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研究性教案
音乐研讨性教案
长堰小学曹虎
课题:在欣赏音乐时,如何运用音乐要素来理解音乐作品的民族性 教学目标:
l、情感目标:对具有民族风格的中外民歌感兴趣,体验音
乐作品的民族性及艺术魅力。
2、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民歌与外国民歌的区别,了解民歌
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3、能力目标:学生能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中外
民歌,能从歌曲的旋律、节奏、音阶、调式等音乐基本
要素入手,简述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不同体裁的中外民歌,理解音乐的民族
风格一般是指音乐中所反映的某一民族历史形成的文化、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分析一首歌曲的民族风
格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
课前准备:
1、设声乐、器乐、舞蹈、中国民歌体裁四个课题组,并分别确定研究专题。
2、搜集相关文字、图片、乐谱、音像资料,加以分析研究并制作成多媒体研究专题资料库(完成以上两项工作约需三个星期)
3、制作多媒体课件
4、伴奏歌曲编配及学生示范演奏准备
教学过程:
一、自主体验(7分钟)
(一)学生演唱以下三个旋律片断:
〃〃〃〃〃〃〃〃〃〃〃〃〃
1、1=G4/42 32 6 66︱2 32 2-︱2〃5 1 76︱5--‖ 〃
2、1=C4/46 76 3 3 3︱6 76 6-︱6〃2 5 #43 ︱22︱3 27635︱6 ..---︱2 26 5 43︱2 b7-1︱2 16 5 24︱5 ...---‖
教师提问:
1、这三段旋律记谱相不相同?学生答:不同。教师提示:同一种民族调式的歌曲有三种不同的记谱法。
2、这三段旋律是不是同一首歌?学生答:是。若回答不是,则用“la”哼唱检验。
3、这三段旋律为什么是同一首歌?教师提示:三段旋律节奏、节拍一样,调式音阶结构一样、调式一样、风格一样,所以是同一首歌曲。
4、这首歌曲是中国歌曲还是外国歌曲?学生答:中国歌曲。是中国什么地方的歌曲?歌名是什么?学生答: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二)教师弹奏日本民歌《樱花》并鼓励学生用“头脑风暴法”设问:
1、哪一个国家的民歌?学生答:日本民歌《樱花》
2、这首歌曲的旋律听起来有些特别,为什么?教师提示:指挥学生看手势演唱,并在每个乐句的末尾稍作停顿,让学生感到五个乐句的末尾都落在4、7、3三个音上,并简要介绍日本的民间“都节调式”。
3、日本富士山、北海道、樱花、茶道、武士道、和服、军刀、日语等对日本音乐发展有何影响?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两首歌曲入手,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从第一步开始就要让学生明白音乐作品的民族性体现在音阶、调式、旋律、节奏、曲式等表现要素上,为学生提供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途经。
二、师生交流(5分钟)
1、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全世界有多少个民族?(5千多个)简要谈谈你所熟悉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及风土人情。
2、利用课件展示日本、意大利、英国等国家的美丽景观,以及中国蒙古族的“安代”舞及藏族的“锅庄”舞等民间舞蹈场面。
3、选择性展示声乐、器乐、舞蹈、中国民歌体裁研究组课前搜集的民族音乐音像资料
4、师生小结:全世界有五千多个民族,每一个民族有它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化特点、风俗习惯、性格爱好,所以他们的音乐有各自的民族风格,并且这些风格主要体观在调式、音阶,节奏、节拍、旋律、曲式等这些音乐基本要素上。全世界的民族音乐有一万多种。
三、听赏与探究(8分钟)
无论是器乐曲、歌曲,还是舞蹈音乐,它们都有各自的民族风格,下面我们主要通过中外民歌来体验和了解歌曲的民族性
(一)、欣赏外国民歌:
1、聆听个人创作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片断。教师提示:一是关于“谁是我的太阳?”的两种不同说法;二是强调意大利是一个半岛国家,这首歌××
3、师生讨论、总结:外国民歌概念特点为个人创作或集体创作或个人创作的具有民间音调的歌曲;影响以上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的音乐要素主要是节奏和旋律
(二)、欣赏中国民歌:
1、说一遍新疆民歌《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的两段歌词,要求学生迅速记住,歌词如下:
(1)那天我从你门前过,你正提着水桶往外泼。泼在了我的皮鞋上,满街的人儿笑呵呵。你啥话也没有对我说,只是瞪着眼睛望着我。
(2)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是因为你亲手泼上的。美丽的眼睛会说话,愉快的笑声多甜蜜。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是因为你亲手泼上的。
2、分句教唱歌曲的第一段,只教一遍。
3、让学生相互传唱,让学生体会到在歌曲的传唱过程中,由于是口传心授,可能词、曲会改变。
4、师生讨论总结中国民歌的概念特点:通俗易懂,口头流传,传播快,集体创作等等;音乐特点:旋律以大
二、小三度进行为主(五声性),结构较规整,曲式多为一段体。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三首典型中外民歌的聆听或演唱,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自己能初步体会出中外民歌的概念特点,体会到民歌的最初创作不是靠乐谱而是口头流传,并能从歌曲歌词、曲调、曲式、典型节奏等要素中体验到歌曲的民族韵味。
四、课堂习作,开放思维,揭示民歌与民族音乐的血缘关系(6分钟)
以下音乐引用了哪些民歌旋律或民族音乐素材?
