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维护民工合法权益调研报告
20xx年4月29日、5月19日、6月3日三批川籍民工共176人分别向xx县政府及劳动监察部门反映其工资被拖欠,导致百余名民工滞留xx,形势严峻,xx县按照市长朱广平和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李中杰的重要指示,积极行动,精心部署,坚持依法处理,最终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以快速化解矛盾,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维护。
一、案情
国家电网重点工程晋东南——xx——荆门特高压线工程途径xx。20xx年10月23日,发包方河北省送变电公司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石垭建安总公司(以下简称“建安公司”)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20xx年4月,建安公司授权岳池县江华为项目经理,设立项目部,具体负责施工事宜。随后,该项目部在四川省招录民工,民工由8位民工班长带领,劳务派遣至xx县皇后乡施工。工程发包方、承包方、项目部和施工队均非xx县境内法人。
20xx年4月29日,四川省美姑县28位彝族农民工到xx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反映施工队共拖欠其工资9万余元。县劳动监察部门立即致函四川省劳动保障厅,请求协查,并向发包方下发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建议暂停拨付施工队工程款。5月6日,28位少数民族民工终于从发包方项目部暂扣工程款中领到工资9.076万元。5月19日,又有44名川籍民工到县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反映因家乡发生地震急欲返乡,但其工资未能兑付。县劳动监察部门再次出击,经不懈努力,5月26日,劳动监察部门将16.5万元工资款发放至44名民工手中。
真正的考验其实才刚刚开始。6月3日,县劳动监察部门再次接到报案,称建安公司法人授权项目经理江某于5月25日去向不明,导致多名川籍民工无法领取工资,现有104名民工滞留xx。县劳动监察部门在迅速立案调查的同时,立即向县委、县政府报告。
面对104名川籍民工滞留xx的严重事态,xx县沉着冷静,积极应对。一是高度重视。县政府在了解事情原委后,迅速向市政府报告有关情况,请求支持,市长朱广平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千方百计解决好欠薪和滞留问题。县委书记赵景然、县长鄢国宾得知情况后,指示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予以解决,要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情况,并明确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具体负责。二是措施得力。6月10日上午,县政府召开会议,常务副县长汪天喜要求政府办、公安局、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积极行动,深入调查,采取得力措施,依法从快处理。要求公安部门立即行动,经调查发现有违法行为的,依法立案侦捕,每天向县政府汇报行动情况;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督促协调,树立“宣传、劝告、协调也是执法”的观念,积极宣传法律政策,督促工程发包方在未找到项目部经理江某之前尽快垫付104人的工资,动员8个民工班长协助做好民工稳定工作,并责成项目部保证解决民工临时生活安置问题;施工所在地皇后乡政府协助县政府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工资讨要和民工安抚工作。另一方面,xx县及时与岳池县取得联系,要求迅速派人来召协助。三是解决彻底。6月10日下午,事情迅速取得重要进展:第一是发包方同意预先支付工资总额的一半,约45万元;第二是公安部门经调查取证,认为江某涉嫌合同诈骗,决定立案查处;第三是岳池县政府同意迅速派人来召协助解决问题。6月11日,经过努力协调,积极协商,问题最终得到圆满解决:工程发包方和农民工代表达成协议,发包方、项目部同意垫支85万元用于民工工资发放。从当日起,104名民工怀揣血汗钱分三批由劳动监察部门统一购票并护送登上火车,陆续返乡。
二、思考
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xx县的努力,从4月29日起至6月11日,共有176名民工的拖欠工资合计170.576万元被追回,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保障。但在整个执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疑难,暂时还无法回避和解决。
(一)违法行为发生地执法部门管辖存在障碍。依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行政执法部门管辖,xx县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可依法对拖欠民工工资的项目部进行处罚;但是,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监察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管辖。本案用人单位项目部作为二级法人,应依法承担拖欠民工工资的法律责任,可是项目部在四川省岳池县境内,xx县劳动监察部门虽是违法行为发生地的执法机关,但不是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执法机关,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法规规定,没有法定管辖权,从实际情况来讲,也不可能直接到四川省境内开展执法活动。这样,违法行为发生地的xx县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该违法行为的监管就出现了管辖障碍,不能依法采取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措施,民工拖欠工资不能依法予以强制追回。因为执法手段过于单一和软弱,仅靠宣传、劝告和协调,毕竟不能有效地解决所有问题。
(二)制度存在缺陷。国家电网工程没有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一旦出现工资拖欠问题,不能有保障地及时支付拖欠工资。
(三)缺乏全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联动平台。由于没有全国性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平台,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疑难和障碍时,信息不能互通,工作不能联动,执法障碍不能迅速消除,不能有效制约须承担责任的企业,工作效率和质量得不到提高,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能及时有效的予以保障。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今天,在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过程中,绝对是一个遗憾。
三、建议
(一)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法律法规体系。有关立法部门应针对法律法规中的模糊地带或冲突,及时予以修订和完善,清除执法障碍,使其更有操作性和实践性,便于监管部门严格执法,依法办事。
(二)尽快建立国家电网工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增多,尽快建立电网及其他领域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迫在眉睫。这一点,可以参照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的有关制度,一旦遇到类似问题,可动用保障金支付农民工工资。
(三)建立全国性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平台。企业不管在哪里违法,监管部门都能快速反应,予以制约,促进工作联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对违法企业施以高压态势,便于采取更加有效的惩治举措,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更加有效地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二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调研报告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调研报告
