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7年以来民政亮点工作(共)
民政亮点工作
2007年以来,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大力弘扬居弱图强,勇于拼搏,攻坚破难的精神,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创新上做文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强势民政,构建和谐社会,各项民政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和重大突破。双拥优抚、五保供养、敬老院建设、村级祠堂、民政信访等一系列工作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亮点,庆云民政的部门形象和影响力在发展中得到不断提升。
亮点一 :双拥工作。这主要突出表现在“两个统一发放”。2002年,针对以往抚恤定补经费和优待金发放标准不统一、兑现不及时、自然减员结余经费不能集中有效使用等弊端,我县率先在全市建立了“两个县级发放制度”,即抚恤定补金和城乡优待金县级统一发放制度,有效地维护和保障了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此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扬,时任德州市政府副市长刘富春同志作出专门批示,要求各县市区学习并推广庆云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中国社会报》、《德州日报》两大权威媒体对此作了专题报道。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完善,这项制度已经日益完善,并始终保持了在全市的“领先”优势,成为其他县市区相继效仿的典范。继1999年、2002年连续两次荣誉省级“双拥模范县”之后,2007年再次被省委、省政府、省
军区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县”,成为全市连续三次获此殊荣的三个县市之一。
亮点二:敬老院建设。2006年,敬老院建设工程在全省各地纷纷实施,为使我县敬老院建设创出特色、抓出亮点,县民政局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以“把敬老院工程打造成庆云县农村最好的房子”的工作目标,精心谋划,扎实推进,率先在全市拉开了敬老院建设的序幕,出色圆满的完成了敬老院建设改造任务。全县共新建敬老院5处,改扩建4处,总投资618万元。省民政厅厅长张国琛、杨丽丽副厅长以及市政府满春重副市长先后多次到我县视察敬老院建设,对我县敬老院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07年,全省慈善“夕阳扶老”项目启动仪式在庆云县徐原子乡敬老院举行。山东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齐鲁电视台、大众日报以及齐鲁晚报等全省最有影响力的五家媒体对这次启动仪式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2009年,严务乡敬老院、徐元子敬老院、崔口敬老院以及中丁乡敬老院等4处敬老院被省民政厅评为“一级敬老院”。
亮点三:村级公益性骨灰堂。2005年,为巩固殡葬改革成果,全面深入推进殡改工作,县民政局率先在全市启动了村级祠堂建设工程,在既无先例可学又无经验可借鉴的双重困境下,通过积极探索,反复研究,不断总结,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平原地区,节俭、文明、科学地生态殡改工作路子,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共建成村级祠堂126处,建设房屋470间,资金总投入1580多万元。其建设规模之高、速度之快、成效之大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居于前列,得到了原省民政厅厅长杨金镜、现任厅长张国琛、副厅长杨丽丽以及市政府满春重副市长等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村级祠堂建设工作经验先后多次在省市民政会议上进行交流,河北、青岛、枣庄、临沂等省内外兄弟县市先后多次到我县参观考察祠堂建设工作。目前,村级祠堂建设已成为我县民政工作在全省的一个亮点工作。
亮点四:烈士褒扬工作。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特点,提升烈士陵园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2005年,县民政局报请县政府批准对原烈士陵园进行迁建,总投资500万元,聘请山东建工学院的专家担纲设计工作,在布展内容方面挖掘我县自身所蕴藏的历史与文化,做到图文并茂,内容充实,史料翔实,打造了鲁西北地区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管理最规范的县级革命烈士陵园,得到了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在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以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县烈士陵园先后被德州市国防教育委员会评为“市级国防教育基地”,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荣誉称号。2007年被省关工委、省人事厅、省政研室、团省委等五部门联合授予“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荣誉称号,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烈士陵园。
亮点五:民政信访工作。多年来,我县的民政信访工作因措
施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连续16年实现无一人进省到京上访,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政信访工作“三无”(无越级上访、无进京上省上访、无信访积案)县,得到了民政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以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2008年10月27日,民政部在郑州召开了全国民政信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庆云县被民政部直接指定为发言单位,并作为县级民政部门代表山东省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2009年10月12-15日,民政部在庆云召开了全国民政信访工作现场会,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参加了会议。2010年3月份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庆云县民政局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成为13个受表彰单位中唯一一个县级民政局。
