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师生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发展蓝图 激荡人心 共建和谐 服务人民
各地高校师生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
本报10月21日综合消息灿烂金秋,喜逢盛会。连日来,全国各地高校沉浸在庆祝十七大胜利召开的喜庆氛围中。广大高校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
近日,北京大学团委举办了团干部学习十七大报告专题学习班,通过理论培训讲座、撰写理论学习笔记、网络专题研讨等形式,引导团干部进而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形成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广泛宣传、扎实实践十七大精神的氛围。北大哲学系教授郭建宁说,青年大学生要把学习十七大报告同专业学习、励志成才结合起来,把学习十七大报告同文明修身结合起来,坚持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王岑卉说:“十七大报告通篇闪耀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光辉,特别关注社会保障、教育公平等涉及老百姓民生的问题。我们要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自觉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努力掌握为人民谋福利的真才实学。”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说,十七大报告将优先发展教育放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的第一位,体现了中央的高瞻远瞩。教育是国家发展最核心的环节,是改善民生、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最基础要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教授刘书林说:“十七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重要的使命,有两点特别突出:一是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二是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科学发展观,宣传普及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思潮,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自十七大召开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师生高度关注这一盛事,校园内形成了“热议十七大、学习十七大、紧随十七大”的良好氛围。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领会时代宣言解读科学发展——知名学者联袂导读十七大”专题报告会,来自不同学科的知名学者秦宣教授、张宇教授、郭庆旺教授、毛寿龙教授和姚辉教授同台作报告,为学生解读十七大报告,与大家共同领会这一伟大的时代宣言,展望共和国的美好未来。报告会上,5名专家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转型模式、公共行政体制改革以及法律科学的角度对十七大报告和系列决议进行解读,与学生们交流各自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研究心得。
北京师范大学邀请十七大代表走进校园,向学生描绘十七大盛况,传达十七大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此次活动针对学生中的不同群体,围绕学生的专业特色、兴趣特点,有针对性地邀请不同领域的十七大代表为学生作报告,加强对学生的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日前,十七大代表、总后青藏兵站部政委贾新华大校,为北师大的国防定向生和部分入党积极分子讲述了自己在青藏线上32年的工作经历和青藏兵站部官兵在“生命禁区”54年的奋斗历程,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共鸣。
一直关注十七大的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深有感触地说:“随着十七大各项政策的落实,中国将迎来一个教育更加繁荣,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更进一步落实的大好环境。”在北京交通大学校园里,以庆祝十七大为主要内容的橱窗、电子屏幕吸引着众多师生驻足观看。据介绍,学校开辟了多种渠道方便广大师生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校园新闻网链接了十七大新闻中心网站、开通十七大专题网站,并及时报道师生的学习进程、学习经验、学习心得等。
十七大召开后,复旦大学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们将十七大报告引入课堂,用“最鲜活的素材、最及时的讲解、最真切的感受”,使大学的政治理论课堂成为了传播和学习党的理论的主阵地。授课教师徐惠平说:“通过政治理论课,向学生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享十七大精神学习心得,是每个思政课教师近期的主要任务。”课堂上,徐惠平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交流,师生围绕着十七大报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据复旦大学社科部主任顾钰民介绍,在十七大开幕当天,社会科学基础部的教师们就集体收看了现场直播,并仔细地记录了十七大报告的重点和新思想、新观点。教师们还将通过研读文件、集体备课、十七大精神专题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讨论、青年教师沙龙等方式,通过开展学生课堂教学主题征文、课堂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把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
十七大报告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办好各级各类教育作了新的部署,这令辽宁高校广大教师十分兴奋。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熊晓梅说,十七大报告制定的教育事业目标明确,指导性强。作为高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实质,更好地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的新思路、新途径。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房广顺关注最多的是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房广顺认为,十七大报告不仅在思想理论上强调教育公平性质,而且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比如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这些都深刻反映和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决心和行动。
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明玉说,十七大报告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指明了方向,也极大地鼓舞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坚决贯彻党中央的要求,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使青年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报记者 唐景莉杨晨光徐维彬计琳刘玉通讯员赵冬玲周晔罗倩)
第二篇: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在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中,有关改革开放的论述被放在最显著的位置,整个部分的论述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其中“三个铭记”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抉择,是我们党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科学的实践选择,而近三十年国家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为改革开放——这 一历史性决策的正确性提供了铁证。
改革开放,是改革和开放。没有改革,我国封闭的国门和意识就不会被打开;而没有开放,我们的改革也难以获取充足的动力。改革与开放,是息息相关的两个个体,互为支撑,互为动力和基础。
改革,是一种有内而外的变革,这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成本,并可能遇见难以估量的风险;而开放,意味着来我们要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所面临和吸收的即包括国外好的一方面,也可能涉及坏的一方面。那么如何降低改革的成本、规避改革的风险,并在开放的过程中保持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色呢?