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完成好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一历史性命题,就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工作路线,使自身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充分认识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性。“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群众利益无小事。若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或者维护不好,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就会出现甚至被激化,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和决策的基础,增强党对人民群众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吸引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和率领人民群众投身到建设和谐社会的事业中来。
一、基本情况
桦林乡位于大通县东北部,距县城14公里处,总面积20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975.8亩,全乡辖区内有14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主要居住着汉、藏、回三个民族。共有3286户,15181人。党员453名,其中:女党员94名,占21%,少数民族党员299名,占66%。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工作来增强群众的维权意识,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此我乡充分利用广播、报。
段,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才是最终目的。基于以上认识,我乡认真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面加强了信息员的培训,增强了情报信息工作的针对性,密切注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加强了对重点问题如土地流转、住房建设,整村推进项目,家庭暴力、婚姻家庭、农村宅基地,农村民政救灾物资发放、农村残疾人生活因病因资等问题而引发的不安定因素的关注,加大了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力度,对排查出来的各类民间纠纷,如土地承包等问题产生的纠纷,乡党委、政府派专人进行调节,做到了矛盾不化解,调解员不离户。还会定时定期派干部下村了解民间矛盾,发现问题会及时进行调节,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充分发挥乡综治委、派出所、乡司法所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司法调解工作和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治保、调节组织建设,做到了大矛盾不上交,小矛盾不出村的矛盾化解机制,优化了综治环境,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加大监督力度,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没有群众的监督就没有公平公开,也就不能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为了更好的保障群众工作的顺利展开以及群众的合法利益,我乡通过以下举措来加大各项工作的监督力度。一是认真开展信访工作,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情况。按照“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建和谐”的要求,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信访工作原则,建立健全的信访工作长效制度,健全和完善乡、村两级信息报送工作,确保信息传递渠道畅通,及时、准确、全面、有效地报送信访信息,特别是涉及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众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按规定及时报告并超前做好工作。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把督查督办工作贯穿于转办交办、责任落实、问题解决、结案反馈的全过程。二是落实督办检查制度。由乡纪委牵头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坚持为民办实事每周一报制度。为了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坚持对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实行常态化管理,对党员干部日常工作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作为村级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求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三是加大执行力度。对于不认真履行职责、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不及时解决而引发重大事件和造成恶劣影响的党员干部,要求一律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对在政风行风建设上出现严重问题或发生严重案件的工作人员,在行风评议和责任制目标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还要给予其一定的警告处分。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非公组织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中的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且呈现出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是土地流转承包等问题给维权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虽然政府工作人员对各项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进行了全面宣传,使得党员干部等对群众维权工作意识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开展各项工作的期间还存在自身建设参差不齐,各项制度建立不够完善、整体工作缺乏规范性等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群众文化素质较低,维权意识不高。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思想认识都有所改变,但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原因造成很多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综合素质较低,对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认知上存在理性偏差,以上的这些因素使得群众遇到矛盾往往不通过采取诉讼和上访的形式解决,更多的则是通过私下调节的方式解决,导致有时不会正确的运用法律法规等知识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利。
(二)村干部对群众维权工作重视不够。
