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民生问题的论文
农村民生问题
【摘要】:简单介绍中国农村民生问题: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及如何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关键词】:农村 民生问题 发展 改善
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是民生的基本问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我国国代朴素的民本思想,也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1】。农村是社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作为重点。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幸福生活,让广大农民安居乐业。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1日讯(记者 佟明彪)十二五规划更加关注民生,尤其是农民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民生问题【2】。
发展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对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改变农民生存状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应作为改善农村民生问题的治本之策。把重点放在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上,加大农村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大石山旱片综合治理、灌区建设和改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以及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中小惠民工程。组织开展农村公路网提质改造工程,深入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着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因而是改善农村民生的必然要求。拓宽农业内部增收渠道,大力发展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效益农业和特色产品,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完善县、乡、村科技服务网络和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发挥科技对增收的作用。积极为农民就业广开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必须把农村教育当作改善农村民生之基来抓。优化教育投资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并提高实效,切实改变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及农村中小学校舍简陋、设备落后、师资缺乏、队伍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等状况,不断完善农村学生资助制度及贫困学生助学救助体系,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农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
建立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健康,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必须把农村医疗当作改善农村民生之急来抓。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提高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消除医疗保障覆盖盲区和盲点,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社会保障,是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内容,必须把农村社保当作改善农村民生之依来抓。要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建立覆盖全区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体参保难的问题。扶贫开发是解决贫困地区民生问题的现实途径,必须把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为改善农村民生的应尽之责抓紧抓好。抓紧研究制定连片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境地区、库区矿区等特殊类型地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和方案,积极向国家争取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全力实施特殊类型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可通过采取集中投入政策、加大补助力度、制定库区移民长效机制、下放审批权限、支持发展特色经济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开展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好贫困地区群众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不断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3】。
解决了农村民生问题,才能更好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人民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http://wenku.baidu.com/view/91dc3923192e45361066f5f8.html,浅谈“两会”热点之民生问题
【2】http://news.sina.com.cn/o/2011-03-21/162122154200.shtml,“十二五”农村民生问题待解 发展重点社保体系
【3】http://,重点解决农村民生问题
第二篇:2010民生问题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民生问题
古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不禁让我想起战国时的一个故事,故事梗概是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赵国赵太后问齐国使者:“贵国人民生活可好?”对曰好,赵太后再问:“贵国今年可是大丰收?”对曰是,赵太后最后才问:“贵国国君可好?”齐国使者对赵太后最后才问本国国君大为不悦,赵太后说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故如次问。”齐国使者听后颇是服气。这实际上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原文如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实际上,翻开中国历史典籍就会发现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尚书·五子之歌》中所说的,它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孟子·梁惠王下》则提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等议论,客观反映了古代先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当然,中国历史诚于鲁迅所说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很少受到过真正的重视,反而,民不聊生似乎成了中国历史的一种常态,官本位的文化更是积淀得深厚,且异常深厚。只有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才真正受到关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是毛泽东同志倡导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但遗憾的是“文革”等政治**和计划经济对生产力的束缚,国家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获得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成效在计划经济时代也并不很大,所以,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依然是共同贫困的局面。
