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品定期抽检管理制度
浙江立邦电器有限公司
产品定期抽检管理制度
1、目的加大对生产加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有效监视产品生产加工质量,进而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总装车间装配和包装质量的抽检及改进的日常管理。
3、职责和权限
3.1 品质部经理负责产品装配和包装质量抽检的组织实施。
3.2 巡检员负责进行定期抽检并做好检验记录。
3.3 生产经理、车间主任、线长参与抽检并解决抽检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负责追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责任。
4、工作程序
4.1 抽检频次和方法
4.1.1 每天抽检一次,时间定为14:30~15:00。
4.1.2 装配质量由生产部长带队,品质工程部巡检、车间主任、线长参加,每条线至少抽两台产品进行拆机检查,主要检查产品配置的正确性和装配质量。巡检员负责做好记录,记录应由生产部长、车间主任、线长和巡检签字。拆机重新组装由生产车间负责安排修机人员完成。
4.1.3 包装质量由品质工程部部长带队,巡检和包装线长参与,每条线必须抽两箱产品,主要检查标贴的规范性、配件的正确性、清洁度、包材的正确性。巡检负责做好抽检记录,记录应经所有参与抽检人员签字。拆包后重新包装工作由包装线负责完成。
4.1.4 当带队人员不在岗时,应安排好委托代理人,由委托代理人组织进行抽检工作。
4.2 抽检日常管理
4.2.1 在车间生产的前提下,每天必须进行抽检,规定的人员必须参加,不参加抽检带队者每次处50元罚款,参与者每次处30元罚款。委托他人代理,若代理人未到,也视为未参加。
4.2.2 抽检发现的问题由品质工程部监督责任部门实施改进方案。属技术缺陷或外协原因的,由品质工程部通知技术或供应部进行改进;属生产过程原因的,由生产部进行改进;品质工程部应跟踪验证改进实施的有效性,有检查无跟踪每次处20元罚款。
4.2.3 抽检过程中发现的不良问题,品质工程部结合《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现场管理和环境控制程序》的规定追究责任作出处理决定交办公室,由办公室公布和交财务部执行。
4.3 本制度自2008年7月1日开始实施,品质工程部应建立并保存《抽检记录》。
4.4 相关文件
4.4.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4.2 现场管理和环境控制程序
批准:审核:编制:
第二篇:煤矿支护材料抽检管理制度
煤矿支护材料抽检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恒源公司技术文件精神,加强锚杆、锚索等支护材料质量监控工作,杜绝不合格材料入井,消除安全隐患,实现支护材料质量监控的动态管理。
一、组织机构
成立支护材料抽检领导小组:
二、各部门职责
1.负责井下支护用的金属锚杆及构件、金属网、KTM3钢带梁、托盘、锚索钢绞线及锁具、树脂锚固剂等支护材料的检验入库及保管发放工作;
2.各施工单位负责在各种支护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全过程监控各种支护材料的材质、规格尺寸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程规定,发现问题及时向矿支护材料抽检领导小组汇报。
3.支护材料抽检领导小组负责抽检和随检、考核等工作,建立各类支护材料抽检档案。
三、各类人员职责
1.材料检验人员、矿支护材料抽检小组成员、各领料单位的领料人员,必须熟知所验收材料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材料的技术参数;
2.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材料技术参数进行检验;
3.各单位验收人员必须认真保管支护材料入库验收单、支护材料准许入井证、支护材料抽查检验单等;
4.抽检办公室人员负责组织、抽检、送检。
四、抽查检验流程
1.入库验收:检验人员要在接到支护材料到达的通知后,严格按照标准和验收程序对支护材料进行验收,被检材料的各项技
术指标均合格后,填写入库验收单,检验人员签字生效,方准入库;材料入库时,库管员与检验员共同对物资及凭证认真检查所收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入库验收单必须由检验员和保管员共同签字方可有效,方可入库,入库验收单要建档保存。因生产急需或其他原因不便入库,而直接送到现场的物资,必须经过检验人员和使用单位领料人员的验收,符合出库标准和使用标准,并由检验人员和使用单位领料人员共同签发材料出库合格证后,方可使用。否则,不得使用。
2.出库发放:支护材料出库发放前,发放人员要仔细检验材料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使用标准,同时领料单位的领料人员要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作业规程规定的安全技术参数对待领材料的数量、材质、规格尺寸及外观受损情况进行严格检验,只有双方确认该物料合格,并在物料发放单和物料准许入井证上签字,物料方可入井使用。
3.矿支护材料抽检小组每月一次负责对待发的各种支护材料及井下生产现场正在使用的锚网梁索支护材料进行抽查检验,抽检结果要填入支护材料抽查检验单,并签字认可;同时,对材料质量有质疑时,随时可以进行抽查。
五、抽查检验内容
1.各种支护材料入库前,供货单位必须要提供生产许可证、安标证书及其技术资料。抽查验收人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及其技术资料(产品说明书、图纸、合格证、化验单、质保等)对其各种指标严格检验。
2.入库验收的比例不少于该次进货数量20%,抽检及随检的比例不得少于库存材料的10%。
3.锚杆及其附件的验收内容:外观质量、杆体材质、杆体规格、杆体的直线度、杆体尾部螺纹、螺母、锚杆托盘,并且要对其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的方式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
行业标准MT146.2—2002有关规定严格验收。(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146.2—2002)对于交货现场无法检验的指标,如:杆体的屈服强度及延伸率、杆体尾部螺纹、螺母和托盘的承载力、锚固力等,供货单位要提供检验设备和检验场所;所抽检的各种指标的合格率为100%,否则不予验收。
4.树脂锚固剂的验收内容:原材料、外观、直径长度偏差、树脂胶泥稠度、凝胶时间、抗压强度、锚固力及有效期,并且要对其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的方式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146.1—2002有关规定严格验收。(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146.1—2002)对于交货现场无法检验的指标,供货单位要协助抽查检验。
