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GIS在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内容介绍
GIS在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内容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大型工业民用建筑越来越多。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信息量亦相应大幅增加,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要求,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等引入到施工管理中,开发专业性的管理信息系统,使施工管理及时,高效,准确,实现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现代化。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数据量大,既有空间位置信息,又有实体的属性数据,采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SI)技术,以数据可视化的方式,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决策支持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论文阐述了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和现方法,针对实际的施工过程,以当前先进的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SPuerMpaGSIS和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工具Basi6c.0构架的技术体系为基础,以基于局域网的CS/(ClinetS/erye)r模式为系统集成方式,开发的一套方便、实用的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工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三大指标的控制管理,并将GSI与GPS相结合,实现了对远程施工机械可视化的调度管理。论文首先介绍了GSI的相关概念,并阐述了其发展方向。然后着重介绍了基于GIS的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方法,主要从系统的目标、设计原则、需求分析、数据库的设计以及系统集成模式等几方面的分析研究进行描述,最后介绍了系统的实现。基于GSI的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系统的开发,显示出其在辅助决策、科学管理等方面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为实现数字化施工奠定了基础。
第二篇:GIS在林业中应用
GIS在林业中的应用
摘要: 在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功能、应用领域的基础上, 对GIS 在林业中多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并对GIS 在林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指出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上应用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林业;应用现状;前景
背景:林业具有用地广阔、生产周期长, 其所涉及的森林系统结构复杂, 森林资源附于地表等特点。而85%以上的森林管理决策与其空间位置有关, 采用传统方法制定管理决策, 缺乏直观性和决策过程的可视化, 给经营管理带来许多困难。而GIS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多种组合形式的林业资源统计数据, 清晰直观地表现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趋势, 实现数据可视化以及空间地理分析与实际应用的集成。以满足森林资源管理和领导决策的需求, 进而可以利用GIS对林业资源质和量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与规划;解决林业上长期以来经营粗放、信息技术落后的问题, 促进林业的经营管理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GIS 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的缩写,即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介于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与新技术学科,对空间信息的管理与分析是它的优势所在,它是一种兼容、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数据的通用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模拟、分析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空间数据的管理系统,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体,其主要有以下特征:①空间定位特征:②多维结构特征③明显的时序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大致可以分为 3 大类:①专题信息系统.它是具有优先目标和专业特点的地理信息系统,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水土流失信息系统等.②区域信息系统,主要以区域综合研究和全面的信息服务为目标,按区域范围大小可有不同的规模,如加拿大国家地理信息系统、中国黄河流域信息系统等.③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库,它是一组有图形图像数字化、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分析运算和多种输出等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软件包.地理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对地球表层人文经济、自然资源及 环境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管理. 2.森林资源信息管理