在《报告》的第三部分——科学发展观上,有一个方向型的答案,那就是“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决策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改革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改革承担的成本和所面临的风险大小。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手段,即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改革的成本,对规避风险,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呢?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就是提高决策的科学含量,即全面性,避免片面性。这就在深一层次要求决策环节具有一个量的基数——即提高决策的民主化水平。决策要从符合大部分人利益的角度出发,要确保决策依据大多数人的意愿,让大多数的人享受决策产生的良好效果。这就是“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享用”,在理论层次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密连接,高度一致。改革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力量,因此改革决策的科学化提升方法,就是在尊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改革的基点和依据,要让改革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发言权利的改革,具有人民参与行为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才会真正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处在统一高度,才不会违背人民的意愿。
在微观的层面,改革方向的改变集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经济更加注重效率和公平;政治更加注重民主有序参与;文化更加注重满足群众的精神文明现实需要;社会事业更加注重公平正义。这四个方向的变革,逐渐体现出党的执政方式更加科学,而这一切都是改革决策科学性的基本体现。
改革是具有联动效果的行动,势必会影响不同的利益群体,这就要求改革从大部分群体的利益为出发点,妥善处理一系列因改革而容易出现的问题,比如说两极分化。为避免这一问题,改革要以渐进的方式增强改革的协调性,科学而稳妥的不断深入,从单一领域到各个领域,从单一地区到全国各地。事实证明,在中国的历史上,激进式的改革不符合国情,从商鞅变法到戊戌变法,激进式改革的效果难以为继,改革的主体也没有好的下场。而政治体制的改革只所以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完全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规律所决定的,某些国外媒体或个人对这一指责,显然缺乏科学性。
《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总结自身的经验,也要借鉴国外的经验,这是对开放的一种诠释,也是对开放的一种肯定,更是我们建设开放型政党的基本要求。我们无法完全控制开放的程度和幅度,因而更要求我们在吸收和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科学的选择,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健康的营养,为我们的改革提供充分而科学的智力支持。
从对改革开放的肯定和要求上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方式,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走了出来。的确,“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方式,对改革的成本控制和风险规避技巧都有高不可及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成本过大或风险过大都可能导致我们的发展和党的执政地位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挑战,在今天变化莫测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有效的指导。
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我们党不断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延伸和发展,也形成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创新性成果。在此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新的理论成果更加丰富了这一系统理论,更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体系。今天,这一理论体系因其产生的土壤来源于中国,也因其影响和指导着中国的发展,因为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她已经取代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以更加科学地方式,有效着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带领中华民族走向更加璀璨的明天!
第三篇:十七大精神体会
十七大精神体会
万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5日上午隆重开幕了.开幕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内容充实,内涵丰富的报告给电视机前的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报告中强调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等重要论述更令我们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特别是要做好当前为全面提高我区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依法办学水平而开展的全区民办中小学调研工作.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于10月15日胜利召开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宣传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营造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浓郁氛围.在校内充分发挥黑板报,校园网,广播站,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优势,开设学习十七大精神活动的专栏,广泛深入,全面准确地宣传十七大精神,形成学习热潮.校党支部认真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校工会召集工会委员,老党员和新教师举办座谈会.上周五党小组会议上,我们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及《人民日报》八论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等学习材料.学习后,感触颇深.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基本经验,报告全面系统总结的十条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十分关注的就是教育的问题.报告中有关教育的专题论述不足400字,但教育作为一条重要的线索却贯穿报告始终,寓意深远,内涵丰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用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大会一开始展示给我们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细节,就是要“懂得感恩”.到会人员全体起立向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默哀,这是开幕式上的一个简短仪式.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在提醒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辉煌成绩来之不易,要懂得怀念,知道珍惜,学会感恩.一个人如果没有感念之心,感激之情是很可悲的,而一个民族如果不懂得感激,不知道珍惜是没有希望的.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感恩教育,就象我们的工作一样,懂得珍惜.党的十七大对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在社会建设中,要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放在首位,这对我国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我国拥有13亿人口,在报告中结合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变人口压力为人才动力,变人口数量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转变,教育就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十七大报告中讲到“教育公平”,就是落实“两个确保”:确保人人实现受教育的权利,确保人人获得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机会.在这方面,我们区落实到位做得很成功.在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童分片分地段就近入学,新生实行登记派位,确保适龄学童人人有学位个个有书读.保证每个人不输在起跑线上.“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是十七大报告中对教育定位的一个新的表述.一方面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力度和决心;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是一个惠及大众的奉献爱的事业,体现了“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理念.同时也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加规范我们的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收费;要求各级政府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取消以教育作为谋利的手段.而教育公平和教育公益性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公平将会更好地保证教育的公益性质.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重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埋头苦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这个光荣而伟大的国家的一个公民,应当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应该满怀对党对国家深沉的爱,更加紧密团结在中共中央周围,努力工作,励精图治,立足本职,为实现阮市教育的均衡,优质,高效,和谐,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七年级党小组.张琳
2007年11月