简单的说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随着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有了很大的腾飞,那中国的民生现状又如何呢?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2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将国人共同贫穷的时代变成了历史,大多数城乡居民迈进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如人均GDP从1990年的1634元上升到2003年的9073元,首次超过1000美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台阶;人均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9年的1374元上升到2003年的847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602元上升到2622元;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89年的54.8%下降到2003年的45.6%,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54.5%下降到37.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89年的5196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103618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从461元增长到8018元。可见,中国民生进行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经济指标的增长与发展,并不意味着中国民生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因为前一个时期解决的民生问题,主要是初级阶段的初级民生问题,主要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衣食之忧,属物质生活甚至是食物保障方面。而现在民生问题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其内涵也在不断发展。跟计划经济时代相比,现时代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对每一个国民而言,没有教育机会就不可能接受现代文明,也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甚至合格的劳动者;教育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正决定着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及生活质量,教育已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同时,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要让每一个劳动者、每一个家庭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来源,而失业、就业不足或就业不充分,既是社会问题,更是家庭与个人的严重问题,失业带来的往往是家庭生活的危机与困境。收入分配决定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渠道与生活来源,除了就业获取收入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际上还有多种收入渠道,收入分配是针对整个社会财富的,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不仅能够推进效率与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公平、进步与和谐。
从教育看,它已经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但在现实中,还存在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够、义务教育的福利性保障不够、受教育的机会尚不公平等问题。
从就业看,现在,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800万人,需要再就业的人员500多万人,而乡村需要转移的是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它不是静态的1.5亿,而是动态的、持续的。
从收入分配看,尽管说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收入在上涨,但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尤其是这几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从社会保障看,像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老年人、残疾人的福利享受,等等很多只是形同虚设。特别这几年闹得比较凶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人均GDP从1000~3000美元这一时期是一个多事之秋,顺利度过这一临界点,经济社会将会步入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否则,便有可能出现“拉美化”的局面。中国现在也处于这一阶段,处于矛盾多发期,因此改善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重中之重,因此民生问题成为两会焦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
一、纠正教育不公的几点对策(一)切实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二)坚决限制和缩小教育差距。(三)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四)鼓励、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五)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六)切实解决屡禁不止的乱收费问题。
三、缓解就业矛盾、调控收入差距的几点措施(一)积极扩大就业,缓解失业状况。(三)突出智力扶贫,拓宽就业门路。(四)打破垄断,减少行业收入差距。(五)进一步深化劳动分配制度改革。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能越来越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真诚的希望这能付诸实践,我们翘首以待中国越变越好。普遍受惠的时代已经过去,利益分割的时代已经到来;单纯依靠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共同贫穷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促使全体国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时代已经到来;边走边看的时代已经过去,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的时代已经到来;矫枉过正的时代已经过去,理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被动对外开放的时代已经过去,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并积极争取在国际上发挥大国作用的时代已经到来。
第三篇:关于农村民生问题的报告
房县上龛乡文化站
关于农村居民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上龛乡作为房县比较偏远的乡镇之一,虽然在县域经济范围内不能实行以工补农的愿望,但是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和涉农增收致富的项目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上龛乡仓坪村是上龛乡的中心村组带,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经济发展相对来说走在全乡前列,可以说,在十一五期间,仓坪村在村组配套设施建设、党建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济发展等一些涉及民生的工作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可喜的变化,在这种变化背后,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幸福感等都是我十分关心的话题,作为土生土长的村民,对我村农村社会民生问题作出分析和提出几点建议,既有助于增长本人为村民服务的工作能力,更增加本人的学识和修养。所以我认为,这样对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把村民的福祉作为工作的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的范围、对象及方法
