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媒三十年》读书笔记
《传媒三十年》
——读书笔记
传媒三十年。
在从1978年到2008年这风起云涌风云激荡的三十年中,中国媒体一步步走向一个全新变革的传媒时代。在这三十年中变化的不仅仅是经济,随之进步的还有文化。传媒行业的繁荣就是社会文化进步的一个切实的小小缩影。《传媒三十年》一书,透过对每一年传媒发展史上重要事件的系统剖析,寻出一条传媒业的发展轨迹,一真材实料重现这对中国传媒业影响甚远、甚至改变中国媒体发展格局的波澜壮阔的三十年。
1978年:时间开始了。
年末,《人民日报》等八家媒体联合给财政部打了一份报告。报告要求新闻单位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方针,希望通过适度的自主经营获得一些经济收入,来弥补政府财政补贴之不足。
“企业化”、“经营”、“经济收入”等相当“资化”的词语在报告中频繁的出现。就是这些“资化”的企业管理方式以及“事业单位”的本质奠定了此后三十年间的运营轨迹。
虽然此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落幕,大会上国家领导人改革的呼声颇为高涨,但会后的具体措施如何,形势并不明朗,这让财政部还是有点犹豫,再三斟酌,还是特批了这份“大逆不道”的报告,理由是,媒介作为舆论的先导,应该挺立在改革的潮头,率先进行市场化改革。其实更直接的原因是,虽然此时全国仅有186家报纸,但财政部捉襟见肘的财政收入,仍然难以养活报业的一张张嘴。这种适度放松,实属“万般无奈”。
1978年对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在彻底粉碎“四人帮”同时文革历时十年终得结束后,党中央却还未从左倾错误的迷雾之中彻底走出来,这极大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外交一系列的发展。直到全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年底在京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同时它还确立了中国今后的发展目标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及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1978年中央党校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起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形成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 国进入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发展道路时期。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是经济必须跟的上社会前进的步伐。由于国家经济低迷,而传媒业又要以势不可挡之势迅速发展,财政部根本无法预支媒体作为国家文化的中心所需求的财政支出,于是,迫不得已同意传媒业率先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但好景不长,中国传媒业的企业化经营,本想通过适度宽松的自主经营获得一些经济收入,但“事业单位”的本质和“企业化”经营模式两相对立,使得传媒经济在随后三十年间于夹缝中艰难前行。
1983年:奠基之年。
1983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开展,外交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关系。为了满足中国对外宣传的需要,1982年年初,中央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就开始着手起草《关于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请示》。到1983年,外交部决定正式建立外交部新闻发布制度。
这年2月,中宣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联合下发《关于实施<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加强对外国记者工作的意见》,要求外交部和对外交往较多的国务院各部门建立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发布新闻。一个月后,新任外交部新闻司司
长齐怀远,被正式任命为第一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3月1日,中国外交部举行的首次例行记者会召开。齐怀远以外交部发言人名义主持记者会并向中外记者宣布,中国外交部从即日起建立发言人制度。
西方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已经出现新闻发言人制度。而我国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建立起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确是及其有力的举措。在这近三十年的不断完善和充实下,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成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必要和有效方式,在政府与公众沟通中体现了它的实际价值和作用。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维护公众知情权,引导社会舆论,推进政府咨询公开、透明的一项重要措施。实际上,政府建立新闻发言人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保障公众知情权。公众知情权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在80年代,我国的民主政治尚不完善,而这一制度的建立无疑推进了现代政治的民主化,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推进政府咨询公开、透明。
在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传媒手段,对社会对公众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并能够为公众提供信息,听取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有利于协调政府与社会沟通之间的矛盾。新闻发言人可以协调政府机构想要在相对保密的环境下工作的要求和新闻记者及公众要求充分披露政府信息之间的冲突。从西方国家的实践来看,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有限的信息源,作为一种润滑剂,协调政府、媒体和公众关系,它的确是一项不可替代的重要举措。
