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20:1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理论基础,经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发展并不断完善。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的生存和发展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发展民生的出发点

1、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是取得生存权、发展权的前提条件.2、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发展民生的宗旨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从事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

2、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发展民生的根本目的(三)人民群众是改善民生的主体和依靠力量.1、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2、改善民生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民生思想的核心.1、人才问题是民生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2、加强人才培养必须重视教育工作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民生的终极目标

(五)发展生产力,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是发展民生的保障

1、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2、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是改善民生的制度保证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第一天就宣示,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谋求最广大人民的翻身解放,就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为了推翻“人吃人”的剥削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历史进程研究

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历史进程研究

摘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和一以贯之的伟大实践。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历史进程,对于科学把握并有效改善新形势下更具全面性、复杂性、深刻性的民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历史进程

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谋民利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就是不断改善民生、为民造福的历史。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为改善民生提供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种国情下,如果不以革命手段争得民族独立,改善民生就只能是一种奢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解放民生为己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领导广大人民武装夺取政权,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了近代以来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改善民生奠定了基本的政权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十几、二十几美元,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水平。”面对“生产萎缩、交通梗阻、民生困苦、失业众多”的新中国,走上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随之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等一系列积极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措施,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一文充分体现了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中心的改善民生的理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提供了基本前提和基础。当然,由于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及其规律还处于探索阶段,因而这一时期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对改善民生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其中“大跃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之深之广之剧烈,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而“文革”时期,我国经济更是接近“崩溃的边缘”,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亟待拨乱反正。在改革开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经济努力改善民生

实事求是地说,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努力,虽然取

得了很大成就,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邓小平曾说:“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具体来看,“人均年消费粮食1976年低于1952年的水平;到1978年,全国农村还有2.5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下降,其间只提高过一次工资;住宅、教育、文化、卫生保健方面造成了严重的欠账;配给票证比‘文革’前又有所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

有鉴于此,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基于这一认识,中国共产党果断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大中型企业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出发,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2亿多人的贫困问题作为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从而初步建立起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民生发展模式,允许、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共同富裕为民

生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民生评价标准,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的“三步走”战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努力谋求民生幸福。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步入低谷,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共产党在这些国家纷纷丧失执政地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忽视了对民生问题的改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认真总结、吸取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教训,紧密结合已基本实现“温饱”之后的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新要求,在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进一步谋求改善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而且不断满足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江泽民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必须努力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人民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他们不断得到看得见的物质文化利益。”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市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党的十四、十五、十六大报告均明确表述了这一思想。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温家宝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财政收入6.85万亿元,粮食产量5.31亿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现在的民生问题已不仅仅是满足于衣食无忧,而且更多地注重全面发展的需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期待为首要任务,改善民生成为党的中心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承诺。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将改善民生上升到民权的高度,把民众的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等视为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而写入宪法,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同时,“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自觉回应社会变革提出的新要求,从改革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入手,使改善民生在科学合理的制度框架下展

开。温家宝在2007年“两会”结束答记者问时强调:“解决民生问题要有制度的保障。我们免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是立了法的,我们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制教育是立了法的;我们将要开始实行覆盖城乡的低保制度也要用法律保障,我们正拟定城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最终也要建立制度。有了制度,就不会轻易改变,就不会因为政府的更替和领导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将改善民生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并赋予其全新的内涵。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2.[2]李培林.民生为先[n].光明日报,2009-09-22.[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9.[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6]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历史演进

论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历史演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脉相承的民生观,这是我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由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民生问题存在差别,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民生观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探究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历史演进轨迹,分析其内涵,把握其特色,对深刻理解党的宗旨,解决当代日益凸现的民生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生观;历史演进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并结合时代特点,深入理解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民生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民生观。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定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是解决民生的政治前提与基础的信念,把关注民生、为民谋利、为民造福视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实践中,将改善民生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保障,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

近代中国战乱不断,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人们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多重剥削、压迫。为了推翻三座大山,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奋斗。最具代表性的是革命先驱孙中山”节制资本与平均地权”为核心的民生观,由于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深刻剖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认为无产阶级,包括佃农、工人等,“失了生产手段”,“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是阻碍中国人民没有基本生存保障、无法解决民生的根本原因,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1](P390)没有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就没有人民幸福,号召“共产党、国民党、全国人民,应当共同一致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这三大目标而奋斗。”[2](P259)”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2](P139)因此,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赢得中华民族的独立,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人民的彻底解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这也是革命的目的所在。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就必须本着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价值目标,高度重视民生,并始终把改善民生视为党的首要任务。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强调:“世界什么问题最大? 吃饭问题最大。”[1](P292)1953年12月,毛泽东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我们国家所进行的一切建设,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注重经济利益是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他还郑重指出:我们“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关注民生,就要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4](P222)1