亮点六:机关作风建设。三年来,民政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在“领导干部做表率、领导班子创佳绩、共产党员做模范”,“班子要硬、思路要清、作风要实、方法要对”的总体要求下,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一支业务精、素质高、形象好的民政队伍,为民政事业的率先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综合考核居全市第一位,连续三年被德州市精神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市级文明单位”,立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提升了政府形象,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亮点七:社会福利事业。2009年,我们紧紧抓住中央、省
市大力发展县级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的契机,超前谋划,积极作为。一方面积极跑部进省,争取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加强与外商沟通,仔细讲解国家政策,阐明中央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支持力度,消除其顾虑。经过努力,吸引社会资金1.6亿元投资建设了庆云县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占地165亩,总建筑面积76000平方米,集生活、休闲、娱乐、康复医疗等功能于一体。该项目已于2009年5月17日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八栋楼)已基本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该项目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配套功能上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居于前列,省、市领导多次到庆云视察工程建设情况。项目建成后,庆云县将成为全省第一个所有鳏寡孤独老人实现集中供养的县。
第二篇:2010年民政亮点工作
民政亮点工作
今年以来,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大力弘扬居弱图强,勇于拼搏,攻坚破难的精神,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创新上做文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强势民政,各项民政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和重大突破。
双拥工作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县四连冠。双拥工作一直是我县的民政亮点工作。2010年是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年,为了全力做好双拥模范县创城工作,确保我县双拥模范县“四连冠”,县民政局高度重视,早部署,早行动,不断创新双拥载体,丰富双拥内容,培育双拥工作新亮点,双拥工作取得丰硕成果,顺利通过了全国双拥领导小组、省双拥领导小组的考核验收,成为全市双拥模范县免检县。庆云县成为全市仅有的连续四次荣誉“省级双拥模范县”两个县市之一。
五保集中供养率全省第一。为了实现我县五保老人全部实现集中供养的目标,县民政局按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督促工程建设进度,于今年6月28日成功举行了社会福利中心启动暨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入住仪式。至此,我县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实现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率100%的县。
民政信访工作再传捷报。继2009年10月12-15日,民政部
在庆云召开了全国民政信访工作现场会之后,2010年3月份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庆云县民政局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成为13个受表彰单位中唯一一个县级民政局。
村级公益性骨灰堂。2010年,为巩固殡葬改革成果,全面深入推进殡改工作,县民政局率先在全市启动了村级祠堂建设工程,在既无先例可学又无经验可借鉴的双重困境下,通过积极探索,反复研究,不断总结,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平原地区,节俭、文明、科学地生态殡改工作路子,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共建成村级祠堂126处,建设房屋470间,资金总投入1580多万元。其建设规模之高、速度之快、成效之大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居于前列,得到了原省民政厅厅长杨金镜、现任厅长张国琛、副厅长杨丽丽以及市政府等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村级祠堂建设工作经验先后多次在省市民政会议上进行交流,河北、青岛、枣庄、临沂等省内外兄弟县市先后多次到我县参观考察祠堂建设工作。目前,村级祠堂建设已成为我县民政工作在全省的一个亮点工作。
第三篇:11月民政个人工作亮点点评
11月民政个人工作亮点汇总
何采滢
一、新增各类保障对象审批及资金发放工作
1、本月审批新增农村五保对象6人、农村低保对象14户、28人,已为他们在邮政银行办理好保障金领取存折,并已将五保证、农村低保证全部发放到位;
2、审批2011第四批大病医疗救助对象20人,已将本批对象救助资金20000元发放到位。
3、审批10月份临时社会救助对象6人,已将本批对象救助资金7700元发放到位。
4、本月农村低保对象生活保障金及价格临时补贴(121795元)已全部发放到位(城市低保对象生活保障金因敬老院新进人员相关问题暂未拨付);
5、农村五保对象第四季度供养金及7-12月价格临时补贴(269280元)已全部发放到位。6、2011年11名孤儿对象生活保障资金发放表已造好,正在办理资金审批拨付手续。
二、2011年民政各项省市实事工作迎检验收准备
1、与区综合执法局衔接,完善了2011年省市实事项目-农村危房改造和资助农村特困户建房对象相关申报、验收表盖章。
2、写好了2011年民政各项省市实事工作总结(危改、特建、敬老院改扩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已整理好各项省市实事任务的所有资料并装订成书。
