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春天的盛会——聚焦“两会”
2013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春天的盛会——聚焦“两会”
一、热点材料全扫描
1、一年一度“两会”的召开,使得13亿国人,加上几千万海外侨胞,以及多少亿关心中国发展的人,都把视线聚焦于中国,聚焦于北京。今年“两会”,尤为引人注目。因为这是在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召开的,五根主线上跳跃着老百姓关心的音符。它奏响了一部高音部与低音部和谐交织的民主曲。民主一大步——“同票同权”后的全国人大代表首次登上国家政治舞台。
2、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最大特点是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农民工代表数量的明显增加,反映了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同票同权”时代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从1953年我国第一部选举法公布实施起到1995年之前,我国农村与城镇每一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选举法,平均每24万城市人口和每96万农村人口各选出1名全国人大代表,即城乡选举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调整为4:1。2010年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明确了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重要原则,人们常说的“同票同权”在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选举中得以实现。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名额分配中,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城乡均按约每67万人分配1名。
在这次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实行“同票同权”的过程中,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及部分城市化程度较高的沿海省份的代表名额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而贵甘豫等农业人口较多省份的代表名额则有增多。
变化不仅于此,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延续了上一届的“升势”,达到401名,占代表总数的13.4%,比上届增长5%;而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则进一步降低了近7个百分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基层代表有着丰富的基层经历,对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最直接、最真实的体会和感受,他们将成为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重要力量。
3、五根主线奏响民主曲
不管有没有权威部门的规定,一年一度的“两会”,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民主节日。
这首民主曲的乐谱上的五条主线:一是党的十八大,这次“两会”是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次“两会”,将把中国共产党的决策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二是换届,这次“两会”是一次国家政权机构和全国政协组织换届的“两会”,代表委员将要依法依章程行使选举权;三是廉政新风,这次“两会”是在中共中央作出规定倡导节俭之风背景下召开的“两会”,代表委员将承担起民主监督的责任;四是改革,这次“两会”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两会”,代表委员将行使职权审议讨论改革方案;五是经济形势,这次“两会”是在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召开的“两会”,代表委员将审议讨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各项政策。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中,明确指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行使国家权力”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项和第二项任务。在这个背景下,2987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237名全国政协委员聚首北京,带去的是全国人民的重托,共商的是全国人民的大事,还要选出广大人民信赖的领导人。
会内会外互动,已经成为近年“两会”的一个特点。代表委员行使民主权利,国人更希望我们的代表委员能够真正以当家作主的精神,审议和讨论各项报告和决定。
4、五大建设破解民生题
“两会”是集中反映民意的场所。
回顾最近五六年的“两会”,除了经济方面的话题,食品安全问题,住房问题,上学问题,看病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诸如此类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在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民生问题更为突出。
为破解这些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这五大建设,一展开,一细化,每一方面建设都联系着民生。“两会”的任务,就是要把这样的战略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可以操作的方针政策。
令人高兴的是,许多代表委员们在会前就已经到群众中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们带去的议案、提案,他们准备的发言,各个方面的内容都有,但主题词相当集中,就是:民生。
5、五方面改革直指行政体制
深化改革,尤其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的期盼。“两会”前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二中全会讨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草案)》,给国人传递了一个鼓舞人心的信息: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将由“两会”按下启动闸。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深水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五个方面改革的瓶颈大多在行政体制。所以,中央强调,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尤其让人高兴的是,这一改革,将要动真格。一要在“分权”上推进,即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二要在“转职能”上推进,即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同时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等等;三要在“减权”上推进,即要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市场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等等。这些改革,对于我们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深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坚持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反腐除了要加强部门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加强人大监督等,还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同时要发挥民间的力量,鼓励举报。报告中提到了加强舆论监督,这两年一直比较受关注的网络反腐其实也是舆论监督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建立长效的反腐制度。
建立公民诉讼的相关制度,普通民众只要掌握了官员贪腐的相关证据,都可到法院直接起诉,追回的资金可拿出一部分来奖励举报人。
7、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官员也是社会的标杆、道德模范人物,官风影响民风,官员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诚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整个社会缺少诚信的现象特别严重,由于不讲诚信,每年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损失就要占到GDP的30%甚至更多。要推进政务诚信,官员和政府机构的政务行为必须公开透明,具备诚信;其次要接受公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只有这样,政务诚信建设才会落到实处。
8、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报告解读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是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这就要求政府在适当地优化提高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同时,更多地要考虑怎样为低端劳动者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此外,社会保障体系也是惠及社会大众特别是低端弱势阶层的一种手段。
所谓收入再分配主要是抽肥补瘦,但是对于高收入阶层,不是和他们过不去,而是按照现代调节制度下的支付能力,让他们更多地向国库作出税收贡献。在共享过程中缩减收入差距,使中等收入阶层得到壮大,使特别困难的人群明显地减少规模。争取把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财产配置形成一个阶层呈现总体上的“橄榄形”,两头小中间大,只有中间阶层比较壮大,这样才有利于全社会的稳定和谐。
9、坚持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在新国五条细则出台后,北京也正在针对新国五条研究落地措施,京版新政有望尽快出台。
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该有稳定且长效的机制,避免一时的政策之后导致房价反弹。
二、两会热点深解读
[热点一]领导人换届:新理念、新风格、新期待
此次两会上,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新一届领导人的治国理念和施政风格,将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产生怎样的影响?新领导人如何攻坚克难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如何解决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国内外公众都拭目以待。
[热点二]机构改革:新举措呼之欲出,转变职能是关键 今年两会审议、讨论《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这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界期望很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这次可望在2008年大部制改革基础上,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地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热点三]中国经济:直面新挑战,寻求新动力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企稳回暖。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50万亿元,7.8%的增速令世界瞩目,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复苏重要引擎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国际社会在关注,中国新一届政府的经济部署是否会给世界带来“正能量”。[热点四]反腐倡廉:“„老虎‟„苍蝇‟一起打”,构建“权力之笼”
去年以来,“表哥”“房姐”相继被查处,显示了网络时代反腐的新威力;“„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给力表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加强“裸官”监管的指向,让人们感受到新一轮反腐风暴势头正劲。
人们更期待的是制度层面的新进展。如何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如何加强对权力监督制约,需要两会代表委员发表真知灼见。
[热点五]生态文明:雾霾压顶,“美丽中国”面临考验
笼罩140万平方公里的雾霾天气、地下水大面积污染……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再受拷问。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罔顾生态环境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热点六]收入分配:2013改革提速,深层难题待破解
历时八年之久,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终于在2013年出台。缩小收入差距,是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普遍难题。美国《华尔街日报》将中国税改计划评价为“向收入差距举起大棒”。
如何保证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同步,如何进一步调节行业收入差距、提高劳动性收入比重等可望成为两会热议的话题。
[热点七]社会管理:矛盾多发,实现公平正义需要新办法
近几年,“网络问政”效果初显,政府在解决百姓多元诉求、回应民意等方面积极创新。然而,因土地、环境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执政者的社会管理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寻求化解矛盾的新办法,是两会不可回避的话题。
[热点八]民生期待:新老“三难”受关注,公共服务待加力
近五年,中国的民生成绩单亮点频现。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看,民生领域一些体制性弊病仍然严重,公共服务领域欠账不少。
“„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这„老三难‟还没抖搂清楚,„养老难、入托难、出行难‟的„新三难‟又摆在面前。”兰州市民李小强盼望两会上改善民生的新信号,对他四世同堂的10口之家有所帮助。[热点九]新城镇化:支撑中国未来增长,重在实现“人的城镇化”
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四化”中,国际舆论对城镇化讨论最多。新加坡《联合早报》注意到,尽管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但“2亿多生活在城镇里的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还没有实现身份和地位的转变,尚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人们期待在两会上看到其更明确的路径。[热点十]国际关系:和平路线一以贯之,复杂形势蕴含挑战
“辽宁舰”下水,“运-20”起飞……中国国防新力量令世界瞩目。周边形势复杂,两会上显示出中国外交政策的新动向!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申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选择长期不变,清晰划定了维护正当权益、核心利益的原则底线。
三、热点、教材对对碰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国家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全国人大的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公民积极建言献策,是在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青少年正确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途径有: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2、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2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我国要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5、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宗旨。
6、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的立法权。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8、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自由和权利。
9、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正确得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四、两会命题大猜想1、2013年3月5日,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两会审议、讨论《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等。这表明(D)
①人民代表在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全国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讨论和决定国家重大事务③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④在我国,人民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2013年3月,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共商国是,提出的议案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这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C)
①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②关注民生、反映民意③权力大能力强,不受人民监督 ④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关于2013年的民生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并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慎密的安排: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1)《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把“民生问题”始终放在极为显著的重要地位?(2)列举近年来我国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改善民生?