1986:前行的人们。
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报业率先采用。从70年代初起,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了计算机激光照排新技术。
1974年8月,国家一机部组成工程组,启动了旨在使汉字进入计算的“748”工程。1979年7月,华光I、II、III型排出了8开的报纸底片,取得初步成果。1983年,华光II型研制成功。1984年华光II型系统开始在新华社试用。1985年华光II到了1986年,计算机激光编辑排版系统的关键性输出设备——大报版激光照排机研制成功。
历史轮盘不断向前推进,技术的革新带来生产的解放,催生出新的前进力量。激光照排的开始启用,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在使用激光照排技术之前,我国报纸编排一直采用铅排。铅排报纸不但速度慢而且质量差,而激光照排的广泛应用不但提高了印刷效率还提高了质量,解放了生产力,使得报纸印刷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激光照排的发明,为我国的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印刷革命性的突破,使得报业印刷数量不断更新,新闻事业传播迅速,同时促进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和壮大,使得报业新闻也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现如今报纸书籍杂志的迅速影印都得力于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它对中国传媒业发展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1992年:东方风来满眼春。这年在中国报协召开的全国报社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上,首次提出“报业经济”的概念,并认为“我国报业已经进入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开发报业经济的新时期”。11月17日,《工人日报》上有一篇文章甚至宣称:“政府支持报纸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报纸一定要在企业管理体质下进行,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中国新闻传播业一直呈上升发展态势,尤其自1990年后,中国的报业迅速发展,报社不断增加,新的报刊期刊源源不断涌入读者视野中。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不计其数的报业生产者为争夺读者、扩大市场份额、占领市场、扩大发行量,纷纷使出浑身解
数,开始大范围加入广告、扩版、彩印等在报纸中以赚取更大利润,扩大再生产。从此,“报业经济”开始登上我国报业的舞台,并迫使人们重视它,适应它。
“报业经济”首先是报纸的经济状况问题,即报纸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这就促使了报纸的广告经营方向。自邓小平南方讲话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在我国运行,就同时为报业提供了市场化运作的契机。广告经营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报纸产量和质量的双丰收,使得传媒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1998:100万网民的互联网。
有一个数字是应该在这年被记住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一个数字表明:6月4日这天,我国的网民第一次突破100万大关。这些网民中,一半是从事计算机、教育科研工作的人和学生,有将近30%的人希望通过网络获得吃穿用住玩等休闲娱乐信息。不过这时似乎还不能把这些互联网用户叫做网民,他们得到这个称呼是在这年7月8号,那天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第二批56个信息科技名词,其中“互联网的用户”的中文名称为被确定为“网民”。
这一年,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传输服务终端手段正在飞速发展。由此带来的则是报业广播电视等传统传媒方式的萧条。1998年,在传媒界也是重要的一年,洪水灾难见证了中华儿女团结一致的精神,也突显了传媒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传媒工作者的敬业精神。而网络在媒体和群众之间的纽带也更加坚实和可靠。网民的增加,使得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得到更有力的作用。互联网以其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等优势使人们拍手称快。
但同时,对报纸的销售量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广播电台的收听率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人们生活更加殷实。这就促使新的传媒手段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对传媒方式也就有了新的要求,电视报纸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在这个快节奏多元化的社会中对信息的摄取。由此,互联网有着广泛的社会群体支撑,有着长远的发展前途。
2005年:“报业寒冬”论。
《传媒》杂志在对2005年报业进行盘点时透露:“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监测显示,2005年3月成为中国报业的分水岭:我国报业广告的月增长率由此开始呈现下滑趋势,6月份的同比增长不到3%。今年上半年全国报刊广告额平均仅增长了7.08%,首次低于中国GDP的增幅;而此前十几年,国内报刊的广告收入平均增速高达30%以上。令人担忧的现象是,这种下滑趋势已在国内几家最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报纸中普遍出现,过去排名前十名的报纸大概只有一到两家‘幸免’,其他报业集团均呈现负增长态势。”„„吴海民是最早提出“报业寒冬”论的人,他找到了报业广告下降的根源:“以网络为主力,以户外广告、移动电视、楼宇广告、城市广播、电梯广告等为侧翼的新媒体方阵迅猛崛起,瓜分、蚕食了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对传统媒体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才是传统媒体广告大幅跳水的最深刻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正在兴起的互联网以及分众等广告模式,正是广告商们的新选择。