3、与区财政多次衔接各项省市实事任务上级配套资金到位情况以及区级需配套资金拨付手续要求,并按要求准备好了相关资料,下周一全部拨付到位;
4、已将响水敬老院改扩建后情况简介、照片以及新进五保对象名单报市社会救助管理局。
三、完成各类总结、方案,做好民政各类月报表、台帐并按时上报
1、初步拟好了2011年年前民政各项工作开展所需工作经费测算方案。
2、完成好2011年社会救助实事工作、绩效考核工作进展汇报材料。
3、按照省民政厅、市民政局实事工作检查验收要求,完成好2011年省市实事任务农村危房改造和资助农村特困户建房工作总结。
4、已完成11月民政各类月报表、台帐,报市局各相关科室。
5、整理汇总2011民政部门接待上级领导调研、检查、视察情况,并做好台账报局办公室。
四、慈善会工作
1、多次与嘉富房地产公司联系,并已将其所捐赠善款50万元于11月2日下午汇入湘潭市九华慈善会基金专户。
2、经与区财政局衔接,对1900.83万元九华慈善会捐款的存入期数、利率及利息收益等进行了详细测算,并将最后建议方案报慈善会领导批示同意,已将湘潭市九华慈善会受捐赠善款1900万元整存入慈善会另开设的定期专户,存期三年,利息收益285万元。
3、配合慈善会专干将湘潭市九华慈善会所有相关文件发文并盖章,并已送至各捐款企业。
5、对已批示的7户慈善重点救助对象进行了上户调查,并将家庭详细情况连同社区147户困难拆迁户情况汇总并提出建议方案报党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根据党政办公会议研究结果,完成了九华慈善会154户救助对象的救助审批手续,并与区财政衔接好已将九华慈善会成立前期筹备工作经费和慈善专项救助资金拨付至湘潭市九华慈善会基本账户。
五、迎检接待
1、接待了市社会救助局及各县(市)区民政局领导对我区改扩建敬老院工程省检前的初检。
2、参加了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科组织的对各县市区省市实事工作-农村危房改造和特困户建房完成情况进行初步检查。
3、接待了市民政局基政科、市财政局社保科相关领导对我区吉利社区正式成立的验收。
4、陪同市民政局戚红亮副局长及市人大代表对我区敬老院改扩建、农村特困户建房、危房改造等实事项目的参观检查。
六、其他工作
1、对我区低保、五保户中患有尿毒症、白血病及0-14周岁儿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的对象进行了摸底调查,符合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对象共13人。
2、加强了对各村(社区)低保员、民生员的管理,拟制定了《湘潭九华示范区低保工作专职人员管理考核办法》及《九华示范区村民生服务员推荐审批表》。
3、经与雨湖区、昭山示范区民政局衔接探讨,已与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协商并签订好医疗救助合同。
4、与省民政厅救灾物资储备中心联系,领回2011年冬令救济棉被、被套、床单60套。
5、根据上级以及管委会年终考核检查要求,已着手对2011年民政各项工作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6、完成了2012民政一报一刊及《中国减灾》杂志的征订工作。
7、做好了城乡低收入家庭核对工作进展情况督查、总结。
8、配合做好吉利社区电表安装工作。
第四篇:民政亮点材料之1
黔西南州2011亮点工作申报材料之一
抓规范 重创新 着力推进减灾救灾工作
2011年,我州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旱涝交织、多灾连发、群灾并发,特别是主汛期间望谟县“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和后期粮食主产季节的特大干旱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作为主要负责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社会救助与福利等方面工作的民政部门,其工作事关民生、民权、民利,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在我州各县市财力有限,投入防灾减灾经费严重不足的现实状况下,民政部门如何突破难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应变机制和能力,推动民政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黔西南州民政部门在和自然灾害对抗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抗灾救灾理念,在全力开展应急救助,确保灾民基本生活,确保灾区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大胆探索创新,付出了艰辛和努力,逐渐形成和发展了其抗灾救灾思想,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广大灾区群众的信任和满意。
一、救人优先 生命至上:确立抗灾救灾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自2008年以来,黔西南州境内发生严重的冰冻雨雪灾害、望谟“5.26”特大洪涝灾害、2010年百年不遇干旱灾害后,州委、州政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出发,对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要求全州各级各部门要全面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民政部门是救灾减灾工作的职能部门之一,做好救灾减灾工作是着力推进民生保障的重要举措,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尊重生命的,体现人文关怀。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秉持“一定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的理念,对生命价值与尊严给予应有的尊重,灾情就是命令,哪里有灾情,哪里就会有民政干部的身影;群众的疾苦就是民政干部的使命,哪里的群众有难,民政干 部就会出现在哪里。在灾后救助过程中还把农村因灾造成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的其他人员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把因灾致伤、致病、致残的无固定收入的城乡居民,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因灾造成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家庭,优先纳入慈善助学范畴,把因灾农村因灾造成“三孤”(孤儿、孤老、孤残)人员纳入敬老院或福利院集中供养,力争做到“五个确保”,不出现一人因灾缺粮饿死、病死、冻死,不出现一人因灾缺粮少暖逃荒讨饭现象。