(3)请你试着提出一条民生建议,并针对你的建议,提出你认为可行的解决办法。
答、(1)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社会的要求;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思想等等。
(2)①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如:调节个税起征点,扩大初次分配的比例;②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③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④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高农村家庭经
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⑤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⑥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⑦重视三农问题,减免农业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等。(3)可以从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比如教育问题,可以这样提建议:关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建议等。围绕上一问所提的建议去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即可。比如:针对教育公平问题,可以从国家、当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以及个人等角度提出解决办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材料一:从2007年起,安徽在全国较早开始实施民生工程。实施33项民生工程,计划投入民生资金388亿元人民币。届时,通过民生工程的实施安徽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得到提升,农村危房得到改造。
材料二:合肥市在全国率先以立法的形式规范学前教育,出台《合肥市学前教育管理条例》,今后凡是新建的小区幼儿园都无偿由教育部门管理和使用,同时政府每年投入50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幼儿园建设,并对各种违规行为给予重罚。
结合民生问题,谈谈《合肥市学前教育管理条例》的出台的必要性。安徽重视民生工程说明了什么?
答、(1)①是维护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②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③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安徽重视民生工程是出于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需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的根本利益。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开辟“两会直通车”等,邀请两会代表、政协委员与网民面对面的交流,此举有何重要意义?
答、①为广大网民表述诉求、传达民意、建言献策提供一个迅速快捷的平台:②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充分有效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行使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科学执政、民主决策;④有利于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公平。
6、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请你阐述这段话所包含的思想品德课的基本观点.
答、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④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解决“民生”问题仍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当前我们还面临着哪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基本国情?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突出表现在:①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③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8、我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答、①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②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⑤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9、请为解决“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就业、“三农”)奉献你的金点子,这些金点子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实现?
答、金点子;①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②就业:对下岗工人进行免费技能培训,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③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反映渠道:①我们可以采取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②我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③我们可以给国家有关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等方式。
10、党和政府大力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
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等;是党和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举措。
1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怎样的?人民和人大代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总人口超过13亿的大国,不可能由全国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一切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政权组织形式,既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能解决由人民一起直接决定国家大事所引起的困难,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挥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后实现形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人大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有义务听取人民意见、反映群众呼声;人民有权向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
12、为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我们青少年是国家的小主人,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应有的情感;在生活中要尊重人大代表,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是我们应有的行动。
13、我国应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
答:国家和社会:①在经济上,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改革开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②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以人为本,发扬人民民主;加强制度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③在文化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等。
青少年: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从小养成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的忧患意识;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心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为解决民生问题、改善民生问题献计献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14、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为什么说“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怎样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答:(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第一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当今世界,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巨大人才资源优势。
国家: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家长放心的学校。社会:尊师重教,保护学生权利,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发展。学校:关心爱护学困生,解决他们生活学习困难,提高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15、“民生关系你、我、他。”中学生能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做些什么?
答、积极关注民生问题,为民生问题积极献言献策;努力学习,使自己全面发展,实现自身的和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实现家庭的和谐做贡献;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为实现学校的和谐做贡献;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做贡献等。
16、请你写出几句有关民生的感言。
答、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无民生、无和谐。
17、如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答、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加强法制建设,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反对就业歧视和工资歧视等。
18、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行业差距,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调动广大中低收入者的劳动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等。
19、为什么要把稳定物价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答、物价过高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触犯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不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影响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科学发展;不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打击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等。20、请你为稳定物价提几条建议。
答、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满足市场供应;打击投机倒把、囤积居奇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疏导人民群众的消费心理,不要跟风走;建立各种主要产品的风险预警机制;搞好流通,特别是流通环节中最薄弱的农产品流通环节等。
21、有信心稳定物价,这种信心你认为有哪些?
答、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大大增强,有信心满足市场供应;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等。
22、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答、就业是民生之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人民群众就业压力大;重视就业问题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业问题能否解决,也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等。
23、党和政府“千方百计的促进就业”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答、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宗旨;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富民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等。
24、党和政府要想促进就业应从哪些方面抓起?
答、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现阶段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解决就业问题,主要靠发展;坚持和完善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公民施展才干提供更加广阔的活动舞台和发展空间;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能,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大力倡导“四个尊重”的方针,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风尚。
25、当前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农民工或下岗工人,选择就业时,要排除哪些错误的就业观念?他们应该怎样做?
答、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鄙视第三产业、恐惧体力劳动、谋求“铁饭碗”等。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行自主创业;认清形势,合理定位,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策略,对工作不能挑三拣四等。
26、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中学生该怎样做?
答、我们青少年要培养责任意识,掌握知识,提高素质,争做有用之才;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感,了解和关注社会重大问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正确选择升学和就业之路;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等。
27、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答、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地位,所以强国必先强教;创
新的关键是科技,核心是人才,基础是教育;我国的教育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教育公
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而现代化建设又需要大量的人才等。
28、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答、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有利于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加大对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学生划片就进入学,取消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完善教师交流和培训制度等。
29、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我国政府继续打造“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请你说说打造“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的意义。
结合有关分配的知识,你认为如何打造“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答:(1)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②可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社会健康、持续的发展。最终造福每个社会成员,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自觉维护正义
(2)①坚持和完善按老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②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即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今年的最大期待;“反腐倡廉、司法公正、医疗改革、收入分配、就业”等话题是今年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30、(1)《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答、人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监督权,国务院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问题?