近年来,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对报纸等传统传媒业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也为报业的发展带来无限发展机遇和可能。传统报业发展至今以其权威性和深刻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报纸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低廉的交流平台,使人们的眼光汇集于此,引导社会舆论、交流思想、探讨社会问题。同时,报纸透过文字符号、图片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刻剖析,这就使得读者阅读带有理性思维思考。但是,网络所具有的先进性是纸媒所无法代替的。报纸由于受到印刷出版的限制,其刊载的信息总是一天前发生的事情,在网络面前,它的新闻总是迟到的,这就使得其传播速度慢,时效性差,因此新闻价值降低。
“报业寒冬”现象发生并非偶然,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促使更具有现代社会特质的传媒介质取代传统的传媒方式。这对报业的冲击不可否认,但也聚集着机遇与挑战。以此,报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重新发展自己,及早采取对应措施,使传统媒体再次焕发出青春活力。
在当今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网络给传统报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又同时为报业的进一步繁荣带来契机。从这一角度讲,网络传播对传统报业的冲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接受信息途径也越来越广泛,这就促使传统媒体必须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改革和发展。在这个创新的时代,报业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进一步探寻自身发展之路。
郑琳
新闻四班
20110203431
第二篇:激荡三十年读书笔记
《激荡三十年》读书笔记
1978年
教育:
全国统一高考恢复。全国高考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12月26日晚上,第一批50名赴美留学的访问学者在夜幕中乘飞机离开北京。
思想解放的标志:
《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
邓小平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确定了108个项目作为全国科技研究的攻关重点。
经济以及外交:
中国领导人频频出访外国,如邓小平出访日本。10月23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布建交联合公报。8月,主管汽车行业的第一机械部向美国的通用、福特,日本的丰田、日产,法国的雷诺、雪铁龙,德国的奔驰、大众等著名企业发电邀请,希望他们来考察中国市场。
1979年: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在他离开广东后的第二个月,中共中央作出重大决定,宣布“向外国投资者开放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
企业发展:
万科的前身,“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成立,王石当上了经理。
张瑞敏被派到“青岛日用电器厂”当厂长,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引进勃海尔的技术,“张瑞敏砸冰箱”成为这家日后中国最大的家用公司的第一个传奇。
1983年,科海、京海等公司相继出现。1984年,四通、信通和联通等公司先后建立。
三水酒厂厂长李经纬提出用易拉罐包装健力宝,并将眼光投放于洛杉矶奥运会。
史玉柱编写了第一个统计系统软件,发誓要做中国的IBM.李东生在农机仓库开辟自己的工厂,与香港人合作生产录音磁带,后来成为有名的家电公司TCL.珠江冰箱厂成立,冰箱的品牌是“容声”,潘宁出任厂长,这边是后来通知了中国家电业十余年的科龙公司的前身。
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
由此带来的反响:
北京市的新增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的速度递增,比过去增长了
2-3倍。在中关村,1991年的科技企业数目是2600家,到1992年底冲到了5180家。
何阳靠给企业出谋划策,赚了40万,并创办技术研究所,获取中国专利。
辽宁省在1992年前后有3.5万名官员辞职下海,另有700名官员“停薪留职”去创办企业。
陈东升辞职下海成立嘉德拍卖公司,后来募资创办泰康人寿保险公司。
毛振华下海创办中国第一家评估公司——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
田源创办中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郭凡生办了一家慧聪公关信息咨询公司。
冯仑在海南炒卖地皮。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的事例:
张树新和丈夫在中关村做着传呼机的生意,三年后创办中国第一个网络公司瀛海威。
软件设计师王志东创建了新天地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他在家里研发出“中文之星”中文软件平台后来创办新闻门户网站新浪。马云在杭州办了一家海博翻译社,后来创建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的李彦宏后来创办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百度。丁磊创办网易。张朝阳在教授的鼓动和投资下,回
国创办了搜狐。
国内市场的萧条 企业的“陨落”
1997年,经融风暴席卷亚洲各国。
