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医疗实践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前言:
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健全和谐小康社会。落实解决农民老人看病难没钱看病大病返贫及大病致贫的三大问题。为此,政府提出了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险报销的惠民政策,让农民看得起病早些踏入和谐社会的国度里。确实,这个惠民政策让广大农民受到了很多的照顾和实惠。不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报销制度尚在初级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几个致命的弊端。作为党的积极分子,有义务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建立和谐社会做贡献。本调查报告就农村医疗及医疗费用报销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对农民关于医疗所担心的问题进行调查总结。明确问题出现的原因性质,通过调研附近居民及查阅相关政府资料文献,大致报告现象现状,大概总结出几个突出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或者改善问题的个人看法。
本次调研的对象有本村的乡村医生辛广奇,有过报销经历的乡村居民及前任村委会干部吴思九,目的就是调查新农合制度所出现的问题,同时加深对和谐社会的理解,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素质。对他们的谈话进行整理,结合相关资料整理出来的。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将更加健全和完善,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最总将会被彻底解决,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普及将更有希望。
一.农村医疗及相关报销的调查现象(现状)
根据相关资料结合本村医生辛广奇的谈话,了解到,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卫生室门诊室现已初步建立形成。平均下来,每3—4个乡村共用一个乡村卫生室,乡村卫生室的经费来自于新农合相关机构。乡村卫生室的主治医生由附近乡村有医治经验的医生组成,由他们轮流值班,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但是目前的乡村卫生室还是在初级阶段存在着很多让人担心的问题。根据辛广奇透露,他本人从医没几年没有几年的经验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医疗培训,只是因为乡村卫生机构的医生人数不够。同时乡村卫生室的机械设备过于落后不齐全,没有服务人员,一个医生就充当着诊断主治收钱服务的角色,而且卫生室的卫生状况消毒情况令人堪忧,容易让患者产生交叉感染使其病情加重。并且卫生室的医生并不是名副其实的医生,水平较低,只能看些小病,比如说感冒发烧。对于一些大病及传染病就束手无策无计可施,患者还得奔往县级市级大医院就医。因此新型合作医疗卫生室只能一定程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并不能彻底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
对于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报销,根据资料我们了解到,新农合医疗保险报销是按比例进行的,不同的定点医疗医院不同的药物报销的比例是不同的。一般在20%—85%左右浮动。比如说A类药品可以全部报销,C类不能报销需要自己全部负担,而B类药品报销8/0%,自负20%的比例。合作医疗报销需要的手续有:身份证,医疗卡,原始发票,用药清单,病历本等。和有报销经历的本村村民交谈了解到,以前医疗费用报销手续和流程是过于复杂的,需要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家里来回奔跑,如果再遇到交通不便利和车费过贵,医疗费用报销便显的没有意义。询问前任本村委会干部吴思九了解到,这个状况现在已经得到改善,就是政府提出的定点医疗制度即补偿制度。参加医保农民在县级和市级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可直接享受即时的补偿,具体说来,就是在辖区内定点医疗医院看病的医保农民,在办理
出院手续的同时就可以享受到定点医院的补偿,没有必要再缴纳医疗应该补助部分的费用了,此部分费用先有医院垫着。医保农民只需要缴纳个人应该负担的费用即可。可见补偿制度让参与人民受到了可见可观可以体会到的实惠便利。同时也简化了医疗费用报销的手续和流程。
根据前任村委会干部了解到,补偿制度实现了本省“在哪住院,在哪报销,当天出院,当天报销”。同时也引起了附加的问题出现。比如说异地报销困难和医院医生乱开药问题。目前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劳动力在流动,在外地的参保农民工在本省以外的地方住院就医所花费的费用要报销的话就得回到本省定点医疗机构才能进行报销。第二个问题就是医院医生给患者多开药,致使参保农民没有得到确切的实惠和报销。根据有个报销经历的居民反映我们了解到,以前在医院看病花200元钱,自从有了报销制度后,费用长到500元钱,报销比例按55%算的话,扣去55%的报销,最总患者还是花去500—500*55%=225元,这样的患者名义上是得到了报销,可实际上患者还是多花了钱。而且医院医生在给患者开药单的时候出现乱开药多开药的现象。因为必须是给住院病人报销,不允许病人出去买药,多开药的话费用都要被踢出不为报销的部分,而且病历部分和医嘱部分没有办法记录,医嘱和住院清单核对不上,报销不了的部分就要自己负担,尽管医院院长亲自开会不准给患者乱开药多开药,如果谁违反了规定的话就扣去当月的奖金。可是没有一位主治医生听话的,宁可被扣去当月的奖金也要多开药,因为之后药厂返回的回扣金永远是奖金的几倍。同时不同医院的报销制度出现不一致,好像医院的报销制度都是医院人员说的算,附近居民说道。可见异地报销和医院乱开药问题是农民如实得到报销的障碍,下面将对这两个方面弊端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1)存在的问题: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学历普遍低服务水平低和质量不高
对策及建议:进一步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学历水平,针对我省农村医务人员学历普遍较低的情况,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一是建立免费培训制度。每年定期从县乡级医院卫生室挑选技术人员到省级市级医院进修班学习培训,同时设立赏赐制度,对于那些有突出进步的乡村医生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他们上进的积极性。二是开展学历教育。对在职农村医生开展中专学历教育,组织农村所有的低学历和无学历在岗人员参加中专学历教育。三是选派具有一定资格的医务人员对乡镇卫生室进行支援。并将下乡支援作为晋升上级职务的必备条件。
(2)存在的问题:异地报销困难
对策及建议:对于异地报销困难或者不能报销的问题,确实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就医报销问题,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一是提高统筹层次。实现从区县统筹到地级统筹的转变,实现全国医保统筹达到报销,减少同一地级城市不同区县之间的政策差异,消除区域性流动性就医的政策和管理的障碍。同时要积极设有风险调剂金,用于解决由于异地就医所带来的基金支付风险问题。二是在异地设有审核机构和人员。这样参保农民工在异地住院就医时,需在当地医疗部门指定医院出示转诊证明,由患者对医疗费进行先垫付,后期凭发票回当地医疗部门进行报销,为异地报销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三是全国联网加强基本医疗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增加医疗联网管理,建议在各级医院和医疗结算中心之间实行报销电脑联网,保证医疗中心能够及时调取各医院看病的处方和发票。同时在现有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研究确立医疗保险金统一的管理信息标准,建立健全全国标准统一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数据库,研究建立地区之间的异地就医结算系统,进一步实现异地就医信息流动和资金流动的畅通。
(3)存在的问题:医院医生乱开药问题严重
对策及建议:对于医院医生乱开药以获得奖金或药厂反金的问题,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一是设立反乱开药监督机构和人员。逐步建立起农民参与新农合监管的制度,使其监督更具有广泛性,公开性和实效性,对于那些乱开药的医生给予公布处罚。医保农民参与监督可以减少监督费用监督将更有真实性。二是增设发票审查机制,医疗中心对于报销患者的病历和发票进行数据库存档,已被复查。三是定期给主治医生开展身心素质和道德教育,确实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认识到实施惠民政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关心农民的惠民政策,是党和政府切实关心农民群众疾苦的体现,医疗卫生部门责任重大。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
三.结语
新农村医疗制度是中国政府建立和谐社会关心农村惠民政策中的一个很好的举措,特别对中国老年人能更暗度晚年有很大意义,对于新农村的规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有很大的帮助。确切落实并实施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重大意义,是政府纳税于民用之于民的体现。而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政策,出现问题也是情有可原的,只要我们积极面对进行调研关心民生,确实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新农合制度的实施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监督,参能确保政策实施的顺利和稳定,也是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的条件。我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积极参与建立和谐社会的队伍中,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温暖,我们的日子将更加便利幸福,预祝伟大祖国早日实现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第二篇:农村医疗实践报告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它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一,实践背景
在中国,有8亿左右的农村人口,相对于发展程度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广大乡村,中国农村改革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性的意义。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它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是,我对我的居住地周边的村庄的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