1、听歌曲《小星星》主旋律教师提示:这首歌其实是引用莫扎特的器乐曲《法国民谣变奏曲》旋律。
2、听歌曲《我不想长大》主旋律教师提示:这首歌其实是引用莫扎特的器乐曲《第四十交响曲》旋律。
3、听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主旋律教师提示:这首歌其实是引用了中华民族器乐曲《彝族舞曲》旋律。
4、听歌曲《众人划浆开大船》第一段教师提示:这首歌运用了中国民歌号子音调。
5、听歌曲《祝酒歌》第一段教师提示:该曲吸收了维吾尔族手鼓和汉族锣鼓点的节奏,融会了新疆、西藏及江南民歌等风格各异的音调。
6、教师弹奏具有舞蹈特点的器乐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主题音乐片断。〃3 4 #5 6︱7 6 1 76︱6 6 #5676︱ 6〃6-︱〃3 4 #5 6︱7 6 1 76︱#5 6 5 4︱ 3〃3-‖
让学生随琴拍击节奏××××‖,教师提示:××‖。该曲采用了新疆塔吉克族的典型节奏7/87、播放舞蹈视频《大姑娘美》片段教师提示:该舞蹈音乐取材于东北“二人转”同名唢呐曲牌《大姑娘美》。
8、专业生示范演奏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主题旋律
演奏者简述:该曲主题取材于内蒙古、山西一带的民歌《城墙上跑马》,该曲分五段,在曲式、调式、速度、和声等方面有较细微的变化,表达了对亲人和故土的无比思念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民歌与器乐曲、舞蹈音乐有很近的血缘关系,民歌是民族音乐的源泉;越是民族的作品,越具有世界性;音乐作品的民族性不仅体现在艺术性的歌曲中,同时也存在于群众歌曲、军旅歌曲、电影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类歌曲中;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节奏、旋律等要素是影响音乐作品民族性的关键。
五、实践创新鼓励学生口头创作歌曲,去掉“不敢为”的心理(8分钟)。
教师鼓励:虽然我们暂时不能进行歌曲专业创作,但我们可以从民歌的学习中受到启发:如改编歌词、随口吟唱、同学间相互口传心授一两个乐句等等。
教师举例:根据中华民族体裁形式创编一句话
如“我今天好高兴”
·35 编为山歌:5666||
〃
我今
天,好高 兴 嘞
(抓住山歌特点:旋律高亢、悠扬,节奏较自由)32 2 1| 6 3 2 2 1| 6 32||
编为号子我今天那嘛
好高 兴那嘛· —— ·好高兴——·
(抓住号子特点:旋律粗犷有力、节奏较固定)
〃编为小调:我今天,好高兴 · ·
(抓住小调特点: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规整,结构较严谨)
学生即兴创编一句话练习:石门柑橘真是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民歌与专业创作歌曲的不同,提倡学生大胆创编歌曲。
六、问题解答:怎样把握音乐作品的民族性?(8分钟)
教师建议:在艺术实践中,要把握音乐作品的民族性,就是要抓住风格,而“细节”就是风格。如青海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中的两个变化音#
2、#1,在演唱时如果太过强调,即使你唱得很准,音乐也不美。在此处,应该用一种轻柔、羞涩的语气,把这两个半化音轻轻带过;又如扬琴独奏曲《川江韵》第一乐段的主题是一个号子音调,但这里又特别容易使人把它演奏成抒情的片断,如果是这样,那音乐就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就显得很肤浅、平庸。
学生练习:分析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节奏、节拍、旋律进行方向、曲式、调式、调性,并设计出该歌的演唱形式、舞台背景、灯光、服装、道具等表现方式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及音乐表现能力
七、课题组对本堂课小结(2分钟)
1、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与特点的重要标准是建立在音阶、调式、旋律、节奏、曲式等表现要素上的,而这些音乐表现要素与民族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2、理解音乐作品的民族性,还要注意积累素材,要多分析具体作品。
3、确定研究成果展示主要形式:一是四个课题组在下星期分别办一期手抄报,主要内容为民族音乐欣赏随笔或诗歌、散文、论文,发表对音乐美的见解;二是四个课题组在下节课时共同以班级音乐会形式汇报演出,演绎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
八、教师评语(1分钟)
欣赏音乐时能感受到音乐美,是一种幸福和满足,而不能感受音乐美,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民族性进行研究,讲求的是合作,享受的是过程,相信同学们只要热爱民族音乐,用心钻研民族音乐,民族音乐一定会让你感动,让你陶醉
九、教学反思
第二篇:研究性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
——北川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野外实习
一、实习目标
1、学会分析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的联系,了解地质灾害的相关性。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地和谐观。
5、培养学生善于与人交流和合作的团队精神、树立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6、通过地质观测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掌握常见的搜寻信息的方法,并能对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能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的能力,会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培养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二、实习准备:略
三、实习步骤
第一步:学生按一定比例进行分组,然后由各小组轮流进行常规地质观测,分析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了解地质灾害的相关性,讨论探究方向。
第二步:老师讲解探究方法和要点。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本组课题进行活动,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地质观测手册、地质资料、上网查寻、向老师请教、图书馆等渠道查阅书籍和文献,搜索数据和图片,整理数据和材料,形成本组代表的发言搞,并制作成幻灯片。
第四步:探究成果汇报:程序:观测数据、观测地质→ 发现问题,产生疑问→ 科学探究→ 得出结果→ 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四、实习意义
地质观测工作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地质科技活动要从地质观测开始。野外地质观测,就是在有代表性的地点用目力或仪器对地质状况进行观测了解的一项工作,是地震台站等掌握当地实际地质灾害情况的基本手段。其主要任务是准确、及时、连续地观测地形地貌、褶皱断层、地质构造等项目及其变化情况,提供日常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地质实况,并且为制作地质灾害预报和进行地质分析提供资料。因此,实地地质观测是地质工作的基础,是我们学习和掌握地质灾害预报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观测的目的是积累资料,了解某一地点的地质情况,为预报提供实况。