答、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民生问题。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某学校九年级决定召开一次辩论会,要求同学们围绕以上有关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究交流:(1)假若你是该班中的一员,请确定一个探究交流的主题。(2)如果你代表小组发言,请说出确定主题的依据。
(3)近年来我国在“关注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请你列举两项并谈谈这样做的重要意义? 答、(1)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
(2)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等。
(3)措施:废止农业税;不收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完善和改革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让中部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
意义: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篇:2018时政热点聚焦
2018年时政热点聚焦
1、让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一个有着悠久养蜂历史的村庄,不再按照老办法掏空树桩养蜜蜂,而是用上了新蜂箱,环保、便于管理又干净卫生。这样一个小小的举措,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工艺的进步,更是理念的变化:靠山吃山的同时养山护山,因地制宜,在保证生态良好的同时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并实实在在地从绿色发展中尝到甜头。
如今,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可。以黎光村为例,利用现代管理方式,新蜂箱既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产品质量,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
用蜂箱养蜂,在别的地方也许并不罕见。但是对于一个已然形成独特的养蜂文化、山高路远的小村庄来说,果断改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足见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全社会的方方面面。
当然,绿色发展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为了支持绿色发展,各地各部门还需要加快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健全绿色产品销售渠道,各个环节一齐发力,才能真正实现生态要保护、效益不打折。
《人民日报》(2018年08月22日23版)
2、咬人的是狗,问题在主人
8月14日,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向社会进行通报,宣布了未牵绳德国牧羊犬咬伤少年致其犬伤Ⅲ级一事的处理结果,德牧主人赵某某被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5年内赵某某不得再养狗。咬伤人的德牧犬,则被强制收容。
与此同时,西安警方将执行“史上最严”养狗黑名单制度,根据这项制度,如果犬主出现遛狗不拴绳、不携带养犬登记证等违规行为,第一次查处将被批评教育;第二次被发现依法进行处罚;第三次将直接被拉入“黑名单”,列为重点管理对象。对有遗弃、虐待犬行为的,吊销养犬登记证,5年内不得再次养犬。
治狗即治人,各地执法部门看来已经很清楚地找到了治理狗患的要害之处,如果能够做到严格依法治理,相信会取得较好的治理成果。之前所发生的种种犬患事件,从根子上讲,就在于没有严格执行已有的法律法规,管理相对松懈,一松懈就缺位,导致民情沸腾,私相争斗,狗粉与非狗粉意见相左,异烟肼的意外走红便有这方面的背景。如果一开始就严格执法,划定边界,恐怕不至于如今闹得沸反盈天。
现代社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每个人的生活自由度都得到了拓展,生活空间和自由活动的程度,均远超过往。对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一种文明的进步,是人类进入陌生人社会之后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对养狗者来说,不去办养狗证,不定时打狂犬疫苗,出门不给狗拴上绳子,不带上嘴套,不仅是侵犯别人的生活空间和权利主张,同时也是对自己责任义务的逃避。
狗是真狗,再小的狗,也会咬人的,咬了人,万一得了狂犬病,是要死人的。这是个基本常识。在你和狗的私下空间里,如何相处完全是你们个人的事。一旦带它进入公共空间,在别人眼里,那就是一只有潜在咬人冲动的狗而已。更有甚者,有的人养狗完全不负责任,养了一段时间厌烦了,就把狗抛弃了。这种人更加可鄙,使流浪犬成为城市安全生活的一大威胁。既对不起人,更有负于狗。
养狗人的漫不经心,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风险和代价。不理性不自律的养狗人,正是所有狗问题的根源。治理狗患,禁止养狗并不是方向,文明养狗才是治理的目的。狗是无辜的,它不懂人类社会的文明规范,但人应该懂。老话讲,打狗要看主人。这句话应该改成“治狗更要治主人”才对。
3、给深夜未眠者一个暖心的微笑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也让生活更忙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让人们不得不透支夜晚,用以完成不断加码的事务。
深夜在公共生活中的位阶正在越变越高。
8月12日23时04分,京沪高铁G40次列车行至廊坊至北京南路段时被大风刮起的彩钢板击中,致部分列车晚点6小时以上。当时车厢内温度太高,等待时间太长,在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列车3号车厢和4号车厢有一孕妇和一名妇女出现身体不适晕倒。
被彩钢版击中的京沪高铁列车,如果不是因为经济社会的需要,不必深夜跑在路上。在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催化下,深夜正在成为和白天一样重要的时段。比如,在昼夜赶工的建筑工地,夏季的深夜是更凉快的施工时间。
在北京这座城市里,平均每晚有155人出生,99人死亡。每天零点后,降落在北京的航班有100多个,旅客超过1.5万人,乘坐火车、长途大巴抵达的旅客更是不计其数。我每次夜归,道路上都有不少车辆同行,路旁明亮的街灯陪伴着我们。深夜是代驾司机的工作主场,据《都市快报》报道,干劲十足的刘小哥生意最好的时候,平均每个月接五六十单,虽然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但爸妈知道后都很心疼,而他也因为没时间吃饭弄坏了胃。几乎全国各地的日报,都是在深夜里交版付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也让生活更忙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让人们不得不透支夜晚,用以完成不断加码的事务。
打量深夜,就是在打量我们自己的生命。中国睡眠医学协会曾发布过一项调查:90%的年轻人猝死/脑溢血/心肌梗塞都与熬夜有关,而超过70%的年轻人有熬夜习惯。但是,其中只有30%的人熬夜是真正的加班,剩下的人其实都可以不熬夜,他们熬夜,就是在玩游戏、玩手机、看影视剧。在我看来,对手机的成瘾性依赖,已经成为熬夜并毁坏健康的头号因子。我有个朋友甚至因为玩手机过度,多次彻夜未眠,进而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
近日,微博上有个热搜话题“深夜暖心行动”引发关注,大号小号都在跟风关怀夜归人,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一个航空公司说要给深夜加班的人送温暖,结果网友纷纷跟帖说,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才是“深夜加班狗”,更应该被呵护,让人顿时有泪奔之感。在各行各业都在争分夺秒、快节奏发展的时代,已经没有人能够完全避免夜归。
无论为了工作还是休闲娱乐,深夜未眠者都需要呵护。公共服务是否在深夜正常运转,是否有足够商业网点支撑夜间需求,甚至是出台措施减少不必要的熬夜,都是呵护深夜未眠者的具体举措。给深夜奋斗者一个暖心的微笑,睡个好觉吧,明天又是崭新、充满希望的一天。
4、不懂编程就是新时代的文盲? 少儿编程似乎轻易地超过了马术、高尔夫、击剑等“高雅贵族运动”,站在了课外活动鄙视链的顶端。一些家长对于编程重要性的认知提升、对于孩子逻辑能力的空前重视,加之教育考试政策的指挥棒已有往此处挥舞的迹象,这个被称为“基础教育最后金矿”的赛道从去年开始就受到热捧。(8月15日《法制日报》)资本总是要先行一步,尽管这个赛道的市场大小尚不明确,但培训机构已经开始了疯狂播种。在一些培训机构的介绍文章中,编程被塑造成一种“通向未来”的语言,因为“乔布斯11岁开始编程,成了一代传奇;比尔·盖茨13岁开始编程,31岁成为世界首富。不懂编程就是新时代的文盲”。
不懂编程就是新时代的文盲?如此耸人听闻的论调抛给热切地希望孩子能“走在别人前头”的家长,怎能不加剧他们的焦虑? 正如编程网创始人舒克所指出的,随着互联网向生活各个层面逐渐深入,编程的确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写具体的程序。其实,培养孩子学习编程,其本质不是教孩子学会某种编写语言,而是告诉孩子利用类似程序的逻辑关系,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要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只是学习编程一条道,孩子各个学段的数学课程的设置,就是着眼于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
这样看来,未来社会和新时代懂不懂编程,和当今时代对数学科目的掌握一样,只是某种逻辑思维能力强弱的表现,绝非未来社会的通行证,更不是新时代是否文盲的标签,将不懂编程说成是“新时代的文盲”,是无限度地放大了少儿编程的重要性,是在传达一种极不正确的少儿培训观念。对整个教育市场的和谐稳定乃至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破坏性作用。
这就涉及屡遭诟病的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现象。这些年,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与此相对应的是,这些培训机构无节操、无下限的虚假宣传,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噱头和伪科学概念,像卖保健品的骗子专骗老年人养老钱一样欺骗着无数家长和孩子。
同样,在少儿编程培训日益火爆的当下,家长们再一次被撩拨得火急火燎。这时候,“不懂编程就是新时代的文盲”观点的抛出,更给这个新赛道加上了一把火。正如相关专家所指出的,如此危言耸听的虚假宣传,已经涉嫌严重违反广告法。遗憾的是,对于商业教育领域的违法广告宣传,有关部门一直鲜有处罚,致使这些虚假宣传愈演愈烈,愈来愈没有底线。同时也使得整个社会产生出浮躁、焦虑的教育氛围和家教氛围,而这种氛围反过来又会促使培训机构更加火爆。两者相辅相成的结果,使整个教育生态乱象丛生。
整顿教育生态,规范商业教育市场,到了有关部门该出手的时候!
