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山县民间组织行政执法案件报告制度
微山县民间组织行政执法案件报告制度
为及时掌握案件查处情况,加强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保证公正执法,制定本制度。
一、行政执法实行事前报告
事前报告是指检查前立案间的行为动向的报告,事前报告包括下列情况:
(一)、执法人员对管理相对人实施监督检查前,要向本科室主任汇报检查内容;特殊情况要向分管局长汇报。
(二)、执法人员应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于2日内向本科室主任汇报;需要立案的经分管局长、局长批准后立案。
(三)、对检查发现的重大违法案件,于现场应向本科室主任汇报情况,必要时向分管局长、局长请示,汇报。
二、行政执法实行事中报告
事中报告是指立案后的调查到结案阶段的行为动向报告,事中报告包括下列情况:
(一)、重大案件立案后,调查期间每5日内向分管领导报告一次查处进展情况;
(二)、案件调查结案后,填写《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向分管局长、局长汇报。
(三)、听证、处罚决定执行情况及时向各级主管领导汇报。
三、行政执法实行事后报告
事后报告指结案后的报告,事后报告包括下列情况:
(一)、处罚结案后视复议、诉讼等情况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二)、当场行政处罚的案件结案后2日内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将全部文书整理后交法规稽查科存档。
四、行政执法案件的报告逐级进行
五、经报告的案件,有关领导在2日内做出指示。
六、对隐瞒案情不报,不按期报告影响查处的具体承办人要承担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行政责任。
二○○九年十月十三日
第二篇:行政执法案件评审制度
行政执法案卷评审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内部执法监督,落实执法责任,提高执法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行政执法案卷评审要坚持实事求是及适时、合理、合法以及公开、公平、公正和表彰先进的原则。
第三条 行政执法案卷评审实行百分制,以办案小组为单位,并实行每案一评,案件结案后15日内评审。
第四条 凡办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案件,必须建立登记台帐。
第五条 办理各类案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标准:
1、执法主体合法;
2、对象适格;
3、认定事实清楚;
4、证据确凿有效;
5、行政强制措施适用正确且手续完备;
6、程序正当且在法定时限内完成;
7、适用法律正确;
8、内容合法适当;
9、法律文书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整洁;
10、按照法定时限将法律文书送达当事人,留有送达回执;
11、立卷归档及时,案卷装订规范。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案件承办小组2分。
1、未建立登记台帐或台帐未记录完全的;
2、评查案卷有一项明显来达到基本标准的;
3、对在评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按交办的时间完成或整改措施不力的。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案件承办小组10分,并按照《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有关规定追究承办者责任。
1、有行政复议撤销案件或者生效的行政诉讼败诉案件的;
2、有履行国家赔偿情形的;
3、出现重大执法问题被新闻媒体曝光的,查证属实,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第八条 行政执法案卷评审平均得分及奖惩办法。
1、95分(含)以上为优秀,全年无一案件有程序错误或符合本制度第七条规定,县局对办案小组予以一次性奖励500元。2、85分—94分为合格,不予奖励。3、84分(含)及以下为不合格。对办案小组予以一次性惩罚500元,取消办案小组成员当年评选先进和考核优秀等次资格。
4、当年单个案件符合本制度第七条或办案程序错误者,每件扣办案小组100元,并取消办案小组成员当年评选先进和考核优秀等次资格。
第三篇:行政执法案件查处分离制度
行政执法案件查处分离制度
为强化监管、严格程序、规范运作、保证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制度本制度
一、对受理的行政执法案件实行调查取证与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构,人员分离。各稽查中队负责案件执法检查工作,制作现场检查执法文书,办理现场处罚案件,对需立案的案件,办理立案审批,进行调查取证,落实有关事宜;专卖管理科对立案的案件进行初审、报批,对案件进行审核。
稽查中队送审案件时,应指派一名执法人员协助专卖管理科对该案的后处理工作。
二、现场处罚案件由案件主办人负责,必须按《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在执法现场严格办理。于7日内连同处罚决定书交回队建立现场处罚案件电脑台账,并报专卖管理科备案。
三、区局各稽查中队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需立案的,应在3日内填写立案审批表,与其它执法文书一并送专卖管理科审查后,报局长审批立案。专卖管理科应当对案件办理过程进行监督并登记。
四、调查取证有办案机构负责,案件调查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0内终结。确需延长的,应报局长批准。
五、案件调查终结3日内,主办人员应按规定制作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并附经整理的证据材料。
六、专卖管理科应当对《调查终结报告》等案件材料进行全面审查,根据不同情况,提出审查意见。
七、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由专卖管理科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处罚决定内容,并告知当事人有权陈述和申辩,符合听证条件的有权要求听证。
八、案件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专卖管理科填写《行政处罚审批表》,报局长审查批准。局长批准后,由案件承办机构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并送达。
九、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案件承办机构要及时催办、执行情况随时向局长汇报,逾期不履行,又不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的,会同专卖管理监督科及时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手续。
十、案件执行完毕后,案件承办机构要在3日内填写行政处罚结案报告,报局长审批后予以结案。
十一、案件结束后,案件承办机构要在7日内整理完善所有案件材料,装订成册,归档保管,上交专卖管理科统一保管。
第四篇:农业行政执法案件
农业行政执法案件
卷宗
卷 宗 目 录
询 问 笔 录(现场)
询问地点:
询问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
询问机关:询 问 人:记录人
被询问人:姓 名性 别年 龄民 族文化程度职 业工作单位
住址
问:
答:
(本页不够可续页,第页,共页)
被询问人签字或印章:
续 页 用 纸
(本页不够可续页,第页,共页)
被询问人签字或印章:
第五篇:行政执法案件案卷自查评析报告
XXXXX动物卫生监督所案卷自查评析报告
案卷名称:关于XXXXXXXXXXXXXXX
案
自查评析:
1、实施行政执法主体合法。严格在法定职权内和管辖区域内实施,被处罚主体认定准确。
2、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违法事实与情节认定清楚,表述准确,认定违法主体和违法行为的证据充分。
3、适用法律正确。实施的行政处罚都有明确的、有效的法律依据,引用法律的条款准确、完整。罚缴实行分离。
4、程序合法。认真按照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的步骤实施行政处罚,在调查取证时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向当事人履行告知义务,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每件行政处罚都有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需送达的法律文书,并依照法定程序和法定时间送达。
5、立案情况:立案文书齐全,填写内容符合要求。有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记载,有案情来源,案情记载;有承办人的意见,注明了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名称,有责任科室的审理意见,并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立案。
6、调查取证情况:调查取证阶段是案件处罚的关键阶段。我们做到调查有现场笔录,有时间、场所记载。记录准确、客观、全面。
7、审查决定情况:案件处罚文书规范,记载准确,违法事实记录完整,证据确凿、充分,处罚依据明确,有承办人的意见,单位负责人的审查意见,处罚机关负责人的审批意见,并各有签名、有日期。行政处罚决定书有记载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有违法的事实和证据,有行政处罚具体内容和法律依据,有告知当事人如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有作出行政处罚机关的名称、印章、日期。
8、送达和执行情况:回执送达时间、地点、方式准确,内容记载齐全。案件按时办结,没有出现有强制性执行的案件。
9、案卷档案情况:案件卷宗材料齐全。严格执行案卷管理制度,实行一案一卷,卷内材料齐全,做到文书按时间顺序排列,有页码编号,书写规范,字迹清楚,装订整齐,案卷归档及时。
自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