望谟“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1007户灾民赖以为生的田地、房屋、财产、猪牛鸡鸭一夜之间荡然无存,4.538万群众需要进行转移安置,吃穿住需要民政部门帮助解决,在公路被冲毁,救灾物资交通工具无法运送的情况下,民政干部和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采取绕道运送、人挑马驮的方式,确保24小时救灾物资送到灾区,在全县设置了56个灾民安置点。为了保证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病能医,民政局为灾民安置点配备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及时发放米、面、粮、油,保证灾民饮用水安全。由于救灾工作安排细致,采取措施得当,灾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群众情绪不断平稳,灾区社会治安稳定有序。
二、未雨绸缪 以防为主:进一步做好灾前物资筹备工作
灾前预防最主要的是发展经济、开源节流,以增加社会财富总量,为救治灾荒提供大量的可支配资源。为有效加强救灾物资的储备和应急调运,我们始终强调对救灾工作要有“未雨绸缪”的思想,积极推进救灾物资储备网络的建设,坚持以防为主、减防救结合,把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防及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改善放在首要位置。目前,我州救灾物资储备库省级代储库已全面开工建设,2012年底前可竣工投入使用。同时,各县市民政局已完成把本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列入“十二五”期间省和各级基建项目规划的申报工作,实行一次规划,分年实施,通过新建、扩建、改造等方式,建设规模适度的救灾物资储备库,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健全全州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为保证灾情发生时,能就近快速调运救灾物资,及时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切实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我们根据全州的实际 情况,一是建立代储制度,即在每个县设立代储仓库,为州级储备一定的救灾物资,在多灾、易发灾害乡镇设立救灾物资储备站,有条件的社区和村建立救灾物资储藏室,重大灾害紧急情况下,可横向调拨周边县市救灾储备库中的救灾物资,救灾工作结束后给予补充,以加强全州救灾工作的整体联动。二是逐步形成地方财政支持救灾物资储备资金的自然增长机制,保证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2009年州级财政纳入预算的自然灾害救助资金为100万元,2010年增加为150万元,2011年达到200万元,2012年申请追加到500万元。三是通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坚持开展救灾款物的募捐工作,增加救灾款物数量,扩大救助面,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四是科学合理优化储备品种,增加物资储备数量,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抗灾救灾工作。除此外,还和大型商场、超市签订协议,代储救灾物资,保证了救灾所需。
望谟“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州民政局当天及时下拨自然灾害应急资金100万元,50吨救灾大米,尔后又从安龙代州级储备救灾物资中调运了2000床棉被,300顶帐篷,请安顺市民政局帮助运送75顶帐篷,750床棉被,750件衣服,55吨大米从紫云方向到不通公路的几个乡镇,随后我局又下拨该县700顶帐篷,1100套衣服,1200双旅游鞋,下拨中央中央和省级自然灾害救灾经费2000万元及时解决了该县因灾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
三、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构建与完善预案应急机制
全面完成了州、县、乡三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制订和修订工作,社区和村级预案的制订达到80%,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新制定的《黔西南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通过近两年时间的进一步修订,广泛征求了省厅、州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县乡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意见并加以完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按照科学设置预案启动条件,严格预案启动程序,细化工作措施的总要求,汛期间我们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救灾应急准备各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 步做好汛期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县市汛期间重视预警预报,加强防灾减灾。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切实将预案作为总指导,灾情出现后确保第一时间启动预案,第一时间人员到位,第一时间款物到位,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发移和临时生活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望谟县在2009年开展灾害应急演练后,通过认真总结,不断积累经验,2011年“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做到抗灾救灾工作有章可循,应急有备,增强了实用性和操作性。灾害发生后,立即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股)室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应急指挥部。领导按分片包干县(区)、乡镇带工作组赶赴灾区一线,协助指导开展救灾工作。干部在第一时间深入乡镇、村组,开展防灾、查灾、核灾工作,第一时间深入偏远山区、社会福利机构进行重点排查。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落实各方面支持措施,为救灾款物筹集、转运、分发,开辟绿色通道,使救灾款项在第一时间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了灾民的基本生活。据统计,针对各种自然灾害,我州在今年年初的低温凝冻灾害启动应急救助三级响应1次,在4月下旬和5月初兴仁、晴隆、普安、安龙等县遭受风雹灾害袭击中启动应急救助三级响应1次,在望谟县“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启动应急救助一级响应1次,在8月份持续的干旱灾害中启动应急救助一级响应1次,保证了抗灾救灾工作的有力有效有序进行。