山东秦池酒厂被曝光“白酒勾兑”丑闻,在负面报道的影响下,销售额一路下降,法院裁定拍卖“秦池”商标,公告贴出,全国无一人应拍。
史玉柱的巨人集团被曝光出现财务危机,工程因资金短缺而停了下来。
三株集团内部管理混乱,因一个偶然事件而瓦解。
广州太阳神公司连续亏损,创始人怀汉新宣布辞职。
郑州亚细亚公司负债6.1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68%。
瀛海威全能型、收费是运营模式没有得到网民的认可,持续亏损,张树新被迫辞职。
第三篇:激荡三十年读书笔记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
《激荡三十年》这本书叙述了中国的企业家们在1978-2008这三十年中的奋斗历史,它也是一部中国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瓦解,祖国崛起的历史。本书通过一个个企业家的成功或者失败,勾勒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进程。就如作者吴晓波自己所说的:“要完成一次跨度长达30年的宏大叙事毕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的学术基础、掌握历史的经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论,甚至是我的时间和体力等等,都面临空前的考验。”他站在民众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
书中记记载了祖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里,数百位企业家的成长经历,如王石、刘永好、任正非、柳传志、史玉柱等这一代人的发家史和奋斗史以及像丁磊、陈天桥、马云、江南春、求伯君这一代在中国IT界叱咤风云的精英人物,并且记述了年广
九、孙大午、褚时健、牟其中、唐万新、禹作敏、张国等经历了命运沉浮的商业。其中有柳传志、张瑞敏、王石、马云、吴仁宝等成功的典型,也有禹作敏、牟其中、姬长孔、沈太福等昙花一现的悲剧人物。无论如今他们依旧被鲜花簇拥,或者沦为阶下囚,他们见证了经历激荡三十年里中国企业所有的兴衰荣辱和世事变迁,他们是这个时代的骄子和民族财富。
读完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明白一个道理:永远都不要忽视蕴藏在民间的巨大的、可畏的、令人尊敬的顽强生命力和创造力。如网易丁磊若干年后讲的那样,“在三十岁之前,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赚到两三个亿,而是有过亏掉两三个亿的经历”。牟其中和储时健们更应该赢得我们的尊敬和感谢,他们从未输给过市场本身,他们输给的是体制,他们输给了他们无法超越的意识束缚,他们的失败给前进中的改革上了最深刻的一课。改革开放,归根到底就是解放曾经被牢牢束缚的人性,让人性释放出伟大的光芒,为我们指引向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
我始终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勇敢的面对苦难,一切都会解决的。
第四篇:《激荡三十年》读书笔记
《激荡三十年》读书笔记
这段时间里,我沉浸在这本《激荡三十年》中久久不能自拔。作者吴晓波先生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透过民间观察的角度,用真实和激情相交融的优美文字,整体和个体相结合的描述手法,将一部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企业发展史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客观、全面、细致、生动地再现了几代企业家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与迷惘、喜悦与伤痛、成功与没落、经验与教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借用这样一句颇为矛盾的话语可能的确反映了1978到2008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
作者按照编年的体例介绍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每年出现的重要事件或现象,并归纳出这些事件或现象的原因,并在每年都附上一个典型的案例介绍,如广为人知的禹作敏倒台、健力宝的沉寂等。可以说颇有当代中国经济资治通鉴的感觉。作者以尖锐的视角帮我们概括了中国这三十年这样一个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早期、初期,在国家呵护和政策扶植下一批国营企业拔地而起,茁壮成长,但当时代渐渐步入改革开放成长期后,国家开始放手这些溺爱的“孩子”时,他们开始掉队了,他们原有的市场开始不断遭到自主能力更强的民营企业和私有企业的猛烈蚕食,有些国企甚至砰然倒下。这10多年间,国营企业、私有企业、以及股份制公司的兴衰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有强烈的政府和民营资本博弈的色彩,改革之前,政府掌握了基本上所有的经济资源,而改革便是让民营资本一步步向国有经济领域发起进攻,这其中有成功,有失败,有挣扎,于是便有了书中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中国企业的三十年历程,有多少激动人心的辉煌,就有多少令人揪心的陨落。过去我们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现在我们发现,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一时风光无限,不久就销声匿迹。即便是一些巨型企业,也难以幸免地经历了从神话到噩梦的轮回,“泰坦尼克现象”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正是在这个激情年代中,中国企业界和企业家形成了一种非理性的市场运营模式和思维,涌动在激情之中的那股不可遏制的投资和扩张冲动,上演了一出令世界瞩目的中国企业崛起大戏,可也正是这种过度泛滥的激情把中国的市场推向了新的无序和盲动,使如今的中国市场呈现出非线性的迷乱态势。更要时刻警觉的是,一旦我们因盲目自信、自我膨胀、急功近利而丧失理性,就有可能撞上那足以令船毁人亡的冰山一角。
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懂得了两个道理,时势造企业,识时务者为俊企业。在中国特定的国情背景下,事业要有所成就,一定要及时关注中央的政策走向,把握历史的风向,因为根据“丛林法则”——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只有能够不断适应政策及时代变化的企业才能长治久安,才能长盛不衰。企业这样,人亦如此!
