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改善民生的策略
浅谈改善民生的策略
[摘要] 在今天的社会,改善民生也就成了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保障不足这一问题。本文认为,人人必须参与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来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因为劳动是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唯一途径, 重视劳动价值有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唯有劳动才能创造社会价值,才能让每一个劳动者充分享受他的劳动价值;弱化资本的功能,以劳动为杠杆,推动社会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同时,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做到:有劳动能力的每一个人都要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并且因此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政府和社会要努力实现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就业;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则,。
[关键词] 改善民生;发展;生存;劳动价值;社会需要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
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在中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迫,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要。我们应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党的十七大也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一,它是新历史条件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要因素。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正当性依据来源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其中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了中国的民族富强、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并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执政”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给中国人民带来实惠、带来实际的利益。换言之,也就是说,必须大幅度地改善民生,我们党赖以执政的基础才能够得到保持和增强。
其二,它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之必需。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可以为经
济发展提供一种最有效的动力。民生具体状况如何,对于一个社会的内需拉动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就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人群比较而言,高收入群体的购买能力最强,但其边际消费倾向却是最低的;低收入群体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其边际消费倾向最强,要高于高收入群体,但其购买能力却是最低的;中等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购买能力均比较强。显然,一个收入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状态的橄榄形的社会结构亦即中等收入人群占主导位置的社会结构,对于内需的拉动力是最强的;相反,在一个民生状态不容乐观亦即以低收入群体占据主导位置的金字塔型的社会当中,其内需拉动力是最弱的。因此,重视并努力改善民生,可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并使低收入者的收入普遍提高,可以增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这样一来,更多的社会成员的购买力就会明显提升,我们国家的经济就会得到有效持续的拉动。
其三,它是实现社会安全运行之必需。随着改革发展进程的深入,我国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现在大量社会调查显示出的问题多集中在同民众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方面,如: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义务教育、贫富差距、物价上涨等。由于一些民生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对于社会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有害的影响。显然,为了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必须高度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并将它放到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对改善民生的建议与措施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民生问题为指导思想自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要求的提高,利益群体诉求多元化,民生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都决定了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实现群众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让亿万人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如今,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关联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经济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只有让人们认识都这种思想,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关
系,才可以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以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十六大以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十七大又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个方面任务,即到2020年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人民民主、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五项任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都与民生息息相关,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重视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利益的有机整合,一方面能够为和谐 社会提供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能极大的调动民众的积极性,焕发人民群众理解和支持,并参与改革的自觉性,激发社会的巨大动力,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民生问题得到不断解决的过程。
第三、以八个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对民生问题进行全面的“一体化”制度建设,把教育、就业、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保险、饮食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作出全面的具体制度安排。二是更加注重“全民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步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形成“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局面。三是建立更加均等的公共服务,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扶持,使中西部的基础设施、教育和卫生等公共设施能够的得到改善,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四是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在分配领域初次分配领域和再分配突出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五是免除农业税,实行种粮直补。在全国范围内免除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使中国农民从此告别田赋,这也是我过农村的第三次改革。六是优先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建立高、中等贫困学生贫困的资助体系,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杂费。建立廉价租房制度,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加强医药价格管理、扩大新型农村医疗覆盖面,减轻农民看病负担。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罪的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七是完善社会管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反恐体系。八是建设生态文明,完善环境保
护与节能减排法律和政策,常见更加优美的社会环境。
第四、我们应继续以全面建设小康小康社会的新任务为奋斗目标。民生改善对任何以民为本的国家都是大事,虽然民生改善有喜有优,但是从长远来看,必然会惠及百姓,虽然在短期来看,它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有所表现,可能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但它就像改革一样,定有负面影响,而我们能做的是就是尽量的减少负面影响。现今,纵览我国的民生改善,人们的生活虽然得到很大提高,但不同的发展阶段总有不同的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就会出现,与发达国家的高福利相比,我国的民生改善还有差距。就我国自身的情况来看,民生改善也没有达到全面到位的地步,但是我国的民生改善在本质上是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改进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过的民生改善是民生是国家社会制度的必然,而不是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为之。
虽然,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还短,民生改善的经验不足,但是也正因此,需要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把握好改善民生的度,有重点,有层次、全方位地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民生改善政策,并在不造成沉重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增加民生改善的民政收入、转变政府的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总之,我国的民生改善任重而道远,必须制定出有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生政策,才能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民生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02,807.[2] 郑成功.构建和谐社会:郑功成教授讲录,后改革开放时代的民生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9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面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4