带着这些问题,我就以上龛乡仓坪村五个村民小组,共计1405人,679常住人口最近三年的民生问题做出一份调查报告,报告采取实地走访群众、村干部交谈、查阅年报等方式,就农村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三、调查结论
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如今,走入上龛乡仓坪村映入眼帘的是道路硬化、房屋亮化、庭院绿化、村美化让人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大为改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资项目不断增加,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2009-2011乡政府对仓坪村村级公路、人畜饮水、危房改造、能源建设、医疗卫生设施、中小学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达到109.7万元,引导农村改水、改厕、改善住房条件,开展村庄整治,优化居住环境,基本上 1
解决了农村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正改变着我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汽车、农用车、摩托车、拖拉机等机械交通工具,已在我村广泛使用。在现在看来,基本上没有肩挑背驮的现象。
二是农民收入大幅增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农民收人来源由过去以农业收入为主,变为以多种经营和打工收入为主。据2010年报统计,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68万元,其中:种粮收入28.6万元,占8.6%;多种经营收入168万元,占33.2%;打工收入267万元,占36.1%;第三产业收入175万元,占16.1%。这说明,我村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种粮收入已悄然退出农民收入的主体地位,多种经营收入成为农村收入的主体,务工收入逐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打工、三产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国家实行减免农业税,落实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家电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后,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据不完全统计,全村各项惠农性补贴达到12.9万元。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981元,基本上达到全县人均生产水平。
三是农民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随着村民收入的增加,新农村建设
步伐的加快,农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据年报统计,近三年,乡政府先后投资8万元重建了村委会,投资16.4万元对农村居民进行了危房改造,农民自己投资84万元,兴建民宅5389平方米。同时,随着家电下乡一系列惠农消费政策的实施,农民的购买力也不断提高,电饭锅、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手机、照相机、电脑等时尚生活用品纷纷进入村民家庭。
四是农村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近年来,全乡相继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被征地移民基本20年后扶保障制度、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城乡低保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救灾救济、住房救助、司法援助、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困有所济”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涉及存在民生的主要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已从温饱型家庭向小康型家庭迈进。但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生活没有提高,突出表现在农民存在五大忧虑。一是养老之忧。统计年报表明,我村60岁以上老人已达9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5.3%。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打工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青年村民涌向城市,我村的“空巢”老人不断增加,家庭养老的问题客观存在,留守老人守望着一片薄地和几间民房做一天就做一天,在孤独中劳作和生活,唯一的精神寄托是对儿女的期盼和思念,直到动不了的那一天,在期盼中离开人世。由于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作为山区人口又居住分散的我村,有的村人死了,连安葬死者的帮工也请不到。在走访中,看到很多房屋上了锁,锁环呈斑
斑锈迹,院落里杂草丛生。有人说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是返乡之后的最后栖息地。其实,边远山区农民的这块栖息地越来越显得苍凉。农民在50岁以后在外地就很难找到工作,令人担忧的是上了年纪不能打工之后,又会重复他们父辈的那种在期盼中告别人生的过程。也有少数做儿女的不履行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老人失去了劳动能力,也就失去了生活来源,但是又不符合政府救助的条件,处于儿女不赡养、政府低保不救助的尴尬境地。贫困、孤独、寂寞是我村老人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二是生病之忧。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条件不断改善,农民全部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每人每年交60块钱,在农村卫生所就可以报销3O%。但是,因药费高、治疗费用高,报销后的花费,对农村家庭来说,仍然是个天文数字,很多富裕家庭因病返贫。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旦得了大病,也就意味死亡。在农村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不怕生错命、就怕得坏病”。农民一旦生病,首先选择扛着,不愿去医院检查,其次是选择偏方治疗,再不行了才选择医院检查,往往误了最佳治疗期导致死亡。
三是教育之忧。农村老人有一个传谣,“儿女打工跑四方,生下孩子交老娘。孙子不听爷奶话,回家埋怨多惯养。”充分表达了爷爷奶奶对孙子扶养和教育的无赖。隔代教育让幼儿失去亲情,失去了本应完整的家庭,在个性的形成上是有缺陷的。近几年,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把达不到一定规模的小学和教学点相继裁减,这使农户居住分散的边远山区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山里的孩子上小学也得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路,只能选择住读,七、八岁的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尚不能自理,让爷爷奶奶感到辛酸,让父母感到无奈。如果学校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出现一点漏洞,对家庭、对社会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四是安全之忱。前些年有人提出,农民工进城与城市人争了饭碗。这种观点遭到社会舆论界的强烈反对,其实农民外出打工做的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建筑、挖煤、开矿等高危行业工伤事故的频繁发生。据统计,我村去年在外地打工人员因工程事故死亡人数1人。交通事故在农村也是一个值得忧虑的问题。交通条件好了,农民富裕了,很多农民家庭购置了摩托车和农用车,上龛乡村级公路路窄、坡陡、弯急,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据派出所统计,2008年我村在村级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6起,死亡一人,近几年呈上升趋势。
五是就业之忧。我村打工的农民一般都没有专业技术和固定的工作。聘用企业用工紧张的时候,尚可与老板讲讲条件,比如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待遇也高一点。遇到市
