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民生问题的政治小论文
关于民生问题的政治小论文
我们党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同一高度来对待,改善民生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 民生问题,是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直接的就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目前,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改善民生这一关键环节着手,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使全社会呈现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清新气象。
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就要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各方面权益,协调好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利益;就要牢牢把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使社会不同群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简而言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
第二篇:2010民生问题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民生问题
古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不禁让我想起战国时的一个故事,故事梗概是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赵国赵太后问齐国使者:“贵国人民生活可好?”对曰好,赵太后再问:“贵国今年可是大丰收?”对曰是,赵太后最后才问:“贵国国君可好?”齐国使者对赵太后最后才问本国国君大为不悦,赵太后说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故如次问。”齐国使者听后颇是服气。这实际上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原文如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实际上,翻开中国历史典籍就会发现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尚书·五子之歌》中所说的,它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孟子·梁惠王下》则提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等议论,客观反映了古代先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当然,中国历史诚于鲁迅所说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很少受到过真正的重视,反而,民不聊生似乎成了中国历史的一种常态,官本位的文化更是积淀得深厚,且异常深厚。只有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才真正受到关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是毛泽东同志倡导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但遗憾的是“文革”等政治**和计划经济对生产力的束缚,国家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获得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成效在计划经济时代也并不很大,所以,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依然是共同贫困的局面。
简单的说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随着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有了很大的腾飞,那中国的民生现状又如何呢?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2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将国人共同贫穷的时代变成了历史,大多数城乡居民迈进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如人均GDP从1990年的1634元上升到2003年的9073元,首次超过1000美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台阶;人均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9年的1374元上升到2003年的847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602元上升到2622元;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89年的54.8%下降到2003年的45.6%,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54.5%下降到37.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89年的5196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103618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从461元增长到8018元。可见,中国民生进行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经济指标的增长与发展,并不意味着中国民生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因为前一个时期解决的民生问题,主要是初级阶段的初级民生问题,主要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衣食之忧,属物质生活甚至是食物保障方面。而现在民生问题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其内涵也在不断发展。跟计划经济时代相比,现时代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对每一个国民而言,没有教育机会就不可能接受现代文明,也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甚至合格的劳动者;教育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正决定着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及生活质量,教育已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同时,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要让每一个劳动者、每一个家庭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来源,而失业、就业不足或就业不充分,既是社会问题,更是家庭与个人的严重问题,失业带来的往往是家庭生活的危机与困境。收入分配决定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渠道与生活来源,除了就业获取收入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际上还有多种收入渠道,收入分配是针对整个社会财富的,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不仅能够推进效率与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公平、进步与和谐。
从教育看,它已经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但在现实中,还存在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够、义务教育的福利性保障不够、受教育的机会尚不公平等问题。
从就业看,现在,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800万人,需要再就业的人员500多万人,而乡村需要转移的是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它不是静态的1.5亿,而是动态的、持续的。
从收入分配看,尽管说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收入在上涨,但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尤其是这几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从社会保障看,像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老年人、残疾人的福利享受,等等很多只是形同虚设。特别这几年闹得比较凶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人均GDP从1000~3000美元这一时期是一个多事之秋,顺利度过这一临界点,经济社会将会步入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否则,便有可能出现“拉美化”的局面。中国现在也处于这一阶段,处于矛盾多发期,因此改善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重中之重,因此民生问题成为两会焦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
一、纠正教育不公的几点对策(一)切实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二)坚决限制和缩小教育差距。(三)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四)鼓励、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五)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六)切实解决屡禁不止的乱收费问题。