一部分村干部在群众维权工作的问题上,思想认识水平不高、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对法律知识和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的宣传认识上的不足,很多村干部都认为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软任务,搞得好坏无关紧要,认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放过资料,讲过课就完成了任务,没有真正去考虑这项宣传工作到底使村干部对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了多少,进而影响了维权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制度执行不到位,维权保障力度较差。
近几年来,政府通过各种教育培训,使得乡、村干部对各项政策、制度的执行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少数乡、村干部对各项政策、制度的理解仍存在偏差,甚至出现利用政策、制度中存在的漏洞来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最终导致群众合法权益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四)部分农村基层民主变形走样,维权呈现空白。
目前农村一些地方民主选举流于形式,缺少民主监督,更谈不上民主管理。由于一些农村宗派家族势力严重,个别人员通过非法手段拉选票,民主选举被严重扭曲,村委会选举中存在严重的贿选情况,为日后的村干部腐败埋下了伏笔。
第三篇:关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调研报告
关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调研报告
农民工,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后,解脱了土地束缚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在农村中保留了土地和户籍,转移到非农产业,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特殊群体。重庆市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新兴直辖市,农村人口多,山地坡地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多,是重庆的市情所在。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结合重庆实际,在组建农民工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当前我市农民工的基本状况
农民工是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产生的,并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而不断发展。当前,我市农民工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有:
(一)数量规模:人员规模庞大,地域分布广泛
截止2005年底,重庆市共有农民工650万人,其中300万人在市内工作,350万人在市外工作。他们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主要聚集在东部、南部沿海发达城市和中西部矿产资源型地区。农民工已渗透到各个行业,尤其从事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目前,我市农民工仍以每年40万人的速度递增,已成为与我市职工队伍数量基本持平的就业群体。从个例看:我市的云阳县有总人口127万,农村人口113万,占89%。农村劳动力58万,年新增2万。全县农民工达23万人。石柱县有农业人口44万,外出务工8.5万,占全县农民人数的5.2%,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21.5%,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21%。
(二)个体特点:青壮年龄居多,文化水平偏低
农民工的年龄构成一般在18—50岁,平均年龄在29—30岁,平均受教育程度为7.5年。据万州区统计,该区农民工在区外务工的有276660人,而外来务工人员为88562人。这些农民工年龄均为18—50岁,以青壮年为主,40岁以下的占90%。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占农民工的7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1.3%。35岁以下的务工人员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0%以上,无职业技能者占41%。
(三)分布状态:血缘、地缘相连,行业分布集中
农民工外出务工多为自发组织、无序流动。从就业方式看,一是亲友和同乡介绍工作岗位,大约占75%;二是在劳务市场寻找工作岗位,大约占25%。同时,因政府组织的招聘会用人单位招工要求高、条件苛刻,少有农民工问津。以黔江区为例,该区共有农民工10万余人,有序输出的仅为4161人。近年来,由于一些部门的要求,加之用人单位为规避一些用人过程中的矛盾,通过劳务企业中介,以劳务派遣的招工方式在逐年增多。其实,也是实行的“劳务企业+包工头”模式,目前看来仍为亲友同乡介绍的翻板。
我市农民工的分布状况,以具有代表性的九龙坡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主要分布于建筑、服务、制造、零散用工以及个体工商户等五大行业。其中:建筑业占38%,服务行业占27%,制造行业占8%,零散用工占4%,个体工工商户及其它占23%。建筑业是我市的传统行业,十年前我市的农民工就有“百万大军”的说法。现在市内建筑企业的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90%以上。在制造业中的农民工,据国防军工系统调查,目前使用的2030名农民工人中,主要通过亲友、同乡介绍,少数为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招聘。主要分布在铸造、机加工、仓储、物业等部门,主要从事铸造、车工、油漆、搬运、清洁、绿化和基建维修等脏、累、苦、险和简单体力劳动为主的工种。
从年龄和岗位的联系来看,男性农民工中35岁以下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较多从事制造、物管等对形象、技能、知识有一定要求的岗位;35岁以上的则以从事建筑、工厂临时工等体力、勤杂岗位为主。女性农民工以30岁为界,30岁以下的多在商贸、餐厅、娱乐等行业从事服务工作;30岁以上的则以从事家政服务员、城市环卫工人等岗位为主。
(四)工作生活:脏累苦险都干,城市边缘游走
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较低,对高层次就业岗位的选择余地较小,而且以非正规就业途径为主。绝大多数只能从事临时工、承包工、劳务工等技术含量低、脏累苦臭险等工作。重庆的农民工生活条件艰苦,普遍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据万盛区的调查显示,一些企业在安全不达标的情况下依然要求职工坚持作业,按要求配备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单位不到总数的30%,而配备了劳动安全防护用品但不达标的占80%。
在城乡之间,既不能享受当地的民主权利,也不能参与务工地的民主政治事务。成立了农民工工会的企业,农民工的工资政策基本兑了现。在私企里,都是老板说了算,农民工只有绝对服从,没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概念。
(五)分配保障:收入普遍偏低,工资拖欠难免
农民工的收入按工作强度、技术要求、个人能力的差别,从400元至3000元不等,大部分月薪在700至900元之间。10%的农民工没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水平,95%的农民工没加班工资,解除劳动关系也没有任何经济补偿。8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种保险,95%的农民工无带薪休假,工伤和职业病发生率钧比较高。农民工工作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有的多达15至17小时。生活开支一般每月在300至600元之间,开支水平与人口数、子女上学有很大关系。农民工薪资发放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从事临时工作,一般在完工后一次性发放,但可预支少量费用作生活费;二是从事相对固定的工作,如建筑行业每月发放一部份生活费,年末或工程结束后再发放剩余部份;三是从事工厂及服务行业工作,一般按月发放,但会以各种方式扣留一部分保证金。据南川市调查,每年上工首月,一般只借给农民工生活费,第二个月开始实发工资。服务业常常以服装押金为借口,扣留一部份工资。现在,明目张胆的拖欠工资的情况减少了,但少量企业对拖欠已经习以为常了。企业主普遍反映,不压点工资在手上,农民工就会产生“这山望见那山高”的念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大家都不认识,情不留人钱留人”。