第二篇:浅谈改善民生的策略
浅谈改善民生的策略
[摘要] 在今天的社会,改善民生也就成了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保障不足这一问题。本文认为,人人必须参与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来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因为劳动是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唯一途径, 重视劳动价值有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唯有劳动才能创造社会价值,才能让每一个劳动者充分享受他的劳动价值;弱化资本的功能,以劳动为杠杆,推动社会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同时,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做到:有劳动能力的每一个人都要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并且因此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政府和社会要努力实现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就业;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则,。[关键词] 改善民生;发展;生存;劳动价值;社会需要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在中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迫,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要。我们应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党的十七大也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一,它是新历史条件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要因素。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正当性依据来源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其中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了中国的民族富强、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并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执政”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给中国人民带来实惠、带来实际的利益。换言之,也就是说,必须大幅度地改善民生,我们党赖以执政的基础才能够得到保持和增强。
其二,它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之必需。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最有效的动力。民生具体状况如何,对于一个社会的内需拉动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就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人群比较而言,高收入群体的购买能力最强,但其边际消费倾向却是最低的;低收入群体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其边际消费倾向最强,要高于高收入群体,但其购买能力却是最低的;中等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购买能力均比较强。显然,一个收入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状态的橄榄形的社会结构亦即中等收入人群占主导位置的社会结构,对于内需的拉动力是最强的;相反,在一个民生状态不容乐观亦即以低收入群体占据主导位置的金字塔型的社会当中,其内需拉动力是最弱的。因此,重视并努力改善民生,可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并使低收入者的收入普遍提高,可以增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这样一来,更多的社会成员的购买力就会明显提升,我们国家的经济就会得到有效持续的拉动。
其三,它是实现社会安全运行之必需。随着改革发展进程的深入,我国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现在大量社会调查显示出的问题多集中在同民众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方面,如: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义务教育、贫富差距、物价上涨等。由于一些民生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对于社会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有害的影响。显然,为了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必须高度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并将它放到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对改善民生的建议与措施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民生问题为指导思想自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要求的提高,利益群体诉求多元化,民生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都决定了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实现群众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让亿万人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如今,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关联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经济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只有让人们认识都这种思想,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才可以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以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十六大以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十七大又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个方面任务,即到2020年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人民民主、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五项任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都与民生息息相关,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重视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利益的有机整合,一方面能够为和谐 社会提供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能极大的调动民众的积极性,焕发人民群众理解和支持,并参与改革的自觉性,激发社会的巨大动力,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民生问题得到不断解决的过程。
第三、以八个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对民生问题进行全面的“一体化”制度建设,把教育、就业、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保险、饮食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作出全面的具体制度安排。二是更加注重“全民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步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形成“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局面。三是建立更加均等的公共服务,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扶持,使中西部的基础设施、教育和卫生等公共设施能够的得到改善,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四是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在分配领域初次分配领域和再分配突出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五是免除农业税,实行种粮直补。在全国范围内免除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使中国农民从此告别田赋,这也是我过农村的第三次改革。六是优先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建立高、中等贫困学生贫困的资助体系,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杂费。建立廉价租房制度,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加强医药价格管理、扩大新型农村医疗覆盖面,减轻农民看病负担。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罪的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七是完善社会管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反恐体系。八是建设生态文明,完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法律和政策,常见更加优美的社会环境。
第四、我们应继续以全面建设小康小康社会的新任务为奋斗目标。民生改善对任何以民为本的国家都是大事,虽然民生改善有喜有优,但是从长远来看,必然会惠及百姓,虽然在短期来看,它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有所表现,可能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但它就像改革一样,定有负面影响,而我们能做的是就是尽量的减少负面影响。现今,纵览我国的民生改善,人们的生活虽然得到很大提高,但不同的发展阶段总有不同的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就会出现,与发达国家的高福利相比,我国的民生改善还有差距。就我国自身的情况来看,民生改善也没有达到全面到位的地步,但是我国的民生改善在本质上是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改进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过的民生改善是民生是国家社会制度的必然,而不是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为之。