用GIS 的数字地形模型(DTM), 地面模型, 坡位、坡面模型可表现资源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利用栅格数据的融合, 再分类和矢量图的叠加, 区域和邻边分析等操作,产生各种地图显示和地理信息, 用于分析林分、树种、林种、蓄积等因子的空间分布。使用这些技术, 研究各树种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现状与形式, 根据不同地理位置、立地条件、林种、树种、交通状况对现有资源实行全面规划, 优化结构, 确定空间利用能力, 提高森林的商品 价值。各地、各林业局、各林场森林面积, 森林蓄积, 森林类型, 林种分布, 树种结构, 林龄结构及变动情况等, 过去只能从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库中了解情况,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做到图上动态管理和监测, 从而可以做到更真实、更直观地把握森林资源的状况及变化。3.森林分类经营管理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可以做到以林班、林场、林业局、地区及全省为单位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 能够做到分类更为科学、更为客观, 为各级领导及林业管理部门、生产部门提供可操作的森林分类经营方案及科学依据。4.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及封山育林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两类三划分”必须要落实到可操作的地块, 并可进行动态管理。只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才能真正做到科学经营管理, 否则很难将天然林保护工程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封育区域的确定涉及一些地理地貌和社会经济及人为活动等因素。GIS 的分析设计可兼顾多种要素, 采用DTM和森林分布图及专题图叠加, 区划出合理且更易实施的封育区域。
5.森林限额采伐管理
借助于GIS , 制定详细的采伐计划, 确定有关采伐的目的、地点、树种、林种、面积、蓄积、采伐方式和更新措施。制定采伐计划安排, 制作采伐图表和更新设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可以清楚地把握各地、各林业局及林场,乃至各林班、小班的森林资源状况, 下达森林采伐限额指标可做到有的放矢。同时, 可以确定各小班的森林经营及采伐方式, 实现以小班为单位的动态经营管理。6.森林结构调整 用缓冲分析方法进行河岸防护林, 自然保护区, 林区防火隔离带等公益林的规划, 确定防护林的比例和相应的分布范围。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和自然、社会经济分布特点以及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空间属性分析可以确定不同林种的布局。一方面根据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利用地形地貌、立地条件分布特点林木生长各个阶段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特点利用GIS 和相关的技术确定合理的龄组结构;另一方面指定相应的森林时序结构的调整方案并落实到具体的山头地块, 在大力造林、绿化、消灭荒山的同时, 按照龄组法调整龄组结构, 加速林木成熟, 使各龄组比重逐步趋向合理, 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7.抚育间伐、速生丰产林培育及更新造林管理
利用GIS 强大的数据库和模型库功能, 检索提取符合抚育间伐的小班, 制作抚育间伐图并进行GIS的空间地理信息和林分状况数据结合, 依据模型提供林分状况数据如生产力、蓄积等值区划和相关数据,据此可按林分生产力进行基地建设。GIS可通过分析提供森林立地类型图表, 宜林地数据图表, 适生优势树种和林种资料, 运用坡位、坡面分析,按坡度、坡向划分的地貌类型结合立地类型选择造林树种和规划林种, 指导科学造林。8.林业用地信息管理
林业土地变化包括林地类型和林地面积两方面。GIS借助于地面调查或遥感图像数据, 实现了地籍管理, 将资源变化情况落实到山头地块, 并利用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及时对森林资源时空序列、空间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过程做出反映, 为科学地监测林地资源的变化、林地增减原因、掌握征占林地的用途和林地资源消长提供了依据。我省林业用地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119 % , 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至今为止, 林业用地的管理还较为粗放。利用地
理信息系统, 可以做到有效地管理林业部;习的土地资源,实现对林业用地的权属、利用情况及开发前景动态管理。
9.森林病虫鼠害监测、控制、森林防火监测及动态管理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可以实现对森林病害、虫害、鼠害发生规律、分布状况及控制程度动态监测及跟踪管理,能够克服工作的盲卧险和被动性, 做到心中有数, 防治工作及时。可通过建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对省、地、县森林防火系统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国家林业局林业规划院于90年代就研制出了“林火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目前, 我省森林防火办也着手构建全省森林防火GIS 系统。该系统的
建立, 必将会大大提高我省的森林防火现代化管理水平,并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0.林权管理 权属分国家、集体、个人三种形式, 不同权属的森林实行“谁管谁有”的原则, 大部分权属明确, 产权清晰,界线分明, 标志明显, 山林权与实地、图面相符, 少数地方界线难以确定, 可用邻边分析暂定未定界区域。从而减少或避免各种林权纠纷。
应用前景:
一方面,GIS在林业学科中的应用促进了学科的知识创新和理论深化研究, 促成了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极大地推动了林业系统科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另外, 随着新分支学科的建立, GIS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有的学者提出利用GIS建立植物转基因飘流状况的国家和省级地理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各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反过来又需要GIS的不断完善, 并为GIS提供实验基地。如为了便于更科学合理地管理某一区域的自然资源, 就需解决GIS同GPS、RS以及与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的耦合问题, 这将促进GIS技术的不断完善。GIS、RS和GPS的集成(“3S”的集成)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3S”的集成是一种利用各自的技术特点快速准确地提供所需信息的技术。基本是RS 提供最新的图像信息, GPS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 GIS为图像的存储、处理、分析及应用提供技术手段。“3S”的应用可为林业生产管理和决策者快速地提供精确的信息。