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善民生重在落实提纲
改善民生重在落实
霍山县委党校邓本霞
一、为什么要改善民生
(一)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
(二)改善民生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三)改善民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民生工程的内容
(一)什么叫民生工程?
(二)民生工程的内容演变
十二项(2007年)十八项(2008年)二十八项(2009年)三十三项(2010年以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
(一)新增3项民生工程
1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
(二)提高6项民生工程标准
1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2提高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标准。3提高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 4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5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补助标准。6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参保补助标准。
(三)调整5项民生工程内容
1调整农民工技能培训政策。
2合并增加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
3调整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项目政策。
4调整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
5调整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政策
(四)退出3个民生工程项目
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光荣院建设工程已按期完成目标任务,自2012年起退出民生工程;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自2012年起转入部门正常工作。
(五)继续实施19个民生工程项目
1.高校、中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2.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3.社会(儿童)福利院建设,4.校舍安全工程,5.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6.新型农民培训工程,7.城乡医疗救助,8.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9.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租赁住房保障,10.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11.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2.农家书屋工程,13.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14.政策性农业保险,15.农村沼气建设工程,16.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8.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9.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19项民生工程,继续按《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11‟1号)规定执行。
(六)工作要求
1强化政策落实。2加强资金保障。
3创新建后管养机制。4健全绩效评价体系。
安徽省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一月十八日
三、霍山县民生工程落实情况
(一)霍山县实施民生工程的做法
1.围绕四个到位,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2.围绕四个规范,夯实基础工作
3.围绕三度提升,营造良好氛围
4.围绕三个优先,保障资金到位
霍山县抓住“七个环节” 推进民生工程实施
1是强化组织领导。2是明确目标任务。3是健全工作机制。4是落实配套资金。5是加强规范管理。6是加大政策宣传。7是严格监督检查。
(二)实施成效
1.保障和改善了特殊群体基本生活。2.维护和促进了社会公平公正3.改善和提高了百姓幸福指数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要进一步强化工程调度。
2、要进一步强化协调督查。
3、要进一步强化财力保障。
4、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
(四)对策和建议
1.要进一步强化工程调度。2.要进一步强化协调督查。
3.要进一步强化财力保障。4.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
第二篇:和谐社会建设重在改善民生
7、浅析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改善民生是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使人民内部矛盾得到大幅度的缓解,才能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改善民生的目的意义
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继续推进,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只有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得更为顺利和健康。
2、解决突出问题的需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种种不平衡因素、不协调现象。例如,就业压力沉重;城乡、区域、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尤为脆弱;很多地方教育水平不高,医疗卫生体制落后,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依然存在;文化事业发展滞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如果我们只顾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不仅会加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而且经济发展最终也将难以为继。
3、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也是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一个强大动力。要真正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逐步理顺政府、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二、改善民生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1、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全社会参与
改善民生,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收入分配,扩大社会就业,加强社会管理等,要切实强化政府在政策、规划、投入方面的职责,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贵”和“难”的问题。
2、坚持尽力而为,要做到量力而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有不少新的需求和期待。我们一方面要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迫切需要且又有可能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每个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确保每个困难家庭学生不因贫困失学,确保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确保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使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成效。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要考虑到国家财力不能超前过急地要求,更不能举办劳命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那样,不仅不利于真正解决民生问题,而且会损害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3、要解决突出问题,要建立长效机制
民生问题是历史的、具体的、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的需求多样化,标杆越来越高,改善民生需要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例如,促进就业惠民、创业富民、社保安民,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要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增加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步伐,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以政府为主导不断扩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增加廉租房房源,让所有低收入家庭做到“住有所居”;要从人口老龄化的实际出发,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切实做到“老有所养”。与此同时,还要将一系列富民、惠民、安民的政策措施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切实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如建立公共财政对改善民生的正常支出机制,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企业职工工资报酬、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等,从根本上为改善民生提供制度保障。
三、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要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加快解决新形势下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
当前急迫需要解决的,一是提高统筹层次,解决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提高保险基金的互济能力,以形成保障制度内在的良性循环。二是加快研究农民工、农民的保险问题,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进而推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规范化、制度化,解决百姓的就医难问题。
二、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对社会保障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也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关注民生已成为全党的共识,社会保障体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认为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保障的公平。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建立收入分配跟踪监测体系,为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公正目标奠定制度基础。
第二,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社会保障是民安之策,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
第三,建立健全物价上涨与提高低收入人群补贴和保障标准的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收入分配是民心所系,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加大对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创造条件,加强对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窗口服务、康复、养老设施建设等方面公共投入,切实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质量。
3、完善社会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必须把完善社会管理作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第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
第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第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第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4、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这“两个比重”,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有利于增加广大劳动者收入,维护劳动者权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而改善民生工作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愿望的根本手段,是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工作犹如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两个车轮”,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促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第三篇: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围绕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民计民生事业,努力形成覆盖全乡、设施完善、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1)加强农村合作养老保险的推广普及力度,实现我乡全员参保。同时,积极探索推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失地农户养老保障政策,保障失地农牧民权益。
(2)保障城乡医疗保险稳定运行,不断提高医疗机构补偿比例。同时将更多的失业人员、残疾人、困难群众、贫困学生等纳入补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3)进一步提高我乡办学环境,改善教育教学条件。(4)改善我乡群众就医条件,对原有的医疗机构的硬件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改扩建乡医院。同时,深入推进基层医疗改革,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
(5)稳步推进富民安居和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全力实施牧民标准定居工程。积极稳妥地实施定居兴牧和安居富民工程,坚持散户集中、旧村改造、城乡一体化格局。
(6)有针对性地实施防渗改水工程,有效缓解农牧民用水难的问题,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7)进一步提高我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乡镇文化站全覆盖,为各文化站配备文化设备和体育器材;结合东风工程建设农家书屋;依托我乡县郊乡的地缘优势,结合节假日组织大型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第四篇: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证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改善民生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
(一)教育问题
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收入分配问题
分配是民生之源。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身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社会保障问题
社保是民生之依。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五)医疗问题
医疗是民生之需。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是最终衡量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准。
第五篇:改善民生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看我国加强民生建设的现实意义
王彬吉
2008081128
电气084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面临内忧外患,只能走内向积累型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其发展路径侧重于高积累低消费,依靠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这一发展路径在初期侧重于加快经济建设,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后,就应侧重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决定了其执政目标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党执政兴国的理念立足于民生,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着眼于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直接的就是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但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还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机制来调节利益关系。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今天中国的稳定已不再是由单方面的政府供给和控制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众生活的稳定,来自于社会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民生的改善。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因此,当今中国的发展路径的侧重点开始立足改善民生,是真正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作为目标,追求有利于人民的发展,其基础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让人民从发展中受益。改善民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民生“五有”目标实现得如何,是衡量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志。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