查,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二,实践经过及发现的问题
我所在的小组实践活动所在地xx镇xx村共有7个组,234户人家,共1200余村民。通过全体组员的辛勤劳动调查显示,xx村92%以上的农户都已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在xx村开展得比较顺利。我在该村的对口医院对一周来到医院诊治的该村的病患者们进行了随机的采访和调查,调查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度。整理相关数据后,全体组员发现,尽管在xx村“新农合”这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满意度低。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理赔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2.“新农合”的宣传不到位。通过调查反映,现在的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的得失角度考虑,觉得自己身体好,没必要花那个钱。同时,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大多数农民对于复杂的补偿标准的了解程度不高,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的感觉。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在调查过程中,部分村民反映,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而xx村村民不属于城镇居民,他们离报账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麻烦。降低了村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三,解决办法及建议: 1.针对部分村民反映的“新农合”保障水平低的问题。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深入农村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要求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
根据本村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新农合”各项职能。将“新农合”各项具体要求在实践中落到实处。设立相关监督部门,并规范运作机制。在农民是否愿意加入“新农合”问题上坚持“自愿,互助,公开,服务”的原则;坚持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不搞强迫命令;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规范操作,加强监管;坚持便民利民,真正让农民受益。2.基于当前“新农合”工作在农村宣传不到位。如果农民在符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内,但是不知道具体的报销程序结果导致他们的医药费不能保销,这反而会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导致他们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更多的不满。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要组织基层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新农合”系列知识宣传活动。总之,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播,都要尽量做到及时,准确和广泛。对农民的疑惑要进行耐心的讲解和答复。尽量让每一个农民都了解“新农合”,满意“新农合”。3.针对现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这一问题。不断完善医药报销制度,新农合是为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难看病及因病返贪、因病致贫问题的,而新农合的关键部分还在于医药报销。首先,报销比例要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民看得起病,尤其要提高省级大医院的报销比例,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民能治大病的问题。在报销比例上,各地区的差异应该不断缩小,这有这样才能保证百姓的公平。其次,报销范围应该有所扩大,例如检查费用,该部分的费用也是相当大,要解决农民看得起病的问题,那么报销范围就一定要有所扩大。最后,报销程序一定要简化,只有这样农民才能真正受到最大的利益。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合理消减现有部门不活跃的职能,提高各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缩短农民在“新农合”登记和理赔的时间。使农民在“新农合”办事时能感受到国家政策的温暖和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真正为人民服好务 四,实践中的思考和体会
通过这几天的实践,我充分了解了国家新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制度,并且充分认识到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实践中,使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正当年轻的大学生,只有重视实践环节,才能在以后的实际 工作岗位上发挥出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短期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获益匪浅,开拓了视野也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成才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我们的人生价值在这个大舞台上得以体现。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能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篇二:大学生社会实践 农村医疗调查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在寒假我们团队针对药品安全和价格做了调查和研究,通过发放问卷、走访群众等形式,我们了解了许多不为我们所知但很现实的问题,从而让我们更加的了解了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
“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广大人们群众所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农民。“有病不看,小病拖大,大病等死”,当农民患有小病时,或者大病的初始阶段时,往往能拖就拖,主要原因是经济条件有限,这就导致了小病拖成大病,甚至绝症的情况的出现,或者最佳治疗时机的错过,而“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 在农村是很实际的问题,看病最让老百姓担心受怕,生病了在乡下医院看病花费固然少,但是那里的医疗设备比较落后,卫生条件也很差,一些病情无法被诊断。如果去县城好一点的医院,需要很大的花费,对于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大病去县城是看不起的,疾病往往成为贫困农民无法逾越的屏障。邻村的刘书记给我们讲了一个因病致贫例子,该村在前几年曾有一村民还有肿瘤疾病,因为到大医院需要大笔的医药费,根本承担不起,于是一拖再拖,最后病情越拖越重,最终导致癌症晚期,到大医院治疗时为时已晚,村民们都为他捐款,但已经无法挽回他的生命,最终他去世了,给家人留下了大笔的医药费债务。据调查,高经济水平农村地区贫困户中有49.3%是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中等经济水平和低经济水平地区的贫困户中,这个比例分 别为20.7%和21.2%;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加大,农民自费医疗难以承受高昂的费用,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很沉重,部分农民基本医疗得不到保障,卫生公平性受到挑战,建立农民医疗保障体系就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农村生产力不发达的现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动员农民组织起来,政府给予一定支持,建立农民医疗互助制度。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成为现实的选择。(但是,今天虽然实现农村合作医疗,但是对于医疗费的报销有些地方很不及时,往往要拖很久)
在问卷调查中,有百分之九十多的村民认为疾病预防工作做好能有效控制发生。在与村民的访谈中得知,以往形成小病拖大病的恶性循环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害怕看病花费比较贵,多不愿去看,另一方面是自身健康保障的意识比较差,总以为小病拖拖就能不药而愈,结果病情加重会产生更重的负担。同时由于农村合作医疗的初步开展,也增加了农民维护自身健康的积极性,解决(转载于:农村医疗实践报告)了后顾之忧,使得在健康保障的观念方面得到了可喜的变化。过去,农民不会没病去检查身体,看病也不听医生的指导,现在却会要求医生把方法写下来,回去照办。药品安全就是生命安全,近年来药品安全一直受人们高度重视。而药品安全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社会的和谐稳定。针对药品的安全性,我们做了调查问卷,了解了一些有可能产生不安全的因素。有些病人拿到药后,不按时服用或者不按合理的剂量服用,所以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还有的病人服用药品时,不遵医嘱,感觉自己病的严
重就多吃药,病情较轻就少吃药,这一点也是不可取的,不但不能起到什么效果,反而出现反作用,使病情更严重。有些病人不了解药品,以为药品没有保质期,其实药品如食品,同样存在保质期。有些病人服用了过期的药品,导致了一些不良反应,可见药品的保质期不容忽视,超过这一时期,药品也会变质,不但不能治病了反而致病。还有一种情况,药品虽然在保质期,但如果其外形或颜色等在自然情况下发生了变化,也应该停止服用,或者咨询医生。同时吃药忌口也是很重要的,一些食物对药品有反作用,或者是使病情加剧,药品尤其是处方药一定要遵医嘱。
有一些人不能正确对待疾病,总希望通过迷信的手段来治疗疾病,虽然有的时候能治疗一些“疾病”。比如小孩子受惊吓了,往往巫师通过烧香加上一些咒语什么的,俗话说是叫魂,起到很大的作用,心理医生以及科学家已经对这方面做出了解释,是人们潜意识在作怪,巫师通过一些玄幻术而使潜意识得到清理,从而让人恢复正常,至于魂啥的那都是编织出来的谎言。我们应该科学的认识,不能一味的相信,而应该坚持科学。用科学的方法预防疾病,治疗疾病。而不是借助迷信从而有可能延误病情。
毛泽东曾经说过,不时地考察就没有话语权。确实如此,通过调查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当今药品的一些情况,比起药品的安全,人们似乎更加重视药品的价格,按价格去买药,而不是按病情去买药。这一点我认为是错误的倾向,突出了药品价格和人们生活水平的矛盾。