没有奖金、住房公积金、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也没有法定的假日加班工资。农民工很少有劳动合同意识,大家不愿签,是因为觉得这样可来去自由。老板不愿签,是因为不愿承担责任。企业想方设法逃避参加保险,以降低企业成本,农民工想方设法拿到现钱,以达到工资落袋为安的目的。建筑行业大多由单位购买了商业性质的意外伤害保险,主要是认为价低、方便、实惠。
二、当前农民工权益维护状况
把农民工团结组织起来并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于加强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发挥工会在参与社会事务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权益尤其是劳动经济权益的维护工作。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听取农民工问题的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市政府经过深入的调研,制定了《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和服务管理办法》。
重庆市的市情也决定了重庆市的工会工作要充分兼顾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点。在确立重庆市工会工作的整体布局时,要把工作对象的着力点放到农民工身上、把维权的切入点放到农民工群体,把工会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着重点放到农民工的整体和谐上。切实把进城务工的农民组织起来,加入工会组织,并进行有序的教育引导、培训帮扶、权益维护,不仅拓宽了工会工作的路子,为地方工会的发展找到了活力发挥的源泉,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正是工会工作与地方工作大局的融合点和着力点。
一是抓组建。联系实际、创新机制,把广大农民工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到2005年底,全市乡镇(街道)实现了农民工工会的全覆盖,部分区县已建立起了村级农民工工会(分)会;全市共发展了约110万进城务工的新会员。同时,突破了依托单位建立工会的组织模式,对组织流动、分散的农民工加入到工会中来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二是抓典型。形成农民工组建、教育、培训和管理的工作模式。不断探索建立教育、培训、关爱、组织和管理农民工的有效机制,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保证企业发展、维护企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程来抓,用爱心凝聚人心,善待农民工,构建起企业和谐氛围。我们推广了广厦重庆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善待好、组织好、教育好、管理好”农民工的“四好”经验和做法。即:善待好——建民工之家,让农民工真正融入企业,构建起企业和谐氛围;组织好——建民工准入制,让农民工在企业的各种组织形式里生产、生活,实现农民工、企业双保障、双提升;教育好——建民工夜校,搭起农民工转化、提升平台,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管理好——建三级管理制,创新管理模式,造就一支有组织、守纪律、有技能、讲文明的产业工人新队伍。
三是抓维权。走农民工自发维权、工会维权、联动维权和城际工会协助维权的路子,不断探索建立农民工的社会化维权机制。
三、当前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一)当前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的主要工作和问题
重庆市从2003年开始建立农民工工会和发展农民工加入工会的工作。先后制定了符合重庆市及区县特点的农民工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的工作规范。对农民工工会的组建方式、程序、管理体制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进城务工会员的权利义务、入会程序、维权程序、输出(输入)地双重会籍管理的方法和会费缴纳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积极向同级党组织汇报,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并依托区县、乡镇(街道)、村(居委)的行政管理组织和主管单位,建立农民工工会联合会(分会)。推行农民工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的目标责任制,建立定期向区县党委通报制度等措施,强化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努力形成社会化的建会格局。
总体来看,我市在农民工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上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成效明显。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重组建轻稳固,有框架无活动。主要问题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工会组织为农民工所做的维权工作力度不够,缺乏影响力和号召力。三是各级工会,尤其是乡镇(街道)工会缺乏干部编制,工作经费数量不足且不固定,开展工作难度大。四是工会干部履职难。五是乡镇(街道)工会组织架构建成后,多数未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形成农民工权益维护机构。六是工会自身组织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当前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维护方面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民工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集中在五个方面:劳动报酬得不到保障,随意拖欠和克扣工资现象严重;用工管理不规范,普遍不签或不知道签定劳动合同;生产生活无保障,人生安全有隐患;社会保障不健全,自我保护能力差;生活水准低,文化生活一片空白。
权益困境——权益缺失和权利侵害,在农民工中普遍存在。作为廉价劳动力,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的现象并非个案。在日渐增多的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中,农民工的劳资纠纷、工伤保障等案例占有很大比例,对于超时劳动和试用期侵权的隐性劳动侵权问题还没有得到普遍关注。管理部门往往只看厂房不看人,只看挂图不问岗。除群体性大伤亡事故和人生安不全事件由政府出面维权外,对个人和不涉及人生安全的事件,几乎没人为农民工提供维权服务。
保障困境——无论是在输出地还是在输入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都十分滞后,工伤、医疗、失业、养老保险覆盖面都很低。绝大部分农民工都是在保障缺失的情况下,从事着相当艰苦甚至高危险的工作。对职业病的危害的无知,使本来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民工,在中毒甚至身亡的情况下,还认为是感冒、头痛、贫血等疾病。一些高危企业往往在职业病潜伏期解除合同,不续用,不返聘,从而达到逃避责任的目的。
经济困境——工资低收入与就业高成本,是农民工经济困境的典型表现。农民工一般实行单一的计件或月工资,没有正式职工的各类附加收入,以及城市教育、公共卫生、社保、住房等二次分配,使农民工的实际收入与正式职工相差甚远。除此之外,农民工尚有旅途开支、暂住证件、租房和医疗等,构成比远远高于市民的就业成本。
就业困境——农民工就业多处于劳动密集、价格低廉的低端行业,从事领域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采掘业、建筑业等技术含量低、市民少有问津的行业。这些行业的进入门槛低、供大于求,就业岗位很不稳定。部份企业尤其是小经营户与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多是“口头合同”、“一边倒合同”、“霸王合同”,农民工只有单方面的义务,没有相应的权益。个别雇主违规制定劳动管理制度,成为惩罚民工的依据。有的民工辛苦工作一年,到年末却分文没有,要告状又缺乏依据。每到这种情况,要么忍气吞声,要么采取极端行为,导致犯罪案件的不断发生。
