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分析(时政论文)
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分析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久治安。而近阶段,国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热点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就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发展面临着如同公平与效率难以兼得的冲突状态的困境。可是,教育与社会、经济领域不同的是,教育领域的这一矛盾尤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不同的阶段中,教育公平问题的特征和重心是不同的:在教育发展初期,最重要的是普及教育;在教育初步普及后,要注重对教育品质的追求。
对于教育不公平现象--------从宏观上看,一是教育投入在城乡之间,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巨大。二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之间和普通薄弱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巨大。三是师资队伍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之间和普通薄弱学校之间差距巨大。从微观上看,一是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承受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费。二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上学比较困难。三是重点学校之间和普通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相差悬殊,择校压力巨大。四是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明显差异。
当前我国学校办学主体日益多元化,各地各校的办学条件差异甚大,办学理念在执行过程中不尽一致;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教育经费投入普遍不足,这都迫切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促进教育公平。
所以,国家必须:(1)推动公共教育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2)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3)规范管理,从严治教。(4)建设和谐校园。
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促进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解决就业问题,就要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1)大学生就业
近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结构不合理;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大学生就业当前存在三种矛盾即:一般性就业矛盾----由于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引起的就业矛盾;选择性就业矛盾----扩招前已存在的选择性就业矛盾,扩招后随毕业生的数量增加;结构性就业矛盾----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不适应。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所以在当前形势下,解决此问题需要政府、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努力。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采用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各高校也要强化内部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学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的调整
专业设置等等;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2)农民工就业
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①户籍方面的原因。②经济方面的原因。③文化方面的原因。
所以国家必须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公共就业信息和服务体系;发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制度;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制度,深化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制定有关法律,依法保护农民工就业权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力争在 “十二五”期间,在农民工进城落户定居上取得突破。
(三)就业腐败
近阶段在就业问题上经常出现就业腐败现象。所以要消除所谓的“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增加机会公平;消除“党组成员一致通过”的旧规,严格遵守《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暂行规定》;以立法方式确认“财政供养人员”的编制员额;加强制度建设,细化管理规章;事业单位招聘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改善民生刻不容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要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第二篇:2010民生问题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民生问题
古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不禁让我想起战国时的一个故事,故事梗概是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赵国赵太后问齐国使者:“贵国人民生活可好?”对曰好,赵太后再问:“贵国今年可是大丰收?”对曰是,赵太后最后才问:“贵国国君可好?”齐国使者对赵太后最后才问本国国君大为不悦,赵太后说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故如次问。”齐国使者听后颇是服气。这实际上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原文如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实际上,翻开中国历史典籍就会发现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尚书·五子之歌》中所说的,它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孟子·梁惠王下》则提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等议论,客观反映了古代先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当然,中国历史诚于鲁迅所说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很少受到过真正的重视,反而,民不聊生似乎成了中国历史的一种常态,官本位的文化更是积淀得深厚,且异常深厚。只有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才真正受到关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是毛泽东同志倡导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但遗憾的是“文革”等政治**和计划经济对生产力的束缚,国家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获得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成效在计划经济时代也并不很大,所以,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依然是共同贫困的局面。
简单的说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随着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有了很大的腾飞,那中国的民生现状又如何呢?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2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将国人共同贫穷的时代变成了历史,大多数城乡居民迈进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如人均GDP从1990年的1634元上升到2003年的9073元,首次超过1000美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台阶;人均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9年的1374元上升到2003年的847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602元上升到2622元;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89年的54.8%下降到2003年的45.6%,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54.5%下降到37.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89年的5196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103618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从461元增长到8018元。可见,中国民生进行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经济指标的增长与发展,并不意味着中国民生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因为前一个时期解决的民生问题,主要是初级阶段的初级民生问题,主要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衣食之忧,属物质生活甚至是食物保障方面。而现在民生问题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其内涵也在不断发展。跟计划经济时代相比,现时代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对每一个国民而言,没有教育机会就不可能接受现代文明,也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甚至合格的劳动者;教育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正决定着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及生活质量,教育已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同时,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要让每一个劳动者、每一个家庭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来源,而失业、就业不足或就业不充分,既是社会问题,更是家庭与个人的严重问题,失业带来的往往是家庭生活的危机与困境。收入分配决定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渠道与生活来源,除了就业获取收入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际上还有多种收入渠道,收入分配是针对整个社会财富的,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不仅能够推进效率与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公平、进步与和谐。
