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评价》
对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评价
李春芳陕西省白水县人民医院715600
【摘 要】 目的 探讨对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我院护理部2007年开始对全院工作5年内78姓护士实施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制定培训计划、选择带教科室带教老师、按层次进行培训、多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完善考核管理方法。结果 护士学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完成专升本科学历教育12人,完成成人高等护理教育23人,在读本科10人、在读大专23人;三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达96.15%,住院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97.43%。结论规范化培训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关键词】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
[1]护士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化培训是护理学发展的关键环
节,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任务。我院护理部2007年开始实施系统化规范化培训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报告如下。培训对象与方法
1.1 培训对象 全院工作5年内护士,共78人;其中大学本科12人,大专25人,中专学历41人,年龄18~28岁,平均(21.8±2.6)岁,平均工作时间(1.8±0.9)年。
1.2 培训方法
1.2.1 制定培训计划 护理部根据不同年限不同职称的培训内容不同,护理部制定详细的培
[1]训计划,按计划、按步骤进行落实,将全年、全院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的内容指定给专
业水平高、有讲课能力护士长,每月进行一次业务讲座,规定各科室每周的业务学习日,由在职护士轮流讲课或轮流进行实际技术操作,科室有疑难的护理问题,提出护理会诊。
1.2.2 选择带教科室带教老师 规范化培训轮转的专科由护理部质量控制小组集体讨论决定,承担带教工作的科室,要求具有规范的护理管理,过硬的护理质量,扎实的带教基础。选择临床经验丰富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护师/主管护师为总带教老师,总带教老师根据规范化培训轮转计划把专科带教目标分解给各位临床带教老师,要求带教老师加强工作技能及专
[3]业理论的学习,能够把握专业的最新动态,体现学科发展的方向。
1.2.3 按层次进行培训(1)示范法。用于低年资护士教育,她们基本技能薄弱,护理部组织她们观看录像、多媒体课件并且由小教员进行现场示范,使受教育者形象直观地了解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方法、程序和注意事项。(2)模拟场景教学法。用于有一定临床经验用护士的教育。依据临床常见或典型病例,设置场景,营造现场紧张气氛,要求护士迅速做出判断并实施抢救措施,考评人员予以评判,提高应急条件下综合分析、判断决策能力。(3)教学查房法。病历式:教育对象主要是低年资护士,使其对某一个疾病从病因到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了解;问题式:教育对象是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查房内容以临床遇到的护理问题为主,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难护理问题,提高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5 多渠道加大人才培养 鼓励中专文凭的护理人员,参加成人高等护理教育;大专文凭护理人员参加成人专升本科学历教育,要求各科护士长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保证学员的听课和考试,对顺利取得毕业证书的护士,医院给予适当的奖励。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计划,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1.2.6 完善考核管理护理部成立了由部分科室护士长参加的考核领导小组,以考核标准为依据,负责全院护士上岗业务资格认定、在职教育考核管理以及科室考核成绩的评定工作;科室成立了考评小组,负责本科护士考核。考核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及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两部 1
分;考核形式为笔试、口试、技术操作;科室每月考核一次,护理部每季组织一次抽考,每年组织l~2次全面考核。护理部、科室还利用晨时教学、教学查房、护理查房对不同年资护士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将各种考试成绩记录在卡,上交护理部存档,通过考核发
[4]现规范化培训中的不足及缺陷,并不断改进、督促以提高护理工作能力。结果
护士学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完成专升本科学历教育12人,完成成人高等护理教育23人,在读本科10人、在读大专23人。三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达96.15%(75/78),住院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97.43%96.15%(76/78)。体会
现代医学不断发展,促进了护理技术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2l世纪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
[4]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建设综合素质较高的护理人才队伍,对护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与继续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保证护理学科不断跟上科学日新月异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按照护理专业特点,进行规范化专业培训,克服了培洲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有利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有利于护理队伍的梯队建设,使整体护理水平跟上医学发展的需要。我们通过制定培训计划、选择带教科室带教老师、按层次进行培训、完善规范化培训考核管理、多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完善考核管理,在医院内形成了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培训对象普遍感受到有一定的压力,从而产生竞争动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护士学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三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高,住院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使全体护士的自身素质都能得到提高,促进护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燕梅,龚凤球,郑志惠,等。新护士岗前培训方法的探讨及效果评价[J].现代临床护