但是与健康联系更密切的是药品的安全而不是药品的价格,这一点却为人们所忽视。政府有义务进行宏观调控,稳定药价并且出台更为合理的政策保证普通生活水平的人也能看得起病,毕竟中国有七八亿农民,大部分家庭还是中等收入。让更多的老百姓看得起病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因此药品价格只能是一时的热点,而安全才是永恒的主题。如今社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与自然健康、和谐相处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人们在追求财富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健康,追求健康。虽然医学界面对一些顽疾还是无能为力,但是只要研究不停止,克服顽疾还是有很大的希望的。这就需要国家加大科研医疗投入,努力培养更多医疗方面的顶尖人才。这次社会实践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责任非常艰巨。努力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积极关注国家大事,把握社会发展的的总趋势,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为将来走入社会打下一定基础。篇三:新农村合作医疗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对我村农民从了解度、参与度、满意度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数据,研究我村村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以及影响因素,发现我们这一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调查地点:我村
调查时间:2011年7月10号——30号
调查对象:农户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访谈
一、前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和国家针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养老难的问题,出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并作为一项制度广泛普及。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而作为追求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农民,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健康状况,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中国农民的健
康需要有一个保障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对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亲民、惠民政策,是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卫生改革大局的根本大计,也是有效控制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途径。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为了相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社会,了解社会民生,寒假期间我对我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村民看病情况作了调查,从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先进性和惠民政策的益处。
二、实践背景
在中国,农村改革问题不是一个局部性的改革问题。譬如说,大家都很关注的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社保改革,还有金融改革、国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改革。尽管这些改革都很重要,但这些改革还是属于局部领域的、一个大的方面的改革。相对于8亿左右的农村人口,相对于发展程度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广大乡村,中国农村改革则不同了,它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性的意义。
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
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它在保障农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是,我对我的居住地周边的村庄的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现状产生了兴趣,趁着暑假实践,经过对我村的实地调查、又向我村医疗改革对口医院进行了采访和调查,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现论述如下
三、活动内容 ①调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知晓和参与情况。由于宣传力度的加大,各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知晓情况差不多达到100%,但参与情况就有所不同,一般村落的参与率都达到90%以上,但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参与率只能达到70%左右,这并非宣传工作有问题,而是他们觉得自己一般情况下得的都是小病,无须参与。对于小病小痛,他们则采取自救自医的方式,或到一些民办的诊所进行治疗,鉴于大医院收取的价钱一般较高,尽管有医疗保险,但也限定一个报销额度,能报销的,无非是需要支付大一笔费用,这比起他们在民办诊所的花费还要高。从受访情况得知,小朋友一般不会参加合作医疗,中老年人参与的比较多,这也是依据他们的身体状况来定的。
②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管理形式情况。组织管理形式方面有村办、乡办、乡村联办等类型,以村办为主。一般做法是,以村为单位成立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制定本村的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并负责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但并不是每条村都设有卫生室或医疗站,以满足农民就近看病的需要,有些村,虽然设有医疗站、卫生所,可是条件极为恶劣。所以,村卫生站不能医治的病人,也只能转到乡镇
卫生院或县以上医院就医。
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标准和方式情况。一般而言,鉴于当地的经济状况,每人只需要出资10元或20元,当地普遍采取了10元的标准。对于农民个人出资的款项,一般采取委托村委收取方式,部分村采取卫生院、乡政府工作人员直接到村、农家的方式收取方式。
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报销情况。从调查情况来看,新型合作医疗费用的报销程序比较繁琐,报销途径不明确,报销的标准不同。90%以上的受访者反映,报销的方式较多,有的直接报销医疗药物的费用,有的却不给予报销,只能在动大手术或犯大病时才能报销。因此大部分的人都不明确究竟按哪一个标准进行报销。同时,在报销费用的程度上,有的能够达到60%,有的只能报销其40%。个别受访者透露,这是由他们投保的年份决定的,投保年份越长,报销的费用就越高,对于那些刚刚投保的人来说,报销所得无异于杯水车薪。
四、调查方法:
我村共有150多户农户,人口600多人。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这些150多户人家按一定顺序编码排序,进行随机抽样,抽取100户人家,对抽中的人家每家发放一份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我收集了我村村民自医疗合作制度实施以来的参合人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村民对制度的态度,也说明了农民在关注时事政策方面的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调查显示,我村已经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住户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在其对口医院对一周来到医院诊治的我村的病患者们进行了随机的采访和调查,这次的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度,将相关数据整理之后,我发现尽管在我村新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这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满意度低。前面已经提到,我村大约还有百分之十的用户并未参加这项改革。他们不参加这项改革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险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改革政策有变。还有不少人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等。另外,在已经参加了这项改革的群众中,同样也有不满意该改革的,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理赔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2.新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宣传不到位。通过调查反映,现在的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还并不是真正的了解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仅从自己短期的得失角度考虑,觉得自己身体好,没有必要花那个钱。同时,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医药费不能够理赔,一些农民又被欺骗的感觉。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过程过于繁琐。在调查过程中,部分村民反映,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时候再来结算,但是该村部分群众不属于城镇居民,他们离保障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比较贵。繁琐的等级,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麻烦,降低了村民对这项改革的满意度。篇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报告
一、导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府对 “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它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个暑假的8月13日,我来到广汉市高坪镇人民政府劳动保障所开始了我的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主要是协助贺主任等工作者的工作,在与何镇长贺主任的交谈中像他们咨询新农合的相关知识和政策,另外一个渠道就是对来办理农合业务的当事人进行提问和交谈,通过在劳动保障所十几天的实践学习了解到许多关于新农合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国家政策,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对社会、国家有了进一步认识!