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改善人民的生活,实现人民的幸福视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党的性质、宗旨的本质要求。

将改善民生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保障,是其时代赋予的要求。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百废待兴,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如何在实践中极大的改善人民生活,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我党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出发,认识到“农业问题,市场问题,是关系五亿多农民和一亿多城市人口生活的大问题,是民生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成为重要的国策”立足于当时我国一穷二白的国情,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后,如果我们“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定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站不住脚,我们就会失败。”[6](P1428)[5](P201)[2](P136—137)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把它提高到维持党和人民的关系,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上。1953年12月,毛泽东明确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要“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

[7](P245)这一任务不仅明确了党在建设初期,改善民生的措施及目标,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的保障。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倡导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谋求解决民生的根本推动力,并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诠释民生,把“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到民生的最高价值追求。

改革开放前,经济的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邓小平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摆脱贫穷,就必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最大限度的解决民生,保障民生。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8](P28)。“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8](P264—265)深刻揭示了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改善民生,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否则,改善民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只能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生活。不发展生产,要改善生活,也是不对的,而且是不可能的。”[9](P316)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为解决民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P373)论断,实质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民生。由此可见,邓小平不是单纯就“民生”而谈民生,而是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角度去考察民生问题。他指出:”„„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9](P128)”„„生产力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8](P63)为了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论中更深入地诠释民生,进而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他还强调:“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8](P64)可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鲜明的贯穿于他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历程中。

改善民生,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论中深入理解民生的体现,更是其最高价值追求。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初,他指出:“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8](P166)邓小平也坚决反对两极分化,反对贫富差距悬殊,主张“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8](P255)为实现人民真正意义的共同富裕,邓小平高瞻远瞩,结合我国现实国情,首次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蕴含着”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民生目标体系。每一步都与人民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步步落实到人民生活上。“三步走”战略,前瞻性的勾画未来我国经济发达、民生改善的社会主义美好图景。不仅是邓小平毕生改善民生的智慧结晶,更是其民生观的最直接体现。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民生全局,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是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基础,必须通过发展经济,以实现改善民生的根本目的。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党的先进性结合起来。认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全党同志心中始终都要装着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谋利益,带领他们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10](P122)。这就清楚地指出了新时期改善民生问题的迫切性,他还强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是处理好改革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就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更加巩固”[11](P569—570)江泽民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执政层面,由此上升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战略高度,将关注民生作为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基石,诠释了党的执政地位与改善民生的辩证统一关系;由此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新观点、新概括、新举措;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改善民生、怎样改善民生”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充分反映了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对解决民生与党的执政地位的深刻认识和理性把握,丰富、发展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内容。

围绕新时期如何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始终认为发展对于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性作用,我们发展生产、繁荣文化、建设民主政治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这一根本目的服务的。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宗旨和发展最终落实到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并指出“经济是基础,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的发展。”[12](P514)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

[10](P534)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由此可

见,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实践上决定民生的发展程度,脱离经济发展而谈民生,是虚幻的民生,更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相违背的。“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水平前进。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在改善物质生活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13](P27—28)所以,我们必须加快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10](P552)[10](P539)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秉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提出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构建“和谐民生”为蓝图,以制度建设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整体推进民生工程。

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秉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维。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14]强调“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社会建没,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因此,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5] 充分体现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解决民生问题制定了系统而又具体的的举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之基。

构建“和谐民生”的蓝图,既是适应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新形势,更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理解“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生动体现。胡锦涛认识到“‘后改革开放时代’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16](P28)将民生问题与社会和谐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依据构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战略部署。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根本之策。”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14]的党的民生“五有”走创新性的和谐型民生之路;把民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和谐社会构建”的民生蓝图,不仅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决民生问题的本质意涵。

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现“和谐民生”的蓝图;需要健全的制度、完备的法律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来保障。针对当前民生问题凸显与改善民生的制度缺失有关,胡锦涛强调:“要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长效机制,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温家宝指出:”解决民生问题,第一要有制度的保障,„„有了制度的话,就不会轻易改变,它不会因为政府的更替和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19]党的十七大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正式写入“报告”,把构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和谐民生”蓝图写入了党章,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制度上的定格,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对改善民生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意义。彰显了民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为切实解决好错综复杂的民生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整体推进民生工程。创造人民群众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提供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总之,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观,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积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核心,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形成了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民生观。深入探求其演进规律,对于更好地理解民生观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义义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 / /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陈云文选(1956-198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学习《毛泽东选集》第5卷参考资料[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76.[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P496)[17][15]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24日.[15]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年6月26日.[16]郑功成.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年2月27日.[18]胡锦涛.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C].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3版.[19]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问[N].新华日报,2007年3月16日.