场低迷的时候,村民一时找不到工作,更注重现实利益和服务利益,缺乏维权意识,为了打工而打工,为了挣钱而奔波。尤其是丢弃土地和失去土地的村民,丢弃工作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来源。据2010年年报分析,全村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仅有103人,剔除乡村企业的从业人员38人,也就意味着每年至少有237人外出打工。从收入来源上分析,2010年我村经济总收入562万元,打工收入310.2万元。也就是说打工收入超过农民收入的二分之一,恰恰这一半是最不稳定的收入。农村民生的对策和农村民生工作存在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社会转型、经济转体在农村的具体体现。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找准切入点,加快统筹城乡工体建设和社会新农村建设就是最佳切入点。
四、分析及建议
(一)统筹规划,乡村集镇一体。根据山区、河流、人口的分布和人口集中的优势,规划一个“以乡政府为中心、集镇为支撑、村连村为接点、自然村为基础”的四位一体的乡村格局。采取居住区和生产区分离的办法,逐步消除散居户、独家户。在全乡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形成乡镇中心至村庄的集镇规划。这个规划包括生活居住区规划、农业产业规划、商业流通规划。坚持发展规划与建筑规划并重,房屋设计与群众认可并重,主题风格协调与建筑特色并重的方针,引导村民建设具有本地特色和文化特色、安全节能环保的住房。
(二)散户集中,兼村合并。对我村山大人稀、人口居住分散的农户,通过政策鼓励、扶贫搬迁等形式,向人口居住集中的村组、集中合并。对闲置下来的土地和山林,可兴办不同形式的养殖场、林场或多种种植基地,保证土地、山林资源发挥效益。对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加强土地治理,最大限度满足因人口的增加和建房的扩张对土地的需求。
(三)兴办实业,引导就业。乡村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发展差距,促使很多农民背井离乡,靠打工增加收入。大中城市的飞速发展是靠牺牲农村土地和农民的廉价劳动力为代价,把大量的社会问题留给了农村和山区。农民要摆脱“打工挣钱―讨老婆一生孩子―打工赚钱”这样的一个往复循环的怪圈,必须从长远考虑,兴办实业,引导就业。结合上龛乡实际,立足现有资源优势,放眼市场,统筹布局,利用我村集体山场、土地、林特,发展林特药种植与加工、产业发展与养殖业,引导村民返乡就业,建设家园。
(四)发挥功能,建设平安村组。随着人口乡镇化的发展,生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口的户籍性质、职业分工将会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开展城乡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村组社区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开展工作,围绕各方面需求,开展村组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社区组织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在组织建设上,以党团组织、村委会组织、村小组组织为主体,把村务公开、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纳入村民自治的内容,真正把仓坪村社区建设成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村民自治组织。在服务内容上,把涉及民生的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民事调解、劳动保障、环境卫生、便民服务、政策咨询、大病统筹纳入村组社区服务内容,形成村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在组织方式上,通过乡干部驻村引导服务、部门定岗帮扶、村组社区提供济贫帮困服务、村民自我服务等有效形式,打造服务性村委会、管理型村组社区。
第四篇: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听实话、查实情,切实掌握第一手情况,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是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三项活动”开展以来,我先后到彭水、秀山、酉阳、黔江等区县农村了解情况,又到市工商局对口扶贫的XX区铁锋乡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和“
大下访”活动,在增进群众感情、历练工作作风的同时,以进村入户、开院坝会等多种方式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对农村民生问题重点关注思考。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在全国率先免去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还广泛推行社保、低保和新农合等农村社会保障措施,同步提升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他们都发自内心地感谢共产党,感谢市委、市政府的好领导。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启动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计划,在田间地头,在农家村舍,我强烈感到“两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春潮涌动。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感到一些涉及民生的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一,实现“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产业规划,不断改进扶贫济困方式方法
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单靠一亩三分地,分户经营,小打小闹,解决温饱尚可,却难以致富奔小康,其根本的出路在于走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科技兴农的路子,彻底改变农村刀耕火种、土中刨食的传统农作方式。当前,农村通过干部带头帮促、农户自发探索,种养殖业项目如雨后春笋。例如万州区铁锋乡在大力发展猕猴桃、山胡椒、杨梅、油桐、青蒿、茯苓、栀子花、野鸡、山羊、肉牛等20余个品种,但由于缺少大的产业规划,种养殖分散,生产粗放,形不成产业“链条”。该乡桐元村支部书记谢家宽同志就深有感触地讲:“我们村的红阳猕猴桃品质非常优良,就是规模太小,形不成品牌效应,只有大规模才能出大效益”。全市“十一五”规划中对农村产业发展进行了宏观层面的规划,涉农部门从宏观层面也提出了一些区域性布局的意见,但是,无论是市还是区县层面的规划,都难以落实到乡村,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民还是一片茫然。建议市发改委、农委、农综办等部门和区县进一步抓好和优化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全市的资源分布、地理交通优势、水土条件、产业基础等进行科学系统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特别是种养殖业区域布局项目要具体,具有操作性,每个项目要形成规模、形成产业链。在制定发展项目规划后更要抓好实施,无论是公司加农户还是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都应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加强规模和集约经营的引导,强化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充分激发农民创业增收的动力,形成大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农产品驰名品牌和地理标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
加强资金帮扶、物质帮助,对解决贫困户当前困难和问题固然重要,但要真正脱贫致富,就一定要把乡村干部的精气神提起来,把贫困户的“志气”扶起来,提升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增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这才是治本之策。调研中一些村干部和群众反映,由于贫困户获得救济慰问的机会较多,一些农民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纷纷争戴“贫困帽”、抢着“吃救济”,导致认定贫困户、低保户已经成为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焦点问题。建议市扶贫办、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和区县进一步探索改进农村扶贫济困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开发式扶贫、开放式扶贫,适当减少单纯的救济式行为,把重点放在改善基础设施、扶持产业项目、搞活市场流通、开展技能培训等举措上。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提神扶志上狠下功夫,把思想“脱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真正解决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问题。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完善贫困户、低保户的认定标准和程序,切实把好事办好,维护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