5、找到艺术的源泉,才有更好的表达
近期,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中,一个左手握鼓、右手持棒的说唱俑穿越千年而来,他手舞足蹈、谈笑风生。鲜有人知的是,这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出土于东汉崖墓。汉代,此类说唱表演在民间盛行,这些表演者被称为“徘优”,以多样的滑稽戏表演反映现实、再现社会生活。
长期以来,说唱艺术因其表演的现场感、口语化与贴近性,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的娱乐方式,千百年来活跃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和城镇的地摊茶社。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有300余种不同形式的说唱伎艺一度活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说唱艺术自然生长,形成本土表达。正在播出的《中国新说唱》便立足这一视角,尝试解读中国特质的说唱艺术,在回归中创新,在创新中阐释传统。
对于一档面向年轻人的音乐节目,“说唱”本身便能够负载意涵丰富的“中国风”。节目的主题曲《天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年轻人喜爱的曲风相融合,节目中的音乐表达也逐步勾勒出中国自己的“说唱”艺术样貌:既有对家国情怀、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有将今天的社会生活融入创作展开的态度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说唱艺术因为东西方文化语境的差异而有所区隔。既有源泉所在,就要立足传统、回应当下。较之西方说唱文化中带有的反叛精神符号元素,中国的说唱文化不应偏离自身轨道,更要面向自己的传统、形塑自己的面貌。“击鼓说唱俑”的历史,为今天的中国说唱艺术找到了佐证。
艺术表达样式没有高下之分,说唱艺术同样能够产出精品力作。然而,我们不可忽视内嵌其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尊重传统、推陈出新。“传统”不是艺术表达中“拿来”即可的素材,聚焦传统文化的创作更需审慎地对视传统、理解传统,只有更准确、深入地体察传统文化,才能有所创新。以传统入题进行内容创新,是当前艺术创作常常采用的手法。在影视艺术领域,悠久中华文化孕育的“传统”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电影《百鸟朝凤》着眼于唢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手艺人的坚守和追求化作今天对工匠精神的再认识。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国学小名士》则用当下的话语观照传统文化,让传统“活”了起来。
“击鼓说唱俑”在前,只有深入理解历史演进的文化构造,才能知悉今天的艺术创新应当遵循何种路径。从东汉至今,作为传统文化元素之一的“说唱”不停吸收各类文化元素,在变迁中积聚力量。《中国新说唱》从中汲取养分,生成一次有益的本土化探索:当“传统”与创作关联时,我们既要从“传统”中寻求底气,也要着眼创新,让说唱艺术有更中国化的传承和发扬。只有路径明确了,才能在文化自信的路上不迷失、不走偏。
6、让爱国奋斗成为新时代知识分子鲜明精神标识 总书记对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的爱国奉献精神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弘扬这种传统、激发这种情怀。爱国重在践履,贵在立行,需要用热血绘就,用奋斗书写。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就是要传承老一辈知识分子爱国奉献、赤诚报国的崇高精神,镌刻在新时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深处,融入到他们血脉之中;就是要激励广大知识分子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把爱党爱国、奋斗奉献的精神标识充分彰显出来,接好时代的“接力棒”,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广大知识分子必须砥砺家国情怀,勇于担当作为。心系天下、以身许国是知识分子一贯的崇高追求和高尚情怀,是挺立在我国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强大精神脊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思想,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所尊崇。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批交大师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繁华的大上海,千里迢迢奔赴偏远贫瘠的大西北,在荒郊野外,几乎从零开始,建起了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之后扎下根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夺得多项“中国第一”的重大科技成果,培塑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千秋伟业的战略机遇期,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更加需要广大知识分子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像西迁师生那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当作己任,全心全力为之付出;更加需要广大知识分子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不懈努力。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广大知识分子必须勇立时代潮头,引领改革创新。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推动改革、引领创新的排头兵。正是靠着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拼搏精神和执着追求,一代又一代优秀知识分子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现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日新月异,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在很多领域尚处于“跟跑”地位,有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还受制于人。实践一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在这个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广大知识分子义无反顾,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大胆探索,聚力攻坚,努力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抢占制高点。他们坚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拓展创新视野,激发创新火花,提高创新本领,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他们始终瞄准前沿、着眼长远,潜心钻研、孜孜以求,下气力做好基础研究,不断夯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根基,表现出“舍我其谁”的强烈责任担当。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广大知识分子必须扎实履职尽责,勠力艰苦创业。爱国奋斗不是一句口号,关键在于立足岗位、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履职尽责。现在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比过去有了显著提高,但很多科研生产一线条件相对还比较艰苦,科研工作本身也是一项艰辛的事业,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任务、取得成果的,必须持续不断付出艰苦努力。广大知识分子矢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积极帮助科研生产一线解决技术难题,帮助人民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在造福国家和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他们秉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崇高境界,甘于寂寞、甘守清贫,不畏艰险、不畏劳苦,潜心做学问,扎实搞研究,用情作奉献。通过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知识分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极大热情,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7、意气风发走在改革开放大道上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宣言”再发重磅文章:《改革开放天地宽》。文章指出,正是靠着改革开放,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我们成功开启了新的壮阔征程,开创了新的前进道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古老而又年轻的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新天地。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发轫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如今年届不惑,却愈加意气风发。40年风云激荡,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40年飞跃万重山,“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国融入广阔世界,让世界发现新的中国”,这艘中国号巨轮正胜利驶入崭新而宽广的天地。
“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
今天的中国,深思熟虑,更深刻意识到改革开放的时代价值。正是在改革开放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才得以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的国际地位才得以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才得以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这种宏阔的时代背景中,我们感谢改革开放,我们礼赞改革开放,我们致敬改革开放,特别是致敬所有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今天的中国,众志成城,更有动力抓住改革开放新机遇。从“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到“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从“发挥改革试点的侦察兵和先遣队作用,找出规律,凝聚共识”,到“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再到“只要看准了的改革,就要一抓到底,务求必胜”……改革开放的决心响遏行云,改革开放的行动一往无前,改革开放的成效不断显现。
今天的中国,志存高远,更有能力推动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从深化改革到扩大开放,中国有目标,有诚信,更有举措。从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到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到主动扩大进口……每一项开放措施都在有条不紊地落地。中国正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改革开放。在这种语境中,世人有足够理由相信,中国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对外开放一定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尤其在高起点上就更有难度,但是我们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强大决心和成熟举措。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的号角已经吹响,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只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迸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就能掀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开启加强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
8、“美丽中国”离不开市场活力
不断释放市场活力,激发企业动力,我们收获的,将会是更美丽的环境和“更好过”的日子
库布其颠覆了很多人对沙漠的想象。车下高坡,平野千里。公路两旁,成片的甘草树丛汇成“绿洲”,这既是库布其“治沙改土”的先锋植物,也是当地农牧民的“绿色银行”。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飞鸟难越、黄沙漫卷的无边荒漠。几十年里,是什么让蛮荒披绿?库布其又是如何做到既“绿了沙漠”,又“富了百姓、强了企业”的?“公益与产业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地治沙企业的总结,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库布其当地流传一句话,“治沙不治穷,到头一场空”。这可谓是对过去治沙经验朴素但绝不失深刻的总结。没有人会认为,飞沙走石是良好的生活环境,但要治沙,没有产业布局,缺少市场效益,路可能走不远。一度,当地相继出台禁牧、休牧和以草定畜等政策,牛羊的数量是减下来了,草也长起来了,但牧民们口袋里的收入却减少了。“沙治了,人却穷了”的尴尬,使得一些牧民不得不重新走上过度放牧、垦荒的老路子。“不发展沙产业,不仅治沙人要受穷,治沙的成果也不能巩固”,这是用教训换来的经验。