理,2009.8(9):64-65.[2] 曹治叶,刘延梅,贺秀丽。在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09,15(18):173-174.[3] 廖灯彬,宁宁,游桂英,等.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临床管理[J].现代护理,2007,13(15):
1423-1424.[4] 吴菊芬,华皎,谢晓颖,等.多元化培训路径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
修杂志,2009,24(1):28-29.[5] 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7.2010-1-1
第二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实施评价 2
2013年第一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效果实施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评价我院新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以来实施效果,考核及督促各科室提高带教质量以及住院医师培训后临床分析能力,医务科于2013年3月7日组织2011、2012、2013年留院住院医师进行基础考核。
此次考核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由各科室相关专家结合我院临床诊疗工作进行命题并组成题库。同时,医务科对住院医师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旨在掌握我院在培训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住院医师对培训工作的需求,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可持续改进。
通过此次考核、考试及调查:培训医师在各科整体表现较好,能顺利在最短时间内适应科室的工作节奏,投身于临床工作中。认真仔细、勤勤恳恳,得到了科室主任的诸多肯定和好评。临床工作上,已经安排已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包括已经通过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的医师独立值班,以及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管理病人。考核考试全部通过。
三、存在问题: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主要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科室方面:对于带教老师无针对性的带教前培训,导致带教教员某些操作不十分规范。
(二)规范化培训医师方面:1.规范化培训医师在病历书写上面,基本功不是特别扎实,体格检查不够仔细等问题导致病历书写质量不高;2.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时,医学态度不够严谨,有时表达过于繁琐,不够清晰;3.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深度不够,临床思维方面需加强锻炼。
四、改进措施建议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总体来讲,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在我院进行顺利,工作热情较高,得到了领导的好评。但是,针对以上存在的两方面问题,我院将提出三项改进措施:
(一)合理安排科室医生带教,对带教医生不定期进行全面考核评定,争取全面提高带教医生的素质,以高质量为要求,完成临床带教任务;
(二)对于规范化培训医师,严格要求,其独立完成的病历必须经过带教老师或上级医生的审阅,方可提交归档,及时对病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通报,加强规范化培训医师的病历书写能力;
(三),为提高规范化医师临床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可安排已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包括已经通过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的医师独立值班和临床管理患者,培养他们临床思维和判断力。
2013年3月11日
第三篇:护士礼仪培训效果评价
惠安县医院护士礼仪培训及效果评价
护士礼仪是一种建立在公共礼仪基础上的特殊职业礼仪,是医院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院于 2014年6月邀请厦门市中山医院陈媛护士长来我院培训,对全院护士进行了礼仪培训及素质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院护士323名参加培训。
一、培训内容 :
1、思想教育培训:护理人员认识到礼仪修养是护士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工作中对患者具有真心、爱心和责任心。
2、礼仪知识培训:护士在上班时精神饱满、身体健康、着装整洁。站姿、走姿、端坐姿态、下蹲拾物等。接待患者、收集资料、晨晚间护理、乘坐电梯等。语言礼仪:语言和气、文雅、谦虚。
3、标准礼貌用语及作为培训: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克服无称谓、无表情、无语言,做到患者入院时有问候、患者不适有安慰、操作不成功由道歉、健康教育有解释、患者出院由祝福。
二、评价: 成立护士礼仪指导小组,由护理部两位督导和病区护士长组成,结合礼仪规范标准不定期对全院进行检查、指导,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对护士的仪表、举止、语言、行为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由护理部在培训前后分别向住院一周以上患者及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300 份,有效回收率 100%。
三、效果