二、主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它是指 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的大病统筹基金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
从农村的实际看,随着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大大提高了,但是农村目前的医疗卫生服务却满足不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目前农村人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很多。农村有70%—80%的贫困家庭是由家人生病造
成的。如果农民们没有健康的体魄,生产和生活都不可能顺利进行。在农村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这样农民的基本医疗问题和生大病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缓解。2002年,我国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一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惠及广大农民的优惠政策,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对十分重视,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来贯彻。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在全国开始推行,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出台,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2005年,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加强试点有关工作同志中,要求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开展试点的检查评估,以及作好2006年扩大试点的准备工作。2006年1月,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推进新型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试点,明确目标,加强管理能力工作、监管服务机制与组织领导工作等。
在政府的十几天的社会实践中,对近段时间广汉市的新农合的实施落实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今年以来,广汉市新农合服务中心在该市市委、市府的领导下,通力协助,扎实推进,努力提高新农合基到实惠,把政府的这一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一是多管齐下宣传新农合政策,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一方面,通过电视台的新闻和专题节目、城区地段的led屏、宣传手册、手机
报、宣传画报、工作简报等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及时收集和传达工作动态。一方面,工作人员走进农家小院宣讲新合政策,面对面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同时,利用受理补偿中的实例,进行典型宣传,让广大参合农民真正感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二是凸显新农合政策优势,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
——实行网络直报,全面推动门诊统筹实施。将门诊统筹系统延伸到村站,有130多家村站成为新农合定点单位。各乡镇卫生院通过网络直报,使参合农民门诊报账即时结算,现场补偿,在简化、方便、规范农民就医报销上又迈进了一步。
——“四费合一”,一般诊疗费用新农合全额买单。4月底,广汉市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执行一般诊疗费政策,现有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共10元,由新农合全部报销。“方便,实惠”,短短时间,广大村民已切身感受到一般诊疗费的好处,目前广汉新农合已为30多万农民买单300多万元。
——慢病管理初见成效。今年,广汉市新农合在省内率先开展慢性病种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在南丰、高坪、北外三个卫生院对高血压(二级高危以上)、糖尿病两种慢性病种实行由一般治疗到科学的规范化管理,现已初见成效。目前,三个试点乡镇卫生院共管理700余名高血压、糖尿病慢病患者,产生费用20多万元,由新农合全额
报销。通过慢病管理,进一步推进了各试点单位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以及对患者生活方式的指导,有效降低农民医疗费用,慢病患者对这种管理方式普遍满意。
——参合人员住院补偿互认。参合农民跨区域到德阳市其他市(县、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出院后回户籍所在地乡镇卫生院按本市同级补偿标准报销,卫生院再与新农合服务中心结算。——调整补偿比例,提高保障水平。2011年,再次调整住院补偿比例,如在广汉二甲医院就医,原方案中个人补偿费用=[住院总费用-起付线(300元)-自付费用]×50%,现补偿比例调整为60%。在省级及省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原个人补偿费用=[住院总费用-起付线(700元)-自付费用]×30%,现补偿比例调整为50%。在统筹地以外省内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以及市外非定点医院就医,补偿比例均较前增加20%。三是三条措施优化服务质量 一是推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就诊报账程序。大力开展“一站式”服务:对参合农民中优抚对象就医进行现场减免、本市患者住院出院时在医院及时报销,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报账周期。
二是对管理软件进行了升级,优化了报销流程,报销速度大为提高。三是大力提倡亲情化服务模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针对服务对象大多是文化较低的农民,在整个服务中要求医务人员做到“四个一”:即接待病人多一些礼貌、报偿过程多一份细心、报销过程多一些解释、结束多一份嘱咐,提高了参合农民的满意度,同时,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在醒目位置将服务流程、投诉流程、药品价格进行上墙公示,开设了投诉电话,接受服务对象监督。
四是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技能。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从事新合工作专职人员的培训,今年共举办培训班13期,培训专职人员260人次。通过培训,强化了服务理念,提高了新合工作人员的服务技能,促进新农合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加强监督,确保基金安全。今年,服务中心随机对全市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护理质量和收费情况抽查,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抽查中未发现冒名顶替、小病大治、挂床住院、超标准收费等套用合作医疗基金的违纪违规行为,保障了参合农的利益。
今年,截止10月31日,新农合共补偿参合农民66.56万人次,补偿医疗费用4808.07万元(其中住院补偿3.23万次,补偿金额3865.87万元;一般诊疗费、门诊统筹、门诊家庭账户等共补偿63.33万人次,补偿金额942.2万元)。
第三篇:农村医疗调研实践报告
农村医疗调研实践报告
农村医疗调研实践报告1
一、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总体情况
肥西县是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一批试点县之一,自11月1日正式实施,已运行近五年时间。经过几年的探索,我县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补偿政策逐步完善,补偿水平逐步提高,报销程序逐步简化,监管能力逐步加强,资金使用合理安全,农民信任度明显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县新农合参合率由的81%上升至的95%。-,全县新农合资金支出9751万元,其中统筹资金支出9029万元,补偿186818人次。统筹资金支出包括住院补偿7836万元,住院分娩补偿551万元,慢性病补偿154万元,村卫生站观察治疗(门诊统筹)补偿488万元。统筹资金使用率平均为90%,受益率平均为7%,补偿比平均为30%。我县共有690257位农民参加新农合,1-6月,新农合资金支出2605万元,其中统筹资金支出2364万元,补偿35400人次,家庭账户支出241万元。新农合的实施,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了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县荣获“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先进县”称号。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保障新农合顺利推进。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关系全县70多万农民群众健康权益和长远利益的一件大事。县委、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把新农合工作列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县分别成立了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县成立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全县新农合日常管理工作。各乡镇相应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合管办设在乡镇卫生院,办公室主任由卫生院长兼任,每乡镇安排1名专职经办人员和1名兼职财会人员负责新农合的审核、报批、兑现、记账等工作。试点过程中,我县经办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经办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满足新农合工作需要。