精神困境——农民工游走在城乡的边缘,脱离了农村,但融不进城市。既不能享受当地的民主权利,也不能参与务工地的民主政治事务。在成立了农民工工会的企业,农民工的工资基本兑了现,对农民工来说已是大喜过望,一般不再奢望参与企业、实行民主管理了。在私企里,都是老板说了算,农民工只有绝对服从,没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概念。受访民工50%不愿把户口办到城市;自卑心理严重,对市民缺乏信任。农民工总体比较关注实际利益,最关心稳定的收入和税费减免,最希望政府做的事是平等的待遇和合法的处理,最需要的服务是培训、维权、子女教育。而这一切涉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课题,都面临着城乡间的巨大差别,几乎在短时间都难以解决。
由于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不高,对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效果尚不明显。一是农民工自身认识不足、自觉性不高。二是政府投入不足,定点机构积极性不高。三是培训机构发展缓慢,生源得不到一定的组织体系的保障。
四、当前制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主要原因分析
1.在政府管理、监察与服务方面,监管力度不够是成为滥收费、滥罚款、滥摊派的主要对象。
农民进城经商手续多、收费多、卡拿多,以及搭车收费、变相收费等,都极大地挫伤了农民进城就业的积极性,加大了城乡隔阂。同时,目前尚未形成健全的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和完善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对农民工的组织、管理、服务、维权等管理体系有待健全。农民工难免在城市间无序流动,造成更高的打工成本。目前,工商、公安、建委、教育、计生、劳动等部门都围绕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制定了不少具有积极意义的意见和措施,并取得了好的成效。但各自为阵,互不通气,缺乏整合,重复登记。一些本该由劳动部门仲裁的劳务案,由于推拖,最后成为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也影响了对农民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在农民工自身素质方面,来自农民工自身的局限也是农民工权益缺失的重要原因。
巫溪县总工会在调查中发现: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村人口长期在落后封闭的山村生活,形成了各种相互牵连,相互依存的社会观念。人们不愿为一些权利纠纷而严格依法处理,伤及这种社会关系。倒是愿意放弃一些权利,赢得一些情理,以改善同周边的社会关系。这种传统意识,使适应工业社会的民工既不能以传统方式保护好自身利益,也不能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民工权益保护的经济动因是打不起官司,输不起时间。从劳动争议的解决到拖欠工资的追讨,如通过正当途径解决,历经时间很长。民工的标的一般在几百到几千元之间,除涉案较大的工亡案件外,很少通过仲裁和诉讼程序解决。法律救济的高成本使民工理性地回避事后救济。这种恶性循环必然导致民工权益保护状况每况愈下,两手空空就业乏力。
3、农民工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基本没有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微乎其微,就业渠道狭窄,在劳动力竞争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不能满足企业对熟练技工的需求。
培训工作虽已起步,但效果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不到位,担心受培误了挣钱;二是经费投入不足,定点机构培训积极性不高;三是培训机构发展缓慢,设施、场地、师资力量均严重不足,在生源上得不到基层政府的支持配合。有的企业以试用为名盘剥农民,试用期结束后,就借口走人。打骂、搜身、限制人身自由等屡见不鲜。农民工往往觉得工作难找,常常忍辱负重,对于各种无理要求不抵制、不申辩,致使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
五、关于工会协助党和政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真正抓出成效的措施与建议
1、积极协助推动建立完善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
工会要协助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列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到全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建立起保障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安全和规范的劳动关系为前提,重点解决收入分配、防止拖欠和解决低收入问题,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欠薪报告公示、工资支付监控、工资正盛增张机制。在劳动安全卫生上,健全企业全面负责、安全承诺、市场准入、安全信用评价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以切实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保障落实进城务工人员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选举和被选举权利、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权利、劳动权利和受教育权利等。可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考虑进城务工人员的代表。、明确工作重点,改进和创新组建方式,建立和完善组建农民工入会长效机制,扩大工会工作对农民工的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对农民工的凝聚力。
农民工组织模式亟待规范,应是一种由输出地发展,“社区+企业”的管理模式。即从村抓起,由村工会统一登记造册,核发会员证。协助政府有组织地、整建制地输出,完善指导和维权的工作。在输入地,凭会员证接转组织关系,对成建制引进的农民工,或有工会组织的企事业单位,组织关系归企业工会管理。零散用工归属社区工会管理,社区暂未建工会的,归区县工会直管,接收单位不得拒绝接收。用人单位无工会组织,由县(镇、乡)总工会接转,并将其划转到具体的基层工会管理或代管。建立乡镇(街道)总工会,重点将农民工纳入工作范围和议事日程,落到实处。不断探索建立符合重庆特色的农民工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模式,创新农民工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积极倡导采取适应农民工群体特征的工作方法。在对容纳农民工较多的系统、行业和基层工会的考核时,把农民工加入工会的工作做为主考指标。将农民工的会员发展工作作为城区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自身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农民工入会率未达85%的基层工会,坚持各类先进评比的一票否决制。推广民工夜校,加强了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让农民工既有城市生存、生产的知识技能,更有文明社会的道德法制观念,促进农民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也较好地解决农民工的8小时以外的管理难题。
3、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是通过劳动安全健康教育,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积极鼓励农民工勇敢地站出来,理直气壮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以乡镇(村)农民工工会为依托,有组织的鼓励培养基层农民工工会维权。依托乡镇的司法所建立农民工权益维护的工作机构,建立农民工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绿色通道,将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纳入全市的法律援助体系。依托地方驻外农民工办事处建立农民工综合维权服务机构,并有效地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就业、劳动工资、劳动保险、劳动保护等权益维护事宜。三是有效地整合工会内部资源,充分利用工会全国一体的组织网络,通过城际间工会组织的力量,为输出地农民工提供维权途径。通过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周边县市工会合作,定期通报情况,代为解决农民工维权事宜,不断完善提高工会的维权能力。四是充分发挥工会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推进社会各方对农民工问题的关注与支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对政策法规、典型案例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有力的舆论氛围。