5.金属网的验收内容:外观质量、材质、丝径、网孔边长、网片宽度、网片长度、网孔角度、网片重量、镀锌、咬痕、锁边情况及有无脱扣等外观质量,并对其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的方式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314—92有关规定严格验收。(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314—92)对于交货现场无法检验的指标,供货单位要协助抽查检验。
6.塑钢网的验收内容:规格尺寸、外观质量、拉断力、抗静电性能、阻燃性能、结点剥离力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根据宿州市达瑞塑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DRS004—2008有关规定严格验收。(附宿州市达瑞塑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DRS004—2008)对于交货现场无法检验的指标,供货单位要协助抽查检验。
7.塑料网的验收内容: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单根拉断力、拉断伸长率、拉伸强度、表面电阻值、阻燃性、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141—2005有关规定严格验收。(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141—2005)对于交货现场无法检验的指标,供货单位要协助抽查检验。
8.预应力锚索及附件:钢绞线的材质、外观质量、规格尺寸;托盘的材质、规格尺寸、锁具的环氧涂层的致密程度、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同时,供货单位要提供出钢绞线的抗拉伸强度、防腐处理方式等。
9.托盘的外观质量、材质及规格尺寸验收内容:托盘采用钢材制作,蝶形,托盘尺寸不得小于设计尺寸,且预留锚杆(索)孔要位于托盘中心位置;托盘不得尺寸不够、厚度不够等现象。
六、抽查检验考核制度
1.对各种支护材料实行月度抽监制度每月上旬由抽检小组成员对到货的锚杆及其构件、金属网、KTM钢带梁、托盘、塑钢网、高强塑料网、树脂锚固剂、锚索钢绞线及锁具进行抽检,每次抽检的比例不少于抽检时库存材料的10%,且抽检的合格率为95%以上。
2.抽检小组成员对生产单位反映存在可疑情况的各种支护材料,要及时到施工现场及料场进行检查,若查出不合格的支护材料在生产现场使用。
3.每次抽检或随检时,抽检小组成员都要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抽检,首先查有关质量、技术资料的文件,如:支护材料的安标证、生产许可证、出厂检验合格证、原材料的检验合格证、设计说明书、入库验收单等。
4.每次抽检或随检时,抽查小组要检查收料单位对入库材料的包装、运输和贮存方式,如因收料单位或领料单位在收发领用材料的过程中,由于包装、运输及贮存方式造成支护材料外观受损,影响支护质量的,矿将追查责任人的责任,并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
5.抽检小组成员必须参加每次的月检、随检和现场鉴定。
第三篇:产品抽检不合格项整改报告(最终版)
产品抽检不合格项整改报告
产品(床头柜/FL-A6011)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 整 改 报 告
X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科:
我公司在2009年12月23日接到贵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整改通知书》后,高度重视,按照通知有关精神,就3个不合格项目(木工要求、力学性能、使用说明)对照国家相关标准及各相关规定积极进行整改,现就有关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不合格原因:操作者责任心不强、顾客未及时明确质量要求。
二、整改措施:根据国家相关标准,优化与应用多种方式过程控制,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检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强化全员质量意识,达到“事前预防”的效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规范标签、标牌与使用说明。
三、落实时间:2010年01月23日前申请复查检验(送检)。
四、联系部门:生产管理部
联系电话:0757-XXXXX、XXXXX
传真:0757-XXXXX
邮政编码:528300
地址:XXXXXXX镇
某某酒店家具有限公司呈报
2009年12月22日
第四篇: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规定
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规定
卫监督发[2005]5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为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规范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工作,依据《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我们组织对《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规定》进行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规范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工作,依据《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健康相关产品是指上述法律、法规规定的食品、化妆品、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和消毒产品。
第三条 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以下称国家卫生监督抽检)是指由卫生部依法组织的对健康相关产品及其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的卫生监督抽检和抽查。
第四条 国家卫生监督抽检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 卫生部统一管理、安排国家卫生监督抽检经费,包括检验、培训、质控考核、差旅、样品传送、公告、样品保存等费用。经费应当专款专用。
