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理系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圆满结束
弘扬民族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护理系“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圆满结束
为引领大学生感悟中华经典,弘扬民族文化,激发读书热情,进一步提升人文素养,创建书香校园文化,2012年4月16日下午,护理系在主校区二号教学楼105教室举行“中华经典诵读”决赛。护理系6位辅导员担任此次比赛评委。护理系领导及各班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是护理系“强综合素质,展天使风采”学习竞赛月系列活动的载体之一。经过初赛和复赛选拔,12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决赛现场,选手们或热情洋溢、或慷慨激昂、或深情款款地对一首首经典诗文精彩演绎。在诵读过程中,选手们融入了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温柔极致的舞蹈,有富有诗意的国画,还有文笔洒脱的书法。他们的表演声情并茂,富有艺术感染力,既展现了护理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青春风采,也让大家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经过激烈角逐,吴琛琛、董梦梦诵读的《祖国,母语》获得一等奖。冉丹丹、曾静的《爱莲说》和王婷婷的《雨巷》获得二等奖,获得三等奖的有刘一铭、金悦诚、屠稳稳、刘杰。2011级普大护理1班、2班荣获“优秀组织奖”。
第二篇:护理系知识竞赛圆满结束
护理系“文史知识与农运会知识竞赛”圆满结束 为拓展大学生知识层面,进一步提升文化修养,4月26日下午,在主校区2号教学楼202教室护理系举行了“文史知识与农运会知识竞赛”决赛。
经过初赛和复赛两轮选拔,5个代表队进入决赛。比赛分为必答题、选答题、风险题、观众互动、加赛题五个环节,采用公开计分制,并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作答。在比赛过程中,各参赛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敏捷作答,展示了良好的综合素养。在观众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经过激烈角逐,比赛前三名依次为11普护2班、11国护1班和11英护1班。
第三篇:护理系纪念129运动演讲比赛圆满结束
弘扬爱国之志绽放青春风采
——护理系纪念“12.9运动”演讲比赛圆满结束
为纪念“12.9运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大学生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奋发进取的远大志向,护理系纪念“12.9运动”演讲赛决赛于12月7日下午在主校区二号教学楼102教室拉开帷幕。护理系辅导员、系学生代表共100余人观看了比赛。
此次演讲赛以“铭记历史,畅想未来”为主题,经过11月16号初赛和11月23号复赛两轮选拔,共有17组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在决赛现场,各位参赛选手准备充分,仪表端庄,自信满怀。他们的演讲内容主题鲜明,从“一二九”爱国运动的慷慨激昂到祖国今朝发展的日新月异,句句声声饱含了莘莘学子的爱国之心和报国情怀。此次演讲艺术形式风格多样,很多参赛选手运用幻灯片和配乐渲染演讲效果,有的还融入舞蹈、书法、小品等艺术形式。刘舒、董晓伟演讲的《青春礼赞》,着装与画面、舞姿与内容达到完美融合,富有感染力,把观众的思绪带回到76年前;屠稳稳、冉丹丹演讲的《趁我们还年轻》,大方沉稳,台风端庄,气势恢宏;宋亚佩、马淑萍演讲的《薪火相承》,激情澎湃,选手现场挥毫泼墨,神态自若,挥洒自如;金悦诚、刘一铭表演的诗朗诵《唱响中国》,张弛有度,情感充沛,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经过评委现场打分,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7名。
本次演讲赛的举办,是护理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也为当代大学生展现青春风采提供了平台,既弘扬了爱国主义旋律,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展现了护理系大学生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第四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蛟龙镇石门头完小举行“诵经典,爱中华”诵读比赛
在祖**亲六十四岁生日来临之际,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9月30日上午,蛟龙镇石门头完小举行了“诵经典,爱中华”诵读比赛。
本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四个年级的2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比赛。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班选手都做好了充分的赛前准备,在比赛场上,选手们一个个神采奕奕、精神振奋,或抒情朗诵,或激昂高歌,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演绎出每一篇文章的深刻内涵,给人以浓浓的情感熏陶和美的享受。
通过比赛,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对朗读的兴趣、学习热情和朗读水平,丰富了校园生活,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第五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文档
经典传承文明 诵读滋润人生
——联合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活动主题
诵中华经典,做文明新人。
三、活动基本原则
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四、具体实施方案
1.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不要急于求成,不盲目追求数量。
2.保证每周星期二、三、五早读各诵读10分钟。大力提倡课后诵读。
3.可号召学生动手制作随身携带的古诗文诵读卡,便于记录背诵篇目。对于较难理解篇目,老师应做适当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再背诵。老师可指导有感情诵读,率先垂范,先行背诵。
4.十一月份举办一次古诗文诵读展示、竞赛评比活动(教导室在活动期间将组织专班对各班学生进行抽查,得分张榜公布,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县“中华经典诵读之星”比赛)。
五、诗文诵读表演活动
活动要求:要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突出诗歌的深厚内涵和文化韵味,提倡选择民族精神类素材;形式丰富,不拘一格。心得体会。
六、诵读内容
古诗和诗歌
七、领导小组成员与分工
组长:涂益伙
副组长:邓来香(指导活动开展)
组员:各班语文老师
联合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高我校学生文学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拓宽语文学习天地。
二、成立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涂益伙
副组长:邓来香
成员:各语文教师
三、诵读内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四、实施过程
(一)营造氛围
利用黑板报等大力宣传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星期二、三、五早读诵读(10分钟)形成常规。
(二)用好“课程”。
1、语文阅读课。
本学期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
2、校本、地方等活动课。
各年级各班级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本、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三)活动开展
1、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师带生,生带生。
(2)形式多样的读念: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课间背诵。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4)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10分钟。
(五)活动评价
1、开展班级“诵读争星”评比活动。
(1)各班学生自备硬面抄,将“我会背的诗”记录下来,比一比,看谁背得多。
(2)组织学生自评,由学生从诵读数量与质量两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3)教师评价,教师综合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以及学生的动机兴趣、活动表现综合评定,填写☆数。
(4)评选班级“诵读之星”。
2、十一月份举行全校诗歌朗诵比赛,评比“诵读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