五、实习重点
1、各种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
2、通过地震局对北川地质数据的了解和分析,了解北川的地质状况
3、对观测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对日常生活提出具体建议
4、分析关内、关外地质构造完全不同的原因?
5、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六、实习难点
1、地面地质观测的项目的设定
2、设定项目该如何观测?
3、如何进行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分析?
4、如何获取各级各类领导的支持?
七、实习方法
1、在指定的规范的地区内进行,可供观测的地质构造种类很多,地形地貌、褶皱断层等,这些都是地面地质观测的主要内容。
2、观测得到的这些资料,一是为了积累资料,便于分析;二是为了预报地质灾害和其他方面的应用,因此,要求学生做好记录。
3、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完成要求观测的各个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项目。
八、线路和观察点设计
1、学校——白马堰
砂砾岩:
了解沉积岩的产状
2、低速所——高速所
陡崖、断层:
追踪地下断层,了解断层的地质地貌特征、分布以及与地震的相关性,观察军工厂的分布是否合理。
3、擂鼓
滑坡、断层:
了解形成滑坡的条件以及与5.12地震的相关性,观察擂鼓镇布局的合理性和灾后板房布局的合理性。
4、任家坪(老北川中学)断层、泥石流:
继续追踪断层,观察席家沟和魏家沟的地质地貌特征,了解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以及9.18大型泥石流灾害与5.12地震的相关性,观察灾后板房布局的合理性。
5、北川老县城
王家岩陡崖、断层、王家岩崩塌、泥石流、唐家山堰塞湖、屙屎树褶皱:
完成对断层的追踪,思考北川地震的巨大烈度的成因,通过观察王家岩陡崖、断层、岩崩,反思北川老县城布局的合理性,思考人地关系。了解堰塞湖形成的条件以及与地震的相关性。进一步思考地震与泥石流的相关性
九、实习报告
1、各小组分析
2、各小组组织考察报告
3、全校展示考察成果
4、校园网发布考察成果
5、申报县级研究性学习课题
十、实习反思
5.12地震的教训极其深刻。北川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地质观测活动中,通过对地形地貌、褶皱断层等的变化的认识和记录,加深对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的理解;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求实态度,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加强感恩教育;通过对信息的归纳整理以及深入研究,培养了学生们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科学考察的严谨性和烦琐性;也明白了在探索科学性问题的过程中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确,在探究地质灾害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很多,也吃了不少苦,但在找出其规律的时候,我们大脑中闪出的第一个感觉并不是解脱,而是一种无比的快乐,有一种成就感充溢在心头,这就是许多科学家投身于科学实验而无所怨言的原因所在。这也是我们这次观测所体会到的最深之处。
通过这次观测活动,我们学会了许多超越我们同龄人的地质、地震知识,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为科学的探索中最重要的一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过艰辛,有过快乐,团队集体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通过观测工作,提高能力,锻炼自己,告诉我们科学的重要性。明白我们现在更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懂得如何感恩。
第三篇:音乐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音乐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班级音乐会》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形式,真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班级音乐会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同学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合作的机会,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设计了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班级音乐会”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通过“班级音乐会”活动,检评一个学期来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教材的结果,展示师生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等,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因此,我们的音乐评价方式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以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3、课题介绍
本次活动以四年级学生来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以“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检评一个学期来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教材的结果,以学生自由组合小组为单位选择主题、学习制定计划等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学习讨论,相互作用,相互帮助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小组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分析、探究、创新等综合能力,丰富课外知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所学的歌曲来进行创编。