治沙是一项难度高、投资大、周期长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恐怕难以持续。要知道,沙漠里,交通不便,树苗往往需要从几十里甚至数百里之外驮回来;农牧民掌握的种植技术有限,刚种下的树,很可能转个身就被风吹倒了;加上气候恶劣,头天种下的小树苗,第二天就可能被黄沙给埋了。以至于,在库布其沙漠里,种活一棵树,成本足足需要数百元。如此高昂的成本,如此严峻的条件,仅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不仅难以支撑,更无法持续。从这个角度而言,激发内生活力,才能真正缚住“黄龙”。
如何激发内生活力?这离不开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对市场最有敏感度,也最能发现沙子里隐藏的“金子”。上世纪80年代,库布其治沙带头人王文彪在杭锦旗盐场当场长时,为了遏制风沙吞噬企业盐湖,被迫采取“5块钱治沙”策略,也就是从每吨盐的收益中拿出5块钱来种树;而越治越发现,沙漠中也有宝。沙漠光照充足,正好适合培育瓜果,还能用于光伏发电;甘草、肉苁蓉、黑枸杞等药材经济价值高,产业化种植,既能治沙,也有收益;沙子治好了,能吸引大家来沙漠旅游,农牧民开起“农家乐”,还能解决就业问题……思路一变天地宽,正是从单纯的治沙向“生态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并举”思路转变,解决了“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等关键问题。而在市场化、产业化的引领下,不仅企业的活力得以激发,农牧民的参与感也在不断提升,治沙也因此有了持续性,让“治理效果经得起看,经济账经得起算”。
有人说,治沙其实也是一项“技术活”。此言不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降低治沙的成本,让“草多树多”成为可能。而企业恰恰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以种植树苗为例,传统的治沙方法往往是需要先打沙障,再挖坑栽苗,人均日种植面积仅有两亩不说,成活率甚至不超过三成。而亿利集团在治沙探索中,发明了“水气种植法”,通过水枪冲孔,不仅每亩能节省近千元的打沙障成本,还能将种植效率提高十倍,成活率也提升至九成。容器苗、大坑深栽、迎风坡造林、甘草平移种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让亿利的治沙面积,相当于此前20年治理面积的总和。
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毫无疑问,治理沙漠也好,整治污染也罢,都是严峻的挑战,是一场艰苦卓绝的“马拉松”。不断释放市场活力,激发企业动力,我们收获的,将会是更美丽的环境和“更好过”的日子。
《人民日报》(2018年08月16日05版)
9、“毁绿补种”判决是生态司法样本
这种以判令侵权人消除妨害、恢复原状等生态垦复、修复形式,来代替单纯的物质损害赔偿的做法,充分展现了运用司法手段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湖北武汉新洲一男子因盗伐65棵意杨,被判刑两年、缓刑两年,同时,法院还另判其在原地补种130棵苗木并保证存活。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法院作出的我市首例“毁绿补种”刑事判决于8月14日生效(8月15日《武汉晨报》)。
近年来,一些法院在刑事案件审理中,针对非法狩猎、非法捕捞、盗伐林木、盗采砂石、水资源污染等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犯罪行为,创新司法理念,建立生态修复司法保护机制,不拘泥于刑法条文的规定,在依法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罚金的刑罚之外,还根据被告人损毁绿地林木以及非法捕猎、盗采等的数量,结合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程度等案件具体情况,依照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以及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判令被告人做出经济补偿,且在一定期限内以“毁绿补种”等形式,加倍栽种“悔过林”,并尽到养护责任,确保林木成活率等,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这种以判令侵权人消除妨害、恢复原状等生态垦复、修复形式,来代替单纯的物质损害赔偿的做法,充分展现了运用司法手段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在最大程度上恢复、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足以给被告人留下深刻教训,让其充分认识到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严重,进而诚心悔罪纠错。同时也对世人起到警醒、教育、示范作用,让案件判决取得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刑罚的功能和目的,不仅在于严厉的惩罚,更在于有效的教育和预防,对犯罪行为人以及整个社会都起到行为预测和规则引领的作用,让犯罪行为人真正从内心敬畏法律、信仰法治,进而构建文明、法治的社会秩序。如果就案办案,简单地一判了之、一罚了之,犯罪行为人除了“认栽”之外,可能并不会真正地认罪悔过,那么刑罚应有的教育预防作用就无法有效发挥,同时被毁坏的绿水青山,如果就此废弃、不加修复,可能就会杂草丛生、荒山秃岭,满目疮痍,留下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遗症”,那么刑罚的功能和司法裁判的社会价值都将大打折扣。
司法在定分止争,化解个案矛盾纠纷的同时,其最大价值就在于通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打造诚信、文明、法治的社会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社会大局提供法治保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美丽中国画卷的重要内容,建设、呵护好绿水青山,有损害就必有修复,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健康良性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法院作出的“毁绿补种”刑事判决,用法治手段促进生态保护修复,让破坏生态环境的罪犯,不仅面临严厉的刑事惩罚,还必须承担起修复、弥补生态环境的法律责任。这一判决可以说实现了执法办案与生态修复的综合效果,彰显了生态修复性司法保护的理念,打造了生态保护的司法样本,发挥了司法为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社会大局提供法治保障的应有价值。这样的司法,也是生态的,环保的,可亲的,接上了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地气,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此判决受到社会和群众广泛点赞也是情理中事。符向军
10、用联动护航长江畅流
水上与岸上,长江头与长江尾,很多行动已可拼成一幅场景相连的长卷
在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我们看到一款江海联运船模型。这艘2万吨级的船,能绕过沿线部分“限高”的大桥,从舟山港直抵安徽马鞍山。运一吨铁矿石,可节约10元,一趟就能省几十万元。不仅降低物流成本,还能提升运输效率,这样的江海联运,让南北海运与长江航运间不再需要“换乘”。
江海联运,工作更需要联动。为了防止船舶污染,从三峡库区到京杭运河,岸电设施的加快建设,让锚泊船能用上清洁能源;但锚泊时污染缓解了,航行中怎么办?前几天,交通部又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在京杭运河、长江干线等水域加快LNG(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替代;而为了解决国内LNG移动加注短板,舟山正在研发一种移动LNG加注船。为了这一江水,水上与岸上,长江头与长江尾,很多行动已可拼成一幅场景相连的长卷。
联动,其实是长江的天然属性。江水贯通东西,流过三个梯级。治水,也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2012年开始先行试点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就是一个好例子。上游的安徽,因水源保护给力,获得了下游浙江的生态补偿;而下游的浙江,幸得一汪高品质千岛湖水而乐得掏钱。有发展共识,更有制度基石,一江清水溢出的环境效益逐渐显现,示范作用也在不断放大。今年,长江上游的川滇黔三省在对赤水河多年联合执法、协作保护后,也设立了生态补偿资金,以治理实效决定补偿金分配,从制度层面升级了“共抓大保护”。制度框架设置得好,经验就能像鱼儿一样自在溯游。
当然,一些制度建设的短板同样存在。正如总书记强调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一些地方还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把污染源移到自己城市下游就行了,“统分结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像新安江流域这样的上下游积极协作还不普遍,“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进展缓慢”;此外,很多保护措施依然停留在理念层面,没有落实为硬约束,“长江保护法治进程滞后”。
成熟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往往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结果。在安徽,被问及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何能比较顺畅,当地干部直言: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常态化的沟通机制。这句话反过来理解就是:如果一些地方缺少产业协同发展,缺乏较一致的利益诉求,发展理念不在一个步调,那么,参与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热情就会下降,效果就会打折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建设这条黄金经济带的过程中,“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这几大要素彼此成就,缺一不可。
在舟山,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反思:宁波舟山港吞吐量比新加坡大,要超越新加坡成为全球“海上流动加油站”,还缺点什么?答案是更为便利的机制。同样的,为了推动长三角迈向更高质量的一体化,沪苏浙皖等9省市也有了新的思索。围绕“G60高速公路”提出G60科创走廊,以跨城市证照审批办理为突破口,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进一步降低长三角区域制度性交易成本。
从丽江到丽水,记者团随着大江奔流,感受着长河浩荡。唯有上中下游成为整体、各省市握指成拳,以机制联动促进保护联动、发展联动,才能让江水畅流,奔向更好的未来。何鼎鼎
《 人民日报 》(2018年08月16日 05 版)
第三篇:中考时政热点:2018全国两会
中考时政热点:2018年全国“两会”
山东省曹县:孙亚钟
2018.05
一、【时政热点·素材呈现】2018
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年全国“两会”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华人民。
材料一: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2018年3月3日至1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全国政协委员,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及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选举汪洋为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
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18年3月5至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议案,审查国务院关于 201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 2017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 2018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大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选举粟战书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委员长,大会决定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决定韩正、孙春兰、胡春华、刘鹤为国务院副总理。
材料三:2018年全国“两会”首次开启“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并继续办好“部长通道”。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代表们谈民生、传民意、谈创新、谈以人民为中心。2018“两会”期间,3 00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全国两会,其中境内记者2 000人左右,港澳台记者和外国记者1 000多人。材料四:《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五年来,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2018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任何“台独”分裂图谋和行径。两岸同根,骨肉相亲。两岸同胞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必将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材料五: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二、【中考命题走向】