(二)封闭运行,确保资金安全使用。我县对新农合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坚持资金封闭运行,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安全、合理。强化资金筹集。我县农民入保金的筹集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卫生部门配合,收缴入保金时,由乡镇合管办开出专用收款收据,登记发放《合作医疗证》,填写参合农民登记表。各乡镇合管办在本乡镇金融机构设立新农合专用账户,收取的入保金及时存入专用账户,在筹资结束后全部汇入县新农合资金财政专户,与县合管办办理结算手续。今年3月底,我县顺利完成二次筹资工作,新农合筹资总额提高到每人100元。严格资金管理。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由县财政局管理,新农合基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基金支出需县卫生局和县财政局共同审批方可拨付,县合管办将每批补偿人数及金额制成报表,报卫生局和财政局审批,审批后,资金由收入户转入支出户,县合管办将资金从支出户拨付给各乡镇合管办或定点医疗机构,做到收支分离、管用分开,保证了资金的封闭安全运行。
(三)适时调整政策,逐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我县在新农合制度的推进过程中,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将农村部分常见慢性病、村卫生站观察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将起报线由300元降至200元、封顶线由1万元提高至3万元。,实行县内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全面提高报销比例;,筹资标准由原来的.50元提高到100元,我县新农合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取消家庭账户,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慢病病种,将新农合基金划分为住院统筹基金和门诊统筹基金两部分,分别为人均80元和人均20元,推行门诊统筹。参合农民年补偿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通过不断调整,新农合政策逐步完善,资金效用得到充分发挥,参合农民受益面逐步扩大。
(四)优化办理程序,方便参合农民就医补偿。在方便群众就诊方面,参合农民小病可以就近在村卫生站治疗,并可以获得一定补偿,做到小病不出村;在县内就诊不受级别限制,参合农民可以任意选择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无须办理转诊手续;到县外就诊只需在乡镇合管办办理登记手续即可,办理转诊手续时,乡镇合管办以一封信的形式书面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在费用报销方面,在县外医疗机构就诊的,参合农民出院后将报销材料交到乡镇合管办,由乡镇合管办直接给予补偿。参合农民在本县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出院时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补偿费用,当场审核并兑现补偿金,实现了零距离、零时限补偿。
(五)推行门诊统筹,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从开始,我县充分发挥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作用,实行乡村一体化与新农合工作有机结合,将村卫生站作为乡乡镇定点医疗机构的派出机构,参合农民患病在村卫生站观察治疗可以获得20%的补偿。5月起,我县全面推行门诊统筹,即按照人均20元标准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门诊统筹基金,用于补偿门诊费用,单次门诊费用补偿封顶额为10元,门诊统筹基金支付实行“预算包干、超支不补、结余滚存使用”的办法,以控制医疗费用,保证门诊统筹基金安全。
(六)实行全程监管,严格控制医
疗费用。在新农合运行过程中,在着力做好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管。一是实行身份核实,防止冒名住院。参合农民住院治疗时,需携带《医疗证》、《身份证》,由经治医生和合作医疗经办人员共同查验,防止发生冒名顶替。二是现场核查,加强日常监管。由县合管办每月安排一定时间抽取部分报销材料与医疗机构原始材料进行核对,并通过电话和明查暗访等形式,对报销情况进行调查。三是提高管理手段,防范虚假票据。,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安装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所有医疗收费全部实行微机化管理,有效地堵塞了因票据而出现的弄虚作假漏洞。四是实行三级公示、加强事后监督。每批新农合补偿情况都在县乡村三级进行公示,社会各方可以通过公示来监督补偿情况。五是建章立制,明确处理办法。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对相关人员和单位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行为作出了明确具体的处理规定。六是定期考核,明确奖惩。制定了定点医疗机构考核标准,每季度考核1次,将考核结果与10%管理保证金挂钩。七是多管齐下,控制医疗费用。包括推行单病种限额收费,限定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核定住院次均费用和住院人次,建立病历和处方评审制度的,通过多种措施,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三、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几年来的工作表明,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较为平稳,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建立。通过对参保农民直接补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保护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新农合政策逐步深入人心。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以及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保农民得到实惠,新农合工作得到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参合积极性明显提高。三是各项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基本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四是新农合管理体制基本确立。新农合经办机构管理水平和办事能力得到加强,能够适应新农合工作需要。通过我县几年来的实施,我们体会到:一是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多部门配合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基础。二是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关键。三是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保障,新农合工作须与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共同推进。
四、存在问题
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还未建立有效、便捷、稳定的筹资机制。虽然筹资难度大大减小,但筹资工作量仍然较大,筹资成本高。二是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难以监管。我县新农合基金支出近一半用于补偿在县外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但受隶属关系的制约,我县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不能实施有效监管。三是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五、建议
(一)探索符合政策和农村实际的农民参合筹资机制。加强相关政策调研,在坚持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多途径探索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农民意愿、符合农村实际、简便易行的参合农民个人筹资机制。如试行参合农民委托农村金融机构或村民委员会代缴,也可以由政府委托村委会代办、由参合农民自己主动缴纳,或是一次筹资,多年使用等。
(二)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强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加大医疗费用控制力度,完善单病种限额收费管理,从严核定各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人次和次均住院费用,严格控制医药费用,降低农民负担,减少新农合基金不必要支出,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另外,要完善病历与处方评价制度,定期抽取定点医疗机构病历和处方,由新农合专家委员会集中对其评价,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三)适应职业化、专业化要求,加强管办体系建设。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继续加强各级管办队伍的能力培训,着力提高管办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快新农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发新农合管理软件,并与医院管理系统对接,改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四)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对于引导农民在基层就近就医、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的配套建设和合格卫生站的建设,重点培训好乡、村两级卫生人员,提升农村卫生服务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农村医疗调研实践报告2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省市县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活动的通知》,我于今年8月初对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活动,我分别走访了金城镇及其周边的部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地查看了“新农合”开展的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随机选择的100名农民患者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展态势良好