(2)通过自己的特长爱好来展示自己的风采。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体验研究的过程。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调查研究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协作、创新、策划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四年级,该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维和自主的能力,求知欲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能够在老师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本能按教师的任务驱动来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探求。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学科的考核,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为单位选择主题、学习制定计划等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学习讨论,相互作用,相互帮助来解决问题。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本次研究的最终成果的展示形式:
以“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来展示,同学们按照主持人报幕的次序,进行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内容,评委小组进行打分,老师进行评价与总结。
六、资源准备
1、根据主题老师提供的资源:
教材、光盘、电视机、多媒体教室、钢琴、打击乐器
2、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 课本、乐器等道具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2、学习和了解本次活动的要求和计划。
3、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4、阐述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要求,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1、自由组合小组讨论
2、集体讨论
3、引导学生制定方案。
4、根据的兴趣爱好确定课题。
成立课题组
1、选择书本中的任意一首歌曲进行展示。
2、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确定课题。
3、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相关的伴奏音乐,或者乐器。
4、统计课题,并制定合作学习评价规定。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各小组根据自定的课题进行讨论、研究。
2、安排好研究的时间
3、成立评分小组和主持人。
4、为学生制定的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主持人按照节目单依次报幕,学生依次表演。
2、评分小组进行打分。
3、学生进行评价。
4、跟踪小组活动进行的情况,为学生当好参谋,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5、根据活动过程给以评价意见和指导意见。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种新型的音乐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得到一种亲身的体验。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深刻的了解音乐课的内涵,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学生也无形中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让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为他们创新意识的发挥提供了用武之地。
“班级音乐会”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希望各音乐教师能够以一位“总导演”的身份,充分调动、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组织、编导能力,开展好“班级音乐会”的评价模式。
第四篇:音乐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一:研究性学习报告《音乐就在我们身边》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调查报告
活动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音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为了进一步了解它,我做了详细的调查。
流行音乐的介绍:
流行音乐的英文翻译:pop music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爵士音乐。这种新兴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刷新了听众的耳目,轰动了全美国,又很快传遍西欧各国。
在今天,流行音乐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在器乐作品中,它包括丰富多彩的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曲、迪斯科舞曲,探戈舞曲,圆舞曲以及各种不同风格的舞曲和各类小型歌剧的配乐等。流行音乐中器乐作品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现代作品多使用电声乐器。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动和自由不羁,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小乐队的强声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由于流行音乐具备上述特点,所以就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
流行音乐也就是通俗音乐,流行歌曲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流行歌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俨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尤其是90年代以后随著国家的政策开放,使得流行歌曲的内容形式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深入人心,90年代的流行音乐变化较广,并且与我们的生长背景较为接近。然而流行歌曲不仅是艺术,也是娱乐、精神寄托,更是反应百姓生活的写实记录,甚至是大众思想、意识型态的指标。流行音乐与其它大众媒介的差异主要是流行音乐有三种特性: 1.流行音乐乃是一重复的形式:流行音乐的主题内涵不 断的重复,而具有穿透阅听人之意识的能力。
2.流行音乐多属非叙述性的形式:其强调对接收者的身 体、生理与感官能力之刺激。
3.流行音乐是一种经验上的形式:音乐是属于艺术而非 科学的领域,是对某一经验之体验。
调查:
针对音乐的普及度,随机调查了50个人,看看音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下是我将调查的成果绘制成的统计表:
从上面的统计表可以看出,现在的人们大多都很喜爱音乐,但是含是有一些人对现代音乐存在误解,这些误解主要针对现在流行音乐歌手的。大多数人认为歌手甚至明星就是吃青春饭,供大众娱乐消遣的人物,其实不是。每个歌手都有自己对音乐的追求。以下是我的见解。明星真正的价值
在当今社会,随着媒体不断壮大,越来越多怀着银幕梦想的人被媒体发掘,走上了银幕,有了自己的支持者,变得有名气,我们便把这类人称为“明星”。那么,身为支持者的我们,应追捧明星的什么?答案应当是一个明星真正的价值。那么,明星真正的价值是什么?