(四)以维护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的具体事项为抓手,切实为农民工办实事,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
制作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劳动合同范本,建立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台帐,重点以解决劳动经济权益的热点问题。着力手为农民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规范对劳务企业的管理,避免劳务企业在包工头之上形成一个新的盘剥阶层;综合运用政府在管理、监察与服务方面的职能,整合政策、程序,将对农民工的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区县、乡镇(街道)政务大厅的一站式服务项目,一次性予以解决。广泛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对农民工做好矛盾化解、疏导和教育工作;引导农民工积极参加“创争”活动,帮助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五)整合工会资源,做大做强“关爱民工,共筑和谐”系列活动,将其打造为“送温暖工程”一样的品牌。
去年以来,我市集中部分行业开展了“关爱民工,共筑和谐”系列活动。目前,在市建设系统直管的100多家企业和20余个区县广泛开展,并向工业、交通等行业延伸。这一活动因其主题鲜明、影响广泛、易于操作,受到党政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工会具备广泛的工作网络、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通过开展“关爱民工,共筑和谐”系列活动的实施,切实通过全会的积极行动,在全社会营造起劳动者是一家,共建和谐奔小康的氛围。
第四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研报告
市总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市总工会的统一安排,9月份法律部在市总工会党组成员、调研员王金英的带领下,分别深入县区企业,通过召开企业工会主席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职工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全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共调研系统工会1个,企业26家,其中国有
及其控股企业5家,非公有制企业21家。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在调研企业中,全部签订
劳动合同的23家,签订率90% 以上的2家,部分签订的1家。
(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在调研企业中,能够执
行国家法定八小时工作制的23家(不包括企业一线职工执行计件工资),工作时间在8-10个小时的3家;每周休息2天的13家,休息1天的10家,不确定或者不休息的4家;能够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的17家(企业车间一线职工执行计件工资的多数不执行),按照正常上班支付工资的9家;国家法定节假日能够休息的18家,部分休息或根据职工需要休息的7家,不休息的1家;能够实行职工带薪年休假的8家,部分休假的3家,不实行的15家。
(三)工资收入情况。一般职工月工资收入在600-800 元的8家,800-1000元的11家,占42.3%,1000-1500元的7家,占57.7%;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低于1000元的7家,占26.9%,1000-2000元的14家,占53.8%,3000元左右的5家,占19.2%。
(四)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签订情况。在调查的企业中签订集体合同的20家,签订率76.9%;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17家,签订率65.3%,通过签订工资集体协议职工工资有所增长的10家,其中浚县环燕公司增长了20%,没有变化的7家;鹤壁天章公司虽然没有签订工资集体协议,但职工工资也增长了15%。
(五)职工代表大会建立和厂务公开情况。企业建立
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的实行厂务公开企业18家,没有建立的8家,建制率68.2%;建立比较规范的7家,规范率27%,不够规范的19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非公企业一线职工计件工资工作时间较长。在调查的企业职工工作时间中,多数企业都能够执行国家规定的八小时工作制,但企业一线职工尤其是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由于大多都采取计件工资制度,职工的工作时间不好确定,工作时间相对较长。2.每周休息时间不够。在调查中近半数企业职工周休息时间达不到2天,其中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大多休息1天,有的甚至不休假。
3.职工带薪休假落实难度大。在调查的国有企业中,大多能够实行带薪年休假,而在非公有制企业多数不能够执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4.职工加班加点工资执行情况不好。在调查中,虽然多数企业能够按照规定支付加班加点工资,但多数非公有制企业车间多数实行计件工资,在很多企业认为计件工资不存在加班加点,不执行加班加点工资标准。
(二)职工工资收入情况
在调查企业中,多数企业以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企业发放职工的工资标准。虽然一些员工月工资1000多元,但多数都包括加班加点工资,而不是法定工作时间的工资。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执行以后,多数企业都能够进行调整,达不到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了最低工资标准,原来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也适当进行了提高。如市金茂建设公司(原市建公司)、东昇制果、浚县粮库、鹤壁黎原电工、浚县粮油公司、大用公司、朝歌纺织、河南绿佳牧业市水务公司等单位普通职工工资都不同程度地增长了100-250元,市建设集团机关平均增长300元左右。即使个别单位没有达到最低工资标准也正在进行调整。如市热力公司共有职工160多人,现在是淡季全公司低于最低工资标准800元的100多人,现在正在拿工资调整方案。
(三)职工代表大会
1.职代会制度规范率偏低。在调查的26户企业中,虽然有68.2%的企业建立了职代会制度,但建制较为规范完善的仅有27%,不到企业的三分之一。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职代会制度,但一年都不召开一次会议,职代会制度形同虚设。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职工代表大会工作了解不深,知之甚少,程序简化,很不规范。
2.职代会会议质量不高。在召开的职代会中,多数企业和会员代表大会、总结表彰会议合并召开,职代会的程序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会议质量不高。如有的召开职代会前,不事先通知开会议题,不征求代表对会议内容和有关问题的意见,工作流于形式。3.职代会的职权落实难。有的企业对应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不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而以企业的决定、制度、规定等方式下发执行,以种种原因绕过职代会这一法定和必要的程序。