读罢《激荡三十年》,不禁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卷首词《临江仙》中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史,在历史的长河只能算是很短的一段,但由于处在改革开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却显得尤为不平凡。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有人窥见先机,一跃而起抓住了机遇,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和急速的膨胀;有人随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廓清思路的拉锯中起起伏伏;亦有人始终站在政策的前端,捞取着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厚利;还有更多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勤勉、奋斗在这个英雄的年代,大写英雄的历史。作者的写作目的绝不是简单地为这段高歌猛进同时又充满曲折的30年商业史歌功颂德,恰恰相反,他正是要用饱醮激情的笔触,“在事实和理性的层面上抽丝剥茧”,为我们揭示“一个空前复杂而大半面目未清的时代”。同时也告诫我们,在进入改革发展事业的“深水区”,更要摒弃早已泛滥的激情和“自我崇拜的热焰”,以一种更理性的思想状态,更良好的职业操守、更奋发的拼搏精神,努力走向希望的春天,真正成就企业的不朽。
第五篇:《激荡三十年》读书笔记2000字
《激荡三十年》读书笔记
这段时间里,我沉浸在这本《激荡三十年》中久久不能自拔。作者吴晓波先生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透过民间观察的角度,用真实和激情相交融的优美文字,整体和个体相结合的描述手法,将一部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企业发展史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客观、全面、细致、生动地再现了几代企业家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与迷惘、喜悦与伤痛、成功与没落、经验与教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借用这样一句颇为矛盾的话语可能的确反映了1978到2008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
作者按照编年的体例介绍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每年出现的重要事件或现象,并归纳出这些事件或现象的原因,并在每年都附上一个典型的案例介绍,如广为人知的禹作敏倒台、健力宝的沉寂等。可以说颇有当代中国经济资治通鉴的感觉。作者以尖锐的视角帮我们概括了中国这三十年这样一个发展模式。
中国企业的三十年历程,有多少激动人心的辉煌,就有多少令人揪心的陨落。过去我们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现在我们发现,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一时风光无限,不久就销声匿迹。即便是一些巨型企业,也难以幸免地经历了从神话到噩梦的轮回,“泰坦尼克现象”此起彼伏。究
其原因:正是在这个激情年代中,中国企业界和企业家形成了一种非理性的市场运营模式和思维,涌动在激情之中的那股不可遏制的投资和扩张冲动,上演了一出令世界瞩目的中国企业崛起大戏,可也正是这种过度泛滥的激情把中国的市场推向了新的无序和盲动,使如今的中国市场呈现出非线性的迷乱态势。更要时刻警觉的是,一旦我们因盲目自信、自我膨胀、急功近利而丧失理性,就有可能撞上那足以令船毁人亡的冰山一角。
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懂得了两个道理,时势造企业,识时务者为俊企业。在中国特定的国情背景下,事业要有所成就,一定要及时关注中央的政策走向,把握历史的风向,因为根据“丛林法则”——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只有能够不断适应政策及时代变化的企业才能长治久安,才能长盛不衰。企业这样,人亦如此!