李宇春是当今炙手可热的女歌手。她曾参加过“超级女声”的比赛,在比赛中,她过五关,斩六将,凭着自己的实力获得了冠军。但许多“玉米”们并不是看中李宇春的实力,他们只是看重李宇春中性的风格,这种在娱乐圈中极少数的中性风格,让李宇春在人们眼中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许多人更是来模仿李宇春的中性打扮。关于这种现象,我感到非常的不解。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模仿他人不一定适合自己,而且模仿只能是翻版,永远达不到独一无二的效果。再一点就是,我认为风格不能算是人们喜欢李宇春的原因,人的风格可以改变,每个人喜欢的风格不一样,单凭此项,李宇春一定大不如现在这么红。我最喜欢李宇春还是选手的日子,那时候的她,普普通通,但普通的有价值,她有音乐梦想,而且正在努力实现,尽管外界的压力很大,她还是坚持下来,竭尽全力比赛,我想,这就是我欣赏她的地方吧,为了梦想,竭尽全力,参加“超女”的这一段时间也应当是她最有价值的一段时光吧。
周杰伦想必大家都再也熟悉不过了,有人用 “话语乐坛的神话”来评价他,可见他多么有 名气。但大家只是在乎他现在“明星”的光环,忘了他曾经也是普通认,也为了自己的梦想打 拼过。你知道吗?从小就热爱音乐的周杰伦在 出道之前是一个非常没有自信的男孩,所以在 被公司发掘后久久没有发唱片,只是为许多大
牌明星创作歌曲。他有一首歌叫作《蜗牛》,歌词有一句是这样写的“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撑着叶片往前飞,让风吹干流过的泪痕,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多么感人肺腑的歌词,代表了周杰伦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就是凭着这种信念,才有了周杰伦今天的成就。的确,周杰
伦现在在话语新星乐坛的地位是我人能及的,他的确 很有才华,写过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但在当今 华语乐坛中,人才辈出,有许多人比重杰伦更有才,那它成为小天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她的价值。周 杰伦真正的价值,并不是他的才华,而是这种永不放 弃的坚定信念。
明星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就是他们生上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我相信每个明星都有让我们学习的精神,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才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明星吧。要选择自己支持的明星,请不要看表面,它的内涵是最重要的。其实,在看我们身边的人时,我们也要看他的内涵,一个有价值的人,往往是一个有精神,有品质,有内涵的人。
现在音乐的不足
当然,现在音乐也存在着不足。在调查中我发现,人们认为现代音乐 主要存在的不足就是词曲味同嚼蜡,没有深远意义。许多人认为当今乐 坛,创作歌手虽然很多,但是创作的 歌曲大多属于流水线,相比之下,许 多歌手创作的歌曲都没有自己的特 色,内容也太过于单一,没有影响力。大众认为,一个好的歌手,就要唱属
于自己特色路线的歌曲,许多人也说像周杰伦,五月天等当红流行音乐创作者之所以红的原因,就是他们的音乐中有自己的特色,生活常常能体现在他们的歌词篇二:中外音乐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 外国歌曲与文化结题报告
指导老师: 组长:沈丽洁
成员:许施旖 傅虹 孙红婷 华一平班级:高一(3班)
一、造题立意
出于对英语以及音乐的热爱,也为了将英语学习与悦人的音乐更好的结合,使同学们对英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走到一起,建立了我们的研究性课题小组——外国歌曲与文化。
二、研究过程
为了了解英语与国外音乐,我们小组经历了开题、论证、讨论、提问、咨询、信息搜索、网页制作、摄影、写作、论文陈述、课件展示等。最终获得了满意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成果
通过欣赏音乐,了解国外音乐历史等方面我们对对音乐的分类以及音乐的特点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国外的歌曲主要分流行(pop)、摇滚(rock)、r&b、灵歌、乡村、rap、爵士(jazz)、音乐剧唱法等。
外国的流行音乐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现代作品多使用电声乐器。声乐作品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节奏感很强,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易为听者接受;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动和自由不羁,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小乐队的强声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拿hip hop来说。hip hop中所包含的“干净说唱”,主要特点就是吸引人的旋律与节奏、干净利落的制作,以及噱头的推广,让人很容易记住并且学习。而硬核说唱则是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冒出了更具挑衅性的一种表现形式,称为“硬核”。说唱中一种更具有力量感的音乐形式,打破以往说唱及舞曲的形式,具有更强的破坏力和煽动力,其背景总是伴以不断弱化的鼓点,而歌词也大都反映与社会背道而驰或与一般人相异的思维方式。用辛辣的歌词与粗糙的制作工艺创造音乐。这里也就体现出来中外流行音乐的差异,国内的歌曲由于文化的限制大多比较拘谨收敛,歌也相对含蓄一些。然而外国的音乐就像他们的文化一样,非常轻松,也很开放。再加上流行音乐与电子科技手段的发展相结合,促进了很多歌曲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也使音乐更具有时代感。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这就是国外音乐和文化与国内的不同之处。
四、心得体会