森林是农业的生态屏障, 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我国森林生态功能较弱, 林业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 对林业生产调控能力差, 再加上林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区域性, GI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提高林业生产的调控能力, 实现林业现代化和因地、因时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林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 对这一系统的监测、模拟和科学管理等复杂问题应用传统的GIS是很难解决的, 因为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知识与经验, GIS与专家系统结合而成的智能GIS, 并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将成为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重要途径,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得到了重视。另外, 随着网络GIS、虚拟GIS、开发式GIS、真3维和时空4 维数据结构等这些GIS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出和不断完善, 林业作为GIS技术使用大户, 必然会受到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进入90 年代以来, GIS 正朝着分布式的、开放的、网络化的、大众化的、全球性的GIS 发展,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 我国已经提出了建设 数字林业 的概念, 是否建立和使用了先进的林业地理信息系统, 正在成为衡量当地林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 3S 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林业资源经营、管理、利用的信息化、网络化、数量化和模型化进程。目前, GIS 在我国林业上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从事林业GIS 研究的人数不多;GIS 在林业上还主要应用在建立数据库、数据库查询、空间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和成果显示输出等几个方面。在林业GIS 基础数据库建设、林业通用GIS技术模块、林业行业数据标准和林业GIS 海量数据支持等方面报道较少, 这需要广大的林业工作者共同努力, 促进我国林业GIS 事业的快速向前发展
第三篇:GIS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GIS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 GIS)作为获取、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来临,理论上来说,GIS可以运用于现阶段任何行业。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GIS 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方法和技术;
从学科的角度,GIS 是在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
从功能上,GIS 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
从服务的角度,GIS是指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的系统,又称geographic information smile。
从系统学的角度,GIS 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简而言之,GIS 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分析和管理空间对象的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操作对象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根本区别。
随着科技的发展,GIS也愈来愈靠近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GIS的应用,就比如和我们最为贴近的学校来说,学校对每一个学生都在教务系统有电子的信息存储,如果你要是想知道自己的信息,可以到教务系统自己进行检索,只要输入自己的学号和密码即可,可以说是GIS个哦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而今天我要从GIS在我们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谈谈我的看法以及一些想法,在这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土地资源管理是做什么的。土地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地籍管理,就像我们公民有身份证一样,土地也有他自己的户口即地籍。
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地籍调查(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分等定级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
地籍管理的对象是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的土地,地籍管理的核心是土地的权属问题。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土地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而且可以对土地利用及权属变更进行监测,为土地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保管、更新有关自然、经济、法律方面的信息。中国现阶段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地籍档案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地籍资料需求的增长,土地管理的内容还将随之不断地变化和充实。为保证地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进行地籍管理工作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按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地籍管理对一个国家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说,地籍资料具有三大功能:土地利用管理和规划的功能,财政税收的功能和法律功能。
记载土地位置、数量、质量、权属、用途等基本状况的册籍。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田赋清册,宋代有砧基簿,明代有鱼鳞图册,民国开始进行大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编制地籍图册。最初,国家为对土地进行税而收集、编制、管理地籍资料。后来,地籍逐渐发展为国家巩固一定土地制度,合理利用土地,确定土地收益分配的基本档案资料。与之相适应,国家对地籍的管理成为国家土地管理活动的一个基本内容。国家依据有关法律,运用一定的技术、经济、行政手段,搜集和系统整理有关资料,建立起有统一标准的系统,精确的地籍档案。中国自1984年以来颁布实施了不少有关地籍管理的法律政策,对土地调查、登记、统计、分等定级和建立地籍档案制度,都作了规定。
一、地籍信息管理GIS的应用