第二,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大力开展村容镇貌整治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日益强烈,农村新建住宅增多。在“两翼”地区,许多新建的农民新村宽敞亮丽,新落成的民居星罗棋布。但与此同时,不少地方占用了大量良田沃土,新建民房还是火柴盒式的单面瓷砖房子,布局结构不合理,零乱无序,和大自然极不协调。虽然市建委和部分区县建委专门为新农村建设印制了特色
第五篇:农村民生问题的调查
农村民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区委宣传部调研组)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更好地传递民情,反映民生,在全区“三万”活动入户走访调查阶段,我们采取问卷调查与入户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就当前农村的民生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在认真解读相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就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提出我们的意见,供决策参考。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观音垱镇北洲村的165户村民,其中,在家务农的 占50.9%,在区内务工的占13.94%,从事服务业和个体的分别占3.03%和4.85%,外出他乡打工的占15.76%,其他的占11.52%。被访者的家庭近一半的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其中,年收入2万元以下的中低收入家庭约占12%,2万元-3万元的中等收入家庭约占42%,3万元-4万元的中高收入家庭约占32%,5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约占14%(含8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
二、北洲村民生问题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民生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有效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调查数据显示,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改善民生政策是满意的,强农惠民政策让百姓得到了实惠。具体表现在:
1.农民人均收入稳步提高,居住条件得到持续改善。随着粮食直补、新农合、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保农、惠农、助农、富农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家庭收入持续增长。
2010年,北洲村村民人均收入达6800余元,比上年增长10.6%。村民的住房状况也得到较大的改观,调查显示,全村近70%的农户住进楼房或在城镇购房。村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强,79%的农民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比较满意,近64%的村民认为,未来五年的生活状况还将继续改善,表明了对未来的良好预期。
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农民后顾之忧逐步减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基本做到了“广覆盖,低水平”,得到了大部分农民的认同。全村除长期在外打工的31人外,其余的742人都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受益面达97.8%。不断加大对农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力度,确保了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如朱必炎等10户村民按政策享受低保待遇,生活无忧;胡立高等4户特困户在民政等部门的支助下,新修了住房;因工致残的文祖浩等人按政策落实提高了护理等费用标准等等。调查显示,55%的村民对农村社会保障措施比较满意。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生活环境有所改善。近些年,区、乡镇两级党委政府扎实推进农村实事工程,通村公路、桥梁、改厕、河道疏浚、环境整治等工程日益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民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对此反响良好。村里于2003年修建了一座排水闸,解决了困扰村组多年的农田渍水问题,至今没有发生大的内涝灾害。2010年,通过争取外援,又修建了一座泵站,使水利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同时,疏挖了各条水系,保丰收成为现实。2008年修了一条通村水泥路,村民的生活方便了,车子进得来,物品出得去,农民增收有了保障。2010年,一组村民自筹资金新修了一条长达1.1公里的通户公路,群众出入更加方便。调查显示,77%的村民认为村容村貌有改观,69%的村民对目前的生活环境是比较满意的。
4.农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完善。通过持续开
展普法宣传,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在逐渐成为更多农民的选择。近些年,村里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也少有打架斗殴现象。全村适龄少年儿童都入学读书,无辍学现象。农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村干部的法律意识、依法办事的能力也有了明显改观。近年来,通过开展五个基本建设等活动,干群关系比以前改善了。调查显示,80%的农民认为村委会选举体现了多数村民意志,72%的农民认为村干部素质较好,办事公道,所有的农民认为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虽然民生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与广大群众的期望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民生发展缺乏经济的强力支撑,农民致富缺少门路。北洲村因油井占地、晒盐用地荒芜,耕地面积大幅缩减,资源约束加剧,人均占地不足七分,农民的农业收入增长乏力。同时,村集体经济总量偏小,年收入仅为4万元左右,且仍有少量债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村里至今没有一个像样的企业,水产养殖规模也不大,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民增收后劲显得不足。大部分村民文化水平不高,不能熟练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劳务技能,导致收入不平衡,户与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富裕的农民家庭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困难家庭年纯收入不足3000元。绝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来自于外出打工和水产养殖,这方面的收入已占到农民家庭收入的72.5%,但全村尚有17%的“纯农户”收入增长难度很大。调查显示,45%的农民认为寻找致富项目、增加家庭收入是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表明广大农民致富的愿望是迫切的。
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仍有后顾之忧。调查中仍有不少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抱有看法,农民得到的实惠与愿望仍有差距,外出打工人员要享受医疗保险很不方便。医疗支出已成为农