经过了一学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很多有关研究课题的知识,同时也有很多感想。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学习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接受了很多的教育。例如,挫折教育、意志教育、人文教育等。更重要的是在和同组同学合作研究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如开题、论证、讨论、采访、提问、咨询、信息搜索、网页制作、摄影、写作、论文陈述、课件展示、论文答辩等知识和能力,学会了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的研究的过程,激发了自身的探究的能力和热情,而且还学会了相互帮助,集思广益,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总而言之,这次研究性学习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研究性学习肯定的是我们每个学生竭尽全力的价值:只要方法正确,言之有理,你就是成功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个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张扬,想象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动手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施展,创新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相信:研究,将从这里起步。
五、指导老师评价篇三: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报告(关于音乐对人的影响)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报告
课题:音乐对人的影响
时间:2010年9月—2011年5月
活动地点:学校、人民广场、新华书店 主创人员:徐浩(组长)、沈照康(第一执笔人)、段鹏(ppt作者)、张霞康、杨鑫、胡俊、张卓航
课题背景: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商场里有音乐,电视剧中有音乐,广告宣传中有音乐。音乐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人的一些行为。《黑色星期五》是一首全球禁歌,据说当年听了这首歌的人都会情不自禁,不约而同地选择自杀,包括负责调查该案件的警察在内。
音乐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音乐对人究竟会有什么影响?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此次的课题研究——音乐对人的影响。正文部分
音乐,无疑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创造。它本身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的社会生活以及情感世界。它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的来说,音乐对人的影响可体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它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人的健康状况和心情心态,也能够反映该音乐所处时代的社会风气。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在校内和校外(主要是人民广场以及新华书店),调查了社会上不同身份、不同收入、不同性别的人群,收集到了一些宝贵数据。
大部分人表示,他们喜欢在空闲时听音乐,也有35%的人表示他们会选择在伤心与烦恼时听音乐。那么,通过听音乐的方式能够让人在伤心时摆脱不良情绪,烦恼时让人心情平静的吗?通过调查,有60%的人反映,在他们心情低落,伤心与烦躁时,听音乐可以帮助他们摆脱不良情绪。看来,听音乐的确能够影响人的心情。研究发现,轻松欢情的音乐使大脑及整个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节奏明快的音乐能够使人精神焕发,消除疲劳;旋律优美的音乐,能安定情绪,集中注意力,增强人们生活情趣,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恢复,显而易见,音乐对精神、情绪具有极大的影响。凯利金的萨克斯曲《回家》、贝多芬的《月光鸣奏曲》、舒伯特的《小夜曲》等一些意境深远的世界名曲,能够让人从伤感中解脱出来,变得身心舒畅且充满自信,特别对那些有心理困扰的人大有益处。在这里我也要感谢那些创作出这些优秀音乐作品名作家们,你们那感人肺腑的音乐一定会在人类社会中永远流传下去。对于音乐的研究,我们的老祖宗也很有研究。《乐记》中说:“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上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敬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乐至则无怨。乐行则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这里不光谈到了音乐对人心理的影响,也指出了音乐对人身理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音乐对人身理和社会风气的影响。首先是音乐对人身理的影响。
英国一位医生给一个患神经性胃痛的病人开了一张奇怪的处方。就是让病人听德国巴哈的乐曲唱片,每日要听三次,都是在饭后听,病人果然恢复了健康。这就是“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有着神奇的效果。在手术室里面添置播放乐曲的设施,是一个很有帮助的办法,妇产科的医生让产妇听一些优美的音乐,以达到镇痛和催产的作用。这到生孩子,就不得不提一下胎教。准妈妈们倾听音乐有利于母亲情绪、精神的安定,从而促进胎儿良好地发育。在我所调查的人群中,很凑巧也有一位准妈妈,她也表示,听音乐的确能够让她心情安定平和。相反,母亲情绪不安紧张也会给胎儿带来致命伤害。根据日本的研究,生活在战争、恐惧中的孕妇所分娩的孩子,其中早产儿、智障儿的比例要比和平年代高很多。所以,我们早在来到这个世上之前就已经受到了音乐影响。对他今后个性的形成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在我所调查的人中有43%的人认为自己是活泼开朗、天真善良、热情大方的人,而在这部分人之中又有65%以上的人喜欢听比较欢快的歌,欣赏浪漫派音乐。而大部分喜欢听伤感类歌后的人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害羞内向,不善言谈又忧郁伤感的人,这类人经常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可见,音乐对人个性的形成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什么样性格的人,也就会选择什么类型的音乐。
再说说音乐对整个社会带来的一些影响,这当然有好有坏,以上例举的都是一些有利影响,而音乐对社会风气到底有什么影响呢?下面说说我的见解。