GIS对地籍信息的管理体现在其信息直接反映每一块宗地的特征,它包括宗地的基本信息(位置、面积、利用类别、等级等),权属管理(所有权、使用权、他项权利等),附着物信息(地上、地下建筑及各种设施情况),文档信息(调查原始资料、法律、条例等)和图形信息(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GIS的目标是完成土地调查、登记、统计、评价,为地籍管理提供依据,为土地法律咨询提供手段。在城乡地籍管理领域,并建立了地籍管理系统、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时域地籍信息系统、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日
常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二、土地评价与利用规划GIS的作用
要对一片土地做一个好的利用规划和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土地的基本信息,而且要清查土地,在这个过程中GIS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帮助我们更好更快的了解土地的信息,而且还能够坐车比较好的分析。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起着对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协调和监督的作用,使得土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达到最佳状态。从内容上说, 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的评价和用地需求量的预测。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土地评价方面,可以进行土地资源清查、土地生产潜力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
土地资源清查是针对土地的自然属性进行清查,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这种自然属性的空间和统计数据库。信息来源有土壤图、气候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自然灾害图等。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这些图的叠加建立起土地资源清查数据库,存储大量的土地资源及其背景信息,为土地资源的自动化管理服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空间叠加分析模型,结合不同的数学模型,进行土地适宜性和质量评价,获取评价目标的等级指标。再者,在已知土地的数量与质量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农作物和草场的潜在产量,可以计算出土地的生产潜力,再结合人的粮食需求,即可以预测出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力。地理信息系统完成土地利用规划的信息源自土地评价结果和用地需求预测结果,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模型分析,即:相关分析、多方案要素分级、趋势分析、聚类分析、现象与过程的动态预测﹙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判别与调整扩充等等。分析方式可以采用单要素图层上各个多边形为基本分析单元,叠置分析结果图层上的新的单元为基本分析单元等等。分析结果最终成为土地利用规划图、文字报告和各类表格。
三、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GIS
由于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分析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土地利用状况信息,因此需要一套完整和科学的实时更新机制,既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现势性,又能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
在土地利用调查以及动态监测中,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的结合,获取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监测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以及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的土地评价分析,利用专家们的知识与学问研究,建立土地利用决策模型,辅助土地利用决策。把计算机技术与GIS技术应用于执法监察工作中,不但减少土地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中进行土地现场勘测的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而且可以及时把握土地违法案件的发展与变化的动态信息,为执法监察管理和决策提供高效和科学的信息服务。在土地动态巡查过程中,对于有效防范土地违法行为发生,有力发挥土地执法监察效能起了积极作用。
GIS在未来的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在地籍的管理当中,其中有一点比较重要而且工作量特别大,那就是地籍的变更调查以及登记,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而且信息要具有时效性,所以其周期越短越好,如果可能我们可以利用GIS中的遥测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在未来的地籍管理中应用其高端的技术,利用航拍技术对地籍进行动态监测并且和计算机网络连接把最新的地籍变更信息反馈给我们。
同样的通过对多维时态GIS在城镇地籍管理中应用的有关问题探讨,可以认为目前所建立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绝大部分是二维的、静态的;为了提高地籍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必须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建立多维时态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地籍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的自动化、标准化;建立多维时态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将改变传统的地籍管理方法,对于规范地籍管理工作、科学开发土地资源和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第四篇:浅谈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论文
题目: 浅谈民用建筑施工与安全管理
课程论文成绩:
指 导 教 师:朱显平
2014年04月23日系部:机电工程系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班级: 2012级建筑工程技术2班姓名:陈洪学号:201202020
1浅谈民用建筑施工与安全管理
2012级建筑2班陈洪2012020201