四、分级负责 部门协作:进一步完善灾情信息管理机制
我州全面贯彻落实民政部新颁布实施的《自然灾害统计制度》,统一了自然灾害统计口径,细化了经济损失统计项目。进一步健全了灾情信息会机制和灾情信息发布机制,与气象、国土、水利等部门协调合作,加强了灾情信息的会商、核定、总结、评估工作。为提高灾情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时效性,进一步加大了灾情信息装备建设力度,灾情信息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从而拓宽了信息的发布渠道。坚持实行24小时汛期值班制度,建立快报迅速、续报及时、核报准确、评估科学、发布统一的灾情管理系统,加强对灾害信息的会商和评估,灾理信息共享。坚持逐级一日一报灾情零报告制 度,领导带班制度,积极推进灾情信息员建设。通过在乡镇、行政村、村小组设立灾情信息员,确保了自然灾害隐患点有专人监控,实现查灾、核灾、报灾、救灾等工作及时有效。
望谟县“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为了准确、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全县各地灾害损失情况,州、县两级民政局迅即组织干部职工,动用电话、传真、手机等各种通讯工具近四十部,落实专人对口收集各地灾情。
五、政府救治 灾民自救:强化领导责任,形成抗灾救灾合力 在抗灾救灾过程中不断强化领导责任,采取政府救治、灾民自救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把抗灾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形成抗灾救灾合力。由于积极主动作为,组织力量及时,调动可用资源,采取一切可能的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抗灾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确保抗灾救灾工作取得实效,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在望谟县“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民政局专门成立了抗灾救灾领导小组,实行州党政领导挂钩联系乡镇抗灾救灾工作责任制;实行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制。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查灾工作组、灾害信息和宣传报道组、救灾捐赠和物资保障组等4个工作组。一是灾害发生初期,根据预报和雨情,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人员采取沿街拉响警报、逐户敲门等方式疏散群众,避免更加重大的伤亡。由于预案启动及时,广大干部职工行动迅速,才使得沿河下游中学的2000余名学生和附近的400多户居民没有发生一人失踪和死亡现象。二是从其他7个县市民政局抽调了14名对救灾统计工作熟悉业务的骨干人员到望谟组成灾情核查工作组,深入重灾乡镇查灾核灾,帮助排查洪灾后各类易发险情,紧急转移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居住群众,防止因洪水浸泡而再度引起山体滑坡、地型塌陷和泥石流等灾害,进一步准确核查灾区各方面的情况,详细收集灾情信息与资料,了解灾民吃饭、穿衣、住房、医疗和饮水等方面的需求,通过组织开展集中救助专项行动,稳步推进抗灾救灾工作,为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救助安排提供了有力依据。三 是成立民政系统“党员抗灾突击队”、“抗灾救灾小分队”,充分发挥民政系统广大党员在抗灾救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抗灾救灾中创先争优。四是在抗灾救灾过程中,为更全面地满足救灾需要,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与个人参与的积极性,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及民众之间的齐心协力与无间隔的良性互动,弘扬公民的志愿精神和培训民众自救及参与抗灾救灾工作的技能,形成抗灾救灾合力,成为我们最终战胜灾难的一大法宝。在灾难面前,民间赈灾与志愿参与的高潮,不仅使传统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社会互助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而且强化了公众的公益之心,使企业社会责任与公民社会责任得到彰显。
此外,在抗灾救灾过程中,还充分发挥社会机制与市场机制在抗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灾害损失补偿模式,建立健全的风险分散机制,积极鼓励灾民生产自救,通过以工代赈、发展手工业、副业生产、抢种补种多种、春耕运动等形式多样的生产自救运动,分散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风险。这些举措,不但使灾民渡过了灾荒,树立了自救的信心,而且对克服灾民消极等待的思想、培养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具
六、注重当前 着眼长远:明确救灾新思路,采取救灾与灾后建设相结合,在救灾的过程中民政局高瞻远瞩,坚持救灾与建设相结合的思路,正确面对自然灾害,并在救灾实践中辩证地分析各种关系,力争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认真贯彻落实救灾工作方针,坚持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救灾款上级补助和地方列支相结合,现金救济和实物救济相结合的新路子,提高救灾款物的使用效益,大力开展灾害救助工作,扩大救助面,努力突破救灾工作任务繁重,而救灾款物紧缺的瓶颈问题。正确处理好除害与兴利的关系,强调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把经济发展同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救灾和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问题融合起来,做到在防灾救灾不影响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发展经济。帮助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是抗灾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灾区重建工作扎实有效展开,民政局坚持统筹兼顾,做到重 建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相结合。