三、缓解就业矛盾、调控收入差距的几点措施(一)积极扩大就业,缓解失业状况。(三)突出智力扶贫,拓宽就业门路。(四)打破垄断,减少行业收入差距。(五)进一步深化劳动分配制度改革。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能越来越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真诚的希望这能付诸实践,我们翘首以待中国越变越好。普遍受惠的时代已经过去,利益分割的时代已经到来;单纯依靠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共同贫穷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促使全体国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时代已经到来;边走边看的时代已经过去,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的时代已经到来;矫枉过正的时代已经过去,理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被动对外开放的时代已经过去,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并积极争取在国际上发挥大国作用的时代已经到来。
第三篇:民生问题论文大赛
关于城市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一、目前农民工的医保状况一是农民工参保意识不强。由于农民工特点是流动性强,打工的地点不固定,加之他们当中的多数人比较年轻,而且身体健壮,因此,他们往往只顾眼前,不看长远。二是农民工工资待遇偏低。出来打工的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又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多数只能从事城里人不爱干,又脏又累的简单劳动,收入较低。在工资不高的情况下,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一家老小的生存问题。三是农民工缺乏参保知识。农民工基本生活在一、目前农民工的医保状况
一是农民工参保意识不强。由于农民工特点是流动性强,打工的地点不固定,加之他们当中的多数人比较年轻,而且身体健壮,因此,他们往往只顾眼前,不看长远。
二是农民工工资待遇偏低。出来打工的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又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多数只能从事城里人不爱干,又脏又累的简单劳动,收入较低。在工资不高的情况下,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一家老小的生存问题。
三是农民工缺乏参保知识。农民工基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多数只顾挣钱,不关心政治,也没有学习的习惯和条件,思想保守闭塞,至于什么叫医疗保险?医保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怎样才能参加医疗保险?他们多数都不了解。
四是农民工参保起步较晚。即使有些农民工有了参保欲望,但随着全国农民工医疗保险的逐步展开,我市2006年才启动农民工医保工程。至于参保程序和途径好多农民工不熟悉,他们对缴费数额也觉得缺乏承受能力,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农民工医保的制约因素
一是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不到位。当前,农民工医疗保险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保障制度中间的断层。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快速稳步发展的同时,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出现了政策空缺,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游离于三个险种,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
二是农民工医保参保资格不确定。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医疗保险参保资格与户籍和就业状态一致,导致大量农民工被排斥在医保之外。
三是对农民工医保不够重视。就目前情况看,农民工的医疗保险从上到下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也没有形成规模。
四是现行医保体系不完善。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始尝试将农民工医疗保障就地纳入城市社保范围,但各地政策均不相同,无法满足农民工流动性的需求,社会保险基金区域统筹与农民工跨省流动存在尖锐矛盾。
三、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对策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首先必须让农民工懂得医疗保险知识,知道医疗保险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为此,还要加大社区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广告、画廊、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安排专人深入工地,利用农民工休息时间发宣传材料,讲解有关问题,针对农民工思想实际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农民工深切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政治责任。而且通过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参保和督促氛围,推动农民工医疗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要完善政策法规。要想将大量的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首先必须想办法改善他们的经济条件,通过政策法规解决农民工工资过低问题,加大执法查处力度,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不受侵犯。同时,要加强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和法规的研究,从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制定和完善符合农民工实际的参保政策和法规,给农民工更多的关注和福利,为农民工参保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证。
三要区别不同情况。作为保障对象的农民工,规模巨大且构成复杂,鉴于农民工身份和职业的特殊性,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可以分为不同种类,采取不同模式。可以参照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如城镇社会医疗保险纳入模式;农村医疗保险纳入模式和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纳入模式。也可以根据我市实际有所创新。
一、目前农民工的医保状况
一是农民工参保意识不强。由于农民工特点是流动性强,打工的地点不固定,加之他们当中的多数人比较年轻,而且身体健壮,因此,他们往往只顾眼前,不看长远。
二是农民工工资待遇偏低。出来打工的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又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多数只能从事城里人不爱干,又脏又累的简单劳动,收入较低。在工资不高的情况下,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一家老小的生存问题。
三是农民工缺乏参保知识。农民工基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多数只顾挣钱,不关心政治,也没有学习的习惯和条件,思想保守闭塞,至于什么叫医疗保险?医保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怎样才能参加医疗保险?他们多数都不了解。
四是农民工参保起步较晚。即使有些农民工有了参保欲望,但随着全国农民工医疗保险的逐步展开,我市2006年才启动农民工医保工程。至于参保程序和途径好多农民工不熟悉,他们对缴费数额也觉得缺乏承受能力,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农民工医保的制约因素 一是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不到位。当前,农民工医疗保险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保障制度中间的断层。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快速稳步发展的同时,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出现了政策空缺,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游离于三个险种,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
二是农民工医保参保资格不确定。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医疗保险参保资格与户籍和就业状态一致,导致大量农民工被排斥在医保之外。
三是对农民工医保不够重视。就目前情况看,农民工的医疗保险从上到下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也没有形成规模。
四是现行医保体系不完善。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始尝试将农民工医疗保障就地纳入城市社保范围,但各地政策均不相同,无法满足农民工流动性的需求,社会保险基金区域统筹与农民工跨省流动存在尖锐矛盾。
三、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对策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首先必须让农民工懂得医疗保险知识,知道医疗保险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为此,还要加大社区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广告、画廊、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安排专人深入工地,利用农民工休息时间发宣传材料,讲解有关问题,针对农民工思想实际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农民工深切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政治责任。而且通过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参保和督促氛围,推动农民工医疗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要完善政策法规。要想将大量的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首先必须想办法改善他们的经济条件,通过政策法规解决农民工工资过低问题,加大执法查处力度,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不受侵犯。同时,要加强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和法规的研究,从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制定和完善符合农民工实际的参保政策和法规,给农民工更多的关注和福利,为农民工参保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证。