1、我县今年参合情况良好。过去两年,农民参保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信任度增加,农民“参合”积极性大大提高,年共有87.6万参合农民,参合率为93.06%。上半年本级筹集资金876万元,补偿“参合”农民41.1万人次,医药费2480万元。
2、我县“新农合”管理进一步规范。今年我县出台的《新农合实施细则》可行性较强,实行了“日均费用、例均费用、病床使用率”三项指标控制,并规范了医疗行为,各定点医疗机构均实现了病人相关信息联网及网上审核报帐,不但提高了报帐效率,更体现了《新农合实施细则》中所包涵的公平、公正、高透明度的原则。
3、农民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过去因为地方偏远,有病没时间看,以及生病没钱治而放弃治疗等死的现象在农民中屡见不鲜,现在“新农合”的实施让许多留守的农民能就近看病、看得起病了,而补偿金在治疗结束就可以直接在当地兑现。3年为一周期的优惠常规健康体检,已于今年8月全面实施,这为疾病的防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新农合”的实施让农民一方面打消了顾虑,另一方面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需求。
4、促进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自身建设。随着近几年“新农合”的开展,各相关医疗机构为适应“新农合”的发展,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都不断在努力提升和完善,这已逐步形成了医患双赢的良性循环。
二、存在的问题
1、“新农合”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根据“新农合”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4%的农民对参保的基本条件和怎样参保不了解,12%的参保人对报帐程序不了解,32%的参保人对报销范围不了解,29%的参保人对报销的起付费及比例不了解,17%的参保人所持《新农合证》上的个人信息与《户口簿》上不相符,这些不但影响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也给医患双方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
2、部分乡卫生院医疗条件依然落后,部分偏远乡卫生院因为落后的工作条件和较差的待遇,依然是老的想走,新的不愿来,许多日常工作是一人承担多项事务,医疗水平的发展更无从谈起。
3、为利益驱动,个别卫生院假挂床住院以及按病人门诊经费标准乱开药的情况依然存在。
4、由于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留守人员稀少,大部分文化层次较低,这给“新农合”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新农合”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让老百姓明白参保,安心治疗,关爱健康。
2、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公开报销项目、比例,简化报帐程序,加强“新农合”资金管理的监督工作。
3、《新农合证》的办理要严格查对并实行机打,防差错,以免给参保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偏远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及医务人员的待遇,有针对性地为偏远卫生院培养适用人才。
农村医疗调研实践报告3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搞好医疗卫生工作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上栗县医疗卫生系统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在基础设施薄弱、队伍参差不齐、多数乡镇卫生院濒临倒闭的不利条件下,一跃成为硬件设施全省一流、医技人员业务精通、医疗收入连年翻番的农村卫生工作强县,连续三年全市卫生系统综合考评第一。为总结推广经验,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对上栗县医疗卫生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凸显改革成效的三大亮点
基础设施全省各县区一流。新建的县人民医院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集医技住院大楼、综合办公大楼和门诊大楼为一体,医疗器械、设备先进,硬件设施领先全省绝大多数县区医院。改建后的县中医院交通便利、就医方便,被省卫生厅领导誉为“发展变化最大、发展思路最清、成效最显著、医疗环境和住院条件最好”。县疾病控制中心规划科学,理念先进,设施设备及人员队伍齐全,得到省级专家的好评,是全省县级疾控中心样板实验室。各乡镇卫生院环境舒适,设施完备,有的乡镇卫生院还配备了病人与医务人员联系的传呼系统。全县88所村卫生室(所)业务用房已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正朝100所的目标迈进。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业务总收入从20xx年的800余万元增长到去年的6900万元,今年1-8月份已经达到了5000多万元。在业务总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群众负担不升反降,住院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了21.9%和12.15%,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医、药费用比例趋于合理,走出了“以药养医”的困境,20xx年1-8月数据显示,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41%,达到了省级医院医药收入比的水平,实现了“以技养医”、“以医养医”的良性发展。社会效益同步增长,20xx年上栗县人民医院成为首批14个被省卫生厅授予“群众满意医院”的县级医疗机构之一,20xx年县中医院被评为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20xx年上栗县被评为了全省创建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全县已有4所市级“农民满意乡镇卫生院”,8所市级“母婴安全卫生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持“三个全省领先”。一是报销手续之便全省领先。首创了“乡镇医院直补”,实行“即医即报”,定点医疗单位全部设立直补窗口,农民出院当日即可领取补偿款;实行“限时报销”,在县外住院的参合农户,出院后只需将相关手续交至乡镇农医所,15天内可领取报销款(省里的标准为20天);实行“电话预约送款”,登记了所有报销医药费的参合农民的联系电话,对居住分散且路途遥远的农户给予特殊照顾。二是补偿比例之高全省领先。上栗县新农合最高报销率达70%,实际补偿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可报销费用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三是受益面之广全省领先。结合本地实际,将住院分娩纳入补偿范围,将8种门诊大病纳入住院补偿范围或定额补助对象,扩大了受益面,1-7月以来,受益人口达5万多人次,总受益面列全省9个县市区的第15位。
二、优化资源配置的“五个统一”
1、收支管理统一,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卫生部确定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县,也是卫生部通报的试点工作先进县,上栗县成立了全省首家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对全县23家医疗卫生单位实行统一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方面,严格收入标准,实行一个标准收费,公开药品价格,防止暗箱操作,需要减免的特殊困难群体一律经过县卫生局批准,杜绝乱收费,收人情费。另一方面,改革投入方式,改变过去“撒胡椒面”式的资金投入方式,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实行“资金捆绑”使用,每年由各乡镇卫生院出资,筹集一至两百万元,分期分批建设各乡镇卫生院,两至三年时间内完成了所有乡镇医疗机构改造。
2、人员调配统一,提高素质促交流。全县建立了完善的专业技术人才上下流动机制,每年按照一定比例选派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挂职;选拔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优秀业务骨干到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跟班,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学科带头人到市级、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设立了医疗培训中心,每年举办2-3期业务培训班,聘请省级医院专家给医务人员授课,今年已培训300人次。鼓励参加学历教育,组织了54名乡村医生报名参加中医中等学历教育。改革人事制度,对各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公开选拔,对普通医务人员实行逢进必考、双向选择和末位淘汰制。
3、药品采购统一,降低价格惠群众。推行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县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采购,采取限价竞价为主、议价为辅的方式,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保证了药品质量,减少了流通环节,控制了药品的层层加价。今年1-9月,通过全品种集中采购,药价平均降幅达到了30.36%,让利群众200余万元。
4、设施配备统一,好钢用在刀刃上。全县按照中心卫生院及普通卫生院的设备配置标准,对省级下拨设备进行统一调配,为所有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五大件”基本医疗设备,即:x光机、心电图机、b超机、下腹部手术设备和一般检验设备。对村卫生室(所)则结合民生工程要求,按照诊断室、药房、注射室、观察室和治疗室“五室分开、配套齐全”的要求,抓好村卫生室(所)标准化建设,统一购置了制度牌、科室牌和医疗设备(资料柜、体重计、高压消毒锅、毁形器)。
5、操作规程统一,规范服务保质量。统一印发了临床诊疗规范,全县卫生系统临床医生人手一册,要求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医疗质量。统一印制了病历,制定了奖惩措施,发现不合格病历3次以上责令责任医生下岗,对单位负责人诫勉谈话。
三、值得借鉴的四点启示