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凸显灾区“标本兼治”的长远策略,始终把握“一个分开”、“两个最大限度”、“五个确保”的工作导向,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全面展开灾后重建,即:把救助灾民与日常救助困难群众分开;最大限度减轻灾区和灾民的经济财产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区人畜伤亡;做到确保灾民有水喝,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医疗保障,逐步恢复了灾区灾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基本保证了望谟灾区的社会稳定。一是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属发放抚慰金,按死亡一人发放5000元标准补助。二是对转移安置人员按十五天时间每人一天10元钱和1斤粮食给予补助。三是对因灾倒损房屋的灾民实行三个月过渡安置,按每人一天10元钱和1斤粮食给予补助。四是对超过三个月过渡安置时间生活仍然困难的3.25万灾民纳入低保长期救助。五是对因灾倒房户每户民政部门给予1万元补助的基础上,县级财政再增补1.5万元,房屋受损坏的每户补助1000元资金,由发改委、财政、民政、国土、水利、建设、林业、供水、供电、交通等部门整合资源,帮助恢复重建。在安置灾民,救助灾民方面,认真做深做细查灾核灾工作,全面掌握受灾群众缺粮,缺水,缺衣和住房情况后,代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起草,出台了《关于做好望谟县“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和《望谟县“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后救助和灾后重建工作方案》,为保障灾民的生活安置和农房恢复重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注重教育 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自我防护和自救互救能力 积极组织好学习、宣传、贯彻实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做到领导干部熟悉《条例》,民政救灾工作人员精通《条例》,利用“5.12”国家防灾减灾日和各种时期,切实将《条例》宣传到社会各方面,提高公众对《条例》的知晓率;进行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安全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举行防灾训练,或举行讲习会,向人们讲述防灾知识;确立“防灾减灾日”与“防灾志愿者周”,提高人们的防灾和志愿者意识,并于5月9日至15日期间开展了第三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将防灾减灾知识深入到农村、社区、学校,提高人们对灾害的防御意识;开展地震、火灾等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不断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使人们能够快速、有序地逃避灾难;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增进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我们的亮点工作、先进典型,扩大社会影响,争取各界支持。
八、专款专用 监管有力:确保救灾资金安全运行
在抗旱救灾期间,为确保救灾资金安全运行,我局以《关于对全州抗旱救灾和捐赠款物加强监督检查的通知》对救灾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提出了要求,必须保证救灾资金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在救灾资金的使用程序上严禁个人表态,分配方案必须送本级政府审定,送本地纪委、监察机关备案。
同时,还抽派检查组到各县市,深入乡镇对救灾款物的管理和使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九、责任包保 结对帮扶:进一步完善救灾应急机制
为探索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灾害频发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救灾应急机制,千方百计把保障灾民基本生活放在首位,确保救灾物资尽快运送到位,公平、公正、公开地发给灾民。发挥社会组织中的人才优势,建立和充实社区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慈善组织、参与社区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青年志愿者、预备役人员等社会力量抗灾救灾的积极性,组织协调落实好《部队参与抗灾救灾工作条例》,切实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增强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实行包保责任制,“一对一”结对帮扶,特别是重点帮扶好重灾户,做好相关服务,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处住、有干净水喝、学生能上学、有病能就医。制定抢种和补种水稻、玉米的措施,向受灾农户发放救灾生产物资,帮助灾民恢复农业生产。
十、“无灾帮有灾,轻灾扶重灾”:群防群治,营建社会互助模式 为帮助灾区早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州党政群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中积极投身倡议宣传,率先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救灾募捐活动,积极倡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无灾帮有灾,轻灾扶重灾”的社会互助精神,通过参与声势浩大的募捐宣传活动,全国各地纷纷来电慰问和捐款捐物。在抗灾救灾阶段,全民动员,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大力开展社会互助,对减灾事业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历次抗灾中,州民政局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贯彻群众路线,采取群防群治的救灾互助模式战胜了历次灾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第五篇:年基层党建工作亮点材料