在先秦时期,音乐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存在,这便是礼乐制。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设定的等级具体表现为“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古代舞队的行列,八人为一行,叫一佾。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这样,阶层不同从而使用舞队人数的不同,是为了给人们灌输君权至上无人能与之相抗衡的等级秩序思想。所以在当时,音乐是作为统治的工具,被统治者所利用。礼划分了阶层,使中国古代音乐有了“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之分。宫廷音乐的素材基本上都来自民间,由宫廷御用文人乐工修改编订而成。为宫廷收集音乐素材也是体察民情的一种有效手段,西汉时期成立的“乐府”其职能之一就是收集民间音乐,统治者可从民间歌曲中看出自己的政绩到底如何,由此可知己知彼达到更好的统治效果,与此同时也收录了散落在民间的音乐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它们流传后世。我个人认为这种“采风”制度类似于西方音乐史中的格里高利圣咏,统治者收集民间歌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随着历史的发展,礼乐制度并不能如统治阶级所愿成为长久有效的治理手段并且一直延续下去,但它却控制了整个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音乐格局。由此可见音乐控制了那个时代,给中国古代社会带来了深刻变革。说完古代,再来说说现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包括音乐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都没有如此之快。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至少有95%的人喜欢听除中文以外的歌曲,比方说英文歌、日文歌和韩文歌。几乎没有人是没有听过网络歌曲的。在问卷中所列举的歌手中,许嵩、徐良和周杰伦最受欢迎,当然也不缺乏林俊杰、she、蔡依林的支持者。还有必须要指出的一点是有75%的人听过像《飞向别人的床》这类网络歌曲,而其中又有54%的人对此类歌曲抱无所谓态度,34%的人表示喜欢,只有12%的人鄙视该类歌曲。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播迅速,从95%的人听过外文歌就可以看出,但这类文化中也有一些有伤大雅的低俗文化,这就是以《飞向别人的床》为代表的这类歌曲。此类歌曲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并受到如此多的人喜欢,让我对我国的国民素质表示担忧和深切的遗憾,说明我国的国民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类歌曲的广泛传播对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希望这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当然,这也是因为快节奏的单调生活,让当代人感到生活的乏味,而这类歌曲正好迎合了当代人的口味,给人强烈的心灵冲击,并在当中寻找到快感,这也是此类歌曲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过这次的课题研究,我们从中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结论:音乐很神奇,也很微妙。它能影响人的心情、性格以及身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社会风气。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看待音乐,让音乐带给我们无限的美好。以下是我们与您分享的几点意见:
一、心理有所困扰,心情低落的时候,多听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
第五篇: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
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
上学期,我们师生共同进行了一次音乐课题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由学生自己定的,题目是“流行音乐中的语言艺术”。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本次学习获得了圆满成功,师生双方受益非浅。下面就这次研究性学习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产生研究学习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而我在研究学习之前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对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从而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以最佳情绪有目的、有意识的感受美,为学生进行研究学习创设和谐的气氛。在研究学习前期,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通过VCD、表演、故事、以及录象,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有意识有目的激活学生的研究欲望,从而使他们达到去体验和实践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确定研究的主题和方向
音乐体验是通过人的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人和音乐产生生理、心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了内在的音乐感受。就学生而言,当他们对某种事物有了兴趣,并且决定对感兴趣的内容去学习和研究时,作为老师应该及时抓住时期,尽可能鼓励他大胆去做,去想,去探索,老师应该放下架子做他们的支持者和合作伙伴,激活同学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正是因为在学习的前期,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从你一言我一语中得到启发,并且不断思考产生的新问题,从而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我们的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才会有兴趣提出想研究的课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商讨,最终由学生确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通俗音乐中的语言艺术”,我承担本次课题研究的指导老师,这样确定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始。