三要区别不同情况。作为保障对象的农民工,规模巨大且构成复杂,鉴于农民工身份和职业的特殊性,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可以分为不同种类,采取不同模式。可以参照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如城镇社会医疗保险纳入模式;农村医疗保险纳入模式和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纳入模式。也可以根据我市实际有所创新。
一、人的素质全面提升是解决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的基础
解决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抑制通胀、增加收入、增强消费信心、出口回暖、破解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看病贵、看病难、社保履盖率低、出行难等十大民生问题的关键是发展。而一切发展则有赖于各级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普遍提升。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其影响力是由人的综合素质决定的。人的综合素质是由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素质等构成,它是人们在改造主客世界的长期实践中不断的、渐进的提升过程,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党的历史、科学文化、专业技能及社会实践的学习不断得到提升。因此,党中央十分重视党的各级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出了通过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要求。这是适应党和国家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创新发展能力,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抓住了通过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矛盾。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只有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才能在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促进中国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的解决。而各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则对整个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导向及推动作用。所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在此基础上全体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则为解决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乃至为今后深入解决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奠牢坚实的基础。
二、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是解决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影响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的因素很多,解决这些问题既要按照系统思维的方法来思考处理,又要抓住主要矛盾推进其它问题的解决。因此,笔者认为解决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的根本途径是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只有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才能促进这一问题的根本性解决。
1、抑制通胀需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
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之首是通货膨胀会来吗,怎样实现对通胀的抑制?2009我国采取增加投入,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办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扼制了经济的下滑。要在此基础上解决长期发展、抑制通胀的问题,最核心的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其着力点在企业及广大的农村。而企业及农村要适应发展方式的转变,除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宏观调控政策及增加投入等外因条件外,就内因条件而言,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此,习近平同志最近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干部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要“着力提高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并强调:“围绕科学发展选准干部、配强班子、聚集人才、建设队伍,从干部和人才上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保证。”为此,在各级党政机关,应按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通过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和国家法律法规、党的历史及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教育,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机关建设中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他们的领导力、执行力及服务基层的能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有力的保证。在企业,则应按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以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特别要大力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以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则应按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基层干部、基层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通过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产业专门技能的培训,以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及科技含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见,抑制通胀的关键在发展,推进发展的核心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转变则有赖于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抑制通胀需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
2、增加收入,增强消费信心需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
收入能增加吗,消费信心从哪里来?这是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又一民生问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使人民得到了空前的实惠。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由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面临各种困难,由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及贫富差距不同程度扩大的原因,收入能增加吗?消费的信心从何而来?这成为时下中国百姓十分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同样在发展,在于通过增加投入及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扩大内需和外需来拉动发展。而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要依赖更多的增加投入及扩大外需来拉动发展显然是不具备条件的,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及产品附加值,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及拉动内需来解决。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加大分配结构调整、税收政策调整力度的同时,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上入手来解决。为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党政领导及企业、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实践、创新思维及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带领群众来适应这一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在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劳动者在增强危机意识及自我提升的必要性、紧迫性意识,进而确立学习与素质提升是个人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的观念,以形成不断提升自我的内生动力的同时,通过基本素质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转移等方面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劳动者基本生存能力及发展能力培训,使其不断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在不断增加收入及个人消费信心的不断增强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可见,中国百姓收入的增加,消费信心的进一步增强在发展,发展有赖于领导干部及广大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增加收入,增强消费信心需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