1.“两会”反映出我国坚持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1)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 201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 2017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 2018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这表明了什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和最高实现形式。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监督权、最高重大事项决定权,最高立法权和最高任免权。(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4)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
3.2018“两会”期间,3 00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全国两会,其中境内记者2 000人左右,港澳台记者和外国记者1 000多人。中国两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说明了什么?(1)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2)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高。
(3)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赏,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为世界公认。
4.2018 年全国两会首次开启“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并继续做好“部长通道”。此举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2)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冶国,维护法律尊严,弘扬社会公平与正义。(3)有利于党和政府取信于民,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5.据统计,在选出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 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体现了什么?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平等地享有参与国家权利。(3)我国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6、制定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目标说明了什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城镇失业率作为主要预期目标说明了什么?)
(1)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国家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4)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7、2018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实现这一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3)有利于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物质保障。
8、如何才能实现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的预期目标?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4)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5)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全国人民艰苦奋斗,艰苦创业。
9、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任何“台独”分裂图谋和行径。两岸同根,骨肉相亲。两岸同胞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必将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请你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国家:(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2)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3)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祖国的行径,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4)促进两岸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为早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创造条件。
青少年:(1)树立崇高理想,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2)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3)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10、习近平讲话,摘录1: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摘录2: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1)“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分别指的什么? “站起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济发展迅速,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强起来”:18大以来,在总书记为核(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思索。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彰显艰苦奋斗的名言哲语。
11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习近平讲话摘录3: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
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令中国取得世人瞩目的体现了教材中哪些知识?
((1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团结就是力量。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亲如一家。(3)中华民族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 12
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持天下为公的情怀,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习近平讲话摘录4: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我们不农尝草、现梦想的执着精神。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达。(发扬的是中华民族哪一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新的时期的集中表现是什么?1)“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美德:艰苦奋斗;表现:创业精神。(①信念坚定勇敢地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发扬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精神,青少年应怎么办?
奋斗精神。③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积极实践,不断进取。④服务社会,奉献社②注重节俭,严于律己,发扬艰苦会,用行动创造有意义的人生。(①要树立远大理想,3)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③要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不畏又艰难险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并为理想的实现不懈努力。②不忘初心,从不言弃,发扬锲而不舍精神。要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13入了新时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尊自强。、习近平讲话摘录5: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摘录摘录6
(①改革开放以来,1)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尊自强源于哪些因素?7: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路虽然还很长,但时间不等人,容不得有半点懈怠。
域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和满意感大大增强。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②我国在航空航天、③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生物工程等许多尖端科技领人民生活获得感(①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开拓进取,2)中国人民面对山高路远也坚信能够实现理想目标说明了什么? 知难而进,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不竭力量源泉。②中国人民有休的执着追求精神。④中国人民有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探索创新精神。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民族骨气。③中国人民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不达目的不罢(3)为什么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容不得半点懈怠”?
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威胁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②我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风险的挑战。14共同愿望,、习近平讲话
④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各种 摘录8: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径和伎俩都是注定要失败的,都会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中国人民有坚定的意志、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在这个民族大义和历史潮流面前,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信念,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1)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念为什么不可动摇?
根本利益所在。②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①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③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捍卫祖国的每一寸领土有什么重要意义?
的共有家园。①这符合全体中华儿女维护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②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赖以生存伟大复兴。③有利于维护革命先烈牺牲流血所换来的胜利成果。④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①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3)你能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做哪些贡献?
15建设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本领。③积极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做坚决斗争。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习近平讲话摘录9: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中国发展不对任何 中国将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让中国改革发展造福
人类。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①我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与世界各国合作,共享发展。②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1)我国的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说明了什么?