从教育看,它已经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但在现实中,还存在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够、义务教育的福利性保障不够、受教育的机会尚不公平等问题。
从就业看,现在,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800万人,需要再就业的人员500多万人,而乡村需要转移的是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它不是静态的1.5亿,而是动态的、持续的。
从收入分配看,尽管说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收入在上涨,但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尤其是这几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从社会保障看,像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老年人、残疾人的福利享受,等等很多只是形同虚设。特别这几年闹得比较凶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人均GDP从1000~3000美元这一时期是一个多事之秋,顺利度过这一临界点,经济社会将会步入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否则,便有可能出现“拉美化”的局面。中国现在也处于这一阶段,处于矛盾多发期,因此改善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重中之重,因此民生问题成为两会焦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
一、纠正教育不公的几点对策(一)切实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二)坚决限制和缩小教育差距。(三)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四)鼓励、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五)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六)切实解决屡禁不止的乱收费问题。
三、缓解就业矛盾、调控收入差距的几点措施(一)积极扩大就业,缓解失业状况。(三)突出智力扶贫,拓宽就业门路。(四)打破垄断,减少行业收入差距。(五)进一步深化劳动分配制度改革。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能越来越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真诚的希望这能付诸实践,我们翘首以待中国越变越好。普遍受惠的时代已经过去,利益分割的时代已经到来;单纯依靠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共同贫穷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促使全体国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时代已经到来;边走边看的时代已经过去,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的时代已经到来;矫枉过正的时代已经过去,理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被动对外开放的时代已经过去,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并积极争取在国际上发挥大国作用的时代已经到来。
第三篇: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
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2011浙江省公考题目)
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问题,而是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生存权和发展权,而是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这就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民生问题。改善民生,要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着人与自然的冲突,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自然灾害等。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获得长足进步,但是,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不容忽视。因此,改善民生,要着力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使百姓所处的环境,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环境优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改善民生,要建设人文精神家园。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旺盛,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因此,改善民生,要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这些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积淀着民族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得失、分清是非、明辩善恶提供标准,是改善民生的精神食粮,在引领社会风尚中作用不可替代。
改善民生,要建设文体康乐家园。现在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多起来,文娱体育活动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但现状是,城市文体活动设施相对齐全,广大农村文体活动相当缺乏。因此,改善民生,要从和谐文化建设入手,广泛开展文娱活动,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增强人民体质。
改善民生,要建设安宁幸福家园。改革开放30年,城乡人居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大量存在。因此,改善民生,要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消除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建立群防群治体制,为百姓创造安宁的生活环境。
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提高新认识,谋求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从而又好又快地改善民生。
——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撑。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从而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解决民生问题,既要积极进取,尽最大努力加快社会建设,抓紧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不能要求过高过急,要坚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
——要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公益性事业,发展形式不是单一的,运行机制也不一样,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社会需求不可能完全由政府直接提供。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是对一些社会事业的发展,政府还没有履行好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而有一些社会事业的发展该由市场和社会组织解决的,政府却包揽过多。要按照政事分开和经营性非经营性分开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在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要使社会事业和服务产业相互促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一要靠增加投入,二要靠深化改革;不增加投入,社会事业难以加快发展,不深化改革,增加投入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现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明显增加,国家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要充分发挥投入的有效作用,既要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又要大力调整供给结构,特别要注意向农村、向困难地区、向中西部倾斜,努力改变公共设施分布不合理状况。正确处理社会建设领域中事业和产业的关系,以事业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事业,逐步形成社会事业和服务产业相互促进,蓬勃发展的局面。
第四篇:谈十八大报告如何改善民生问题
谈十八大报告如何改善民生问题
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阐述了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关于民生问题的论述,所占的比重较多,提出了包括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内的一些新的提法和观点。
一、何为民生问题
什么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党中央提出的“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就是要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某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是对“民生改善”的再动员、再部署。
二、我国民生的现状
我国经过 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瞻目的成就,不仅基本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出现,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当前的民生问题是我国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中国的稳定,中国的发展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我国的社会不公正问题大多集中在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如贫富差距悬殊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因此党和政府只有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才能切实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努力,并且取得显著的成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民生”这一词汇。民生问题日益成为党和国家的主题,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越发彰显。通过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了免费城乡义务教育,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一些民生难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可以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民生改善成效最显著的一个时期,较好地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攻坚阶段,我们党把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意义重大。首先,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能够有效的增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党执政水平的提高;其次,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可以有效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发动内需拉动的强大经济引擎;最后,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增加社会发展的和谐因素。可以说,民生已经是我国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正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并对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五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