读罢《激荡三十年》,不禁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卷首词《临江仙》中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史,在历史的长河只能算是很短的一段,但由于处在改革开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却显得尤为不平凡。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有人窥见先机,一跃而起抓住了机遇,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和急速的膨胀;有人随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廓清思路的拉锯中起起伏伏;亦有人始终站在政策的前端,捞取着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厚利;还有更多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勤勉、奋斗在这个英雄的年代,大写英雄的历史。作者的写作目的绝不是简单地为这段高歌猛进同时又充满曲折的30年商业史歌功颂德,恰恰相反,他正是要用饱醮激情的笔触,“在事实和理性的层面上抽丝剥茧”,为我们揭示“一个空前复杂而大半面目未清的时代”。同时也告诫我们,在进入改革发展事业的“深水区”,更要摒弃早已泛滥的激情和“自我崇拜的热焰”,以一种更理性的思想状态,更良好的职业操守、更奋发的拼搏精神,努力走向希望的春天,真正成就企业的不朽。篇二:《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
本书描绘的是中国的企业家们在1978-2008这三十年中的奋斗历史,其实它也是一部中国崛起的历史,书中记录着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数百位企业家的成长经历,无论今日他们或成为福布斯富豪,或成为阶下囚,或又成为人海中的一个普通人,记录着像王石、刘永好、任正非、柳传志、史玉柱等这一代人的发家史和奋斗史以及像丁磊、陈天桥、马云、江南春、求伯君这一代在中国it界叱咤风云的精英人物,描绘出年广
九、孙大午、褚时健、牟其中、唐万新、禹作敏、张国这些商业能人的命运沉浮,《激荡三十年》通过一个个企业家的成功或者失败,勾绘出一幅中国经济三十年来的改革发展进程。就如作者吴晓波自己所说的:“要完成一次跨度长达30年的宏大叙事毕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的学术基础、掌握历史的经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论,甚至是我的时间和体力等等,都面临空前的考验。” 1978年,中国社会拉开了改革开放求发展的全新时代,30年的艰难与辉煌铸就了中国发展史上不可替代的独特年代。30年的中国企业经历了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激荡岁月。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睹目,大国的崛起,中国迎来历史上的空前盛世。从一场没有蓝图的改革到今天,这30年是中国企业崛起的时代。并预测未来30来,中国企业将何去何从?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簇小小的浪花,但这30年在中国的历史中一定是重要的一笔,而企业家的发展更是这朵浪花中的精髓。
回顾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使我明白一个道理:永远都不要忽视蕴藏在民间的巨大的、可畏的、又令人尊敬的顽强生命力和创造力。归根到底,改革开放,就是解放曾经被牢牢束缚的人性,让人性释放出伟大的光芒,这光芒并不是洁白无暇,黑暗与光明的角斗,利益与奉献的交织、真理与无知的更替,为我们指引向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
读罢《激荡三十年》,不禁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卷首词《临江仙》中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对于一个个个体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个人奋斗的三十年,长久被压抑的求富欲望被激发、释放,于是开始绞尽脑汁赚钱,一门心思想的都是赚钱。有的是在政策、法律的河边游走,有的甚至直接趟进了河里,在浑水里欢快地摸鱼。其中获益最丰富的通常都是这些在河边游走的人,也有部分人直接掉进河里淹死了,而更多的普通人则是在离河较远的地方活动,当然了,安全也就意味着收益下降了。
当然在三十年的改革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值得重视:1.对内歧视,针对民营经济始终有诸多限制,甚至曾经一度打压。本来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而有了一定发展之后,政府总是希望牺牲民营经济来维护国有经济。2.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3.政府本身在很多领域中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不公平竞争。4.建立股市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国有经济输血,因此之后的所有改革、调控根本上离不开这个目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当然,这也跟中国的现状、政府官员的利益等密切相关,错综复杂的大问题。
无论成功与否,我都更愿以一种仰望的神态来崇敬我们这些曾经中国企业历史的缔造者们,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复杂的体制政策和商业环境给了他们更多的挑战和阻扰,他们百折不饶、坚韧顽强、睿智创新、敢于冲破陈规等等这些品质,都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和传颂。
也许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大国的梦想,这三十年便是梦想实现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吼出了世界的奇迹。在这三十年中,无数的人和事如明星般闪
耀,也有无数的明星化作流星般滑落。在这三十年中,人们的思想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很多的争论变成了共识,很多的雷池变成了舞池,也有理智的觉醒,也有道德的沦丧;在这三十年中,国家的体制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各种模式产生又消失,各种政策紧缩又放宽,但一种开放的视野已经无可置疑的定位住。