【摘要】近年来,城乡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间接引起了工地上施工人员复杂、工期紧张、作业环境差等。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导致不安全因素虎视眈眈的觊觎着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因此,要想更有效的还击,就必须把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当作是工程施工的前提。
【关键词】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1.1工作人员的不安全因素
(1)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支撑违章作业的主要心理因素,也是各种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例如,操作人员为省事不按章操作,在有人监督检查时,能够劳保穿戴齐全,检察人员一走,立即展现他得天独厚的一面。在他们的思想中存在一种“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的侥幸心理。
(2)麻痹大意,盲目自信麻痹大意是造成违章和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在生产现场,劳保穿戴不齐全、不采取任何措施盲目进入大罐、高空作业不进行防护、坐岗观察不认真等行为都是盲目自信、麻痹大意的表现。这种人平时操作不认真,马马虎虎,时间久了便形成“我经常这样干就没出过事”的想法,平时安全就只挂在嘴边,而心里却放松了警惕,觉得无所谓。
(3)逞能、从众心理表现为一些人为了展示自己的能耐——艺高人胆大,往往会头脑发热,不遵守操作规程,干一些愚蠢和冒险的事。例如:不系安全带上井架或是脚手架,安全设施不齐全、防护措施没有到位、不具备开工条件而盲目施工。还有一些人,在日常工作中常以经验代替标准、用习惯代替操作规程,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明知不对,不仅不进行劝诫和制止,自己还照着做。
【案例】湖北南漳脚手架倒塌事故 7人被刑拘
2014年2月26日,湖北省公安局公布南漳县“11.20”较大建筑施工坍塌事故调查报告,指出事故原因为模板支撑系统的承载力无法达到施工总荷载的要求。导致了金南漳国际大酒店新都汇酒店及附属商业建筑工地的大片脚手架突然倒塌,浇筑的混凝土倾泻而下,掩埋部分工人,致7人死亡,5人受伤[1]。
(4)惰性心理一些员工在工作中总想省点事,偷点懒,为了少出力,常常简化程序,而忽视了安全。对生产现场出现的小漏洞、小问题不够重视,有的甚至认为出现这些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是合理的,不主动去整改。现场巡检中,对这些问题不重视、视而不见,纯粹是“走过场,完任务”,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最为常见。
【案例】福建长乐建筑工地坍塌,一整片楼层就没了
2013年11月22日,因在建的永大纺织有限公司的模板支撑系统垮塌,与此同时正在施工的7名工人被活埋。截止23日3时5分,最后一名被埋工人被找到,但没有了任何的生命迹象[2]。
(5)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一些员工往往受到社会、家庭、人际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要么烦躁不安,要么兴奋、得意忘形,从而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上不专心,引发出操作中顾此失彼手忙脚乱。
上述几点都是工地上寻常可见的的一些工作弊端,如果及时发生就直接危害了自身及工友的生命健康,如果让这些弊端遗留下去不仅威胁到了他人的人生安全,还会使这栋建筑物变得一文不值,而人们的加班加点都将成为过眼云烟。
1.2管理人员不安全因素
安全管理人员,他们都是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管理者。现在大多数建筑公司为了市场竞争,有的安全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动用他们那高智商的大脑来面对整个市场,与此同时他们忘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一些条例,他们这样废寝忘食的工作使得享权人的人身安全保障得到了大大的缩水(案例1);也有私吞公款的现象,那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忽略了员工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案例2).【案例1】孟买又发生塌楼事故 已造成13人死亡26人受伤
当地时间9月27日,印度孟买发生塌楼事故,一栋五层居民楼清晨时分轰然倒塌。这是一则发布于2013年9月28日的新闻,事故发生后,印度国家灾害应急部队的指挥官指出,搜救队至少解救了12人,而且至少还有80~90被困于瓦砾中[3]。还有人向记者指出,本年4月,一栋违章建筑,造成了74人死亡,这是今年最严重的一次。而这些楼房倒塌事故在印度是时有所闻,主要原因是房屋需求量大增,再次是贪污贪污严重,使得发展商、建筑商在工程上偷工减料。【案例2】四川盘江大桥垮塌事故7官员涉渎职受贿被立案侦查
2013年7月9日,四川省江油市政府,为了加固维修盘江大桥投款500万左右,但却在大桥启用后第五天就因为洪水的冲刷垮塌,事故造成了6辆汽车落水,5人死亡、7人失踪。事件之后,四川省检察院与绵阳市检察院成立专案组,深挖事件原因,得到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借牌中标、非法分包、无证施工、监理不到位、未按规定验收等问题,进而出现工程上的偷工减料、不按图纸施工,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4]。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建筑施工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安全因素,在这里着重描述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物原本不存在不安全的使用状态,主要还是工作人员的操作。物的不安全状态类型常见的有:防护装置缺陷、设备设施的缺陷、个人防护用品存在缺陷、生产场地环境的缺陷。
在施工场地上,避免不了要进行一些高空作业,为了人生安全得到保障,管理者必须对在建工程围设安全网,并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带及安全帽。然而因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文化程度低的问题,少许管理者为谋取私利不设置防护网或是劳保用具质量不合格,造成了防护装置及个人劳保用具存在缺陷。然而还存在着施工机具的不安全状态,第一:操作人的不合理使用;第二:未对机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三、安全管理
3.1严格落实入场要求制度
(1)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及安全警示语;
(2)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手架,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悬挂在可靠处;
(3)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在行走中不得打电话、发短信;
(4)禁止在现场设有危险标志和专门围栏处行走及起重臂区域内逗留;
(5)现场所有的机电设备,由专人负责,非操作人一律禁止碰触;
(6)工作时做到精力集中,不得脱离岗位到非负责区域,不得与人闲聊或吵闹;
(7)各工种在同一工作场所立体交叉作业时,应保持联系,上下呼应;