第六条 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合格的产品,自检验报告出具之日起6个月内,除特殊情况外,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不得重复抽检该企业的同一品种产品。
第七条 卫生部负责制定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计划应当包括抽样的品种及数量、检验项目、检验依据、判定依据和标准及执行单位等内容。
第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和相关检验机构落实各项抽检任务。
第二章 抽检程序和要求
第九条 现场检查和采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现场检查和样品采集由两名以上卫生监督员完成,向被抽检者出示监督证件,出具相关执法文书。
(二)采集样品的种类、数量应当满足检验、留样的需要,不得超过规定的数量。采样场所应当符合抽检计划的要求。
(三)现场检查和采样方法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条 被抽检单位应当配合卫生监督员开展样品采集和现场监督抽查工作,不得拒绝、妨碍监督抽检和抽查工作,并保证提供的样品真实、完整、无破损。
第十一条 对从经销单位采集的定型包装样品,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在采样后以特快专递书面告知样品上标识的生产单位或进口代理商。生产单位或进口代理商应在收到告知书之日起10日内予以回复。逾期未书面回复或者逾期回复的,按照对样品的真实性无异议处理。
生产单位或进口代理商在上述时限内对样品的真实性提出异议的,应提供有关书面证明材料。第十二条 卫生监督机构应当配备采样和传送工具,设置专用的留样贮存场所、设施和设备。样品应按照产品标识的保存条件进行贮存。需要封样保存的,应有防拆封措施。
第十三条 卫生监督员应当及时将样品送检,并按照规定填写样品检验通知单。检验机构接收样品人员验收样品后,应当在样品检验通知单上签字。
第十四条 卫生监督机构对不合格样品应留样至抽查结果公布后3个月。对抽检结果有异议的样品,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延长留样期限。
第十五条 检验机构应当在接收样品前作好检验准备,自收到样品之日起15日内出具检验报告。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完成的,应在接收样品时予以说明,并明确完成时间。
第十六条 样品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检验方法应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计划中规定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检验;
(二)检验报告的原始数据记录应规范、完整,并按有关管理要求保存;
(三)应同时使用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
(四)应对每个样品进行平行测定,并保证平行测定结果符合分析方法的误差要求,检验结果报告平均值;
(五)检验报告应当载明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名称、生产日期、规格、被采样单位、检验值。第十七条 检验结果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进行判定。必要时,卫生部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组织专家对抽检结果进行审定。
第十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公布抽检的不合格产品信息前,将抽检结果告知被抽检单位。被抽检单位是经销单位的,还应将抽检结果告知该产品的生产单位或进口代理商,无法确认生产单位或进口代理商的除外。
第十九条 产品生产单位、进口代理商或经销单位对抽检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抽检结果通知之日起10日内书面向承担抽检工作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卫生部提出复检申请并申明理由。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复检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复检的决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复检:
(一)产品微生物指标超标的;
(二)留样超过保质期的;
(三)留样在正常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影响检验结果的;
(四)已进行过复检的;
(五)逾期提出复检申请的;
(六)样品的生产单位或进口代理商对其真实性提出异议,但不能提供有关证明文件的。第二十条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复检的,原则上应用留样样品进行复检。申请复检的单位应当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出同意复检决定并告知之日起3日内办理检验手续。复检费用由申请复检的单位承担。
第二十一条 复检申请人可选择原检验机构或承担此项抽检工作的其他检验机构复检,也可选择卫生部指定机构进行复检。检验机构应在15天内出具检验报告。
第三章 抽检结果的处理和公布
第二十二条 国家卫生监督抽检结果由承担抽检任务的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公布具体的抽检结果时,应向各相关省份通报,同时按照规定上报卫生部。
第二十四条 抽检结果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形式公布。
第二十五条 产品抽检结果公布的信息包括下列内容:
(一)产品名称;
(二)生产企业名称(如生产企业或进口代理商根据本规定第十六条对样品提出异议并有书面证明材料的,公布为“样品标示的生产企业”名称)。
(三)产品规格;
(四)产品的采样地点;
(五)产品的生产日期或批号;
(六)检验项目及判定结果;
(七)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场所抽查公布的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一)卫生许可情况;
(二)从业人员健康和培训状况;
(三)场所卫生条件;
(四)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检查内容。