1、抓投入,政府支持是基础。县人民医院建设投入20xx多万元,中医院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疾控中心建设投入500多万元,村卫生所(室)建设投入100万元,加上设施购置、人员培训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xx年,全县财政支出用于医疗卫生事业达2638万元,占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6.2%,今年1-7月,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已达20xx万元。除县本级财政的直接投入外,还努力争取了上级部门和乡镇、村的支持。一是以项目为载体筹集资金。积极与省、市卫生部门进行业务联系,取得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争取了医疗卫生建设项目22个,建设项目资金近20xx万元。二是利用政策减少开支。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时,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争取土地全部划拨,规费全部减免,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三是同步建设节约资金。上栗县规定,在规划建设村委会时要规划村卫生室(所),村卫生室(所)建设要与村委会建设同步,建成后由县卫生局给每个卫生室(所)配套3000元,不足资金由村里补助。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上栗县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短短三四年间跻身全省农村卫生先进县区行列,为全县40多万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2、树形象,群众观念是根本。上栗县医疗卫生工作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给群众带来最大的实惠。一是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以“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为载体,连续几年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据调查,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满意度已经达到了90%以上。二是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主动上门走访、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恳谈会、建立投诉机制,广开渠道倾听民意,仅今年就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次,登门走访调查群众3000多人次,针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先后推出10条卫生行政机关政风建设措施、15条公立医院行风建设措施。三是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原则。出台“三免四减半”等一系列惠民医疗政策,对特困户、低保户、70岁以上老年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农村独生子女及二女户等,实行“三免四减半”。三免即门诊患者免交普通门诊挂号费、肌肉注射费、小换药费,四减半即住院病人的“三大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三级护理费等各减50%。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群众观念贯穿在上栗医疗卫生工作的每个过程、每个环节、每个时候。例如,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有关负责人屡次表示希望在现有报销比例为70%的基础上还要继续提高,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新农合的实惠,还谈到将与民政等部门合作,降低困难群体就医付费门槛,特殊情况下实行“零付费”,确保无一人因病返贫,无一人因贫困有病得不到治疗。
3、促改革,创新机制是关键。国务院《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上栗县认真贯彻《意见》精神,对医疗卫生系统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自20xx年11月起,将原本下放到乡镇的卫生院和下放到村的.村卫生室(所)管理权收回,由县卫生局按照职责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实行机构、财务、人事的一体化管理。实践证明,上栗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正是源于这次一体化管理改革。改革之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实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即人、财、物由地方管理,上级部门只进行业务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县里管不了,乡村管不好的局面,不少患者小病自己吃药了事,大病“舍近求远”到更高一级的医院机构治疗,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被架空,有的已经濒临倒闭。面对这些问题,上栗县坚定地推进了一体化管理改革,对全县医疗卫生系统进行通盘考虑,实施全县医疗系统一盘棋的发展战略,开展横向互助,乡镇之间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五指并拳,形成合力,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进行纵向联合,县乡村对口管理,对口帮扶;实行一级管一级,村卫生室(所)接受乡镇卫生院管理,乡镇卫生院接受县医院管理;倡导一级帮一级,县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村卫生室(所)。通过横向互助、纵向联合,全县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大幅提高,在一些地方普遍“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庭冷落”的情况下,全县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4、强管理,监督制约是保障。率先实行“乡镇医院直补”后,有专业人士对此表示质疑,担心简化手续、缩短时间会产生管理上的漏洞,造成新农合资金的跑冒漏,但上栗县用完善的医疗卫生监督制约机制打消了有关专业人士的顾虑。县卫生局规定,县、乡、村要定期公示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补偿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并于每月5日前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帐,不定期对补偿对象进行电话回访。在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中,坚持报销费用卫生、财政双印鉴制度,形成了财政管钱、卫生管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为全面客观了解和掌握新农合情况,该县成立了联合检查组,对全县各乡镇农医所、定点医疗单位的费用补偿、基金管理及医药费用控制等六个方面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书面反馈,检查结果在全县通报。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为杜绝医疗中的腐败,上栗县将监督制约机制渗透到医疗卫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日常监管和定期巡查相结合,自我管理和群众监督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监管机制。为加强日常监管力度,投资三十余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全县卫生系统的局域网,对医疗卫生收费情况进行全程监控。执行定期巡查制,每半年由县纪委牵头,对全县医疗卫生系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情况严重的予以处分。开展廉政教育,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拒收“红包”的签名活动,各医院向患者发放行风监督卡片,公开系统内八项行风纪律、八项服务承诺和投诉电话。通过教育整治,严格监管,使医务工作者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摆在首位,自觉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基本杜绝了收受“红包”,开大处方拿“回扣”的现象。
第四篇:农村医疗合作暑期实践报告
《暑期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又一学期过去了,第二次暑期实践也意味着我即将开始第三学年的开始。要大三了,面临的学习任务更重,压力更大了。暑期实践就像是大餐开始的开胃菜,对新的学期有重要的启示和帮助。我十分羡慕那些能去偏远山区助教的同学们。不仅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对自己来说也是心灵上的一次洗礼、人格上的升华。可惜我一直没有机会去助教,今年还是坐在办公室里,去看,去体验,去感受,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细小的事情。
二、实践过程:
(1)实践时间:7月23——7月27
(2)实践地点:河南省xx市xx县xx卫生院
(3)实践内容: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xx市xx乡,xx乡位于南阳盆地东缘,是两市(南阳、驻马店)三县(社旗,唐河、泌阳)结合部,我去了乡卫生院,去了解家乡的就医情况。我的具体工作是帮大家整理资料。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对国家政策也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医院的人流量比较大,每天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带来的各种状况。现在,全国都在实行医保、新农合的政策,缓解了民众的就医压力,看病难、看病贵已经不是问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资料显示,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至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72.6%。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的覆盖面达到农村的80%以上。2011年2月1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安排》。这份文件明确,2011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