第四篇: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学习十七大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深根植于中国国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集中了全党的智慧,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愿,是一份求真务实的报告,振奋人心的报告,与时俱进的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我们党过去五年特别改革开放29年来的基本经验,报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科学地回答了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史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十七大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展示了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定信念和鲜明态度,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 1
会主义道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全面阐述了我国当前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新思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报告进一步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继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定义和“四个必须坚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系统回答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同时还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报告提出了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翻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一个继往开来、催人奋进的报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对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带动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报告立足国情,求
真务实、理论创新、规划未来,必将有力指导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更加满怀信心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加强学习理解,全面深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作为土地工作者,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倍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
最近国土资源部发布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协议出让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这是新时期指导我们土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土地发展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工作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广大土地工作者的共同愿望。我们深深感到土地工作又赶上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决不能辜负这个时代,我们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紧紧抓住大好机遇,进一步把国土资源窗口工作办好。为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多谋划、多管理、多工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证。提高资源保障程度,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完成这项历史性任务,我们土地工作队伍责任重大,责无旁贷。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宣传贯彻落
实好十七大精神,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理论学习与对工作的思考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十七大精神作为思想的武器、工作的指南和行为的准则。用十七大精神来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用十七大精神统一思想,推动实践,指导工作,要结合工作实际,找到十七大精神与国土资源窗口工作和本部门工作的结合点,用十七大精神来研究谋划国土资源工作。要认真抓好十七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把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与完成今年国土资源目标任务、创新今年工作思路结合起来,与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把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最终转化为经济发展及土地管理的实际成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上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心一意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积极拓展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领域;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要大力弘扬“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发扬“以献身土地管理事业为荣、以在土地工作中艰苦奋斗为荣、以为土地事业立功为荣”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土地管理工作中再创辉煌。
我们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勤奋努力,扎扎实
实地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业绩,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并创新工作思路,为我局土地管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今年的国土收益做出更大贡献。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国土资源局窗口办
2008年1月7日
学习十七大精神
心
得
体
会
窗口办公室
2008年1月7日
第五篇:学习共青团十七大精神体会
聚青春之力,扬梦想之翼——学习共青团十七大精神体会
刚刚闭幕的共青团十七大,鲜明提出了党的十八大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全面阐述了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努力方向,大会高屋建瓴、思想深刻,是未来5年指导我们共青团工作的纲领精神。为此,公安分局团委组织开展了“高举团旗跟党走 奋力
实现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学习讲话精神,找准团的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增强公安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责任感使命感。
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推动共青团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关键在团干部”,对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眼下,正是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也是一个“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为团干部们提供了大展宏图、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广大团干部们要凝聚引领好青年,团结带领号青年,就必须多方面努力,提高工作能力。
一是要勤于学习,增强团组织生命力。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年轻人的思想非常活跃,兴奋点各不相同。如果团干部不能紧跟青年步伐、和青年保持一致,团工作成为一潭死水,那就谈不上团结、引领青年了。因此,如何把握青年心理、找到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需要团干部们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技能、时刻把握青年脉搏,逐步摸索出一套青年喜爱的工作方法,在这个方面做深、作细,团组织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是要乐于服务,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共青团是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组织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为党积聚青年,把青年的理想、追求、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做好本职工作中去。团干部不是青年里面的官员,应该是青年可以促膝长谈、交付心事的贴心人、最信任的朋友,在团工作中,要注意贴近青年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关心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工作中的艰辛、生活中的难处。要在服务青年中引导青年,准确反映青年诉求,代表青年利益,努力把广大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努力做到让党满意、让青年满意。
三是要勇于实践,增强团组织战斗力。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组织,青年就要有创新的思想和探索的欲望,团干部要多思考、多尝试,要有“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和百折不挠的韧性。要允许青年犯错,鼓励青年创新,在开展团活动时要尽量尝试新的方式方法,努力有新的突破,甘于做探路者、敢于做先行者。对了,为党积累实践;错了,折回来再探索。
“中国梦”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芒前景,中国的和平崛起、社会的长治久安,关键在人,青年任重道远。团干部们要进一步立德明志,唱响民族复兴的主旋律,聚青春之力,扬梦想之翼,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