第四篇:党思想内容理解

有效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在通过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并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学习或是生活中。

我认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不能拿着新教材,却用老方法,不能常用“拿来主义”,不去创新。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教师基本的素质要求。

2.备课本,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特别是新教师,如果不对课本知识有很好的了解,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讲课时就没有办法生动、有趣。记得刚做美术老师时,由于没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我的美术欣赏课上的很不顺利。有一次学生说:“老师你怎么在上历史课啊”,这个问题深深的让我知道,我的美术欣赏课太注重对理论的讲解,太依赖课本知识,而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欣赏。于是认真研究了课本,平时注重综合知识的学习,结合生活去讲解美术作品,让我的美术欣赏课真正成为学生欣赏水平提高的一个平台。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每节美术课后,我都认真总结每节课的优缺点,观察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学环境以及各种环境下学生的参与度是多少,在不断不总结中不断进步。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个人总结,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走进抽象艺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相应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描述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始终尊重学生的体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体察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在艺术中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

二、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抽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美有哪些表现,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教学难点

理解抽象艺术特点(分析性)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把一滴墨水滴入一个盛满清水的透明的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墨水滴在清水中的形态和运动的过程。

问题1:

同学们能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和你感受到的吗?(学生普遍采用的词汇有:轻灵,飘动、柔美、„„)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验抽象同样的形象可以给人艺术的享受和情绪情感的体验,用形容词是因为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学做铺为本节课的教垫。

(二)讲授新知:

1、什么是抽象艺术? 由前一体验引出本课课题。

欣赏抽象艺术作品:《红、黄、蓝构成》和《即兴之问题

31》

1:从上面两幅抽象作品中你们读懂什么了呢?(学生会觉得很茫然,看不懂,不明白画家画的是什么,觉得一点艺术性也没有。)

设计意图:如果他们不能从画布上得到明确的信息,他们既会认为这样的绘画是无意义的,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体验,事实上每一个事物至于眼前的时候都会引起相应的感觉,只是他们不知道这已经是在进行艺术赏析了,在此我并不急于告诉他们这些,只是让学生对抽象艺术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而已,至于如何解读抽象艺术将会在以后的环节突破。

问题2:什么是抽象艺术呢?(学生普遍的说法是:什么都不是,谁也看不明白的就是抽象艺术)

师总结:肯定学生的理解并告诉学生抽象艺术自始至终也没有一个确切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不表现任何客观形象的艺术统称为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是怎么诞生的? 问题1:艺术家为什么要创作这些“说不清是什么”的画,画上究竟要表达什么?(这个问题正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问)

设计意图:学生从最初的茫然,接下来自然会产生疑惑,此时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即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出示一组图片:《少女的脸》《水果》、《带露珠的小草》、《一池湖水》

问题2:这四幅图片,分别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用语言对每一张画面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例如:《一池湖水》让人觉得宁静、清爽、觉得心情很舒畅„„教师分别把学生对四幅图片描述的词汇写在黑板上,)

问题呢? 3:如果用形容词提炼四幅画面的共同美感特征,你会用哪一个

(从黑板上提炼出的词汇,学生很容易发现他们共同的美感特征:清新或相类似的词语。)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由具体事物概括、抽离出主观感受的过程,目的是为理解“抽象艺术的,目的是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作铺垫。

问题4:

从不同的事物我们都可以体验到“清新”的美感,那么是不是“清新”就是少女的脸、就是一池碧水或是其它的什么呢?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他们会发现“清新”显然不是一个苹果或是其它具体的什么,这是不可逆的,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

因为不可逆的,于是新的艺术形式诞生了。此时的教学内容已经在解决本课p26页的教学难点:抽象艺术的特点——分析性。5:如何理解抽象艺术大师马列维奇“客观世界的视觉现象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感觉,因而是与环境完全完全隔离的。”这句话呢?(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学生尝试理解大师的话,并用语言解读这段话的含义。)

设计意图:解读大师的语言,让学生在阐述的过程中,思维更加清晰,理解透彻,从而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观点。

问题6:

不能还原成具体的事物,那该怎样表现“清新”这样的主题呢?(具体的事物是行不通的,如果学生不能找到解决的途径,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用基本的语言元素进行创作,而语言元素是在第二课的教学中学过的,例如:用颜色表现清新„„。)

师总结:

因为具体的形象不足以准确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体验,这也正是艺术家为什么要创作这些“说不清是什么”的作品,以及作品究竟要表达什么。当然抽象艺术的诞生也不都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有些抽象艺术的灵感是偶然间获得的,(简述康定斯基偶然“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结合美国波洛克的“滴洒艺术”加以说明)但是

在经历最初的偶然之后艺术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然后进行有意的艺术创作了。同时照相机发明挑战了艺术家具象艺术创作的极限,于是促进艺术家开始思考艺术的本质,导致艺术内容的地位逐步降低了,除此以外音乐也给抽象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听爵士乐,结合《百老汇的爵士乐》加以说明。学生了解促成抽象艺术诞生的几个条件和因素。)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带领学生再次欣赏两幅作品《红、黄、蓝构成》和《即兴之

31》(只出示作品,不出示题目,以避免因题目产生的联想,干扰学生的主观感受,学生欣赏抽象作品,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赏析的过程中,抽象艺术本身就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是个引导者,切忌把关于作品的资料一股脑的强加给学生,从而削弱学生的主动性,这样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以《红、黄、蓝构成》为例,学生可能会说:“没什么感觉。”其实这是课堂上经常出现的状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没什么感觉是不是一种感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体察到:原来没什么感觉即意味着内心的平静、祥和、理性、单纯。当学生体验到这些的时候,教师把蒙德里安的一句话告诉学生:“我试图表达那种浩瀚辽阔、宁静和谐、协调统一„„”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的感觉是多么敏锐,情感是多么丰富。)

设计意图:观念上的澄清已经使学生逐步摆脱中国人“叙述性”的审美定势,开始关注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了。师总结:可见我们不是不能欣赏抽象艺术,而是我们误以为只有看的出来具体是什么才是看得懂了。

两种抽象艺术类型

冷抽象和热抽象的概念在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已经介绍,在此不作过多解释。(学生进一步理解冷抽象:理性、冷静、科学的,热抽象是感性、情绪和运动的。)

谁都可以创作抽象艺术吗? 问题1:抽象艺术看上去如此的单纯和随意,是不是谁都可以创作抽象艺术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让学生参与活动):

师总结: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作抽象艺术能:一是因为具有偶然性,例如:泼洒在白纸上的颜料。二是因为抽象艺术更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对独立的感觉和意识,有表达自己情感和观念的愿望,我们当然也可以用艺术语言表达这些情感和观念了。不能:一是虽然有偶然性,但是后还是经历了艺术家思考和总结,最终以一种理性的方式

表达出来。(结合蒙德里安的“树的演变”加以说明)。二是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感觉和意识,但很难用恰当的形式把它准确的表达出来。

5、抽象艺术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

1、抽象艺术的创作有哪些规律?首先我们要了解艺术基本的语言元素和形式手段本身有哪些特点及美感。

1、线的形态:

(教师分别在黑板上画一组直线和一组曲线,让学生感受线条本身使人产生的情感体验)

直线:理性、冷静、严肃、单纯,硬的 曲线:活泼、灵动、柔软、运动。欣赏冷抽象与热抽象艺术作品

2、色彩

红色:热情、饱满、冲动、不安全 黄色:闪烁、明亮、尖锐、娇气。

欣赏《1954》(作者克里福特·斯蒂尔)和《群猫》(作者冈察洛娃)。

3、构图

疏:简约、理性、宽松 密:紧张、压抑、局促

欣赏《白底上的黑色方块》(作者马列维奇)和《作品

36号》(作者波洛克)。

4、肌理

粗糙:朴实、稳定、笨重 细密:华丽、轻快、润滑

雕塑《击鼓说唱俑》和《和平少女》 师总结:

抽象艺术的美是借助艺术语言和形式手段自身的特性得以传达的,我们只有不断的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逐步建立起艺术与情感之间的对应关系,恰当的运用点、线、面、色及形式手段,才能实现最初的创作目的。当然,实际的艺术创作要复杂的多,抽象艺术的美体现在:形式与色彩、构图与笔触、材料与肌理、空间与透视,是各种因素的协调配合,正是由

于语言的抽象性,作品的不确定性,抽象艺术比具象艺术更难以把握,也更难于理解。

第五篇:评价思想内容(上)

评价思想内容(上)

【解题技巧】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感情,传递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