以基层党建工作“四个清单”为抓手,细化问题、责任、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党建任务全面落实,有力推进基层党建“四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两力两率”。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基层党建工作亮点材料一
xx 街道围绕全力建设“xx”工作目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强基固本、深化拓展、亮牌登高,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新的水平。
一、强基固本,打造规范党建。
坚持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抓起,扎实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基层党组织。
一是压实基层党建责任。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责任体系,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制清单,签订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把从严治党要求向社区、管委会、两新党组织延伸,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领导干部自觉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按照《发展党员细则》,从严从实做好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等工作。
三是扎实推进“两个覆盖”。对“两新”党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采取“保留一批、撤销一批、迁转一批、新建一批”的方式理顺非公组织。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引擎,发挥“两新”党组织纽带链接作用,健全两新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季度督查讲评及百分制考核制度。四是抓实支部规范建设。制定建设标准,创新“支部+”模式,统筹推进街道、社区、商务楼宇、企业、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开展“先锋支部”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统一制定街道、社区、“两新”组织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标准,坚持外观标识、管理方式、服务流程“三统一”。围绕微空间、微帮手、微服务、微群体、微娱乐等系列,打造党性教育基地、社会组织服务基地、志愿服务基地、文体娱乐基地等功能阵地。
二、深化拓展,打造活力党建。
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基层党建的首位,引导党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保持定力,激发活力。
一是开展“学习十九大、共享幸福梦”系列主题学教活动。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基层、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楼栋,向广大干部群众讲清楚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丰富内涵、总体布局、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是认真开展“新使命、我担当”实践系列活动。以“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为
契机,把能力强、素质好、潜力大的年轻党员干部放到征拆一线锻炼成长,开展“老带新、一帮一”活动,提升干部责任担当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破解征拆难题的能力,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三是开展“一心六型”创建活动。围绕“一心”打造机关党建阵地,通过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发布党建项目任务,传播党建文化,指导党建工作,落实党建责任,引领全街基层党建工作。围绕“六型”在六个社区、一个管委会开展“智慧型安全社区”、“书香型人文社区”、“共融型共建社区”、“服务型和谐社区”、“友善型互助社区”、“先锋型红旗社区”创建,执党建之“手”,绣好城市管理之“花”。四是抓好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依托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分批次选派党员干部实地学习和重温党的创业史、奋斗史,坚定理想信念,改进工作作风。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开展“学习领跑”,将“互联网+”与传统载体紧密结合,利用“E 刻服务”微信网络阵地开辟培训新领域,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微博构建党员教育“云课堂”网络平台,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分享工作经验,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亮牌登高,打造创新党建。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一是培育“网格化”共建品牌。扎实推进“网格化”党建工作措施,在网格上建强基层党组织。全面运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发挥街道社区兼职委员作用,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鼓励各类党组织积极参与、支持社区建设。
二是打造“赤岭有约”服务品牌。组织开展“阳光议站”民情会、“民情热线”、“一米阳光”微心愿等一批社区党建服务议事活动,通过现场议事、热线电话征集、微信留言等方式,筛选合理可行的居民“微心愿”。建立社区居民点单、社区党组织下单、驻社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干部接单、街道党工委评价反馈服务流程,依托党员志愿服务方式和社会化微利服务方式,全力打造相约一起,服务惠民,实现党建、工作、感情三融合。