第二十七条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公布的国家卫生监督抽检结果涉及的违法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及时进行查处,并责令生产经营单位采取下列整改措施:
(一)公告收回不合格产品;
(二)立即对企业内或在销的产品进行清理,不得继续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
(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第二十八条 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单位和被抽检的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追踪检查。
第二十九条 对国家卫生监督抽检中发现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不在本省级行政区域内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进行调查处理的同时,应当将有关情况通报该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移送相关材料,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相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负责组织对生产企业进行调查并在30个工作日内反馈和公布查处结果。
第三十条 对在国家卫生监督抽检中发现的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立案之日起15日内报告卫生部,并将查处结果汇总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卫生部。
第三十一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逐步建立国家卫生监督抽检信息平台,确定信息报送人员,加强国家卫生监督抽检信息的收集、统计、整理、分析和报送等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考核内容。
第三十二条卫生部建立国家卫生监督抽检信息平台,对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上报的国家监督抽检信息及时进行公布、分析和汇总。对发现的普遍性、严重性问题,必要时向全社会发布预警公告。
第四章 管理要求
第三十三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对承担国家卫生监督抽检的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相关检验机构进行指导、培训和考核,建立和落实责任制,负责监督抽检工作的督促检查和结果的审核,并对未按要求开展监督抽检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十四条承担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将抽检计划内容事先告知被抽检单位;国家卫生监督抽检结果尚未正式公布前,不得擅自对外泄露有关抽检情况及抽检结果。
第三十五条 检验机构在承担国家卫生监督抽检任务期间不得接受被抽检企业同类产品的委托检验,以及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公正性的考察交流、捐赠等相关活动。
第三十六条 参与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对违反本规定的,将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国家卫生监督抽检文书应当使用卫生部制定颁布的卫生行政执法文书。
第三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规定制定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工作的具体工作制度。
第三十九条 省级健康相关产品监督抽检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本规定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0年8月30日卫生部发布的《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规定》同时废止。
第五篇: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修订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修订修订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岗位所使用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能适时得到修订更新,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安全部负责组织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管理。
1、厂长负责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批工作。安全部负责组织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修订、发放、作废、销毁工作。
2、安全部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际需要,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并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根据重大危险源制定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的 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正常情况下,应三年修订一次,遇下列情况应及时修订: 法律法规发生改变时、机构和人员发生变化时、当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原材料、产品发生变化时、危险源发生变化(包括危险源的种类、数量、地理位置)、应急机构和应急人员发生变化时、应急设备设施发生变化时、应急演练后发现存在不符合项时。
4、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应每三年进行一次评审,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宜性,评审时间和评审方式依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