三、如何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对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方面所做出的重要决策和部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建设民生政府,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代表人民,一切为民谋福利。建设民生政府,就是政府要树立“公民权利本位,政府义务本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思想,从民众最为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手,以提高民生质量为宗旨,以民众是否满意为评价民生工程的唯一标准。
建设民生政府,就是要重点关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分配等涉及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
首先是教育问题。在教育方面,强调教育发展优先,加快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落实城乡无差别义务教育政策,逐步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不同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鼓励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等。
其次是就业问题。在就业方面,继续实施扩大就业的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实现就业公平,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在工资分配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次是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是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各项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缩小社会不公平,坚持以完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基本目标。
最后是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富裕。
通过改善民生可以为大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从而消除贫困现象,减小或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还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为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从而,有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秩序稳定,秩序是一切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民生问题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人民大众都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使民众安居乐业、共享太平,能够为政权的稳固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总而言之,解决民生问题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教育、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2013年4月8日
第五篇:浅谈改善民生问题的途径和意义
浅谈改善民生问题的途径和意义
十八大报告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令人鼓舞而又实实在在的举措,彰显出执政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诉求。
一、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指国民的生活问题。通常表现为包括衣食住行、上学就业、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种种问题。民生问题是具体的,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其侧重点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初期,最普遍的民生问题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生活改善的新期待中,既有居民收入的增加、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社会安全的保障等迫切要求,也有对喝上干净的饮用水、呼吸上新鲜洁净的空气、享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居住环境和对整个社会和谐幸福等的迫切要求。一句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要提高,生活质量也要提高。尽管民生问题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但其本质都是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能否得到实现的问题。其本质不在于自然条件的优劣,而在于我们能否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在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方面的要求,有效地实现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并进而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
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不仅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和谐社会建设成败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应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利益问题入手,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第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也未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民只有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才能安定和谐。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政府扩大就业与支持群众自主创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型和小型微型企业,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为劳动者提供高效优质就业服务,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就业政策,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力度。尽力让群众就业有门、创业有路、生活有来源、致富有奔头。
第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增加居民收入是民生之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合理调控收入差距,要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统筹兼顾区域发展,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开发力度。
第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保障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使广大人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困有所补、危有所救、灾有所援、残有所助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 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强城乡扶贫帮困工作,做好对残疾人等各类弱势群体救助工作。扎实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巩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第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医疗卫生是民生之急。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生活难题,加快医疗卫生公益事业发展,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并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促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继续做好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及困难企业职工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到病有所医、药有所值、医有保障。
第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
三、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意义:
第一、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七大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夙愿。
第二、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解决民生问题,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第三、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正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会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第四、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他们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五、解决民生问题是树立良好干部作风的要求。
改善民生的过程,既是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过程,也是锤炼和改进干部作风的过程。广大干部只有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真正树立良好的干部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信赖。
第六、解决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只有加快社会建设,努力营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温家宝:《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