3、解决上学难、就业难,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也需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发展教育是公平之基,扩大就业是民生之本、改善医疗卫生是富国之策。所以,解决上学难,就业难,看病贵、看病难是较长一个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及百姓关注的突出问题。尽管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的投入及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推进“两基”工作和素质教育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政策导向拓展就业渠道,在扶持各类企业通过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及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和组织农民工合理流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在加大对医疗事业发展的投入及推进医疗改革方面取得了新成效,人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但是,上学难,就业难,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仍成为时下中国百姓普遍关注的又一民生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同样在发展,在普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上。为此,就需在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教育、卫生的投入及扶持企业扩大就业渠道的同时,通过加大对干部及劳动者的培训,提高教育、卫生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工作水平,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水平。为此,在教育发展方面,要在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通过提高教育管理者及教师的水平解决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策导向促进优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在解决教育公平中,在解决学生负担过重抑制了孩子的创新意识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回答并解决钱学森同志在世时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问题,并以这一问题的解决推动教育在服务并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提高贡献率的问题。在扩大就业方面,要在政府通过政策导向及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各类企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及各类人才领办创办、发展各类企业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以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调整教育结构,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引人职业教育工作的力度,加大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力度,普遍的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在适应企业对人才及劳动者素质需求中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以形成高素质劳动者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发展推动劳动者就业渠道的不断拓展这一良性循环的局面。在医疗卫生发展方面,要在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及医改的进一步推进,使“公立”医院真正“公立”起来,承担起政府服务社会公众的职能作用的同时,通过加强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的培训及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解决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矛盾。按照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通过政策导向实现对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基层医院、社区医院的建设,以形成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把病人留在基层,让群众就近就医,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和社区,大病不出县、市,以充分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可见,解决上学难、上学贵,就业难,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仍在发展,发展有赖于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解决上学难、上学贵,就业难,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也需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
4、解决出行难问题需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
交通运输发展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要发展交通要先行这以成为共识。所以,解决出行难问题自然已成为中国百姓关注的又一民生问题。尽管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在不断加大对交通运输业投入,交通运输设施不断改善的同时,按照宜水则水,宜路则路,宜铁则铁的工作思路,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使百姓得到了较大的实惠。但是,城市道路拥堵的问题仍然成为困挠各级政府及百姓的突出问题。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一是汽车保有量快速提高。二是道路建设滞后,规划不够合理。三是公交系统不够完善,轨道交通仅在起步。四是新驾驶员过多,造成道路通过能力降低。五是非机动车及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有待提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硬件及交通管理和民众遵守交通规则意识的进一步增强这一软件两个方面着手来解决。因此,需在政府进一加大投入改善道路设施建设的同时,通过教育提高各级干部及全体社会公民综合素质,提高干部、群众乘座公交的出行率,增强干部群众的遵规守纪意识,为缓解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创造必不可少的内因条件。可见,有效地解决百姓关注的城市交通拥堵及出行难的问题仍靠发展,靠各级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靠在此基础上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基础上,政府对交通运输业投入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及全体干部、劳动者综合素质提升作支撑。因此,解决出行难问题乃需在提高各级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中实现。
2010年中国百姓关注的出口能否回暖、住房难能否有效解决、社会保障履盖率能否进一步提高等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全依赖于发展,说到底全依赖于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基础上卓有成效的推动发展。因此,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在发展,推动发展之基在各级领导干部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三、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抓好学习型校园建设,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解决中国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在发展,发展重点在各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党校则承担着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任务。为此,党校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职能作用,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抓好学习型校园建设。
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及工委关于“省级机关党校要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为契机抓好学习型校园建设”的要求,是完成工委赋予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机关党建工作的需要;是促进党校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党校自身建设,提升自我并充分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是促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深化、创新发展的需要;是充分发挥党校职能作用实现党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党校赖以生存发展的内生动力及根本。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应着眼“落实”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1、抓好宣传动员,推进工作落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要用“灌输”的方法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中央、省委及工委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重点解决认识为什么要抓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应怎么着力抓好这项工作,开展这项工作与服务中心推进党校工作取得新成效的关系是什么,与党校发展及个人自身价值体现、个人发展的内在关系是什么,以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每一位同志主动参与的自觉性,为推进工作奠牢思想基础。