这三十年的经济史某种程度上完整的倒影出整个中国的觉醒史,历史往往视死亡为前提,但这三十年却像一种新生,一种新历史的开创,若干年后回望这段历史,必然与我们今天的视界不尽相同,但也正是这种变幻莫测才让我们对这三十年的风雨际会抱着永不消亡的兴致。
更迷人的是,这三十年的奇迹让我们有了幻想奇迹的可能,这三十年的辉煌让我们有了创造辉煌的勇气
这是激荡人心的三十年。篇三:《激荡三十年》(下)读书笔记 《激荡三十年》(下)读书笔记
浅谈中国国有垄断企业 班级:2012级英语(国际商务)
学号:20120205002 姓名:彭泳欣
在《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上榜企业一次次地刷新纪录,而且上榜企业大多数为有这特殊背景的国有垄断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甚至一路杀进世界前
十。相反,民营企业进入榜单的却寥寥无几。
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这毫无疑问是个令人欣慰的消息,这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的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地位不断地提升。但是国有企业在长期在国家中独大垄断这并非是一件好事。
每个国家都会存在垄断企业,中国的国有垄断企业和西方的私人垄断企业不同。早期西方垄断企业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市场竞争、公平的商业制度下衍生出来的。因为当生产和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生产和资本逐步集中到少数的大企业手中,他们之间就容易达到协议,形成垄断,使其操纵、控制市场供给成为可能,而其他企业则无法与之竞争;另一方面,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生产和资本必然集中到了少数大企业手中,这些大企业要在竞争中打败对方单独取胜,则很不容易。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从而获取稳定的垄断利润,他们都有谋求妥协达成垄断的共同需要。到了21世纪,美国微软、苹果、谷歌等大企业则是开拓创新、另辟蹊径的结果,这些企业拥有先行者优势,让后起之秀望尘莫及。西方垄断企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弱肉强食、丛林竞争的法则。反观中国垄断企业,它们的形成毫无疑问跟中国的国情、历史、制度和垄断本身特有的好处是分不开的。首先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公有制、国有经济为主体才能保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其次中国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绝对地位,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虽然效率低下,相比众多民营企业竞争力弱,但是老牌国企因为其拥有天生不可替代的贵族血缘,长期得到政府保护、政策倾斜和制度扶持,拥有民营企业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最后垄断本身能带来规模效应,防止恶性竞争,这也是中国国有垄断企业长期稳定存在的原因。
可是中国国有垄断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竞争力根本无法体现出来。这些上榜的企业大多是考垄断资源和政策优势来攫取暴利。垄断程度高的电力、通信、石油、银行、交通等行业,都存在这种情况,这些行业普遍享受着超国民待遇。由于行业垄断,普通消费者只能忍受高价而且不合理的费用,例电话费、电费、油费、网费等。由于行业垄断,普通消费者只能忍受质量差的服务,例如四大国有银行乱收服务费,中国移动提供的龟速网络等。同时在国有垄断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世界经济低迷时,政府给国有企业注入大量资金进行扶持。国有
垄断企业内部的腐败问题又无法避免。所以国有垄断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高额利润的获取,实质上是以消费者的利益和财富被攫取为代价的。国有垄断企业缺乏技术开发创新的动力,这将是中国企业长远发展的软肋。某些国有垄断企业虽然已经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但是真正为世界所认同的又有多少呢?历史证明,没有创新,没有进步,历史的河流终将会把你淘汰。最重要的是国有垄断企业的一统天下导致许多后劲充足的民营企业因为行业的排他性、高耸的门槛而望而却步。民营企业在30年改革中难以壮大,难以产生世界级大企业,这和体制的落后和政策的不公平是分不开的。30年的改革,中央政府的多次清肃整顿和宏观调控使得民营企业惶惶不可终日。融资的困难使得许多民营企业在襁褓中夭折。产权的困扰更是民营企业成长的一块巨石。同时民营公司的成长一直处在一个强势资本集群的俯瞰之下。政府一方面掌握着政策和游戏规则,一方面捍卫自己的资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取向。中国在执行wto市场开放进程表的过程中,出现了对“外”开发优先,对内开放之后的现象。民营公司落在了一个被边缘化的地位上。而事实又是民营企业才是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民营企业才是市场经济的活力。如此一来,中国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都难以完成世界级跨越,成为全球一流公司了。最后可能的结果就是,西方企业慢慢渗透、侵蚀中国市场。西方品牌虏获中国民众的心,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p&g和联合利华。垄断企业的存在也是有其合理性的,反对垄断消灭垄断不是明智的做法。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无论在哪方面都需要互补。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宇也说:垄断的确客观存在,但反垄断不是简单打压垄断企业,而是防止垄断侵害社会利益。现在国家需要做的是开放一个公平竞争的合理市场和健全的法律体制,让国有企业感受到竞争的压力,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同时让民营企业有机会进入更多的行业,为整个国家的经济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中国才能在世界竞争中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