以前看病,就医条件差,医药不全。现在,国家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积极改进医疗方面的不足。我实践所在的朱集卫生院以前的病房只有十多间,院内还是土地,医疗设备也不足。现在国家财政拨款建起了独立的病房楼,添置了许多先进医疗设备,还配备了一台救护车。夏季因天热可能发生的食物变质、中暑以及突发的脑血管病,都需要急救,有台救护车就可以即使处理夏季的一些突发事件
突发疾病,尽早就医。医护人员的素质也在逐年增加,以前只能解决常见疾病,现在不仅可以更好更快的处理这些疾病,还可以进行大型的手术。以前需要去县医院市医院就诊的病患,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治疗。让患者可以更好的享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福利。新农合的实施也减轻了看病贵的问题,只要出一部分的钱就可以享受国家大部分的医药补贴。每天去新农合办公室咨询的人络绎不绝,来医院就医的人也多了,以前生病怕花钱,去药铺自己买药吃,乱吃药,吃错药,现在国家报销医药费了,大家更愿意来大医院治病,治得放心治得安心。
好的政策对人民有大帮助。但是,事物都与有两面性,有利有弊。由于新型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主,小病仍然是用农民个人医疗帐户来支出。就小病而言,当农民经常不生病时,觉得个人出资的那部分浪费掉了,于是会逐渐丧失参加合作医疗的动力。从大病来说,由于农村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那些贫穷的家庭一旦得了大病,即使去医院就诊,能够报销一部分,但剩下的一部分他们依然无力偿付,所以这些贫困的家庭依然看不起病。当然对于那些富裕的家庭而言,这是给他们提供了实在的优惠。所以从大病的角度来看,不但新型合作医疗没有解决农村内部贫困家庭的医疗问题,反而使得他们与富裕农民家庭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贫富差距。农村现在呈现的状况是大部分的青年或中年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呈现出大量的空心村。当这些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如果在外地生小病,他们只能在打工所在地看病,这样来说,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没有得到实惠,这会降低他们的参与热情。当他们得了大病时,由于打工所在地路途遥远,甚至有些急性病时,他们去大型的医院就医,也无法享受到新型合作医疗的优惠。因为,新型合作医疗规定了,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需要在定点的市县,乡镇的医院去就医报销。所以从农村目前大规模的农民工外出打工的角度来看,也出现了重大问题。
三、实践体会: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从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
我觉得最大的难题不是存在问题,而是能找出问题,既然有问题就一定有办法解决,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又是另一番风景。我们可以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协调互补,共同解决贫困农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
1.要继续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
3.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建立终身教育制度,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
逐步在我国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医疗卫生需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实践中,我切身体会到新农合给农民带来的福利,也看到了xx乡卫生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不仅是一个旁观者也是参与者、受益者。
四、实践总结:
任何事物、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遇事的时候,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最最成功的就是考虑倒关于换位思考以及事物的两面性了。也学会宏观看问题,积极的面对遇到的问题。不放弃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希望在新学期我能从学习中加深这些体会,为我以后的学习生活服务。
第五篇:农村实践报告报告
农村实践报告
在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组织的全国大中专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走过5年辉煌历程之即,我在今年暑假也相应号召,也来到农村实践三农下乡带来的好政策。
为了更好的实践我来到的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中远近闻名的宋家村,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宋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以前村里穷,村委到处跑引进资金,好来吸引到资金为建起了烤烟房。增大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总之,各家都有自己的发财经。这位大嫂最后告诉我们,这都是俺村里干部领导有方,给我们联系那么多致富方法,还得感谢他们啊!“从她充满希望的眼神中,我才体会到,原来这个村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受老百姓爱戴,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班子啊。
村领导管理有方,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上,其他的方面也是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先说这个村里的治安,村委一班人早就制定了一套村规民约,凡是有违反者,都要照章处罚。村民们都觉得邻里乡亲吵吵闹闹,丢人不说还要受处罚,还得耽误精力,实在不合算。所以,这个村现在可以说是安宁无事,听村里一位老大爷说,村里这几年没有发生过一件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也很少,就连乡亲们之间小吵小闹也很少听说。村里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毫不含糊,就说村里这十几条平坦的大街吧,周支书说,以前村里是一片片的坑洼地,一到下雨天啊,这街上就成了大水塘。平时老百姓推个车子,走个夜路都难啊,1992年开始,村里决定在全村修十几条主要街道,以方便村民。这样,原来的沟坎才被垫平了,而且道路两旁都修建了排水渠道,无论多大的雨都能保证排水畅通了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大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第二天村领导有对我说了宋家村以后的发展的方向。领导说“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巨大作用,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一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服务的群众自治组织,同时也是经济实体,它长期活跃于市场与生产者之间,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并通过为农民提供种苗、技术和营销服务,传递市场信息,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其服务内容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无形指挥棒,改变了过去结构调整热在市里、忙在乡里、急在村里、冷在户里的被动局面。二是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通过发展过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促使一大批农村致富能手、专业大户加入,把农村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和防范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村专业协会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最具活力的组织载体,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三是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农村专业协会把农村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重组和优势整合,实现了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四是促进了农产品市场开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规模、没有品牌的农产品很难打开市场销路,一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经营的农产品数量较大,质量较高,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且诚信水平相对较高,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体,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五是促进农技推广和标准化生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典型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政府部门包不了,而农民单家独户又办不了的事,尤其在技术服务上,协会通过发挥本组织成员的整体技术优势,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有力地促进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六是促进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后,促使农村干部改变过去重生产轻流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转而通过抓流通促生产,并逐步开始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指导农业生产”。
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机电系07电子本
盛强
2009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