4.部分职工代表素质偏低。提案中针对性不强、可行性不高。有的代表存在着不能或不敢坚持原则现象,明知某一部分,某个问题不符合有关政策规定,不符合企业实际和大多数职工的利益,因迫于种种压力,在审议时不愿或不敢提出反对意见,违心举手通过。
(四)集体合同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主要是存在存在“三化”现象:即文本格式化、程序简单化、内容模糊化: 1.文本格式化。不少企业工资的集体合同文本照搬照抄上级工会制定的合同范本或法律条文,在体现行业特色、企业自身特点等方面还有欠缺。2.程序简单化。部分企业的协商过程基本被忽略,如只是由工会主席与企业行政商量确定,协议草案没有经过职代会通过,也没有报上级工会和劳动部门审查备案,对合同的实效性产生影响;多数企业是企业劳资方拿出草案,然后让企业和工会主席签一下字,而没有进行协商。企业工会干部对工作也不熟悉,政策也不太懂。3.内容简单化。部分企业签订的工资专项合同,只写明了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的增长而增长,对于增长的幅度、奖金、补贴等都没有写清楚,操作性和参照性不强,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五)出现许多漏管企业。
在调研中发现,由于产业工会、行业工会和市总直属企业工会与县区工会区分不够,出现了一些你管你的,我管我的的漏管企业。比如:区属中小学校、医院等单位,归市教育工会管,区工会是否管理;建设、公交系统下属企业,系统工会管理跟不上,区总工会又不管理,出现漏管。
三、建议及打算
(一)建立职工维权联系点,加强工会维权工作力度。1.明确维权内容,集中开展活动。每年集中两个月的
时间,在全市普遍开展一次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主体的职工维权活动,加大工会维权工作力度。
2.开设职工维权信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广三矿
“信箱”维权工作模式,设立职工维权信箱,听取职工意见建议,建立职工利益诉求合理表达机制。
3.建立职工维权联系点,定期研究职工队伍现状。建
议市、县(区)两级工会从主席到每位工会干部都要联系一个企业,每季度最少到联系企业调研一次职工权益维护情况,写成出面报告,统一汇总形成全市职工权益现状调研报告,倾听职工的意见,反映职工的呼声,做好党委和政府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4.探索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体、工会运作的维
权工作机制。需要建立几项制度:一是建立定期向市委、政府汇报工作制度;二是建立和政府职能部门、沟通查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信箱维权的领导批办和责任人承办工作制度。
(二)建立工资集体协议草案请示报告制度,加大工
会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力度。
1.明确签订时间。企业工资集体协议每年签订一次,把每年的3月份作为集中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对拒绝或变相拒绝企业工会发出的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不按期响应工资集体协商要约等行为,县(区)工会要及时介入,依法下达整改建议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
2.规范协商程序。签订企业工资集体协议不能简单由
工会主席与企业行政商量确定,协议草案既没有经过职代会通过,也不经劳动部门审查备案,又不对职工公开。要克服工资集体协商“程序简单化”现象,从发出协商要约、产生职工代表、召开协商会议、形成协议草案、提交职代会通过,到劳动部门审查、上级工会备案以及向全体职工公开等程序,要严格按照鹤政2008【48号】文件要求,规范运作。其中,在确定职工方协商代表时,上级工会组织要派一名工资协商指导员担任企业职工方一名协商代表,参与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3.规范完善文本。要克服部分企业工资集体协议“文
本格式化”、“内容模糊化”倾向。工资集体协议文本不能只是照搬照抄上级制定的合同范本或法律条文,要体现不同企业自身特点;工资集体协议内容不能既没有数字又没职工工资增长幅度,奖金、补贴内容笼统模糊,要有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增长而增长的实质性条款,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要坚持以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以职工实际收入增长与企业发展同步来衡量工作成效,努力将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成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平台。4.加强上级工会指导力度,要解决职工与企业在工资协商中“地位不平等”、“力量不均衡”、“素质不匹配”、“信息不对称”等突出问题,切实加强上级工会的指导力度:一是企业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要主动向上级工会汇报,自觉接受上级工会的领导;二是对提交职代会审议的工资集体协议(草案),企业工会要向上级工会请示报告,上级工会不同意的不得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三是逐步探索上级工会代表签字制度,在签订企业工资集体协议时,上级工会要派代表参加,职工方协商代表除企业工会主席签字外,还要有上级工会代表签字。
(三)建立职代会会前会后报告制度,把职工民主管理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1.全面理解职代会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职代会是落实职工维权的主要载体;二是职代会是工会惟一写进《宪法》的工作制度,是多年来我国探索形成的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也是《企业法》、《公司法》和《劳动合同法》明确要求推行的一种最基本的民主管理制度,是我们工会工作最具有权威性的有力武器;三是由于职代会在企业工会工作中是层次性最高的工作;四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
2.建立职代会会前会后报告制度。在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如果要让一个实际上受企业经营者领导处于弱势地位的工会主席代表职工在企业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履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职代会的作用,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加强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必须建立职代会会前会后报告制度,实现企业职代会上升一级维权。7月份,省总工会下发了《河南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建立健全职代会会前会后请示和报告制度。切实发挥上级工会对所属企事业单位职代会的指导监督作用,企事业单位工会或职代会筹备委员会(小组)于会前15天向上级工会组织报告召开职代会的相关情况。会后7日内企事业单位向上级工会送交职代会书面报告。市总工会也转发了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企事业单位比较重要的职代会,上一级工会要派人参加,指导监督企事业单位职代会的召开情况,确保职代会召开的质量。凡没有按照规定向上级工会请示报告的,一律不得评为合格职代会和先进职代会。9月15日《河南工人日报》刊发了开封市总工会率先在全省实行职代会会前会后报告制度,有效地维护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他们的做法值得我市借鉴。
(四)推行下属企业工会每年向上级工会述职制度,实行上级工会对下级工会的年终目标考核。
每年年底,下属企业工会向上级工会集体述职,上级工会听取下级工会工作汇报,查看相关资料,评定优秀、合格、不合格档次,实行目标考核,年终统一评比表彰。
(五)澄清底子,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堵塞漏洞。对于全市企业,那些由市总工会直管、那些由产业工会直管、那些由系统工会直管,那些由县区管理,要一一澄清底子,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堵塞漏洞,消除空白点。