极为建设和平、安全、繁荣、美丽的世界作贡献。③我国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共赢、包容的发展理念。做?(2)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国家怎么
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①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积极维护世界和平。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自身发
16④积极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合作、开放、包容的互利共赢的关系。载着、习近平讲话摘录10:我们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让承
明天!13
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不负新时代对每一个人的期望,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人才强国战略。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国家:①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经济发展。②坚持改革开放③实施科教兴国和(设做贡献的本领。③积极履行公民的法定义务,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2)公民:①干好本职工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②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为新时代建
第四篇:2016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两会专题
2016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二:两会专题
一、热点材料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于2016年3月3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开幕会上,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3月4日下午,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委员们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奋斗才能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良好开局,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九二共识”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础,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动。这番话高屋建瓴,揭示了两岸双方保持良性互动的关键所在,指明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方向。
3月8日上午,总书记在湖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以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打赢这场硬仗。代表委员们表示,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习近平在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习近平强调指出,要深入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扎扎实实推进民族地区发展。他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搞好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习近平3月13日下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靠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是决定我军前途命运的一个关键,必须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战斗力标准,下大气力抓理论创新、抓科技创新、抓科学管理、抓人才集聚、抓实践创新,以重点突破带动和推进全面创新,不断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3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通过慈善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两会热词:
“十三五”规划:今年全国两会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审查和批准“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无疑成为两会的首要焦点。此前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已公布了“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确立为“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五大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中国怎样设置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如何扮演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都有赖于“十三五”规划纲要这张新蓝图予以明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已正式拉开大幕。受世界经济低迷影响,猴年中国经济面临很大挑战和新的不确定因素。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表示,要“抡起金箍棒”应对挑战,并称“只要努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作为翻越“火焰山”的必经之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在两会上推出怎样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如何控制和承受改革阵痛,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未来,也影响着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际,如何重振“中国制造”,是一道必须直面的难题。去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两大概念,今年进一步要求在“中国制造+互联网”上尽快取得突破。人们期待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看到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的行动纲领和互联网怎样加速融合,为中国产品、中国经济带来新动能。
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使现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中国今后五年最艰巨但又必须打赢的“硬仗”。这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目标的郑重承诺。2015年11月以来,从层层立下“军令状”彰显脱贫决心,到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详细阐述“战术”,再到设立考核“指挥棒”引导各级官员全力脱贫,中国脱贫攻坚战布局紧锣密鼓。“十三五”开局之年,脱贫工作如何开局至关重要。高层会否在两会上对脱贫作出新的部署,是值得留意的一大热点。
命运共同体:从“周边命运共同体”到“亚洲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过去一年,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携手前进的心意越发坚定。2016年,世界依旧很大,问题仍然不少。南海局势持续紧张,朝鲜半岛核霾未散,使倡导“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心”面临重大挑战。在政治外交精英云集的两会上,外界迫切需要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的应对方案。
四个意识:1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公开提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由此成为最新政治热词。当前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两大世界性难题,改革亦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无论是“啃硬骨头”还是“涉险滩”,都需要“四个意识”的引领。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认为,“四个意识”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政治、中国治理进入一个新阶段,将深远影响未来几年中国政治格局和改革绩效。在今年两会上,“四个意识”料将有更深入的体现。
五大战区: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战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军队进入了战区新时代,使存在30年之久的七大军区走入历史。作为本战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战区担负着应对本战略方向安全威胁、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使命。中国军事改革历来牵动世界神经。撤军区设战区,是中国实施全面改革强军战略的最新标志性举措,被视为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军事改革。在两会上,与五大战区相关的话题料将备受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十大亮点
1、去年成绩来之不易
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宁吉喆说,去年政府工作一张成绩单可以用“两得”来评价:一是得之不易,二是得分高。去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艰难曲折,因此这份成绩单着实得之不易。得分高主要体现在“三稳四进”:“三稳”即增速稳、价格稳、就业稳;“四进”体现在经济机构新优化,发展质量新提升,人民生活新改善,改革开放新突破。其中有五个方面的对比: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投资贡献率下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超过工业;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这张成绩单里包含了六个世界第一或名列前茅: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世界首位;粮食产量史上最高、世界第一;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世界第一、宽带用户全球最多;全民医保覆盖人数世界第一。
2、“首次”不少,回应民生关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有不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首次把经济目标和民生环保目标共同放进去,首次提出了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并提出了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的节能减排量化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纳入治理庸官懒政的内容。目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是民之所盼。“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报告对环境治理着墨多,用词重,并采用了一些量化指标。这些约束性指标是对亿万人民的承诺,表明政府保护环境的决心很大。今年的报告紧扣时代脉搏,提出了“互联网+”“众创空间”“创客”等时尚新词,行文上用了“有权不可任性”。等网络风格的语言,读来确切又亲切。
3、GDP增长7%左右:彰显稳增长调结构决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GDP增长7%左右。这一数字较去年下调了0.5个百分点,也是2004以来最低的预期目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上行动力不足,调低增速目标,是中国政府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做出的务实之举,更彰显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坚定决心。7%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中高速发展要求,与现阶段我国增长潜力相一致,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时,这一目标也有利于稳定就业,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预期目标相衔接。制定适应新常态的目标,有利于稳定达标信心,更为结构调整留下足够空间,引导全社会将深化改革、提质增效进行到底。增速目标的下调向企业传递了强烈信号。在整个国家更重增长质量而非速度的背景下,企业要调整心态,不能寄希望于大规模刺激政策,而要通过技术创新等挖掘内部潜力。
4、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为货币政策和价格改革留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比去年3.5%的目标略有下降。中国经济是双元的物价上涨结构,制造业产品价格在下降,但农产品、资源类产品价格呈现上升趋势,尽管短内期能源价格比较低,但这个格局不能指望长期持续,农产品价格仍然有上涨压力。2014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国内重要商品供应充裕,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总水平有可能延续偏弱走势。CPI增速较低,为货币政策适当放松提供了空间,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了空间。
5、教育、医疗、住房、收入:回应百姓民生关切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政府工作报告,就百姓关切的难题一一部署,从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就业到社会保障,从扶贫到户籍制度改革,处处透着民生关怀,一一回应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关于教育,报告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后续升学政策。关于医疗,报告提出,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虚高药价,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必须尽快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同时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他还建议,调整医保基本药物目录。关于住房,报告提出,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关于养老金,报告提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提高养老金标准,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应对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上的担当和务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26%,日益呈现高龄化趋势。
6、两个1000万,让全面小康发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与去年目标持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比去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今年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面对经济放缓的现实,新一届政府全力稳定就业、促进就业的态度鲜明。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经济结构优化,中国经济不用维持过高速度就可以保证一定的就业增长。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中国经济正逐步从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为主转型,整个经济运行对就业的承载能力正在加强。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创业创新措施将在2015年发挥更大的作用。新设立的企业大多属于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多、成长性强,是中国经济增长新的支撑力量。现在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只剩下不到6年时间,但我国仍有7000多万人口需要脱贫。今年国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家财力紧张,但政府对减贫任务丝毫没有减码,让我们这些贫困地区的人感到很温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贫困地区,必须补齐这块短板。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艰苦的地区,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阶段。
7、创客:推动经济发展新引擎
政府工作报告谈及互联网金融时指出,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这是“创客”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理解李总理提出“创客”一词,要了解一些背景:首先,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如何让这么多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张红认为要大力发展新的业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并不是光有专业知识就行,还要有情商、担当精神、交流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能够契合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适应各种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才能满足众多“创客”脱颖而出的时代需求。尽管去年超额完成了就业目标,但对今年的就业形势不能乐观。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多少就业,这个就业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释放市场活力,让民营经济和创新型经济承担更多的就业。
8、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大道至简”,是说真正的大道理都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白;而“有权不可任性”,是指政府对手中的权力不能肆意而为,当然也不可懒政不为。自担任国务院总理以来,简政放权就在李克强的日常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按他自己的话说,这是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有媒体统计,自2013年3月以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及“简政放权”的有33次。然而,在积极效应显现的同时,简政放权当下也面临诸多难点。这在今年的报告中有所说明,主要体现在对地方政府的要求上:一是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二是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纵观整份政府工作报告,除在简政放权部分谈到“放权”外,李克强在谈及政府自身建设时指出了政府该如何“限权”、避免懒政。这当是“有权不可任性”的另一所指。
9、互联网+:网络重塑产业生态
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与此同时,还要扶持新兴消费,“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加速迭代与渗透融合正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主要驱动力,深刻改变企业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形式、商业服务模式和生活消费方式,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与设计融合,形成了开放式的异地协同创新、众筹设计,大幅提升研发能力和水平;互联网与商业融合,演化成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模式,显著提升供给效率和市场空间;互联网与生产制造融合,产生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生产模式和服务创新,有效提升先进制造能力和优质服务;互联网与经营管理融合,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和决策精度,不断提升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等等。“把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创造更高的生产服务效率和竞争能力,这种„互联网+‟的集成化、网络化融合发展模式正成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显著特征。
10、书香社会:激励人们创造中华文明 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报告提出,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其中提到的“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令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文联副主席蒋婉求眼前一亮。
二、热点与教材的结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的立法权。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千方百计丰富民主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4、我国要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5、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宗旨。