2、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推进工作落实。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是推进工作落实的前题。因此,要按照省委及工委的要求,结合党校的工作及队伍建设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开展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具体措施,目标管理,成果运用,以推进工作的稳步开展及全面落实。
3、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工作落实。细节决定成效,精心组织好工作的全面展开是推进工作落实的保证。因此,要根据工作计划要求,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校园工作与“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主题教育、党日活动、考察调研、参观学习、专题研讨、学习交流、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创新、服务创新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各党支部(处室)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校园中的基础性作用,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的同时,学校认真抓好各个工作环节的组织领导及过程性督促指导工作,及时总结发现典型经验并宣传推广以促进面上工作,在全校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浓厚氛围,以推进工作的全面落实。
4、进一步端正学风,推进工作落实。
学风关系成败,进一步端正学风是推进工作落实的关键。因此,结合党校实际,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校园及自己工作职能的要求,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和氛围,形成优良的学风、清新的文风、过硬的校风,树立党校人良好的形象;要把组织学习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用以促学上狠下功夫,不但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同志及自己的服务对象学习,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增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的内力,在全面提升自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上取得显著成效,以推进工作的全面落实。
5、建立激励机制,推进工作落实。
激励机制形成导向,建立激励机制是推进工作落实的必要手段。因此,要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校园建设工作与工委及学校各项管理,党支部(处室)及干部、教师工作实绩考核,推优、表彰奖励,干部选拔任用、教师职称晋级结合起来,形成综合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以明确的导向促进党支部(处室)及全体干部教师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为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奠牢基础。
(二)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规定:“党校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尊重和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针对干部成长的特点和需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这一规定总结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及党校教育的经验,提出了尊重和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从而不断推进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命题,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具有久远的指导意义。
从干部成长规律看,干部成长一般都经历成长期、成熟期、成就期、淡出期这么一个发展过程。伴随干部成长全过程的是干部自身不断学习、实践历练及组织对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从解决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理论功底着眼,到干部真抓实干务实作风的养成及执行力、领导力提升,执政本领提高的升华,再到按干部履行岗位职责要求不断开辟发展的新境界,政治责任感、使命感的进一步强化这一渐进的过程,反映了干部成长全过程所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及必备的素质,决定了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终生性。
从党校教育规律看,党校教育是由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领导下的各级党校,按照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成长需要所进行的着眼于对学员的思想、理论、观念、党性修养的培养和知识素养的提高所进行的教育过程。从根据形势任务及不同层次学员的要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优化党校教学布局及教育资源,到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再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从严管理,切实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反映了党校办学特色,决定了党校姓党、教党、学党、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质的规定性。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求。因此,只有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才能满足干部对教育培训工作日益增长的需求,才能促进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改革深化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优势,以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在工委的领导下,在领导的精力及学校各项工作上,尽快实现由党校学历教育向干部培训轮训工作上的全面转变,认真总结我们过去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正确处理好若干方面的关系,在不断完善办学思路中进行新的创新,精心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1、在培训班次的设置及教学内容上,正确处理好党校特色与满足干部多样化需求的关系,在处科班上创精品,在开设多种班次上求规模,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2、在教学形式上,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按照形式服从于内容的要求,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3、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上,正确处理好运用本校、本地资源与校外、省外优秀资源的关系,在充分利用党校教学资源的同时,发掘校外、省外优秀教学资源为我所用,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4、在教学管理上,正确处理好从严管理与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关系,形成三者的相互促进及有机结合,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5、在党校系统内部,正确处理好争取上级党校的指导与加强和同级党校的相互交流协作关系,形成上下互动、左右协同,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一盘棋格局,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6、在服务中心工作上,正确处理好教学与调研、科研的关系,形成教学拉动调研、科研,调研、科研促进教学深化的有机结合,在服务省级机关及基层党建工作中有所作为的格局,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只要我们按照党中央及省委的要求,在工委的领导下,抓好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工作,党校的职能作用必将得到充分发挥,必将为省级机关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我省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党和国家及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做出党校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九年级政治民生问题[范文模版]
民生问题
1、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体现哪些观点?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宗旨;
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维护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稳定。
2、党和政府怎样解决民生问题?