三、研究性学习应是群体学习与小群体学习的结合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因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确定课题后,我首先鼓励所有学生踊跃参与,然后分组活动,分工到人,同时经常进行群体学习,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允许得出不同结论。在研究不同问题的同时,我们允许各组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得出不同的结果,只要大家目的一致,那就是在研究的学习中学生的经验积累、知识获取、技能形成 人格养成等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四、研究的过程是螺旋上升的
研究学习的过程不是单线条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学生开始研究课题时,首先提出的是最基础的问题,如“何谓通俗音乐?”,紧接着一个一个小问题开始吸引同学不断去探究,在放手发动同学们去查找资料的通式,教师应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可参考的资料,并指导他们通过网络、光盘以及词典等寻找答案。这样,通过努力,学生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感悟到学习中的乐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一个学生在笔记中写到:“通俗唱法的艺术特色有四大点:
1、质朴的声音
2、独特的韵味
3、夸张的表演
4、自弹自唱、歌舞一体
正因为它融入了这么多的特色,才倍受同学们的青睐。乐的世界有阳春白雪存在,就有下里巴人的音乐存在,它们都是艺术的不同种类。我在肯定学生的研究结果的同时,继续启发学生:“那么对比通俗歌曲中朱哲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和齐豫演唱的《橄榄树》,在歌词的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吗?”这样,又引导学生不断的思索、分析,而且他们又不断收集一些不同风格的通俗歌曲对歌词进行研究对比,得出不同的结论:通俗歌曲按演唱风格分为通常型风格,如《好大一棵树》;有摇滚型风格的,如《回到拉萨》;还有民歌型风格的,如《我热恋的故乡》;现代民谣型,如《同桌的你》;更有戏曲、曲艺型的风格的通俗歌曲,如《门前情思大碗茶》„„从歌词的内容上还可分为:歌颂型,抒情型,生活写真型„„看到同学的研究成果,欣慰之余想起如果按过去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但难以接受,更谈不上去感受,去挖掘了,而当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学生对事物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
五、为学生提供充裕的研究学习时间和帮助。
在学生提出确定主题后,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随时充当学生的“后勤部长”,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研究资料,并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验证各种假设,体验作品的美感。例如上例在欣赏朱哲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时,教师最好在听赏歌曲之前把曲谱发到学生手上,让学生也跟着哼唱一下,去感受旋律和歌词的美妙,而老师只要充当导演的角色,如何表演还得学生自己来表现。这样,学生从听唱过程中就能感受到那荡气回肠的旋律,以及歌词中描绘的幽幽情境后面隐藏的悲伤的故事。对于学生的研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它难以在短时间内大见成效,不可能象其它学科课程那样通过考试进行检验。尤其在一个问题没得到验证之前,应多关心和启发帮助他们去获得结果,即使有些问题真的难以找到确定的答案,也要允许多种答案的存在,我及时给同学们讲解了音乐的非语性,无定论性,音乐是没有定论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演奏、演唱或欣赏者,由于兴趣、经历、知识、阅历等等的不同,对音乐也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只要引导学生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才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六、研究性学习体现师生互动和创新意识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感受最深的不仅体现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还体现师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的互动的民主性。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以往的音乐学习中,教师总是作为讲授、演示的一方,而学生则成为被动接受、模仿的一方,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双方始终是保持平等民主的关系,师生双方的活动都统一在共同体验探索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科学知识的唯一的传授者,学生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方法,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研究学习的全过程中,创新意识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中,音乐本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的学习本不是单纯为解决音乐知识和技能而存在的,它是建构在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学生在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对人对事的看法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懂得了如何去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通过自主性的学习,无疑给学生也大大增强了自信心,促使他们减少对教师的信赖。作为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侧重与学生进行相互间的情感交流,注意对每个学生的鼓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创新,培养他们终身喜好音乐。我想这应该是本次学习的最大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