一、分类整理,把握同类诗歌的内容特点

尽管古代诗歌数量庞大,诗歌的思想内容多种多样,但同一类型的诗歌通常具有一些“共性”。考生只要在平时复习中把握住这些“共性”,在考试时从诗歌的所属类型入手,便会加大解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考生可以把诗歌按内容特点作相关分类,如:送别类、怀古类、山水田园类、边塞类等。

二、由“点”及“面”,挖掘诗歌意蕴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一般都遵循文学鉴赏“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基本规律命制。因此,由“点”及“面”是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可行方法之一。这里的“面”,指的是诗歌的思想内容;这里的“点”,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1.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诗歌思想内容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2.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如王昌龄《芙蓉楼送 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就表明了诗人高洁的志向;朱熹《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阐述了人们要从书本中汲取营养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道理。这样的诗句在诗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说都是诗中的关键句。考生只要抓住这些句子,就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送”字,表明该诗属于送别诗;《越中览古》中的“览古”,说明这是一首怀古诗;《出塞》《从军行》则表明这两首诗应是边塞诗。明确了这一点,考生在答题时就有了针对性。

4.意象。意象是含有情感的物象,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含义。如松,往往寓含坚贞;梧桐,常常表现凄苦之情;残月,往往暗示离散;柳,表示离别时的难舍之情,也含有挽留之意;杜鹃,往往表达凄凉、哀伤之情。考生平时备考时可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积累,考试时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诗歌的思想内容,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注释。要将出现在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中的所有信息都看作是有效信息,包括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注释对考生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注释中往往会涉及一些相关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等等。

三、借助表达技巧,揣摩诗歌思想内容

有些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是借助某些特定的表达技巧,如比喻、用典、反衬等来表现的。因此,把握诗中的表达技巧,分析它们的表达特点,也是鉴赏诗歌的有效方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乐景写哀情”这种表现手法。古代借景抒情类诗歌绝大多数是以乐景来表乐情的,但也有一些诗歌却是以乐景来寄托哀情。考生在解读此类诗歌时,不能被诗歌中明快的景象所迷惑而误解诗人的真实情感。

设问方式: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心境、心情,人生理想、人生态度)?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诗人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请概括诗人的情感。探究诗歌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诗歌情感(产生原因+感情基调)。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题目中若有“哪些”“概括”等字样,答题时把情感内容一一概括出来即可,可不必作特别详细的解说。

【同步突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日或二日。《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②冶城:《太平寰宇记》载,江南东道升州土元县。古冶城在今县四五里,本吴铸冶之地,因以为名。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

1.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

2.诗人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都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答: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晚 秋

□庾 信[注]

凄清临晚景,疏索望寒阶。

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

日气斜还冷,云峰晚更霾。

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注]庾信,南北朝诗人,以使臣身份出使长安,因江陵陷落而不得南归,历仕西魏及北周,终老北方,此诗写于屈仕北朝之后。

1.简要赏析颔联中的“凝”“卷”两字。

答: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答: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请概括诗歌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答: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踏莎行 春暮

□寇 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墉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1.“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是从哪两个角度写景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面面?

答:

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又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答: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渔家傲

□朱 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①光阴能有几?金龟②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肥滤?年泪。

[注]①九十:春光三个月共九十天。②金龟:指所佩的玩饰,唐代诗人贺知章曾经解金龟换酒,以酬李白。

1.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答:

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定王台①

□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②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

1.结合全词,分析“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两句的作用。

答:

2.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阐述。

答:

下载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红与黑的思想内容

    红与黑得思想 写法上比较细腻,对任务心理刻画的很深入很细致。读起来让你深临其境的感觉。对于作品人物内心描写,司汤达是先驱,对后代影响很大。第二,作品的主人公塑造在文学史......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汇编)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艺术地再现了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80年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进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统治阶级各个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揭......

    诗歌思想内容教师版范文合集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复习目标】 一、掌握古诗词常见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高考题中古诗歌对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考查; 三、进行......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孙中山实业计划与民生主义思想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都是民生的基......

    《离骚》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1.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他在一个玄学盛行,唯美主义支配整个文坛的时代里,以崭新的思想内容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 1.1高远的......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以诗歌的成就最突出,他历来是以诗人的身份被载入文学史的。他现存诗近130首,具有丰富的内容。 (一)、悲叹为官行役的劳苦,表达静念园林......

    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

    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 1. 陆游诗中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的部分是爱国诗。他的爱国诗内容博大,思想精深,感情真挚,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全面地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精神,唱出了时代的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