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②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④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弘扬顽强拼搏、同舟共济的抗灾精神;
⑥政府部门要依法行政,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为解决民生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战略国策有哪些?
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对外开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自主创新、三步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
4、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什么原则?体现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5、(1)“新愚公移山”的三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成为老百姓的“新三座大山”
这些“难事”的存在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基本国情?(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还处于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解决这些“难事”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请你为解决这些“难事”开出药方。
①最根本的措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解决这些困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②我们还要大力发展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实践保障制度。
③加大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④坚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强对劳动者的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3)“新三难”反映了什么问题?这问题将给我国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脱节问题)。
不利影响:
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进程,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②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
③影响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④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的发展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等。
(4)请你为解决“新三难”,提建议。
①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素质;②深化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政策、资金支持;③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战略;④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五个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⑥完善立法,严格执法,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关心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等。
6、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两免一补、营养餐等有何意义?
①是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②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和实现教育公平;③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④有利于减轻人民经济负担,构建和谐社会。
7、(1)两会中从李总理的讲话,你看出了我国的发展思路有哪些?
①加强国家合作,促进和平与发展;②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重视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等。
(2)李总理答记者问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请你列举近年来我国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改善民生?(三个方面即可)
原因:是由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财富创造的源泉。
举例:①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提高城
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医疗卫生需求;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规范分配秩序,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③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依法取缔非法收入等。
(3)请从两个方面谈谈你阅读上述材料后的感受。
①做改革的拥护者、支持者;②学会合作与竞争;③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关心祖国的发展;④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⑤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全球观念。
8、“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开辟“两会直通车”等,邀请两会代表、政协委员与网民面对面的交流,此举有何重要意义?
答:①为广大网民表述诉求、传达民意、建言献策提供一个迅速快捷的平台:②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充分有效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行使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科学执政、民主决策;④有利于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公平。
2014年中考思想政治时事热点剖析
10、党和政府大力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①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⑤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等;是党和政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
第五篇:政治小论文
民
族
精
神 我 弘 扬 中山市第一中学初三(11)班
xxx 2008年,注定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从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到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再到火炬接力传递受阻、5·12汶川大地震等,无一不是对中国人的巨大挑战。“国难兴邦”,在此过程中,海内外中华儿女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深深地感动了世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不顾生命安全立即奔赴灾区抢险救灾的军队、医疗队、志愿者、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慷慨捐助、神速应对的国家领导人、为保护学生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老师们、灾区中顽强求生的幸存者、默哀后数万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喊着“中国加油,汶川挺住”的热血人民„„这一个个场面无一不令我们震撼,无一不令我们感动得泪流满面。
由此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更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它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向心力。同时,抗震救灾精神还体现出中华民族仁民爱物、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芒。
是的,多难必兴邦,中国的实力将在灾难中催生、爆发。美国《侨报》6月12日发表社论说,汶川大地震过去整整一个月时间了。从“5·12”开始,从揪心、伤心,到决心、爱心,中国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一个月,中国的表现浓缩了30年变革的成就。在天地不仁、山河开裂的时刻,中国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这种强大,不在于中国的经济实力又有怎样的提升,不在于奥运会能否鲜花着锦、“史上最成功”,而在于中国积聚已久的“软实力”的真正爆发。在灾区,有这样一幅标语:“地动山摇摇不散中华魂魄,山崩地裂裂不开万众一心。”长城内外,到处是“汶川挺住”的声音;大江南北,到处是“中国雄起”的呼喊;大地,到处是“血浓于水”的涌动;五湖四海,到处是“匹夫有责”的担当。德国媒体称,此次汶川大地震将整个中国“焊接”在了一起。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0日也发表文章称,四川大地震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在关切中国,中国在感动整个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正在形成一个大写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
青少年是祖国的小公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以高度自觉的主人翁姿态,勇担责任、为国分忧,弘扬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