(8)高空作业时不得任意投扔工具和其它无聊;
(9)工作前必须检查设备,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
(10)现场发生异常,要及时汇报上级,保护好现场。
3.2制定现场安全教育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工作方针、政策、法令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有责任向入场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思想教育和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并记录存档。
3.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5]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管理目标,将安全管理目标分解到部门及部门人员,落实责任,考核到人,却道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一:建立工程的安全生产组织体系;第二:明确工程安全生产决策、管理、实施的机构或岗位。
负责人负责人负责人总部二级单位项目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岗位
责任横向分布图:
全生产的技术保障和改进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安产计划、布置、实施的安全管理施工管理部门:负责生主要分工 全生产物资及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管理材料管理部门:负责安
动力设备管理部:负责施工临时用电及机具设备的安全管理
实行这些制度之后,并坚持安全管理)生产计划有安全生产目标和措施1要求2)布置工作有安全生产“五同时”3)检查工作有安全生产 项目
4)评比方案有安全生产条款内容5)总结报告有安全生产
四、项目安全管理目标:
(1)禁止死亡事故的发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交通和火灾事故
(2)削减轻伤事故,年因工负伤频率不超过0.07‰
(3)防止重伤事故,重伤率不超过0‰。
(4)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有计划、又不走地逐步改善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杜绝和减少职业病、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5)严格执行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确保本建设工程项目达到《JGJ59—99》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的要求[7]。
由于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复杂化,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结语】
总的来说,安全就是关乎自己本身的一个环境,要想自己生活存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就得自己拿主意了,我个人对安全的认识“不怕千日紧,就怕一日松”。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安全生产是使国民经济提升和综合国力的保障,如何倡导安全生产文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着重在“管理”两字。2010年8月12日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然后指出了“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为了发展”的生产理念。建设工程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作为企业发展理念,这符合了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胡传林、牛泰.中国安全生产管理网 襄阳网2014—02—2809:0
1[2]陈拓.中国新闻网2013—11—2312:00
[3]小唐中国日报网信莲2013—09—2810:31
[4]陈菲新华网2013—10—3015:44:2
3[5]邹乐星岛环球网2014—01—0
5[
6、7]肖登友重庆市建筑施工企业全套管理台账2010—04—08
第五篇:gis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精选)
GIS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
摘要:
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系统对企业,尤其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至关重要[1]。本文在对两者的融合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解决方案,以实现对物流配送过程的全程管理。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物流,电子商务引言
物流是指计划、执行与控制原材料或最终产品从产地到使用地点的实际流程,物流服务具体包括定单管理、运输、仓储、装卸、送递、报关、退货处理、信息服务及增殖业务。显然,货物运输路径的选择,仓库地址的选择等,都涉及到如何处理大量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而缩短物流时间,降低成本的问题,而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GIS)不仅具有对空间和属性数据采集、输入、编辑、存储、管理、空间分析、查询、输出和显示功能,而且可为系统用户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可见,将其应用于物流配送系统中,可大大加强对物流过程的全面控制和管理,实现高效、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本文分以下几部分对GIS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现代物流与GIS融合1)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可作为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这种集成是对信息的各种加工、处理过程的应用、融合和交叉渗透,并且实现各种信息的数字化的过程。
在GIS中,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分别描述地理实体的两面,以地理实体为主线组织起来。空间信息还包括了空间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使GIS能够支持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支持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以便于制定规划和决策。现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兴起更使其被越来越多的商业领域用来作为一种信息查询和信息分析工具[3],GIS技术本身也融入了这些商业领域的通用模型(如ARC/INFO的网络分析模块),因而GIS技术在各个商业领域的应用在深度上和广度上不断发展。事实上,凡是涉及到地理分布的领域都可以应用GIS技术。