第五篇:关于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调研报告
关于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调研报告
--科左后旗地方道路管理段工会 孙忠玲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在劳模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更好地促进女职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我们重点对**市科左后旗交通运输系统下属3个二级单位(旗公路管理段、旗地方道路管理段、旗运输管理所)进行了调查,科左后旗交通运输系统共有职工648名,其中女职工147名,我们共走访工会干部、管理人员、一线职工、未婚和已婚各层面女职工40名,调查以座谈、问卷的形式进行,现将情况归纳如下:
一、女职工组织建设情况
1、组织比较健全。这三家单位都有工会组织,有女职工工作者,都成立了女工委员会、劳动保障监督委员会、法律监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且科左后旗地方道路管理段女职工占委员总数的70%以上。有的还制作有工会工作展示板,组织机构、工作制度、组织职责全部上墙。
2、没有侵权现象。从调查情况看,这三个单位都能正常运转,效益较好,工资都能正常发放,没有发现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现象,也没有劳动争议案件和上访案件发生。
3、注重劳动保护。这三家单位都属无毒无害作业,比较重视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天气炎热的夏天,女职工在劳动时都能享受降温待遇,特别是地方道路管理段夏季有解暑茶和白糖,基层道班有太阳能,劳动一天后女职工可以冲澡,在劳动时发有工作服、工作帽等。对待劳动保护和安全问题都能够执行劳动保障局和安全局的有关规定,无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女职工特殊权益维护情况
1、女职工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科左后旗交通运输系统各二级单位都签有集体合同、工资合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2、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集体合同及同工同酬情况
根据自身特点对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集体合同进行了充实完善,并且全部实现了平等就业和同工同酬。
3、女职工享受社会保险情况
为了确保女职工身心健康,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提升女职工幸福指数,均建立了困难女职工档案,并在旗总工会的组织下开展妇女健康体检活动,同时利用庆祝三八节为女职工缴纳女职工意外保险,节假日入户走访慰问等,真正把工会组织的关怀送到女职工的心坎里,从而调动了广大女职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4、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落实情况
所调查的单位均非常重视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规定,女职工的四期特殊劳动保护全部落实到位。
三、存在的问题
1、女职工自我保护意识较低,在走访中,绝大多数女职工不了解国家关于女职工保护的有关法规,不知道女职工特殊权益有哪些,怎样维护自身权益就更无从谈起,对签不签集体合同,对合同中有关女职工特殊权益保障等内容并不在意,认为无所谓。
2、合同内容不规范。单位签订集体合同率比较高,但合同内容不规范,涉及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保护内容不完善。
3、事业单位法律意识淡薄,不重视工会女职工工作,特别是对工会法、工会知识及女职工特殊保护的法规了解不多、执行不到位,认为只要不违背国家法律和政府政策就行了。
4、女职工生育保险覆盖面低。
四、形成问题的原因
1、女职工文化素质较低,缺乏法律维权意识。许多女职工对国家有关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利,无法判断自身的权益是否受到侵害,不敢提出合法正当的要求。
2、工会女职工组织发挥作用不够,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重视行政和党建工作,工会工作开展难度大,缺乏有力的法律制约机制和执法保障机制,活动经费没保障直接影响到工会工作的开展。
5、意见和建议
1、加大对女职工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广泛宣传,增强她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加大法律宣传和执法监督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和重视女职工权益保护工作的氛围。要继续把《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作为工会系统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形成尊重和关心女职工,自觉维护女职工权益的良好氛围。
3、加强对单位法人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工会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他们自觉保障女职工的权益和特殊利益的意识。
4、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女职工为经济建设作贡献的积极性。工会女职工组织要积极参与维权机制的建设,依法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加大宏观维护力度,积极参与涉及女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制订、修改工作和执法检查活动;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工会与行政联席会议、集体合同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等过程中,着力解决涉及女职工特殊利益的突出问题;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民主管理形式,进一步维护女职工民主决策、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权利。积极参与女职工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参与查处严重损害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侵权行为,努力做好女职工的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工作。
5、完善工会法人制度,经费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工会工作的正常开展。
6、关心困难女职工生活,努力为广大女职工办实事。工会女职工组织要深入基层了解女职工的困难,关心她们的疾苦,倾听她们的呼声,反映她们的意愿和要求。加强对困难和特困女职工的帮扶活动,努力为她们排忧解难。
总之,被调查的3家单位都能够正常运转,效益较好,能正常发放工资,严格遵守女职工四期保护有关规定,无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现象。企业工会组织也比较健全,女职工组织制度也比较健全,大都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同时将女职工专项合同作为条款写入集体合同。能基本落实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能够基本保证女职工享有三个月产假待遇,无怀孕期间开除女职工现象,在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全部发放,另外给予哺乳期女职工每天2小时哺乳假。工会女职工活动正常。
当前,工会女职工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工会女职工组织要突出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围绕工会工作全局,体现工会女职工工作特色,通过加大源头参与、整体维护的工作力度,促进女职工权益保障和劳动关系协调与稳定,开创工会女职工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