民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病看不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问卷中,农民选择“建立农村医疗保险,解决看大病难”的诉求排在前列。一些村组干部和群众反映,几年前认定的低保户,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家庭条件的变化,一部分人已脱贫,但对象却没有任何变化,加之低保户获得救济慰问的机会较多,部分农民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纷纷抢着“吃救济”,导致认定低保户已经成为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焦点问题。金融服务仍存在“嫌贫爱富”的现象,农民小额贷款难。
3.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足,公共基础设施较薄弱。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薄弱,远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村里的截流闸年久失修,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三组的通户公路至今仍未修通;个别水系仍需要疏浚,等等。调查显示,58%的受访对象认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4.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农村教育仍然存在 着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问题;有些农民为了子女上学,不惜到城镇租房子,“借读”现象比较普遍;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很艰巨,农村文化阵地欠缺,群众文化活动少,乡镇文化阵地有的处于闲臵状态。从问卷调查看,经常去乡镇文化站、农民书屋的农民占17%,偶尔去的占42%,一次没有去过的占21%,还有20%的人根本不知道乡镇文化站、农民书屋在哪里。调查数据显示,有30%左右的村民认为村干部在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上做的不够好,反映出村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与老百姓的期望值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三、建议与对策
改善农村民生问题,是时代所趋,民心所盼。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关注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多措并举、全面覆盖,从解决农民群
众最盼望、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始终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基本前提。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与改善农村民生结合起来。要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农民脱贫致富为目标,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促进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努力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鼓励支持农民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以及类型多样的农村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业,促进农民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不断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要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壮大支柱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建立专业组织,培育主导产品,拓展非农产业增收空间。要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因地制宜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把劳务经济培育成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2.建立健全农村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之所依,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要坚持以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为指导,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充分保障残疾人权益,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要强化低保工作的规范管理,解决将低保当“福利”、用低保养“懒汉”等问题,实行低保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进退、控制总量、动态平衡”。
3.发展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基础设施建设 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基本
条件。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工程”、“长效工程”和“民心工程”,长抓不懈。要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意识,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要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真开展水利普查工作,积极推进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继续完善农村路网结构,提高农村道路等级,改善农民群众出行条件。搞好土地整理工作,推进农业机械化,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发展农村互联网用户,加强农民生产生活与外界的信息沟通。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危房改造步伐,妥善处理农村污水乱排、垃圾乱堆等问题,改变村容村貌。
4.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农村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不断完善农村贫困学生助学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要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乡村卫生院医疗服务保障能力。要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和完善农村大病防治和救助机制。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繁荣农村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民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机制,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培训,着力培育一支专兼结合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举办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表演活动,拓展农民的知识面,增强农民科技致富能力,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民民主权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民民主权力是改善农村社会民生的基础。要坚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选举办法,选准配强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对村集体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和完善以直接选举、民主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民主选举制度,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加快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维护农民民主权力。要建立舆情反馈机制,畅通舆情反馈渠道,为党政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