大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我加工贸易影响显著,一般贸易保持高速增长。
3、主要经济体失业率高企加剧了世界经济摩擦的风险,欧美等国对我发起的贸易摩擦多由失业部门发起。
4、油价高企加剧了我国的进口成本,可能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5、顺应世界FDI大潮,调整引资政策重点。将重点转向有针对性地发展部分服务行业,优先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服务贸易以及重点发展与货物贸易相关的运输和商业分销服务业等出口导向性服务业。
节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目前,我国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资源的消耗强度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今后,随着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增加。
因此,能源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节能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我国富煤少油。在替代石油的化石资源中,煤炭在近中期内可以满足与千万吨数量级的油品缺口相匹配的需要,即通过煤液化合成油实现我国油品基本自给,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途径之一。煤可经直接或间接液化两种方法转化成汽柴油。煤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苛刻,对煤种的依赖性强。煤间接液化是将煤首先经过气化制成合成气,合成气再经催化合成转化成汽柴油。煤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温和,几乎不依赖于煤种。
北约不断东扩,严重影响了俄在欧洲的扩展,俄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亚洲。同时俄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能源供应与边境问题上对我国有重要的意义。
欧盟在积极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加强与中国的对话,在大国问题上谋求与中国的协作,同时也看到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得巨大市场。
由于日本不能正确面对历史问题,同时在积极扩展和建立其大国地位,积极配合美国牵制中国。中日抗衡比较明显,处理好中日关系决非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中日关系的长期僵硬将不利于我国的发展。
与此同时,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四篇:当前国际形势
2017年当前国际时事政治形势分析
苏格兰“离心似箭”:下周做出决定 两年内独立公投
苏格兰首席大臣Sturgeon称,举行独立公投的条件已获满足,将于下周寻求法律授权,也就是说苏格兰议会下周决定是否举行第二轮公投。
她称,一旦英国退欧条款明确,就应当举行苏格兰独立公投。新一轮公投必须在2018年秋季至2019年春季之间举行。
苏格兰首席大臣Sturgeon是当地时间周一作出上述表述的。
Sturgeon还称,传达苏格兰愿意在英国退欧后留在欧盟的意愿非常重要。她指出,“苏格兰看到权力有向伦敦集中的倾向。不仅是苏格兰与欧盟的关系,苏格兰作为国家本身的未来也处于危机关头。”
她还称,联合王国政府没有做出任何妥协,苏格兰的要求遭到了断然拒绝。苏格兰的未来将由苏格兰决定,将采取行动让苏格兰人民决定是否独立。
Sturgeon还表示,新一轮独立公投的日期将由苏格兰议会在今年下旬或明年年初决定。苏格兰应当继续对欧盟单一市场及英国开展贸易。如果联合王国拒绝承认公投,将遭到苏格兰的“激烈反应”。将适时公布苏格兰独立后的货币。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苏格兰曾于2014年举行过第一次独立公投,当时,超过55%的选票支持留在英国。不过,当时英国离开欧盟还是个遥不可及的事情。
当前的时局已明显不同了。Ipsos MORI上周四发布的民调报告显示,有50%的被调查者支持独立,这是退欧公投后的相关民调中支持独立者首次与反对者比肩,也是9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英国首相发言人随后回应称,英国政府寻求在退欧后与欧盟达成一种联合王国全体都能接受的新关系。二次独立公投将造成分裂,并在当前这个最不合适的时机导致重大经济不确定性。证据表明苏格兰民众大多数都不希望二次独立公投。苏格兰政府应专注于为民众提供良好的政府管治与公共服务。
尽管苏格兰政府提出第二次公投,欧洲政治不确定再次增加,但市场似乎并没有理会这一不确定性。今日英国富时100指数和英镑日内都录得涨幅。
FBI要求美国司法部公开驳斥特朗普的监听指控
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简称FBI)要求美国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公开驳斥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关于奥巴马(Barack Obama)对其进行监听的指控。
特朗普没有引述证据就在上周六早间的推文中做出了不同寻常的指控,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监听了其位于特朗普大厦的电话通话。特朗普竞选期间在特朗普大厦居住和工作。
奥巴马没有命令开展电话监听的法定权力。奥巴马的发言人称,上述指控是错误的。
知情人士称,FBI在上述推文发布后没有就此公开置评,但要求处于幕后的司法部官员澄清不存在此类监听。FBI是可能实施此类监听的部门。司法部还没有发布任何此类声明。《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最先报道了FBI上述举动。
白宫2017年3月5日称,将要求国会就2016年大选前可能存在的带有政治动机的调查行为进行调查,以此作为针对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所做全面调查的一部分,但白宫没有给出为这些非法活动指控提供支持的进一步细节。