2)物流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也向着现代化方向迅速发展。物流现代化不仅指物流手段(物流设施、设备等)和物流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指物流管理(包括物流组织、物流计划的编制、物流运输方案的选择、经济指标的确定,等等)的科学化[4]。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经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第三利润源”[5],它通过降低流通费用,缩短流通时间,可以整合企业价值链、延伸企业的控制能力,加快企业资金周转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
尤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商必须全面、准确、动态地掌握散布在全国各个中转仓库、经销商、零售商以及各种运输环节之中的产品流动状况,并以此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加推动了现代物流业迅速兴起。
那么,把GIS技术融入到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就能更容易地处理物流配送中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送递等各个环节(如图1),并对其中涉及的问题如运输路线的选择、仓库位置的选择、仓库的容量设置、合理装卸策略、运输车辆的调度和投递路线的选择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这样才符合现代物流的要求,才有助于物流配送企业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实际上,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和GIS本身的发展,GIS技术将成为全程物流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图1 物流配送过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设计
3.1 需求分析
如以某一城市中的物流配送过程为例,那么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客户提供的详细地址字符串,确定客户的地理位置和车辆路线;
2)、通过基于GIS的查询、地图表现的辅助决策,实现对车辆路线的合理编辑(如创建、删除、修改)和客户配送排序;
3)、用特定的地图符号在地图上表示客户的地理位置,不同类型的客户(如普通客户和会员客户,单位客户和个人客户等)采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4)、通过GIS的查询功能或在地图上点击地图客户符号,显示此客户符号的属性信息,并可以编辑属性;
5)、在地图上查询客户的位置以及客户周围的环境以发现潜在客户;
6)、通过业务系统调用GIS,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业务系统的各种相关操作结果的数值信息;
7)、基于综合评估模型和GIS的查询,实现对配送区域的拆分、合并;
3.2 系统总体结构
设计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和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库来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空间数据索引采用基于改进R-Tree的空间数据索引结构,属
性数据索引采用B+树数据结构;网络数据传输采用三层结构模型,并采用Java Applet进行开发,这样与平台无关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使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共享成为可能。系统网络结构图如下:
图2 系统网络结构图
3.3 系统模型设计
由上述分析,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应集成以下主要模型:设施定位模型、车辆路线模块、配送区域划分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客户配送排序模型。
1)设施定位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路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着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个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运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2)车辆路线模型。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
3)网络物流模型。用于解决寻求最有效的分配货物路径问题,也就是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如将货物从N个仓库运往到M个商店,每个商店都有固定的需求量,因此需要确定由哪个仓库提货送给那个商店,所耗的运输代价最小。还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路线等。
4)配送区域划分模型。根据各个要素的相似点把同一层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为几个组,用以解决确定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如某一公司要设立X个分销点,要求这些分销点要覆盖某一地区,而且要使每个分销点的顾客数目大致相等。
5)空间查询模型。如可以查询以某一商业网点为圆心某半径内配送点的数目,以此判断哪一个配送中心距离最近,为安排配送做准备。系统功能实现
那么,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可实现如下主要功能:
1)车辆和货物跟踪:利用GPS和电子地图可以实时显示出车辆或货物的实际位置,并能查询出车辆和货物的状态,以便进行合理调度和管理。
2)提供运输路线规划和导航
规划出运输线路,使显示器能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设计线路,并同时显示汽车运行路径和运
行方法。
3)信息查询
对配送范围内的主要建筑、运输车辆、客户等进行查询,查询资料可以文字、语言及图象的形式显示,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其位置。
4)模拟与决策
如可利用长期客户、车辆、订单和地理数据等建立模型来进行物流网络的布局模拟,并以此来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以提供更有效而直观的决策依据。
5结束语
当今,随着电子商务的再次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涤从晌鹊鉡6]。利用GIS能高效地处理空间和属性数据的优势来建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虽处于初始阶段,但无疑是有益的尝试,它必将是以后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