经过礼仪与素质培训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达到 98.25%。高于培训前的 89.82%,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对护士的满意度到达 99.52%。高于培训前的 90.83%。住院患者对护士的仪表、举止、语言行为的满意度均提高,体现了护士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密切护患关系的关键,在护理过程中用,护士良好的言谈举止给患者营造了一个温馨健康的治疗氛围,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双方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最终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良好的护士礼仪也可以增进护士与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医护关系的融洽,进而提高患者与其他工作人员对护士的满意度,加强合作,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护理部 2015年18月25日
第四篇: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
2017年专科护士培训 效果评价及持续整改
专科护士(ClinicalNurseSpecialist,CNS)是指在某一特定专科领域、具有熟练的护理技术和知识、完成了专科护士所需要的教育课程、考试合格者。专科护士在职能上相当于护理专家,能推动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为临床和专业的领导者和革新者。现将康复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分析如下。
一、康复专科护士培训情况
今年有一名护士到成都中医药大学进修中医推拿专业,拿到了中医推拿证书。
二、专科护士工作开展效果评价
我科专科护士在培训回科后,均参与培训全科护士所学知识及操作,并且在自身的工作中坚持康复专科理念,在记录及临床操作中体现中医特色和内容,确保病人的治疗及辨证施护正确的进行,保证护理质量,积极参与健康大讲堂,传播中医文化及健康知识。不足之处在于专科护士授课较流于表面,应对一个疾病进行从基础到临床的深入串联式介绍;创新意识较欠缺,未领导科室进行科研及新技术方面的涉足。
三、持续整改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求专科护士承担更多的教学及培训工作,提高自己的授课技能,并努力创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第五篇:我院护士礼仪培训方法及效果评价(论文)
我院护士礼仪培训方法及效果评价XXXXXXXXXXXXX
关键词:护士礼仪、培训效果
摘要:目的谈论护士礼仪培训的方法及评价效果,方法对280名护士采用理论授课、师范表演、观看录像的形式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对护士礼仪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培训效果的评价,结果98%的护士认识了礼仪培训及素质提高在护理工作中的必要性,培训后患者对护士的仪表、举止、语言、行为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培训前。结论:护士礼仪培训及提高素质有利于护士执业情感的培养,提高患者满意度,融洽医护关系。
关键词:护士礼仪、培训效果
护士礼仪是一种建立在公共礼仪基础上的特殊职业礼仪,是医院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为此我院于2013年对全院护士进行了礼仪培训及素质提高讲座,取得了极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全院护士280名,其中男性8名,女性272名,年龄18-43(32.15±5.86)岁。
1.2培训方法
1.2.1教师准备
由一名受过护士礼仪培训的护士长和护理部人员共同设计护士礼仪规范标准,由2名经过护士礼仪培训、形象好、气质佳的年轻护士在教师授课的同时进行示范表演并观看录像。
1.2.2护士准备
护理部向全院护士统一发放“护士礼仪规范标准”,由护士长在科室业务学习时组织护士学习。
1.2.3培训内容
思想教育,护理人员认识到礼仪修养是护士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工作中对患者具有真心、爱心和责任心。
礼仪知识的培训:
包括仪表礼仪:护士在上班时精神饱满、身体健康、着装整洁。举止礼仪:包括站姿、走姿、端坐姿态、下蹲拾物等。
行为礼仪:接待患者、收集资料、晨晚间护理、乘坐电梯等。语言礼仪:语言和气、文雅、谦虚。
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礼貌用语及动作作为参照,包括: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克服无称谓、无表情、无语言,做到患者入院时有问候、患者不适有安慰、操作不成功由道歉、健康教育有解释、患者出院由祝福。
1.3评价
①、成立护士礼仪指导小组,由护理部两位主任和病区护士长组成,结合礼仪规范标准不定期对全院进行检查、指导,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对护士的仪表、举止、语言、行为的满意度分为满
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由护理部在培训前后分别向住院1周以上患者及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100%。
②、采用自设问卷对护士礼仪培训形式、方法是否结合临床等进行调查。由护理部方法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100%。
二、效果
礼仪培训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达到99.25%。高于培训前的89.82%,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对护士的满意度到达99.82%。高于培训前的90.83%。
三、体会
经过护士礼仪培训后,住院患者对护士的仪表、举止、语言行为的满意度均提高,体现了护士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密切护患关系的关键,在护理过程中用,护士良好的言谈举止给患者营造了一个温馨健康的治疗氛围,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双方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最终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良好的护士礼仪也可以增进护士与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医护关系的融洽,进而提高患者与其他工作人员对护士的满意度,加强合作,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晓楠,加强护士礼仪培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02.2.S.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