法国前总理朱佩否认参选 选情扑朔迷离
法国前总理阿兰·朱佩2017年3月6日说,他不会顶替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弗朗索瓦·菲永参选,“太迟了”。
最近数日,有关朱佩竞选的期待日益高涨,而朱佩在支持率民调中也跃升至第一位。他的最新表态浇灭不少人的希望,令法国选情更加扑朔迷离。
【意外表态】
2016年11月,前总理菲永击败前总统尼古拉·萨科齐、朱佩等竞选人,赢得共和党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然而,受“空饷门”影响,菲永的民意支持率下滑,要求他退选的呼声不断高涨,而朱佩成为最可能的顶替人选。
根据本月3日一项民调,如果朱佩顶替菲永参选,将可获26.5%的支持率,略胜于独立候选人、前经济部长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的25%;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主席玛丽娜·勒庞获24%,位居第三。
知情人士称,过去一周来,朱佩确实考虑过是否再度参选。然而,朱佩6日发表声明称:“我最后一次确认,我不会成为总统候选人。”
朱佩在声明中抨击菲永、勒庞等人,形容法国政坛“病了”、“深陷信任危机”。但在谈及他本人是否参选时,朱佩说,“太迟了”。
“法国民众想要彻底更新本国政治。显然,我不(足以)代表这种更新,”朱佩说。
【扑朔迷离】
朱佩在声明中表达对勒庞“反欧洲狂热主义”以及马克龙“政治不成熟”的担忧。在朱佩看来,菲永因“空饷门”受腐败指控、在自辩时抨击法国司法不公,无异于在竞选之路上“走入死胡同”。
“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总统选举还从未陷入如此混乱的局面,”朱佩说。
在本轮总统选举中,不少对法国政坛现状不满的选民或支持独立候选人马克龙,或支持极右翼的勒庞。一些民调显示,尽管朱佩的民意支持率高于菲永,但是菲永的部分支持者认为,朱佩在移民政策以及一些社会事务上“立场太温和”。
据国民阵线副主席弗洛里安·菲利波6日预测,随着菲永深陷腐败丑闻以及朱佩放弃重返选战,不少菲永的支持者将转而支持勒庞。
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在6日发布的一则访谈中提及勒庞当选总统的可能性,表示他将全力阻止这种状况发生。
萨科齐6日呼吁菲永与朱佩举行对话,共同商议渡过难关之道。但分析人士认为,鉴于朱佩已表明不会竞选,很难期待类似对话能取得成果。
根据近期民调,主要总统候选人均无法在4月23日第一轮投票中获得多数选票;一旦进入5月7日第二轮投票,无论是马克龙、菲永还是朱佩,预计都将击败勒庞。但不少分析人士提醒,鉴于美国大选以及英国脱欧公投所反映出来的趋势,对法国选情不宜过早断言。
2017年当前国际政治热点
1)菲律宾新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6月30日在菲律宾总统府马拉卡南宫正式宣誓就职,成为菲律宾第16任总统。
2)为期一天的北美领导人首脑会议在渥太华闭幕。出席会议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墨西哥总统涅托决定建立“北美气候、清洁能源和环境伙伴关系”,并通过了“北美气候、清洁能源和环境伙伴关系行动计划”。
3)6月30日,国际移民组织举行特别理事会,通过决议批准中国政府和外交部的加入申请,中国正式成为使该国际组织的成员国。
4)据阿联酋国家通讯社7月3日报道,阿联酋两大银行阿布扎比国民银行和第一海湾银行同意合并,合并后的新银行总资产将达6420亿迪拉姆(约合1750亿美元),将成为中东和北非地区资产量最大的银行。
5)《日本经济新闻》7月4日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生产的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洗衣机、冰箱等8项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居首位。
6)国际能源署最近预计印度2017年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消费国,在2040年前,印度将是全球原油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
7)经过长达7年的调查,英国官方组建的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7月6日公布调查报告。这份长达260万字的调查报告认为,英国作出伊拉克战争的决策是基于“有瑕疵”的情报和评估,在发动战争之前,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和平手段并未穷尽,军事行动并非当时万不得已的手段。报告指出,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决定不正当,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对伊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8)为期两天的北约峰会当地时间7月9日在波兰首都华沙落幕。在这次号称北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就北约在中东欧成员国内的军力部署、与伙伴国的安全合作、与欧盟的合作等主要议题进行了讨论。以进一步加强北约集体防御和威慑能力为名,进一步强化与俄罗斯的军事对峙成为本次北约华沙峰会的最鲜明特点。
9)2016法国欧洲杯决赛,葡萄牙加时1-0击败东道主法国,首次获得欧洲杯冠军!
10)7月12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主持召开任内最后一次内阁会议,并将于13日正式辞去英国首相职务。英国现任内政大臣特雷莎·梅将接替卡梅伦成为英国下任首相,她将在13日晚之前就任,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之后英国第二位女首相。
11)第二届中国—东盟产能合作高层论坛7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与会者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进行了广泛讨论,并介绍了各自的发展优势与合作经验。