6、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8、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正确得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9、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
10、公民积极建言献策,是在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青少年正确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途径有: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的立法权。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三、相关问题
1、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这表明(D)①人民代表在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全国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讨论和决定国家重大事务③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④在我国,人民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全国“两会”期间,众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公民在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也格外火爆。这说明(B)①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②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③我国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④我国人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渠道不断扩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共商国是,提出的议案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这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C)
①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②关注民生、反映民意③权力大能力强,不受人民监督 ④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右面漫画《问计于民》中人大代表的做法(B)A.能够保证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B.有利于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 C.反映了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D.体现出只有人民代表才能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5、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在我国,人大代表(C)
①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使者”②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③要掌握民情,集中明智,反映民意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⑤是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6、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还决定了其他事项。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A)A.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B.我国最高审判机关 C.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D.我国最高检察机关
7、对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者的共同点 A.都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都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都是基层民主制度的组成部分 D.都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8、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根本缓解,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困难和挑战
①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②需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③表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道远④说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还未达到小康水平(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这表明(B)
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③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具有关键性作用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在互联网上利用博客等现代新式传媒征求网民意见,并及时予以反馈,深受网民欢迎。这表明(C)①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②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③人民代表行使代表权利④人民代表受人民监督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③④
11、“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国人大代表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全国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问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共商国是。这充分反映了(B)A.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D.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12、【成就展示】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多重矛盾交织的复杂形势,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1)你认为我国为什么能取得上述成就?
【两会新闻】综观历年来两会的议政景观,各类议案、提案、建议数量惊人,其中不乏契合民意的高质量建言献策,但也掺杂着不少跟风动议、口水建言。有媒体调查显示,公众对今年两会最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就医等民生权益,以及政府机构改革、反腐倡廉、司法公正、生态环境等重大议题。
(2)作为青少年学生,请你就教育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及解决措施。
【我议两会】民生历来是两会上的重要议题。对于民生话题,十八大报告中直面现实问题,勾勒出五大民生图景。两会的召开也旨在探索出一条让图景照进现实的新路径。
(3)请你列举近年来我国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改善民生?并请你给新一届政府提几条建议。答、(1)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国际间的携手合作等。
(2)可以这样提建议:关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建议等。围绕上一问所提的建议去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即可。比如:针对教育公平问题,可以从国家、当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以及个人等角度提出解决办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我国近年来改善民生的措施: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安排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医疗卫生需求;关注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建立健全农村儿童娱乐场所等等。
给新一届政府的建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13、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16年3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中国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应该是政府奋斗的目标。我们说要向污染和雾霾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还是要向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应该是政府重点的工作。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1)从李总理的讲话中,你看出了我国的发展思路有哪些?
(2)李总理答记者问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请你列举近年来我国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改善民生?(三个方面即可)
(3)请从两个方面谈谈你阅读上述材料后的感受。
答、(1)①加强国家合作,促进和平与发展;②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③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④重视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等。(2)原因: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财富创造的源泉。举例: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医疗卫生需求。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规范分配秩序,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依法取缔非法收入等。
(3)①做改革的拥护者、支持者;②学会合作与竞争;③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关心祖国的发展;④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⑤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全球观念等。(答出2点即可)
14、“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开辟“两会直通车”等,邀请两会代表、政协委员与网民面对面的交流,此举有何重要意义?
答、①为广大网民表述诉求、传达民意、建言献策提供一个迅速快捷的平台:②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充分有效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行使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科学执政、民主决策;④有利于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公平。
15、解决“民生”问题仍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当前我们还面临着哪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基本国情?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突出表现在:①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③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6、我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答、①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②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⑤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17、请为解决“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就业、“三农”)奉献你的金点子,这些金点子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实现? 答、金点子;①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②就业:对下岗工人进行免费技能培训,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③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
反映渠道:①我们可以采取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②我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③我们可以给国家有关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等方式。
18、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怎样的?人民和人大代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总人口超过13亿的大国,不可能由全国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一切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政权组织形式,既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能解决由人民一起直接决定国家大事所引起的困难,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挥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后实现形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人大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有义务听取人民意见、反映群众呼声;人民有权向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
19、为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我们青少年是国家的小主人,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应有的情感;在生活中要尊重人大代表,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是我们应有的行动。20、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1)为什么说“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
(2)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怎样才能优先发展教育?
答:(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第一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当今世界,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巨大人才资源优势。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地位,所以强国必先强教;创新的关键是科技,核心是人才,基础是教育;我国的教育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而现代化建设又需要大量的人才等。
国家: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家长放心的学校。社会:尊师重教,保护学生权利,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发展。学校:关心爱护学困生,解决他们生活学习困难,提高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的信心和勇气。21、2016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一年……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1)请你谈谈过去一年的生活有哪些变化?
“在充分肯定去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国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2)我国目前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奋斗才能赢得未来。让我们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4)靑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你们打算怎样做? 答、(1)略。
(2)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一些体制机制还有失公正、缺乏活力: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总体科技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页献率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还有待转变;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増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凸显: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
(3)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发展都是为了人民;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等。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积极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投身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等。
第五篇:最新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聚焦
最新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聚焦(考前必读)
热点1—关注20
年两会
2021年5月21日至28日,中国北京。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视频连线的现场,在热烈审议讨论的驻地会场……近5000名代表委员担负使命、集思广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心声在这次非同寻常的两会上高度统一,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对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作出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依法履职、担当尽责,统筹推进疲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视角一、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2021发展成就】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增长6.1%。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调查失业率在5.3%以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消费持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
——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企业数量日均净增1万户以上。
——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减税降费2.36万亿元,超过原定的近2万亿元规模,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受益最多。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成效。出台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外贸外资保持稳定。
——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污染防治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总体改善。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民生进一步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提高。城镇保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补助人数增加近40%,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
★【2021发展展望坚持发展方向】
2021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重大金融风险有效防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2020年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坚持开放合作】
在在参加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时指出,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1、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基于哪些因素提出的?
2、上述材料体现我国怎样的外交理念?中国是如何落实这一理念的?
3、看到上述报道,同学们就“中国需要谋求自身发展还是参与全球治理”为题开展了一场辩论。你若参加辩论,请你任选一方观点并阐述理由。
★【民法典通过】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法律之一,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高空抛物点个外卖,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在总则第一条中明确提出“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