虽然,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还短,民生改善的经验不足,但是也正因此,需要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把握好改善民生的度,有重点,有层次、全方位地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民生改善政策,并在不造成沉重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增加民生改善的民政收入、转变政府的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总之,我国的民生改善任重而道远,必须制定出有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生政策,才能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民生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02,807.[2] 郑成功.构建和谐社会:郑功成教授讲录,后改革开放时代的民生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9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面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4
第三篇:试论改善民生的策略
试论改善民生的策略
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增收之源。去年以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务工环境的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达2.35亿人,比去年同期增加600万人,其中外出务工1.5亿人。但是,农民工的技能与岗位要求还不适应,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
1、加强农民就业创业培训
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农业部将继续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力度,面向农业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领域,围绕农民创业、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特色二三产业等方面,重点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专业化服务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培训项目在挖掘农村就业潜力、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和服务社会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休闲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物流、商贸、服务、运输等行业发展。加快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就地就近创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继续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研究实施包括农民创业示范性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师资培训、农民创业项目库建设、农民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的 “农民创业培训项目”,形成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四是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对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他们进城落户和相应待遇问题。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注重制度建设,解决好社会保障、子女上学、住房租购、公共卫生、文化生活等实际问题。今年将继续深入开展工伤保险全覆盖行动,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农民工健康服务,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抓紧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落实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政策,关心农村留守儿童。
2、开展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加强农民培训,推动农业教育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拓展培训领域,围绕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等涉农工业、农村特色二三产业、农民创业和农村带头人等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鼓励和扶持农民积极创业,强化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人才支撑,扩大农业和农村就业渠道。全年培训农民300万人以上。另一方面要强化农业教育行业指导,稳步推进省部共建涉农高校工作,支持省部、部部共建涉农高校改革发展,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切实引导农业教育紧密围绕农业产业发展优化学科设置、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量。
一是继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依托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按照“把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村作为课堂、把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请上讲台、把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案例编成教材”的模式,组织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官开展示范培训,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增强信心、提升能力。指导地方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探索新办法、新途径,大力培养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强化对大学生村官的服务,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办专业合作社、兴办农家乐、领办示范园等。二是组织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遴选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产品经纪人,通过学习培训、研讨交流、参观考察、观摩展示等方式,重点提高能力和素质。遴选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生产能手,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经验介绍、研讨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三是结合产业项目、科研项目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在实施各类农业产业项目和科研项目的同时,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实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良性互动。引导各类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岗位培训和技术指导,组织专家、农技人员开展田间示范、巡回指导,鼓励农业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种养能手开办农家课堂,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3、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从2003年开始试点时筹资水平每人每年平均30元,逐步提高到150元,财政补助已占筹资额的80%。二是实行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有机结合。通过医疗救助制度帮助贫困农户加入新农合,一些地方还对享受合作医疗补偿后仍难以承担自费部分费用的参合农民提供进一步救助。三是科学制定保障平稳运行的统筹补偿方案。目前,对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主要采取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和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帐户两种模式,
第四篇: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证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改善民生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
(一)教育问题
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收入分配问题
分配是民生之源。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身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社会保障问题
社保是民生之依。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五)医疗问题
医疗是民生之需。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是最终衡量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准。
第五篇:改善民生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看我国加强民生建设的现实意义
王彬吉
2008081128
电气084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面临内忧外患,只能走内向积累型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其发展路径侧重于高积累低消费,依靠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这一发展路径在初期侧重于加快经济建设,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后,就应侧重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决定了其执政目标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党执政兴国的理念立足于民生,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着眼于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直接的就是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但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还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机制来调节利益关系。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今天中国的稳定已不再是由单方面的政府供给和控制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众生活的稳定,来自于社会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民生的改善。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因此,当今中国的发展路径的侧重点开始立足改善民生,是真正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作为目标,追求有利于人民的发展,其基础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让人民从发展中受益。改善民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民生“五有”目标实现得如何,是衡量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志。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