12)7月13日下午,韩国国防部公布了美韩部署“萨德”系统选址结果,该系统将落户韩国中部以南的庆尚北道星州郡星山里地区。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陆慷召开例行记者发布会作出回应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强烈敦促美韩停止有关进程。
13)发生在7月15日凌晨的法国尼斯卡车冲撞人群事件,已造成至少80人死亡。当局认为这是一次明显的恐怖袭击。巴黎市长伊达尔戈宣布15日整个巴黎将降半旗哀悼。
14)土耳其总理耶尔德勒姆7月16日说,军方政变已被镇压,土局势目前“基本上得到控制”,首都安卡拉上空已宣布设立“禁飞区”。
15)非洲联盟第二十七届首脑会议7月17日至18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来自非盟50多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共同讨论非洲一体化和地区安全等问题。
2017年最新国际政治热点
1)外交部长王毅4月30日在北京与到访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会谈。王毅希望日方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国关系改善发展。政治上应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中日四个重要文件,真诚正视和反省历史,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对华认知上切实把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共识落实到具体行动当中,以积极和健康心态看待中国的发展。经济交往上切实树立合作共赢理念,开展平等互利的务实合作。地区和国际事务上放弃对抗心态,与中方共同致力于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
2)日本央行近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将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并决定不再追加货币宽松政策。由于日元升值和消费低迷导致物价上涨势头放缓,日本央行将2%的物价上涨目标达成时期推迟约半年,至“2017年内”。这是2013年4月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日本央行第四次将物价上涨目标延期。
3)美国白宫发言人欧内斯特5月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认为日本不应因为1945年遭受原子弹轰炸而得到道歉。
4)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5月3日正式签署选举法令,重新召集全国大选。这是西班牙历史上首次使用宪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即在首相提名候选人组阁失败后的两个月内,若各党派间没能达成协议,则由国王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5)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公布了2017年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中国内地5所高校榜上有名,跻身百强,这5所中国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
6)朝鲜劳动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6日在平壤4·25文化会馆开幕。这是朝鲜劳动党时隔30余年再次召开全国代表大会。
7)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正式公布首个联合融资项目——一条位于巴基斯坦境内、连接旁遮普省绍尔果德与哈内瓦尔的64公里长高速公路项目。亚投行选定首个项目意义重大,对推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大促进和引领作用,亚投行发展回应了亚洲国家共同发展的心声,展示了共助世界发展梦想的情怀。
8)5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致电金正恩,祝贺他在朝鲜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被推举为朝鲜劳动党委员长。
9)在中阿开启外交关系60周年之际,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将于5月12日在卡塔尔举行。这是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对中东进行历史性访问后举行的中阿首次高级别集体对话,对落实习主席访问成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中阿集体合作有重要意义。
10)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网站消息,该组织成员于5月11日举行的管理委员会上同意邀请拉脱维亚成为经合组织成员,这将使经合组织成员扩充至35个。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南非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位居非洲第三位,埃及超过南非成为非洲第二大经济体。IMF预计南非2017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6%,低于南非政府预测的0.9%的增速。
12)5月12日早晨6时,巴西参议院全体会议以55票赞成、22票反对,通过了对总统罗塞夫的弹劾报告。这意味着弹劾案被正式受理,并进入调查取证阶段。按照巴西法律,罗塞夫将被停职最多180天,副总统特梅尔将接任巴西临时总统。如果最终参议院以2/3多数通过弹劾决议,那么罗塞夫将被罢免总统职务,特梅尔将正式就任巴西总统至2018年底。反之,罗塞夫将被恢复总统职务。
13)2013年9月7日,东京赢得2020年奥运会主办权,成为继巴黎、伦敦、洛杉矶和雅典之后,世界第五个至少两次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可谓风光无限。然而,时至今日,媒体频频曝光日本通过行贿赢得2020年奥运会主办权的丑闻,令舆论大哗。目前,法国检方已开始就东京申奥涉嫌行贿案展开司法调查。