三是创建“党员爱心驿站”便民品牌。引导党员业主依托经营店铺建立“党员爱心驿站”,为高温天气下的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以及来往群众提供休息、饮水、读报、手机充电场所,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咨询问路、求助等方面的服务,党员业主公开承诺文明经营、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树立形象,机关党员和两新组织党员定期到驿站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四是提升“一季一主题”暖心品牌。认真落实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开展“一季一主题”系列暖心活动,针对党员干部思想困惑和工作生活压力等问题,开展谈心谈话,加强关怀帮扶。开展“包居联户”大走访,征集社区居民服务需求,进一步加强困难党员、群众、职工帮扶力度,拓展服务渠道。
基层党建工作亮点材料二
一、创新学习新机制。
机关支部和驻镇各支部将每周二下午定为“学习日”,村级支部将周六晚 8 点-9 点作为学习时段,通过远教、电视、网络、微信、qq 等平台学习。根据地域设立流动党员组 12 个,让党员有处学、随处学。向镇 25 个支部印发“应知必会”学习手册,分期分题对各支部进行
理论知识测试,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和个人素养。
二、提升学用转化能力。
每月组织开展支部书记工作经验交流会,以先进带后进,促进软弱涣散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发挥支部带头作用,利用远教平台资源优势,组织贫困户、种植大户、群众代表赴周至、眉县、礼泉参观学习,聘请西农大专家教授现场指导,以身说法,采用“支部+两新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涉及两新组织 12 个,辐射带动群众 258 户走脱贫致富的路子。截至目前焦胡、北照等村发展黄桃 825 亩,上焦村、寨阳等村栽植猕猴桃 235 亩,田段、焦赵等村家禽存栏 23850 只。
三、强化基层管理体制。
建立村干部长效管理机制,每周定期查岗 2 次,不定期查岗 1 次,建立了“周总结、月奖评”制度,对不在岗干部进行全镇通报,并扣发相应补贴,上半年对 3 村的 4 名干部进行了提醒谈话,对 2 各村的 5 名干部进行了干部约谈;镇党委每月深入各支部检查组织党建开展情况两次,通过学习外地经验与结合当地实际,下发督查整改通知单,明确整改任务和时限要求。
基层党建工作亮点材料三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农村基层党建任务全面落实。20xx 年,镇党委以基层党建工作“四个清单”为抓手,细化问题、责任、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党建任务全面落实,有力推进基层党建“四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两力两率”。
一、建“领导清单”强组织
一是成立党建领导小组,针对党建责任不实、制度执行不严、党建标准不高、调研指导不够等问题,列出党建“问题清单”,理清党建工作思路,推行镇村“四张清单”管理制度。
二是领导小组主动参与基层党建谋划、推动、督查等工作,建立“清单+督查+约谈+问责”制度链条,坚持“一月一清单、一月一督查,一季一排名”,采取提醒教育、书面检查、诫勉谈话等方式,层层传导压力。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问题墙+回音壁”、党员承诺等制度列入问题内,全面规范了支部标准化手册和村干部值班、代办、走访记录的填写。
三是按照示范达标、争星夺旗活动方案,严格执行《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操作指南》,将“四支队伍”的整合、协作列入管理考核,并以党委为单位,制定培训计划,分别对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农村党员全面进行一轮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建“问题清单”促落实
一是组建镇党建督导队伍。按照定期督导与评议相结合的原则,每月一督导要求,按月深入全镇 15 个基层党支部开展督导工作,全面掌握工作推进进度,下发督查通报和提出整改
提示单。
二是制定督导清单。按照平时为主、通报纠错、群众参与原则,形成每月督导清单,通过听汇报、阅资料、提要求等方式,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开展督查,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三是抓好结果运用。建立月督导情况汇总清单,详实登记各党支部任务清单完成情况,将督导考核结果作为各党支部、支部书记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单位和党员干部个人评优评先、提拔任用参考指标。
三、建“责任清单”明职责
为切实强化作用发挥,镇党委严格按照农村党建工作考核标准,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具体责任人。
一是加强“第一书记”和村干部队伍建设。在落实好坐班服务的基础上,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忧”活动,深化“全程代理零距离”便民服务机制,持续转变基层干部作风。
二是各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承诺制、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抓好党费收缴、流动党员管理、村干部坐班服务、党务政务公开等基础工作。认真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下大力气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加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大“村霸”“蝇贪”整治力度。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特色亮点,提升工作水平,打造各具特色的党建典型,着力形成“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推行“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搭建智慧党建平台。充分运用 QQ 群、微信、微博等各种新媒介,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好发挥“大数据”服务党建、服务追赶超越的功能和作用。
四、建“任务清单”定目标
一是按月“下单”明确任务。按照区农村党建工作标准和“示范达标,争星夺旗”活动要求,按月梳理各党支部任务清单。同时,建立镇党委主要领导亲自统筹,镇党建办抓督导,各支部抓推进、抓落实的齐抓共管模式。
二是按单“销号”推进落实。把支部、党员的任务清单内容细化为分类小项,制定推进“时间表”“路线图”,瞄准分类小项任务一个一个地推进,打好“歼灭战”,并建立销号台账。
三是按月召开全镇基层党支部评比会。采取大家提、组织点、横向比等形式,晒出月度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比出 5 个任务达标先进支部和 2 个黄牌支部,营造讲担当、抓落实、学先进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