14)北约成员国外长5月19日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签署了黑山加入北约的协定。该协定得到北约所有28个成员国的议会批准后,黑山将正式成为北约第二十九个成员国。分析普遍认为,北约此次扩容将加剧俄罗斯与西方的紧张关系。
15)一连两天的第三届俄罗斯-东盟峰会5月20号在索契闭幕并发表索契宣言,提出将研究在欧亚经济联盟和东盟之间建立自贸区。在南海问题上,宣言主张尽快通过《南海行为准则》。
第五篇:浅谈当前国际形势
浅谈当前国际形势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用外交部长杨洁篪话说就是:国际形势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体系大变革、格局大调整的新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新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逐步显现出来,加快了国际体系变革进程。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目前趋于企稳回升,但全面复苏的基础仍较脆弱。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但牵制因素明显增多。金融危机引发对发展模式、发展理念的深刻反思,调整变革成为潮流。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逐步展开,二十国集团峰会走向机制化,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国际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而变革的进程将是长期和复杂的。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此消彼长,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新兴大国继续保持崛起势头,日益成为全球需求和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利益攸关方。新兴大国联合自强的意识增强,“金砖四国”等合作机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兴大国崛起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有利于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西方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主导地位,这一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各主要力量竞相加快战略调整步伐,大国关系进入新一轮调整互动期。怀着强烈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紧迫感,各大国着眼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纷纷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对外战略,谋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大国关系新一轮调整互动的主线是既竞争又合作,大国之间的协调合作明显增多,相互关系的务实性和稳定性有所上升,但利益差异不会消失,矛盾与摩擦也不可避免。
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核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有新发展,牵动国际关系的调整演变和国际力量的重新分化组合。全球性问题的紧迫性、联动性上升,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应对,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为此展开的重大多边外交活动空前活跃,并达成一些重要共识。与此同时,各主要力量之间的竞争较量也更加激烈,争夺的核心是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道义优势。
亚太地区格局加速演变,在国际战略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不少亚太国家处于经济转轨、政治转制和社会转型期,不仅增加了维护国内稳定的难度,而且也易给相互关系造成冲击。地区热点问题时起时伏,存在一些变数。亚太地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表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和潜力,各方普遍加大对本地区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各种地区合作倡议层出不穷,地区合作进入关键发展阶段。
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作用和影响备受各方关注。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积极参与应对危机的国际合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中国的发展经验。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我国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以及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各方对我国借重与合作的一面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国际上过高估计中国的发展水平,要求中国承担更大责任的声音也在升高,有的还有意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